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

讀後感3.1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道士塔》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貪婪官員污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為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為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鋭的炊煙、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羣為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或許是想和王道士有個鮮明的對比,樂樽和尚僅僅因為那一道金光燦爛,就要築窟造像,而且過了千百年,這裏真的成了佛教聖地,或者説文化勝地。各朝各代的文化精華都肆意在一樽樽精美的塑像上,於是匯成了色彩的長河、歷史的長河。再於是就散成了一種聚會、一種感召、一種狂歡、一種釋放、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

而現在在莫高窟,成千上萬的遊客是否只把莫高窟當成一處名勝、一處由前人開鑿後人欣賞的藝術殿堂,然後就輕飄飄地走過那10華里,絲毫不覺得勞累,對於歷朝歷代沉重的文化視而不見,那麼就把那些石像當成泥土堆好了。

《陽關雪》,“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們褪色的青衫裏,究竟藏着什麼法術呢?”其實哪有什麼法術,如果一定要説個答案,那我看兩字足矣:文化。這是人們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崇敬的表現。

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為王維瀟灑地揮筆寫下了《渭城曲》,説不定早已溶解在時間裏,無影無蹤了。也就是因為這一曲渭城,才使無數文人迎着寒雪烈日,來尋找土墩,尋找那個千年前穿過陽關的人,尋找千年後仍持之以恆卻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

這便是大唐,能包含一切美與醜、繁榮與衰敗。所以有了唐朝詩人的灑脱、肆意。但可惜唐朝是會結束的,於是經歷了五代的紛亂後,一切全變了。

“風雨天一閣”的藏書令人稱奇。在這裏我知道了天一閣是一個藏書樓,但實際上它已經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範欽一生的心血需要他的子孫後代們用無私和奉獻來延續,需要他們有人義無返顧、別無他求地承擔起這艱苦的藏書事業,要麼只能讓一切都隨自己的生命煙消雲散,這本身就是對文化遺產的一種捍衞,這不由得不讓我們對此蒼老的屋宇和庭園倍加註目了。

在餘秋雨“西湖夢”一文中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西湖另外一個不被我所知的一面,林和靖這位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隱居孤山二十年,遠避官場與市囂看透一切的機智、狡黠的文人,一句“流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千古絕唱,然而,春去秋來,梅凋鶴老,剩下一堆梅瓣、鶴羽、象書籤一般,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

從他的“上海人”一文中,讓我們更加佩服他的生活和文化閲歷,他用大量的篇幅從各方面描寫了上海人,尖鋭地刻畫了上海人的那種無法自拔、中國近代史開始以來的最尷尬的一羣,並引人思考撞出這種上海文明的契機。上海人、上海人的生活環境、上海的地理優勢是各具特色。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特徵,而對實際效益的精神估算卻又是另一心理品性,還有就是發端於國際交往、歷史的開放型文化追求,他們已經傾聽過來自黃土高原的悲愴壯歌,也已經領略過來自南疆海濱的輕快步履,將整個城市陷入思索之中,繼而又很深刻地指出如果要繼寫上海新歷史,關鍵是重朔新的上海人,“如果人們能夠從地理、空間上發現時間的意義,那就不難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他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X從那篇《五城記》,我更加了解了背靠一條黃河、腳踏一個宋代的開封和《清明上河圖》;只需六朝金粉就足以垂名千古的《石頭城》南京,何況它還有明清兩代的政治大潮,還有近代和現代的殷殷血火,展望氣可吞天的未來;還有羣山密佈的西南邊躲藏着一個“怕不辣”的成都,中國歷史文化的豐盈偏倉,茶館小吃與歷史一起細細咀嚼品嚐,等待着從深厚走向寬廣;風韻濃厚與清甜,座落在黃河上游邊的狹長古城,有着令人難以忘懷的牛肉麪與白蘭瓜,也在蘭州民風中迴盪,我們穿越千年無奈的高原時也會浮起一絲自豪;最後説的是廣州的花市,不管潮漲潮退、雲起雲落,始終悠悠然地把慶祝打扮得最為誠實、最為透徹,這些都讓我耳目一新,久久不忍合上我的書頁。

作品是作者以一個文化人的身份,站到時代的角度上,發現生活和挖掘文化的極點!最大限度地批判了民族文化的微軟之處,我覺得現在的作品很多都難以做到這一點了!這是我們應該借鑑的地方,我一直認為作品的作用就是要讓讀者看到自己的意圖和真實所在!在這部作品真的把那些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不愧為文學的經典!

經歷了生活的磨難與心靈的掙扎,作者運用沉重的筆調闡釋演繹了生命之歌。如歌如泣,如怨如訴,讓人蕩氣迴腸,讀後久久回味不已。

文章的細膩,感覺的獨特,也讓人佩服之至。

作者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這部《文化苦旅》的.三十七篇文章文字優美,見解獨到,是一部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書。它記錄了大半個中國的人文故里、風土淵源,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從唐朝走到宋代,涉足當今,縱橫交錯,在這裏我知道了好多好多的“人文山水”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國人文。

通讀完了這部“文化苦旅”,才真的有些瞭解到其中的一些文化淵源,關鍵詞也就落在了這個“苦”字上,用餘秋雨自己的話説:“我發現我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和古代文化和人文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的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的喟歎,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這種文化內涵的奔瀉便有了“寫文章的衝動”,只是“沒料到的是我本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我就是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旅舍的小桌子塗塗抹抹……”

從餘秋雨的書我們能夠讀出他的人,他的文筆、睿智和探求人文的足跡都讓我望塵莫及。苦旅,不僅僅在人文。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處處都要有這種勇於探求的精神,我們行走在苦旅中。

讀《文化苦旅》有感2

最近在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書,看到他在大西北重走絲綢之路,重尋地域文化,很受震撼,藉着端午節的假期,一來想去親身感受下絲綢之路上的景觀之美,二來為畢業論文地理融合研學旅行線路踩踩線。這次主要前往張掖和酒泉(敦煌)兩個城市,這裏跟大家説一下“甘肅”二字的由來,“甘”為甘州,也就是今天的張掖,“肅”為肅州,也就是今天的酒泉,敦煌是酒泉的縣級市,由此以來也算是把“甘肅走遍了”,這次出行以地質公園為行進主線,因為於大西北而言,人文和自然已然成為一個統一體,時間和空間的耦合性於自然景觀上表現的'愈加熱烈。

張掖的名稱也是有説法的,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元鼎六年,漢武帝下令拆分酒泉郡,設立張掖郡,希望“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可見,張掖誕生之初,就肩負重任,被寄予厚望。

張掖在漢匈戰爭中的重要性,在於其地理位置。祁連山中部有一個山口,叫扁都口,海拔3500多米,扼守蒙古與青藏高原交通的要道(祁連山的埡口)。而張掖正好位於扁都口以北,佔領這裏就能切斷匈奴與羌的聯繫。東西向來看,想出陽關、玉門關通西域,張掖也是必經之地。

原計劃此次出行是隻想前往七彩丹霞景區,機緣巧合下也前往了平山湖大峽谷,從地理地質的角度而言,這兩個地方確實可全權代表中國北方丹霞地貌,甚至在世界丹霞地貌上也有一席之地,七彩丹霞景區在20xx年冬天剛剛被評為5A景區,同時也歸錄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其影響力愈漸增大,平山湖大峽谷位於甘肅省張掖市和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的交界處,之前因為高速公路沒有建設,一直不為眾人所知,今年春,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基礎建設也進一步改善,其知名度也在增加,被《中國地理雜誌》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絲綢之路新發現”,億萬年的風雨滄桑,大自然神奇造化,使得這裏峽谷幽深,峯林奇特。

平山湖大峽谷海拔高度約1500至2550米,其地質構造屬於紅層地貌,也就是丹霞地貌,即發育與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峽谷以流水溝壑為基本特徵,山勢低且平緩,以沙石山為背景。和張掖的七彩丹霞不同的是,平山湖大峽谷更多的是典型的西北風光,蒼涼蕭瑟,在峽谷中一路行走一路感受,不知不覺就會讓你想起莊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次次前往,一次次出發,在遊歷于山水之間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胸襟、視野視乎也在一次次變得開闊、明朗起來。

隨後,驅車前往七彩丹霞景區,在來之前,關於七彩丹霞的美景已經關注了許多,多到近乎有些膩了,甚至想直接前往敦煌,但當自己身臨其境的時候,還是被震撼到了。作為地理人,錯過確實可惜。

它表現的視乎更多的是南方水鄉多彩景色,很難想到自己置身於荒涼大漠之中。它是中國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你會看到七彩峽、七彩大扇貝、七彩練、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觀,層理交錯、色彩斑斕,十分絢麗。

讀《文化苦旅》有感3

近段時間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深感此過程不需要疏竹月影、香茗淡酒與伴,只需要一顆懇誠的心和甘願經受洗禮的靈魂足夠。此書記載的是餘秋雨先生從夕陽映照的茫茫黃沙出發,穿過踴躍着喧囂生命的都江堰,又來到温柔小意的江南水鄉的處處行跡;書中處處藴藏着他用最輕柔的筆觸刻出的最沉重的歷史情感。

初讀這本書,我以為是一汪帶人遊歷山水的清潭,卻未曾想到會是一腳踏入便鞭撻心靈的深谷。從第一篇《道士塔》開始,從那一句嘶啞着的“我好恨!”開始,我已進入到這場文化的苦旅中去了;再一步步艱深的邁出,更是進入了一個無時無刻不溢出強烈情感的所在,那濃厚的使人顫慄的情感一點點沉澱在我心裏,這份感情是關乎國家,關乎民族的。我就好像一個蹣跚前進的幼童,懵懂而又惶惶然地與秋雨先生一齊被歷史的洪流裹卷着,又一齊沿着漫漫長路彳亍,只覺身心脱離,伴隨情感的沮喪與靈魂的悸動竟也脱去了一些所謂的少年英氣。而整顆心都在書中的萬里黃沙歷經浸泡,再回歸現實稚嫩的跳動,平白生出了些許不甘與不適,只得感歎先生筆力之深厚。

對於餘先生來説,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於我而言又覺不止於此,且還是一場饕餮盛宴——關於家國情懷的盛宴。你道字裏行間看去,我為何連身心都悸動?畢竟秋雨先生並沒有多少着墨於文筆的華麗,反而頗有些平實的味道。在此借用先生在書中所説的一句話:“它因深厚而沉默。”先生對於文人古蹟朴樹鎮邑的情感表達無疑是激烈勃發的,但有更深厚的存在匍匐其間,是什麼?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行跡和文人心路,更是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對中華文化的膜拜,是民族情感的流淌!雖然沉默卻又足夠響亮!

多少人只在文章中大談特談“愛國”二字,他們只把愛國當做文章的一個昇華點,卻未曾明白愛國是不可咄嗟離棄的一種價值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又因為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愛國情懷是貫穿於五千年的中華歷史長河中的。所以在我看來以上提到的所謂“愛國者”遠不如先生親手撫上那一方方青磚,親腳踏上那早已荒蕪的古戰場,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身心臣服於歷史所給予你的沉重的家愛國情,那些隱而不密的愛國之情如沉沉的鐘鳴使人幡然醒悟深自震撼。

這份家國情懷迴盪於莫高窟抑揚的色彩洗禮中,徜徉於風雨天一閣的.涉水而入中……一處處微小的細節構成了這本書最鮮活的生命力,不是口號式的呼喝,只需屈指輕輕一叩,那濃郁的情感便迫不及待地破門而出湧入我的心頭了。

合上書,環顧這略顯狹窄的四角房間,卻已覺得自己完全暴露於這個不停前進的國家的某個節點中,心靈是開闊的,盈滿了對祖國的認同,對民族的認同。魯迅先生説:“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秋雨先生的文字就是一記警鐘進一步敲醒了我的民族魂,身為學生,我唯能抱不虛度光陰、不碌碌而為此情懷,只願能為這個經歷數百年的中華復興獻上綿薄之力。

因為有幸打開了這本書,帶着輕鬆的心靈啟步,以沉重的步履結束,感觸頗多,方有了以上淺薄的感慨,僅以我心底之聲音,期望夜晚入夢能繼續與秋雨先生結伴同沐那歷史山水。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杭有湖兮,名之西湖

西子湖畔,兩三行人。

我猜想現在並不是來這兒的最好時節。正值五月,陽光微灼。初夏的粉蓮尚未長開,全然無了六月的旺盛豔麗。

漫步北山街口,不難想象得出南宋的杭城是極盡怎樣的富麗堂皇,實在是稱得上"一步一風景,一景一傳説"的美譽。

"沒有了西湖,杭州也將不復存在。"

第一次接觸這個名字,是在國小的文化課上。還不識字,用不標準的拼音念出蘇東坡三個字,然後慢慢會一筆一劃地寫在紙上。

蘇東坡作為詩人,文采驚世;作為朝臣,憂國憂民。或者可以説,在蘇東坡後,才有了容光煥發的西湖,才有了極度奢華的南宋國都,才有了許仙白蛇的傳説。

我很難忘記結局並不圓滿的故事。漫無目的地走到堤邊,在這裏可以看見斷橋,可以看到雷峯塔。總是驚豔於她的一襲素衣,驚歎於她的為愛痴迷,惋惜於她的百年孤獨。

寺廟晚鐘

"衰的,靜的,冷的,是吳山廟;榮的,動的,熱的,是學校。"

搬家前,我並不在這座校舍裏。

記憶稍有些模糊了。大概是很久以前,還在老家的時候,住在一條小巷子裏。

巷裏的人並不多,所以鄰里都互相認識。巷裏有間小校舍,説是校舍其實有些誇大了,實際上也只有七八個五六歲的孩童和一個老校長。

校舍挨着座寺廟。同樣也很簡陋,廟沒有名字,只有四五個僧人。校長和僧人是老友,得空就去看看。

説來也奇怪,校舍是沒有散學鈴聲的。幾個學生掐時間掐得極準確,一到點上,老校長正搖頭晃腦講得興致正高,"唰唰"就閃個沒影。老校長自然是信不過我們的,請了隔壁的老僧整點撞鐘。不過結果還是差不太多,老校長講得唾沫橫飛,少得可憐的幾根頭髮甩來甩去,底下的學生鬧得起勁,紙飛機飛來飛去。"噹噹噹"一陣響後,學舍又只剩了老頭兒一人。

那段時間我一直期待着寺廟震耳的晚鐘聲響起來。整一天寂靜的寺廟因為晚鐘聲熱鬧了起來,清脆的.木魚聲,和尚唸經的聲音,寺廟因為這變得稍顯活力了些。

讀到餘秋雨先生書裏的這篇寺廟,突然想起了很多。

西出陽關

"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沒有被吞食、被遮蔽,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

讀了書中的《陽關雪》,突然叫人想去大漠看看。想去親眼見見王維詩中心心念念着的故土,無數將士的白骨安息之地。

"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峯如浪。"

長途跋涉的飢寒,進退兩難的大漠,對故人的極度思念,造就了將士們心頭的哀音。但卻那樣從容。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猶是這種豪放,不得不使人歎服於唐人的微笑。

胡笳和羌笛的合奏,自然渾厚,奪人心魄。漸漸被朔風吞沒,消逝於一個民族風塵的歷史中。空留如潮的沙海、微涼的雪。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是還要下雪。

讀《文化苦旅》有感5

蝴蝶花的漂亮源於黑喑拘束中一次次的腸蠕動,掙脱,破繭而出的是讓人震撼的新生命;彗星的漂亮源於相互之間強烈的撞擊,掠過長空的是生命華麗的綻開。

光輝的勝利造就了生命的高寬比,而成功的背後卻浸濕着拼搏的淚泉,撒滿了放棄的血雨。決戰,在看不到的地區,它可能是滴水穿石的固執,可能是綠草破繭而出的能量,將會在大家英勇向前的每一個足印裏。

中華五千年文化藝術博大精深,而這在其中的波折也跟其歷史時間的長短正比。飽經波折,持續更改,改善,自主創新,轉型。文化藝術的旅途是苦是澀的,而文大家要在這裏文化藝術的苦旅中向前也是十分的艱辛。她們中,有許多人沉船在了歷史時間的江河中,此後消聲匿跡。但也是有一些人,憑着本身的堅忍與堅強不屈成功了,每名優秀作品都廣為流傳上千年。如同書裏柳侯祠的主人家柳宗元。

順着歷史時間的江河穿行,易安居士在孤單中化集團哀痛為能量,與低徊委婉中吟誦出了綠肥紅瘦的絕佳辭章;東坡居士開朗豁達,屢屢貶官,以開朗風趣解決人生道路的痛楚,於曠遠中留有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絕唱;杜絕了相留的李煜在車風又起的小樓頂吟誦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哀歌,千萬愁怨在頑強的國小漠然承擔中造就了詞帝的盛譽。

她們,擁有大家未曾真切感受的孤單和痛楚,殊不知緘默裏的這份堅忍和承擔讓她們存款了生命的能量。最後,生命如煙火般催然綻開!

塞外飛沙,冷氣輕拂,蘇武北海市牧羊,飲雪吞氈,在天寒地凍中苦忍19載,一顆赤膽忠心如烈焰般不曾製冷。失去故國之河,心中守衞先鋒的精神本質不變,富貴不淫,威勢不屈,男人大丈夫用凜然的鐵骨扛世仁義,生了千載忠魂。是信心,使他恪守;是義務,使他當擔。蘇武恍若深谷幽蘭,志潔行芳,一股花香永住世間。

每每大家羨慕他人的不凡造就時,是不是清晰,在這裏勝利的身後,擁有大家看不見的沒法想象的艱苦。取得成功,並不是一日就可進行的,它必須大家一點一滴的勤奮努力,眼淚,汗液,乃至是大家鮮紅色的血夜,全是獲得光輝勝利的滋潤劑。

實際上,這些掩藏在身後的堅持不懈、忍受中的固執才算是決策勝利的地區。

讀《文化苦旅》有感6

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後,是苦澀的回味。

走走停停,華髮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得昇華。

邂逅《文化苦旅》,它正躺在同學的臂彎中,淺黃色與黑色的封面連帶醒目的“苦”字給我一種文學重壓,我好似處在一片低氣壓中。在心裏“嘖”了一聲,我飛快地擦身而過,不給自己造成相形見絀的心理壓力。好笑的是,我在幾年後於一排排書架上發現它,又鬼使神差地買下了它。或許是我想挑戰看看,幾年前畏懼的書入了今天的我的眼睛,還是否是一種畏懼。

一、有關文化人格

60華里的莫高窟壁畫才情滿溢、空靈神祕,1000多年的生命在此蒸騰。藝術映射心靈,玄祕潔淨如它是一種永久的嚮往,如夢如幻。閲讀着其中的文字,我多想跟着時光穿越到1000多年前,靜靜佇立看這壁畫形成的偉大過程,繁雜的內心世界也會因欣賞了獨一無二的藝術而安定下來。我又登頂柔情似水的鳴沙山,飽覽純淨的光影分割,心中鳴起天樂般的梵唄。轉眼,又被熨帖大地的月牙泉宛若從天邊來的靜謐祥和吸引。老尼為何願意孤守荒涼浮囂之地呢?我不能很理解,心裏才想是她看透了繽紛人世背後的簡單原體,寧願用餘生領悟這裏滿滿一世界的禪機。我們常常做詩歌賞析,詩人們總有許多化不開的哀愁,比如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總以為柳宗元十分享受無人打擾的狀態,以為“孤”、“獨”二字又是詩人與生俱來的感性和矯情。直到我讀了《柳侯祠》,才改變對這首詩錯誤的理解。

柳州的柳侯祠,安放着他的靈魂,他一生的坎坷悽楚。隱藏在其短暫、孑然一身人生下的,是文采斐然,是渴望興盛的文化人格,待華夏少年去解讀……只可惜,我這華夏少年卻一直誤解了他,誤解了慘遭謫戍詩人們的人生。我慚愧不已,我這般不諳世事,只顧遊樂,全然不知活在封建制度下的中國文人遭受的苦難,還嘲笑他們的矯情和無病呻吟。學了這麼多年的語文,背過這麼多首古詩,我沒有對一首感同身受過,更別説為世人的厄運扼腕歎息。

二、有關生命

我們從何處來到這裏?又從這裏走向何處?一定有很多人也提出過這個疑問,但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沒有意義。你還記得那個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桃花源嗎?你是否想過那樣一個蓬萊仙境為何留不住貧困辛勞的漁人呢?因為人是無法遺忘的。不能忘了自己更不能忘了生命的意義。或者不是為了帶着空白回到賜予你生命的黑洞去,而是要為了熱愛的生活執着奮鬥,蒸發出自己的世界。正如《武陵人》中所説“這裏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權利”。

崎嶇的黃土地上,一雙腳實實地嵌入又提起,留下一串寂寞的腳印。信客日復一日來往於鄉鎮之間,包裹裏揣着一家又一家人對彼此的`遙想思念。沒有電話、e-mail的時代,儘管呼吸着同一海拔處的空氣,濃稠的思念呵,也直叫人呼吸困難,如抵咽喉。信客這個偉大的職業人羣,用自己大半生為別人的生命送去春露陽光。他們被懷疑誣陷,也平白落入過無端的紛爭,但他們仍在盡着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兩頭的人們造福。常有人説:“不要為別人活着。”但我想,一個人的一輩子,若有一羣人值得你跋山涉水,即使不能名垂青史,也不至於死後在墓誌銘上寫下可悲的碌碌無為。

……

一個晴天,我在家中的院子讀完了最後一個字,算來自己竟花了大半月讀此書,後面又用了三天寫成這篇讀後感,合上書本時,感覺自己也經歷了八千里路雲和月。那鋪天蓋地温和的陽光清洗了身上的浮塵,快樂因子在體內輕盈跳躍着。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後,是苦澀的回味;走走停停,華髮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得昇華——

讀《文化苦旅》有感7

第一次聽説《文化苦旅》這本書還是在上中學的時候,直到上大學時才買了一本認真來讀。古話説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長智慧的機會,也使心靈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洗滌。

我細細讀着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藴藏着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説: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脱也擺脱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讀《文化苦旅》有感8

每每合上這本書,我的心裏總是有一抹酸澀的、似曾相識的恍惚的感覺,揮之不去。這是被作者那種懷揣天下、悲天憫人的胸懷在抑鬱中膨脹的情感所感染,夾雜着難以名狀的無奈。

日記就拿給我印象最深得《道士塔》來説吧。我感傷於作者所見的這座道士塔——“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靜白”;感傷於王道士的徹骨的麻木——貪圖蠅頭小利而將民族利益全然棄置不顧;也感傷於“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已經什麼都沒有了——物質上的,精神上的'。就是在這座破敗的塔前,就是在這座寫滿了屈辱的歷史的塔前,終於有一個人用心去走過。作為一個愛國文人,沒有什麼比賣國求榮更被他厭惡的了。在這身心俱痛的苦旅中,他用筆者杆槍,把熱血灑在紙上。作為讀者,搭載着作者的動人心絃的文字,跟着他一起笑,一起哭,不經意間把一個個生僻的角落,變成我心目中的故鄉,只是總伴隨着些許意料之外的起伏跌宕。愛國熱情,被一次次地喚起;心中關於道德的防禦底線,也一次次地被衝破。合上書,留下一個黯然神傷的我,和心中念念不忘的“故鄉”……正是因為讀過這些文章的沉重,叫我很難有辦法把閲讀堅持下去。猛然間發現,我從這本書裏隱隱看到了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的影子,並不是説作者相互抄襲,而是對於中華民族的愛恨交織的感情都貫穿在他們的文章中。這個沉重的話題我們似乎已經説得太久,有些乏了。中國的江山好的一塌糊塗——有白色浪灘、貝殼擁擠的“天涯、海角”,有像調色盤中那樣深藍的九寨溝的水,有濃郁着古老祥和的氣息的平遙古城……這些只是我所走過的地方罷了,我知道我的足跡還沒有遍及到祖國更好的土地上。

真心希望,作者和我的奢望能變為現實,也讓今後的旅行成為純粹的遊山玩水,別再佈滿如此多的惹人心傷的苦難。

讀《文化苦旅》有感9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近年來在國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密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而我感觸最深的,則是《道士塔》。

王圓,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原是湖北的農民,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無數珍奇異寶因此流失海外。

當時是20世紀初,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醖釀新世紀的突破。為了尋找靈感,他們中有人已將目光投到瑰美神祕、源遠流長的東方藝術上了。但在莫高窟,王道士卻絲毫沒有感受到這些文物的美,不懂得它們是多麼宏偉的傑作。

一天,王道士在洞窟裏轉悠,覺得裏面的壁畫暗乎乎的',看着眼花,就用石灰厚厚地刷了一層。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什麼也沒有了。洞裏一片淨白。古代工匠們無數的心血,就這樣永遠被徹底掩蓋。他還覺得中座的塑雕過分惹眼,就去借了幾個鐵錘,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成了泥巴。他僱了泥匠,塑了幾個怪模怪樣的天師、菩薩。

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瘋了!那麼精美絕倫的壁畫,他卻刷上了厚厚一層白色石灰;那麼令人歎服的雕塑,竟被他眼都不眨一下就無情地砸爛。這是何等滔天的罪孽!但在他看來又好像是合情合理——我是管這兒的,這兒是我的,我覺得不好,就可以刷,就可以砸。我是道士,當然要在洞窟裏擺天師菩薩,而不是那奇怪的雕塑

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清理洞窟中的積沙時,牆壁裂開了一條縫。打開一看,裏面滿滿實實一洞的古物。他不會知道,一門永久性的學問,將靠着這個洞穴建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將為這個洞穴耗盡終生。中國的榮耀和恥辱,將由這個洞穴吞吐。這都是古代中國人民留下的最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他們最深的文化積澱,最寶貴的心血結晶。

他撿了幾個經卷帶給縣長看,順便説了這事。不久,甘肅學台葉熾昌知道了。他懂得洞窟的價值,建議把這些文物運到省城保管。但是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猶豫了。只有王道士隨手取出來的一點,在官場上送來送去。

我又為中國官僚的表現感到吃驚、失望與悲哀。王道士雖愚昧無知,但他畢竟是個普通人,太卑微、太渺小,讓我們無從怪罪。但官僚們都是讀過書的啊!都是滿腹經綸才高八斗的啊!怎麼會不認識那些珍貴的文物?他們都是明事理的啊!怎麼會為了運費而任那些無價之寶荒蕪?中國是窮,但看看那些官員家中,有幾個不是錦衣玉食、奴婢成羣?有幾個沒有萬貫家財、奇珍異寶?這筆錢,絕不是籌不出來,而是他們一點也不想去籌。為什麼沒有一個人,能下定決心,好好地將這筆無價的國家文化遺產保存下來呢?

就在這時,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卻不遠萬里趕來。王道士從他們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1905年10月,俄國人博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頭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用少量銀元換取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卷……

我痛心、我心痛。前人費盡無數心血、耗盡無數精力才留下的這些瑰寶,就這樣遠“銷”海外。也許王道士是很開心的吧,無意中找到的“破爛”,卻讓我得了這麼多銀子!

我無言。這幾句一個當代中國青年寫給火燒圓明園的勛爵的詩句應該可以描寫我的心情: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在陰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曠野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

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是鐵板着臉,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他們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王道士傾泄。但是,讓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

歷史畢竟是歷史,我們要做的,是不讓悲慘的歷史再次重演。不管那些文物身在何方——倫敦、巴黎、彼得堡、東京……它們都深深地烙着中華民族的烙印,永遠無法抹去。

這,也是唯一能讓我感到一絲欣慰的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秋雨先生説:“如果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在這裏,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有幸拜讀《文化苦旅》,在這本書裏,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温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的心頭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其實不然!

讀着《文化苦旅》,我彷彿置身於敦煌,走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反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我記得一車車的經典,一箱箱的文物,以你難以想象的低價收走。那是民族的痛,那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滴血。但是後來中國站起來了。當年,日本學者滕枝晃曾怎樣狂妄地斷言:“敦煌在中國,研究在國外。”而今,他不得不承認:“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這是一種欣慰,這是瑰寶迴歸後的欣慰,然而你可曾知道,一百年前的莫高窟,曾有過一場浩劫,可見莫高窟至今還能美麗綻放,實屬不易。

也從這裏,讓我們嚐到了苦澀。再看看天一閣,你可曾知道曾經有幾代人用他們的`心血,來守護住了這座瑰園?你來看看,80歲高齡的範欽中在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最終,藏書閣存了下來。你也許會感激範氏家族的無私奉獻,但在感激與仰望的同時你能體會到,這是一個家族在守護美麗的苦澀!

的確,中國“文化瑰寶”的傳承,是需要多少代人苦心經營和艱辛維護,正如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我想苦即為美,一種像青花瓷那般優雅婉轉的美,也許會有殘缺的遺憾。在書裏我們找到了心靈與心靈的撞擊,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在這兒,也超過了時空的限制,經歷一次艱難的旅行。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何嘗,人生不也就是一種苦難旅行!不經歷風雨,怎見美麗的虹彩!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靈魂品讀人生,心靈感受文化。——題記

在爬滿甲骨文的鐘鼎之上,讀祖國童年的靈性;在佈滿烽火的長城之上,讀祖國青春的豪放;在綴滿詩歌與科學的大地之上,讀祖國壯年的成熟……

沿着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過壺口,闖關東,走三峽,奔大海。在河西走廊,華北平原,我看祖國的富饒與遼闊,看祖國千里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國崇高與巍峨,看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

也許,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歷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向喜歡散文的我,有幸與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碰面,做了一次心與心的交流。對於餘秋雨教授,我有的是欽佩,更有對他的文筆、修養、內涵的感歎。我驚歎他有時粗狂豪邁,有時細膩樸實的文筆,總覺得這瀟灑自如的文筆凝聚着他的真切感受。所以,我在讀這本《文化苦旅》的過程中,懷着一顆謙遜、誠懇的態度去品讀、去學習。餘秋雨教授以他獨特的文字魅力吸引着我。我覺得那些文字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餘秋雨教授以他的閲歷,寫出了他作為一名文化學者對祖國大好河山文化魅力的看法,亦是一種心靈的感受。我不知道餘秋雨先生為什麼要將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可能我覺得,品位文化應該是一種很愜意,很暢快的過程——於是我錯了。餘秋雨教授用自己的人生態度和社會立場寫出了自己對於祖國山河文化的看法。可能人們的理想總是美好的,但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我們走在這條文化之路上,總會有些許坎坷,畢竟人生不總是繁花滿地。它是矛盾的,因為它擁有着雜亂的荊棘叢,也有着絢麗的花朵;它又是不矛盾的,因為走在這樣一條文化道路上,既能體驗到荊棘叢的危險,又能感受到花開遍地的成功喜悦。而我們也會在這樣一條道路上成長着,睿智着。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的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餘秋雨先生走過了這些留有文化古蹟的道路,自然會擁有那些發人深省的.感悟。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我發現祖國的生命精髓長城——那道傷痕,記載了多少滄桑,又表現得如此頑強,那是一種標識,更是一種力量,一種精神,一種嚮往!長江——那是祖國的脈搏吧!跳躍着永不枯竭的悸動,揮灑着無邊無際的情傷。黃河——那是祖國的血液,沸騰着、沸騰着,奔湧着,奔湧着,無力不摧,昂着向前,何等的自信和驕傲啊!五嶽——那是祖國的手掌,指着蒼涼的天,戳着悲愴的地,怒斥着醜陋的奸佞……

將人生比作一次漫長的文化苦旅,這其中或許會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吧。只是這些凌亂無序的雜想,若經過心靈的淨化,便會使我們恍然大悟:那苦,不就是歷經文化之旅的磨鍊後凝聚的精華嗎?細品《文化苦旅》,冥想人與自然文化那些參解不透的內涵。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一部重要作品,這部書描寫了祖國各地濃郁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麗的自然風景,通過小小的字體來展現深刻的文化的濃厚的風韻。

我拿這這本書,心中湧起無數的感慨,文化苦旅苦在何處呢?是旅行的苦嗎,是對文化細細品位而產生的苦嗎,我想這都有吧。整個書都是作者在旅行中對苦難歷史文化的深思,穿越空間,穿越時間,在思考之中旅行,在體會中旅行。從古代到現代,從風土到人情,緩緩的流入到書中,跨越了時空和空間的界限,通過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行行精彩的文字。描寫了這苦難的民族的苦難歷史,展現了多姿多彩的文化。

最令人難忘的怕是這個悲劇的人物了,餘秋雨在《信客》這篇裏道出了信客充滿艱辛的一生,他是一個真正的默默的為人們奉獻自己一生的人。在當時通信極端落後的'時代,信客是唯一連通這個小鄉村與外面世界渠道,就是這個小小的通道聯繫多少期待的心,聯繫多少漂泊的心。他在走南闖北的信客生涯中,遇到多少難言的辛酸,吃最差的飯,坐最差的車箱,甚至用自己的雙腳跋涉千里。作信客這個特殊的行業,人們既需要他,又防備着他,使他倍感人生的無奈。他在作信客時,不忘同虛假與醜惡做鬥爭,同時又以一顆寬懷博大的心原諒他人,他的艱辛贏得人們對他的尊敬。學校需要老師時,他又去了,他以自己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使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走進知識的殿堂。而他自己呢?終身一人,同時因做信客而得的疾病摧毀了他的身體,我們在他的艱辛中看到他的偉大。他是我們民族的縮影,我們不是有眾多人們默默的日以繼夜的勞動,為着他人無怨無悔。

還有《都江堰》,作者高度讚揚了她的歷史作用,認為只有她才是真正的造福於這個民族的偉大工程。作者通過她與長城比較,長城、只是這個苦難的民族給地球留下人類意志力的標誌,留下孟姜女哭長城這個悲傷的傳説,留下千萬個支離破碎的家庭,而都江堰呢,給人們帶來的是潺潺的流水,滋養這博大的土地,造福於人民。正是這寂寞的堰,這脈脈的流水,日日夜夜的書寫着這真正的歷史。通篇文章以波瀾不驚的平靜談論着這苦難的民族近千年的大起大落,讚揚了真正造福人類的工程和造福於人類的人。

從個人到社會,從古代到現代,一個又一個曲折宏大艱辛的片段,構成豐富多彩的文化,它是苦的也是幸福的。歷盡滄桑也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也是一個造就偉大和美麗的可歌可泣的過程。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五千年的歲月滄桑,朝代更迭,註定造就了神州大地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隨着時間的推移,統治者換了一批又一批,最長的也不過短短的幾百年,然而他們曾經燦爛的文明,卻或靠書籍,或依名勝建築而永久的保留下來。

當今日的我們再次去祭奠那些先祖的饋贈的時候,心情又是如何呢?我們之中又會有多少人還記得當年的種種呢?又有多少遊人會對着蒼老的墓碑,宏偉的樓閣去做跨越時空的潛心思考?好在,我們之中還是有那麼一些人,正悄悄地指引着我們走進那段曾經燦爛的歲月,體味各地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

如果説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勉強算得上是不經意間搭船的船客吧。

這一路,走得辛苦,走得辛酸,走得心痛。

一路上跟着餘秋雨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然而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及其發展的深思。

思想跟着足跡一起飛翔,從山腳到山頂,從漫漫黃沙到江南水鄉,又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

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那破落的塔羣更顯得悲涼。

其中一座塔的碑文,分明寫着那個道士王圓籙的名姓。

餘先生不覺憤怒起來,弄得我有些茫然,但當我細細聆聽了餘先生的娓娓道來,卻不得不恨得想打那個道士幾下。

道士塔本是佛教聖地,卻不知為何交由如此一個淺薄勢力的道士看管?看不慣“暗乎乎”、看着有點眼花的壁畫,於是找了兩個幫手,拎來幾桶石灰,開始了它的粉刷。

從此那洞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只剩下一片靜白。

中座的.塑雕過分耀眼,於是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了碎片,柔美的淺笑成了泥巴。

取而代之的是道士那粗製濫造的天師和菩薩。

有一天,道士發現了滿滿一洞的古物,於是這些珍貴的物件變成了他阿諛奉承的工具,那些古文物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

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將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彼得堡,運到東京。

如此輕而易舉。

而王道士呢?傻笑着與外國友人寒暄,唉!傷心欲絕!正如餘先生説的,有時候倒真的希望那些珍奇被運走,畢竟外國那些識貨者們會永久地將它們珍藏,不會在石洞中,行途間被人們摧殘!讀到此處,不禁一陣心酸。

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當然也會有欣慰。

像天一閣,它只是一個藏書樓,卻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及其悲愴的文化奇蹟。

要保存下一座藏書樓是極為不易的,它凝聚了一個家族的人世世代代的努力。

明代嘉靖年間,一個叫做範欽的人開始了他的藏書之路。

從此以後,世世代代,便謹遵先祖的遺命保護着它。

不難想象,天一閣藏書樓對於許多範氏後代來説幾乎成了宗教式的朝拜對象,只知要誠惶誠恐地維護和保存,卻不知為什麼,的確有些可悲,不過也很慶幸,正因為他們,才使得天一閣保留至今。

它的價值,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藏書,它昭示着一個家族靈魂!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

其實,作為中國人,我們對中華文化的反思和探索應是無休止的,就像不斷探索和反思生命一樣。

正如有智者説“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

”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你做了多少思考,思考多了,靈魂便豐富了。

無意中瞥見了這樣一句話: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這是本書的開篇之作,作者為何以此開篇?是有他的道理嗎?帶着疑問通讀全文,才知作者苦心。用一個最具典型的例子向我們傳達着他的感受,讓讀者體會“一種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苦澀歷程。

敦煌莫高窟聞明於世,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古老中國乃至東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窟中繪製精美、豐富、規模宏大的壁畫,以及沙泥塑像,還有大批的經文所開成的敦煌學,是現代研究古代文化與文明的重要文獻,令科學界震驚,就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歷史長河的歷練中,越發顯現其魅力所在,從此世界關注敦煌這個地方。這是祖先給我們的遺贈。

作者就是為我們翻開了這頁歷史,看着敦煌美,讓我們驚歎的同時,一樣遺憾者由於愚昧與無知,對她的摧殘與破壞。時間會在任何事物上留下痕跡,無論是人的生老,還是事物的變遷,都是自然的規律,可是人為的破壞卻加速事物的惡性循環,造成不可逆轉的錯誤。敦煌匯聚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與艱辛,它巧奪天工和浩大的營造工程是現代人不可想象也無法模擬的事情,然而她的神奇與美麗也會在瞬間粉碎,也許這就是歷史吧!作者以莫高窟的罪人王道士為典型,影射出一批這樣的人,在講述敦煌歷史和文化同時讓我們看到某些無知的中國人的所作所為,作者感歎、歎息着“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無奈的“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作為一個學者,他要怎樣急呼,在他心底又將怎樣痛苦的呼喊!可惜,他不在那個年代,他無法改寫歷史,無法把無知變為有知,他只有這樣面對慘白。我在想中國更可悲的“慘白”不止是敦煌,細數現存的穩中有各處古蹟那一個不是歷經風雨,王道士這樣的人不止一個,更可怕的是個人的行為主導一切,無人問津,無組織、無紀律,更沒有保護意識,很多古蹟多為民間組織保護、崇奉,才得以保留下來。此時,讀者腦海中也許已浮現許多……似乎與作者一同投入拯救文化的急呼中。

如今,英國倫敦博物館,法國盧浮宮,世界各地知名的大博物館都陳列着各種來自東方,來自中國的文物珍品,更甚者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僅此一件的遺存,卻不在我們手中,也許再無緣一見。前一段中央四台《國寶檔案》連續講述了,追蹤遺失國外的中國國寶級文物,也許就是為了滿足讓國人看一眼的願望吧!這也讓我們認識了歷史,知道外國人從我們手中略奪了多少珍寶,又因無知的人送給他們多少無型的有形的財富。那是打上歷史烙印的珍寶,世上再找不到第二件,再也沒有人能製造給我們。當歷史翻過這一頁頁,我們只能自責為什麼不能保護和擁有屬於我們的“東西”?這就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苦”吧!我們體會到了。

王道士是中國歷史的罪人,道士塔永遠受到世人的唾棄。當外國人拿着我們的經文,成就他一生事業的同時,外國人還感到從中國這麼一個蠢人手中搶救了這筆遺產是多麼重要。他們不斷暗示,是他們長途跋涉,使敦煌文獻從黑暗走向光明,文中這樣寫到:“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了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説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吧!至少它還存在於這個世界裏。”可是這句話終究説得不太舒心。象作者一樣感概中有多少無奈,為了文化的傳承,與其毀在無知的人與無能的政府手裏,還不如存放於他鄉。現在外國學者都以成就他們一生的敦煌學在中國學者面前炫耀,而我們的學者要向他們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作以研究。作者在最後發自內心的感概到:“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比我恨得還狠。他們不願抒發感情,只是鐵板着臉,一鑽幾十年,研究敦煌文獻。文獻的膠捲可以從外國買來,越是屈辱越是加緊鑽研。”

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佩服外國的學者,因為他們也是富有實幹精神的學者,都是為了文化研究,但是他們的論述中遺忘了一些極基本的前提,這前提是什麼呢?我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為此耗盡終生,肩負着中的榮耀與恥辱,我們能找回那遺失的“東西”嗎?答案在文章最後寫到:

“我去時,一次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正在莫高窟舉行,幾天會罷,一位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聲調作了一個説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説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最後讓我們慶幸的是:敦煌還在中國,沒有人能把歷史搬走,也沒有人能把一個民族的文化略奪或是拱手送人。作者以自己的感概告訴如今的人們,尤其是現代的年輕人,請記住歷史,瞭解歷史,尊重歷史,注重文化,保護我們的文化,使之發揚光大、源遠流長,切莫因無知,無意間就成了歷史的罪人。

西湖的水,太擁擠。

這裏踏過了太多留連的腳步,這裏映出了太多婀娜的舞姿,這裏吟下了太多曠古的絕唱,這裏流傳了太多璨燦的華章。邊疆四起的狼煙,到這兒只剩下了歌舞昇平;戰場揮灑的血淚,到這兒也只剩下了波光粼粼。金錢,慾望,美色,酒香,在湖畔招搖,薰醉了天邊一抹如血的殘陽。

終於,在西湖的亭台樓閣中,在西湖水的碧波盪漾之上,站出了一位林升。他望見宮牆間滲出的點點春風,拂亂了六橋煙柳,似乎看見一個王朝正乘着西湖水偏離了歷史軌道,漸行漸遠。他的筆尖指向了苟且偷生的朝中權貴,他的墨跡染透了碧汪汪的西湖水,他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南宋的天空: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詫異。它嗅了嗅自己還夾帶的林和靖的梅瓣鶴羽,不清楚自己好端端地怎麼就和亡國掛上了鈎。

可是,林升們的聲音卻越來越響,其中有企盼,有無奈,有斥責,有悲哀。這又逐漸上升為社會的感慨,上升為社會的風向。

西湖不是長江,可以盡情地衝着前方咆哮翻騰;也不是大海,可以隨心所欲地捲起千層雪。西湖,只能默默地嚥下所有亡國的寄託,然後,種進了浮在湖水上的千年藻苔。

為何南宋會亡得如此轟轟烈烈?

有人説,是因為宋朝繁極一時的昌盛。可是,論繁榮,無論如何也抵不過唐朝。

有人説,是因為南宋持久的兵荒馬亂。可是,論戰亂,該是元朝當仁不讓。

我認為,南宋的成功,在於它培育了一大批優秀詞人。雖説詩歌以盛唐為先,但是,唐朝李白太多,杜甫太少。因此,人們只能貼近唐的絢麗而難以捉摸透它興衰蜕變的悲涼。

歷史,是由人民所創造的,但是,是由文人書寫的。孕育出文人的王朝,才有力量在歷史的長卷中留下屬於自己的一頁,哪怕是不夠光輝的一頁。

該逝去的還是會逝去,該沉澱的還是會沉澱。光輝、屈辱,沉甸甸地降在了湖底,積成了軟綿綿的淤泥,在清冷的湖水裏,安詳地審視着自己,打量外頭的日新月異。

文化的羅裳,歷史的綢衣,厚厚地裹了一層又一層。西湖由絕代風華的江南女子,走向了雍容華貴的婦人。西湖水,也由真切逐漸邁向了虛幻。坐落於繁華的人世,卻擁有遙不可及的寂寞。

行人換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腳步卻一直踏不進西湖喧囂下的.寧靜;居民換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心靈卻一直融不入西湖美豔下的柔情。

西湖,只能獨自捲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歎息。

每每來到西湖旁,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我總會失去方向,失去自己對西湖的方向。

這裏有蘇堤春曉,有嶽墓棲霞,有雷峯夕照。可是,這裏已容不下一片空間,留給現在的我們。只有那鐘聲幽幽,湖水泠泠,鳴聲嚶嚶,指引着我,卻又隨了那人流,走向未曾預見的地方。

成羣結隊的不停步的人兒們,他們眼神所專注的前方,又可曾是一個真正的目的地?所有的人,都隨着另一個迷惘的步伐,遺失了自己的步伐。

學者們也混在這一撥撥的遊客中,悄悄地來了。他們在夜晚輕輕地打撈一池曠古的繁華,想要用自己的頭銜、身份,去征服這一汪曼妙的湖水。西湖,也看過太多,她只牽扯下皎潔的月光,點亮了湖畔的燈紅酒綠。

景點,景點,眼裏只剩下風華絕代;

遊客,遊客,心中只剩下吃喝玩樂。

所有的目的,在這裏都失去了目的。所有的意義,在這裏都失去了意義。

西湖的面容,難道只有在泥淖後憔悴?

於是來了位餘秋雨。他放下身段,放下遮蓋,毫無顧忌地跳下了這潭西湖水。他的腳掌,撫弄過西湖的肌膚,掀起層層歷史的漣漪,他的水波被抽象了,但西湖,卻在一個人身上真切起來。

這是西湖的欣慰。

這是中華文化的悲哀。

中國人太過於追求歷史的沉澱。放眼望去,大中華的土地上,哪處風景名勝脱得開文化的底藴?道風,禪語,書生,大將,永遠是最好的宣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遊客。

中國人追求那些所謂的旅遊勝地。可是,一旦追求者多了,那份悠遠與幽靜勢必會被擾亂,而它先前的美,也不復存在了。

於是,中華大地上,一幕幕地上演着悲喜劇。

西湖也成了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

微笑着,寂寞着。

等待解脱。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有一本書,你不能手持香茗,淡然讀之;有一本書,你不能任之塵然,漠然無視,這本書不僅讓讀者在美妙的文字中暢遊文化意識的河流,更重要的是在作者對古人古蹟悲劇的同情和憤懣中,在歷史深重的歎息中,給讀者以啟迪——珍惜中華民族這壯美的河山,珍惜經歷過風雨洗滌的燦爛文化,珍惜來之不易的現代文明生活,這便是《文化苦旅》。

與其説這是一部山水遊記散文,不如説這是一段歷史文化的描述,餘秋雨先生憑着自己豐富的文史內涵和文化底藴,寫出了歷史的悲歎和一個人對世態的思考,我合上最後一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從這本書中不僅僅學到了智慧,更重要的吸納了其間深刻道理和奮進的思想。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血液是噴湧的,惋惜於歷史對古蹟的破壞,憤怒於歷史對部分文化摧殘的同時,也堅定了文明在變化、發展、創新中得以延續的信心。

關於作者——餘秋雨先生,是存在爭議的.,但我想一個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重要遺址,不顧生命危險考察和保護古蹟的人,是應該得到尊重的和敬仰的。作者在書中披露了制度的悲哀,古人的悲哀以及古蹟遭到破壞的悲哀。《牌坊》中猶如天使般聖潔的姑娘在種種期盼中安詳逝去,《寧古塔》中流放的文人,這是制度的悲哀,但作者只是將制度的穿插文中,印證制度會隨社會進步不斷完善的趨勢,體現古人古蹟那頑強的生命意義。

作者筆下的古蹟是倍受磨難的。《道士塔》中的莫高窟,精美的壁畫被骯髒的石灰刷去,精緻的塑像被無知的鐵錘敲毀,奧祕的藏經洞被粗暴的刨開,最富智慧的經文被轉移,讀此,心在滴血,那可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如今竟被斯坦因劫去,這是歷史在歎息,歷史在流血呀!

作者筆下的古人是倍受摧殘的。《黃州突圍》中蘇東坡的悲慘處境讓人難以想象,在畢世皆濁的年代裏,蘇軾的才華被埋沒,“馬台詩案”將莫須有的罪名硬套在這個文弱詩人的頭上,使他不得不收斂自己的才情,雖然沒有阻止他對詩的創作,但畢竟對詩壇造成一定的損失,我分明聽到歷史在歎息,沉重地讓我喘不上氣來。

無論是對古人還是古蹟,歷史的歎息實質上是對中華文明損失的歎息,《風雨天一閣》遭受的何止是風雨?是書籍的丟失,文化的遺棄。《巴金百年》作者何止是感歎巴金的慘境,他還歎惜文革對知識的褻瀆,所造成的文化流失。

儘管經歷了歷史中的各種磨難洗禮,但風雨過後總是彩虹,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歷史舒展開眉心,歷史已經歎息千年,我們應該有所改變,不讓歷史重演,保護好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文化,讓祖國山河更加壯麗,文化更為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