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兒童故事

嚴以用權的故事歷史典故

一:六尺巷的故事

嚴以用權的故事歷史典故

清朝時,在安徽桐城有個一個的家族,父子兩代為相,權勢顯赫,這就是張家張英、張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間,張英在朝廷當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老家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為鄰,兩家府邸之間有個空地,供雙方來往交通使用。後來鄰居吳家建房,要佔用這個通道,張家不同意,雙方將官司*縣衙門。縣官考慮糾紛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在這期間,張家人寫了一封信,給在北京當大官的張英,要求張英出面,干涉此事。張英收到信件後,認為應該謙讓鄰里,給家裡回信中寫了四句話:

千里來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閱罷,明白其中意思,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出動讓出三尺房基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6尺的巷子。兩家禮讓之舉和張家不仗勢壓人的做法傳為美談。

二:周恩來嚴以用權的故事:讓侄子一輩子留在淮安

1961年7月3日,周恩來的侄兒爾輝在北京結婚。結婚後,新郎回鋼鐵學院工作,新娘回淮安縣工作,成了一對牛郎織女。當鋼鐵學院知道了周爾輝和總理的關係後,決定把女方調到北京。

周恩來知道後,親自動員侄兒侄媳一起到淮安工作:“這幾年遭受自然災害,中央調整國民經濟,北京大量壓縮城市人口,國務院正在下放壓縮人員,你們為什麼搞特殊化,不帶頭執行?”爾輝夫妻很快回到淮安縣,同鄉親們一起建設家鄉。

三:毛澤東嚴以用權的故事:“未便再薦”的故事

李淑一是烈士遺孀,又是楊開慧的親密朋友,能詩善文,有人請求毛澤東將她推薦到中央文史館。1954年,毛澤東為此寫信給祕書田家英說:"有人求我將她薦到文史館為館員,文史館資格頗嚴,我薦了幾人沒有錄取,未便再薦。擬以我的稿費若干為助,解決這個問題,未知她本人願意接受此種幫助否?"從古人"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到伯樂相馬,再到賽場選馬,其要都在一個公字。

標籤:用權 嚴以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