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神話故事

精彩的神話故事

精彩的神話故事創造了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文學的先河。中國神話產生的基礎是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和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精彩的神話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精彩的神話故事

精彩的神話故事篇一

唐朝貞觀元年,禪師泰上人云遊琴亭玉壺峰後,愛其山水幽靜,於是擇地建起了法藏寺,又名樓閣寺,列縣內五大名剎之首。宋文天祥曾題“覺堂寺”三字。

元明年間,雲遊在江浙一帶的蓮花縣高僧釋惟則在蘇州的“獅子林”功德圓滿,名播天下。在他晚年之際,仍然不忘鄉梓,尤其是他年輕時曾經舉辦過佛事活動的法藏寺,時刻浮現在他的腦海中,於是揮毫潑墨寫下了一副思念故土、懷念“法藏寺”的楹聯:

回首佛國青螺髻;

誤入仙人碧玉壺。

這副楹聯送到法藏寺後,掌門人一靜方丈十分高興,當即聘請高明匠人將這副楹聯拓印在法藏寺大門兩側的圓柱上,將這寺廟襯托得更加金碧輝煌。為了壯大聲勢,提高法藏寺的名望,一靜方丈決定趁機舉辦兩場法會,併發出請柬,邀請鄰近數縣名剎的長老前來參加。

舉辦法會這些天,法藏寺果然十分熱鬧,不僅香客如雲,而且各地名剎的長老也來了不少。連日來,法藏寺明燭高燒,香菸繚繞。寺外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寺內人來人往,摩肩接踵。各種響器伴隨著誦經唸佛聲響徹玉壺山頂,顯得更加隆重、壯觀。

法會連著唱了三天兩夜,捱到第三天的黃昏,還有一夜才能宣告結束。就在晚餐之後,兩名小沙彌慌慌張張地跑進一靜方丈的禪房,驚恐萬狀地稟報,說懸掛在大雄寶殿左側壁上的那幅《十八羅漢繡像》不翼而飛了。

一靜方丈聞言,頓時驚得肅容變色,半晌說不出話來。

原來,這法藏寺內有三寶:法印、半部《華嚴經》和《十八羅漢繡像》,均為鎮寺之寶。平日裡,不會輕易示人。尤其是唱法會的這些日子裡,一靜方丈早已將法印和那半部《華嚴經》祕藏得十分妥帖,而且每天都要檢視兩遍。唯有這幅《十八羅漢繡像》一直懸掛在大雄寶殿的壁上,因為眾目睽睽之下,即使是高明的盜賊也不能輕易得手。可誰知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這繡像就在這最安全的地方失手了,一靜方丈如何不發急呢?所以一回過神來便連連跺腳:“罪過!罪過!”可著急也沒用啊,一靜方丈鎮定下來之後,便思忖起來,當務之急必須先鎖定盜寶的物件,也許才能完璧歸趙。可這盜賊究竟是何許人物呢?是那些燒香磕頭的香客,還是邀請前來參加法會的客僧?

一靜方丈親臨現場仔細觀察了一番,又詳細調查詢問了多人,然後絞盡腦汁,細細推敲分析了一番,最後胸有成竹地得出結論:盜賊並非香客,而是自己請進來的客僧。因為根據小沙彌提供的線索,這《十八羅漢繡像》消失的時間就只有一炷香這麼久,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香客早已下山了,大雄寶殿門口尚有小沙彌值班。可以排除香客作案的嫌疑,剩下的懷疑目標就不言而喻了。

根據值班小和尚的回憶,就在全體僧人在膳食房用晚餐時, 客僧中有一位叫升開的長老曾經在大雄寶殿出現過,不過只有一會兒工夫。

一靜方丈聽罷心中便有底了。於是深入客僧中借噓寒問暖的機會暗中觀察這升開長老,果然發現對方神情異常,目光閃閃爍爍,不敢接觸一靜方丈那犀利的目光。經過短暫的交鋒,一靜方丈心中便有底了,客僧升開有作案嫌疑!

盜寶嫌疑犯雖然鎖定了,可捉賊捉贓,沒有證據對方豈能束手就擒,低頭認罪?兩名小沙彌提議,可以當場搜查這賊僧。一靜方丈連連搖頭:“不可,不可,人家是我們請來參加法會的客人,怎能如此魯莽從事呢?再說,對方萬一將贓物轉移別處了,當場搜不出來,人家會反咬一口,我們下不了臺,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兩位小沙彌便性急地嚷將起來:“今晚這場法會一結束,明天一早人家就下山各歸寺廟了,難道眼睜睜地瞧著這賊僧將我們的鎮寺之寶帶走嗎?”

一靜方丈手撫長髯,面帶微笑:“老衲自有破解之法。”

“這……”兩位小沙彌怔怔地望著自己的方丈,欲言又止。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晨,眾人用過早膳後,客僧們肩揹包袱,三三兩兩地聚齊在法藏寺門口的大草坪上,等待與一靜方丈話別。

不一會兒,一靜方丈出現在寺廟門口,居高臨下笑嘻嘻地朝著眾人打了個拱手,放開洪亮的嗓門大聲說道:“諸位僧友遠道光臨,連日來參與敝寺法會,當是疲乏已極。老衲招待不週,還望見諒、海涵!”

這時,從他身邊突然閃出一位年輕和尚,朝一靜方丈鞠了一躬,嘻嘻笑道:“長老,今日與諸位僧友話別,我想趁機獻上一項薄技逗個樂子,以博諸位一笑,走起路來也就輕鬆了!”

眾人聽罷,十分驚疑,就像張飛穿針——大眼瞪著小眼,不知這年輕和尚耍什麼把戲,半信半疑地瞧著對方,真想開開眼界。

只見這年輕和尚從懷裡掏出一個畫軸,朝空中一抖,整幅畫圖展開,竟是那幅《十八羅漢繡像》。他將這繡像朝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展示了一番,然後當場點著火將這畫圖燒成了灰燼。眾僧連嘆可惜、可惜。只見這年輕和尚,伸出兩掌朝空中一拍,猛吼一聲:“去吧!”還沒等眾人回過神來,他便又興奮地嚷將起來:“諸位僧友別急,這畫並未毀掉,它安然無恙,現在已經藏進在座的升開長老的包袱裡去了!”

眾人“啊”了一聲,無不驚疑萬分,所有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升開長老。

升開長老頓時如坐鍼氈,滿臉緋紅。在眾人目光的催逼下,只好抖抖索索地開啟自己的包袱,裡面果然露出了這幅《十八羅漢繡像》。

“神了!神了!”不明真相的眾人無不拍手稱奇,嘖嘖讚歎。只有升開長老心知肚明,剛才年輕和尚當眾燒燬的分明是幅贗品,也許是臨時創作的,特意當作釣餌來釣他這條大魚的。可他不能說出真相啊,只好火燒烏龜——心裡痛!

就這樣,一靜方丈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從自己請來的賊僧手中,取回了鎮寺之寶《十八羅漢繡像》。

精彩的神話故事篇二

這天奇怪了,廣州城的鮮花賣得特別俏。買花的人很多,但每人只買一朵,並且買花的都是男人,從英俊書生到白髮老漢都買了花,立時形成一股花潮,他們向白雲山方向湧去,個個滿面春風。

夢香書院的老鴇冷冷地看著,哼了一句:“這小妖精,死了還這麼迷人,哄男人給她送鮮花,還照樣老少通吃!”

老鴇嘴裡的小妖精說的是夢香書院的頭牌喬婧姑娘。喬婧的母親年輕時是蘇州名妓,生下喬婧後從良,以務農為生,但度日艱難,流落到廣州便重操舊業。喬婧生得清麗多姿,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十七歲時便成了夢香書院的頭牌。此女有兩個最讓人敬重的地方,一是喜歡結交愛國義士,二是賣藝不賣身。所以,她身邊的名人雅士趨之若鶩。按理說,今年喬婧也不過十九歲,正是大好的年齡,誰知頭天還談笑自若,第二天晚上卻香銷玉殞了。

據她的丫鬟慶雲說,喬姑娘嚥氣前留下話,說她是被本地的城隍神強娶為妃,攝去了魂魄。如能有人在她墓前獻上百花,併為每種花賦詩一首,以此打動百花仙子在七七四十九天的回煞之日救她還陽,她就以身相許。

於是,久慕她名的多情男子傾城出動,往埋葬喬婧芳軀的白雲山梅花坳而來。

眾人到了梅花坳,圍著喬婧的墳墓一看,果然墳上留了七個出氣孔,便於她醒來時好透氣。

眾人又是獻花,又是賽詩,一直到日頭西斜。正想散去,一個英俊書生風塵僕僕趕來,他不是別人,正是與喬婧生前盟下白頭之誓的番禺名士彭孟陽。老鴇見他空手而來,出言譏笑道:“好個彭公子,你在來的路上怎麼也該聽說持花賽詩送婧孃的事了吧?怎麼一枝花都不捨得帶來?”

彭孟陽解釋說自己從杭州來,由於太匆忙而沒來得及買花。他衝著墳頭跪下,放聲哭道:“婧娘呀,我來晚了,我一定打動百花仙子,救你還陽!你的回煞之日,就是我們成婚之時!”

老鴇說:“現在這裡的花已經有七百多朵了,早超過一百種花了,不缺你那一朵。你就寫詩吧,喬婧最喜歡什麼花,你就寫什麼詩,但一定要寫出能打動百花仙子的詩才行。”彭孟陽愣了一下,說:“我想寫的詩,必須寫在應寫的位置上,不能寫在紙上。你們走吧,我在這裡陪她。”人們議論說,唉,怕是這個多情公子急昏了頭,一時寫不出,隨他去吧。

從這天起,彭孟陽天天在墳前更換鮮花,因為花會枯萎,他怕百花仙子看了生氣。至於寫詩,他總是寫不出來。露天守墳不是個事,他乾脆在墓旁修了一座百花亭,白天黑夜吃住在裡面。

自從喬婧去世以後,彷彿把彭孟陽的詩才也帶走了。給喬婧送葬當日,他說必須把詩寫在應寫的位置上,其實是個藉口,他是真的寫不出來了。

這天晚上,他躺在百花亭里長籲短嘆,迷迷糊糊睡了過去。不知過了多久,他覺得身上溼涼,就坐了起來。只見一個頭上挽著牛心髻的半大男孩路過亭子,正伸長脖子往裡張望。彭孟陽說:“小子,你不知‘人嚇人,嚇掉魂’的嗎?”男孩頑皮地笑道:“誰說我是人?我不是人呢。”彭孟陽嘆口氣,說他現在生不如死,什麼也不怕,讓男孩進來坐。男孩笑道:“我路過此地,看公子是個善良正直之人,就想幫你一把。”彭孟陽微微一笑:“這真是鬼話,我睡著了你怎麼知道我心想什麼呢?”

男孩說,人睡覺時,精神集中在心口那兒,有一股靈氣升起。陽氣在頭頂那兒上衝。靈氣和陽氣結合,如果生髮的光發紅,證明人心中有善念;如果生髮的光發黑,則證明人心中有惡念。然後接著說:“我看相公生的光發紅,很紅,定是善人。但你的氣中有糾結之氣,細一掐算,知你為詩才枯竭所困,是吧?”

這話說到彭孟陽心裡去了,他趕緊起身向男孩跪拜,請求他指點迷津。男孩說:“公子,你須種一枝獨頭花,這花是喬婧姑娘生前跟你提到過的,也是百花仙子最愛的一種花。當這株花長成之日,就是你詩才如湧泉之時。現在正是種下這株獨頭花的好時節,天明你即購來種子種下吧。”說完,一陣霧起,男孩不見了。

彭孟陽想來想去,沒有理出頭緒。什麼是獨頭花呢?傳說百花仙子最愛的花是牡丹,可是隻有洛陽才產這種名貴之花,等他從洛陽買花回來,四十九日的時間都過去了。回煞日一過,亡人的魂魄將遠去不再回來,徹底失去了還陽的機會。再說,牡丹也不是獨頭花,常開並蒂或多蒂的。

喬婧平素最愛畫蘭花,她畫的蘭,都是無土之蘭。無土,代指她國亂家亡的身世。可是蘭花畢竟過於嬌貴,並非她的心頭之愛。倒是一次吃點心時,喬婧說起她跟母親務農過一段時間,十分喜歡自家種的向日葵。她說:“做一位歌舞美人雖然榮寵一時,但我更想做一個平凡的良家婦女。你看那春天時爭豔的百花,好像看著熱烈,其實不如向日葵有花有果來得實在。”

想到此,彭孟陽歡呼而起,飛奔下山,買了葵花種子,旋又返回。從這天起,他不去買鮮花了。喬婧的墓前,一朵鮮花也沒有了,但一株素雅的綠色植物卻悄然破土而出。開始時,這株植物還不起眼,慢慢地長得有十歲兒童那麼高,頂上結出一個玲瓏的圓盤來,圓盤周圍長出了嬌黃的花裳,看著好不喜人。彭孟陽從未見過向日葵是這樣長出來的。當下,他文思泉湧,看看離回煞之日也只有兩天了,於是趕緊寫出一首詩來,恭敬地掛在向日葵身上,詩云:“玉盤羞月色,神女讓娉婷。可憐單枝秀,還求對鴛鴦。”

轉眼到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回煞之日,喬婧生前的愛慕者以及好奇的老百姓自發地在她墓前聚集,想看她到底能否死而復生。

午時快到時,只見喬婧墳上七個透氣孔開始有了動靜,先是冒出一縷縷白氣,接著白氣中夾著紅光。紅光過後,一股股黑氣緊隨而來,對著紅白之光糾纏不休,只聽空中一聲嬌斥:“城隍爺快滾開,回你的廟去,不回的話,你的廟就要著火了!”人有家,鬼有墳,神有廟,廟裡失火,神就沒有歸處了。過了一會兒,一聲巨響,喬婧的墳自動炸開了,眾人以為要上演一出新的“梁祝”,巴望著彭孟陽跳到墳裡去,把活過來的喬婧抱出來,但法師攔住了彭孟陽,說要等下。大家等了好一會兒,看到墳裡湧出一股黑煙,往東飛去了。法師說:“這是城隍爺走了。”

眾人正在面面相覷,天突然黑了。過了一會兒,喬婧墓前出現了一個圓形的巨環。法師說:“大家快走遠,越遠越好!這是喚靈鍾,午時一到,喬婧就有希望還陽了!現在生人太多,陽氣重,會阻礙她還魂。午時一過,她就沒有還魂的希望了。”

待人群散開,一位白衣女子飄然落地,她欣賞著向日葵上的詩,微笑道:“詩言志,彭孟陽的詩寫出了他的心聲,也打動了我前來。我想請問彭公子,如果喬婧復活過來,只能成為一塊石頭,你願意變成一塊石頭和她成婚嗎?”

彭孟陽趕緊跪下道:“只要能和喬婧在一起,不論以什麼生命的形式存在,我都願意,還請百花仙子成全小生的心願。”

百花仙子一指那株生機勃勃的向日葵,它竟然當場結了籽,她說:“天意啊,它結了籽,代表你們有情人能終成眷屬。你知道成熟的向日葵為什麼總是垂著頭嗎?那是因為她揹負著沉重的愛。所以,向日葵的花語也叫沉默的愛,這是喬婧喜歡向日葵的原因啊,也是她賣藝不賣身的真正原委,她深深地愛著你。”彭孟陽聽得雙眼發紅。

百花仙子圍著墳地走了一圈,說:“自從武則天把牡丹貶到洛陽以後,上天不准我再愛牡丹,我就只能藉著向日葵的愛到人間度人了。我先讓你失去了詩才,又特意派那個扎牛心髻的童子來指點你種下這株向日葵。你和喬婧先變為石頭相戀吧,如果直接將你們兩人都變為人,我擔心自己功力不夠,將來的事就看你們的造化了。”

這時,墳裡傳來一陣爭論聲,女聲是喬婧,她悲憤地說:“叔父!閻王那兒都看過生死簿了,你的兄長是我的親生父親,你怎麼還對我無禮呢?”一個男聲色迷迷地說:“那是上一輩子的事,誰叫你長這麼漂亮呢!”他動她哪兒一下,墳邊就有人大聲宣佈他動了她哪兒!

百花仙子忍不住笑了,說:“真是色心不死,那城隍爺什麼時候又回來了?”她喚過城隍爺,說:“喬婧將變成一塊石頭還魂,你可還願意守著她?” 城隍爺說:“天下漂亮姑娘多得很,誰願意守著一塊石頭啊?我不想守著她了。”說完就灰溜溜地走了。

一陣香風飄過,百花仙子不見了。這時,天忽然亮了,先前散開的人們紛紛返回墳前,大家打眼一看,才發現彭孟陽這個大活人也不見了。墳前的喚靈鐘不知何時隱去了,墳內的喬婧也不知去了哪裡。

大家到處找尋喬婧和彭孟陽留下的蛛絲馬跡。後來在百花亭旁邊發現多了兩塊奇石,黃色,一大一小,互相依偎,猶如一對戀人。大石背後刻著“日貞”,這是彭孟陽的字;小石背後刻著“二喬”,這是喬婧的小名,因她有三國時的小喬之美而得名。

面對才子佳人化為石頭相戀的事實,墓前傳出了一片惋惜之聲。

百花亭旁,兩塊石頭開始對話。二喬對日貞說:“相公若後悔,百花仙子可以在今夜子時幫你變回人形,保你仕途順利,榮華富貴。”日貞堅決地搖搖頭:“想你我最初的情投意合,皆因我倆都是正直之人,見不得那官場渾濁。我願意陪你守著這明月清風,海枯石爛不變心……”

日貞邊說邊搖頭,不提防摔下山崖,帶動二喬也飛身而下。急速滑落中,兩人發現衣袂飛揚,原來他們已變回人形!

兩人安然落地後,二喬驚喜道:“相公,沒想到你無意中搖頭破了百花仙子的法術,我們獲得了新生!百花仙子說她想考驗你對我的情意真不真,如果你搖頭,就能破她的法術,否則就要等一百年才能變回人形。”

二人選了一個僻靜出口,相擁而去。

過了幾日,百花亭旁又出現了兩塊相望著的黃石頭,不過這是他們的朋友為了紀念他們而造的。

說來也奇怪,從此以後,百花冢不再只有零星的小花草,而是百花盛開,和人們當初送喬婧的鮮花品種一般多。

精彩的神話故事篇三

早年,在山西蒲州城南山腳下有眼深不見底的山潭,山潭旁有座廟。廟中的老方丈普修除了每天給徒弟們講誦佛經外,閒來還喜歡撫琴下棋。

每逢老方丈撫琴,總會有個十八九歲的俊美少年來到廟中靜靜聆聽,有時還會過來下幾楹棋。一來二去熟了,老方丈就問少年是哪裡人。少年告訴方丈,他家就住在山下的莊裡,因喜愛琴棋,所以每次都不由自主地來了。

一夜,普修方丈正在打坐唸經,忽覺燭光一暗,那常來聽琴下棋的少年站在了老方丈的面前。少年說:“老禪師,我此趟特來拜別,從今往後,咱們恐怕再難見面了……”老方丈驚問怎麼回事,少年說:“事到如今,我就和您實說了吧。俺本是廟後山潭裡的露水龍,因不忍見蒲州百姓遭災,就違抗玉帝那道‘三年不給蒲州降一滴雨雪’的旨意,夜夜在蒲州上空播霧吐露。雖蒲州這三年來雨雪皆無,卻是地潤苗青,井河有水,天旱地不幹,蒲州連著三年都是豐收之年。玉帝知道此事後降罪下來,要在明天午時三刻將我綁在斬龍臺雷電劈死。”

“哎呀!這可如何是好?”老青寸沿笠少年說完,急得從蒲團上站起,一把拉住少年問:“就沒有解救你的法子了嗎?”少年想了想說:“有一法可救我,就怕您煩難……”“看你說的,你為救全蒲州百姓死都不怕,俺救你一人還怕煩難嗎?快說是什麼法兒!”少年說:“明日你準備好一口瓦缸和三斤棉花,到廟後山潭邊等著,天到午時,三聲炸雷響過,山潭中就會有血沫子冒上來,你就用棉花沾血沫子裝在瓦缸裡,把血沫子沾完,就把缸口封好蓋緊,搬回放在大殿裡。然後,每天帶領眾徒弟坐在瓦缸四周唸經,等七七四十九天一過,咱們就能又相見了。”話沒落音,少年杳然不見。

第二天,老方丈按少年所說,準備好瓦缸和棉花,到廟後山潭邊等候。天剛到午時,忽然天空烏雲翻滾,霹雷閃電交加。“轟轟轟”三聲炸雷過後,山潭裡果然冒出滿潭紅血沫子。老方丈趕緊拿棉花沾血沫子往瓦缸裡裝,三斤棉花沾完,血沫子也沒有了。老方丈就把瓦缸搬回大殿,每天帶領眾徒弟坐在瓦缸四周唸經。

到了第四十八天,忽然天空炸雷聲響,雷電圍著大殿上空不住轟響。只聽“轟隆”一聲,大殿被震塌了一角,瓦缸也震裂了一道口子。老方丈趕忙脫下袈裟去包缸,忽聽缸中傳出嬰兒哭聲,掀缸蓋去看,一道閃電也跟著劈了下來。說時遲那時快,不知從哪飛來一隻金光閃閃的綵鳳,雙翅一展擋住閃電,護住了瓦缸中的嬰兒。綵鳳被擊得掉下幾片金羽,歪歪倒倒出了大殿飛走了。老方丈見是金羽神鳳救了嬰兒的命,就給嬰兒起名叫羽,又因他是露水龍轉生,心想騰雲駕霧的龍在雲端裡又大又長,便叫他雲長。

話說羽在廟中長到八九歲,這天趁老方丈外出化緣不在廟中,就偷偷溜到蒲州城中玩耍。剛進城,就看到一惡少當街調戲民女,小羽兒氣不打一處來,上前攔阻惡少。那惡少欺他是小孩,一把揪住就想打。羽雖然年幼,卻不是凡胎,那惡少哪裡打得過龍種,三兩下就被羽揍得趴在地上不能動彈,只有出氣,沒有進氣了。

這下可闖禍了,原來這惡少是蒲州縣衙的兒子。羽才回到廟裡,就有一大幫如狼似虎的衙役追到了,刀槍棍棒齊舉,圍住廟門,威逼老方丈交出小孩。老方丈心想:“只要一交出羽兒,他小命就沒了。”於是趕緊來到廟中拉住要出去拼命的羽說:“雙拳難敵四手,況你一小孩,哪能敵過那群拿著兵器的惡奴?快!快從大殿後角門下山,逃命要緊!”

話說羽出了寺廟,順山路急急往前奔。忽聽身後呼喊陣陣,那夥惡奴追上來了。慌忙問,忽見山路旁現出兩間茅屋,一老婦正坐在屋前紡線。羽一頭扎進老婦人懷裡說:“奶奶救命!後面有人追殺我!”老婦人面露微笑,拍拍懷中的羽說:“不怕,不怕,俺替你攔住他們。”說完就把羽領到屋內,端過一碗水讓羽喝了,又叫他躺在床上,拉過被子連頭帶臉蓋嚴,對羽說:“不管外面有多大動靜,你都只管睡,別睜眼,也別出聲。”

眾惡奴追過來,團團圍住了茅屋。一惡奴問老婦人:“有個小孩躲你屋裡去了吧?”老婦人說:“俺就在門口紡線,沒見有小孩進俺屋。”“胡說,俺們明明看見進你屋了,走,進去搜!”說著,眾惡奴就要往茅屋裡闖。“慢!”老婦人伸手一攔說:“搜著怎麼說?搜不著怎麼辦?”“哼!要是搜著了,小孩俺們帶走,茅屋也給你燒了;搜不著,俺們任你處置。”“好,要是搜不著,你們每人給老身磕三個響頭!”

眾惡奴進了茅屋,茅屋就一明一暗兩間,一眼看到邊。外屋沒有,又來到裡屋,一看床上睡個人,矇頭蓋臉的,一惡奴冷笑兩聲問:“這床上睡的是誰?”老婦人略顯慌張地說:“那是俺兒,有病,正發汗呢。你們可不能亂掀被子,耽誤俺兒發汗。”“你兒子?你兒子多大了?姓啥?叫啥?”老婦人用手指指被說:“俺兒今年二十 三了,俺姓關(觀),俺兒叫關(觀)公。”

“是不是你兒,看過再說。”眾惡奴上前,一把掀起被子,一看,一個身高八尺,面如紅棗的大漢,正雙眼緊閉躺在床上,哪有什麼小孩?眾惡奴面而相覷,呆愣半天,然後轉身想走。“慢!”老婦人面罩寒霜似的說:“俺兒有病正在發汗,你們非要掀被,誤了俺兒病情,說走就走嗎?”眾惡奴想強往外闖,誰知老婦人用手一點,眾惡奴身不由己跪了下來,每人磕了三個響頭,灰頭土臉地跑了。

惡奴走後,老婦人來到床前,拍拍羽說:“惡人走了,還不快起來?”羽睜開眼,覺得這一覺睡得真甜,一伸胳膊和腿:哎喲!怎麼胳膊、腿變長了?手腳也大了?趕忙端盆水一照,盆裡映出的是個紅臉大漢,頜下還有黑鬚,那個白白胖胖的娃娃哪去了?雲長又驚又怕,急問老婦人自己怎麼變樣了。婦人笑笑說:“羽兒,你該長大了,不長大誰去扶保劉備打江山?快下山去吧,需牢記‘忠義’二字,為國為民盡心盡力,將來定封侯拜將,名震天下。來,我再送你一件兵器。”老婦人雙手往上一託,一柄大刀橫在手中,她把刀交給雲長說:“此刀名為‘青龍偃月刀’,萬軍之中,可斬上將人頭。記住,刀在人在,刀毀人亡!你看那邊誰來了——”老婦人往門外一指,雲長一回頭,身後一朵祥雲冉冉升起,茅屋也不見了。雲端裡,觀音把拂塵一揮,昇天而去。雲長趕忙跪拜菩薩救命賜刀之恩。

從此,雲長以菩薩所賜關(觀)字為姓,以普修老方丈所選之字為名,姓關名羽、字雲長。由於當時瓦缸破裂是在第四十八天,離七七四十九天還差一天,見光見早了,所以後來關公老是眯著眼,睜不圓,一睜開就成了丹鳳眼。他一生牢記“忠義”二字,為保劉備立下不世奇功。死後,人們尊他為關公、關帝,併為他修廟、塑像,永享香火。

精彩的神話故事創造了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文學的先河。中國神話產生的基礎是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和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精彩的神話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精彩的神話故事篇一

唐朝貞觀元年,禪師泰上人云遊琴亭玉壺峰後,愛其山水幽靜,於是擇地建起了法藏寺,又名樓閣寺,列縣內五大名剎之首。宋文天祥曾題“覺堂寺”三字。

元明年間,雲遊在江浙一帶的蓮花縣高僧釋惟則在蘇州的“獅子林”功德圓滿,名播天下。在他晚年之際,仍然不忘鄉梓,尤其是他年輕時曾經舉辦過佛事活動的法藏寺,時刻浮現在他的腦海中,於是揮毫潑墨寫下了一副思念故土、懷念“法藏寺”的楹聯:

回首佛國青螺髻;

誤入仙人碧玉壺。

這副楹聯送到法藏寺後,掌門人一靜方丈十分高興,當即聘請高明匠人將這副楹聯拓印在法藏寺大門兩側的圓柱上,將這寺廟襯托得更加金碧輝煌。為了壯大聲勢,提高法藏寺的名望,一靜方丈決定趁機舉辦兩場法會,併發出請柬,邀請鄰近數縣名剎的長老前來參加。

舉辦法會這些天,法藏寺果然十分熱鬧,不僅香客如雲,而且各地名剎的長老也來了不少。連日來,法藏寺明燭高燒,香菸繚繞。寺外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寺內人來人往,摩肩接踵。各種響器伴隨著誦經唸佛聲響徹玉壺山頂,顯得更加隆重、壯觀。

法會連著唱了三天兩夜,捱到第三天的黃昏,還有一夜才能宣告結束。就在晚餐之後,兩名小沙彌慌慌張張地跑進一靜方丈的禪房,驚恐萬狀地稟報,說懸掛在大雄寶殿左側壁上的那幅《十八羅漢繡像》不翼而飛了。

一靜方丈聞言,頓時驚得肅容變色,半晌說不出話來。

原來,這法藏寺內有三寶:法印、半部《華嚴經》和《十八羅漢繡像》,均為鎮寺之寶。平日裡,不會輕易示人。尤其是唱法會的這些日子裡,一靜方丈早已將法印和那半部《華嚴經》祕藏得十分妥帖,而且每天都要檢視兩遍。唯有這幅《十八羅漢繡像》一直懸掛在大雄寶殿的壁上,因為眾目睽睽之下,即使是高明的盜賊也不能輕易得手。可誰知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這繡像就在這最安全的地方失手了,一靜方丈如何不發急呢?所以一回過神來便連連跺腳:“罪過!罪過!”可著急也沒用啊,一靜方丈鎮定下來之後,便思忖起來,當務之急必須先鎖定盜寶的物件,也許才能完璧歸趙。可這盜賊究竟是何許人物呢?是那些燒香磕頭的香客,還是邀請前來參加法會的客僧?

一靜方丈親臨現場仔細觀察了一番,又詳細調查詢問了多人,然後絞盡腦汁,細細推敲分析了一番,最後胸有成竹地得出結論:盜賊並非香客,而是自己請進來的客僧。因為根據小沙彌提供的線索,這《十八羅漢繡像》消失的時間就只有一炷香這麼久,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香客早已下山了,大雄寶殿門口尚有小沙彌值班。可以排除香客作案的嫌疑,剩下的懷疑目標就不言而喻了。

根據值班小和尚的回憶,就在全體僧人在膳食房用晚餐時, 客僧中有一位叫升開的長老曾經在大雄寶殿出現過,不過只有一會兒工夫。

一靜方丈聽罷心中便有底了。於是深入客僧中借噓寒問暖的機會暗中觀察這升開長老,果然發現對方神情異常,目光閃閃爍爍,不敢接觸一靜方丈那犀利的目光。經過短暫的交鋒,一靜方丈心中便有底了,客僧升開有作案嫌疑!

盜寶嫌疑犯雖然鎖定了,可捉賊捉贓,沒有證據對方豈能束手就擒,低頭認罪?兩名小沙彌提議,可以當場搜查這賊僧。一靜方丈連連搖頭:“不可,不可,人家是我們請來參加法會的客人,怎能如此魯莽從事呢?再說,對方萬一將贓物轉移別處了,當場搜不出來,人家會反咬一口,我們下不了臺,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兩位小沙彌便性急地嚷將起來:“今晚這場法會一結束,明天一早人家就下山各歸寺廟了,難道眼睜睜地瞧著這賊僧將我們的鎮寺之寶帶走嗎?”

一靜方丈手撫長髯,面帶微笑:“老衲自有破解之法。”

“這……”兩位小沙彌怔怔地望著自己的方丈,欲言又止。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晨,眾人用過早膳後,客僧們肩揹包袱,三三兩兩地聚齊在法藏寺門口的大草坪上,等待與一靜方丈話別。

不一會兒,一靜方丈出現在寺廟門口,居高臨下笑嘻嘻地朝著眾人打了個拱手,放開洪亮的嗓門大聲說道:“諸位僧友遠道光臨,連日來參與敝寺法會,當是疲乏已極。老衲招待不週,還望見諒、海涵!”

這時,從他身邊突然閃出一位年輕和尚,朝一靜方丈鞠了一躬,嘻嘻笑道:“長老,今日與諸位僧友話別,我想趁機獻上一項薄技逗個樂子,以博諸位一笑,走起路來也就輕鬆了!”

眾人聽罷,十分驚疑,就像張飛穿針——大眼瞪著小眼,不知這年輕和尚耍什麼把戲,半信半疑地瞧著對方,真想開開眼界。

只見這年輕和尚從懷裡掏出一個畫軸,朝空中一抖,整幅畫圖展開,竟是那幅《十八羅漢繡像》。他將這繡像朝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展示了一番,然後當場點著火將這畫圖燒成了灰燼。眾僧連嘆可惜、可惜。只見這年輕和尚,伸出兩掌朝空中一拍,猛吼一聲:“去吧!”還沒等眾人回過神來,他便又興奮地嚷將起來:“諸位僧友別急,這畫並未毀掉,它安然無恙,現在已經藏進在座的升開長老的包袱裡去了!”

眾人“啊”了一聲,無不驚疑萬分,所有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升開長老。

升開長老頓時如坐鍼氈,滿臉緋紅。在眾人目光的催逼下,只好抖抖索索地開啟自己的包袱,裡面果然露出了這幅《十八羅漢繡像》。

“神了!神了!”不明真相的眾人無不拍手稱奇,嘖嘖讚歎。只有升開長老心知肚明,剛才年輕和尚當眾燒燬的分明是幅贗品,也許是臨時創作的,特意當作釣餌來釣他這條大魚的。可他不能說出真相啊,只好火燒烏龜——心裡痛!

就這樣,一靜方丈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從自己請來的賊僧手中,取回了鎮寺之寶《十八羅漢繡像》。

標籤:神話故事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