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神話故事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大綱

神話的精神積澱,對一個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性格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各民族現代經濟、文化發展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大綱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篇一:九兄弟的故事

從前,有九兄弟,大家在一起生活,一起種田打獵,過得很好。可是有一天出怪事了,他們一起去開荒,他們白天犁了的地,第二天又還原了,真怪!九兄弟拿起箭和弩去守夜,看是什麼東西把犁了的地翻還原。到了晚上,來了一個白髮老婆婆,她用手把犁好的地抹平。九兄弟要用弩射死她,老婆婆說:“你們不要射我,也不要開荒了,天要翻了,洪水要來了,快回去把牛殺了,肉吃了,吃不完的牛肉做成牛肉糌粑,把牛皮縫成口袋,逃命去吧。”

九兄弟都照白髮老婆婆的話去做。大哥說:“縫的時候針粗一點兒,皮線細一點兒,才好拉過。”小兄弟說:“針細一點兒,皮線粗一點兒,才不進水。”七個哥哥都照大哥的說法做,埋怨小兄弟不曉得要快些縫才好。只有小兄弟堅持照自己的想法做。

很快大水來了,淹沒了所有的房屋。九兄弟各人坐在自己的皮口袋上,向一棵有九層房屋高的大樹劃去。小兄弟的皮口袋不進水,劃得快,最先爬到樹頂上去。八個哥哥一個比一個劃得慢,等他們爬上八層高房屋的樹椏上,洪水一層一層地漲上去,湧上去,等小兄弟回過頭來喊他們時,一個也沒有答應,都不見了。

大水淹了七天七夜後退走了,小兄弟的牛肉也快要吃完了。到第八天,他把身邊帶著的一隻貓和一隻雞放到樹下去,貓下到地上,叫了三聲,雞下到地上,撲扇著翅膀又叫了三聲。小兄弟聽見叫聲,知道洪水已經退完了,才下到地上。他走了很多地方,到處是一片荒地,沒有看見動物,連活的東西也沒有。又走了很久,才看見一個地方有點火煙。他又走了半天才走到,一看,見是一個姑娘,一問,她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來放豬的。他請求姑娘帶他到天上去,小仙女見他孤零零一個人在這荒涼的世上,很可憐他,就把他帶到了天宮。可是,天上的神仙是不讓地上的人上天宮的,小仙女就用裝水的大木桶把他藏起來。這樣過了很久,仙女和小兄弟相愛了,她決定和小兄弟一起下凡。後來,天帝得知了此事,大發雷霆,他對小兄弟說:“你必須做到幾件事,才能將我的小女兒帶走。你先去把九座山的樹砍完再說。”

小兄弟去砍了一天,第二天樹依舊長得好好的。他不幹了,對小仙女說:“這些樹砍不倒,我回地上去算了。”小仙女說:“不要怕,明天我拿九把刀給你,你去每座山上放一把。”他照做了,九座山上的樹都被砍倒了。天帝又喊他去把九座山上砍倒的樹燒掉。他去燒了一兩天,才燒了一點點,他又不幹了。小仙女又勸他不用怕,交給他九支火把,讓他去每座山上點一支。第三天,九座山上的樹全被燒成炭灰了。小兄弟去找天帝要他的女兒,天帝說:“還不行。限你三天把九座山都種上蕎子。”小兄弟去種了兩天,才種了一點點地。小仙女又給他九把鋤頭,叫他在每座山上放一把。這樣,到第三天,九座山上的地都種完了。天帝又要他在三天內把九座山上的蕎子撿回來。小兄弟知道自己辦不到,撿也不去撿,又要走了。小仙女攔住他,給他九個籮筐,叫他在每座山上放一個,只管在山上睡覺就是了。他照著去做了,九隻籮筐都裝上了蕎子。天帝不放心,派個神仙去數蕎子,數下來,還差三顆。小仙女想了想,給小兄弟一副弓箭,指著樹上一隻斑鳩說:“是它偷吃了那三顆蕎子,你快打下來,就夠了。”他彎弓搭箭,一箭射下斑鳩,從嗉子裡摳出了三顆蕎子。最後,天帝又想出一個最難辦的事,喊他擠來老虎的奶,才把女兒嫁給他。小兄弟更傷腦筋。小仙女給他想出了個好辦法:拿一張小虎皮披在他身上,等母老虎睡著喂小老虎吃奶時,他就把老虎奶擠來了。天帝不相信,把老虎奶拿去喂牛餵馬,牛馬一聞氣味,嚇得都跑開了。天帝無法再刁難他,只好把小女兒嫁給了他。

當小兄弟同小仙女回凡間的時候,地上野獸又多起來,要咬他們,吃他們。小兄弟就搓繩子,做弓箭去對付野獸。野獸們派老鴰去看他們在幹什麼,老鴰飛去一看,以為是人在扯自己的腸子,就回去給野獸們說:“人在扯腸子,明天就要死掉了。”第二天,小兄弟做好了弓箭,先射老鴰,痛得“哇!哇!”叫著飛回去。從此,野獸們不敢隨便惹人了。

但是,地上的人和動物都不會說話,人又去求天帝賜給辦法。天帝就派神仙在地上擺起金碗、銀碗、銅碗、鐵碗、木碗、土巴碗,給碗裡都裝上水,喊人和所有的動物都去喝水。馬鹿、老虎、豹子、馬、牛、羊和各種腿長的動物,還有翅膀大的雀鳥,都飛快地跑到金碗、銀碗、銅碗、鐵碗跟前搶水喝。路上,癩蛤蟆一跳一跳地跑不快,被牛踩馬踏,人從後面趕上來,就雙手捧起它放在路邊上。癩蛤蟆感激人的心腸好,就給人說:“你真好。你跑到了,不要吃別的碗裡的水,只能吃土巴碗裡的水。你吃了,給我留下一口就好。”

人走到那些碗跟前,看見金碗、銀碗、銅碗和鐵碗裡的水,早被喝得精光,木碗裡還剩一點兒,土巴碗裡滿滿的,還沒有喝過一口。人就捧起土巴碗喝水,一口氣就喝光了。等癩蛤蟆跑到一看,只剩木碗裡一口水,也把它喝了。所以,人就會說話了,癩蛤蟆只會“哇!哇!”叫喚。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篇二:堯的傳說故事

堯相傳原是陶唐氏部落的酋長,後來又做了部落聯盟的首領。晚年把帝位禪讓給舜,一直傳為歷史的佳話,由於堯能嚴於律己,關心人民,所以後世的傳說多歌頌他的仁德和功績。甚至把他神化了。

堯的生活非常節儉。傳說他住在用茅草蓋的房子裡,屋內的大梁和柱子,都是用連刨也沒刨過的原木做的,架起來就算了事;吃的是粗米飯,喝的是野菜湯;冬天穿著鹿皮做的襖,夏天穿著麻布衣裳;用的器皿也不過是些泥碗土缽之類,一點也沒有特殊的地方。

可是堯對老百姓卻充滿了深厚的仁愛之心。如果有哪一個人捱了餓,堯就說:“這是我使他捱餓的呀!”如果有哪一個人受了凍,堯就說:“這是我使他受凍的呀!”如果有誰犯了罪,受了懲罰,堯就說:“這是我使他陷入罪惡的呀!”在堯做國君的70年間,先是遇到過大旱,天上同時出現10個太陽,大地上的草木和莊稼都乾枯了,堯就命羿射下9個太陽,解除了旱災。後來又遇到了特大的洪水,九州大地一片汪洋,堯就命禹去治水,用了20xx年的時間,終於把洪水治服了。所以那時人民雖然也過了些苦日子,可是百姓對堯始終是衷心愛戴的,一點也沒有怨言。難怪後來像孔丘這樣的聖人對堯也大加讚揚,他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這段話的大意說;堯這位國君,真偉大呀!最崇高最威嚴的是上天,唯有堯能像上天那樣愛撫人民。那種對人民的寬厚坦蕩的愛呀,老百姓不知怎麼說才好。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篇三:白氏郎的傳說故事

相傳呂洞賓和白牡丹生了個兒子叫白氏郎。白牡丹原來也在泰山修煉,後來不堪眾人的嘲弄,就和兒子搬到泰山南邊的徂徠山去住了。

白氏郎長到八九歲,生得伶牙俐齒,十分討人喜歡,可就是沒有個名正言順的父親,整天在外邊被人打罵,受人欺負。

這天,正是臘月二十三,白牡丹讓白氏郎跟村裡的小夥伴上山砍柴,自己在家裡弄些水酒淡菜,準備打發灶王爺上天,去彙報下界一年的情況。

白氏郎和夥們來到山上,領頭的說要玩“做皇帝”的遊戲,把幾個草筐撂起來當作寶座,誰要能爬上去,誰就是皇帝,以後眾人就都聽他的,選他做頭頭。說完便把筐撂得高高的,一個個輪著往上爬。筐子沒用繩子拴牢,一爬一晃,結果沒爬幾下就都滾了下來,最後輪到了白氏郎,只見他穩抓草筐,輕邁雙腳,顫顫悠悠真的爬了上去。本來他們都看不起白氏郎,是想拿他取笑,如今他真的爬了上去,誰肯讓他這個私生子做頭頭,便把他拖下來,打了一頓一鬨而散了。

白牡丹在家裡正為買不起酒菜犯愁,見白氏郎又從外面哭著回來,鼻子都讓人打破了,十分難過,頓時來了氣,就抓起燒火棍,把怨氣照著灶王爺出開了:“灶王爺啊灶王爺,你都看見了吧,這還讓我們怎麼活?哼!我兒要是真做了皇帝,非把那些小崽子殺盡斬絕不可。”她越說越氣,一邊說,一邊敲,幾火棍下去,灶王爺早就鼻青臉腫了。

灶王爺上天,不但沒在白牡丹家吃好喝好,而且還捱了一頓棍棒,便一溜煙地跑到玉皇大帝那裡告狀去了。灶王爺一見大帝,便叩首稟報說:“不得了啦大帝,白牡丹發誓,白氏郎要做了皇帝,就要把村裡的人斬盡殺絕。這不,白牡丹連我都 打了。望大帝為臣子做主,千萬不能讓白氏郎做皇帝。”玉皇大帝聽了灶君的一面之詞,便吩咐四員大將,到來年的龍節抽掉白氏郎的龍筋。

再說白氏郎,從那次捱打以後,就每次獨自上山,這一天,他一個人在山上打柴,迎面走來一個白鬍子老頭對他說:“你本是真龍天子,將來要做皇帝的,只因你娘不慎說走了話,玉皇大帝要在來年的龍節抽你的筋,現在已經沒辦法補救了,只有到時候你能咬牙挺過,保住你的龍牙玉口,還能說什麼成什麼。”說完便飄然而去。

白氏郎像做了個夢,嚇得不得了。回去和母親一說,白牡丹得知是自己害了兒子,十分後悔,便把兒子摟在懷裡痛哭起來。

轉眼龍節已到,只見幾片黑雲壓在白家院上。這時,白氏郎正在院中劈柴,就聽一個悶雷,白氏郎隨聲倒地,幾員天兵天將便開始抽他的筋,那滋味簡直比脫胎換骨還難受。可是白氏郎硬是挺了過來。

從此,白氏郎恨透了灶王爺,恨透了所有的神仙。他發誓要把所有的神仙都扣押起來,以報此仇。可是,如此多的神仙用什麼盛呢?他窮得連個箱子盒子都 沒有,白氏郎回頭見自己上山裝水用的葫蘆掛在灶旁,便順手拿過來,恨得咬牙 切齒地說:“灶王爺,虧你跑到大帝面前替我美言,你老人家辛苦了,到我這葫蘆裡來歇歇腳吧。”因為白氏郎有一張龍牙玉口,他的話便是聖旨,只聽“嗖”的一聲,灶王爺便化作一縷青煙鑽進了葫蘆。

白氏郎告別母親,提著葫蘆走遍了全國的名山大川,見廟就進,見神就收。他想收完以後,全都把他們壓在泰山底下,所以最後才來到泰山。

剛過紅門不遠,迎面走來一位鶴髮童顏的老人。白氏郎覺得有些面熟,似曾相識,可一時又記不起來,便喊道:“來者何人,快快通名報姓。”那老人笑嘻嘻地答道:“在下便是小仙呂洞賓。”

白氏郎聞聽此言,突然想起以前給他報信的白鬍子老頭,原來是他的親生父親,不禁大吃一驚,將葫蘆掉在地上摔成了兩半。這下可熱鬧了,各路神仙都 連滾帶爬的向旁邊的一個大石洞擠去,呂洞賓數也數不過來,就把它取名為“千佛洞”。後人又在那裡起樓造閣,順呂祖之意取名“萬仙樓”。

只有灶王爺的腿長,又跑回了灶堂。不過呂洞賓怕他再惹事生非,便在灶王的神像旁邊寫道:“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予以警告。

白氏郎得知面前正是他的親生父親,便跪在呂洞賓面前,將母子多少年來的冷遇和磨難一一告訴了他。呂洞賓聽後,也十分難過,將一柄斷煩惱、避磨難、呼風喚雨的青龍寶劍交給白氏郎,囑咐他照顧好母親,與鄉親們和睦相處,把他又送回了徂徠山。

此後,鄉親們得知呂洞賓如此寬巨集大量,也都敬重他們母子,多方給予照顧,白氏郎也才用他的青龍寶劍為鄉親們做了許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