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伊索寓言讀後心得

伊索寓言讀後心得1

在寒假裏我讀了許多書,像《海底兩萬裏》、《城南舊事》、《白洋澱紀事》等。但唯獨令我喜歡的書就是《伊索寓言》了,因為通過它我知道了許多道理。

伊索寓言讀後心得

《伊索寓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故事就是《農夫與蛇》。

《農夫與蛇》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農夫看到了一條凍僵的`蛇。出於憐憫之心,農於把蛇放進了自己的衣服裏。過了一會兒,蛇在温暖中慢慢甦醒過來。蛇咬了農夫一口,不一會兒,農夫就死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為農夫的結局而痛心,為蛇的兇殘而憤怒。農夫明明是蛇的救命恩人,可是蛇為什麼要咬自己的救命恩人呢?我又細細地想了想,終於想明白了,蛇咬人那是它的本能啊!農夫有愛心,而蛇無情啊!如果我是農夫,我就不會去救蛇,因為會有潛在的危險;哪果我是蛇,我就要去報恩,感謝那些幫助我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像蛇那樣的人,他們的本性是改變不了的,我們要有一雙慧眼,我們可以有善心去幫助別人,但一定要看清楚他是朋友還是敵人,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報答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

通過寒假讀的書讓我明白了太多的人生道理,書中就是一個小小的世界,在這個小小世界的指導下,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豐富多彩。同學們,一起來讀書吧!

伊索寓言讀後心得2

《伊索寓言》相傳是伊索創作的,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寓言家,他原本只是一個地位卑微的奴隸,因創作《伊索寓言》而流芳百世,可見這本書非同一般。

作品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完全摒棄了那種空洞説教的模式,帶領我們走進一個個神奇的寓言世界,讓我們在領略精彩故事的同時學習一條條為人處世的道理。

這本書共收錄三百多個故事,按所寫對象的不同進行編排,共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又由各個相對獨立的小故事組成,條理清晰,便於查問。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如果遇到我不明白的知識點,我都會向媽媽請教,有時媽媽會教我,有時媽媽會讓我自己查字典,她説這樣會讓我更加牢固地記住知識。

在這麼多故事當中,有許多都是我喜歡的,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兩隻狗》。它講的是有一個主人養了兩隻狗,它們一隻看家,一隻陪主人去狩獵。他們相互覺得對方的事情是最輕鬆的,其實他們並不明白,工作分工各有不同,大家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變的。這篇故事告訴我們:工作、勞動中分工不同,所負責的職業也不同,這不能相提並論,都同等重要。不以職業論高低、貴賤。在我看來,都要以十二分的熱情去對待。

我一直保持着每天閲讀的習慣,閲讀是我覺得最快樂的事,它教會我知識,懂得每個故事背後講述的道理、寓意。書讓我愛不釋手,捧着它,就會讓我連吃飯都會忘記,只想着能多看一會兒,再多看一會兒……

每次當我看完一個故事的時候,腦海裏都會想起高爾基説的那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伊索寓言讀後心得3

今天,我在《伊索寓言》中看到了兩個讓我記憶深刻的小故事,它們是《放羊娃和狼》和《兩隻青蛙》。

放羊娃和狼主要內容是:

從前,在一個村子裏有一個放羊娃,他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看照着一羣羊。

有一天,他覺得很沒意思,很無趣,就三番五次的大叫:“狼來了!!狼來了!!狼來了!!……”一連叫了三次,驚的全村的百姓都紛紛跑過來幫忙,而他每次都要讓鄉親們白跑一趟,還取笑他們愚蠢。

有一天,狼真的來了!

放羊娃好害怕,驚恐的高聲呼喊:“狼來了!狼來了!狼來了!……”

但是,一個前來幫助的人也沒有,鄉親們再也不理睬他了。

於是,狼就肆無忌憚的把放羊娃的羊吃光了,還把放羊娃也吃掉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慣於説謊的人,即使一時間説了真話也會被認為是在撒謊,所以,我們一定要養成不説謊的好習慣!拒絕撒謊!

兩隻青蛙內容則是:

兩隻青蛙做了鄰居。

其中一隻青蛙生活在一處偏僻的深水池裏,遠離公眾的視線:另一隻側住在鄉間大道上的被雨水衝出的一道水溝裏,溝裏只有一點點的水。

住在水池裏的青蛙勸它趕快搬家,並且邀請他來自己的家住,説那裏即安全又有豐富的'食物,它們會生活的很快樂。

住在水溝裏的青蛙説搬家太麻煩,不願離開自己住慣了的地方。

沒過幾天,一輛大卡車行了過去,把住在水溝裏的青蛙軋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執迷不悟往往會自其滅亡,不要像故事中住在水溝裏的青蛙一樣,自取滅亡!我們應當理智的分析自己的處境,選擇有利的方向。

這本書中還有好多的故事給我啟發,讓我受益終生,我喜歡這本書!

伊索寓言讀後心得4

我很喜歡讀《伊索寓言》這本書。《伊索寓言》藴涵了深刻的精闢的哲理,同時又充滿了幽默的情趣和豐富的想象。《伊索寓言》啟迪我讓我做一個善良,誠實的人。讓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讓我學到了機智勇敢樂觀向上的精神。

其中《龜兔賽跑》是我們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了,慢吞吞的烏龜竟然贏了靈巧輕快的.兔子,真是讓人不可思議!這則寓言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道理:奮發圖強的弱者也能戰勝驕傲自滿的強者。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也是這樣,以前每當我考試考了滿分,就有點驕傲,學習就有點鬆懈,自從我讀了《龜兔賽跑》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學習上任何時候都不能驕傲,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狐狸和葡萄》或許大家不是很熟悉,這則寓言講述的是一隻狐狸肚子餓的咕嚕咕嚕直叫喚。正在這時它發現了不遠處有一個葡萄架,上面掛滿了晶瑩剔透的葡萄,但是它使盡了全身的力氣也夠不到葡萄。最後,它無可奈何地走了。它邊走邊安慰自己説:“這葡萄肯定是很酸很酸的。”這個故事説明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給自己找個藉口。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記得最開始我學跳繩的時候我不會跳,看到別人跳的好,我就説我不喜歡,還更過分的説過我剛吃完飯跳繩對身體不好,後來我學會了跳繩,還學會了兩個人一起跳。其實我從一開始就非常喜歡,讀完了《狐狸和葡萄》,我覺得我最開始對待事情就是吃不到葡萄就説葡萄酸的態度。

我每天都喜歡讀《伊索寓言》。你看過了嗎?如果還沒有,就趕快拿來看看吧。

伊索寓言讀後心得5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就是狐狸與烏鴉的故事。烏鴉禁不住狐狸的花言巧語,最終失掉了口中的肉。現實中,我們也可能是那隻烏鴉,嘴裏銜着的肉呢,就是我們要堅持的真理爾爾,而狐狸的花言巧語或許就會威脅到我們口中的那塊肉,也許是威逼利誘,也許會傷害自己的生命。但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要張開口,要咬緊口中的肉,堅持心中的真理。

我的一位同學曾這樣構思過一幅場景:大海深處有一個小島,島上有許多居民,他們在我們的認知中全是精神病人,他們的'社會法則也是不為我們這些正常人所接受的,譬如吃人肉爾爾。後來去了兩個文明人,是因為海難最終漂到那個島嶼上的,他們是幸運的,但同時他們又是不幸的,他們必須面臨兩種選擇,一是順從那些精神病人,順從那些不為文明人接受的法則,甚至是茹毛飲血的生活;二是堅守自己心中的那片淨土,堅守真理,但是會面臨死亡的威脅。事實上,一個選擇在小島上存活下來,做精神病人中的一員,而另一個繼續堅持自己的真理。後來,那個堅持真理的人死了,而那個做精神病的人繼續違心地活着。再後來,小島被人們發現,小島上的精神病人都被送到精神病院,包括那個違心的人,無論他怎麼解釋。人們又在島上的一個山洞裏發現了一本日記,是那個堅持真理的人留下的,後來,他被公認為島的發現者。

事實上,只要堅持住自己的內心,堅守那片真理,無論生死,仍是一個受人尊敬的人,而違心地去順從不為人接受的教條理念,最終只會是走向滅亡,心靈上的滅亡。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風雨中”,堅持理念,死又何妨!

眾所周知,中世紀的歐洲是非常灰暗的,而偉大的“日心説”理論創造者哥白尼恰恰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年代。當時的歐洲被教皇黑暗地統治着,教徒們為了維護教廷的神聖,且宣揚自己的理論,堅持“地心説”,反對一切敢於質疑的聲音。頗具批判精神的哥白尼卻敢於打破封建的枷鎖,堅持真理,與教廷進行抗爭,不管教廷的勢力有多麼強大,懲罰有多麼殘酷,仍不屈服,所以世界才會有今天正確的理念,才會有現在文明的發展。堅持心中的理念,或許會推動文明的進步,而一味的接受腐朽的理念只會導致世界的一片黑暗。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不畏權貴,任心中所想,心中所做,曾命高力士為其脱靴,楊國忠磨墨。而這兩位又恰是玄宗身邊的近臣。李白非但沒有去巴結他們,反而戲辱他們,縱使丟官又何妨!李白堅持心中的那份豪爽,堅持自己,不為權貴、財富而違了自己的心,是世人的榜樣。

堅守內心的信念,精神世界就會變得充盈富足;堅守思想的清純,心靈的天空必定變得清澈透明。唯有堅守信念,不隨波逐流,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才能閃耀個性的光芒。

伊索寓言讀後心得6

《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一位傳説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左右的小亞細亞。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哲思,將動物為主角的擬人手法,走遍世界各地,將寓言故事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使我印象最深的是《蚊子與獅子》。

這則寓言講的是一隻蚊子自認為能戰勝獅子,想和獅子比比誰厲害,它吹着喇叭飛到獅子那裏,向獅子挑戰。它衝到獅子的.臉上,專咬獅子鼻子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臉都抓破了,還是抓不到蚊子,只好認輸,要求停戰。蚊子戰勝了獅子,非常得意,它繼續吹着喇叭唱着凱歌,驕傲地在空中飛來飛去。不小心粘到了蜘蛛網上,被蜘蛛抓住了。在臨死的時候,它悲歎道:“我已經戰勝了強者,卻被弱者所消滅。”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然擊敗過比自己強大的人,也會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擊敗。

強中自有強中手,能人後面有能人。驕傲自滿的人一定會得到懲罰,最終會落到和蚊子一樣的下場。在我平時的學習中,英語成績一直不是很穩定,有時考出100分,有時又只考80幾分。以前一直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讀了這則寓言,我終於明白了是驕傲自滿的緣故。每當考出100分時,我總是沾沾自喜,認為下一次還會考100分,可下一次考試時成績總是不理想。讀了這本書使我獲得了深刻的人生智慧,以後不能再這樣驕傲自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