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作文範文

民間故事的傳播由口傳開始,大多由祭祀、統治階級或由文人記載所留存。關於民間故事的作文要怎麼寫呢?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民間故事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民間故事作文範文

民間故事作文篇1:月餅溯源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閤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而製作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月餅到處皆有。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民間故事作文篇2:元宵節的故事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的傳說有多種,我最喜歡民間流傳的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天上有一隻守護天宮的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訊息,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天帝的女兒想出個好辦法,她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幾個夜晚都是如此,他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一直流傳到現在。

過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以此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民間故事作文篇3:關於孟姜女哭倒八百里長城

《孟姜女》這個故事在民間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它是我國流傳最廣泛的民間故事之一。秦始皇統治期間,為了修築萬里長城,各地官吏到處抓壯丁,到處收刮民脂民膏。當時的政策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抓去的人累死的累死,砸傷的砸傷,慘不忍睹!而且“一家有事十家受株連”,你想躲都躲不過!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範杞良和孟姜女新婚不到三天,他是家裡唯一的男丁,本不在服役範圍之內,也被抓去充了壯丁。於是演繹了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的千古絕唱。她歷經艱難險阻,終於來到了長城腳下,當得知丈夫的屍骨被填進長城的城牆裡時,悲痛欲絕,痛哭三日不止,驚天動地,長城因此崩塌了八百里,露出了丈夫的屍骨。重新殮葬丈夫之後,孟姜女也投河自盡了。

這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不知多少人為之感動流淚。感動之餘,我忽然想到了另一點,被孟姜女哭倒的那八百里,就此終結了嗎?秦始皇就不再修補了嗎?秦始皇不會因為你孟姜女哭倒八百里長城就會放棄他的巨集偉計劃,崩塌的長城榨取了多少民脂民膏,修復這段崩塌的長城還得繼續榨取相同數量的民脂民膏,甚至更多……所以說,孟姜女在演繹千古絕唱的同時,客觀上也造就了更多了的百姓流落失所、更多的母親失去兒子,更多的妻子失去丈夫,更多的孩子失去父親……“沒有榨不出油的芝麻,沒有榨不出油的百姓”,這就是當時強取豪奪的官吏的嘴臉!可以說,孟姜女這一哭,更加重的百姓的苦難!

標籤:範文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