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歷史故事

真實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是國中歷史教學的一部分。歷史故事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七八年級學生學習的心理特徵,將,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真實歷史故事

真實歷史故事

真實歷史故事:抬頭辯解,不如低頭認錯

範純仁,北宋大臣,人稱“布衣宰相”。范仲淹的二兒子。雖然範純仁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不及父親,卻擁有常人難以想象的氣度。

一代大儒程頤與範純仁素有交往。一天,程頤去拜訪剛剛卸任的範純仁,談起往事,範純仁顯得十分懷戀自己當宰相的時光。程頤不以為然,直言不諱道:“當年你有很多事情都處理得不妥,難道不覺得慚愧嗎?”範純仁不知程頤所指何事。程頤解釋說:“在你任相的第二年,蘇州一帶發生暴民搶糧事件,你本應在皇上面前據理直言,可你卻什麼也沒說,導致許多無辜百姓受懲罰。”範純仁連忙低頭道歉:“是啊,當初真該替百姓說話!”程頤接著說:“在你任相第三年,吳中發生天災,百姓以草根樹皮充飢。地方官員報告多次,你卻置之不理。”範純仁愧疚無比:“這的確是我失職!”此後,程頤又指出了範純仁的許多過失,範純仁都一一認錯。

事隔多日,皇帝召見程頤問政,程頤暢談了一番治國安邦之策,皇帝聽後讚歎不已,感慨地說:“你大有當年範純仁的風範啊!”程頤不甘心將自己與範純仁相提並論,忍不住問:“難道範純仁也曾向皇上進言過?”皇帝命人抬來一個箱子,指著說:“裡面全是範相當年進言的奏摺。”程頤似信非信地開啟那些奏摺,這才發現自己前些天所指責範純仁的事情,其實他早就進言過,只是因某些原因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罷了。程頤紅了臉,第二天專程登門道歉。範純仁哈哈大笑:“不知者無罪,您不必這樣。”

範純仁曾自我總結:“懂得恕人,受之不盡。”恕,是用寬恕自己的心來寬恕別人。面對他人莫須有的責備,與其抬頭辯解,不如低頭認錯。謙卑地認錯,往往比桀驁地辯解更加有力。

真實歷史故事:宋太祖“偷菜”的傳奇故事

夜色深沉,主持老和尚正在睡覺,猛然聽到窗外菜地中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莫非有野豬來搗亂?老和尚翻身做起,披起衣衫,點亮燈火,到窗外檢視。當時兵荒馬亂,這個郊野小廟已經好幾年沒有收到任何佈施了。為了活命,老和尚不得不起早貪黑的侍弄幾畝菜地。隔幾天就挑一旦菜蔬入城換點米熬點稀粥。菜地可就是老和尚的命根子呢。

老和尚一手持燈,一手護著燈火,緩緩朝菜地挪去。眼看前面黑影蠕動,看到燈火竟然還不逃跑,老和尚很是惱恨。這個野豬也太囂張了。可野豬凶猛,老和尚不敢靠近。老和尚抄起一塊大石頭用盡全力砸過去。猛然間就聽得“哎呦”一聲傳來。彷彿是個人聲!

老和尚戰戰兢兢走上前去,燈火照亮處,發現一個面黃肌瘦的大漢正怒氣衝衝瞪著自己,手中還拿著老和尚辛苦幾個月種的嫩嫩的萵苣。

老和尚笑了,連忙招呼大漢入屋,詢問怎麼回事。堂堂一個大男人,為何淪落到半夜偷菜的地步呢?

這個大漢叫做趙匡胤,對,十三年後,就是這個偷菜的大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繁華最富庶的大宋王朝。人們常常稱其為宋太祖。

當宋太祖還是趙匡胤的時候,很是過了幾天悽慘的日子。趙匡胤父親乃是中央警衛團團長級別的官員,趙匡胤從小也算是衣食無憂。可是,趙匡胤少有大志,不滿於整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二世祖生活。去年,21歲的趙匡胤辭別父母,闖蕩江湖,發誓要憑他個人的力量創出一番功業!

可惜,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五代各路諸侯割據一方彼此攻伐,流民遍野,田地荒蕪。白手起家談何容易。萬般無奈之下,趙匡胤投靠父親的朋友隨州刺史董宗本。趙匡胤為人豪爽,精通武藝,很快就贏得了隨州官員的喜愛。這下惹怒了董宗本的公子董遵誨。在董遵誨的排擠之下,趙匡胤不得不離開了隨州。隨州工作數月,董宗本只是管飯,沒有發給趙匡胤工資。

趙匡胤賣刀賣馬,勉強來到了鳳翔府,找到父親另一位朋友節度使王彥超。王彥超讓趙匡胤飽餐一頓,隨即端出十千錢,把趙匡胤打發走了。王彥超是個喜歡較真的人,手下絕不養閒人,在王彥超看來,趙匡胤就是一個不學無術遊手好閒的官二代。趙匡胤自視極高,很是憤怒,多年之後還耿耿於懷。可當時趙匡胤無計可施。放眼天下,何處才有他趙匡胤的容身之所呢?

趙匡胤想到了回家,就算丟臉,也不至於餓死。可是,離家之時,母親給了趙匡胤不少銀錢。如今積蓄已經花光,怎麼才能回家。王彥超送了十千錢不假,可是當時戰亂頻繁,物價飛漲,一斗米就要數十千錢。趙匡胤吃了幾天飽飯,又開始餓肚子了。趙匡胤吃野菜喝冷水打野物,半飢半飽的走了許多天。到了開封城百里外,發現城外連野菜鳥獸都找不到。本年後漢取代後晉,開封城外幾番大戰,數萬百姓餓死。

趙匡胤肚子實在餓極了。看到菜地中清脆的萵苣,趙匡胤實在忍不住,也管不得什麼禮數了,一頭扎進菜地,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聽完趙匡胤的敘述,老和尚笑了。老和尚詢問:“萵苣好吃嘛?”趙匡胤說:“很脆,就是有點苦!”老和尚哈哈大笑。老和尚燒火做飯,把僅有的幾升米全部拿出來,讓趙匡胤飽飽地吃了一頓。吃完飯,趙匡胤去洗澡,換上老和尚的僧袍,舒舒服服睡了一覺。

第二天一大早,趙匡胤向老和尚辭行。老和尚又送給趙匡胤幾個菜餅。趙匡胤非常感動,戰亂之年一個菜餅就能救下一條性命呢。趙匡胤拍拍胸脯,說:“他日我若得志,必然為大師修建一座大寺廟。”(宋太祖後來為老僧修建一座大寺,即宋朝皇家寺廟普安寺)老和尚告訴趙匡胤,開封城中樞密使郭威正在招兵。身處亂世,從軍才有出頭之日。趙匡胤聽後放棄了回家的念頭,直接到軍營投軍去了。

趙匡胤走在路上,肚子飽飽的,身上暖暖的。當時,朝陽初升,趙匡胤心情舒暢,詩興大發,寫下平生唯一一首詩歌:“欲出未出光辣達,千山萬山如火發。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流星趕卻月。”就在這一年,趙匡胤結識了郭威的養子柴榮(日後的周世宗)。從此結束平凡的生活,開始了傳奇的人生。

真實歷史故事:朱棣選墳

大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後,因皇太子朱標過早夭亡,由皇太孫朱允火文登基做了皇帝,年號建文。

建文帝執政後,看到各家藩王叔父們擁兵自重,無法控制,就聽取了黃子澄、齊泰等大臣們的意見,著手削藩……

待削到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時,朱棣坐不住了。便在其謀士們的策劃下,打起了靖難的旗幟,進攻南京城,從此拉起了叔侄三年的靖難之戰。最後,朱棣終於攻入南京城,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坐上了皇帝寶座,年號永樂。

朱棣做了皇帝以後,就遷都北京,也和其他皇帝一樣,著手選陵址、修建陵寢。他親自帶一班文臣武將、親信幕僚、風水術士,在北京城四周的名勝挑選陵址。

這一天,太監來報道:“山西術士鬍子文找到一塊風水寶地,可做皇陵,特請萬歲爺察看定奪。”永樂帝聽了心中高興,就同一幹文武隨從,在鬍子文帶領下,來到張家口外的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永樂帝一見,心裡很高興,只見這地方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山清水秀,不遠處有一村莊,農夫耕種,漁夫弄舟,雞鳴狗叫,好一塊世外桃源。

鬍子文見永樂帝面帶喜色,心裡格外高興,他心想:要是皇上能相中這塊地方,自己升官發財的日子就來到了。

這時,只見從西邊的小路上走來一位村婦,挎著竹籃,看樣子像是去給耕田的人送飯的。永樂帝就讓人把村婦帶來問話:“你可是在前面村莊居住?”永樂帝指著不遠處的村莊問村婦。村婦跪在地上答道:“正是。”“那村莊如何稱呼?有多少住戶?”“村莊叫屠家營,有百十戶人家,四百多口人,都姓屠,沒外姓……”

回到宮裡後,永樂帝心裡十分惱怒,讓人把鬍子文叫來。鬍子文以為皇上要賞賜自己,興沖沖地來到金殿跪下,等候封賞。

只聽永樂皇帝喝道:“左右,給我綁了。”殿前武士聽了,不敢怠慢,連忙將鬍子文繩捆索綁。鬍子文連聲喊道:“萬歲爺,小人冤枉,小人盡心盡力為萬歲爺選陵址,怎麼反遭此不幸,是何道理?”

永樂帝聽了罵道:“你個不懷好意的東西,你把老朱(豬)的陵寢選在屠家營,我這朱(豬與屠夫為鄰,我能好得了嗎?”鬍子文聽了光結巴說不出話來,心裡暗暗罵自己笨蛋,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一點。永樂帝一聲:“推出午門斬首。”就這樣鬍子文做了斷頭鬼。

選陵址的活動一直沒有停止,又過了幾個月,又有一名山西籍術士楊道仙,在昌平縣西南選了一處比較理想的地方,清澈的河水,茂密的樹林,鳥語花香,曲徑通幽,真好似人間仙境一般。永樂皇帝后來一打聽,所選陵址後面有一道溝,名曰“狼兒峪”,他心想:這朱(豬)跟狼打交道更危險。於是這楊道仙便身首異處地得道成仙去了。

陵址一直選了四年也沒選好,後來由江西籍術士廖均卿在京城西郊一個叫“燕家臺”的地方選了一處陵址,也是山水環繞,鶯歌燕舞,世外桃源一般。但廖術士向永樂帝一報地名,永樂皇帝就急了,大罵廖均卿居心不良,“燕家臺——晏駕臺”我才當上皇帝幾天,怎麼就讓我晏駕。不是眾官員求情,這廖術士也就真晏駕了,也是永樂帝怕殺人太多,無人敢擔此差事,才饒了廖術士一條活命,讓他操心選陵址,戴罪立功。

這樣,一選又是三年,一直到永樂七年,才在昌平北面找到了一處堪做萬年陵寢的吉祥寶地。請永樂帝到那裡去看看合不合適。永樂帶領一干文臣武將,騎馬從昌平一直走到不見人家時,一問還有十多里路,待傍到陵址時,見到一片墳地,有一小屋,到裡面一看,見有一看墳老人,約70多歲。經過詢問,老人告訴永樂帝這是昌平一大戶康姓人家之墳,永樂帝聽了,心裡著實高興,他心想:我這朱(豬家墳)與康(糠家墳)為鄰,想來是不會吃虧的了。

待到陵址一看,只見後面山巒起伏,天然屏障;前面虎蟒二山像是兩個把門的將軍;中間溫榆河碧波盪漾,蜿蜒東去,樹木蔥蔥,如詩如畫。好一塊風水寶地?永樂帝心中大喜。這一天剛好也是永樂帝生日,於是永樂帝下旨,把這裡的黃土山改名為“天壽山”,把陵址定了下來。

這就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一座,也是第一座皇帝陵寢——長陵。

標籤: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