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網路散文集

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

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

早上七點,車子從景德鎮出發,一路上,煙雨朦朦,風光秀麗。出了市區,多是矮山和丘陵地帶,滿目植被,清新碧綠,在若有若無的煙雨中,眼到之處皆是詩情畫意。偶爾,在青脆欲滴的林木間,在無邊無際的丘陵間,會有幾處徽派屋舍,一片水塘,或是一個行人匆匆略過,讓你驚訝,讓你回眸,讓你感嘆。
約一個半小時的路程,並不覺得枯燥,我甚至不敢閉上眼睛,惟恐錯過一處美景,在接近久已嚮往的婺源時,喜悅之情,激動之情,越來越濃,因為,我鍾情的徽派建築越來越多的呈現在眼前。導遊介紹說,遊婺源有幾條線路,而我們今天走的是它的東線——有小橋,流水,人家,被譽為田園詩的李坑,它是婺源旅遊精品線上的一顆熣燦明珠。
婺源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古屬古徽州,現屬江西省,我說江西怎會有這許多的徽派建築呢,原來如此。
當我們要接近目的時,導遊介紹了一處景,我們只能在車上看,那就是月亮灣,一個有著美麗名字,有著一片蔥籠茂密林木的小島,有著月牙兒形狀的清幽水域,遠遠望去,名副其實,好似一彎月牙兒,那是多少攝影愛好者的青睞之地啊,如詩如畫,不同的角度拍出不同的美景,四季景色皆不同,景不醉人人自醉。
此時,煙雨已停,空氣溼潤,溫度適宜。跟隨著導遊,我們開始了婺源的東線之旅。
首先映如眼簾的是後人重新修建的一座高大牌坊,頂端題有李坑兩字。在當地,人們把小溪稱之為坑。北宋年間,南唐皇族後裔李洞避亂遷徙之此,依溪而居,故稱之為李坑。
過了牌坊,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依偎在青山之下,蜿蜒逶迤,穿越整個李坑村落。粉牆黛瓦的徽派民居,遠遠望去,依山傍水,綠樹掩映,古木參天,一種詩的意境油然而生,彷彿置身在陶淵明的世外桃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村口,幾棵古老的樟樹依在溪水旁,溪水自參天的古樹下,潺潺流過。據說當地人把這叫水口,說樹養人丁,水養財。直到現在,誰家孩子有病有災了,大人們會在樟樹上貼上一紅紙,意思是把孩子過寄給古樹,讓它保佑孩子平安健康,怪不得見樹上貼有好幾張紅紙呢。還有,摸摸樟樹身,消災又消難,繞著樟樹走一走,能活九十九,同行的幾位年長者聽完導遊的話,趕緊上前摸摸樹身,繞著樟樹走幾圈,信則有,不信則無,挺好玩的。
過了水口,沿著青青石板路,順著溪水的方向,進入了村落。溪水不深,清澈見底,緩緩而流,青荇在澄清的水底柔柔的招搖,時而見小魚在水中嬉戲。木製,竹製或石板小橋橫臥水上,家家出門皆是橋,門前有老人面朝溪水而坐,讓人忘記了時光。恬靜閒適的民居古屋,倒影水中,隱隱綽綽,襯以舟渡,古橋,形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
兩岸的古民居,是明清時遺留,白牆黑瓦,飛簷翹角,古香古色,回味悠長。那高低不同,錯落有致的馬頭牆,猶如平仄相間,情韻獨具的唐詩宋詞,盡顯古韻悠悠,盡現絕世獨立,若不是看到那如織的遊人,你將驚詫自己誤入了時空的輪迴,不知身在何處,今夕何夕?彷彿時空穿越了千年的歷史輪迴,從曠遠的明清來,讓你的心震顫,讓你的眸停留。
只是簡單明瞭的黑白對比,只是簡潔婉約的建築造型,卻生出莊重典雅之感,卻生出和諧韻律之美,更彰顯出道家高古的情趣。那些斑駁陸離的牆壁,幾經滄桑,幾翻風雨,無不訴說著前塵往事,演繹著悲歡離和,有著古典懷舊情節的人,我想,一定會深深愛上她。
我痴迷地欣賞著,緊跟著導遊的腳步,生怕漏聽一個字,一句話。李坑村出過18位進士,文風極盛,人才輩出。後在南宋乾道年間(公元1166年)出了個武狀元李知誠。宋末抗元名將李芾也是村中士人。
緊接著,參觀了幾處徽商故居,儲存得非常完好。其中,李瑞材故居,建於清朝初年,房屋小院開偏門,正門枋前後均裝飾精美石雕,屋內廂房格扇門窗上,木雕精細完美,除了雕有花鳥雨蟲,還雕有許多古代神話,愛情故事人物等,寓意都十分美好吉祥,顯示了婺源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古代女子拋秀球的地方,叫繡樓,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的亭閣,在樓上,木製扶欄。想象著,有多少婉約女子在此,把一生託付於拋給他繡球的那位男子,小樓裡承載了多少笑顏,又承載了多少淚水。
沿著溪水,在一座院落裡,還看到了一顆神奇的樹,國家一級古樹——紫薇。相傳南宋武狀元親栽,距今800餘年。夏日開花,持續百天。“獨佔芬芳當夏日,不將顏色託春風”;“誰到花無百日紅,紫薇長放半年花”。導遊輕輕摸其樹杆,枝頭會微顫,故又稱“癢癢樹”。神奇不神奇呢?
轉過一道彎的時候,看到了一座儲存完好的古戲臺,只是,今日,空無一人,鉛華洗盡,寂寞而立,失去了它昔日的繁華與喧鬧。
悠長悠長的青石板,一直延伸到小巷,穿過狹長幽深的小巷,拾級而上,來到一個低矮的山坡上,竹林茂密,綠草如茵,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李坑村,美麗的古村落盡收眼底,風光旑旎,也更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文化與生態的珠聯壁合。
在這極具詩情畫意的美景裡,走得再久,也不會厭倦,一次邂逅,從此入夢,難以忘懷。只是,我們停留的時間短暫,幾小時,怎能欣賞夠這人間仙境,又怎能領略完婺源這無限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期待著他日,與之重逢,能多住幾日,細細欣賞,細細品味。



在這極具詩情畫意的美景裡,走得再久,也不會厭倦,一次邂逅,從此入夢,難以忘懷。(作者自評)

早上七點,車子從景德鎮出發,一路上,煙雨朦朦,風光秀麗。出了市區,多是矮山和丘陵地帶,滿目植被,清新碧綠,在若有若無的煙雨中,眼到之處皆是詩情畫意。偶爾,在青脆欲滴的林木間,在無邊無際的丘陵間,會有幾處徽派屋舍,一片水塘,或是一個行人匆匆略過,讓你驚訝,讓你回眸,讓你感嘆。
約一個半小時的路程,並不覺得枯燥,我甚至不敢閉上眼睛,惟恐錯過一處美景,在接近久已嚮往的婺源時,喜悅之情,激動之情,越來越濃,因為,我鍾情的徽派建築越來越多的呈現在眼前。導遊介紹說,遊婺源有幾條線路,而我們今天走的是它的東線——有小橋,流水,人家,被譽為田園詩的李坑,它是婺源旅遊精品線上的一顆熣燦明珠。
婺源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古屬古徽州,現屬江西省,我說江西怎會有這許多的徽派建築呢,原來如此。
當我們要接近目的時,導遊介紹了一處景,我們只能在車上看,那就是月亮灣,一個有著美麗名字,有著一片蔥籠茂密林木的小島,有著月牙兒形狀的清幽水域,遠遠望去,名副其實,好似一彎月牙兒,那是多少攝影愛好者的青睞之地啊,如詩如畫,不同的角度拍出不同的美景,四季景色皆不同,景不醉人人自醉。
此時,煙雨已停,空氣溼潤,溫度適宜。跟隨著導遊,我們開始了婺源的東線之旅。
首先映如眼簾的是後人重新修建的一座高大牌坊,頂端題有李坑兩字。在當地,人們把小溪稱之為坑。北宋年間,南唐皇族後裔李洞避亂遷徙之此,依溪而居,故稱之為李坑。
過了牌坊,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依偎在青山之下,蜿蜒逶迤,穿越整個李坑村落。粉牆黛瓦的徽派民居,遠遠望去,依山傍水,綠樹掩映,古木參天,一種詩的意境油然而生,彷彿置身在陶淵明的世外桃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村口,幾棵古老的樟樹依在溪水旁,溪水自參天的古樹下,潺潺流過。據說當地人把這叫水口,說樹養人丁,水養財。直到現在,誰家孩子有病有災了,大人們會在樟樹上貼上一紅紙,意思是把孩子過寄給古樹,讓它保佑孩子平安健康,怪不得見樹上貼有好幾張紅紙呢。還有,摸摸樟樹身,消災又消難,繞著樟樹走一走,能活九十九,同行的幾位年長者聽完導遊的話,趕緊上前摸摸樹身,繞著樟樹走幾圈,信則有,不信則無,挺好玩的。
過了水口,沿著青青石板路,順著溪水的方向,進入了村落。溪水不深,清澈見底,緩緩而流,青荇在澄清的水底柔柔的招搖,時而見小魚在水中嬉戲。木製,竹製或石板小橋橫臥水上,家家出門皆是橋,門前有老人面朝溪水而坐,讓人忘記了時光。恬靜閒適的民居古屋,倒影水中,隱隱綽綽,襯以舟渡,古橋,形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
兩岸的古民居,是明清時遺留,白牆黑瓦,飛簷翹角,古香古色,回味悠長。那高低不同,錯落有致的馬頭牆,猶如平仄相間,情韻獨具的唐詩宋詞,盡顯古韻悠悠,盡現絕世獨立,若不是看到那如織的遊人,你將驚詫自己誤入了時空的輪迴,不知身在何處,今夕何夕?彷彿時空穿越了千年的歷史輪迴,從曠遠的明清來,讓你的心震顫,讓你的眸停留。
只是簡單明瞭的黑白對比,只是簡潔婉約的建築造型,卻生出莊重典雅之感,卻生出和諧韻律之美,更彰顯出道家高古的情趣。那些斑駁陸離的牆壁,幾經滄桑,幾翻風雨,無不訴說著前塵往事,演繹著悲歡離和,有著古典懷舊情節的人,我想,一定會深深愛上她。
我痴迷地欣賞著,緊跟著導遊的腳步,生怕漏聽一個字,一句話。李坑村出過18位進士,文風極盛,人才輩出。後在南宋乾道年間(公元1166年)出了個武狀元李知誠。宋末抗元名將李芾也是村中士人。
緊接著,參觀了幾處徽商故居,儲存得非常完好。其中,李瑞材故居,建於清朝初年,房屋小院開偏門,正門枋前後均裝飾精美石雕,屋內廂房格扇門窗上,木雕精細完美,除了雕有花鳥雨蟲,還雕有許多古代神話,愛情故事人物等,寓意都十分美好吉祥,顯示了婺源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標籤:婺源 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