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寓言故事

有關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學設計1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義。

2、能力目標:初步瞭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能通過課文弄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標: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

三、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明確學習方法。

1、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將開始新的學習。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已經積累了許多成語。提起成語,我想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湧現出許多吧?能說幾個嗎?

我們來個成語填字大比拼,看看誰掌握的成語最多?(師出示)自( )( )( )

小組處代表展示後,大螢幕投影展示:有關“自”的成語20個。

自給自足 自覺自願 自力更生 自告奮勇 自強不息

自食其力 自愧不如 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我陶醉

自相殘殺 自高自大 自作聰明 自吹自擂 自不量力

自暴自棄 自鳴得意 自以為是 自欺欺人 自相矛盾

師:中華民族的悠久燦爛的文化之中,成語又是其中璀璨瑰寶,我們要多多學習成語,積累成語並能夠在今後的實踐中靈活地運用,增加語言的藝術性。今天我們就再學一個成語:自相矛盾。 (課件演示)

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種防護身體,擋住敵人刀箭的牌。

矛:長柄尖刀,古代一種用來進攻刺殺的武器。

師:簡要介紹作者韓非子

韓非,先秦時期韓國公子,是我國 先秦時期著名政治理論家,卓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子:古代對有學識男子尊稱。

師:讓我們來看看原文是怎樣寫的: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師:同學們,這是一篇寓言,以前我們學過那些寓言?是怎樣學習的?(使學生知道學習語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講的道理。)

師:這篇寓言與以前學過的有哪些不同?

(課件演示)這是一篇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要先把語氣讀通順,再借助註釋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後理解整個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後達到熟讀成誦。

(二)、讀通語句,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課件演示)《自相矛盾》

1、教師範讀,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知道如何隔詞斷句,讀出句子的語氣。

2、學生練習把語氣度通順、讀流暢,然後整體猜想寓言大意。

(三)讀懂,對照註釋自悟句意文意

1、喜歡這個故事嗎?那誰願意來讀讀課文?

2、小組交流不好理解的語句和說不通順的語句。

3、全班交流,師重點檢查難句:“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引導學生注意,三句中“之”字的意思。(課件演示)

師:誰能告訴大家,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件什麼事情?(用現代語言表達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形式可以靈活些,不必強求說法一致,意思不錯即可。)

[寫]古代一個賣矛與盾的,他先誇他的盾好,什麼也戳不破;又誇矛好,什麼都能戳破。旁人問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麼樣?那人啞口無言。

4、文中是誰在說大話?他說的是什麼大話?指名朗讀,學生評議。誰來學著文中的人誇誇矛和盾

5、如果你是圍觀的人,你會怎樣想?怎樣說?

指導讀好問話。(品味語氣、語調。)

6、在大家的追問中,那個楚國人只能——“張口結舌”是什麼意思?(張著嘴巴說不出話來。)他為什麼張口結舌?

師:我們來看一看(課件演示)Flash動畫,通過看Flash動畫,進一步理解原文。

7、學生分小組表演:如果你是那位賣矛與盾的人,現在你會怎樣推銷自己的矛與盾?(四人一小組,商量商量,演一演。)

(四)明確寓意,聯絡實際談受到的啟發

小組討論:通過學習課文和他們的表演中,賣矛又賣盾的人可笑在哪裡?幫那個人總結一下教訓。

做事不能互相牴觸,說話、要前後一致。(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後一致。)

師:那個人買東西時說話前後矛盾對他會有什麼後果?

東西賣不出去,失去信用。

班級交流討論:你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象嗎?你悟出什麼道理

師指導點撥:(課件演示)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說話不顧事實,把事實誇大到絕對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的境地的人。告訴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

(五)總結學習方法,表演加深理解

1、師:同學們,上面我們學習了《自相矛盾》這篇寓言故事,大家說文言文好不好學?下面我們再看一下怎樣學習文言文:(課件演示)先把語氣讀通順,再借助註釋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後理解整個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後達到熟讀成誦。

2、學生到講臺上表演本課,加深對原文的理解,體會賣矛盾先炫耀誇口,後張口結舌的語氣、神態。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一個生字新詞,認讀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瞭解寓言故事內容,感悟語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這則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瞭解寓言故事的內容

2、難點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匯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杆的一端裝有青銅或鐵製的槍頭;盾,盾牌,用來防護身體、遮擋刀矛槍箭。用來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後不一,互相牴觸。(自相矛盾)同學們!請你根據這段話的意思用一個詞語概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板書:自相矛盾)誰知到什麼是寓言?(生說,如說的不對,可以在學完這則寓言後告訴老師答案)

一、自讀課文

這則寓言共有五句話,第一句話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在叫賣矛和盾。第二、三句講他誇口的情形,兩個“不論……都”是他的話陷入了前後矛盾、不能自圓其說的.尷尬境地。4、5句講的是,當別人問他:他卻啞口無言了

二、進一步理解課文

解釋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杆的一段裝有青銅或鐵質的槍頭:盾,盾牌,用來訪呼聲體、遮擋矛槍箭。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後不一,互相牴觸。

三、演一演,加深記憶

四、明道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後一致,而不能故意誇大,言過其實,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來相容諷喻說話、做事相互牴觸,互不相容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