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故事集

關於古人傳遞資訊的小故事

故事集2.66W

在古代時期,並沒有我們現代如此發達的通訊工具,那麼,在古代人們是如何傳遞資訊的呢?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關於古人傳遞資訊的小故事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古人傳遞資訊的小故事

1.風箏傳遞資訊

在古時也有風箏,但是它是作為一種應急的通訊工具,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最初的風箏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而製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軍事偵察,或是用來傳遞資訊和軍事情報。到了唐代以後,風箏才逐漸成為揣鼎編刮妝鈣表水勃驚一種娛樂的玩具,並在民間流傳開來。

傳說早在春秋末期,魯國巧匠公輸盤(即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種以竹木為材製成的會飛的“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紙糊之,便成了“紙鳶”。五代時人們在做紙鳶時,在上面拴上了一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風箏”這個詞便由此而來。

2.黃耳傳書

信鴿傳書,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此刻還有信鴿協會,並常常舉辦長距離的信鴿飛行比賽。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源於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能夠透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方向。

信鴿傳書確切的開始時間,此刻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有“傳書鴿”的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張九齡是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秀麗的名字——“飛奴”。此後的宋、元、明、清諸朝,信鴿傳書一向在人們的通訊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3.旗語

在15-16世紀的220xx年間,艦隊司令靠發炮或揚帆作訓令,指揮屬下的艦隻。1777年,英國的美洲艦隊司令豪上將印了一本訊號手冊,成為第一個編寫訊號書的人。之後海軍上將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記"字母,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語字母。1820xx年,納爾遜勳爵指揮特拉法加之役時,在陣亡前發出的最後訊號是波帕姆旗語第16號:"駛近敵人,近距離作戰。"

1820xx年,英國海軍馬利埃特上校編出第一本國際承認的訊號碼。舫海訊號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數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狀各異:有燕尾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色彩和圖案也各不相同。

4.訊號旗

船上使用訊號旗通訊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旗號通訊的優點是十分簡便,因此,即使當今現代通訊技術相當發達,這種簡易的通訊方式仍被保留下來,成為近程通訊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進行旗號通訊時,能夠把訊號旗單獨或組合起來使用,表示不同的好處。通常懸掛單面旗表示最緊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資料。例如,懸掛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潛水員,請慢速遠離我船";懸掛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懸掛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醫療援助"等等。

5.通訊塔

18世紀,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成功地研製出一個加快資訊傳遞速度的實用通訊系統。該系統由建立在巴黎和里爾230千米間的若干個通訊塔組成。在這些塔頂上豎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裝一根水平橫杆,人們能夠使木杆轉動,並能在繩索的操作下襬動構成各種角度。在水平橫杆的兩端安有兩個垂直臂,也能夠轉動。這樣,每個塔透過木杆能夠構成192種不同的構形,附近的塔用望遠鏡就能夠看到表示192種含義的資訊。這樣依次傳下去,在230千米的距離內僅用2分鐘便可完成一次資訊傳遞。該系統在18世紀法國革命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6.燈塔

燈塔起源於古埃及的訊號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燈塔建於公元前7世紀,位於達尼爾海峽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鐘樓矗立著。那時人們在燈塔裡燃燒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國王託來美二世菲萊戴爾夫之命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對面的法羅斯島上修築燈塔,高達85米,日夜燃燒木材,以火焰和煙柱作為助航的標誌。法羅斯燈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1320xx年毀於地震。9世紀初,法國在吉倫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燈塔,至今已兩次重建,現存的建於1620xx年。

在古老的燈塔中,義大利的萊戈恩燈塔至今仍在使用。這座燈塔是建於1320xx年,用石頭砌成,高50米。美國第一座燈塔是建於1720xx年的波士頓燈塔。此後,1820xx年建成透鏡燈塔,1858年建成電力燈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軟地基上建造燈塔,1920xx年落成第一座氣體閃光燈塔。1850年,全世界僅有燈塔1570座,1920xx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發光航標在內,燈塔總數已超過55000座。

標籤:傳遞資訊 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