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子部 > 道家老子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集合8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老子道德經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集合8篇)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1

事物總有對立的一面。有喜才會有悲,有歡才會有愁,有希望才會害怕失望。歡喜、悲愁、害怕都是因為心中有“欲”。“欲”既然能帶來歡喜、悲愁、使人畏懼。那麼無“欲”當是無悲、無喜、無歡、無愁、無畏的。一個遇事能處變不驚、沉著應對,面對困難無所畏懼的人,那是因為他心中不受這件事的對立面,也就是不受其他“慾望”的干擾。所謂無慾而心靜與無欲則剛,就是這個道理。“無慾”並不是要人擯棄七情六慾,能拋棄七情六慾的那不是人,是“神”。“無慾”真正要做的,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事萬物產生時,不要用其他念頭去禁錮和干預,要順其自然,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當事、物發展後不要自以為盡了力;而當事物發展到一定高度後,也不要居功自滿;只有不受各種對立因素的干擾,事、物才能最終達到圓滿。

上面這個過程就好比心中有一個好的“創意”,還沒開始去實施時,自己就不斷的用各種理由去否定它,那麼這個“創意”肯定是不會展現出來的。只有去實施這個“創意”,它才能逐步展現出來。當這個“創意”實施到一定階段,出現困難後,也不要為自己找各種藉口來中斷它,只有一心一意做下去,這個“創意”的效果才能最終展現。而當這個“創意”最終得以實現後,也不要沾沾自喜,自得自滿,只有這樣才能使這個“創意”達到完美的效果。這個“創意”可以是一個創業的點子,也可以是對一個姑娘的愛慕之心,也可以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也可以是為人處世的方法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傾,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了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一、老子對道、德的理解。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為“道”,而且老子認為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的原因就在於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一個總的理解。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始”,是一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並且在本質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物件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樸”、“一”等。

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源泉。“道”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中。“道”還可以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轉化。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為無是對於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並不是零或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於道“無”的外表的形容。二、老子宇宙事物的變化的看法。老子認為,事物的變化規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稱為“常道”。而從常道內除的“德”,可以稱為“常德”。而稱道為“無”,就又可以稱“常無”;稱道為“有”,又可以稱為“常有”。老子認為“知常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來規範日常的行為,不輕易為自己謀私利,就可以稱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則又可以稱之為“襲明”,或“習常”。

而如果我們不知道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律,而違背規律,任意而為,是不利於事物的正常發展。而事物的變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當一個事物的發展如果達到了極點,則必然會向事物的相反方向發展。老子稱為“反”或“復”。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和“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樣的論述。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為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一定的作用。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2

中國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國家,漫長燦爛的五千年文明中流傳下來了很多經典的思想以及典籍。其中有這麼一個長達幾百年的征戰史,也正是在這段崢嶸的歷史階段,人才輩出,思想膨脹,百家爭鳴。這段時間就是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

在這段連年戰爭,諸國征伐,民不聊生的時代,無數有志之士運用各種辦法尋求治國安邦之道。因此形成了與東周國內割據一方的諸侯國一樣的各個學術學派,產生了許多有名的學術成果,以及文化名人。典籍有儒家的《論語》、《春秋》、《孟子》等等;道家的《道德經》、《莊子》等等;墨家學派的《墨子》等;還有兵家的《孫子兵法》等等。學派以及典籍之多不勝列舉。我想作為一名有知識、有文化、有素養的當代大學生,應當好好學習一下中國古代的這些經典名著,因為這些作品出自那樣的一個戰亂年代,人們常常對明天的太陽不抱希望,然而在這樣一個生死不由自主的年代,他們能夠更加看清人生的意義,更加明確生命奮鬥的目標,更加註重國家的一統和興旺發達。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思想,並不是過去的東西都是腐朽的,也許他們的思想能夠對於我們現在的生活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在寒假期間我看了一些諸子百家的經典,其中認真學習了道家的《道德經》,雖然理解了不少道家的思想,但是老子高深的古典辯證哲學思想並不是光看這些文字以及一個寒假的時間就能理解透徹,並且運用於實際的。

讀《道德經》,首先就是要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老子自己就說過,“道”這東西,它大大超越了知識的層面,所以我們不能用已有的.知識來理解、來衡量、來解釋,我們必須要突破知識的限制,隨老子一起站在局外來看這個世界,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視野才沒有死角,我們才能夠理解“道”的永恆。然而這個在看《道德經》前就應該有所準備的過程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情,所以無數人都看不懂,完全無法理解,於是自下定論,認為這是老子的一出惡作劇,故作玄虛。

在有了這樣一個大概的理解準備後我們再看《道德經》,於是可以感到,老子的思想是圍繞著“道”這一觀念展開的。老子所說的“道”,並非人們通常所講的道路、規律、天之道或人之道,而是既“無名”,又“有名”的一個實體。他所說的“名”,也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名稱或名字,而是與實際內容相對應的形式和形態。老子的“道”一方面“寂兮”、“寥兮”、“恍兮”、“惚兮”,寂靜無聲,空虛無形。另一方面,它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是一實實在在的事物,有具體的形象。顯然,老子所說的“道”是一客觀存在的實體。這個渾然一體、不可割裂的東西,先於天地而生。它獨立存在,永遠也不會改變。它具有實體及其法則或規律這二方面的意義。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質。“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甚信”,含有真實可信的事物的本質。“道”產生萬物,萬物其中有“信”,含有真實可信的事物本質。“道”產生萬物,萬物產生後又向它迴歸。“道”好似萬物的宗主,它是萬物的匯歸之地,萬物都歸附於它。“道”在萬物中的體現稱作“德”。“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大“德”的樣子,一切以“道”為轉移。天得到它就澄清,地得到它就安寧,神得到它就靈驗,川穀得到它就盈滿,侯王得到它就成為天下的君長。“道法自然”,它是自然的縮影和化身,是大自然及其規律的代名詞。

“道”又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有名”是萬物的根源,天下萬物無一不產生於天、地這樣的具體的有形之物;“無名”則是萬物的始端,具體的有形之物均產生於“道”和無形的“一”。“道”的運動就是向相反方向的轉化。它的運動軌跡是由近及遠,越離越遠,但最終又由遠處返回。天、地和人均取法於“道”,無一不是如此。如對於萬物來說,“道”使其從無形成為有形;但“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又使其從有形轉化為無形。無形既是萬物運動的起點,又是萬物運動的終點、歸宿和本根。

在認識了“道”並據此瞭解天下萬物後,老子認為認識的過程就已經完成,因而主張堵住耳目口鼻,關閉感知的大門,“絕學”、“棄知”,返回到無知、無慾的純樸狀態。

老子主張通過觀察萬物來認識其本質。這使他的認識論具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因素。此外,他又認識到,只有通過理性思維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一觀點也是值得肯定的。另外,老子又主張只有無慾,才能認識無形之“道”的奧妙,這就使他認識論帶有神祕的色彩,但同時又揭示了一種獨特的認知方式和與眾不同的思維模式。

而在當今有為了利益而反目的兄弟,還有為了利益而越來越疏遠的人際關係,我認為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倡導大家學習道家返璞歸真的思想,少一些利益征討,多一些親情友誼。

粗看人生幾十載,你可以為了獲得萬萬人之上的榮耀而奔波此生,也可以拉幫結派,糾集聚眾虎踞一方,還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細數天下王侯與膝前孩童聽。都不過幾十載,於是萬萬人之上的人要求別人幫他寫書,把他打敗拉幫結派的傢伙的故事寫成一本厚厚的笑話,並給這部笑話取了個頗有文學意味以及哲學涵養的詞叫:歷史。並且告訴要求所有的人都像他學習,界定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追尋平凡夢想的人為愚昧。細看人生許多日子,不要因為他短就可以忽略,因為再小的一天也是昨天所不能擁有的明天,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夠真正的超然不受拘束?是“道”所衍生的人民。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3

通讀過老子《道德經》後我感悟頗多。也改變了我對老子“道”的觀念的理解。我一直認為老子思想是反對仁義智慧,反對革命,主張消極被動、無所作為、甘守懦弱、逆來順受、保守倒退的觀點。現在我知道老子所說的無為,事實,是不要逞強而為,而要以輔萬物共成長以盡所能,生活中,我們不以個人得失為得失,而以宇宙萬物得失為得失,這才是真正的天道,順應天道才能求得永恆,這是無可爭議!很簡單的道理,我們只是這個世界一個過客,完成我們過客的任務,便是盡我們曾經是這個宇宙的一份子。

《道德經》對於我影響最深刻的莫過於老子所說的“有為與無為”和“柔”的詮釋。下面我就對這兩個方面說一下我的理解。正如老子所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尊賢者虛名,民眾就不會攀比相爭,不去特意哄抬貴重物品,民眾就不會生出盜竊占有之心,不去挑拔慾望,民眾之心便不會亂。因此聖人治世,便淡其心志,讓其吃飽,削弱其爭名奪利之志,強健其身體健康生活。讓人民不要去自以為聰明,追求逐利被慾望牽著走,不自以為聰以便不會胡來,一切順自然天道而行,如此無為無慾發展,則無所不為的發展,人類終回走向天道最完美世界。這正如我們的生活,人們若能無為無慾,怎麼會生出這麼多的麻煩,鬱悶,爭鬥,吵鬧,更不會有戰爭,這不是為無為,而無所不為麼,當你的雙眼不是為慾望所迷,你會自覺去追求一種心靈審問與詮釋。老子第三章道出了現代人都不能體悟的道理,我們自己掙扎其中,自欺欺人,只能貽笑大方了。

如果我們沒有名利之心,沒有慾望之爭,便也就不會有人自以為聰明。埋怨現實殘酷的人,有沒有想過,造成這種殘酷的原因就是你內心的名利之心呢?正如現在一句流行的話所說:“人生的痛苦一半來自於生活,一半來自於攀比”。老子是總結的多好呀,雖然人的慾望生來就有,難道我們不應該為了自已的健康生活而有所控制麼?其實人的思想進化了千年了,其實還沒有比老子更進步的了。

又如老子所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真正至上的善就像水,水能滋養而不爭高下,以處於人們都不願處的低處,因而接近於道。住在善地,心存善念,與善結仁義,為政善於治理,處事善於運用自己所能,有所行動能合天時。因為其不爭,因此便沒有憂患得失。“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天下萬物都有來處,其來處便如人母,即然明白了其母,便可以進而瞭解他兒子,瞭解了他兒子,又可以反過來怎樣保護他的母親,守住了源頭自然能生生不息息永生不滅。塞住耳目口鼻誘惑,關閉喜怒哀樂的欲門,一生便能安逸不勤苦。放開耳目口鼻的痛快,開啟慾望之門去追名逐利,一生不可救藥。能看到人所不能看見的.細微之處為“明”,懂得守住自己的弱點才能至“強”,使用“明”的領悟,走上光明大道,不給自己帶來災禍,這才是常道。

水處眾人之所惡,不是不爭上游,而是那裡沒人去,而有些事總是要有人做。老子不上進實在是一種斷章取義的解讀,水為什麼處眾人之所惡,仍因其利萬物,而不與人爭長短,這不是上善麼,水這特性,就接近於道的本性,想來不是正是如此麼,你爭來爭去,最後,還不是要轉變成這世界的另一分子,有什麼好爭,人與人之間,如果都能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自動尋求平衡相處,那這世界會更加和諧。

而老子對“柔”的解釋:不要怕自己柔弱,而使你自己守不住這個柔弱,你守著柔弱,永遠有一種生命驅動你,你就會最後達到成功。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正確運用“柔”的智慧的話,這是我們成功的一大祕訣。正如我們人,年紀越來越大,身上最堅硬的是牙齒啊,最柔軟的是舌頭。那麼一比,就比出來了,年紀越來越大,牙齒動了,然後一個一個掉了,堅強的東西完了,牙齒都掉光了,舌頭還是好好的,柔弱勝剛強啊,牙齒最剛強,都掉了,柔弱勝剛強。海嘯來了,狂風來了,大樹颳走了,小草依然在那裡。大樹很剛強,剛強,吹掉了,小草依然在那裡;強烈的大地震來了,摩天大樓倒塌了,小平房還在,柔弱勝剛強;水滴滴答答地不停地滴,水滴石穿;你看看,螻蟻這麼柔弱,可以把一個擋水的大堤壩蛀空;空氣不動,空氣最柔弱,空氣的不動它的力量多大,可以把千年的鐵柱鏽掉;空氣一流動,不得了,把大樹都拔掉,最柔弱的東西,多厲害。所以老子這種慧心,這種聰明的智慧,感悟,慧眼,慧心,所以他強調,“柔”,“守柔”,“貴柔”——以柔克剛,柔中有剛,百鍊成鋼。一個人的成功,需要的可能不是強硬的態度,我們往往需要的是一種柔的品格。

老子的告誡會引導著我以後做事的態度與方法,也將成為我以後為人做事準則。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4

事物總有對立的一面。有喜才會有悲,有歡才會有愁,有希望才會害怕失望。歡喜、悲愁、害怕都是因為心中有“欲”。“欲”既然能帶來歡喜、悲愁、使人畏懼。那麼無“欲”當是無悲、無喜、無歡、無愁、無畏的。一個遇事能處變不驚、沉著應對,面對困難無所畏懼的人,那是因為他心中不受這件事的對立面,也就是不受其他“慾望”的干擾。所謂無慾而心靜與無欲則剛,就是這個道理。“無慾”並不是要人擯棄七情六慾,能拋棄七情六慾的那不是人,是“神”。“無慾”真正要做的,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事萬物產生時,不要用其他念頭去禁錮和干預,要順其自然,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當事、物發展後不要自以為盡了力;而當事物發展到一定高度後,也不要居功自滿;只有不受各種對立因素的干擾,事、物才能最終達到圓滿。

上面這個過程就好比心中有一個好的“創意”,還沒開始去實施時,自己就不斷的用各種理由去否定它,那麼這個“創意”肯定是不會展現出來的。只有去實施這個“創意”,它才能逐步展現出來。當這個“創意”實施到一定階段,出現困難後,也不要為自己找各種藉口來中斷它,只有一心一意做下去,這個“創意”的效果才能最終展現。而當這個“創意”最終得以實現後,也不要沾沾自喜,自得自滿,只有這樣才能使這個“創意”達到完美的效果。這個“創意”可以是一個創業的點子,也可以是對一個姑娘的愛慕之心,也可以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也可以是為人處世的`方法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傾,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了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一、老子對道、德的理解。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為“道”,而且老子認為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的原因就在於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一個總的理解。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始”,是一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並且在本質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物件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樸”、“一”等。

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源泉。“道”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中。“道”還可以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轉化。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為無是對於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並不是零或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於道“無”的外表的形容。二、老子宇宙事物的變化的看法。老子認為,事物的變化規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稱為“常道”。而從常道內除的“德”,可以稱為“常德”。而稱道為“無”,就又可以稱“常無”;稱道為“有”,又可以稱為“常有”。老子認為“知常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來規範日常的行為,不輕易為自己謀私利,就可以稱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則又可以稱之為“襲明”,或“習常”。

而如果我們不知道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律,而違背規律,任意而為,是不利於事物的正常發展。而事物的變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當一個事物的發展如果達到了極點,則必然會向事物的相反方向發展。老子稱為“反”或“復”。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和“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樣的論述。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為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一定的作用。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5

雖然我學習《道德經》的時間很短,資訊也不容易理解,但我在張兼維教授精彩的講座中瞭解了《道德經》,學到了一些人生哲學,這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所以這確實是我一生中寶貴的一課,讓我受益匪淺。張教授在講課過程中也加入了許多自己獨特的見解。他還提出主張,大家對《道德經》的理解和感受不一樣,要多互相交流討論。在這裡,我就說說自己學習《道德經》後的看法和討論結果。

《道德經》的核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範》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並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無神論思想。《道德經》文學豐富,視角獨特,思想深刻,資料深刻。時至今日,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總的來說,在治國安邦、規劃用兵、處理國際關係、現代企業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借鑑意義;簡而言之,就是人學習、修養、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的精神標準。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們認為宇宙萬物都是上帝統治的,最高的上帝是天,也被稱為天帝。這種觀念直到春秋時期社會大變才改變。老子是一個從哲學層面自覺而明確地否定天帝的早期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以是道,但很道。很有名,十。沒有什麼是世界的開始。是的,萬物之母。”(《第一章》)也就是說,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永遠存在。道的執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照自己的規律執行。宇宙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之母。

“無為而治”。老子的“道論”,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天人觀”。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基本上都是以人為本,順其自然。至於怎麼治國?他認為最好採取“無為而治”的方法,讓人民過自由的生活,無為而治,聽其自然發展,從而達到治理好國家的目的。在老子看來,無為就是有所作為,“無為而無不為”就是這個意思。老子反對以刑、禮、智治國。他反對增加人民的稅收,反對擁有強大的軍隊。他說:“誰樂意殺人,誰就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成功。”(《第三十一章》)他也反對工商業,反對知識,反對文化。在老子看來,如果人類社會不要“智”、“仁義”、“智利”,國家就要被統治。這三件事不足以治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人專注於“簡單”,少一些“私慾”,不求知識,這樣才能沒有後顧之憂。

老子嚮往的夢幻世界是一個小國寡民的.原始社會。他說:“一個人少的小國,讓人民有所富餘,讓人民寧死也不遠走他鄉。雖然有船,但是沒地方坐。雖有兵,無話可說。這樣人們就可以再次使用它。甘其食,美服,安宅,樂風俗,鄰國,雞犬之聲,民不往來。”(《第八十章》老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民休養生息、緩解剝削的迫切願望。老子說,人為什麼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那是因為他們的君主收了更多的稅。“民以食為天”(《第七十五章》)。他還說,“人不怕死,你為什麼怕死?”(《第七十四章》)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改良因素。但小國寡民的夢想是幻想,違背了社會歷史發展規律。但要看到,老子的行動是對奴隸社會制度不合理的攻擊,但對後世改良思想家和空想社會改革者的影響是深遠的。

對立互補。老子理論的精髓是他的高明辯證法。我觀察了自然界的變化,生與死的關係,新與舊的關係,社會史與政治成敗、福與禍的關係,在事物中發現了一些辯證的規律。《道德經》,也深刻地論證了對立面相輔相成,事物必然顛倒的道理。老子說,有與無是天生的,難與易是相輔相成的,長與短只有相互比較才能揭示,不同的聲音產生和諧,前後對立,有先後之分。總之,我承認事物是在矛盾中發展的。任何事物都必須是顛倒的,即事物發生變化時向相反的一面過渡,必要時完全變成相反的一面。因此,老子一再警告統治者,他們必須擺脫那些極端和過度的措施,不

那麼,事情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世界也就因此失去了。在他看來,一個好的統治者必須知道弱勝強的道理。為了證明弱勝強,軟勝強,他舉了很多例子。他經常用水來比較自然力的偉大和人類的高尚品質。他說:“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水更弱,但沒有什麼能戰勝強者。不容易。柔勝剛,弱勝強,天下不知,可為也。”(《第七十八章》)意思是世界上沒有比水弱的東西,沒有比水更強的攻擊力量這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明白,軟戰勝硬,弱戰勝強,但是沒有人能做到。老子認為,在發展的過程中,弱者是不可戰勝的,這對於人們認識到新勢力是不可戰勝的,具有進取意義。

當然,老子的辯證自然觀直觀、原始、簡單,缺乏科學論證。同時,他的辯證觀缺乏不可調和的戰鬥精神,受到時代和階級的制約。儘管如此,《道德經》中燦爛的思想火花,是值得我們珍惜的歷史遺產。

我們要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來看待和學習《道德經》。老子的思想並不都是正確的、科學的,但仍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哲學思想,對我們當下的生活仍有借鑑意義。也許,在未來的生活中,《道德經》會幫助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6

國學大師曾言:墨子代表真實,老子代表真理,孔子代表真誠,是中國人文精神的三駕馬車。一個人要在大地上承擔責任;一個人要在天空上建立智慧;一個人要像聖賢那樣去努力的完成工作。一個人要像道家的神仙那樣去舉重若輕,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萬物自然,這就是神於天,聖於地,這就是中國人最理想的人格狀態。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老子: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創始人,神話裡的太上老君。據說孔子和老子曾就“仁義之治”和“無為之治”展開激烈的辯論,有關老子和孔子論道的場面幾乎都是老子佔上風。

道和德

傳說老子當年西遊函谷關,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便出關相迎,果見一道骨仙風的老者駕青牛翩躚而來,尹喜見這老者長鬚如雪,有聖人之象。於是留老子於關內,並請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遊。老子不好推辭,便著《道德經》以警後人。

在《道德經》裡,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體現了古人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有計劃、有根據的,它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為人處世的方法。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德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為行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水和道

書中關於水的論述堪稱經典,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上善若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卻常德眾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為而又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世人卻不求回報,是故“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應該是像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為而無所不為,不爭而無所不得。處眾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為大道的高僧才會被人們所尊崇!水是至柔之物。千軍萬馬難敵一張巧嘴,刀劍鋒芒難劈至柔之水。我們知道水是柔的,柔到了極致!我們可以用刀槍炮彈摧毀一些堅硬的事物,例如建築物,銅牆鐵壁。然而卻不能用刀劍劈開水。是故“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與道是沒有形體的,你難以捉摸而又觸手可及。身邊都是道,因為道是“無”。我們應該學習道和水的柔,只有這樣我們的道路才會更平坦,我們的為人處世才會更圓滑。

規律和無為

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道德經》第三十九章中這樣闡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無為則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主要講的是人之道,無為貫穿始終。

此書可謂曠世奇書,字字珠璣,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人望“道”興嘆。畢竟此書森羅永珍,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它表現為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它表現為“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7

很多人認為,我這種年紀不適合讀這本書,其實不然,道德經的閱讀物件可以是任何年齡段。而根據自己的閱歷與人生經歷,會有不同的感悟。因其有一種深邃的、獨特的哲學視角,於是,我被深深吸引……

《道德經》只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嘆。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永珍,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說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為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如今我們所處的時代就象一棵枯萎的秧苗,渴望汲榷道德經》中的精華。畢竟,人性的虛榮與慾望充斥其中。而我們沒有足夠的定力去靜心、淨心。少私寡慾。所以,我們要學“道”。

如果我問你什麼是“道”,你可能會講出一大堆東西,別人聽得雲裡霧裡,甚至連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在講什麼。似乎沒有人能給道一個標準的解釋。老子在第一章開頭就做了詮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說,道要是能說出來,就不是普通的道了。我們難以理解道,所以追求的人不多,而成道者更少。基於此,我們所熟知的成道者大抵是那些看破紅塵,頓入空門的高僧道佬。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這本書的意義就太淺了。當在我緊蹙雙眉而對“道”一頭霧水時。第八章的“上善若水”提醒了我,老子認為“道”就好比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虛懷若谷,包容天地,以無慾普濟生靈,借虛懷渡盡群生。道,就像水一樣,無聲無息無為而養萬物,水就是道的一種表現形式。但它所承載的道,只是其中極小的一部分。

那麼,我們該怎麼理解“道”呢?

“道”,似乎很難解釋,我們經常用“道”,卻不知其意。在科學中,我們不知道一個人為什麼會有壽命,於是給了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因為有時間。而這本書中僅用一“道”字就深刻的詮釋了人的一生,雖簡卻精。同樣,在已知科學中我們知道質子中還有夸克,而夸克中還會有東西,甚至還有!我們不得而知,於是又以道喻之。對於人們難以解釋的事物或事情,這本書中都給出了簡潔卻確切的答案——道。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自然”是什麼意思?“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當然如此。所以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誰,那麼道就是宇宙的本原及它的規律。

道養育了萬物,以地球為例,道讓萬物各廝各職,演化出一套穩定的生態系統,死而又生,生而又死。不使其中任何一員太興或太衰。植物腐後可成為天然養料,為下一片長在這裡的植物以充足的養分,食草動物憑藉這些植物填飽肚子,鳥類和食肉動物又以這些東西充飢,這些動物死後,又為新的植物創造養料!萬事萬物都從它的根本出發,那麼一切事物也就簡單而明朗了。“道”之大,可大到宇宙形成,“道”之小,可小到電子運轉。星球的公轉自轉,週期一定,迴圈往復,從不間斷,是規律!電子的有序排部,是規律!可能這樣會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被接受。但是,這只是我的`一種解讀,而我對道的理解也只能說是淺顯的。道就像數學中sinα的函式圖象一樣,函式兩邊永遠沒有盡頭,且周而復始,而我們只能不停的探索……去尋找道的真諦。

有人也許會認為我們人類是個例外,因為我們有高超的智慧,發達的科技。既然人類有這麼發達的科技,為什麼“生物圈二號”的實驗還是失敗呢?原因很簡單,人類永遠不可能超越自然,超越道!如果我們一再違背道的規律,反其道而行,那麼我們必將受到道的懲罰。難道你沒有看到人類一意孤行的後果嗎?頻繁的地震現象以前從未有過,氣候異常也愈演愈烈……人類還以自己比其他動物略大的頭腦與“道”比高,卻不知“道”的智慧是你難以琢磨的,它滲透在每一件事物中,而這些事物又被道所包含,誠可以說是“眾妙之門”。

至此,我們應該懂得按照道的規律行事。人類有無窮無盡的慾望,但是我們只能適當地釋放慾望,不能恣意妄為。其實也就是道家所謂的“無為”。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也就是不違背道的規則而胡亂作為。有些人被慾望衝昏頭腦,胡作非為。而處在青春期的我們,有時為了虛榮互相攀比,穿名牌衣服,戴貴重的珠寶。其實,他們都不懂:真正美的東西是不需要任何裝飾的。更明確來說,他們不懂“道”。貪慾過度只會讓你墮入苦海,商紂王后宮佳麗無數,還要徵集民間美女,吃肉喝酒便罷,非要設酒池肉林,以供消遣,百姓難以忍受,遂有武王伐紂,商王朝也被推翻,於是後人稱紂王為無道昏君。虛榮心也常常害人不淺,《項鍊》中的女主角因為虛榮,白白耗費了十幾年青春。道讓萬物繁衍生息,而無慾無私,順其自然無為之道,利萬物而不求回報。我們這個被金錢與慾望所充斥的社會中,缺少的就是少私寡慾的優良品質,火熱的慾望讓我們難以靜心、淨心。道無窮無盡的智慧告訴我們要“至虛極,守靜篤”,方能活得自在。

不要讓慾望與虛榮控制自己,要理性的對待外在的世界和自己的內心,不要背離道的規律。只有這樣,我們就可以“無所不為”,什麼都可以做,只要遵循道的規律和規則。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瑰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自去讀才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同之“道”。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8

通讀過老子《道德經》後我感悟頗多。也改變了我對老子“道”的觀念的理解。我一直認為老子思想是反對仁義智慧,反對革命,主張消極被動、無所作為、甘守懦弱、逆來順受、保守倒退的觀點。現在我知道老子所說的無為,事實,是不要逞強而為,而要以輔萬物共成長以盡所能,生活中,我們不以個人得失為得失,而以宇宙萬物得失為得失,這才是真正的天道,順應天道才能求得永恆,這是無可爭議!很簡單的道理,我們只是這個世界一個過客,完成我們過客的任務,便是盡我們曾經是這個宇宙的一份子。

《道德經》對於我影響最深刻的莫過於老子所說的“有為與無為”和“柔”的詮釋。下面我就對這兩個方面說一下我的理解。正如老子所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尊賢者虛名,民眾就不會攀比相爭,不去特意哄抬貴重物品,民眾就不會生出盜竊占有之心,不去挑拔慾望,民眾之心便不會亂。因此聖人治世,便淡其心志,讓其吃飽,削弱其爭名奪利之志,強健其身體健康生活。讓人民不要去自以為聰明,追求逐利被慾望牽著走,不自以為聰以便不會胡來,一切順自然天道而行,如此無為無慾發展,則無所不為的發展,人類終回走向天道最完美世界。這正如我們的生活,人們若能無為無慾,怎麼會生出這麼多的麻煩,鬱悶,爭鬥,吵鬧,更不會有戰爭,這不是為無為,而無所不為麼,當你的'雙眼不是為慾望所迷,你會自覺去追求一種心靈審問與詮釋。老子第三章道出了現代人都不能體悟的道理,我們自己掙扎其中,自欺欺人,只能貽笑大方了。

如果我們沒有名利之心,沒有慾望之爭,便也就不會有人自以為聰明。埋怨現實殘酷的人,有沒有想過,造成這種殘酷的原因就是你內心的名利之心呢?正如現在一句流行的話所說:“人生的痛苦一半來自於生活,一半來自於攀比”。老子是總結的多好呀,雖然人的慾望生來就有,難道我們不應該為了自已的健康生活而有所控制麼?其實人的思想進化了千年了,其實還沒有比老子更進步的了。

又如老子所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真正至上的善就像水,水能滋養而不爭高下,以處於人們都不願處的低處,因而接近於道。住在善地,心存善念,與善結仁義,為政善於治理,處事善於運用自己所能,有所行動能合天時。因為其不爭,因此便沒有憂患得失。“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天下萬物都有來處,其來處便如人母,即然明白了其母,便可以進而瞭解他兒子,瞭解了他兒子,又可以反過來怎樣保護他的母親,守住了源頭自然能生生不息息永生不滅。塞住耳目口鼻誘惑,關閉喜怒哀樂的欲門,一生便能安逸不勤苦。放開耳目口鼻的痛快,開啟慾望之門去追名逐利,一生不可救藥。能看到人所不能看見的細微之處為“明”,懂得守住自己的弱點才能至“強”,使用“明”的領悟,走上光明大道,不給自己帶來災禍,這才是常道。

水處眾人之所惡,不是不爭上游,而是那裡沒人去,而有些事總是要有人做。老子不上進實在是一種斷章取義的解讀,水為什麼處眾人之所惡,仍因其利萬物,而不與人爭長短,這不是上善麼,水這特性,就接近於道的本性,想來不是正是如此麼,你爭來爭去,最後,還不是要轉變成這世界的另一分子,有什麼好爭,人與人之間,如果都能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自動尋求平衡相處,那這世界會更加和諧。

而老子對“柔”的解釋:不要怕自己柔弱,而使你自己守不住這個柔弱,你守著柔弱,永遠有一種生命驅動你,你就會最後達到成功。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正確運用“柔”的智慧的話,這是我們成功的一大祕訣。正如我們人,年紀越來越大,身上最堅硬的是牙齒啊,最柔軟的是舌頭。那麼一比,就比出來了,年紀越來越大,牙齒動了,然後一個一個掉了,堅強的東西完了,牙齒都掉光了,舌頭還是好好的,柔弱勝剛強啊,牙齒最剛強,都掉了,柔弱勝剛強。海嘯來了,狂風來了,大樹颳走了,小草依然在那裡。大樹很剛強,剛強,吹掉了,小草依然在那裡;強烈的大地震來了,摩天大樓倒塌了,小平房還在,柔弱勝剛強;水滴滴答答地不停地滴,水滴石穿;你看看,螻蟻這麼柔弱,可以把一個擋水的大堤壩蛀空;空氣不動,空氣最柔弱,空氣的不動它的力量多大,可以把千年的鐵柱鏽掉;空氣一流動,不得了,把大樹都拔掉,最柔弱的東西,多厲害。所以老子這種慧心,這種聰明的智慧,感悟,慧眼,慧心,所以他強調,“柔”,“守柔”,“貴柔”——以柔克剛,柔中有剛,百鍊成鋼。一個人的成功,需要的可能不是強硬的態度,我們往往需要的是一種柔的品格。

老子的告誡會引導著我以後做事的態度與方法,也將成為我以後為人做事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