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説課稿

【推薦】國小語文説課稿彙編10篇

説課稿1.93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語文説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國小語文説課稿彙編10篇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 * 號。國小音樂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根據我對國小音樂的理解,現在我來説一下人音版第7冊第4課《快樂的課間》中的表演曲目《哦,十分鐘》。

《哦,十分鐘》是一首2/4拍的歌曲,情緒歡快活潑,旋律清新流暢,節奏簡練明快,描繪了學生在課間活動中的各種情景,抒發了學生自由歡樂的心情。

根據我對教材和音樂新課標理念的理解,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用自信的歌聲演唱歌曲《哦,十分鐘》

2、通過演唱歌曲,感受自由歡樂的情緒。

3、能為歌曲進行簡單的打擊樂伴奏和舞蹈創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學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自由歡快的情緒,掌握2/4拍。 難點為:掌握×××後十六音符和0××帶休止的切分節奏。

為了實現本課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難點,我將採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1、我採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借用多媒體,努力創設輕鬆歡快的氣氛,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

2、音樂教學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在本課的兩個難節奏的解決中,我努力體現了這一規律。

3、本課的編創等實踐活動中,我努力做到唱中有創,動唱結合;聽中有創,邊聽邊動。

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過程,一共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在音樂聲中律動進教室。

我將採用《哦,十分鐘》的伴奏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律動,學生可以按節奏做各種動作,讓學生感受到歡快自由的情緒。

我這樣設計的理念是:

1、音樂課堂應該有一個美的開始,在這個環節中,師生共同聽音樂律動,能有效的將師生融合在一起,營造出寬鬆、和諧的氛圍。

2、律動為歌曲後面的編舞部分做了一定的鋪墊。

3、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聆聽是學習、體會音樂的最基本途徑。當學生進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我今天要學的歌曲《哦,十分鐘》的伴奏音樂,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我是有意指導,為下一步學好歌曲做好鋪墊,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聆聽

第二個環節,學唱歌曲《哦,十分鐘》

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範和學生模仿等方法來引導學生自信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其中我將以示範和對比來解決歌曲中和“0××帶休止的切分節奏”這兩個難點,用談話法來落實“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自由歡快的情緒,掌握2/4拍”的重點。我的具體流程是這樣的:

1、借用多媒體,我將用幻燈片播放學生在課間活動的各種場景,視聽結合,聆聽歌曲範唱。在觀賞和聆聽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內容、速度,確定基本曲調和節拍。

2、學習2/4拍。我會問學生:一個小節裏有幾拍?通過討論,我會告訴學生2/4拍的強弱規律是強弱,並作出(示範)。

3、按照歌曲節奏邊劃2/4拍圖勢邊讀歌詞。由於這首歌曲節奏簡單,歌詞優美,比較適合朗讀,通過讀歌詞找出本課的學習難點為和“0××帶休止的切分節奏”。我將用邊擊鼓邊念兩種不同的節奏的方式來示範,第二種是×× ×0 ,通過讓學生聽、比較和多次練習,掌握

突破此難點。第二個難點我將指導學生劃2/4拍指揮圖勢,從念空大大到默唸空 來突破這個帶休止的切分節奏(示範)。

4、以師生接龍的形式跟鋼琴簡單的學唱歌譜。由於在讀歌詞時已解決了教學重難點,這樣對曲調的演唱,學生能很快的掌握,在唱的過程中,我會做適當的示範,如(示範),並用手勢提示。在學生唱的過程中,我會視情況及時指導。

5、學唱歌詞。這個環節,我會注意對學生的情緒的引導,表達出歌曲的歡快活潑輕鬆自由的感情。此時我會問學生:你們在課間都會玩什麼遊戲啊?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讓學生能體會到歌曲的情緒,達到“用自信的歌聲演唱歌曲,感受輕鬆自由歡樂的情緒”的教學目標。

我這樣設計緣於:

1、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引導和動力。我在教學設計中借用多媒體視聽結合的`手段,創設輕鬆歡快自由的情景,讓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歌曲的意境,從而體會歌曲所要表達的快樂的課間生活的主題。

2、學生從看、聽、念、唱等活動中,感受到歌曲輕鬆愉快自由的情緒,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這一理念。

第三個環節,創編活動,學生為歌曲進行即興的打擊樂伴奏和舞蹈創編。 這一環節,為了讓學生更加樂於參加音樂實踐活動,我會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選擇合適的節奏型和打擊樂器,如三角鐵、鈴鼓等,為歌曲作伴奏。同時我會適當提示幾個舞蹈動作,如(示範 ),讓學生根據歌曲的節奏、情緒等要素去編排簡單的舞蹈動作。通過3-5分鐘的準備時間,然後分組表演,最後抽出幾名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來台前隨着音樂表演,此時台下的學生可以和着音樂演唱。同時我會考慮到有些學生的舞蹈能力薄弱,可能不太願意積極的做舞蹈表演,我會安排這些孩子演唱歌曲,用歌聲為其他學生的表演做伴奏。

這體現了新課標中“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的理念,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同時,新課標指出“教學應體現學科綜合”的理念,我將音樂與舞蹈有機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審美觀,發展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增強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團隊精神。

第四個環節:課堂小結。

此環節中我會指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進一步強調2/4符和0××帶休止的切分節奏,突破重難點。同時,我會鼓勵學生去課外尋找和學習跟本課的內容相關,或節奏相同的歌曲和音樂知識。

教科書已不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課堂也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音樂教學的功能絕不僅僅只體現在一堂課上,我鼓勵孩子們去尋找和學習課外資源,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以上所述只是我對本課的一種預設,很多環節可能還需要不斷的改進,在實際教學中可能還有各種問題產生,我會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引導和調整。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2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長江之歌》,我從以下五方面進行説課: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説設計特點。

 一、説教材

《長江之歌》是六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它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靡全中國的大型電視紀錄片《話説長江》的主題歌歌詞。這是一首情詩,歌頌了長江的宏偉壯麗,抒發了中華兒女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對偉大祖國真摯、自豪的讚美之情。

根據學情,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

能在閲讀中自主識字,讀準字音,積累“丰采”等詞語。能朗讀和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結合有關長江的資料理解“你是無窮的源泉,你有母親的情懷”等詩句的意思。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道課文通過對長江的描寫和讚美,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由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深入理解詩歌意思,體會長江的宏大氣勢。

教學難點定為緊扣中心句,通過文本的細讀、資料的交流、影片的欣賞和歌曲的學唱體會情感,引發共鳴。

二、説教法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主要採用1.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2.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法。

三、説學法

在學法設計上,主要採用欣賞、思考、討論和朗誦的形式。

本課主要是通過思考和討論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通過欣賞和朗誦詩歌來感受詩歌中的情感。

 四、説教學過程

我設計了《長江之歌》專題網站,網站分為6個版塊:“瞭解長江”“初讀感知”“細讀感悟”“精讀入情”“拓展學習”“練習鞏固”。

上課伊始,我請學生欣賞電視紀錄片《話説長江》片斷。

本課是1984年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話説長江》的主題曲,此片當年創下了至今仍無法打破的40%的收視率,以此為本課的切入點,配上當年主持人陳鐸和虹雲老師極富激情的解説以及精美的畫面,讓學生一下子就能被這幅奔流不息的壯觀景象所吸引、所折服。

然後為學生展示“長江流域水系圖”,讓學生對長江有一個整體的瞭解,加深學生對長江自西向東橫貫整個中國的印象,進而油然而生豪邁情懷,利於詩歌的學習。

此時讓學生聆聽虹雲老師朗誦的'《長江之歌》,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為學生領悟詩歌內容打下基礎。

聆聽之後,學生會對朗讀躍躍欲試,於是進入第二個學習環節“初讀感知”。

明確初讀要求:1、請自由大聲朗讀課文。點擊圖片進入課文。2、找出不懂的字詞,兩人一組討論解決疑難。3、兩人一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來讀,並請相互評價。初讀過後可以檢查生詞,檢查詩歌的朗讀。

本詩中心明確,情感突出,教師不必作過多的解釋與分析,而是應該注重讓學生在朗讀的實踐中體會、感悟深刻的愛國情感。所以我設計了“細讀感悟”和“精讀入情”這兩個學習環節。

在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之後,我便把中心議題拋給學生:“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勾畫相關詞句,四人一組討論交流。”

這首詩歌氣勢昂揚,富有激情,是一篇難得的朗讀佳作。所以在交流的同時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背景音樂,比如選擇《在燦爛的陽光下》,點擊打開,就可以朗誦了。在感悟完整首詩歌以後,學生還可以自選音樂練讀整首詩歌,然後在班內展示。

長江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吟誦的主角,所以我設計了“拓展學習”這一環節。

在這裏學生會欣賞到有關長江的一些詩句,我還插入了一些相關鏈接,有讚美長江的散文詩、文章,描寫長江的成語等等,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

欣賞之餘,我引導學生欣賞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長江之歌》。

這首歌旋律激越,會將學生的情緒帶入高潮,引出學生的激情,這時可以適時讓學生學唱這首歌曲,為他們澎湃的情感開拓一個突破口,從而營造出激情的課堂氛圍。

 五、説設計特點

這節課我利用多媒體網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供了大量由於教材篇幅所限無法納入的學習內容,大大突破了傳統教學以“課堂”、“教科書”為中心的狹小範圍。在教學程序的設計上,我做到了優化導課,優化學生的學習活動,讓自主貫穿課堂始終,把學生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以上是我的設計思路,對於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我的理解還很淺薄,做法也一定存在着許多不妥之處,請評委老師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3

第一部分説教材

一、教材簡析

《大海睡了》是一首兒童詩,寫喧鬧了一天的大海在夜晚漸趨寧靜,表現了大海的温柔和可愛。詩文雖短小,字裏行間卻充滿童趣,充滿美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生字,理解生詞,體會大海的温柔和可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練讀、討論、評價、欣賞、背誦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朗讀能力和評價能力。

 第二部分説教法和學法

這一課需用兩個課時完成。下面,我着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

一、教學

1.指導觀察法

遵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以圖帶文、圖文並茂,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對課文的學習。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針對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旨在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投入課文所設置的情境中。

3.鼓勵欣賞法

教師及時的點評,甚至學生之間的互評,都是以鼓勵、欣賞為主,主要是激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二、學法

1.合作學習法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讓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能聯想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

2.美讀訓練法

以“看”“聽”“説”“讀”“悟”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中,通過師與生、生與生面對面地提高、思考、討論、交流、體會、練讀逐步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具體的閲讀實踐中得到鍛鍊。

第三部分説教學過程

一、緊扣生活,引入新課

1.學生的已知經驗是其思維的源泉。首先,我問學生:“同學們,你們都喜歡旅遊,有誰見過大海?”“你見過的大海是什麼樣的?”在一部分學生驕傲地説出了自己對大海的'感受後,我及時邀請大家到大海去旅遊,進一步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學習的慾望被初步激發。

2.出示多媒體課件。隨着畫面的展示,大海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瀾起伏、時而驚濤拍岸……千姿百態,盡顯眼前。教師和着音樂娓娓道來,強烈的感受,使學習慾望被再次激發。

二、指導看圖,整體感知

出示課文中插圖的課件,在學生觀察插圖時,相機引導他們從上到下説明圖意。在體會月亮、星空、海鷗、大海多個個體美的同時,感受整個畫面的和諧。這樣做,可培養學生有條理地觀察事物的能力,創設情境,進行整體感知。

三、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精讀課文的好處是: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因此,我的教學重點就放在如何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將精讀訓練落到實處。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幾個步驟層層推進:

1.教師配樂範讀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文,體會文中的美感,我採取了配樂範讀的形式。和着節拍,細細品味。

2.抓住重點指導第一句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重在自悟。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大海睡覺了”這一部分,提出“你從哪裏讀出大海睡覺了?”“此時大海為什麼能睡覺?”由此展開學習,引發出大海的“睡”與風兒、浪兒的“不鬧”“不知”有關,進而瞭解風吹浪打、風平浪靜的內在聯繫。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4

説教材

《孔子和學生》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師生”中的一篇課文。開學伊始,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教材以“師生”為主題設置第一單元,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體會老師為自己的成長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貢獻,尊師重教,進行感恩教育。《孔子和學生》這一課主要是通過學習孔子和學生的對話記敍瞭解被譽為“萬世先師”的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並通過課文了解不斷學習進步的必須性。

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檢測鞏固課文的生字詞,理解有教無類等詞語的意思並積累

2、指導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説話寫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反覆朗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瞭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

説教學重、難點

1、瞭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理解“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含義。

2、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能力

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

(1)、討論探究法: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本節課主要採用討論探究法進行教學。以小組交流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講授法:

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尊重的學生主體地位,也要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講授法具有靈活性大、信息量大的特點,因此是我們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不過也要注重和其他教學方法的結合,避免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將講授與討論法等結合使用,在師生互動,學生熱情的氛圍下進行重難點的突破掌握。

(3)、朗讀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不僅在朗讀中進行生字學習,更在朗讀中學習了太陽的特點,人與太陽的密切關係,以及在朗讀中加深了對列數字等説明方法的學習和運用。

2、説學法

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本課淺顯易懂的特點,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課文的生字和主要內容的學習,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此外還有朗讀法等。

説課時安排

本框題共兩課時,今天主要説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與安排。

説學情

四年級的孩子對孔子的瞭解很少,只是聞其名而已。課前讓學生蒐集了有關孔子的資料,加深學生對孔子的印象。

説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通過出示孔子的圖像,引入課題。然後引導學生暢談對孔子的瞭解,並最終確立孔子偉大教育家的課堂基礎(此舉:目的有二,一是、鍛鍊學生的説話能力,二是、奠定孔子的地位,為授課做情感鋪墊)

二、檢查預習作業,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以小組為單位學習生字詞,讓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學習。(此舉主要是為培養了學生合作的能力,為每一名學生提供了展示的機會。]

2、在檢查朗讀情況的.同時,引導學生快速找出文中提及的孔子的弟子名稱。(此舉為點明顏回、子貢、子路、子張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而後得出再出色的人也有不足,也要不斷學習)

三、細讀課文、深入學習

1、通過讀課文,讓學生談談孔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教師隨機板書:(可能有以下的認識) 有愛心 謙虛 偉大 受人尊敬 瞭解學生不貪財 善於教育 大教育家

(此舉不僅是為教師因勢利導,深化對孔子的認識,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也同時為引入段落具體教學做準備)

1、通過引導,讓學生找出説明孔子有愛心(也就是:有教無類)、謙虛、瞭解學生(因材施教)相對應的段落。並在段落學習中,説明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斷學習的思想。

2、對於段落的學習,則主要是在朗讀進行。(朗讀方式有小組、個人自由、以及角色對讀等)

四、總結昇華

1、在結束段落教學後,在基本奠定孔子偉大教育家形象的同時,通過(出示孔子的畫像)讓學生談談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會對他説些什麼? (最終奠定孔子的光輝形象,尊師重道的觀念)

五、作業佈置

1、讓同學們去收集自己喜歡的孔子語錄,誰來把你喜歡的背給同學們聽聽,當然瞭如果能説出理由就更好了!(暢所欲言,鍛鍊説話能力)

説我為什麼要這樣上課

1、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有減,

2、教學策略的選用

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又不失教師的主導地位,是我選擇教學策略的主要主要依據。

(1)對於説明方法和文章的主要內容以提問的方式詳細解析,力求突破掌握;而對於生字詞的學習和説話訓練則主要是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2)在作業佈置方面,通過小短文的形式,聯繫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習鞏固説明方法的運用,通過説話的形式,鞏固文章的主要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

結束

各位評委老師們你們好!本次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採用提問教學和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生學有所得為重,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5

一、 説教材

《觀潮》一課是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課的內容,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及教材特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觀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的情感。 根據本課的內容及三年級學生思維發展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錢塘江大潮在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變化;難點是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養成幾類材料的習慣

為了更好實現以上的教學理念,我在課前準備了相關的多媒體課件、美麗的圖片,讓學生收集有關小興安嶺的知識,為更好地學習知識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説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三疑三探的教學模式,首先,我圍繞教學目標,創設問題情境,設置具體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探。即設疑自探。然後組織學生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檢查自探情況,共同解決自探難以解決的問題,即解疑合探。接着,讓不同學生針對所學知識,再提出新的更高層次的疑難問題,誘發學生深入探究,即設疑再探。最後,針對本節課所學知識,分別編擬基礎性和拓展性習題,讓學生訓練運用。

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中,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老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老師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因此在這堂課中我將運用自主探究式學法。

三、説教學過程

1、複習導入

上課伊始,我設計這樣的導語,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觀潮一課,老師要考考你們字詞掌握情況。 用複習進行導入不僅可以考察學生對上節課對字詞掌握情況,而且自然的過度到本課第二課時的學習。

2、設疑自探

我設計這樣的導語,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已經整體感知了觀潮的大體內容,那麼每一段都寫了哪些內容呢?帶着這個問題自主探究,並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出來。

葉聖陶先生説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本環節的設置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

2、解疑合探

在自探結束後,我組織學生以全體討論的形式來檢查學生自探結果情況。並且幫助學生總結,這幾段主要講的是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江面的變化。即潮來前:江面很平靜聲音:潮來時:聲音: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形狀:水天相交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接着形成一道白色城牆,最後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起頭並進。潮來後:江面漫天卷地,風號浪吼過了很久才恢復平靜。並且重點講解潮來時的壯觀景象。讓學生在評價和傾聽的過程中,發現、感悟,從而得到提升。

4、質疑再探

讓學生針對所學知識,再提出新的更高層次的疑難問題,誘發學生深入探究。如果學生提不出,我將準備好的問題拋給學生,例如,你能結合本篇內容説一説作者寫這篇文章時,心情是怎樣的?如果你就在觀潮的.人羣中,看到一條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最後猶如千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會説些什麼呢? 這個環節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敢於質疑,敢於探究的精神。

5、拓展運用

讓學生以解説員的身份,以課文為藍本,以插圖和錄像為依託,融進自己的感悟“現場直播”,培養學生創造性複述的能力,解説詞可以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來中”的順序講述,要烘托出大潮的奇特之處。

6、小結

我讓學生説一説,通過本課的學習他們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疑惑?讓學生大膽的發表見解,給學生一個梳理知識的機會。

四、説板書設計

這樣板書,體現文章的結構和寫作順序,又體現了本文的重難點,既讓學生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又注重了他們審美情趣的培養。

22、觀潮

天 潮來前:江面很平靜(人山人海)

下 聲音: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奇 潮來時

觀 形狀:一條白線——白色城牆——白色戰馬

潮來後: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恢復平靜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6

説教材:《歡樂的潑水節》這課緊扣“歡樂”記敍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這有五句話,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節的歡樂場面,第一、二句寫人們做的準備,第三、四句寫潑水的場面,第五句點出了潑水的象徵意義,第三自然段略寫了潑水節的其他活動。

析學生:

因民族差異,學生對潑水節瞭解較少,難以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學生年齡小,有強烈的好奇心,思維較活躍。

説目標:

根據新課標及教材的安排,再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是這樣設計的。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檢感悟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情感體驗,學生全面熱情參入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師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

四、重難點:

1.感悟用詞的精當

2.融情於文,與文產生情感共鳴

説教學:

在確定了目標、重難點的基礎上,第二課時教學授課形式,主要是以創設情境,體驗情感,師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為主。

1、激發情感,引起需求

開課:用上節課學的第一自然段導入,伴以《月光下的鳳尾竹》的音樂和鳳凰花的畫面導入,學生讀一讀、背一背第一節,進入情境。<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情感即非常想去參加潑水節>

2、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我把它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不斷地給學生創設情境,發揮想象,朗讀感悟。

第一個層次1-2句,體現“做一做、讀一讀”

抓住“提、端、滴、撒”這些動作,讓學生做一做,(憑我以往的教學經驗,低年級的學生會做的興致盎然)從而感悟文章用詞的精當。激發學生饒有興趣的讀1-2句。

第二個層次3-4句是教學重中之重,在此對學生進行讀、説、演、感悟全方位語文素養的'培養,因此設計了以下環節。

A.出示象腳鼓點聲,引發學生讀的慾望,先讀,感到“快樂、好玩”。

B.創設情境:同學們,這是一個潑水的廣場,來把你們的桶提起來,盆端起來,瓢拿起來,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裏,快去潑吧。學生下位,互相追趕,體驗潑水節的快樂。

C.讀出體驗

D.看課件,(傣家人過潑水節的錄像)

E.體驗後,觀看後,男、女生賽讀

(以上環節設計,重在創設情境,激發想像,體驗感悟,讀出層次,突破難點,讓師生融情於文,體驗師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

第三個層次:5句

A.角色體驗:你身上濕淋淋,為什麼臉上還笑開了花?

B.出示第5句,生讀。

C.師述:怪不得人們那麼高興,原來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徵,潑出去的水會給人們帶來幸福呀,帶着新的感受再讀3-4句。

D.生讀3-4句。

(此環節設計是讓學生更深刻領悟潑水的象徵意義,領悟傣家獨有的風情,從而更好的突破重難點)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7

一、教材説明

我所執教的第五單元的最後一課,古詩二首的第一課時,《涼州詞》是一首邊塞詩,寫的是邊塞將士出征前開懷暢飲,一醉方體的情景,詩歌慷慨激昂,豪情滿懷,表現出當時戰爭的殘酷,無常和頻繁,反映將士們生活的悲慘、痛苦。體現了盛唐邊塞詩的特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學生2個生字,練習寫好6個漢字。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3、通過讀這首古詩,感悟邊關將士悲苦的生活。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品讀悟詩情。

二、説教法

我從四個方面設計教學流程:首先,用音畫導入根據樂曲想象情境,聯想相應的詩句,從而揭題,讓學生走進文本,其次,讓學生合作學習、探究、自讀互讀詩歌。説出詩的意思並質疑,讓學生感知文本。然後根據學生的質疑,引導學生悟情,引導學生抓住與酒杯有關的幾個詞啟發學生思考:為什麼在徵人眼中只有這紅紅的葡萄酒,而別無他物,進而引導學生想想:戰士們喝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來挖掘文本,讓學生把自己當作這位出征的戰士,出征前你會對父母、妻兒或自己説些什麼?面對此情此景,你有什麼感受來悟戰爭的殘酷,悲苦來達到悟詩情,來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最後,通過背誦其他的邊塞詩和向學生推介有關的邊塞詩的詩句讓學生課外去收集來進一步的鞏固和體會邊塞的特點。

三、説學法

在這節課中我所採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答疑問難,讓學生放開地説,大膽地想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並通過設計問題來引導學生悟情,師生互動來完成教學目標。

四、課後反思

這節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但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其表現在教師在設問時還缺乏對學生情的調查,有些問題學生回答時是似而非,有的是答非所問,其二,學生的見識較少,在引導品讀悟情時挖掘的不夠深,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有老師代答,再一個由於時間緊,學生的帶着感情的誦讀不夠充分,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8

【説教材】

練習1中包括看清筆順,寫好鉛筆字,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共五題。各題之間相對比較獨立,我重點説説第三題:學用字詞句。我把這題安排在第二課時。“學用字詞句”有三部分組成,一是要認識四種動物,這部分分別配有四幅動物的圖;二是要知道這四種動物。

遇到危險時是怎樣保護自己的;三是説説自己遇到了危險,會想出什麼辦法保護自己。這三個部分是緊密聯繫的,由認識動物到了解他們遇到危險是怎樣保護自己,再由動物聯想到自己,遇到危險怎麼做。

【説教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收到好的學習效果。根據本課特徵,採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啟發誘導法。這一方法在第二、三兩個環節中運用的比較多,先引導學生説説特點,再由此來看看它怎麼利用自己的特點保護自己的。

2、採用實物演示法教學。實物演示起着直觀的作用,有助於突破教材的難點。在教學烏龜遇到危險是怎樣保護自己我採用了這一方法,既直觀,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説學法】

1、觀察法。

這一學法在課內和課外都有滲透,在課前,我已經有目的的佈置學生觀察家裏的小動物。課上,我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實物烏龜來觀察它遇到危險會怎麼辦。

2、遷移法。

這一學法主要運用在對句式的掌握上,利用例句讓學生感知這一句式後,用遷移的方法,分別用同樣的句式説説另外三種動物遇到危險時會怎樣。還有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地方也用到了遷移,比如由動物想到自己,這也是一種遷移。總之,要讓學生既“學會”又“會學”,以最終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説教學目標】

1、藉助漢語拼音認識漢字,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

2、通過看圖,認識幾種動物,由此遷移到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同時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自我保護。

【説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説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説説怎樣自我保護,並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

【説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我是把這節課設計成了五個環節。

(一)激趣導入,認識動物。

1、先明確要求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是要完成學用字詞句這一題。

2、帶大家認識四種動物。多媒體出示這一部分的要求以及四幅動物的'圖。讓學生自由的藉助拼音讀讀要求,藉助圖畫認識四種動物。再請學生交流。

3、拼拼讀讀:多媒體出示漢字及拼音。(動物的名字和拼音。)我把認識四種動物和拼拼讀讀分開來教學,目的是鞏固學生的漢語拼音及認字。因為圖和漢字、拼音同時出現的話,就很少有學生去借助拼音識字,而是直接跳過拼音用圖畫識字了。

4、找名字。多媒體出示四幅圖及四個音節詞。這一部分實際上是把2和3綜合起來藉助圖畫,漢語拼音來鞏固識字。我先用學生感興趣的話語來激起他們幫助小動物找回自己名字的慾望。再提出明確的要求:先看圖,再找找它的名字在哪裏,然後上來用鼠標點住了拉到圖的旁邊。上來找對後當小老師領讀。

(二)根據認識,説説特點。

我在認識動物後還安排了説動物特點這一個環節,目的是為下一個環節説説動物遇到危險時怎樣利用自己的特點保護自己做一個鋪墊。

我在課前已經佈置學生回去觀察自己家裏的小動物,在課上讓他們説説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給大家説説它長什麼樣子,有什麼地方和別的小動物是不一樣的。學生邊説我邊給他點出相應的動物的圖片。

(三)利用特點,保護自己。

1、多媒體出示要求:你知道他們遇到危險時怎樣保護自己嗎?要求學生藉助拼音能夠讀準讀懂要求。

2、出示烏龜,老師用手去敲敲烏龜的背,學生仔細觀察,自由發言。

根據學生交流出示句子:烏龜遇到危險時,就把頭、腳縮進硬殼裏。

讓學生讀讀出示的句子,不認識的讀讀拼音。然後用各種形式(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等)進行練讀,初步感知這樣的句式。

3、聯繫自己生活中的經驗和平時觀察,可以和同桌討論討論,想想説説,山羊,刺蝟,烏賊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先用自己的話説説,然後用規定的句式説,再用不同的形式練讀。

(四)內化知識,上台表演。

1、這一個環節,也是對學生是否掌握上一個環節的反饋。我的主要目的是想讓學生轉換角色,把自己當成是小動物,然後説説自己遇到危險就會怎樣,這時候就不能再説烏龜或者是刺蝟遇到危險,而是要説我遇到危險會怎樣了。可以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的轉換。

2、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拓寬思路。想想還有哪些動物也很聰明,遇到危險時會想出辦法保護自己。並出示剛才的句式,讓學生根據這樣的句式來説説,從而增加語言積累。

(五)聯繫自身,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1、過渡,在生活中動物會遇到危險,人也會遇到危險,那我們小朋友遇到了危險會想出什麼辦法保護自己呢?

2、看書藉助拼音讀讀要求:説説你遇到了危險,會想出什麼辦法保護自己。

3、分成四人小組討論:

(1)我們會遇到什麼危險?

(2)遇到了危險會想什麼辦法保護自己?

4、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適當引導。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9

一、解説教材:

《浣溪沙》是人教版七年級下/上冊中的課外古詩詞背誦中的第七篇課文,它是《課程標準》中推薦的關於7—9年級優秀詩文的50篇中的一篇!這可以説主要是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量,開闊視野的目標這個主題而展開的!這也可以説是,作為一個國中生,對於瞭解悠久五千年文化中的宋詞所必不可少的!

《浣溪沙》是宋詞中婉約詞的一首經典之作!主要寫了身為宰相詞人的晏殊傷春感時,從那逝去的美好的春光中體會人生的哲理,思考永恆與短暫這個主題!全詞傳達了詞人一種淡淡的閒愁,意藴幽深,温厚而又淡雅!可以説其流暢的語言和意藴深廣的哲理成為該詞的兩大亮點,也使其成為宋詞中的經典!廣為人所流傳!

根據宋詞的有關特點,以及學生現有散文知識水平、接受能力,這幾個因素的作用下,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①、瞭解有關晏殊的生平以及其創作的基本情況!

②、對詞中一些有分歧的字、詞,進行詳細的講解,以掃除進一步理解的障礙!

③、能有感情的吟詠,並且能夠背誦這首詞。

④、用優美的散文話語疏通詞義,整體的感知改詞的情和美。

⑤、從作者的傷春情懷中體會人生哲理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將在解決以上五個教學目標的同時,將對詞中那句千古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的詳解作為教學的重點!將對此人所代表的婉約詞派做初步的瞭解,以及詞人的人生宇宙觀作為教學的難點!

二、解説教法和學法

1、教法: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説老師如何教,對於學生學習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是讓其事半功倍,還是讓其事倍功半,這就取決於我們是否採取了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是否把教和學完美的結合!基於此,我將主要採用點撥法、教授法這兩種方法!講授法,可以比較系統的傳授學生一些關於本課的一些知識,點撥法,則又可以發揮教師、學生的主體作用!

2、學法:對於學生如何學這個問題,我將堅持:“將學習的主動權還於學生”的這一策略,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打破傳統的那種將教師居於主導地位的格局!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至於具體的學法,我將採用:朗讀法、提問法、討論法,在此基礎上,我將利用PPT、音頻等現代的多媒體進行教學,以增加學生的興趣!

三、解説教學過程:

為了,解決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學難點、教學重點,我準備將課堂教學設為以下十個環節: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在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有四大無窮的寶藏,它們似天上那發出耀 眼光芒的流星!不過他們的光芒是永恆的!給無數代代的華夏子孫帶來無限的光和熱!他們分別是: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四大寶藏之一——宋詞!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宋詞那冰山一角的婉約詞,她似一位婀娜而又多姿的仙子,給人一種無限的情感體驗,同時其中又略帶一點無名的憂傷! 有這樣一位詞人,他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閒情致,語言婉麗。他有兩句傳誦頗廣的詞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二句,。知道這位詞人是誰嗎?對,他就是晏殊。 現在我們就乘着時光機,穿越時空,回到北宋某一年的春天,去領略婉約詞派的代表之一額晏殊的《浣溪沙》,去領略其中的那段淡淡的美、憂、傷、豁、達!

(二)、介紹詞人,瞭解詞人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約派詞人之一。漢族,撫州臨川文港鄉人。十四歲時就因才華洋溢而被朝廷賜為進士。之後到祕書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後,升官做了集賢殿學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歲時過世。性剛簡,自奉清儉。能薦拔人才,如范仲淹、歐陽修均出其門下。他生平著作相當豐富,計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刪次樑陳以下名臣述作為《集選》一百卷,一説刪並《世説新語》。主要作品有《珠玉詞》

(三)、檢測字詞,掃通障礙

1、找一位學生讀“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生領讀;師糾正。

2、必要時點出一些詞語,由學生造句:要集中注意力。 (如:回:追回 香徑:花園裏的小路 徘徊:來回的走)

(四)、通讀全詞,整體感知。

1.選取一篇朗讀比較好的音頻,讓學生先聽一面!

2.全體齊讀:先叫男生讀,再叫女生讀,最後叫男女齊讀!整體感知該詞的感情基調,語言風格!

3.可問學生覺得誰的朗讀比較動聽——女生:符合化簡詞派的那種感傷基調!

(五)、詳解該詞,領略意藴。

1.上片: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舊亭台。

(1).問題:美酒、新詞”象徵什麼?

答案:美好的事物!

(2).問題:舊、去年”有一種什麼樣的作用?

答案:襯托永恆! 夕陽西下幾時回?

(3).問題:這句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河上句呈現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答案:淡淡的憂傷,無形的悲哀! 對比、發差的關係。

2.下片: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1).問題:“花落”象徵什麼?

答案:消逝的年華。

(2).問題:“歸”體現了作者一種怎樣的宇宙觀、人生觀?

答案:通融。 小園香徑獨徘徊。

(3).問題:該句的詞眼是什麼?

答案:“徘徊”,無名的憂傷,思考:永恆與短暫。 (對學生的回答:做一種鼓勵行的點評)

(六)、分析意象,歸納主題:

問題:哪些意象體現這個主題?

答案:舊亭台、夕陽、落花、歸燕。

問題:那個動作最能體現作者惆悵?

答案:“徘徊” 歸納主題:通過寫遊園的經歷,憶昔懷舊,體現以下主題: 抒發一種時光流逝,春光難留的惆悵;體現了詞人一種通融的宇宙觀、人生觀! 詞人對“永恆”與“短暫”的一種全新的思考!

(七)、體會詞的語言風格:

圓轉流利 通俗曉暢 清麗自然 意藴深沉

(八)、道名句淵源,增生興趣:

關於“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來歷趣聞(王琦和晏殊共作)

(九)、藴含哲理,人生啟示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們必須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活出自己的風采、活出自己的味道,活出自己的價值!

(十)、課後小結,佈置作業:

反覆的有感情的朗誦這首詞,最好是能夠背誦!

用這首詞作為歌詞,找一首喜歡的曲子,自己配合曲子歌唱!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10

一、説教材

《去年的樹》這篇文章選自部編版三年級上冊三單元第一課。這是一篇童話題材的文章,作者主要講述了小鳥大樹成為好朋友,並約定來年再見,結果大樹被砍,送到工廠裏做成木材,又被切成木條做成火柴,最終用來點燃了煤油燈,小鳥為了履行約定,便對着燈光唱歌的故事。這是一篇十分感人又很悲傷的故事,極具教育意義。

二、説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

三、説教學目標

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一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本事】能夠熟練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詞,做到會讀、會寫、會認。

【過程和方法】經過分主角朗讀課文的方式,體會小鳥的內心境感變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經過學習這篇課文,瞭解作者所要傳達的現實教育意義。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學習並熟練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是我本節課的重點,體會文中小鳥情感的變化以及作者所傳達的教育意義為本節課的難點。

五、説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將採用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説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常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也不例外。對於三年級的同學,我期望首先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我經過提問的方式來開啟這一堂課,我能夠問“同學們有沒有人種過樹”,或者“有沒有人養過小鳥”來吸引他們的注意,然後再問問他們“小鳥和大樹有着怎樣的關係呢”,基於同學們的回答,我們能夠引出本篇文章的`資料,並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對於學生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梳理文章大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會先讓學生們自我閲讀課文,把文章中出現的不認識的生字詞挑出來,大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同學之間能夠相互解決,然後再由教師自我進行示範誦讀,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讀完文章後要對學生讀錯的重點字詞進行加強記憶,能夠在黑板上加以書寫,並帶領同學多讀幾遍,以保證字音字形的正確。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經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資料。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學生在通讀完課文之後,我會讓同學們來説一説本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最終根據同學們所説的,再進行明確: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大樹聽,可是冬天鳥要飛回南方過冬去,鳥答應了大樹,等明年回來時還要唱歌給大樹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飛回來找大樹的時候,大樹卻不見了。鳥四處尋訪,最終找到了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鳥為了履行約定,應對着由朋友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緊之後我就會提問,這個故事裏一共有幾個人物,他們分別是在什麼情景下出現的呢能夠依次找同學來回答:這個故事中一共有5個人物,他們分別是小鳥、大樹、樹根,門先生,和小女孩。小鳥和大樹是最先出現的,小鳥給樹唱歌,並且在臨別之際約定來年再唱歌。

然後是小鳥和樹根又出現了,小鳥第二年回來之後只看見了樹根,大樹卻不見了,於是小鳥向樹根詢問大樹的下落。小鳥和門先生也一齊出現了,鳥按照樹根的指示找到了山谷的工廠裏,在工廠裏,它遇見了門先生,門先生又告訴它大樹被做成了火柴運到了村子裏。最終是小鳥和小姑娘一齊出現了,小姑娘告訴小鳥,大樹做成的火柴點亮了煤油燈。以上就是文中人物出現的場景。

為了能讓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小鳥內心境感的變化,我會讓小組分主角朗讀課文,體會小鳥以及其他人物説話時的語氣以及小鳥在應對每個人時不一樣的心理變化。如小鳥和大樹在一齊時是開心歡樂的;在大樹被砍,小鳥去找尋大樹的蹤影過程中,小鳥是焦急,急迫的;在最終得知大樹變成了火柴點燃煤油燈之後,小鳥是悲痛難過的。

最終,我們找同學來説一説,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道理,或者説一説你從中得到的啟發,每個人體會到的可能不一樣,有的人可能會説要信守諾言、珍惜友情;有的人説要保護環境,愛護樹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還有的人説要無私奉獻。能夠鼓勵學生大膽地説出自我的感受和見解,只要能從課文中找出支撐的理由,不脱離文本的本意,都是能夠的。

(四)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在這一環節,我會帶領同學們繼續深刻體會文章情感,在班級內找人分主角朗讀課文,讀出各個主角的語氣,能夠讓同學們選出讀的最好的同學給予獎勵,這樣能激發學生的進取性,踴躍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同學們將文章體會到必須程度之後,我會讓同學們大膽猜一猜,小鳥在尋找大樹的過程中都在想些什麼,同學們能夠互相討論,交流一下自我的想法。在這一環節中,同學們的自主性很大,每個學生體會到的情感不一樣,那麼他代入的主角也會不一樣,從而想法就會不一樣,這個環節教師就需要給予同學鼓勵,讓他們大膽發揮自我的想象,發散思維。

(五)作業小結

同學們在進行了本節課的學習之後,還需要課後相應的複習與鞏固,才能將所學知識真正的掌握。為此,我針對本節課的而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佈置了相應的作業。一是讓同學們課下練習課後生字詞。二是把這個童話故事用自我的話講給家人聽,並且和他們交流自我的感受。

七、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資料的濃縮。經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去年的樹

鳥兒:實現諾言

珍惜友誼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感激各位考官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