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子部 > 道家老子

道德經讀後感(精選1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經讀後感(精選13篇)

道德經讀後感 篇1

很難說清楚的一章!絕大多數的解釋和傅佩榮相似。我多少有些不成熟的、不同的理解。

一個母體,要想保持生養能力,首先要有能容納新生命的“谷”,而且這個谷還要具有孕育新生命的“神力”。

天地作為一個母體,要想具有生養能力,也要首先有能容納新生命的“谷”,這個“谷”很像“橐龠”,虛而不屈。而且還具有“神力”,所以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守的就是這個可以始終保持旺盛“生養能力”的母體。

如果這種“生養能力”能夠一直不死,那麼新的生命就會源源不斷地誕生。這樣的母體,就叫做“玄牝”。

這種永遠保持生養能力的母體的奧祕所在,就叫做“天地根”。

這種玄妙的生養能力,在天地間綿綿不斷的產生作用,若隱若現於萬物之中,用之不盡。

也正因為用之不盡,所以“穀神不死”,所以“是謂玄牝”。

從古到今,無數人試圖打造“玄牝”,或者近似於“玄牝”,能有長久生育能力的母體。

通過玄牝傳承“不死的穀神”,也就是“血脈和精神”,血脈是有形的,精神是無形的。

我們中華民族就是具有長久生育能力的母體,源源不斷孕育著中華兒女,黃面板,黑頭髮,說著漢語,寫著漢字,傳承著中華文明。

為什麼中華民族能夠長盛不衰呢?“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這就要追朔中華民族形成的根源——炎黃文明瞭,也就是畜牧民族和農業民族不斷鬥爭與融合的文明。很多民族“谷”還在,“神”卻沒了,被完全殖民化後,喪失了自己的語言,文字,文明,完全嫁接成了其他民族。看著還是李子樹,結的卻全是蘋果。這樣的民族,事實上“穀神”已死,母體已亡。

更有許多民族,形神俱滅,成為了歷史。

作為一個人,總會死的。卻也有“不死的穀神”,比如老子,他把他是精神思想,從他的軀體裡分離開,成為一部《道德經》,這部書就可以成為“玄牝”。它可以源源不斷地產生信奉老子思想的後人。

《道德經》為什麼會長盛不衰呢?“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道德經》的天地根,就在老子為什麼要寫《道德經》。老子當年遇到的困惑和對困惑的思考,到如今,我們依舊有那些困惑,依舊需要思考。一旦當初“老子”遇到的困惑,如今已經不成為困惑,《道德經》就壽終正寢了。

一個百年家族屹立不倒,也可近似“玄牝”,百年家族源源不斷地產生優秀人才,支撐這個家族的長盛不衰。

百年家族長盛不衰的奧祕是什麼?“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百年家族的天地根,就是百年家族的立根之本,在於“優秀的家訓”和能夠嚴格履行家訓。

不像更多的家族,還沒形成一個可以源源不斷產生人才的“母體”,就瓦解了,第二代就忘掉了第一代賴以成功的根本,結果富不過二代。

歷代統治者,都想把“政權江山”打造成“玄牝”,讓自己的政權可以長盛不衰。當這個政權可以源源不斷產生維護這個政權的優秀人才時,這個政權就會有勃勃生機。否則,就會被推翻,或者復辟。

比如無產階級政權,如果能源源不斷產生無產階級知識分子,和無產階級接班人,那麼無產階級政權就能長盛不衰,否則只會被複闢。

什麼樣的政權才能長盛不衰呢?“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就是要看這個政權的“天地根”,政權的立根之處,也就是政權建立的初心。

所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保持政權不褪色。

許多政權忘記了初心,很快就被當初推翻的政治階層復辟了,於是又迴歸到“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律裡去了。

道德經讀後感 篇2

因為年輕,所以有很多的迷惑不解,因為有太多的追求,所以有對世界的不滿憤慨。讀一些修身養性的書籍有利於心靈心智的成長。《老子》通篇闡述了一個思想,那就是“道”,一個看不見摸不著卻的的確確存在於萬物之間,所以事物都必須遵守的一個規律,正是因為這個規律法則的存在,所以要“無為”,無為不是無作為,而是順應事物存在發展的規律,不能逆反或是違背這個自然法則,對於我們這些唯物論者,老子的觀點的確和我們現在人的思想很接近。通篇文章不過幾千字,然而個人理解不同,感悟就有所不同。我曾在網上就見過同句話不同譯文的,可見精品文章閱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一種生活的哲學。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是在現實中常常會發現身邊的人如何如何不如自己,真的好似無任何優點,我們無法包容一個自己有所厭惡或是不屑的人。那麼又如何三人行就有自己的老師呢?老子的這句話卻給了我很多啟示。雖然取自的這一章主要是表達事物辯證統一的論點,但是卻能成為生活的一種哲學。人們知道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為大家清楚什麼是不美的事物,是不好的事物;知道真善之所以為真善,是因為知道那些不真善的事情。所以,當我遇見一個滿是缺點的人時,我們就可以把他當作老師,當作一個反面教材,讓自己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就行。我想這種哲學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的。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乍一看,你會覺得,老子的話很不正確,治理國家怎能讓民不爭無慾呢?那樣國家如何發展呢?其實老子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人們常常會去做那些別人鼓勵做的事情。當這種趨勢引導過於時,往往使得人們會使用無用其極的手段去實現,這樣就違背了事物本身發展的規律,其無為深深融入這段文字中。一個國家發展最講究平衡均衡,過渡追求某項,會導致國家發展的不平衡,比如中國自改革開發,政府過分倡導物質建設,致使精神的缺失,社會陷入了畸形,不平衡的發展。所以如今政府倡導精神文明。這樣的例項足以證明老子此段話看似不正確卻的的確確很有道理的原因。在《君主論》中有一段對於君主的形容,最優秀的君主是那些百姓完完全全可以忽視忽略的君主,百姓感覺不到君主正在影響他們,他們只是自由的發展,這也與老子的“無為而治”不謀而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通篇翻譯下來,很容易讓大家誤會,老天爺對萬物不屑一顧,只是當草狗一樣,起碼在《誅仙》裡,感覺就是那麼怪怪的。其實老子提倡的是一種眾生皆平等的理念,自人類能直立行走到今,人類一直務求擺脫食物鏈、大自然的束縛,高科技武器的發明、DNA的破譯,其目的就是為了能站立在食物鏈以外,如天神般決定其他生物的生與死,然而人類即使如何努力,仍然在自然的法規裡,生老病死,肆意的破壞萬物而引起的天災,還有人類殘弱的身體已經無法對疾病、病毒的抵抗進行進化,也許正是因為此,人類變得越來越貪婪和自私。老子這段警世名言看來只能成為小說裡的一個得道昇仙的口訣了。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段話很有哲理,有與無的矛盾統一,在短短几句話中體現的淋漓盡致,碗之所以為碗,正是因為中空的無,才有了盛物的功用。正是因為無的存在,才能體現有的價值和功用。萬事萬物皆如此,因此我們不要太拘泥與是非成敗,得失之心。也許正是現在的無造就以後的有,失敗乃成功之母就是這個意思。

老子的文章字不多,篇幅不長,每章既可以做段落來看,同樣又能單獨取出細細品味其中蘊含的深意。小說中常常把道德經作為武功祕訣或是修道成仙的口訣,雖然道德經不能讓你成為武林高手或是飛昇成仙,但是卻可以讓你的心靈得到飛昇。

道德經讀後感 篇3

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上善若水,當屬人生的最高境界。

水是無私奉獻的。古有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哪裡有水,哪裡就會有生命,水作為生命之源,無私地像萬物獻出它晶瑩的身軀,卻不索取一分一毫。當酷暑籠罩著大地萬物,當連片的土地相繼裂開,水幻化成另一種身姿,從天而降,化為甘霖,滋潤著生靈。

水是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莊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山中清泉,自然而純潔;淡如涓涓細流,清澈而透明;淡如一畝方塘,平靜而清幽。水,以其低身的姿態,穿行在崎嶇的土地之間,從不與人爭高下,只默默地,悠閒地開墾出生命之園,流出一曲又一曲的佳謠。它沒有虛名浮利,只懂得寧靜致遠,悠悠地流向遠方。

水有其寬廣的胸襟。因為寬容,才有了浩瀚無垠的大海;因為寬容,才有了那山林深處的溪流;因為寬容,才有了那波濤滾滾的江河。包羅永珍,影布水面,給日月星辰一個夢幻的世界。河水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水不擇優去劣,而是以有容乃大的胸懷,接受萬物,洗淨除塵。

水是謙虛,虛懷若谷的'。水以其最低的姿態,穿行逶迤於土地山川之中,俯身親吻著那一方土地,即使到最高處,也會找個罅隙縱身跳躍,然後摔個粉身碎骨,回到它賴以生存的寄居所,也就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瀑布。水從不居高自傲,即使用它的身軀餵養了人們所需的大米,也默默地流淌著,教會稻穀即使豐碩也要垂下頭顱,謙虛地飽含鮮食等待人們的豐割,才造就了人們的一日三餐。

水,不僅是我們的生命之源,也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榜樣。人心亦如水,於淡泊以名志,寧靜以致遠的淡然中,陶醉於雲捲雲舒的人生境界裡,漫步於水流低吟的閒情雅緻中,臨溪側畔,靜聽流水嘩啦,細思人生哲理。

上善若水,以其無私奉獻,淡泊名利,有容乃大,虛懷若谷的精神,詮釋人生的品質,它將永遠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難以迄及的高度。

道德經讀後感 篇4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

對於《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於我這種凡夫俗子,才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讀後感,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開頭一句, 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 價值觀不同, 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開頭這十二個字,是通篇的總綱。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 "可道"之道, "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聖人之道, 也就是順其自然, 返樸歸真之道。 一是走常人之道, 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於自己的“聖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並不認為《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在假日愜意的下午,品上一壺上等的茶,細讀《道德經》,感受它對心靈的洗禮也不一定。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萬物雖為天地所生,但無一物為天地所偏愛。天地統治萬物利用的是至誠不移的自然規律, 萬物的生長髮育,只能遵循這一規律,否則就會受到嚴懲。聖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違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聖人是由人民推舉產生的,是人民的代言人, 是法律的執行者和捍衛者。 在聖人的心目中, 只能存有法的觀念, 而不能存有 "仁" 的觀念。有了"仁"的觀念,就會以自我為中心,用權力代替法律,這樣一來,法律就會失去威嚴,社會就會滋生罪惡,百姓就要遭殃,這才是統治者最大的不仁。 "不仁"是老子的法治思想。仁是目的,不仁是措施,唯有不仁,才能至仁。天地至仁,用至誠不移的自然法則來體現;聖人至仁,用完善的社會法律來體現。另外, "天地不仁"是 萬物平等的思想, "聖人不仁"則是人人平等的思想。

在古時,老子就已經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思想。這在現時仍有現實意義。我們都在倡導人人平等的社會,而要做到人人平等,不能空喊口後,而是需要靠完善的社會法律來體現。聖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違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時至今日,依法治國仍是我們奉行的。這時,我們不僅概嘆,怎麼老子能預示未來社會的發展。就像馬克思,預示到社會主義產生一樣,這麼具有前瞻性?讀到這段,我不僅要為老子的獨到眼光而欽佩。這也難怪林語堂說,“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段話,用現在的話來翻譯一下,那就是:具備最好的人的稟性好象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質最接近於“道”。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待人善於真誠相愛,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只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這是一首對水的頌歌,歌詠的物件是具備像水那樣品格的聖人。它以“上善若水”為提綱,指出一個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無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樣謙退守中的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水,與物無爭,謙下自處。所以老子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能做到如水一樣,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養到像水一樣,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心善淵”;行為修到像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與善仁”;說話學到如潮水一樣準時有信“言善信”;立身處世做到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正善治”;擔當做事像水一樣調劑融和“事善能”;把握時機能做到像水一樣及時而動,隨著動盪的趨勢而動盪,跟著靜止的狀況而安詳“動善時”;再配合基本的原則,與物無爭,與世不爭,那就永遠沒有過失了。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在現實的社會中,人們只關心外部感官的需求,而越來越忽視心靈的渴求,但是眼睛的視野,相對於心靈的視野來說,是有侷限的。人們只執著於五色世界,忽視了精神世界,而心靈的失明,才使人真正迷茫。大音希聲,耳不能聽,只因五音亂耳,使人失去了大道的聲音。大道的聲音才是最真實,最動聽,最感人的。人們只執著於外在的聲音,忽略了心靈的呼喚。而心靈的失聰,才使人真正寂寞痛苦,孤獨可怕。爽,是違背的意思。人們貪求口福,喜歡山珍海味,只去滿足口感的需要,卻違背了心靈的渴求。心靈所渴求的是淡而無味卻又韻味無窮的大道。 追求"五色""五音""五味" ,只是為了滿足外部感官的需求,忽視的是心靈的渴求。這段話對我們遊走在綠酒紅燈,利慾薰心的人來說,不是很有現實意義嗎?我不僅又慨嘆老子的智慧了!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久遠,但它對於我們的現實意義卻一點也沒有“久遠”的意味。每讀一次,我們就有一次新的收穫。以上僅是我對於《道德經》的一些淺見,我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這不僅能陶冶我們的素養,也能使國家素養水平整體水平提高。

道德經讀後感 篇5

一、看作者,老子是周朝的史官,史官是整理和編纂史料史書的職位,所以老子博聞強識,在寫書的過程中有大量的文獻積累和對名著的畢生研究。

二、看哪些人研究過《道德經》並且取得了些怎樣的成績?

這裡以曾國藩和馬雲先生為例。

曾國藩在他告老還鄉、在老家湖南修養的時候,因為經歷了親人去世,又感慨自己不得志、效力朝廷時上下關係總處理不好,終日苦悶、哀愁。一天,他偶遇一位老中醫,告訴他,你肝火太旺,去讀《道德經》!

看完道德經的他連連感慨,這本書如此的寶貴,原來我的答案就全在這裡面!於是他為了將書的內容吃透,就隨身攜帶,一遍一遍的朗讀,一篇一篇的背誦,書不離身。

曾國藩獲得什麼樣的成績呢?他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並且,在晚清的動盪複雜的時期,曾國藩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善終的官臣。

第二位成功人士,馬雲,他創造了一個非常偉大的網際網路帝國,阿里巴巴系,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購買,以及幫助了那些在偏遠地區的人們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馬雲先生走到哪裡都一直揣著的一本書,就是《道德經》。

其實中國的領導人無不是老子的粉絲,他們都無不是《道德經》的虔誠的學生。

所以《道德經》對於國家、和企業領導人來說都是必取之經。

三、要看他的同類人怎麼評價他。

老子是哲學思想家,那麼同類人是如何看待他的呢?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學也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發源。在他的眼中,老子是他唯一承認的中國千年來的思想家。這是在他研究了中國數千年古代的、當代的思想家之後所給出的一句評價。當然中國也並不匱乏像老子一樣偉大的思想家。

四、看發行量:

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就是《道德經》,在德國,道德經的地位僅次於《聖經》,在西方國家,一個出版物能夠與聖經的普及度相媲美,足可見它的重要程度。

五、看這部作品的思想發源。

道德經的作者老子,畢生研究《易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

《易經》認為天地萬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發展之中,其闡述的就是這個“自然而然”的規律。而老子的道德經共81章,用了37章都是在說「道」,道法自然,意思是道遵從自然的規律,由此可見,道德經是多麼的用心在研究和學習易經。

《易經》是研究所有宇宙元素的特性的著作,陰陽二元論是這本書的主導思想,而老子的《道德經》則是從二元論的陰的層面去幫助解決怎樣達成一件事情,以無為的思想去成就一個人的夢想,解決怎樣才能使其長盛不衰。這是從陰的方面去看待事物。

嘗試做一個能夠真正讓《道德經》為您所用的人,而不是隻知道這本著作的名字的人。

道德經讀後感 篇6

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就會產生傷害,有傷害就有怨恨,怨恨則是其他不良情緒的根源。人與人的怨恨是社會組織最大的毒藥,也是人生的大敵。怨恨必須想辦法消除。

由於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很容易責怪別人,因此而產生怨恨,生活也變得暗淡無光。因為將產生怨恨所有的原因都外求,都認為外部環境對自己不好,別人對自己不好,而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有了怨恨,所有的努力朝著負向用力的,那麼今後怎麼可能還會進步呢?如果每個人都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他的隨緣,不要在意結果,這樣的結果可能會更好。

左契:古代的契約分為兩半,債權人與債務人各執一半,其中左邊一半歸債權人保留,右邊一半歸債務人保留。責:索取償還,即債權人以自己持有的債券要求債務人償還財物。徹:周代規定農民收入按照收成交租的稅收制度。契,可以引申為法。法需要道德的滋養,僅僅依靠法律,而沒有道德的滋養與教育,整個社會都依靠法的張力,司法機構可能無法承受這個重擔。法律可以解決社會矛盾,無法消除社會的怨恨,責罰可能會產生更多的怨恨,只有道德滋養才能創造和諧社會。

無親,沒有親疏的差別,也就是沒有沒有偏私。天道既玄妙又清晰,看似遙不可及,其實就在你心裡。只要堅持真理,做到“內舉不避親,外興不避仇”,沒有親疏,只有好壞,這個社會才會公平合理。

道德經讀後感 篇7

整整四十天,我完成了《道德經》八十一章的閱讀,覺得這就像是一場修行一樣。兩年前我曾嘗試去讀,可惜兩次都是淺嘗輒止,讀不到十章就放棄了。這次重新嘗試,倒是輕鬆了不少,雖只是泛讀全篇,隱約也悟到了不少東西。

這說明,我這幾年讀書寫作還是有進步的,這是令我十分欣慰的地方…最近也沒寫什麼文章,即使說很多地方我都有感悟,也想寫點什麼東西,但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為在沒有讀完全篇,瞭解老子的思想之前,寫什麼、發表什麼看法還是太早,畢竟我自認為還是功力尚淺。

為什麼讀《道德經》也是受益於我幾年前讀了白巖鬆的《白說》,書上說《道德經》是他的生命之書。讀完之後,我對此深信不疑。南懷瑾說:儒家就像糧店,那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家就像百貨店,琳琅滿目,你進去逛一下,不買東西也有收穫;道家向藥店,有病的時候有問題得時候,那就要找到《道德經》了。

為何我會讀?也是因為我覺得我“病”了或者我面臨“病了”的難題,我想這不僅是我,也很多中年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所以這個年齡段,有一定閱歷,卻不明方向的人讀《道德經》恰如其分,剛剛好。相反,如果說給十幾歲二十幾歲的人去讀,實在是有點難為人了。白巖鬆說的一句話,我覺得說的特別好:做你這個年齡該做的事。

起初讀《道德經》也是把它當成一部管理學著作來讀,畢竟老子說的東西都是針對類如士、王、聖的角色,也就是都是當時的領導層。但這不妨礙,老子在教授治國平天下的同時,還能修身。事實也的確如此,它適合於任何人閱讀。

一本好的著作,有時候讀起來會特別興奮,甚至拍案叫絕。尤其是,你之前的有些思考在此書裡得到驗證的時候,更加肯定了你的有些決定是對的。就拿我之前比較喜歡的第九章來講:“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能守之;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這既是人生之道,也是職場之道,而這些道都屬於天道,也就是萬事萬物的規律。

更為神奇的地方是,我發現竟然還可以用《道德經》很多章節來解釋很多投資中的問題和理念,這不得不說,很多事物的本源和底層邏輯都是相同的。至於道到底是什麼?我也是隱隱約約的能感覺到,卻說不上來(是因為詞窮),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道可道,非常道”吧,能講明白,說出來的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作為眾經之王,它短短五千多字濃縮了古人的智慧,流傳千年而不衰,按照常識,也是值得我們去反覆研讀的。或許你讀到其中的某一句話,它真能治病呢…

道德經讀後感 篇8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它是由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著作。在讀道德經之前,就已經閱讀及聽聞許多從此書中所流傳出的膾炙人口的箴言精句。而不久前的深入拜讀與用心體會,更是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我也由衷地感知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博大與精湛。《道德經》顧名思義以“道德”為其綱宗,論述治國、用兵、養生、修身之道。它簡略深刻的辭藻、廣博細緻的內涵,被華夏先輩們美譽為“萬經之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道德經的首篇。我的理解,或書或文放在開頭和結尾的一定是其精華所在,而這被廣為流傳的一句,也自然流進我的心中,令我思迅良久。這句話的字面意義是說:道是可遵照的籠統的運動規律,但又不是一種恆定不變的籠統運動規律。依據事物的特性來冠以稱號,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這種相貌不是原封不動的。而道的轉義是道路,也能夠引申為人生道路。人生之道無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長壽之道。而同在一條人生路上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一種是聖人之道,它所追求的是淡泊名利、返璞歸真、順其自然之道,活的豁達而無私。而另外一種是走大多數人選擇的常人之道,追求的是身外的名利,或是大富大貴,或是泯然眾人矣。不同的道路走法自然不同,但都不能判定其本質的對與錯。人的終身都在屬於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來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謂“道”,就是一條人人都能夠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這個道理。但我們大多都是走在能夠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進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勞。同樣,“名”也不用專指稱謂,他能夠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價值。當我們自以為完成了許多人生價值時,老子卻說你所完成的價值是真的完成了嗎?這就是所謂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並不是要否認我們所做的一切活動,而是要讓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恆久存在的。在這可道可名之外,還有一層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們留意這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矇蔽。

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與洗禮自然能為我們的心靈與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淨化與感受,但在生活或工作中還是應抓住自身的根本,做一個能夠仰望星空,也能做到腳踏實地的真人,詩和遠方固然美好,按部就班的生活常態也尤為重要。所以在我們虔心拜讀名作之時,也要結合我們自身,不斷完善進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成為一名於社會,於他人的奉獻之人!

道德經讀後感 篇9

不推翻整個世界,往往難覓真理。

因為流行於大眾的價值觀,往往是虛假的,是浮華的。真理就在於否定,否定到極致方是肯定。正所謂,破而後立,不破不立。

老子的道是內聖外王之道,是天地大道,是無為之道,是柔弱之道,是榮辱不驚之道,是得失不患之道,是成敗自然之道。

眾人的道是內欲外剛之道,是浮華之道,是有為之道,是剛強之道,是榮辱皆驚之道,是患得患失之道,是以成敗論英雄之道。

什麼是內聖外王呢?

聖,無形的智慧,即正直崇高;王,孤、寡、不穀,即謙卑柔弱。

內在正直崇高,外在謙卑柔弱,便是內聖外王之道。

聖和王是一體,不二分,故而以王為聖御自身,這便是老子提倡的道德觀。

而眾人之道,卻是內在被無窮的慾望所填滿,外在張揚剛強,自身被這些慾望所奴役。簡而言之,便是以慾望為剛強奴自身,內欲外剛。

什麼是天地大道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道生自然法則,法則生無,無生有,此三者生萬物。萬物(有無)矛盾一體,自然法則使其和諧統一。

世間所有事物皆集矛盾於一體,矛盾雙方始終相隨,又互相轉化。

所謂的道,便是有無相生。

現在的無將來必有,現在的有將來必無;現在的有過去必無,現在的無過去必有。空間上的有和無,是通過時間上的變化產生。舉個例子,我們從一個地方走到另外一個地方,便是此無彼有的過程,其中有著無數有無相生的過程。

計算機語言是0和1,萬物由陰和陽組成,時間就是如此的奇妙,大道就是那麼的微妙。

知有無相生之道,明物極必反之理,便見天地大道。否則,必是流於表面的有或無的浮華之道。

什麼是無為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事物發展自有其方向與規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人什麼都不做那就只能等死了。

無為,是為而不為,為而不刻意地去為,就是沒有私心、目的的有為,是自然而然的有為,是順道而為。

順道而為則無不為,該為時而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而有為之道則是有私心、目的的為,是背道而為。

事物的發展方向和規律我們無法控制,所以盡人事,聽天命,順道而行即可。

為何要謙卑處下,柔弱不爭呢?

人很在乎他人的看法,所以大眾皆往上處,往強處,以恐後而爭先,以榮為榮,以辱為辱,以得而喜,以失而悲,以成為英雄,以敗為無用。

殊不知,不上而上必下,以上而上必驕,驕必敗。

耀武揚威,居高臨下只是淫威。真正的威望不需要刻意張揚,也不需要刻意抬高自己。謙卑處下,自尊自愛,不曲意逢迎,便能愛己及人,威望與尊重便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故而,上位者謙卑處下得威望,下位者謙卑處下得尊重。恃強凌弱不可取,傲慢剛強亦不可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言下身後,不爭自爭。”

因為柔弱不爭,所以沒有爭之煩擾與痛苦,同時也能減少自己的私心,有利於培養品德,德厚他人自然信服。內在的涵養對他人是無害的;外在的行為手段會損害他人的利益,最終會損害自己。

所以,處柔弱不爭,以此提高內在涵養比費盡心機去爭取高明許多。

行以謙卑處下,處以柔弱不爭,便能以下而上,以柔克剛,以弱勝強。成敗與榮辱得失亦不過是一時之煙雲,遲早幻滅罷了。

大愛無私,只有不佔有才能擁有所有。

人如杯子。

杯子空了,才能被智慧填滿,智慧無形它永遠也填不滿。

杯子滿了,那是因為佔有了水,被私慾所填滿,滿則溢,盈則虧。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道減隕私慾以其補充智慧,人道減損智慧以其奉養私慾。

順為凡,逆為仙,只在中間顛倒顛。順從人道者凡,反之則超凡脫俗,與道合一。

天地不仁,以無愛而大愛,大愛無疆。

言而總之:清靜無為,行以謙卑處下,處以柔弱不爭,無外慾,不佔有,便能知足常足,常足常樂。

人生的智慧是不尋求痛苦與煩惱,是等待,是希望。

道德經讀後感 篇10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萬物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物生長起來。因此,萬物沒有不尊敬道而重視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視,就在於它不加干涉而順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使萬物生長髮育,使萬物成熟結果,使萬物得到撫養和保護。(它)產生了萬物卻不據為已有,養育了萬物卻不自恃其功,導引了萬物而不做萬物的主宰。這才是極大極深遠的“德”啊。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諡伯陽,出生於周朝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物極必反之理。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大道生成了萬物,但是不把萬物據為已有;撫育了萬物,但是不自恃有功;引導了萬物,但是不強加干涉,不以萬物的主宰自居。大道深厚無私,是人類行事的楷模。人們追求禮尚往來,並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指南,這其實是不合乎大道的,也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大道遵循自然,無慾無求,即便在付出的時候也從沒想過要得到回報。大道沒有分別之心,所以也就沒有付出和回報的分別了。當大道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它也不會感到煩惱和怨恨。人類卻不同,一旦我們的付出多於回報,或是慾望得不到滿足時,我們就會感到煩惱和怨恨,有的人甚至還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來,這樣不但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無法躲避別人有意或無意的傷害。如果我們因為怨恨曾傷害過我們的一個人而怨恨起整個社會來,就會變得憤世嫉俗、心胸狹窄起來。以充滿仇恨的眼睛看社會,勢必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誰能保證從未傷害過人呢?既然我們也曾傷害過別人,又怎能奢望不被別人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呢?因此,當我們的付出和回報不能劃等號時,就一定要冷靜地看待得與失,不要因為得不到足夠的回報而心生怨恨。老子在這一章中,闡述了只知付出不求回報的思想,這一處世哲學充滿了智慧,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有益的教導。

道德經讀後感 篇11

就從我女兒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說起吧。在錄取通知書裡的大信封裡,同時裝著學校留的作業:要求學生閱讀經典、品味經典,深入瞭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還列了幾個備選書目。不用看那些書的名字,我就知道,兜兜轉轉之後,女兒一定會選《道德經》。

果然,前天女兒在我家的微信群裡留言:“果斷選擇《道德經》,從我姥爺的文章裡借鑑點就夠了。”後面是一連串調皮的表情。我回復她:“不帶這樣把抄襲美化成借鑑的。”調侃歸調侃,隔天女兒還是說:“和姥爺一起吃飯去,再聽他講講。”

我當然明白,這種“聽講”會深化她對《道德經》的理解,會成為她讀後感的一部分。應該說,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有意無意的“聽講”已經讓她的血脈中流淌著一種文化傳承。也許她自己都不明確如何選擇時,這種傳承已經在無形之中替她做出了選擇。

還是在我女兒四五歲時吧,我牽著她的小手散步時,常常遊戲一樣教她背《道德經》,大概背了20多章,她不想再學,我也就沒有再教下去。一切都順其自然吧!

前段時間和她閒聊,她說有不少同學在整容,有的甚至去了韓國,她感慨:“我能理解他們愛美的心理,也能接受化妝,畢竟卸妝後還是原來的自己。就是不明白,為什麼非要去整容呢?想找回原來的自己,再也找不到了。”我當時有些激動,因為我看到,一顆小小的種子,已經在她心裡發了芽!

去除外飾,恢復本質,也就是返樸歸真啊。女兒還真沒有辜負她名字中的“樸”字。也許她不知道,她的幾句話,觸及了人類的大命題。幾千年前古希臘奧林匹斯山上的德爾斐神殿裡有一塊石碑,上面就寫著“認識你自己”。但從古至今,又有多少人可以撥開層層迷障,真正地認識自己呢?

《道德經》是老爸最喜歡讀的一本書,也是他說的最多的一本書,他的書架上,有各種版本的《道德經》,一排又一排。他常說,一部經典勝過萬卷雜書。讀了這部書,沒有什麼煩惱放不下,沒有什麼心結打不開。

他是以讀道講道傳道為樂的。不僅僅是說、是講,道法自然的思想之於老爸,已變成一種人生存在,變成了一些生活細節,變成了生活本身。他把自己活成了“老頑童”,心靈處於一種自由舒展的狀態。

老爸退休後,為傳播傳統文化,做網站,辦論壇,創立微信平臺,一直樂滋滋地做著道學普及工作。現在,他又用明白、樸實又生動的話去譯註、理解他心中的經典,想讓更多的人能接受《道德經》,讀懂《道德經》。我覺得,寫《〈道德經〉傳家版》是他退休後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而所有這些,用他的話說都是在玩,退休後,給自己找個玩的地方。

老爸玩得開心,我也為他開心。畢竟,這個玩的地方可以安放他的精神世界。《道德經》中有一句“不失其所者久”,老爸對這個“所”的解釋是“靈魂安放之所”。他對這個字獨到的理解,讓我深深地意識到,他是一個幸福的人,《道德經》就是他寄放靈魂的所在。

其實,在我心裡,也曾有疑問:這部書,值得老爸這麼讀嗎?在一番求索和對照式的閱讀之後,我找到了答案。那是在讀過《西方哲學簡史》之後,我曾隨手寫下這樣的文字: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培根、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休謨、康德、黑格爾……一個又一個閃光的名字背後,站著一個又一個的思想英雄。我只是匆匆地追隨著他們的腳步,傾聽一顆又一顆高尚的心靈對人類永恆問題進行著無盡的思索和追問。

很奇怪,合上書,除了有艱澀閱讀之後的輕鬆感,還出現了一種幻覺。彷彿看到老子獨坐在一座高山的頂峰,雙目微闔。他靜靜地看著兩千多年裡思想戰場上一輪又一輪瀰漫的硝煙,像靜靜地俯瞰著山間的雲煙漫卷。

老子讓我們找到自己的精神血統,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向何而去。

今年父親節的前一天,我帶著女兒一起去老子學社。在那裡,每週六下午老爸都與同道中人一起分享《〈道德經〉傳家版》。我想,我們幾代人一起學習《道德經》,就是對“傳家版”一種現實的、真切的詮釋吧!

道德經讀後感 篇12

哲者以其洞悉天道,軍者以其參透兵機,政者以其安邦定國,勇者以其建功垂名,靜者以其養生延年。故曰:《道德經》,如不竭之井泉,汲桶,自然人道皆唾手可取之。

傳之言曰,老子欲隱,及函谷關。守將尹喜悅之,欣然留之以問道,遂留五千餘言,上曰《道》,下則謂之《德》。道,萬物之本源,先天地而生,至虛至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德,乃道之行及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德窺道,無所不包,周行不殆,亦辯證矣。蓋雲: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或,重為輕根,靜為燥君。

修生養性,致虛極,守靜篤。曠心胸,似大道包羅永珍,注而不滿,酌而不竭。且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溺歡娛使心彘,安日月使身康。溫和不爭,虛懷若谷,渾樸純正,胡為乎困於宦海?

養一己之身,小德也;養一國之民,大德也。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後世稱之民本。即天下初定,則無為而治,休養生息;盛世太平,輒體恤民生,取法天道,寬待百姓,無私無慾。

至於為人處世,老子視之乃後生所不及。一詞賦千意,十言有萬思。譬物極必反,或曰人事莫盡,或曰反其道而行,事半功倍。將欲廢之,必先興之;將欲奪之,必先與之。或曰勿過人而忘形,是何異於鴟鴞待腐鼠?或曰詳慮周思,可避急風晦雨。八方睹,八玲瓏。

言語咀之,甘之如飴。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有之以為利,物之以為用。是美學巔峰者,慧達之致者。通讀之,細品之,非艱澀,皆凝練,富詩意。韻語排比,參差錯落,朗朗上口。

《道德經》集智慧於大成,融精神於血脈。淺嘗高深莫測,深掘無處不在。會創新時之際,順乎大道,隨德而行,固有所廣益。吾輩肩復興重擔焉,應求承文化根基,振華夏威名,似大鵬扶搖萬里,御風擊浪,須秉德繼道,烙“道”“德”於脊樑,弘“道”“德”以興邦。

文以載道,行以育德,道德千年,萬世安康!

道德經讀後感 篇1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經典作品——《道德經》中的一句話。《道德經》像一束陽光,把萬事萬物的奧祕和為人處事的規律照得明明白白,讓我心中豁然開朗。

《道德經》告訴我,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變化,並注意之間的轉化,並難得可貴地告訴我們該如何去對待自己的人生,以及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過好自己的生活。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句話告訴我們:過分私愛必然要有重大的耗費,太多收藏必然會有厚重的損失。以前,我從不知道知足,嫌自己的衣服不夠名牌,用的筆不夠漂亮,嫌媽媽不夠優雅,嫌爸爸不是老闆……讀了這一章後,我明白了要知道知足。衣服雖比不上一些同學的名牌,但是是新的,而且很好看,我每次穿著到農村,農村的孩子們總是圍著我看不夠。而我用的筆從不妨礙我做作業,考出好成績。爸爸媽媽用他們的勞動所得讓我豐衣足食,週末陪我爬山撈魚,還能根據我的意願,出錢讓我學鋼琴、唱歌,打乒乓球……可見,我生活是多麼幸福,我早就該知足了,於是,我放下了心裡的包袱,開始知道滿足了,突然發現,我原來可以生活得這麼快樂。

“輕則失根,燥則失君”告訴我,辦事不能輕率浮躁,否則就無法辦成事情。就如去年我準備參加鋼琴考級,剛剛開始,我還沒有一個音符一個音符仔細彈清楚,我就急著用考級所要求的速度去彈快速的旋律,快是快了,可惜一彈快音符就像被揉成團,亂成了一鍋粥。當我看到這一章《道德經》後,發現我彈琴過於草率,我原來的意圖是希望自己能快些達到考級所要求的速度,可是因為輕率,急於求成,把曲子的旋律都搞亂了。我靜下心來,重新謹慎地把這些音符慢慢“整理”好,很快,曲子就像樣了,慢慢地速度也上去了。終於,我通過了考級。我從心裡感謝《道德經》,它教會了我做事不要急於求成,要按照規律,踏踏實實努力,才能達到目的。

“無為而無不為”、“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均是《道德經》告訴我的道理,讓我漸漸明白了我該怎樣對待我的人生,該怎樣對待我身邊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