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寓言故事

對話型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的語言不同於其他文學體裁,誇張但又獨具幽默諷刺意味,寓言故事主要是靠故事的吸引力來表達其內在的寓言道理,所以語言運用相較於其他的文學體裁更具有獨特的魅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對話型的寓言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對話型的寓言故事

對話型的寓言故事篇一:一頭學問淵博的豬

一頭絕頂聰明的豬,住在一個非常出名的圖書館的院子裡。它深信自己由於多年圖書館的生涯,已經成了淵博的學者。

有一天,一隻八哥來訪問。這頭豬立即按照慣例,對客人進行自我介紹。

“朋友,相信我吧!”它說,“我在這個圖書館裡待的時間很長了,我對這兒的溝渠、糞坑、垃圾堆,都有著深刻的瞭解,甚至屋後山坡上的墓穴都拱翻了好幾個。誰要是想在這個圖書館得到知識而不找我,那他是白跑了一趟。”

八哥說:“你所說的都是圖書館外面的事,那裡面的東西也瞭解嗎?”

“裡面?”這頭學問淵博的豬說,“那我最清楚不過了。裡面無非是一些木架子,上面堆滿了各色各樣的書。”

“你對那些書也瞭解嗎?”八哥問。

“怎麼不瞭解呢?”這位淵博的學者說,“那是最沒意思的了。它們既沒有什麼香氣,也沒有什麼臭氣,我咀嚼過好幾本,也談不上有什麼味道,乾巴巴的,連一點兒水分也沒有。”

“可是人們老在裡面待著,據說他們在裡面探求知識的寶藏呢!”八哥又說。

“人們?你說他們幹什麼!”這位豬學者說,“他們確實是那樣想的,想在書裡找點什麼東西。我常常看到許多人把那些書翻來翻去,結果什麼也沒有得到,仍然把書丟在架子上又走了。我保險他們在裡面連糠渣菜葉都沒有得到一點,還談什麼寶藏!我從不做那種蠢事。與其花時間去啃書本,還不如到垃圾堆翻幾個爛蘿蔔啃啃。”

“算了吧,我的學者!”八哥說,“一個從垃圾堆裡啃爛蘿蔔的嘴巴,來談論書本上的事,是不大相宜的。還是去啃你的爛蘿蔔吧!”

對話型的寓言故事篇二:許綰的智慧

魏王決定建造一座很高很高的臺閣,它的高度恰好是天與地之間距離的一半,並將這座高臺起名叫“中天台”。很多人知道魏王這個決定後,都覺得很荒唐,於是紛紛前來勸阻魏王。魏王感到非常生氣,他傳下命令說:“誰要再來反對我的決定,一律殺頭!”這樣,大家都不敢再說什麼了,只是在心裡著急。

一天,有個叫許綰(wan)的人揹著筐,拿著鐵鍬到王宮來求見魏王。他對魏王說:“聽說大王要建一座‘中天台’,我願前來助大王一臂之力。”

見到這個前來幫助建造高臺的第一人,魏王感到很高興。魏王問他:“你有什麼力量能夠幫助我呢?”

許綰說:“我沒什麼了不起的力量,我只是能幫助大王您商量建臺的計劃。”

魏王連忙高興地問他說:“你有什麼高見?快講來我聽。”

許綰不慌不忙地說:“大王您在建造高臺之前,先得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魏王很不理解地說:“你這是什麼意思?”

許綰說:“請大王聽我分析。我聽說天地間相距15000裡,中天台的高度是它的一半,那就是7500裡,要建7500裡高的臺,那麼臺基就得方圓8000裡。現在拿出大王的全部土地,也遠遠不夠做臺基的。古時堯、舜建立的諸侯國,土地一共才方圓5000裡。大王要建中天台,首先就得出兵討伐各諸侯國,將各諸侯國的土地全部佔領。這還不夠,還得再去攻打四面邊遠的國家,得到方圓8000裡的土地之後,才算湊齊了做臺基的土地。另外,造臺所需的材料、人力,造臺的人需要吃的糧食,這些都要以億萬為單位才能計算;同時,在方圓8000裡以外的土地上,才能種莊稼,要供應數目龐大的建臺人吃飯,不知道還得要多大的土地才夠用呢。所有這些,都必須先準備好了,才能動工造高臺。所以,您應該先去大規模地打仗。”

許綰說到這裡,魏王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後來,魏王當然是放棄了造中天台的想法。

許綰勸說魏王,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使魏王明白自己所要建的“中天台”只不過是毫無客觀基礎的盲目蠻幹,它當然不可能實現。

對話型的寓言故事篇三:愚才酸甜蠢才澀

從前有兄弟二人,弟弟在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發高燒燒壞了腦子,說話做事都有些冒傻氣。

有一次,兄弟兩人要到一位前輩家裡去拜訪。臨行前,哥哥囑咐弟弟說:“這次啊,你跟著我到人家府上去做客,千萬不要再犯傻了,不然,會叫人笑話。進門見了人要作揖說:‘伯父好!’走的時候再作揖說:‘伯父再會!’除此之外,就不要再輕易開口說話了。”弟弟滿口答應說:“我知道了,放心吧哥哥。”

兄弟倆來到這位前輩的家中,進了門,見過主人。弟弟彬彬有禮地向主人作了個揖,說:“伯父好!”主人連聲稱讚:“好懂事的孩子!”哥哥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暗想:弟弟果然長進了許多。

寒暄一番後,兄弟倆坐了下來,主人一邊和他們說話,一邊吩咐僕人把茶水和果品端上來。僕人端來了茶和一盤蟠桃幹。弟弟看了看蟠桃幹,便用手推著問哥哥:“這是什麼東西呀?”哥哥一瞧,生氣了:這麼普通的東西你都不認識,難道是存心在別人面前丟我的臉嗎?這麼想著,就沒好氣地對弟弟說:“愚才!”過了一會兒,僕人又端來一盤橄欖。弟弟又盯著橄欖端詳了許久,好奇地問:“哥,這又是什麼呢?”哥哥更生氣了:你這小子,忘了我是怎麼教你的嗎?於是不耐煩地罵了句:“蠢才!”

終於該告辭了,主人把兄弟倆送到大門口,客氣道:“招待不週,請多原諒。”這會兒,弟弟開口了:“招待得還可以。只是剛才吃的第一個愚才,雖然有些酸,但還有甜味,那第二個蠢才,就全是澀的了!”主人聽得目瞪口呆,哥哥又惱又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位弟弟的頭腦過於簡單,他將哥哥的氣話當成了知識,並且機械地搬用,結果當然會令人啼笑皆非。

標籤:寓言故事 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