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故事集

世紀傳奇女性作家韓素音的經典故事

故事集1.28W

韓素音(Elisabeth Comber,1917-20xx),著名英籍華裔女作家,社會活動家。原名周月賓,譜名周光瑚 (Rosalie Elisabeth Kuanghu Chow)。1920xx年9月12日生於河南信陽,祖籍廣東梅州市五華縣水寨鎮,中國、比利時混血,客家人。

世紀傳奇女性作家韓素音的經典故事

世紀傳奇女性作家韓素音在當地時間11月2日中午於瑞士洛桑的家中去世,享年96歲。

韓素音的一生是一部傳奇。作為中國第一代留學歸來的鐵路工程師的女兒,比利時前國防大臣的外甥女,中國駐英武官的妻子,鐵幕時期穿行於東西方世界的國際友好人士,以及毛澤東和周恩來傳記的作者,韓素音的複雜身世和傳奇經歷使其寫作超越了個人講述的範疇。她的主要作品主要取材於20世紀中國的生活和歷史,自傳小說《瑰寶》被好萊塢搬上銀幕,風靡一時。

她的名字曾風靡中國

在當今的中國,韓素音這個名字顯得有點陌生,但在上個世紀70年代,她的名字風靡中國。作為友好人士、採訪作家,關於她的報道和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的照片一起出現在官方報紙上。令她著名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她和周恩來之間的深厚友誼。曾擔任過周與法國總統戴高樂之間“特使”的韓素音,著作頗豐,她的寫作內容基本上都是關於中國的過去、今天和未來。在特定的年代中,韓素音以英文寫就的作品就像一個個視窗,為全世界瞭解中國提供了可能。

韓素音的身世複雜又傳奇,她的本名周光瑚,父親周映彤是中國第一代庚款留學生,母親瑪格麗特出身比利時貴族家庭。在她的自傳《傷殘的樹》中,她講述了家庭背景對自己的影響,父母的相遇本應是東西方文化的一次驚豔碰撞,但在20世紀初期,這種交融卻充滿了苦澀與迷茫。韓素音和她的兄妹一出生就面臨著血緣和文化的雙重矛盾:在家講中文,出外學英語;上午帶著毛筆和銅墨盒上中國學校,下午拿著《聖經》去法國修道院學校……文學家韓素音的講述為記憶奉獻了許多鮮活的細節和獨有的觀點,使得歷史有了情感,有了溫度。

愛情經歷比小說還傳奇

1938年,她在從馬賽取道香港回國的海輪上,遇上生命中的第一位丈夫。這段情感經歷,成為她此生中最不願回首的痛楚。1952年,韓素音嫁給了英國出版商唐柏,改名伊麗莎白·唐柏。後來兩人離婚。之後,韓嫁給了當年印度軍隊的一位上校。她給他取了一箇中國名字,叫陸文星。兩人一直相依相愛,晚年定居瑞士,直到20xx年1月6日,陸文星因病辭世。

1952年,韓素音以流利英文寫就的自傳小說《瑰寶》在英國剛一出版即引起轟動,旋即被譯為多種文字,幾十年間被不斷再版。出版商喬納森·凱普在寫給韓素音的信中這樣說道:“尊敬的女士,我在英國的公共汽車上看到的婦女,胳膊下幾乎都夾著一本您寫的書。”1955年,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把它搬上銀幕(譯名《生死戀》、《愛情至上》),次年獲得了三項奧斯卡獎,韓素音本人也因此而馳譽國際文壇。

自傳見證了中國現代史

晚年,她常到美國、德國、瑞士等20多國講學和遊歷,介紹中國歷史等問題,寫了不少有關中國的文章著作。1989年,在她的資助下,中國翻譯協會開始舉辦韓素音青年翻譯大賽,以鼓勵更多中國國內青年翻譯人才的湧現。此項大賽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翻譯界影響力最大的競賽。1994年,韓素音獲中華文學基金會頒發的“理解與友誼國際文學獎”。1996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授予她“中國人民友好使者”稱號。

韓素音在北京的堂弟周光地告訴記者,“前天晚上聽說了這個訊息。堂姐從1997年以後就沒再回來過,而此前,幾乎每年都會回來一兩次,每次回來都和家人聚。”浙江大學外國語學院退休教授朱炯強和韓素音關係很好,1993年他邀請韓素音到杭州大學做講座並擔任名譽教授,他記得當時那個演講禮堂擠滿了人,“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學生來聽報告。”最讓朱感動的是,她愛中華之心處處都表現出來。在國際會議上,她為中國的辯護,有理有據,讓外國人也不得不稱“令人信服”。有關她在西方世界的影響力,作家劉心武曾說,“我曾在南特和巴黎詢問十名受過高等教育、職業不同的法國人,問他們讀過哪位中國當代作家的作品,其中九人都肯定地回答:韓素音。”她寫的關於中國的回憶錄,已成為西方研究中國的必讀書之一。對於國內讀者有幸的是,她的小說《瑰寶》以及自傳三部曲近年來又被上海世紀文景出版公司引進。

在這些書重新出版的序言裡,韓素音寫到,“我雖客居煙波千頃的瑞士萊蒙湖畔,又因身體原因,已十餘年沒有回到中國看看了,但這絲毫不能沖淡我對她的感情,因為中國是我的祖國、是我的骨肉、我的靈魂、我的生命。”韓素音的複雜身世和傳奇經歷使其自傳完全超越了一般人自我講述的範疇,馮玉祥、蔣介石、戴笠、劉湘、李頡人、龔澎、周恩來、毛澤東、馮亦代、葉君健、季羨林等各級各類人士都出現在這些記憶中。

“我的一生將永遠在兩個相反的方向之間跑來跑去:離開愛,奔向愛;離開中國,奔向中國。”她曾這樣總結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