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歷史故事

戰國時期的故事300字

歷史故事即生動又有趣,符合現代國中生的心理狀態,而且也更符合現代國中思維發展的需要,同時,巧妙地講解歷史故事也符合歷史教學的特點,最後,講故事的題材也進一步符合歷史課程的需要。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戰國時期的故事300字,希望能夠幫到你!

戰國時期的故事300字

戰國時期的故事篇一:名士荊軻捨生刺秦王

秦王政重用尉繚,一心想統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他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使燕國丟了好幾座城。

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併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

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他把荊軻收在門下當上賓,把自己的車馬給荊軻坐,自己的飯食、衣服讓荊軻一起享用。荊軻當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過了兩年,秦國大將王翦(音jiān)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荊軻。太子丹說:“拿兵力去對付秦國,簡直像拿雞蛋去砸石頭;要聯合各國合縱抗秦,看來也辦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見秦王,挨近秦王身邊,逼他退還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應了最好,要是不答應,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荊軻說:“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邊,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們是向他求和去的。聽說秦王早想得到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縣一帶)。還有秦國將軍樊於期,現在流亡在燕國,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他。我要是能拿著樊將軍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去獻給秦王,他一定會接見我。這樣,我就可以對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為難,說:“督亢的地圖好辦;樊將軍受秦國迫害來投奔我,我怎麼忍心傷害他呢?”

荊軻知道太子丹心裡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跟樊於期說:“我有一個主意,能幫助燕國解除禍患,還能替將軍報仇,可就是說不出口。”

樊於期連忙說:“什麼主意,你快說啊!”

荊軻說:“我決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見不到秦王的面。現在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你,如果我能夠帶著你的頭顱去獻給他,他準能接見我。”

樊於期說:“好,你就拿去吧!”說著,就拔出寶劍,抹脖子自殺了。

太子丹事前準備了一把鋒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藥煮煉過。誰只要被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會立刻氣絕身死。他把這把匕首送給荊軻,作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個年才十三歲的勇士秦舞陽,做荊軻的副手。

公元前220xx年,荊軻從燕國出發到咸陽去。太子丹和少數賓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縣)邊送別。臨行的時候,荊軻給大家唱了一首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大家聽了他悲壯的歌聲,都傷心得流下眼淚。荊軻拉著秦舞陽跳上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戰國時期的故事篇二:千金買骨納英才的燕昭王

齊閔王是個有野心的君主,他聯合楚、魏兩國滅掉了宋國。眼見他越發驕橫,各國諸侯對此都很不滿意。

特別是燕國,和齊國還有一筆賬沒有算。原來當初燕王噲聽信了小人的讒言,竟然將王位讓給了相國子之,由此引發了相國和太子的爭奪之戰。燕國發生了內亂,齊國卻假借幫忙平定內亂的名義,順勢攻入燕國,差點將燕國滅掉。後來太子平繼位,即為燕昭王,他帶領燕國民眾將齊國軍隊從燕國趕了出去。從此他立志要壯大燕國的國力,不再受人欺負。

就在燕昭王四處物色賢才的時候,有人建議他去拜訪下郭隗。燕昭王便親自登門,向郭隗請教尋求賢能之人的方法。

郭隗仔細想了想,說道:“我沒有辦法向您舉薦賢能者,但是請允許我給您講一個故事吧!”接著,郭隗就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國王非常喜歡千里馬,他經常派人到各地去尋求,可是找了三年一無所獲。有個大臣聽說有個地方有千里馬,便奏請了國王,拿著五百兩黃金去買千里馬。可是等他到了那個地方,馬已經得病死了。無奈之下,大臣用重金買下了馬骨回去覆命。

當國王見到馬骨的時候又心疼又生氣,他責怪大臣用那麼多金子就換來了一堆馬骨頭。大臣反問國王:“如果您肯花重金買死的千里馬,還怕沒有人把活的千里馬送到門口嗎?”國王聽了覺得有道理,便不再責怪大臣。結果國王重金買馬骨的事情傳開了,很多人都從四面八方趕來,向國王出售千里馬。

郭隗說完這個故事,接著對燕昭王說道:“您想要招攬賢才,不妨從我開始吧。如果我都能夠得到重用,那麼比我更有用的人定然會欣然前往投奔您。”於是燕昭王給郭隗建造了豪華的房屋,並將其拜為自己的老師。

別的國家的人聽說燕昭王對賢能的人非常看重,於是紛紛來到燕國求見。在這一批人中,當屬趙國人樂毅最為出眾。在他的輔佐下,燕國漸漸強大起來。

燕昭王看到齊閔王驕橫自大,很不得人心,於是便向樂毅說道:“現在齊王昏庸無道,我們不如趁著這個時候去攻打齊國,你覺得怎麼樣?”

樂毅說:“齊國是大國,單憑我們的力量恐怕不能取勝,倒不如聯合別的國家一起去攻打它。”於是燕昭王便派樂毅聯合各國諸侯,韓、魏、趙、秦都願意同燕國一起出兵征討齊國。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統率五國兵馬,浩浩蕩蕩殺到齊國。齊閔王聽說五國聯合向齊國進軍,連忙聚集全國兵馬來抵抗聯軍。雙方在濟水的西面打了一仗,五國軍將士氣旺盛,將齊國打得落花流水,齊閔王被迫逃到了臨淄。

聯軍打了勝仗,各國各自佔領了齊國的一些城池便離開了。但是樂毅依然不肯罷休,他親自率領燕國軍隊長驅直入,一直打到了齊國的都城臨淄。齊閔王不得不再一次逃亡,最後在莒城被人殺死。樂毅在這次戰爭中立了大功,燕昭王封他為昌國君。

記得《天下無賊》中黎叔那句發自肺腑的話,“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的確,擁有賢才是一個國家富強的根本,尤其在戰亂年代,有時候一個人才抵得上千軍萬馬。古往今來,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都離不開賢才的幫助,燕昭王招賢納士,從善如流,實現國家富強是必然的。

戰國時期的故事篇三:趙括紙上談兵誤國

公元前263年,秦昭公派大將王齕進攻韓國的上黨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長治市一帶。上黨的守將不願意歸降秦國,就把上黨的地圖獻給了趙國。上黨的百姓也紛紛湧向趙國,一時間,趙國的長平,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高平市,成為了秦國下一個進攻的目標。

這時,趙國的大將趙奢已經去世,丞相藺相如又在重病之中,趙孝成王只能派老將廉頗領兵二十萬去守長平,一邊安撫韓國的難民,一邊抵禦秦國的軍隊。

廉頗身經百戰,在與秦兵幾次交手遇挫的情況下,趕緊改變戰術,依託有利地形,堅守營壘,暫不應戰。秦軍幾次來攻,廉頗始終不予理會。

王齕的軍隊被抑制住了,而且,兩軍的對峙足足持續了三年。

王齕無奈,只好向秦昭公報:“大軍長期駐紮在這裡,恐怕糧草接濟不上,怎麼辦好呢?”

秦昭公也很著急,就向自己的丞相范雎問計。

范雎說:“大王不要著急,臣有一個辦法,可以讓趙國撤換主將廉頗。”

過了幾天,在趙國的宮廷、都城邯鄲以及趙國的軍隊裡,到處都散佈著關於廉頗的謠言。謠言說:“廉頗年紀大了,怎麼還敢與秦軍交戰呢?要是讓年富力強的趙括帶兵,早把秦軍擊敗了。”

謠言裡所說的趙括,就是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他從小喜讀兵書,說起兵法來頭頭是道,自詡天下第一,連他的父親都不在話下。

其實,這些謠言都是范雎派人用重金買通了趙國的貴族,又由他們散佈出去的。趙孝成王被迷惑住了,居然真的打起了用趙括替換廉頗的主意。

他問趙括:“你能打敗秦國的軍隊嗎?”

趙括狂妄地回答:“要是秦國的白起來了,我也許會考慮一下如何與他交戰。如今來的是王齕,我一戰便可以擊敗他!”

趙孝成王聽了他的話,十分高興,馬上拜趙括為大將,讓他去接替廉頗。

趙括的母親知道了這件事,趕緊給趙王上了一道奏章,勸他取消自己的決定。奏章上講,趙括的父親生前曾對她說過這樣的話:“趙括這個孩子把用兵打仗看做兒戲,只會空談,不懂實戰,將來,趙國最好沒有戰爭,如果有戰爭,讓他來統率三軍的話,趙國的命運恐怕就會很悲慘了。”

可趙孝成王哪裡還聽得進去這樣的話,竟又調兵二十萬,讓趙括領兵趕往長平。

趙括手裡有四十萬大軍,聲勢十分浩大。他對手下人說:“廉將軍太保守了,秦軍有什麼好怕的,如果他們再來進攻,我們就迎頭打回去,一舉擊敗他們,然後再乘勝追擊!”

秦國的丞相范雎見自己的離間計成功了,就讓秦王祕密派白起接替了王齕。白起一到長平,就設下了埋伏,然後又故意打了幾個敗仗,讓趙括自覺用兵如神。趙括哪裡知道是計,一路追趕秦軍,把四十萬大軍帶到了秦軍的埋伏圈裡。

白起一聲令下,秦軍迅速地把趙括包圍了起來。趙括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守了四十多天之後,終於熬不住了,就想帶兵殺出重圍。秦軍萬箭齊發,把趙括給射死了。

趙軍聽說主將死了,紛紛扔掉武器,向秦軍投降,後來他們全部被秦始皇活埋了。

標籤:戰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