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神話故事

關於小鳥的神話故事精選

我國具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神話底藴豐富,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澱下來的神話故事數以萬計,數量巨大,內容多姿多彩。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小鳥的神話故事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小鳥的神話故事精選

關於小鳥的神話故事精選篇一:鳳凰的傳説故事

鳳凰是鳥中之王。因為她有奪目光彩的美麗羽毛而讓一切美麗的鳥在她面前暗然失色;因為她有那雄健的身軀,而讓一切鳥兒在她身邊顯得無比地渺小;所以,她,是當然的鳥中之王。

然而,誰能知道這鳳凰原來只是一隻醜小鳥呢?她又是怎樣變成了這龐大的身軀和美麗的外表呢?她又怎麼成為鳥中之王的呢?這個有趣的故事將會告訴您這一切。

話説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天上飄着烏雲,下着大雨,風把森林中的樹木颳得東倒西歪的。這時,一隻弱小的醜小鳥被風從樹上吹到了地上。她那弱小的身軀上的羽毛早已被雨水浸透。風讓她凍得直打抖。她倒在草地上呻呤着。她正面臨着死亡。

就在這時,雨突然停了下來。風也不吹了。太陽從那烏雲中慢慢地鑽了出來。森林又恢復了平靜。草地上的鮮花又開始開放了。在陽光下,醜小鳥卻睡着了。她似乎正在走向死神的大門口。她餓得連説話的力氣也沒有了。這時,她艱難地掙開了雙眼,望見這雨過天晴的天空,是那麼地美麗,陽光又是那麼地柔和充滿暖意。不遠處,無數的鮮花正搖動着身軀,開放着美麗的花朵。天上又有無數的小鳥在飛來飛去,嬉戲着,歡笑着,享受這美麗的大自然。

醜小鳥望着這一切吃力地掙扎着想站起來,可是她掙扎了幾次均失敗了。她從心中發誓:“我絕不能就這樣默默無聞地死去。”她終於張大了嘴,向森林中的小鳥們叫了起來:“夥伴們呀,我快死去了!快快來救救我吧!誰來做做這好事情呀!”

這時,一隻百靈鳥正唱着動聽的歌飛過醜小鳥的身邊。當她看見醜小鳥這付可憐之象後十分同情她。百靈鳥動情地對醜小鳥説:“我們都是鳥類,應該相互關心才是呀!您不要傷心了,我來救您!”醜小鳥輕聲地對百靈鳥説:“好姐姐,我餓得慌呀!我快餓死了呀!”

百靈快速地飛進森林中,並叫自己的姐妹們一起,為醜小鳥送來了小蟲子。醜小鳥狼吞虎嚥地將這百靈姐妹們送來的蟲子一下吃了個精光。醜小鳥吃下小蟲子後覺得渾身有了力氣。她一下站了起來,十分感激百靈姐妹們的救命之恩。百靈鳥上來説:“好妹妹,我們會幫助您的!”她走近醜小鳥才發現這醜小鳥的羽毛早已被雨水浸濕透了。眾百靈忙用身體來暖和醜小鳥。很快,醜小鳥的羽毛幹了。可她仍十分地不高興。百靈姐姐問她:“小妹妹,現在您吃飽了,衣服也幹了,還有什麼事不高興呀?”

醜小鳥哭喪着説:“姐姐們的羽毛好美麗呀!我這黑不溜揪的羽毛太難看了!”百靈聽後想了一下説:“好妹妹,我回去與我們的同伴們開會商量一下,讓您變成一隻美麗的鳥!”

醜小鳥聽後十分高興地説:“好姐姐,我一定終身不忘百靈姐姐的恩情呀!”百靈笑着説:“這沒什麼的!我們要幫助您這樣的弱者的!我們要讓您成為一隻美麗的鳥!”

百靈鳥和夥伴們又飛到了森林之中。她在森林中向孔雀公主講了遇見醜小鳥的事情。孔雀公主這位森林中的大王聽後馬上説:“我們大家來出出主意,讓這醜小鳥變美麗。”

在孔雀公主的率領下,百鳥們齊向醜小鳥飛來。醜小鳥望見這一羣美麗的夥伴,相比之下,她太醜了。她一比更傷心地哭了起來。百靈奇怪起來:“她為什麼會哭呢?”便走上來問:“醜小鳥妹妹,您為什麼哭泣呢?”

醜小鳥傷心地説:“您們每個都如此美麗,而我卻如此醜,我真沒臉見人了!”

百靈笑了起來説:“醜小鳥妹妹,我們大王孔雀公主講的要大家來幫助您,讓您變成一隻無比美麗的鳥!”醜小鳥一聽擦了擦眼淚説:“這是真的嗎?”

關於小鳥的神話故事精選篇二:重明鳥

傳説,上古時期的堯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首領之一,他在位七十年,政治清明,思想上推崇民主,並能夠以身作則。因為堯的所作所為體現了古代樸素的民主觀和價值觀,為我國後世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承奠定了精神支柱,因此一直備受人民的推崇。有關堯的傳説有很多,重明鳥就是其中的一個。

堯精於謀略,在他的治理下,堯所屬的部落有很高的威望。有一天,大臣羲仲通報説祗支國派了使臣來進貢。堯忙命人按相應的禮儀招待。舉行完了招待儀式,祗支國使臣便奉上了貢品。只見他將一個用布罩着的籠子放在大殿之上,説:“這是我部敬獻給堯帝的珍寶,可以驅妖逐魔。望笑納。”(神話故事)

聽祗支國使臣這麼説,堯帝和大臣們都很好奇這所謂珍寶到底是什麼東西,連忙命人拿下那籠子上的罩子。大家細看時才發現,原來祗支國所進貢的是一隻異鳥。這鳥的樣子與百姓們慣常飼養的雞有些相像,只是比一般的雞要大些。那鳥的兩隻翅膀耷拉着,羽毛脱落殆盡,只剩了兩隻肉翅,樣子十分醜陋。

眾大臣見祗支國送來的貢品竟是這般樣子,都開始小聲議論起來。有脾氣耿直的就大聲呵斥那使臣唬人,一隻醜八怪雞竟然當作珍寶。

堯帝想,他既然遠道而來進貢這醜鳥,看來此物必有奇異之處。他便示意眾大臣安靜,然後又向那使者問道:“此鳥為何物?既説是珍寶,它可有什麼奇異之處?”

祗支國使者朗聲答道:“此鳥雙目皆有兩個眼珠,故得名重明鳥,亦喚作重睛鳥。其鳴如鳳,其力無窮,一切妖災猛獸見之、聞之必退避三舍,不能為害。此鳥是難得一見的靈鳥。因此,我部首領特遣臣前來敬獻,望乞賞收。”

眾大臣聽他説得玄乎,又研究了一下那重明鳥,只見它立在籠中,一副落魄不堪的樣子。大家對使臣説的話仍舊有些懷疑。

堯帝心裏也直犯嘀咕,便又問使臣:“此鳥羽毛尚不完全,又何談驅妖逐魔呢?”

使者正欲解答,不料那重明鳥竟能知曉人語,見堯帝質疑,它便立刻引吭長鳴。眾人細聽,那聲音果然婉轉似鳳。隨後,重明鳥又扇起兩隻肉翅,騰空而起,繞殿飛了一圈,繼而衝向天空,且飛且鳴。

在宮殿附近的鳳凰和其他鸞鳥聽到它的鳴叫,也與它唱和起來,一時鳴聲四起,十分和諧悦耳。

眾大臣此時都已信了使臣的話,忽見重明鳥騰空而起,飛出宮外,失聲叫道:“啊喲!可惜可惜,跑了!”祗支國使者笑道:“不必擔心,它不會隨意亂跑的,馬上就會回來了。”

果然,過了一會兒,重明鳥回來了。這時殿外站崗的侍衞忽然發現空中有無數鳥向北方疾飛而去。派人一打探才知道,飛走的都是些鴞、鴟之類的惡鳥。見眾人詫異,使者連忙笑着解釋:“這是聽見了重明鳥鳴聲的緣故。”

堯帝見這重明鳥的表現,知道它必是靈鳥無疑了。他又問使者:“不知它的羽毛是生來如此,還是有什麼其他的緣故?”

使者見堯帝這麼問,忙答道:“並非有什麼隱情,這重明鳥的羽毛經常更換,最近它正在解翮,所以才會這樣。過了這個階段就會好了。”

堯帝點點頭,又問道:“不知此靈鳥以何為食?”

使者答道:“此靈鳥在野外以何為食,臣等皆不能知曉。不過,若是人工飼養,則每日必須以瓊玉之膏為食。”

堯帝聽罷,便對大臣們説:“若每日食以瓊膏,未免太過奢侈。再者,此係靈鳥,與鸞鳳等類,若以樊籠困之,難免使其受屈,不如任其自由往來的好。”

羣臣聽堯帝這麼説,也都稱是。於是,堯帝便命人將重明鳥放歸山林,任其自由往來。

再説重明鳥自被放歸山林後,將附近山上的虎豹豺狼等害人的猛獸驅逐殆盡。即便是哪裏有了妖魔鬼魅之氣,只要重明鳥一出現,便也立刻復為清平之境。因此,百姓的日子便過得祥和安穩起來,那些行夜路、獨入山林的人也安心了不少。

因而,百姓們皆視這重明鳥為神明一般,每聞其聲,便焚香設案而拜。富裕人家甚至想方設法地弄了瓊膏置於院中,希望能將它請入家舍。只是那重明鳥卻總是在空中盤旋一陣就離開了。後來,不知誰撿到了一根重明鳥的羽毛,在家中供奉起來。沒過多久,此事便傳揚開來,人們都以拾到一根重明鳥的羽毛為幸事。

這樣,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人們已經習慣了重明鳥的庇佑。然而,有一年,不知是何原因,重明鳥忽然好長時間都沒有出現。從這一年開始,重明鳥便一年之中僅來幾次,再後來,好幾年才來一回。百姓們時常見不到它,都很着急。大臣將此事奏報給堯帝,堯帝想了想便命人用木頭等物雕刻重明鳥的形象,發給百姓,安放於道口、門户之間,以鎮邪魔。

哪知此法執行後,竟十分有用。那邪魔魑魅見了重明鳥的雕像後,也都避之不及。後來,人們漸漸形成了一種習慣,每年元旦時,必將木刻或金鑄的重明鳥,放於窗前辟邪。有些人家,乾脆將重明鳥繪製在窗紙上。現在有些地方還保留着過年的時候在門窗上貼雞狀剪紙的習俗,據説就和重明鳥的傳説有關。

其實重明鳥的故事能流傳至今,與堯賢明的口碑有着莫大的關係。或許是重明鳥的傳説源於君主賢明,因此,歷史上另一位賢明的君主舜則被認為是重明鳥託生的。

傳説在堯統治時期,歷山腳下住着一個名叫瞽叟的盲人,他年紀很大了卻還沒有子嗣。一天晚上,他做了個夢,夢裏一隻鳥對他説:“我是重明鳥,我來給你當兒子好不好?”還將口中銜着的食物餵給他吃。瞽叟高興地連聲説好,正要將重明鳥帶給妻子看,他卻醒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瞽叟想起晚上做的夢,越想越奇怪,便將這個夢向妻子詳細地講了一遍。妻子嘲笑他説:“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看你是想兒子想瘋了吧?”

聽了妻子的話,瞽叟也覺得有道理,就慢慢將這件事給忘了。想不到,沒過多久,瞽叟的妻子真的懷孕了。九個多月後的一天晚上,瞽叟又夢見重明鳥落在了自家院子裏。第二天,瞽叟的妻子就生了個大胖兒子。瞽叟別提多高興了。他把孩子抱在手裏一看,一下子愣住了,只見兒子的眼睛跟重明鳥的一模一樣,都是兩個瞳仁。瞽叟信了夢裏的事,便給兒子取名叫“重華”,也就是後來的舜帝。

舜出生不久,他的母親就過世了。瞽叟又娶了個妻子,還為舜添了個弟弟。瞽叟給小兒子取名叫“象”.舜的繼母和弟弟都不喜歡舜,便挑撥着瞽叟一起虐待他,最後竟把他從家裏趕了出去。

於是,舜開始獨自生活。雖然父親和繼母對他不好,但他仍舊時常回家探望他們。由於舜孝順、樸實、勤勞又樂於助人,很快就在當地百姓中有了極高的聲望。當時,恰逢堯選拔賢才,四嶽之長就將舜舉薦給了堯。堯派舜冒雨單獨到邊遠深山巡視,舜不迷路,碰到豺狼、虎豹也毫不畏懼;堯讓舜出使其他部落,舜使得各部落間融洽相處;堯讓舜做總管天下百事工役的司空,舜把事務處理得人人稱讚。

經過長期考察,堯見舜不但仁慈寬厚,又英明能幹,便想把他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堯先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還賜他牛羊、田地等大批財物。接着,堯又讓舜獨當一面,擔任掌管天下土地和人民的司徒。舜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引導百姓,令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成了當時的社會風氣。

舜的繼母和弟弟見他飛黃騰達了,心裏十分嫉妒,便謀劃着除去舜,並霸佔他的財產。商量好了計策,繼母便讓瞽叟叫舜回家修倉庫。舜十分孝順,連忙跟着瞽叟回家幫忙。

繼母和象趁舜在倉庫裏幹活時鎖了門,放火想燒死舜。舜便化作重明鳥,從大火裏飛走了。見奸計沒有得逞,他們又命舜掘井,想把舜活埋在裏面,舜再次化作重明鳥逃脱了。雖然知道繼母和象陷害自己,但是舜卻絲毫沒有動怒,依舊對他們照顧有加。繼母和象見他這樣以德報怨,又感動又羞愧,從此再也沒有謀害過他。

舜五十歲時,堯命他統領百官、總攝大權,將整個天下大事都託付給他。舜接手堯的權力後,做出了許多轟轟烈烈的大事。他先懲處了恃強凌弱、欺壓百姓的“四大凶神”:發配號“混沌”的歡兜到崇山,流放號“窮奇”的共工到幽州,驅逐號“饕餮”的三苗到三危,貶謫號“檮杌”的鯀到羽山。

同時,他又向堯舉薦時稱“八元”的伯奮、仲堪等八位能人,提拔叔達、蒼舒等時稱“八愷”的八位才子。有十六位賢人輔佐,舜治理的天下大治大安。堯帝前後用了近三十年的時間對舜進行考察,到這時候已經完全放心了,便把天下正式禪讓給了舜。

舜即位後,比先前更加勤於治理國家,最終也成了一代明君,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稱頌。

關於小鳥的神話故事精選篇三:布穀鳥的傳説

這是一個流傳在東北的古老傳説。聽老人們講,在長白山腳下,有一片大草甸子,甸子上住着百十來户人家。有一對兄妹倆幼年喪父,媽媽年輕守寡,怕孩子受氣,沒有再嫁。領着他倆過着清苦的日子。

一天,媽媽上山踩了一筐蘑菇回來,洗了洗就下鍋煮上了。孩子小怕吃了中毒,自己先嚐了一碗試試,結果自己中毒了。深夜裏她口吐白沫,強挺着叫醒兩個孩子,拉着兄妹倆的手,瞅瞅三歲的閨女説“要聽你哥哥的話!”又瞅瞅五歲的兒子叮囑道:“要好好照顧你妹妹!媽不能看到你們長大成人了……。”話説了半截,媽媽就閉上了眼睛,兩個孩子趴在媽媽身上,哭得死去活來。

媽媽死後,在親戚、村鄰的幫助、照顧下,兩個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了。俗話説:“沒媽的孩子懂事早。”哥倆相依為命,一晃哥哥長成了大小夥子,娶了媳婦。妹妹也出落成水靈靈的大姑娘。嫂子賢惠,小姑懂事,姑嫂倆相處的像親姐妹,哥哥看在眼裏,樂在心上。

姑娘大了,有心裏話願意跟嫂子説,嫂子知道她相中了村裏的一個小夥子,模樣不錯。哥哥背地裏打聽了一下,有人告訴他説小夥子長相是不錯,可脾氣卻不咋好,人品也不太瞭解。常言説:“有父從父,無父從兄。”哥哥想起了媽媽臨終前的囑託,硬是不同意妹妹的婚事,一心想給她找個好婆家,才對得起九泉之下的媽媽。可是,任憑哥哥嫂子百般勸阻,妹妹也不進鹽醬,整天哭天抹淚兒的,飯也不吃,瘦得眼睛掉進井裏。嫂子心疼小姑,怕她哭壞了身子,好説歹説,哥哥才答應了這門親事。嘴上答應了,心裏卻生妹妹的氣,對妹妹説:“不聽我的話,以後不隨心後悔藥可沒處買去!”妹妹見哥哥鬆口了,樂得滿口應承道:“我自個兒做的主,好賴都不會埋怨你們的。”

結婚那天,哥哥嫂子捨不得妹妹,姑嫂倆更是難捨難分,臨上轎前,嫂子怕妹妹掉眼淚,自己也強忍住眼淚。聽老人們説:“眼淚送妹子,窮一輩子。”她趴在妹妹耳朵上悄悄地告訴她:“眼淚是金豆子,掉在孃家,會管你今後過日子不富足,還是把它咽回去,帶到婆家去吧!”妹妹聽了嫂子的話,含着眼淚笑了。

再説妹妹結婚沒多日就看出來了,婆婆是個刁蠻的人,過日子不會精打細算,吃了今兒個,不管明個。上樑不正下樑歪,男人也好吃懶做,遊手好閒。日子過得比自己孃家差遠了。婆婆不認為是自家人不會過日子,而是蠻不講理地質問兒媳:“自從你到咱家來,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了,是不是你臨上轎前把“金豆子”都掉到你孃家炕上了?你這個掃把星!”婆婆的惡言惡語讓妹妹有口難辯,又沒有臉面回孃家訴苦,只能難過地掉眼淚。婆婆見狀惡狠狠地説:“不吱聲就是真的了!去!回你孃家借米去!下晚沒米下鍋了。”妹妹説啥也不去,婆婆就伸出手來扯她的嘴丫子,鮮紅的血從妹妹的嘴角流了出來。她忍着疼痛説道:“你們就是打死我我也不去!”婆婆沒招了,就叫兒子去,兒子便厚着臉皮拿着盆去丈人家借米。

哥哥知道了妹妹在婆家過得不好,很心疼,又很討厭妹夫,可是看在妹妹的份上,不得不借米給他。見丈人家糧滿囤、谷滿倉,妹夫便一而再,再而三地總是來借米,而且光借不還,還撒謊説是妹妹讓他來的。有句老話説:不論大小口,一個月一斗。(鬥:早年農家盛米用的一種器皿,類似:升、秤)眼看着自家的糧食囤子一天比一天見少,哥哥便埋怨起了嫂子,嫂子也後悔當初不該不信丈夫的話,一時心軟寵了妹妹,竟然害了她一輩子,一股急火哭瞎了雙眼。正巧這天,妹夫又來借米,哥哥一氣之下,再也不借米給他們。妹夫懊喪地回到家把盆一摔,憤憤地吼道:“這個瞎眼娘們,和你哥一個鼻孔出氣,説啥也不借給咱米了!”妹妹一聽,心裏一震,忙問丈夫怎麼回事?“你回去看看就知道了!”丈夫沒好氣的説。顧不得臉面的她,急急忙忙跑回了孃家,哥哥見妹妹回來了,説了一句話讓妹妹淚流滿面,“你還有臉回來?快看看你嫂子吧!”妹妹拉着嫂子的手,哭得説不出話來。嫂子雖然眼睛看不見,心裏卻啥都明白,責怪哥哥不該這樣説妹妹,本來她就夠苦的了。哥哥也後悔了,但話吐出去就收不回來了。急忙上外屋摘菜做飯,留妹妹在家吃飯。常言説:長兄如父,老嫂比母。妹妹拿起筷子,想到了哥哥嫂子對她的好,心裏難受,強嚥下一碗飯後,匆匆告別了哥嫂回到家裏。

當天晚上,妹妹急火攻心,口吐鮮血,不省人事。哥哥聽到信兒後,拽着嫂子來看妹妹,可是已經晚了,妹妹嘴角留着血,睜眼看看哥哥嫂子,啥話也沒説出來,就閉上了眼睛。

回到家裏,哥哥悔恨自己説了那句噎脖子話,讓妹妹想不開,送了性命。自己竟然也一病不起,四處求醫討藥也沒治好,大夫説他得的是心病。沒多久,他也追隨妹妹而去。

轉年春天,到了清明時節,瞎眼嫂子領着剛滿六歲的女兒來給婆婆、丈夫和妹妹上墳燒紙,當她燒完紙,站起身剛要領着孩子往回走時,突然,從墳地旁邊的草棵裏飛出來一隻鳥,在她面前晃來晃去不讓她走。嫂子一愣,不解的問:“你為什麼不讓我們走?”小鳥落在一棵沒有幾片葉子的樹幹上,張開嘴説了話:“嫂子慢走,我是你的小姑啊!我想你,可是我不能進屯子去看你,我怕人家罵我是個害人精,害得你和哥哥家破人亡啊!”嫂子一聽是妹妹的聲音,連忙招呼女兒:“她是你姑姑,快點叫姑姑!”誰知女兒把頭一搖,氣沖沖地説:“我才不叫你姑姑呢!你害得我沒了爸爸,害得媽媽沒了眼睛,害得我家沒了糧食。你是個“臭姑姑!”小侄女一連串的話讓妹妹無地自容,嫂子急忙向她解釋道:“妹妹別聽小孩子胡説,我給她講的根本不是她説的那樣啊!”小姑悲悲切切地對嫂子説:“嫂子,不怪小侄女這樣説,是我當初不聽哥嫂的話,嫁了個惡夫,害得你和哥哥陰陽兩地不得團圓。我欠下的這些良心債,今生也無法償還,就讓我來世還做你的小姑,再報答哥哥嫂子的恩情吧!”妹妹説完,一閃身鑽進草叢裏不見了。只聽見她低沉、哀婉的叫着:“布穀!布穀!”彷彿在提醒農人們,不要錯過了播種時節,又像是在告誡人們,要學哥哥勤勞耕作,而不要學丈夫好吃懶做。

後來,每年一到春耕時節,人們都注意到:布穀鳥從不結幫成對,而是孤單而行。總是一早一晚躲在山上的墳地裏鳴叫,很少進屯子裏來。因為人們知道了她的身世,誰也不叫她的學名,都叫她“臭姑姑”。她本來有一肚子冤屈卻無處訴説,只好孤苦伶仃的在墳地裏安了家,每天都這樣淒厲的叫個不停。傳説,她落腳的那座墳塋,就是母親的墳,她棲身的那棵樹幹,就是哥哥變的,那是它在向媽媽和哥哥訴説冤情。平時人們只知道“杜鵑啼血猿哀鳴”的故事,卻不知,布穀鳥還有這樣一個別名“臭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