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歷史故事

黃河的歷史人物故事

黃河位於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黃河的歷史人物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黃河的歷史人物故事

黃河的歷史人物故事篇一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氾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蹟.相傳他藉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準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20xx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黃河的歷史人物故事篇二

涿鹿戰爭的勝利,進一步擴大了炎黃部落聯盟的勢力,發展成規模更大的部落聯合體。黃帝的權威大大提高了,集審判權、祭祀權、軍事指揮權與生產指揮權於一身。各部落均需聽從他的號令,不聽從號令的,即出兵進行征伐。他還開山修路,努力打通部落地區的隔絕,增進部落之間的交往。傳說黃帝一生“未嘗寧居”,在118歲那年出巡河南時死在荊山,人們將他護送回陝北,葬在今陝西黃陵縣的橋山之上,這就是前面提到的黃帝陵。

由於黃帝后來被追尊為華夏的祖先,後人便把遠古時代的許多創造發明都歸功於他和他的“大臣”們,如說黃帝建造屋宇,開鑿水井,縫製衣冠,製造舟車弓弩,煉石為銅,創制樂律,他的妻子嫘祖發明育蠶,他的“大臣”倉頡創文字,伶倫造律呂,大撓作甲子,等等。同樣的原因,由於炎帝也被追尊為華夏的祖先,後人也將一些創造發明的功勞算到他的身上,並稱他為神農氏。在先秦的傳說中,神農氏和炎帝原本是時代不同的兩個人物,神農氏生活的時代要早於炎帝。到戰國時,人們將兩個人合在一起,稱為炎帝神農氏,說“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始嘗百草,始有醫藥”,“又作五絃之瑟,教人日中為市”。這些發明當然也是原始時代人們的集體創造。

儘管炎黃二帝只是傳說中的人物,他們的發明創造也都是遠古時代黃河兒女智慧的結晶,但是他們作為華夏民族先祖的象徵和中華文明奠基者的化身,還是受到後人的無限尊崇與懷念。因此,在黃河流域以及黃河流域之外的中華大地上,一直流傳著許多有關炎黃二帝的傳說,留下了許多同他們有關的名勝古蹟。除了前面提到過的陝西黃陵縣的黃帝陵和寶雞市的炎帝祠、炎帝陵外,比較著名的還有山東曲阜的景靈宮,河南新鄭的黃帝故里,濟源的王屋山天壇,靈寶荊山的黃帝陵,河北涿鹿的黃帝城、黃帝泉,四川都江堰的黃帝祠、軒皇臺,鹽亭的嫘軒宮、嫘祖墓,安徽黃山的黃山軒轅峰,湖南嶽陽的軒轅臺,浙江縉雲的仙都鼎湖峰,甘肅平涼的問道宮,湖北宜昌西陵山、嫘祖廟,隨州的神農祠,山西高平的神農城、神農井,河南淮陽的神農五穀臺,鄭州炎黃二帝塑像,湖南炎陵縣的炎帝陵,等等。這些源遠流長的傳說和名勝古蹟,對於增強華夏民族的認同感,激發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黃帝以後,黃河流域又先後出現了幾位傑出的部落聯合體首領,他們就是堯、舜、禹。這時已是龍山文化的晚期,處於氏族制度行將崩潰的時代。傳說中堯又稱陶唐氏,他的發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現在山西臨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堯茅茨土階”碑,堯廟村有堯廟,臨汾縣有堯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簡樸,古書說他“茅茨不剪,採椽不斫,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說,他住的是用沒有修剪過的茅草蘆葦、沒有刨光過的椽子蓋起來的簡陋房子,吃的是粗糧,喝的是野菜湯,冬天披塊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但他對百姓卻很關心,部落裡有人挨餓受凍,他說這是他使他們挨餓受凍的,有人犯罪受了處罰,他說這是他平時沒有管教好的緣故,自己出來承擔責任。舜又稱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垣曲東北)。傳說他在接替堯擔任部落聯合體首領之前接受堯的考察時,曾在歷山(中條山別稱)耕田,在雷澤(今山西芮城北)捕魚,在河邊的陶城(今山西永濟蒲州鎮北)製陶,後來堯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陸西南),擔任部落聯合體首領後,又都蒲阪(今蒲州鎮),看來他的活動中心在現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運城市安邑鎮還有舜帝廟、舜帝陵。舜嚴於律己,而又寬厚待人。他曾幾次遭到繼母和同父異母兄弟的陷害,好在他賢惠的妻子巧設智計,才使他化險為夷。但他被推舉為首領後,卻不計前仇,寬待他的繼母和弟弟,使他的一些仇人都受到感動,一心向善。禹的先祖傳說住在河套一帶,禹的時候遷徙到今河南西部。他以天下為己任,率領百姓治理水患,發展生產,更是受到高度的讚揚。由於堯、舜、禹治理有方,當時的社會獲得很大的發展,呈現一片安寧、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無事”,他們也因此被後人尊奉為聖賢人物。

黃河的歷史人物故事篇三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撫州臨川(今江西臨川)人,宋慶曆年間進士,曾任鄞縣知縣、三司度支判官、參知政事,並曾兩次拜相,封荊國公,為著名政治家、改革家。

熙寧二年(1069年),安石入朝輔政。在他主持下,當年十一月制定《農田利害條約》(即通常所稱農田水利法),頒發諸路。同時,派官員巡視各地,督修水利事宜,並命諸路設農田水利官。由於措施得力,又得到神宗的大力支援,很快在全國形成了四方爭言水利的局面。從熙寧三年到元豐元年,僅八九年中,全國興修、恢復水利工程“凡一萬七百九十三處,為田三十六萬一千一百七十八頃有奇”(《宋史?食貨志》),其中沿黃河各府、路興修工程750餘處,灌溉面積在10萬頃以上。特別是在黃河為害的下游,在此期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引黃河水放淤的高潮,黃、汴兩岸以及河北諸支流競相引渾水淤地,改良土壤,有力地發展了農業生產。

安石主政期間,黃河北流、東流之爭激烈。熙寧二年四月,當司馬光彙報視察回河工程情況時,安石即表示:疑修二股河,不同意引水入六塔河者,“皆不考事實故也”(《宋史?河渠志》,其餘未註明者均引自此志。)。他認為“若及時作之,往往河可東,北流可閉”,已明顯站在回河派一邊。七月,“二股河通快,北流稍自閉”。八月,二股河東流已及六分,張鞏等欲閉斷北流,司馬光以為“須及八分乃可”。安石認為“光議事屢不合,今令視河,後必不從其議,是重使不安職也”,不同意司馬光過問河事。神宗採納了安石的意見,獨遣張茂則、張鞏等主其事,不久北流雖塞,“而河自其南四十里許家港東決,氾濫大名、恩、德、滄、永靜五州軍境”。熙寧四年、五年,河連決於北京(治今河北大名)等地,多次興修而無效,神宗失去信心,意欲聽河之所趨,不加人力,安石不以為然,答稱:“北流不塞,佔公私田至多,又水散漫,久復澱塞。昨修二股,費至少而公私田皆出。向之瀉滷,俱為沃壤,庸非利乎?況急夫已減於去歲,若復葺理堤防,則河北歲夫愈減矣。”

安石對解決黃河泥沙問題相當重視。有名李公義者,獻鐵龍爪揚泥車法以疏浚黃河河道。其法是“用鐵數斤為爪形,以繩系舟尾而沈之水,篙工急棹,乘流相繼而下;一再過,水已深數尺”。宦官黃懷信贊成此法,而嫌其太輕,經安石同意,由黃、李一起研究,另製成浚川杷:“以巨木長八尺,齒長二尺,列於木下如杷狀,以石壓之;兩旁系大繩,兩端矴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滑車絞之,去來撓蕩泥沙,已又移船而浚。”安石大喜,一面使黃懷信試浚二股河,一面向神宗奏稱:“開直河則水勢分。其不可開者,以近河,每開數尺即見水,不容施功爾。今第見水即以杷浚之,水當隨杷改趨直河,苟置數千杷,則諸河淺澱,皆非所患,歲可省開浚之費幾百千萬。”熙寧六年四月,經神宗同意,設定疏浚黃河司,“將自衛州浚至海口”,後以效果不佳作罷。

標籤:黃河 人物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