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神話故事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大全精選_中國民間故事精選裡面的故事

在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大全中收錄了很多民間的傳說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大全精選的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大全精選_中國民間故事精選裡面的故事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魯班智扶斜寶塔

相傳,魯班是我國古代最聰明、最能幹的工匠。他原名公輸般,因為是春秋末期的魯國人,魯班就成了後人對他的稱謂。

一次,他來到吳國姑蘇城,人間天堂,果然名不虛傳。古城樓塔,次第排列,茶館酒肆,熱鬧非凡。魯班遊興倍增,揣摸著蘇州建築的特點,迷樂其間。忽然一陣嘈雜的吵鬧聲傳來。魯班循聲望去,只見前面一塊綠草如茵的空場上,高高聳立著一座新建的寶塔。塔前圍著一群人,吵吵嚷嚷,不知幹什麼。他慢慢走過去,撥開圍觀者,看見一個身穿綢緞、頭戴高冠、腰繫香袋的老人正在發怒,青筋暴綻,瞠目豎眉,大有氣衝斗牛之勢。老人對面蹲著的一箇中年人,雙手抱頭,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魯班好生奇怪,一詢問才知道事情的究竟。

那位老人是當地有名的富翁,為積善行德,準備修建一座寶塔,流傳千古。

這項工程由那位工匠承接。運木起造,精心籌劃,經過近三年的辛苦勞動,寶塔終於建成。可是不知怎麼搞的,寶塔雖然建成,可不管橫著看,還是豎著看,總是傾斜的。經過測量,寶塔的確傾斜近十度。人們對此搖頭相視,指點議論。富翁認為造塔反招非議,很是生氣,也有損他的功德圓滿,因此,親自找工匠算帳:要麼推倒重建,要麼把寶塔扶正,否則,要送官府嚴辦。

這可難住了工匠,如果要推倒重建,自己就是賣兒賣女,傾家蕩產也無法承受經濟壓力;如果把塔扶正,這也辦不到,因為寶塔儘管是木質的,可依然有約百萬斤,只能望塔興嘆!

魯班繞著寶塔仔細瞧了瞧,又看了看一籌莫展的工匠,走過去安慰道:“你不要著急,只要你給我找點木料來,我一個人用不著一個月就可以把它扶正!”

工匠一聽,半信半疑,可也沒有別的辦法。於是他扛來木料,帶著一絲希望等待著。而魯班呢,他也不讓人插手幫忙,將扛來的木料砍成許多斜面小木楔,一塊一塊地從塔頂傾斜的一面往裡敲,使傾斜的一方慢慢抬高。這樣乒乒乓乓,起早摸黑幹了一個月,寶塔果然直立起來了。

工匠感激地問魯班:“恩公,你這樣補救為啥能使寶塔直立?”

魯班答道:“由於斜塔是木質的,屬穿鬥結構,各部件之間的拉扯比較結實,能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所以可以用打木楔的辦法加以扶正。而木楔又是斜面的,既比較容易往裡打,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打進去後又可抬高塔的傾斜面的高度,使塔不再傾斜。”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福蔡慶與人血饅頭

過去,中國北方流傳著一種避邪驅妖的習俗,凡是有人得了“撞克”,撞了鬼神,或被鬼妖纏身,巫婆神漢就給病人吃一種人血饅頭。這種人血饅頭是很有講究的,必須從殺人劊子手那裡獲得。劊子手行刑時,事先準備下很多饅頭,殺人後,趁關噴血,將饅頭都染了。據說,這種染了血的饅頭就能驅驅妖避邪,百靈百驗。由此,這種血饅頭價格昂踐。

相傳,這種人血饅頭起源於蔡福蔡慶。

蔡福,人稱“鐵臂膊”,北京大名府兩院押牢節級,兼棄行刑劊子手;蔡慶,是蔡福的弟弟,任小押獄,也是一名行刑劊子手,生來愛戴一枝花,為此,都叫他“一枝花”蔡慶。

蔡福蔡慶兄弟二人在衙門裡混長了,見別的差事都油水不少,他們一個專事行刑的,沒什麼外快可撈,心裡上很是不平衡,就也想撈點油水。怎麼個“撈”法呢?找行刑的犯人去要?不行。他們兩手空空,除了一個軀身,一無所有,自己又無權免了人家的死罪。琢磨來琢磨去,也沒有琢磨出個門道來。

這天,蔡福蔡慶又去行刑。法場之外,跪著被行刑之人的家眷。家眷旁邊堆放著一大捆燒紙,以便待人死後燒化。

給人燒紙,原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也是自古留傳下來的習俗,蔡家兄弟司空見慣,壓根兒就沒拿這當回事兒。

一天,兄弟二人去朋友家串門。朋友正給死去的親人打燒紙。閒談中,朋友問二位行刑官,可知燒紙的來歷?

休看二人常見燒紙,要追根尋源說來歷,二位真還不知。朋友便給他們講了起來。

相傳東漢時,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可是造出的紙沒人買。夫妻二人合計了一個辦法——裝死。蔡倫“死”後,妻子一邊哭,一邊燒造出的紙。不久,蔡倫“活”了過來。蔡倫告訴眾人,妻燒的紙,在陰間就是錢。他用這些錢,買通了閻王小鬼,就把他放了……從此,蔡倫的紙,成了搶手貨,人死後,紛紛效仿。久而久之,成了民間習俗。

朋友講的這個故事,原本是隨口說著玩的,蔡福蔡慶卻入了腦子。他們想,我們的老祖宗蔡倫夫妻能使計促銷自己的貨物,我們何不從自身優勢上做做文章?於是,攪盡腦法,想出了“人血饅頭”一事。

他們自己兜售人血饅頭是不行的,必須找人給推銷。找誰?他們很自然地想到了巫婆神漢身上。當時缺醫少藥,病人又多,巫婆神漢應時而興,成了病人的“救星”。二人悄悄地和這些人相勾結,共同編造出了一套“人血饅頭驅鬼邪”的鬼話。

從此,巫婆神漢便用從劊子手蔡福蔡慶這得到的人血饅頭給人“治病驅邪”。此法越傳越神,越傳越邪乎。蔡福蔡慶發了財,巫婆神漢也發了財。久而久之,竟然在民間流傳開,世代沿襲下來,成了北方一帶的“習俗”。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石爺爺和石奶奶

梁山南麓,秀水青山,松柏掩映處矗立著兩座高大的石人,人們都叫他石爺爺、石奶奶。這石爺爺、石奶奶是誰呢?俺講完這段故事就知道了。

那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事啦!一次我八路軍一個連被幾百名鬼子、漢奸團團圍困在泰安南山上,一連兩天接濟不上,眼看就有被困死的危險。

鄉親們急壞了。可是敵人像螞蟻滾蛋般一層裹一層,乾著急沒有治。好心的婆婆、奶奶們急得流下淚來,有的點香磕頭,祈求老天保佑。

這天傍晚,忽見山間升起一層乳霧,飄飄渺渺,越升越濃。戰士們見升起了濃霧,心中也生起了生的希望,個個抖擻起精神,準備借霧突圍。雲霧中忽聽一陣咯吱吱的扁擔聲,由遠而近,向山上走來。戰士們睜大眼睛,緊緊地盯著聲響的方向。“咯吱吱,咯吱吱!”聲音清脆,就像一支樂曲,聽起來非常和諧悅耳。只見雲霧中走來兩個老人,一前一後,飄飄若仙。前面是個老爺爺,肩挑兩桶;後面是個老奶奶,腕上挎監。二人爬上山崖,笑容滿面,大聲喊道:“孩子們,辛苦了,快來喝水吃飯呀!”戰士們呼啦啦圍上來,手拉二老,感動得熱淚盈眶,問二老是怎麼上來的?老人擺擺手,只是催促快喝水吃飯。老奶奶撩開籃上的苫布,露出雪白的饅頭。戰士們實在餓壞了,圍上來就要拿著吃。可是僅僅一籃,這麼多人,分不過來呀!戰士們伸出的手不由得縮了回來。老奶奶看出大夥的意思,就一人一個分送到大夥手裡。看著戰士們狼吞虎嚥,吃得那個香甜勁兒,二位老人笑得那樣慈祥。戰士們吃了一個又一個,幾十號人,個個吃飽喝足,人們這才驚奇地發現,籃裡的饅頭怎麼還是那麼多?再看兩位老人,正笑眯眯地看著大夥,問吃飽了沒有?喝足了沒有?和藹得比自己的親人還親。

山裡的霧越升越大,越升越濃。敵人怕我軍借霧突圍,向山頭髮起了猛烈進攻。一時間槍聲大作,火炮齊鳴。戰士們怕傷著老人家,勸他們快去石洞裡躲避。老爺爺哈哈大笑,哪裡肯去?扁擔一豎,鎮定自若。說也奇怪,那槍彈竟不知打到哪裡了。

老爺爺站在一塊大石上,讓戰士們向山下打槍,向左右扔手榴彈。轟隆隆,轟隆隆,敵人一下子亂了套,以為我軍突了圍,啪啪地瞎打一氣。由於霧氣太大,他們東打西,西打東,自己打起自己來。老爺爺手捋銀鬚,開懷大笑。戰士們也忍不住叫起好來。山下槍聲越打越密,老爺爺揮揮手說:“都跟我來,我路熟!”說著,挑起擔兒,頭前帶路,左拐右轉,右轉左拐,竟輕巧地把戰士們帶出了南山重圍。

絕路逢生,戰士們感激萬分。問老人家姓氏名誰,家住哪裡。老人滿面含笑,擺手不說。戰士們哪裡依?老人被纏得沒辦法,手捋長鬚,說了一首詩:

村居嶺南燕兒家,鎮山開店好生涯。

只因除狼驅虎豹,離瑤重返蓼兒窪。

說完挑起擔兒,高唱山歌,顫悠悠向南飄然而去。

戰士們去嶺南打聽,根本沒有個“燕兒家”,更沒有老爺爺,老奶奶那樣的人。當時由於戰鬥不斷,以後就把這事忘下了。直到全國解放後,一些當年參加過泰安南山戰鬥的同志回鄉探親,聚在一起,不由得又回憶起了當年。大家無比感慨,湊在一起才解破那四句寺。原來老爺爺、老奶奶是梁山孫新和顧大嫂顯靈。“村居嶺南燕兒家”一句,是個“樑”字。因為燕子的家在樑上。樑,梁山;嶺南,即山南。當年梁山泊聚義,孫新和顧大嫂曾鎮守南山,為山寨開酒店以作耳目。為了紀念孫、顧夫妻救護子弟兵的功德,大家集資在當年孫、顧把守的南山城上,刻了這兩座石人像。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滄州鐵獅子的傳說

“滄州的獅子,定縣的塔,正定府的大菩薩。”從這個廣泛流傳的民謠,可以看出滄州獅子是多麼著名了。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滄州這地方是一塊風景優美、土地肥沃的魚米之鄉。它一面臨海,因而遠遠地望去,海碧天藍。再加上氣候溫和,人又勤勞,家家戶戶的日子,過得都那麼美好。所以就連飛禽、走獸,也都願意到這裡落落腳。

有一年穀子黃梢,棒子蒼皮的時候,海面上突然颳起一股黑風,卷著海浪,像虎叫狼嚎一樣咆哮著直撲滄州城。眼看著船翻桅折,房倒屋塌,滿窪的好莊稼被海水吞沒。黑風惡浪來得急,老百姓來不及躲,人也淹死了不少。那情景是真叫慘啊!

這黑風惡浪怎麼突然來得這麼猛呢?原來是一條惡龍在興妖作怪。它看著滄州這地方好,就一心想獨吞這地方做它的龍宮。就在惡龍興妖作怪、殘害黎民百姓的時候,人們猛地聽到一聲像山崩地裂一樣的怒吼。只見一頭紅黃色的雄獅,從海邊一躍而起,象鷹抓兔子一樣,嗖的一聲,衝向大海,直取惡龍。海面上頓時水柱沖天,狂風大作,龍騰獅躍,雄獅和惡龍從天黑一直廝殺到黎明,惡龍招架不住,掉頭就跑。它邊跑邊想:“我佔不了這塊地方,也叫這地方好不了。”於是它一邊跑著一邊吐著又苦又鹼的白沫。雄獅在後面緊追不放,一直到東海深處,逼著惡龍收回了淹沒滄州的海水,這才罷休。

惡龍跑了,海水退了,滄州一帶的老百姓,才避免了一場更大的災難,又能安居樂業了。人們為了感謝為民除害的雄獅,就請一位叫李雲的打鐵名匠,帶領著九九八十一個手藝高超的徒弟,用了九九八十一噸鋼鐵,鑄造了九九八十一天,終於在當年雄獅躍起的地方,鑄成了這尊活靈活現非常雄偉的鐵獅子。

那條惡龍雖然沒死,可是它一望見這頭鐵獅子,就渾身發軟,爪子發麻,再也不敢興妖作怪了,所以,後來人們又把這尊鐵獅子叫做鎮海吼。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落鳳山的傳說

西沂河岸邊,王莊村的東頭有半間草屋,裡邊住著忠厚老實的王小。他自幼父母雙亡,孤身一人,靠打柴為生。

這天在山上打柴,見從東南方飛來一隻大鳥,落在半山腰裡,身上發出萬道金光。站一會兒,翅膀一抖就飛走了。王小跑過去,見地下有一枚制錢,便拾了起來放兜裡,打完柴,在回家的路上,覺得身熱口渴,就放下挑子,爬上路旁的山楂樹摘山楂吃。樹下來了一老一少,王小聽他們說:

“師傅,咱們要枚銅錢幹什麼用?”

“那是寶,用紅絲線栓上放進海里,龍王會請你進去,要什麼他就給什麼。”

他二人走後,王小從樹上下來,心想: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那鳥可能是鳳凰,這制錢也許就是他們說的那寶貝了。他決心去試試。

王小走了半月到了東海邊,他拿出銅錢,拴上紅絲線拋入海中。海面立時波濤洶湧,海水翻騰,不多時,海里上來兩個分水夜叉,把王小請入龍宮。龍王親自迎接,設宴招待。席間龍王問王小:“不知英雄用何法力煮我東海沸騰,”王小掏出銅錢遞給龍王,龍王是識寶的:“好個鬧海錢,天下只此一枚,真是價值連城啊!”王小見龍王稱讚,就說:“龍王喜歡,我就送給您了。”龍王又驚又喜:“謝英雄的饋贈。我龍宮珍寶也不少,隨你挑任你選。”王小見一個金絲叭兒狗,脖上套著鈴鐺,搖頭擺尾,蹦蹦跳跳。心想:我要有這性靈作伴,晚上就不孤單了,於是開口道:“我很喜歡這隻金絲叭兒狗。”龍王大驚,臉都變了色。原來這小狗是他最疼愛的公主三娘,她聽說有凡人入宮,纏著父王要看,女孩不便拋頭露面,才變作金絲叭兒狗的。龍王雖然捨不得,可有言在先,不能拒絕,只好答應了。

王小攜著金絲叭兒狗,回家把它放在屋裡。自己和以前一樣,鎖上門,拿了扁擔上山打柴。到晌午回來,開開門一看,桌上放著熱騰騰的飯菜。王小心想是鄰居送來的,吃了又去打柴,回來還是有桌飯菜,一連三天都是這樣。王小好納悶,這天他裝著去打柴,偷偷藏在爛席筒裡。天剛晌午,見小叭兒狗打個滾兒,變成一位俊俏的女子,她拿過紙疊上,用剪子一鉸,吹一口氣,立即出現一桌飯萊。王小從席筒裡鑽出來,女子羞羞答答,向王小說了自己的身世,並說願與王小結為夫妻。王小滿口答應,就在半間草屋裡拜了天地。

三天後的晚上,龍女三娘剪子鉸紙,吹口仙氣,平地裡起來錚明瓦亮的摟臺殿閣。小兩口住了進去。這事傳到皇宮裡,薛王帶著文武百官來看。這昏王見三娘長得貌美,起了歹心,便對王小說,“你在門前打十二眼井,井旁都要有一棵垂柳,井裡都要有兩條半斤重的鯉魚。明天有一樣辦不到,拿三娘頂替。”說完拂袖而去,王小犯了愁,三娘說:“郎君莫愁,明天薛王來,自然無話可說。”

第二天一早,薛王來了,見十二眼井裡魚躍水動,十二裸垂柳風吹枝搖。薛王看傻了眼,可他還不甘心,就又對王小說:““你院裡擺上二十匹馬,都是粉鼻粉眼粉肚皮,馬上都坐俏佳人。今天我不走了,住你客廳,明天我起來就看。”王小一看三孃的眼色就答應了。三娘擺酒宴招待薛王臣君,薛王吃飽喝足就睡了,天明醒來,見和他要的一點不差,馬咴咴地叫,在院裡兜歡子。薛王難不倒王小,雖然心裡不悅,但也無可奈何,只好回去。三娘上前說道:“薛王,民女貢獻一玩物,不知中意否?”說著遞過去拳頭大、狀如鼠的小動物。薛王一看,著實喜愛。問道:“它是何物?怎麼餵養?”三娘說:“它叫禍,只吃生鐵喝香油。”薛王想:“香油有的是,生鐵更不在話下。”於是帶禍回宮。

薛王派專人喂禍,那知這小東西越長越大,越吃越多,城的生鐵吃光了,香油喝淨了。薛王下令向全自徵收,後來全國的也吃光喝淨了,薛王沒了法,叫人把禍牽出去扔了。誰知禍大城門小,牽不過去,薛王又叫把禍殺死。誰料一百個勇士發聲喊,持刀向禍刺下時,刀口噴火,立時烈焰沖天,薛王和他的大臣抱頭鼠竄,王宮也化為灰燼了。

後來,薛王徵調民夫,排成長隊,把拆薛城圍牆的舊磚手遞手地傳到兗州,蓋起了兗州府。這就形成了一句歇後語,拆了薛城蓋兗府--手遞手。木石鎮的落鳳山,在這個故事之前叫東山,王小東得寶,證明那鳥是鳳凰,從那人們就把東山改叫落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