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成語故事

關於一鱗半爪的成語故事

一鱗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那麼你們知道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一鱗半爪的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關於一鱗半爪的成語故事

一鱗半爪成語故事

白居易是唐代有名最多的大詩人,他的晚年生活十分安適,沉溺待酒,醉心佛道,卻也隱藏著一種不能匡世濟民的苦悶。白居易在東都任職時,常常以酒自娛。當時尚書盧簡辭在伊水旁有一座別墅,曾在冬天和他的子侄登高遠眺嵩山洛水。不一會兒,下起了小雪。他們看見兩個身穿蓑笠的縴夫,拖著一隻小船走來。船頭上覆蓋著青色帳幕,帳幕下有一個白衣人與僧人對坐。船後立一小灶,灶上架著銅額,水汽嫋嫋、香氣撲鼻,顯然在烹魚煮茗。小船溯流而行,在盧尚書面前經過,只聽到船上正盡情地吟詩說笑。盧尚書被眼前如詩般的情景吸引了,忙使人詢問白衣人是誰。有人告訴他,這是白居易和僧人偉光正從建春門向香山精舍而去。“呵,這般情趣,何等高雅!”盧尚書十分感嘆。到了香山精舍,早已有幾位當世文立在等著白居易。白居易和眾人見過,忙喚家人上菜、溫酒。一切備齊後,白居易起身道:“如此良宵,難得各位幸會,咱們還是以詩會友,要賦了詩再飲吧。”“好,好!客隨主便。請你出題目吧。”眾人齊聲贊和。白居易略加思忖,道:“前次聚會,談到了南朝興廢。不如以此為旨,每人作一首《金陵懷古》可好。”大家興致勃起,個個援筆弄墨。卻只有劉禹錫自斟一杯酒,一飲而盡。眾人見了,急道:“喂,劉兄,詩未成怎可先飲?”劉禹錫聽到眾人的責怪,扯過紙來,頃刻之間寫出一首七律。其中有:人事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江流。而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荻。白居易讀罷,豎指讚道:“真乃絕妙好詩!我們本欲一塊下海探驪龍,你卻先得了龍珠,剩下的一鱗半爪還有什麼用啊?”意思是說,事物的主幹和精華都被你撈去了,剩下的只是零星和片斷而已,寫出來也沒什麼味道了。眾人隨聲附和,仰天大笑。隨後收起筆墨,開懷暢飲,直至通宵達旦。

一夔已足成語故事

傳說在黃帝時代,東海有座山上出現了一隻怪獸。它的形狀像牛,頭上無角,只有一隻腳,卻行走如飛;眼睛發出明亮的光,白天像太陽;發出的吼聲比打雷還響,非常嚇人。人們稱這怪獸為夔。

到了堯統治天下的時候,民間出現了一位很有名氣的樂師,名字也叫夔。他精通音律,特別擅長擊盤。盤是一種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製成的打擊樂器,據說夔一擊盤,百獸就會隨著它的節奏跳舞。

舜繼位後,認為音樂能體現天地的精華,打算任命一位樂官,便派重黎到民間去物色。重黎找到夔後,把他推薦給舜。舜任用他後,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音樂才能。

舜非常欣賞夔的才能,決定派他到各地去正音協律,傳播音樂。重黎擔心夔一人難以勝任這個重任,建議舜再尋找幾位樂師協助他執行任務。舜聽後搖搖頭說:“音樂之本,貴在能和。像夔這佯精通音律的人,一個就足夠了。”

一揮而就成語故事

《三字經》是兒童的啟蒙讀物,內容非常豐富。自南宋到民國,經元、明、清三朝的七百餘年之中,這部書一直是兒童上學的啟蒙書之一,幾乎家喻戶曉。但對於作者,瞭解的人就不多了。

這部書的作者是南宋學者正應麟。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正應麟任會試主考官時發現的人才。正應麟向當時的皇帝宋理宗推薦文天祥的文章時說:此人肝膽如鐵石,文章如龜鑑。意思是意志堅強如鋼鐵和石頭,文章簡直如同經典著作。文天祥這份殿試考卷一萬多字,是不加思索一揮而就的。文章針對時弊作了全面中肯的鍼砭,令人讀後耳目一新,有撥雲見日的感受。

文天祥的文章寫得如此之好,又如此之快,一方面是文思敏捷,更重要的是他平日讀書之外,留心天下大事,關注民間疾苦。

文天祥中狀元以後,被派到江西當地方官。後來元軍逼近首都臨安,文天祥把家產全部賣掉,充作軍晌,並親自率領部隊趕到臨安,準備與元軍作戰。文天祥到了臨安,立即被任命為右丞相,並作為南宋使臣赴元營談判。

文天祥到了元營,怒斥元軍首領背信棄義。元軍首領理屈辭窮,惱羞成怒,強行將文天祥扣押。

文天祥千方百計從元營脫身,一路飽經艱險,到達江西,集合南宋官軍,奮起抵抗元兵。他轉戰廣東、福建,幾次給敵軍以沉重打擊,最終因敵眾我寡,不幸兵敗被俘。

元軍將領張弘範原是宋軍將領,他投降了元兵,又勸文天祥歸順。文天祥把過零丁洋時寫下的一首七言律詩抄給他,表明心跡。全詩如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張弘範看了詩,知道文天祥絕不會屈服,便將文天祥押解到元朝京城大都。文天祥在押解途中幾次自殺不成,絕食七天七夜沒有餓死。在獄中還寫下《正氣歌》,這首詩現在讀起來還令人肅然起敬。

文天祥終因寧死不降被元兵殺害,以他自身的壯舉譜寫了又一首正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