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成語故事

尋章摘句的成語故事

成語的來源和使用發展決定了它具有歷史習用性、結構定型性、內涵豐富性的特點,也使得成語和漢族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絡。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尋章摘句的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尋章摘句的成語故事

尋章摘句的成語故事的主人公簡介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20xx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建安十三年(220xx年),孫權與劉備建立了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建安二十四年(220xx年),孫權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其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黃武元年(220xx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黃龍元年(220xx年),孫權正式稱帝。孫權稱帝后,設定農官,實行屯田,設定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到達夷州。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歲,在位20xx年,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壽的。

孫權亦善書,唐代張懷瓘在《書估》中將其書法列為第三等。

尋章摘句的成語故事的典故

三國時,劉備出動蜀軍攻打東吳,數千戰船浩浩蕩蕩沿長江而下,其凶猛之勢不可阻擋。

吳主孫權忙聚文武百官商議對策,多數主張面北事曹,請魏國派兵救援。於是吳主孫權急忙派使者趙諮火速前往魏國,向魏文帝曹丕求救。

趙諮來到魏國都城許都,叩拜了魏文帝曹丕,呈上了吳主孫權給魏文帝曹丕的親筆書信。

曹丕覽過來信,感到還算滿意。於是便問趙諮:“吳王頗知學乎?”

趙諮回答說:“吳王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這節對話的意思是:魏文帝問趙諮:“你們吳王人怎樣?他讀書嗎?”

趙諮回答道:“我們吳主忙完軍國大事,只要一有空閒,就博覽群書,而且十分注重領會要義,不像那些淺嘗輒止的讀書人,只知道‘尋章摘句’而已。”

魏文帝聽罷,點頭稱是,於是封孫權為吳王,同時決定派兵援助吳王抵抗蜀軍。

尋章摘句的成語故事的啟示

1.舊指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

2.指寫作時套用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或讀書時只摘取漂亮詞句,不做深入研究。

3.指搜尋、摘取文章的片段詞句;讀書限於文字的推求。

我們讀書時可不能只摘記一些片言隻語,而忽略整個內容體系哦。

尋章摘句的成語故事的延伸

注音】xún zhāng zhāi jù

【出處】《三國志·吳書·孫權傳》:“遣都尉趙諮使魏。”

【解釋】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尋行數墨、尋枝摘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