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為何家會傷人》讀後感

讀後感1.27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為何家會傷人》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何家會傷人》讀後感

《為何家會傷人》讀後感1

愛永遠是好的,家永遠是温暖的,這是我之前心裏的定見。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對這一廣泛存在的概念進行了深刻剖析,讀之讓我對愛和家的.功能與作用有了全新的認知。

父母、夫妻、親子,這些最親近的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似乎每個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去處,但説實話並不一定科學,很多時候屬於當局者迷的狀態,即使藴藏着很大隱患,如果不能得到恰當的指導,也根本察覺不到,更不用説找到問題的病根對症下藥了。

本書的長處就在於將常見的家庭各成員之間關係的問題展現出來,讓我們明白很多嚴重後果的根源究竟在哪裏,因為很多問題如果不明白形成的原理,是不大可能做到最好的,因為很多時候需要從一種旁觀者的心態和視角觀察與理解。通常,戀人或夫妻之間吵架也好,父母和孩子之間鬧矛盾也罷,更多的是糾結於一時一事,很少有人會想那麼多那麼深,對於對方的不講道理和無理取鬧,往往是難以理解、徒然助長火氣。

明白這些道理之後就會完全不同,再面對類似問題時,至少心裏有深度探究的概念、更妥善處理的方法,不至於只是火上澆油、激化矛盾了。

如果不去了解這些知識和理念,一味按照自己的觀念,根據自己的喜好,將自己的意志、想法和做法強加給家庭成員,或者任家人處置的話,愛也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家也確實會傷人的……

《為何家會傷人》讀後感2

中國人是不善於給予愛和表達愛的。

“缺愛”成了萬惡之源。引發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家庭問題,社會問題。

“三歲看老”,的確一個人五歲之前和父母的相處關係為ta以後的.人生埋下伏筆。

得到足夠的愛和關注,會朝着健康的各種關係發展,即使遇到各種變故,也較容易面對;缺乏愛和關注,長期和母親分離,與社會各方面的鏈接就會就比較脆弱,較易出現各種心理疾病。比如焦慮、抑鬱、精神分裂等等。

父母與孩子之間、夫妻之間、人人之間,都要關注對方的“感受”。所謂感受,就是感同身受,就是共情,就是我體會到了你的體會,痛苦着你的痛苦。這樣傾訴一方或是問題一方才會感覺到被理解,被支持,被愛。不要以你以為對的方式或是解釋或是社會公認的對的方式去“強迫”對方接受你的愛和付出。這樣就會像,一隻兔子愛上一隻貓,它天天給貓胡蘿蔔吃,但是貓卻越來越疏遠它,兔子還委屈的哭訴,“我把自己最愛吃的都給了它,我難道還不夠愛它嗎?”所以愛要用對方式方法,不要一方面的想當然。

方式不對,孩子會叛逆,夫妻會反目,朋友會疏離。

所以要給予愛,要讓愛流通。要讓母嬰關係健康正常,要讓中國家庭關係和諧美好。

讀了本書會讓人開始認識自己,探究生活問題根源,解析當下中國家庭很多方面的問題。

我們的童年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現在和未來卻可以在我們有意識的關注下悄然改變。

《為何家會傷人》讀後感3

這是一本能夠解決問題的好書。

它解決的問題是:能夠讓人認識自我,理解自我,並進一步剖析自我,完善自我。

在以上的基礎上再去正視並處理戀愛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父母關係等等,會從根本上抓住問題的癥結並給予解決。

書中案例很多,每一個案例幾乎都能夠從身邊找到原型。原來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要聽我的,沒有父母不愛孩子,我很愛你,所以我們不分離等等,這種以愛的名義經常對孩子或愛人説的話,不過是自私以及自我潛在慾望的體現,是家為何會傷人的真相!

我老早就知道了自己的性格缺陷,比如太容易把別人的感受當作自己的感受,把別人的追求當成自己的追求,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總是用他人的看法來獲取自我短暫的.存在感和滿足感。

這本書,讓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童年多次寄人籬下,與父母的過早分離,極度缺乏愛的我,成長為了一個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的孩子。

而為了獲得安全感和存在感,只能無視自我感受,通過一次次討好別人來獲取一句誇讚,別人的答案就是評判自我的答案,久而久之便迷失了自我,變得容易自我否定,敏感,焦慮而自卑。因為沒有被愛照亮過,所以內心一直是一片黑暗。

原生家庭造就的性格缺陷只能用後半生的努力去彌補,無論如何,逃避不是辦法,還是要勇敢地投身於外部世界,讓豐富的事情激活自我感受能力,以此不斷碰觸自己的感受,身心合一,活出真自我!

《為何家會傷人》讀後感4

《何以家痛》是一本温柔的書,也是一本有用的書。 書中多處名言引導我們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問題,教會我們如何看待愛、感受愛、理解愛。 愛是一種本能,感受愛和表達愛是一種能力,因為我們不能愛,就會造成傷害,我們需要培養感受愛和表達愛的能力。

每個人都經歷過兩次出生,也就是兩次分離。 第一次是在出生時,與母親的分離,個體與個體的分離。 這種分離帶來的感情是痛苦和不安全的,但是這種痛苦和不安全感卻帶來了新生命的誕生,新生命來到了這個世界,所以分離也帶來了一些力量和活力。

第二次分離是愛情(婚姻),與原生家庭的分離。 戀愛是童年關係的再現。 如果童年是快樂的,我們就更有可能重現快樂; 如果童年是痛苦的,我們就更有可能重現痛苦;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婚姻,而是兩個家庭的婚姻。 門當户對,不僅僅是指經濟實力和家庭背景,更重要的是兩個家庭的經歷和模式對兩個人的影響。 人們在共同組建新家庭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相愛不僅是兩個人現在的舞蹈,也是兩個家庭過去的舞蹈,因為舞步是小時候學的。 當我們深深地愛上,我們就會變成孩子,所有曾經失去過、受傷過、壓抑過的.痛苦經歷都會呈現出來。 如果你沒有價值感,你就會渴望它; 如果你受到了非常嚴厲的對待,你會希望另一半不要像對待父母一樣對你嚴厲,以表明他對你的愛是無條件的。 這是潛意識在為我們做決定,而我們自己卻不知道,有時甚至讓自己很痛苦。

不知不覺中,我們都希望愛情可以成為一種療法,希望愛人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治癒我們心理上的創傷。 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事,更是一個人的事。 當你能夠療愈內心的自我,兩個人的關係就會更加融洽。

《為何家會傷人》讀後感5

這周集中看這本書,現已讀完。貫穿全書,好似在闡述中國社會的巨嬰現象,以及成年人所停留的心理髮展水平。那源於最原始的傷害,每個成年人的心理文化都停留在嬰兒水平,絕大多數的愛與痛苦,都與原始的基本事實聯繫在一起。嬰兒時期媽媽角色的缺失,是無法彌補的,即已成年,也在尋找一個無條件滿足自己,照顧自己的“媽媽”,而那個認為對的人,便是一個好角色,完美的,拯救他的人。

前幾天跟弟弟陪媽媽去體檢,那是因膽囊切除後多年的胃病,做胃鏡前媽媽害怕的不得了,要選擇無痛。當護士過來給她扎留置針的`時候,嚇得説疼嗎?眼神還不住的投向我,我過來擁抱,讓她不要緊張。媽媽依着我,好像撒嬌不讓扎針,當時不理解,為什麼媽媽像個怕打針的孩子一樣。回憶往事,她在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這樣過分寵愛着我們,一點疼痛都被她心疼的不得了,孩提時也曾詫異,沒有多疼,那時媽媽説是心疼。後來終於明白媽媽在童年的時候就失去了媽媽,沒有母愛卻堅強的長大。而現在,媽媽一方面對我們百般疼愛,另一方面是渴望得到童年逝去的母愛。此時真想走到媽媽身邊,再給她一個擁抱。

從缺失的愛中成長起來,即使體格健全,心理仍是那個內在小孩,讀的過程中,懂了許多,因為是心理書,所以明白越多可能也會有點壞心情和自卑感,甚至失眠。所以內化能量很重要,認識自己,沒有糟糕和卓越之分,只有擁抱自己才能內化這部分的能量,告別假自我,活出真自我!

《為何家會傷人》讀後感6

我是一口氣看完的,我一直有個疑惑我為什麼想要得到媽媽的愛。看完好像明白了。我在家是老二,上面有個姐姐,下面有個弟弟。

媽媽生下我以後家族再蓋房子,當然媽媽肯定去幹活去了。我呢就放在搖籃裏,因為奶奶養了很多豬,我聽媽媽説搖籃放在桌子上的。所以我小時候0到三歲應該是沒有得到媽媽的關愛的,因為媽媽沒時間。去幹活去了。我跟弟弟相差三歲。但是我跟我弟弟之間其實還有個小孩子的.,是個妹妹,送人沒多久就去逝了。家族裏呢,我好像是沒有得到關愛,小時候也不愛去親戚家走動。

看見了應該要和諧了,我第一次分手以後就很長時間就沒找男朋友,我一直想着自己變得足夠優秀的時候才能有人喜歡我,才會有跟別人旗鼓相當。所以我一直想突破自己。想讓家裏變好,我花了十年的時間讓家裏兄弟姐們都有所居,我放心了對原生家庭的關係。但是我發現我姐姐找了一個比自己條件差的人時候我是氣氛的,因為我覺得我姐應該找一個條件好些的。因為我姐在市裏有房子。男的一無所有,還漲的不好看。我各種跟我媽媽鬧,認為我媽媽並沒有做好一個母親的角色。

確實媽媽沒讀書,我覺得很多地方做得不好。當我這樣指責時,媽媽扔了一句,以後家裏的事情你管,你去説,我不管了。我流淚了,又陷入了情緒中,想着爸爸在就好了,我就不用管了。其實這裏面有家庭關係的錯位,我的溝通問題。我把自己認為的好強加到別人身上。我一直不斷的跟自己説放下放下,分割與原生家庭的關係。我想這就是成長吧!是我要突破的功課。放下對原生家庭有責任的執念。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能干預。

《為何家會傷人》讀後感7

對武志紅和這本書都聽説了很久,終於看完了。本書既有鮮活又真實的事例,又夾雜一些心理學理論介紹,偶爾還有作者近乎抒情式的感慨,比一般的心理學專著有趣易讀得多,怪不得那麼受歡迎。書中還是有很多閃光的點或句子戳中我的。有些道理是我以前懵懂知道的,現在更強化一下;有些是我也明白認同但忘了實踐的,現在看到又提醒了我一下。現在就隨便總結幾點我的感悟。

第一,生命的意義在於自由選擇和創造,所以要尊重孩子,給他們自由。

第二,真正的親密關係——無論是夫妻關係還是親子關係——都不能建立在要求上,而是建立在彼此之間的愛上,愛又來自深深的心的鏈接,鏈接又來自於真正看到並尊重彼此的感受。

第三,父母要剋制自己的慾望,不要變成《漁夫和小金魚》裏面的'那個可憐又可悲的漁夫。

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和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孩子不是拿來給父母爭面子和實行人生價值的,他們是獨立的生命,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要過,不要接着愛的名義扼殺他們尋求自己的人生使命的機會。第四,不要一味強調孩子要乖、聽話、孝順,也要允許孩子表達對父母的負面情緒(當然方式可以講究)。好的家庭氛圍應該是允許情緒流動的。人都會有情緒起伏,家長可以發脾氣,那為什麼不讓孩子發脾氣呢?難道是誰強大誰才能發火嗎?所以,以後我要鼓勵我的孩子表達她的情緒和感受,接受她發脾氣。

《為何家會傷人》讀後感8

對此書中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有一些感觸。

我也會常想這件事,自己到底有沒有品質成為一個好媽媽,也許很多人都沒有想過為什麼要一個孩子,怎麼帶好孩子,只是覺得年齡到了,世俗觀念裏也覺得應該要個孩子。

很多家長都會有我是父母,所以孩子的所有都屬於我這樣的想法,有一種想法是,我愛你,所以我養育你,於是甘心接受孩子的缺點,調皮,失敗。另一種想法是,是我養育了孩子,孩子就得聽我的,甚至把自己的沒有實現的夢想重新寄託鎖定在孩子身上,心裏想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這種持續的自我感動讓人遁入一個循環,不管孩子是不是願意和喜好,再加上失敗的人生經驗,化學反應出一個控制慾超強的`怨念,變成孩子掙不脱的束縛。

很多時候,孩子要從我們這裏學習的是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與自己和周圍人打交道,如何面對自己的平凡和執拗,如何與自己和解,而不是控制一條自認為是絕對正確的道路,保證孩子能一直平穩走下去,可是,人生哪來絕對的安全平穩,孩子有權利學着掌控和開啟自己的人生,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做好自己的同時,也要給孩子的每一步予以攙扶和擺正。

(假如是作為小孩,也應該意識到,如果能認識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就不能簡單的説“我的事不用你們管,我的事與你們無關”,因為這不是事實,走過一些路有了一些人生經驗之後,才會懂得,聽父母的話也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