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優美文章

像傘一樣做人美文

做人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我們無法通透地摸清人生這門學問,到最後只能含含糊糊地從青絲走入白髮。也許走在小橋流水的人家,穿越綠樹成蔭的小道,邂逅一處粉牆黛瓦的小巷,我們終究會明白學會做人和你的學識、聰慧、精明、能幹是無多大關係的。

像傘一樣做人美文

像雨傘一樣做人吧!當你可以為身邊的人遮風擋雨,才會有人把你舉在頭頂。

從三四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這一時期,民間流行這樣一件讓人很是疑惑甚至覺得愚昧至極的事情。那時候的農村家家戶戶喜歡領養別人家的小孩,而自家的還在襁褓的小孩則交給別處人家。最開始是基於家庭貧困才興起送走孩子這一無奈之舉,直到最後演變成互相交換孩子進行撫養,這就讓人不思其解了。

我是在外婆的口中聽說這一奇事的,當我反覆詢問原因時,沒有人可以解答我的疑惑。即使很多年後我回想起來仍然困惑不解,我也不在追著尋求因果,世界上很多事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而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尊重了。

我的老婆婆就是在年幼無知的時候被送出去的,不知道是什麼季節或是晴空萬里還是煙雨朦朧,只知道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她也沒有自己的名字,她就這樣赤手空拳來到這個陌生的鄉村,一呆就是八九十年。所幸她是一個寬厚善良、仁慈美好的存在,在鄰里之間深受愛戴,也算是和和美美度過了大半個人生。

年輕時候的她是什麼模樣,是怎樣的一個人我是不得而知的,等到我有記憶開始她已經從青絲走入白髮,儼然一副老奶奶的模樣。

從她熱心腸地幫對面人家的菜園施肥澆水中、從她因為心愛的大孫子出遠門而掩面而泣中、從家中每個孩子對其的孝順和尊重中。我依稀可以感覺到年輕的她應該如此時此刻的她一樣美好,讓人心生溫暖和感動

從我兒時的記憶中,從鄰里鄰居的言語中我看到一個熱愛生活並給予生活無限美好和嚮往的老奶奶的形象。每次回家大老遠就能看到她拿著一把芭蕉扇憨實地走在路上或是躲在樹蔭下跟一群人閒聊,看到我回來就說‘晚上擱家裡吃飯,我給你做最愛的麵疙瘩’。是的,從小到大吃了十幾年的麵疙瘩,到如今還是最愛這一口,想來我已經愛上這份味道,愛上做它的人了。

那時候的時光很慢,車、馬、郵件和月光,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其實不是時光慢是那時候的人太過單純、美好。那時候的他們坐在月色下不顧蚊蟲叮咬也要敘話家常,那時候的他們對門口吆喝的小販也能友好的遞上一杯茶或是邀進家裡吃頓飯,那時候的他們做點蕎麥粑也要每家都分到都能嚐嚐鮮。這份難得的善良、純潔、憨厚朴實但願你我都能學會。

做人這件事其實很簡單,老一輩的人用他們的生活方式講述了生存之道和做人真正的光輝,他們在淳樸的世界裡,以小見大,用一滴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