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成語故事

講成語故事文字稿本

成語的修辭功能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形式簡潔而意思精闢的、定型的片語或短句,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講成語故事文字稿本。

講成語故事文字稿本

講成語故事文字稿本1:出言不遜

三國時期,有個名叫張合(hé)的人,早先是袁紹手下的一員戰將。

有一次,袁紹與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東北)大戰。袁紹派大將淳于瓊督運糧草,囤積在鳥巢。曹操獲悉這一情況後,便派兵趕往鳥巢襲擊淳于瓊。

張合勸諫袁紹說:“曹操兵士雖然比我軍少,但都是精兵,萬一淳于瓊守不住鳥巢,就糟了,我認為應該派重兵支援鳥巢。”

袁紹的另一名大將郭圖說:“張合說的不是好計策。我看應該先襲擊曹操的大本營,這樣,曹操一定會回去救援,鳥巢之圍便不解自破了。”

張合聽了郭圖的意見,不以為然地說:“曹操兵營易守難攻,不可能很快攻下,如果淳于瓊被擒,我們斷了糧草,就輸定了。”

袁紹覺得自己的兵力遠勝於曹操,於是採取郭圖的軍事策略,只派遣小部隊支援淳于瓊,而用重兵攻打曹操的大本營,曹操嚴密防守,袁紹一時半會很難將曹操的大本營攻破。

曹操襲擊鳥巢成功,用大火燒了袁紹屯在鳥巢的糧草,這一來,袁紹的軍心動搖,不戰自敗。

郭圖知道這次失敗是由於自己的計策不當造成的,便採取惡人先告狀的辦法,向袁紹誣告說:“張合對吃了敗仗竟然幸災樂禍,說話也很傲慢無禮。”

張合知道後,生怕袁紹遷怒於他,於是投奔曹操。他對曹操說:“郭圖對袁紹說我幸災樂禍,出言不遜,我只能來投奔您了。”

曹操說:“你來投奔我,就像韓信投奔劉邦一樣正確。”

後來,張合成為曹操手下一名得力的戰將,立下了不少戰功。

講成語故事文字稿本2:外強中乾

春秋時期,晉獻公死後,晉公子夷吾結束逃亡生活,回到晉國繼承王位當上了國君。

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經答應過秦穆公,若是有一天自己能夠有機會回國當上國君,就把五座城鎮割讓給秦國,當作救命之恩。可是,當上國君之後的夷吾並沒有實現諾言。

後來秦國發生饑荒,晉惠公也沒有伸出援手幫助秦國,秦穆公為此懷恨在心。

後來,秦穆公發兵攻打晉國,很快就打到晉國的一個城鎮。

為了抵抗強大的秦軍,晉惠公親自領兵反抗。他下令拉戰車的馬,一定要使用鄭國贈送的馬來駕車。

大臣慶鄭勸告惠公說:“自古以來,打仗時都要用本國的好馬,因為它土生土長,熟悉道路,聽從使喚。用外國的馬,不好駕馭,一遇到意外,就會亂踢亂叫。而且這種馬外表看起來好像很強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能耐(原文為“外強中乾”)。若遇到意外,進退不得,後悔也晚了,怎麼能作戰呢?你要是非用它們,肯定會後悔的。”

惠公沒有聽從慶鄭的勸說。

秦晉兩國的軍隊再次交戰。震天撼地的喊殺聲使鄭國的馬受驚失控,它們帶著戰車亂跑一氣,很快陷入泥濘之中。

戰馬更是狂嘶亂叫,拼命掙扎,結果越陷越深,進退不得。晉惠公無計可施,晉軍因此大敗,他自己也束手就擒,成了秦國的俘虜。

講成語故事文字稿本3:百感交集

衛玠,字叔寶,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衛玠出身於名門世家。祖父衛瓘乃是西晉權臣,還因為曾斬殺鄧艾,在《三國演義》裡亮過相。衛玠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就已經出落的秀美動人。

這個小少爺坐著敞棚車到洛陽市區閒逛的時候,看見他的人都感嘆這孩子真是“玉人”,都招呼親朋好友來夾道觀摩,據《晉史》說:“觀之者傾都。”成人以後,更是飽受誇獎,有人說他像玉一樣圓潤,又有人說跟他走在一起,彷彿身邊有一顆明珠,把自己映襯得像個豬頭。

晉懷帝時,美男子衛玠任太子洗馬(太子的侍從官)。他精讀《易經》《老子》,說話往往是非常深刻的。由於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加上持續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國家和人民處於深重災難之中。北方的匈奴貴族劉裕又乘機起兵入侵。晉懷帝永嘉三年(公元320xx年),匈奴軍隊兩次長驅直入,一直打到西晉都城洛陽,但都被西晉軍隊擊退。

面對動盪不安的時局,衛玠決心把家遷往南方。他的哥哥在朝廷擔任官職,母親不忍心和他分離,衛玠勸她要以家庭大計為重,終於說服母親同意南遷。永嘉四年,衛玠告別哥哥,離開洛陽,帶著母親和妻子一起南下。他哥哥不肯走,後來死在匈奴人手上。

衛玠一向體弱多病,一路上長途跋涉,餐風飲露,經受了千辛萬苦。在將要渡長江的時候,他的神情容貌都顯得憔悴不堪。他對左右的人說:“見到這白茫茫的江水,心裡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個有感情的人,又有誰能排遣這萬千的思緒和感慨呢!”

由於社會動盪,衛玠南遷也沒有能夠安居樂業。過江不久,妻樂氏經不住旅途疲憊,不幸亡故。他輾轉到達建康(今江蘇南京)。

衛玠舌頭癢癢,一遇機會,定要冒兩句,聽眾個個驚歎。清談高手王澄(小名平子)佩服得五體投地。人稱“衛玠談道,平子絕倒。”可惜的是,身子單薄多病的衛玠於永嘉六年(公元320xx年)溘然長逝,年齡還未滿三十歲。

標籤:成語故事 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