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子部 > 道家老子

《道德經》讀後感(通用38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道德經》讀後感(通用38篇)

《道德經》讀後感 篇1

其實我還是第一次讀道德經呢,因為班主任這此佈置的作業,沒方法硬著頭皮去圖書館借了本道德經,從讀書館回來的路上,拿著那本道德經,我忽然間覺得這本書該是我應該早去讀的,看著封面上的幾個大字,豁然間心境一片舒坦,終究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經應該說分紅上下兩部,上部道,下部德。(長沙馬王堆出土過上德下道的版本,不過公認是上道下德)

依照這種劃分,我們來分開來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

它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義,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能夠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義就是,萬物都是逐漸生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慢慢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且不說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論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我們就不難曉得。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偏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某處的弦被觸動,。“天長日久。天地所以持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義是說天長日久,天地之所以能持久,是由於它們不為本人而生息,自但是然的存在,所以才幹持久。所以說聖人把本人置於後,反而遭到推崇,把本人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本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幹構成就了他本人。但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本人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收縮的經濟時期,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說,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需你用心去讀去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我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無為思想,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涵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行無為,有助於國度的穩定,但假如站在歷史開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關於當代的青年人瞭解古代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辦法,一分為二的對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為思想用在為人處事的觀念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讀後感 篇2

在圖書館借了一本《道德經》,看完後雖然覺得不能完全地讀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還是感覺一片坦蕩,覺得此書對我們深有益處。

《道德經》這部著作是老子所寫,但不是介紹老子生平事蹟,而是講道論德,所以叫做《道德經》。《道德經》全書原本分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規律。我對《道德經》的理解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於身敗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樣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夠清醒,不至於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就給了我們這方面的啟示。

人在得意的時候,家庭、事業順風順水,此時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招人嫉妒,也會樹敵太多,甚至招來殺生之禍。在老子看來,福氣來臨時,我們要提醒自己禍根也來臨了,自己不要那麼盛氣凌人,要懂得謙恭,否則失意時就會走投無路。還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無敵,強中自有強中手,肯定有人比你會更厲害,更出色。但我們達到目標時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負,不能驕傲,要有謙虛之心。

老子說“是以聖人出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不言的教導;只有任憑萬物生長而不加干涉,而生養的萬物又不據為自己所有;為萬物的生長盡力而為卻不認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勞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一個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績總是不會失去,而是永存。

無為是一種心境,是一種修養。假如我們能夠做到無為,那麼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的穩定。如今社會物慾橫流,許許多多的人在利慾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們能夠做得到無為,那麼我們也將活得更輕鬆、更快樂。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瑰寶,其中道理還得我們親自閱讀才能理會,《道德經》是一部值得永遠學習,永遠研究的經典之作。

《道德經》讀後感 篇3

《道德經》強調尊重自然規律,順應潮流。“人遵法,地遵法,天遵法,路遵法。”道即法,法源於自然。人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所作為。違反自然規律必然要受到懲罰。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汙染直到今天才被認識到。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遵循教育規律,孩子的成長規律,順其自然,因材施教,才能有效。《道德經》說:“教學無字,無為之利,天下所希冀。”教育不是讓老師多教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體驗,收益會更大。

《道德經》用簡單的辯證方法論審視世界和生活,多次強調“做而不猶豫,生而無有,行而不依靠,行而不生”。一個人做事要腳踏實地,不求華麗的辭藻;有所作為,不能居功自傲,應該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是最難的,所以說“知人者智,知友者智”。很多人犯錯,往往是因為缺乏自知之明,帶著一點點成績得意忘形;如果你遇到一點挫折,你就會失去信心。

《道德經》用辯證思維審視人生的不幸與福報。所謂“不幸靠幸福,幸福靠不幸”。因此,人們應該為和平時期的危險做好準備。事情順利的時候要想到自己會遇到的各種挑戰,讀完覺得困難的時候要想到美好的未來。《道德經》也告訴人們,有一件事是可以通過犯錯來避免的,那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足常樂”。“罪大惡極

《道德經》最後一章說:“信仰不美好,善言不可信;好人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知,知者不知。天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勿爭也。”真實的話不華麗,華麗的話不真實;好人不善於辯論。人們不一定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炫耀,自以為什麼都懂的人不一定有知識;自然法則是讓萬物受益,而不是傷害;高尚的人的準則是默默工作,不與人競爭。我覺得應該以此為座右銘:不要聽華麗的詞藻和美麗的奉承;不炫耀,好好學習;努力工作,謙虛謹慎,為人民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道德經》讀後感 篇4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智,強其骨,常使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意思是:不推崇有才能的人,使人民不去爭奪功名利祿;不以難以得到的東西為珍貴之物,使人民不去偷盜;不顯現那些能誘發人們貪慾的東西,使人民的本心不被擾亂。所以,聖人治理天下,要純潔人們的心思,滿足人們的溫飽,減損人們的遺志,增強人們的體魄。永遠使人們沒有知識,沒有慾望。使那些自以為聰明之人不敢自作主張,以無為的方式去對待一切,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老子主張無知無慾,與他所處的歷史背景有密切關係。周王朝分崩離析,五霸代興,戰爭頻繁,野心勃勃的諸侯們都像代周而立,社會生產力在不斷的爭鬥中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老子面對戰亂痛心疾首,因此提出人的本性本來是清靜純潔的,只是受到了名利物慾的隱憂,爭名奪利,貪圖物慾,於是就產生了奸詐巧偽之心。二者是引起社會動亂的根源。主張去除名利,淨化人們的心靈,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從對於人類文明發展史進行反思這一角度來看,老子的思想是深刻的,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生存意識。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是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人類已經遭到了大自然的報復。

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動物,同時也是破壞地球、汙染環境的罪魁禍首。由於人的活動,地球的臭氧層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全球平均氣溫逐年上升,酸雨日益增多。大氣、水源、土壤等極大地損害和惡化。大自然已開始瘋狂報復人類。據統計,全世界有五分之四的城市居民生活在汙染的大氣環境中,引用這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水。這些汙染又翻過威脅著整個人類的生存,全球每年有500萬人死於癌症,而癌症決大多數十有環境汙染因素引起的。

地球母親已千瘡百孔,傷痕累累。人們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知識、財富而沾沾自喜。殊不知,人類在不斷著創造文明,同時也在不斷為自己挖掘著墳墓。

《道德經》讀後感 篇5

老子被後人按照西方哲學體系的標準,被歸入自然主義哲學家的範疇,是有道理的,他對社會、個人存在、發展的哲思觀點,都是從自然規律類比推理過來的,一句話以天道推理人道,用道德經的話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規律非常多,難以用具體語言駕馭,所以創造了本體論的“道”,整體代表自然規律。

此章,用反例的自然和社會現象,證明天道的規矩是不居功,不作為,不佔有,隱含了一個觀念“得道高人~聖人應該循天道,做到功成身退,不貪功,不念名,治理社會不要因為個人慾望而下發過多指令制定過多政策”。

當代,我認為,阿里巴巴的馬雲是修道得道了的,順應天道而為,功成身退,急流勇退,境界非常高,東哥一直想跟他玩,人家直接不玩了,急流能勇退,足見其道行只高。

東哥有多想跟他玩?有一次中央電視臺的訪談節目,主持人把馬雲的照片發出來,問東哥,“馬總你們做一個行業,你們應給很熟悉吧“,他回答“不熟悉,這麼多年一起吃過一次飯,另外,可能沒有共同語言,因為不是一代人”,從話中我們能感受到東哥內心是把馬雲當做超越的物件,商業上的敵人,所以才如此急於用馬雲年齡比我虛長几歲,我比他年輕來向人證明我可以,我比他可以。

我再用一個例子來證明,馬雲絕對是讀道德經而得道的例子,在贏在中國的節目裡,阿里巴巴當時還沒有現在這麼如日中天,他也沒有如此功名,當時節目組是把熊曉鴿,吳鷹等人作為更大貴客對待,但是馬雲節目中金句百出,如魚得水,其中一句話“心中無敵,則無敵於天下”的金句,他這個觀點和道德經中上經二十二章的觀點一模一樣

不自顯,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能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讀後感 篇6

上學期,我們接觸到了國學這一門課程。每個年級的國學課本不同,我們五年級,學的是老子的《道德經》。

一開始,我一點兒也不理解,老子講的道家學。老子說,道非常模糊,它看不著也摸不著,它令人捉摸不清,但它卻是推動世間萬物進化的力量。我就不明白了,按老子所說,那這個道就是無形的嘍,既摸不著也看不著。如果是無形的,它哪來那麼大的能量去推動萬物進化、變化?我認為,世間萬物的變化,是自然形成的,怎麼倒成了這個無影無形的道所致?老子還說,人在做任何事情時都帶著道,可我做事情時怎麼看都只看到周圍的灰塵,哪裡有道,道在哪裡?我十分迷惑。不過我的這些想法,大家似乎都有。老子是得道高人,他講的話,我們怎麼能一下子就理解得了呢?有時,連那些專門研究國學的老師都不能完全明白老子思想中蘊含的道理。我想:雖然,老子說的大概念、大設想、大道我們不能很快明白,但他從“大道”裡說出來的生活小道理卻能讓我們豁然開朗,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道的道理。

老子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一句就讓我佩服之至,情不自禁地稱讚老子觀察身邊細小事物的能力。這一句的意思是:有形的實體之所以能給人帶來方便,其實是無形的空虛之處發揮了作用。沒錯,你看:一個杯子,水倒進去是杯子裡的空虛之處容納了它,而不是實的那一部分容納它。同樣的道理,一個房子,只有有了房子中間的空地方,房子才有了它的作用,它才可以住人。現在,我們想象,空虛之中含了道,那麼,是不是就是道在無形之中幫助了我們?哈!對,就是這樣,這樣一來,老子的話是說得過去的。

經過註釋的指點,加上我自己的理解,也才領悟了這麼一點點,但這卻讓我很有成就感。想到這《道德經》裡還有多少的祕密等著我去發現,不禁讓我悠然神往。我想我愛上了《道德經》,愛上了國學,愛上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

《道德經》讀後感 篇7

這篇文章引人思索。關於道與德的關係,我想起聖經上記著說,在主耶穌(道成肉身的聖子上帝)為人類的罪準備上十字架之前,有一篇為一切信他之人的禱告,其中提到:“父(聖父上帝)啊,求你使他們因真理成聖……”這裡聖指美德,如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等,而真理就是上帝的話,創造主上帝的話,即上帝借道來重塑人的品德。用一句話來概括,我想可以用“道以成德”這四個字。但是這道又似乎太不可捉摸,其實不然——

真理(即)的見證:大自然在默默地見證著道(羅馬書1:20),還有我們的良知同作見證,所以我們的古代先賢能有如此的感悟。現在我們有了《聖經》,(關於這本書的神聖來源,有一篇文章說得詳盡,就是我的空間中所轉帖的《千古奇書》)讀聖經,然後再去認識人事物,會發現聖經就是上帝對人類說的話(道),為要使人類靠著上帝所預備的方法重新獲得原先所賦予人類的美德(我們人類是按上帝的形像造的,本來具有他的聖潔公義信實仁愛等一切美德);更有耶穌基督,聖子上帝,道本身,親自降生為人,在人間生活,將真理彰顯出來。

尋求真理需要安靜我們的心,因為聖經告訴我們:“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安靜休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興起,好憐憫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上帝,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以賽亞書30章15,18節)古人之所以能聽到上帝在大自然中說話的微小聲音,還是因為有一顆平靜安穩的心,不為世俗禍福所搖動的心。

探究規律還要孜孜以求,因為聖經上還告訴我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還要本著純正的動機,正如經上說:“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今生的宴樂中”此外,還要有正確的途徑,正如我們知道不可緣木求魚。如果說今天的大自然已經被罪所汙損,今天的良知在許多人的心中已經漸漸失去,但聖經的啟示是完備的真理,是永不改變的,正如經上的宣告;聖經所見證的耶穌基督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凡到他這裡來的,並跟隨他到底的,必要得著今生和永生的一切福惠。

《道德經》讀後感 篇8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啟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頁,但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為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地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以為"無為"包含著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盲目、自願地學習。教育中的無為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助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為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汙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偉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說"玄之又玄",但是我卻沒有能發現"眾妙之門",自古以來研究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為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為"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說更有意義。我以為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經》讀後感 篇9

道德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標誌,關於道德問題前人有很多思考,下面我想談談自己對道德問題的一點感悟。

道德與本性

關於道德與本性,先秦時代就有三種不同的論斷: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以及告子的性不善不惡論。探究這三種觀點的不同主要是在於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這三種觀點都有片面性,但也有可取之處。

我以為論本性無分善惡,同情、憐憫、嫉妒、殘暴等等都包含於人性之中,只是有些本性更容易導向善的方面而有些卻很難。所以,道德的形成要有一個導向善的助力,這個助力就是教育。

道德與教育

原始氏族社會是否存在著道德的意識?這個問題是複雜的,氏族社會的基礎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而原始社會是以群居為生存形態。氏族社會的首領是德律的一種權威,原始人無鑑別的能力,有一種群體從眾的心理,這正是道德的一種強制性。而這種強制性的接受會使人在道德權威的陰影下形成一種固守舊俗的狀態。

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教育,教育程度越高對道德的重視程度越高,對道德的認識更清楚,向上的善念也會越多,從而產生與時俱進的新道德。

道德的內在精神

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對於道德的界定也不同,所以把風俗、習慣或是外在因素作為判斷道德的標準是不確切的。雖然道德的外在充滿不確定因素,但道德內在的原理與精神是確定的,即道德要適應時代環境,道德要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利。

情緒是推動個人道德發展的動力。孔子曾說過:“克己復禮”,克己實則是對自我情緒的一種節制,但這種節制並不等於完全的壓抑與消滅情緒,而是要把壞情緒轉化為好的情緒。

情緒也分為個人情緒與社會情緒,在群體壓力下個人情緒可能會受到社會情緒的影響,如果完全放棄個人情緒而遵從社會情緒,那麼社會就不會發展。正如杜威說的:“文明進化的歷史是特立獨行之英雄的歷史。”

過度的私心和慾望是道德發展的阻力。

每個人都有私心和慾望,過度的自私和欲求會破壞道德的發展,但適當的私心與慾望是道德發展的動力。比如你現在幫助一個人,表面上是出於你對她的同情,其實潛意識裡你是有私心的,如果當自己陷入困境的時候,希望受自己幫助的人也會給予同樣幫助,這是一種互助的私心。

《道德經》讀後感 篇10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一種生活的哲學。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是在現實中會發現身邊的人如何如何不如自己,真的好似無任何優點,無法包容一個自己有所厭惡或是不屑的人。又如何三人行就有自己的老師呢?老子的這句話卻給了我啟示。雖然取自的這一章主要是表達事物辯證統一的論點,卻能成為生活的一種哲學。人們知道美的事物之美,是大家清楚什麼是不美的事物,是不好的事物;知道真善之為真善,是知道那些不真善的事情。當我遇見一個滿是缺點的人時,就把他當作老師,當作一個反面教材,讓自己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就行。我想這種哲學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的。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道與名是永恆的,不可用言語來表達出來的,但它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我們平常如果為了做好事而去做某一件好事,為了得到好評而去做某一件好事,那不是善言善行,真正的一個好人,行不言之教,對每一個人都會是同一心境,如春風淋浴,會善待周圍所有,你說不出他哪裡好,但他總是那麼親切的對你好,大家都說她好,這才是真正的善人,好人。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讀後感 篇11

道德經並非是一部講為人處世等禮節之書,而是哲學角度的人生教誨之典籍。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孝等方面行為準則可以說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所提出的一套對當時社會秩序有益處的對人的一種規範,理應是在現實生活中(主要是在周朝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對往昔以追憶,可以說是有前車之鑑,是對西周時期的統治思想的一種發展,一種延續。反觀老子,其主要是從大千世界中去尋找、去體會,進而來對人生進行一些教誨。相對於儒家來說是把自然之利與世間之利相互契合,而不似儒家是以人之利來看待自然之利。儒家觀點沉重而肅穆,莊嚴以施威;道家之理清然而深邃,自在悠然。

當代之人看待古之事件皆以今之觀點析之,縱使自覺客觀亦不能處當事人之境會之,今之窠臼仍將作用之。道,似一種規律,然亦非也。以心靈會之,口不能道焉,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大千世界孕育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孕育出萬般規則,我們所能知道且能道明的道理是自然產生的“有”,是一種載體,或亦即是規律,(規律非道),天、地、人皆歸其道,匯入總道,“四域”是道的載體,人亦是各道載體的產物,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道“恍兮惚兮”,如何辯道?尺度若何?何以明己所為合於道?拙見見之曰“旁觀,反見之”。道德一經,以道開始,有無相交,陰陽相合,盈虛之理,謂之辯證。以旁觀者的心態來看自己行為之結果,先覺之!以水類比,即可見準繩。“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這是自省,即是辯證的理性。

道乃德之本,然本書內容之先後亦有不同。一曰:道德經;一曰:德道經。德乃道之中樞,是得“道”之徵兆。故可產生兩種疑問:是否德先盈而後得道?亦或是先體道而後知德?盲目尋求道,則會時刻疑其德;可以追求德,亦會陷入不同偽道。,此乎難!個人有個道,孰樂恭他而棄己?何為正道,亦會紛爭不斷?此又違背“絕聖棄智”,恐此乃老子亦在愁困之處也。

然,不論如何,老子思想乃又一璀璨之星也,尚有借鑑之處,恐日後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道德經》讀後感 篇12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十分快,備受矚目,中國文化也一向吸引著世界的目光。《道德經》就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書。《道德經》中包含著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道德經》裡面蘊含的資料也在塑造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論語》裡面講“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我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硬塞給別人,這是從反面來論證你應當怎樣對待別人,是一種“防禦性”的方式。另外《孟子》裡面講“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意思是當你身居高位,或者處於優勢地位時,要包容比你差的人,構成一種和諧的氛圍,不要讓人對你恨之入骨,這是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強調要建設一個學習型社會,從《論語》到《孟子》,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應當怎樣學習。中華經典中《道德經》的作者就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以往老子的出生地是一個謎,為了解決這個謎1990年以來繼清代所以前賢做了很多艱苦細緻的工作,才得知老子出生在今渦陽縣閘北鎮太清宮的流星原址。兩千多年以來,在老子故里渦陽人民心田裡,長期浸潤著老子光輝的智慧和思想。老子對於人類的貢獻,在於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老子思想是中國人揭示自然界奧祕的一種嘗試,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第一個系統提出了“道”,這個“道”來源於自然,以“無”為本,以“有”為用,以“反始守柔”為處事之方。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與無”成為《老子》五千言的綱領。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尼采曾評論《老子》一書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是能夠闡說的,可是並非完全等同於渾然一體,永恆存在,運動不息的大道。無,稱天地的初始;有,稱萬物的本原。所以,從常無中,將以觀察道的微妙;從常有中,將以觀察道的端倪。這無,有二者,同出於道而又玄妙,正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總源頭。天地是長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是因為天地不為自我而生,所以能夠長久。所以,聖人把自身置於眾人之後,卻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佔先;把自身置於度外,卻能儲存自我。不正是由於他不自私嗎?反而能夠成就自我,所以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樣我們才能從《道德經》中汲取營養。

《道德經》讀後感 篇13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

對於《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於我這種凡夫俗子,才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讀後感,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開頭這十二個字,是通篇的總綱。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於自己的“聖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並不認為《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在假日愜意的下午,品上一壺上等的茶,細讀《道德經》,感受它對心靈的洗禮也不一定。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萬物雖為天地所生,但無一物為天地所偏愛。天地統治萬物利用的是至誠不移的自然規律,萬物的生長髮育,只能遵循這一規律,否則就會受到嚴懲。聖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違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聖人是由人民推舉產生的,是人民的代言人,是法律的執行者和捍衛者。在聖人的心目中,只能存有法的觀念,而不能存有"仁"的觀念。有了"仁"的觀念,就會以自我為中心,用權力代替法律,這樣一來,法律就會失去威嚴,社會就會滋生罪惡,百姓就要遭殃,這才是統治者最大的不仁。"不仁"是老子的法治思想。仁是目的,不仁是措施,唯有不仁,才能至仁。天地至仁,用至誠不移的自然法則來體現;聖人至仁,用完善的社會法律來體現。另外,"天地不仁"是萬物平等的思想,"聖人不仁"則是人人平等的思想。

在古時,老子就已經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思想。這在現時仍有現實意義。我們都在倡導人人平等的社會,而要做到人人平等,不能空喊口後,而是需要靠完善的社會法律來體現。聖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違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時至今日,依法治國仍是我們奉行的。這時,我們不僅概嘆,怎麼老子能預示未來社會的發展。就像馬克思,預示到社會主義產生一樣,這麼具有前瞻性?讀到這段,我不僅要為老子的獨到眼光而欽佩。這也難怪林語堂說,“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段話,用現在的話來翻譯一下,那就是:具備最好的人的稟性好象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質最接近於“道”。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待人善於真誠相愛,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只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這是一首對水的頌歌,歌詠的物件是具備像水那樣品格的聖人。它以“上善若水”為提綱,指出一個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無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樣謙退守中的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水,與物無爭,謙下自處。所以老子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能做到如水一樣,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養到像水一樣,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心善淵”;行為修到像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與善仁”;說話學到如潮水一樣準時有信“言善信”;立身處世做到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正善治”;擔當做事像水一樣調劑融和“事善能”;把握時機能做到像水一樣及時而動,隨著動盪的趨勢而動盪,跟著靜止的狀況而安詳“動善時”;再配合基本的原則,與物無爭,與世不爭,那就永遠沒有過失了。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在現實的社會中,人們只關心外部感官的需求,而越來越忽視心靈的渴求,但是眼睛的視野,相對於心靈的視野來說,是有侷限的。人們只執著於五色世界,忽視了精神世界,而心靈的失明,才使人真正迷茫。大音希聲,耳不能聽,只因五音亂耳,使人失去了大道的聲音。大道的聲音才是最真實,最動聽,最感人的。人們只執著於外在的聲音,忽略了心靈的呼喚。而心靈的失聰,才使人真正寂寞痛苦,孤獨可怕。爽,是違背的意思。人們貪求口福,喜歡山珍海味,只去滿足口感的需要,卻違背了心靈的渴求。心靈所渴求的是淡而無味卻又韻味無窮的大道。追求"五色""五音""五味",只是為了滿足外部感官的需求,忽視的是心靈的渴求。這段話對我們遊走在綠酒紅燈,利慾薰心的人來說,不是很有現實意義嗎?我不僅又慨嘆老子的智慧了!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久遠,但它對於我們的現實意義卻一點也沒有“久遠”的意味。每讀一次,我們就有一次新的收穫。以上僅是我對於《道德經》的一些淺見,我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這不僅能陶冶我們的素養,也能使國家素養水平整體水平提高。

《道德經》讀後感 篇14

說句實話,只有5000言的《道德經》我沒有完整地看完,當然,不是我的案頭沒有《道德經》,看不完的原因:一是覺得讀它無多大用處,現在的社會變化有多快,我們的狀態似乎永遠在跑,“充電”、“造血”、“補鈣”尚且不及,哪有功夫到“小國寡民”處接受教育;二是不看也不行,現在是國學熱,《道德經》是繞不過的“熱點”,如不知道“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大巧若拙”、“無為”等詞彙及其含義,是會被文化人譏諷為沒文化的。

房價又漲了,某某和某某在西安買房了;股市跌了,某某和某某這回貼賠裡肉了;中美“貿易戰”開打了,中國經濟形勢趨於嚴峻~~~。聽到這類訊息,我們從祖先那兒繼承的“儲蓄以備不測”的基因,惶惶跳動,儘管你心急得並沒有好辦法去拉房價。不說現在是以財富論英雄,就是自稱“君子安貧”的孔子也曰“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上週開會了,A到B地當了一把手;昨晚聚餐,C為晉級請客了;接到請柬,D於x年x月x日x時舉行開業儀式。聽到這類資訊,你不能不急,儘管你急得並沒有好辦法立刻提升自己的資歷和水平。不說現在是以名人論英雄,就是在逐名路上“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孔子也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張三看你工作,搖頭說“工作不是你這樣乾的”;李四看你教育子女,搖頭說“娃娃不是你這樣管教的”;王五看你愛好,搖頭說“時光不是你這樣打發的”。聽到這類開導,你不能不急,儘管你急得並沒有好辦法把自己的腦子給換了。不說現在是以成功論英雄,就是被封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的孔子也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見了陌生親戚,母親怪我不熱情;喝了兩杯酒,諸位責怪我沒了君子風;晚上看書,老婆詢問是否討厭眼前人;長期沒個電話,故舊見面嘆息人心炎涼。聽到這類幽怨,你不能不急,儘管你急得並沒有好辦法把自己變成演員。不說現在是以境界論英雄,就是代表文化的孔子也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xǐ),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人生憂患識字始”,這是古人的感慨。可見從古至今文化都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啟迪、豐富和發展人,另一方面也限制、侷促和樊籠人。在世俗流行的文化大舞臺上,似乎功利文化、成功文化、境界文化、水平文化永遠是主角。儘管我一直有些木訥、遲鈍和懶惰,也在文化之中艱難跋涉、彷徨徘徊、痛定反思、幡然變革。憑良心說,我要感謝文化,文化對我施惠多多。只是在追逐文化的過程中,卻也不斷地在丟失自己。這好比衣服越來越寬大越華麗,而自己卻越變越渺小越孱弱。

前幾天聽有位老師講解《道德經》,因這個機緣,我才重識了一回《道德經》。

在玄乎其玄的《道德經》中,我沒有看到老師所講解的博大精深,但我看到了自己和內心,看到了一個踏實和快樂的人生。實在對不起老師:請允許我的偏頗,請原諒我的淺薄,

先說,人生的價值到底是什麼?若避開“名利”二字,自是虛偽,但“名利”的度要自己準確把握。如果拿拿破崙“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所謂強者文化、國家標準要求自己,恐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掙斷筋折了命也達不到。對於達不到的東西,又何必在所謂的“文化”中折磨生命呢?!《道德經》有言“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想想,我們這輩子接受了多少“過分和奢侈”的文化?我們累在其中矣!

接著說“成功”文化,即所謂的“有用”文化。“不以效益為目的的行為,都是浪費生命。”我們不僅要求自己這樣做,而且要求子女必須這樣做,也建議別人這樣做。似乎人生有可以預設的理想、目標、路徑和方法。成功可以複製,勝利可以擒拿,我們幾乎把自己也要求別人活成工廠裡的流水線。《道德經》有言“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想想,人之所以有差異,絕不在於身體或外貌,而在於性格、氣質、稟賦等精神的千差萬別。要“活”的精神去適應“死”的身體,這可能嗎?我們痛在其中矣!

再說“境界”文化,也可以說是“格局”文化。境界確實有高下、大小、俗雅之分。但芸芸眾生,宛如大千世界。牡丹有傾國傾城的魅力,月季也有常開常新的風貌,境界孰高孰低?松柏有傲雪的氣節,凌霄也有纏綿的柔情,格局誰大誰小?龍鳳高雅的人都沒見過,雞狗庸俗的人見了用腳踢,難道要人丟了實在的俗去臆想虛無的雅?《道德經》有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我們本是天地間不同的“芻狗”,何必要憎恨此“芻狗”而羨慕彼“芻狗”呢?我們苦在其中矣!

最後說“水平”文化,本來工農兵學商,舞臺不一,角色迥異,拉到一起比水平,好比牛馬羊比賽跑。現在,藝術家羨慕官員的水平,教授羨慕企業家的水平,農民羨慕包工頭的水平,房地產商羨慕金融家的水平,每個人恨不得化身成千萬,地位、財富、才藝、幸福、健康兼而俱全,缺一樣就長吁短嘆,鬱郁不得志。《道德經》有言“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還有言“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那麼,不讓人變得安心、變得純粹、變得滿足的所謂“文化”,難道不要擺脫嗎?我們燥在其中矣!

我們知道要道法自然,但我們常常法文化;我們知道要以人為本,但我們卻不知人之本是自己;我們知道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但我們卻拼命追求生命的歡暢。我們吃"文化”這付藥也中了"文化"的毒。

你見過小草的苦惱嗎,你見過小孩心亂如麻嗎?你見過天的牢騷地的憤懣嗎?當我們被所謂的文化弄得不開朗不舒展不自由的時候,何不讀讀《道德經》,悟一點自然!

忽而想起了蘇軾,想起了他的《定風波》。也許當年蘇軾被貶黃州,在人生累苦燥痛之時,重讀了一回《道德經》,發現以前的自己不過是所謂“文化”的一棵牆頭草,發現內心才是生命的家園自己才能成長一切的根。面對風雨、面對坎坷、面對前程,他釋然了。借一次途中淋雨的機會,小題大作: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獨行,”

《道德經》讀後感 篇15

一、看作者,老子是周朝的史官,史官是整理和編纂史料史書的職位,所以老子博聞強識,在寫書的過程中有大量的文獻積累和對名著的畢生研究。

二、看哪些人研究過《道德經》並且取得了些怎樣的成績?

這裡以曾國藩和馬雲先生為例。

曾國藩在他告老還鄉、在老家湖南修養的時候,因為經歷了親人去世,又感慨自己不得志、效力朝廷時上下關係總處理不好,終日苦悶、哀愁。一天,他偶遇一位老中醫,告訴他,你肝火太旺,去讀《道德經》!

看完道德經的他連連感慨,這本書如此的寶貴,原來我的答案就全在這裡面!於是他為了將書的內容吃透,就隨身攜帶,一遍一遍的朗讀,一篇一篇的背誦,書不離身。

曾國藩獲得什麼樣的成績呢?他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並且,在晚清的動盪複雜的時期,曾國藩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善終的官臣。

第二位成功人士,馬雲,他創造了一個非常偉大的網際網路帝國,阿里巴巴系,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購買,以及幫助了那些在偏遠地區的人們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馬雲先生走到哪裡都一直揣著的一本書,就是《道德經》。

其實中國的領導人無不是老子的粉絲,他們都無不是《道德經》的虔誠的學生。

所以《道德經》對於國家、和企業領導人來說都是必取之經。

三、要看他的同類人怎麼評價他。

老子是哲學思想家,那麼同類人是如何看待他的呢?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學也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發源。在他的眼中,老子是他唯一承認的中國千年來的思想家。這是在他研究了中國數千年古代的、當代的思想家之後所給出的一句評價。當然中國也並不匱乏像老子一樣偉大的思想家。

四、看發行量:

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就是《道德經》,在德國,道德經的地位僅次於《聖經》,在西方國家,一個出版物能夠與聖經的普及度相媲美,足可見它的重要程度。

五、看這部作品的思想發源。

道德經的作者老子,畢生研究《易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

《易經》認為天地萬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發展之中,其闡述的就是這個“自然而然”的規律。而老子的道德經共81章,用了37章都是在說「道」,道法自然,意思是道遵從自然的規律,由此可見,道德經是多麼的用心在研究和學習易經。

《易經》是研究所有宇宙元素的特性的著作,陰陽二元論是這本書的主導思想,而老子的《道德經》則是從二元論的陰的層面去幫助解決怎樣達成一件事情,以無為的思想去成就一個人的夢想,解決怎樣才能使其長盛不衰。這是從陰的方面去看待事物。

嘗試做一個能夠真正讓《道德經》為您所用的人,而不是隻知道這本著作的名字的人。

《道德經》讀後感 篇16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萬物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物生長起來。因此,萬物沒有不尊敬道而重視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視,就在於它不加干涉而順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使萬物生長髮育,使萬物成熟結果,使萬物得到撫養和保護。(它)產生了萬物卻不據為已有,養育了萬物卻不自恃其功,導引了萬物而不做萬物的主宰。這才是極大極深遠的“德”啊。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諡伯陽,出生於周朝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物極必反之理。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大道生成了萬物,但是不把萬物據為已有;撫育了萬物,但是不自恃有功;引導了萬物,但是不強加干涉,不以萬物的主宰自居。大道深厚無私,是人類行事的楷模。人們追求禮尚往來,並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指南,這其實是不合乎大道的,也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大道遵循自然,無慾無求,即便在付出的時候也從沒想過要得到回報。大道沒有分別之心,所以也就沒有付出和回報的分別了。當大道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它也不會感到煩惱和怨恨。人類卻不同,一旦我們的付出多於回報,或是慾望得不到滿足時,我們就會感到煩惱和怨恨,有的人甚至還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來,這樣不但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無法躲避別人有意或無意的傷害。如果我們因為怨恨曾傷害過我們的一個人而怨恨起整個社會來,就會變得憤世嫉俗、心胸狹窄起來。以充滿仇恨的眼睛看社會,勢必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誰能保證從未傷害過人呢?既然我們也曾傷害過別人,又怎能奢望不被別人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呢?因此,當我們的付出和回報不能劃等號時,就一定要冷靜地看待得與失,不要因為得不到足夠的回報而心生怨恨。老子在這一章中,闡述了只知付出不求回報的思想,這一處世哲學充滿了智慧,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有益的教導。

《道德經》讀後感 篇17

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就會產生傷害,有傷害就有怨恨,怨恨則是其他不良情緒的根源。人與人的怨恨是社會組織最大的毒藥,也是人生的大敵。怨恨必須想辦法消除。

由於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很容易責怪別人,因此而產生怨恨,生活也變得暗淡無光。因為將產生怨恨所有的原因都外求,都認為外部環境對自己不好,別人對自己不好,而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有了怨恨,所有的努力朝著負向用力的,那麼今後怎麼可能還會進步呢?如果每個人都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他的隨緣,不要在意結果,這樣的結果可能會更好。

左契:古代的契約分為兩半,債權人與債務人各執一半,其中左邊一半歸債權人保留,右邊一半歸債務人保留。責:索取償還,即債權人以自己持有的債券要求債務人償還財物。徹:周代規定農民收入按照收成交租的稅收制度。契,可以引申為法。法需要道德的滋養,僅僅依靠法律,而沒有道德的滋養與教育,整個社會都依靠法的張力,司法機構可能無法承受這個重擔。法律可以解決社會矛盾,無法消除社會的怨恨,責罰可能會產生更多的怨恨,只有道德滋養才能創造和諧社會。

無親,沒有親疏的差別,也就是沒有沒有偏私。天道既玄妙又清晰,看似遙不可及,其實就在你心裡。只要堅持真理,做到“內舉不避親,外興不避仇”,沒有親疏,只有好壞,這個社會才會公平合理。

《道德經》讀後感 篇18

就從我女兒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說起吧。在錄取通知書裡的大信封裡,同時裝著學校留的作業:要求學生閱讀經典、品味經典,深入瞭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還列了幾個備選書目。不用看那些書的名字,我就知道,兜兜轉轉之後,女兒一定會選《道德經》。

果然,前天女兒在我家的微信群裡留言:“果斷選擇《道德經》,從我姥爺的文章裡借鑑點就夠了。”後面是一連串調皮的表情。我回復她:“不帶這樣把抄襲美化成借鑑的。”調侃歸調侃,隔天女兒還是說:“和姥爺一起吃飯去,再聽他講講。”

我當然明白,這種“聽講”會深化她對《道德經》的理解,會成為她的一部分。應該說,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有意無意的“聽講”已經讓她的血脈中流淌著一種文化傳承。也許她自己都不明確如何選擇時,這種傳承已經在無形之中替她做出了選擇。

還是在我女兒四五歲時吧,我牽著她的小手散步時,常常遊戲一樣教她背《道德經》,大概背了20多章,她不想再學,我也就沒有再教下去。一切都順其自然吧!

前段時間和她閒聊,她說有不少同學在整容,有的甚至去了韓國,她感慨:“我能理解他們愛美的心理,也能接受化妝,畢竟卸妝後還是原來的自己。就是不明白,為什麼非要去整容呢?想找回原來的自己,再也找不到了。”我當時有些激動,因為我看到,一顆小小的種子,已經在她心裡發了芽!

去除外飾,恢復本質,也就是返樸歸真啊。女兒還真沒有辜負她名字中的“樸”字。也許她不知道,她的幾句話,觸及了人類的大命題。幾千年前古希臘奧林匹斯山上的德爾斐神殿裡有一塊石碑,上面就寫著“認識你自己”。但從古至今,又有多少人可以撥開層層迷障,真正地認識自己呢?

《道德經》是老爸最喜歡讀的一本書,也是他說的最多的一本書,他的書架上,有各種版本的《道德經》,一排又一排。他常說,一部經典勝過萬卷雜書。讀了這部書,沒有什麼煩惱放不下,沒有什麼心結打不開。

他是以讀道講道傳道為樂的。不僅僅是說、是講,道法自然的思想之於老爸,已變成一種人生存在,變成了一些生活細節,變成了生活本身。他把自己活成了“老頑童”,心靈處於一種自由舒展的狀態。

老爸退休後,為傳播傳統文化,做網站,辦論壇,創立微信平臺,一直樂滋滋地做著道學普及工作。現在,他又用明白、樸實又生動的話去譯註、理解他心中的經典,想讓更多的人能接受《道德經》,讀懂《道德經》。我覺得,寫《〈道德經〉傳家版》是他退休後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而所有這些,用他的話說都是在玩,退休後,給自己找個玩的地方。

老爸玩得開心,我也為他開心。畢竟,這個玩的地方可以安放他的精神世界。《道德經》中有一句“不失其所者久”,老爸對這個“所”的解釋是“靈魂安放之所”。他對這個字獨到的理解,讓我深深地意識到,他是一個幸福的人,《道德經》就是他寄放靈魂的所在。

其實,在我心裡,也曾有疑問:這部書,值得老爸這麼讀嗎?在一番求索和對照式的閱讀之後,我找到了答案。那是在讀過《西方哲學簡史》之後,我曾隨手寫下這樣的文字: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培根、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休謨、康德、黑格爾……一個又一個閃光的名字背後,站著一個又一個的思想英雄。我只是匆匆地追隨著他們的腳步,傾聽一顆又一顆高尚的心靈對人類永恆問題進行著無盡的思索和追問。

很奇怪,合上書,除了有艱澀閱讀之後的輕鬆感,還出現了一種幻覺。彷彿看到老子獨坐在一座高山的頂峰,雙目微闔。他靜靜地看著兩千多年裡思想戰場上一輪又一輪瀰漫的硝煙,像靜靜地俯瞰著山間的雲煙漫卷。

老子讓我們找到自己的精神血統,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向何而去。

今年父親節的前一天,我帶著女兒一起去老子學社。在那裡,每週六下午老爸都與同道中人一起分享《〈道德經〉傳家版》。我想,我們幾代人一起學習《道德經》,就是對“傳家版”一種現實的、真切的詮釋吧!

《道德經》讀後感 篇19

哲者以其洞悉天道,軍者以其參透兵機,政者以其安邦定國,勇者以其建功垂名,靜者以其養生延年。故曰:《道德經》,如不竭之井泉,汲桶,自然人道皆唾手可取之。

傳之言曰,老子欲隱,及函谷關。守將尹喜悅之,欣然留之以問道,遂留五千餘言,上曰《道》,下則謂之《德》。道,萬物之本源,先天地而生,至虛至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德,乃道之行及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德窺道,無所不包,周行不殆,亦辯證矣。蓋雲: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或,重為輕根,靜為燥君。

修生養性,致虛極,守靜篤。曠心胸,似大道包羅永珍,注而不滿,酌而不竭。且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溺歡娛使心彘,安日月使身康。溫和不爭,虛懷若谷,渾樸純正,胡為乎困於宦海?

養一己之身,小德也;養一國之民,大德也。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後世稱之民本。即天下初定,則無為而治,休養生息;盛世太平,輒體恤民生,取法天道,寬待百姓,無私無慾。

至於為人處世,老子視之乃後生所不及。一詞賦千意,十言有萬思。譬物極必反,或曰人事莫盡,或曰反其道而行,事半功倍。將欲廢之,必先興之;將欲奪之,必先與之。或曰勿過人而忘形,是何異於鴟鴞待腐鼠?或曰詳慮周思,可避急風晦雨。八方睹,八玲瓏。

言語咀之,甘之如飴。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有之以為利,物之以為用。是美學巔峰者,慧達之致者。通讀之,細品之,非艱澀,皆凝練,富詩意。韻語排比,參差錯落,朗朗上口。

《道德經》集智慧於大成,融精神於血脈。淺嘗高深莫測,深掘無處不在。會創新時之際,順乎大道,隨德而行,固有所廣益。吾輩肩復興重擔焉,應求承文化根基,振華夏威名,似大鵬扶搖萬里,御風擊浪,須秉德繼道,烙“道”“德”於脊樑,弘“道”“德”以興邦。

文以載道,行以育德,道德千年,萬世安康!

《道德經》讀後感 篇20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信者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信,真實不虛假。真實的話不一定好聽,好聽的話不一定真實。言語用來表達對事物的真實認知,它的根本在於表達意,在於是否語意清晰、表達準確。言語必自於誠,誠者,發自於心,不欺人,不欺己。如果刻意追求言語的動聽,必然會忽略言語的實質,歪曲言語所表達的內涵。說出沒有實質內容的話,即便再說得動聽,無非是取悅他人、有所企圖罷了。孔子說“巧言令色鮮于仁。”說話要以事實為根本,簡約清楚,如果只是為了讓別人喜歡聽,從而對言語多重包裝,那話語的真實性就值得質疑。

善,做事合乎道就是善。辯,爭論是非或真假,指有口才,善言辭。同辨。做事合乎道的人不會總倚仗著自己的口才,說服別人,和人爭執高低,更不會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相反,那些總喜歡和人辯論是非真假的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固執己見,不能接受別人的觀點,他們看不到事物的整體統一性,總想在話語中佔據主導地位,這樣的人反而不會因循著道做事。

把萬物割裂看待,就像盲人摸象,每個人的位置不同,摸到的大象部位不同,如果不從整體上來把握大象,大家七嘴八舌來爭辯,永遠不知道真正的大象是什麼樣子。還有一點,“上士聞道,勤而行之。”道不是說給別人聽,更不是用來和別人爭辯的,而是要實踐,要因循著道把事情做好。

知,是“智”的本字,明智,指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不刻意追求博學多才,刻意表現自己學問廣博的人一定不是智者。“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做事因循著道,不刻意妄為就是無為,摒棄個人的意志和私慾,遵從道的法則去做事就是為道日損,把握道,一以貫之,就是知。也就是說判斷是不是真正的知,標準並不是博學與否,而是認知道,把握道去做事。博指現象層面,道是本質層面,對現象世界懂得再多,而不知道背後的規律和法則,終究成不了智者。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聖人不積藏任何東西,盡己所能幫助別人達成目標,反而更覺充實、富有;盡己所有給予別人,反而自己的東西會日益增多。這正是聖人的價值觀與行為準則。“孰能奉有餘而利天下?唯道者。”這句話重在說明聖人對”損有餘而利不足”這一道的法則的踐行。

《莊子.天道》中說:“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大白話就是:天道執行不止,正是因為不積藏任何東西,所以能成就萬物;帝王之道就在於不為個人私慾而私藏智慧和財物,所以能使天下歸心,人心所向。用聖人之道治理天下,不為自己積蓄財物,四海之內,萬民歸心。

聖人無私,成就天下百姓為己任,所以才能受到天下人的擁戴,這就是“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的道理。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道創生化育萬物,利於萬物,卻“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所以不會對萬物有任何妨害。聖人因循著道的法則去做事,超越於名利和私慾,從不會居功自傲、逐名追利。

《道德經》讀後感 篇21

“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是何意思!

“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是何意思?

《道德經》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天下萬物為芻狗,芻狗就是紙紮的小人。《封神榜》中說,聖人之下,皆是螻蟻。在諸天萬界之中,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遊戲設定裡面,三皇五帝,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媧、這是第一梯度,剩下的所有人是次梯度。也就是生命層次有本質區別,人神共治時代。

聖人,懂得利用規律的人,天地都在心中!

聖人執一,一就是道、就是規律,就是真理!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通俗易懂的說,人懂得自然規律,才能懂得如何牧羊牧馬、因為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想要放好羊,就要懂得順勢而為,實事求是,羊的訣竅在於牧,牧就是羊、放牧、以及管理的意思。

記得小說《牧神記》裡面講述的就是,一個人從小走上巔峰,明白最終奧義,牧神,可牧天、牧地、牧人、牧鬼、牧神、最終一牧天下。

以為天下牧,倒裝句。以為牧天下以為之,為與不為,在於是否得道悟道,這就要求,人有三到,手到、眼到、心到,天時地利人和。

就單純說牧羊:

第一、放養和圈養的區別和聯絡!

第二、羊的品種和繁殖能力!

第三、牧草和草場,過冬和青黃不接的戰略儲備。

第四、銷售和服務升級,交易和置換,形成閉環。

(羊的市場,山羊、綿羊、羊羔價格是不一樣的,越小的羊羔越值錢,越大的羊越不值錢,3個月的羊羔800,4個月的羊羔750,肉的品質和口感又不一樣)。

那麼,全天下,真相細思極恐!

用《天道》丁元英的話講,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次,生產力、制度和文化。這個裡面有政治經濟學、有市場營銷學,有微觀經濟學,有巨集觀經濟學,基本面不一樣,社會發展程度不一樣,解決問題的矛盾和方法不一樣。

要想破解更高維度的文化密碼,就要清楚社會的底層邏輯,是弱肉強食,是優勝劣汰。是自由競爭,是二八定律。

聖人的眼中,沒有好人壞人,沒有對錯、是非、正義、邪惡和善良,眾生是有立場的,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佛陀不昧因果,心無掛礙。一切皆在起心動念間。

說破大天,不管市場如何波動,不管錢值錢不值錢,羊,只要在你的圈裡,就是你的資產,在西方世界,政府是市場的守夜人,在國內,也是一樣,人民的生命財產是最重要的,人民的人、羊、物質和精神都是人的財產,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

都是妖精,給我談什麼聊齋!都是放羊人,談什麼天下牧,每個職業,都在特定的空間、時間、地點,牧不同的人、物、以及事情。

只不過叫法不一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話說回來,什麼是自己的,什麼都不是自己的,從更高維度看去,我們都是韭菜,都是人家莊園裡面的資源。只不過,法律、倫理、道德,觀念和風俗,有些人只能讓特定人群去割,要是混亂了,就必須重新樹立典型,以正視聽。

監管部門更像《海上牧雲記》中穆如家族一樣,當你舉起屠刀之時,必將死於刀下。

權力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能夠牧人,也可以被人牧,什麼事情都是相對的,絕對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不管誰是狼,誰是羊,都毫無避免,我們是何種身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同樣也只要我們懂得利用客觀規律,總能契合時代發展的規律,享受時代改革的紅利,讓生活更美好。

在獵場中,獵物和獵人的角色往往是互換的!

上帝給每一份禮物都標好了價格。

不要想著去當鐮刀去割韭菜,要有韭菜的自覺。

也不要想著虛無縹緲的財富和野心,要實事求是的學習專業技能。

時代在召喚,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即便知道真相,也不要說出來,因為,不需要太明白,只需要我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道德經》讀後感 篇22

整整四十天,我完成了《道德經》八十一章的閱讀,覺得這就像是一場修行一樣。兩年前我曾嘗試去讀,可惜兩次都是淺嘗輒止,讀不到十章就放棄了。這次重新嘗試,倒是輕鬆了不少,雖只是泛讀全篇,隱約也悟到了不少東西。

這說明,我這幾年讀書寫作還是有進步的,這是令我十分欣慰的地方…最近也沒寫什麼文章,即使說很多地方我都有感悟,也想寫點什麼東西,但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為在沒有讀完全篇,瞭解老子的思想之前,寫什麼、發表什麼看法還是太早,畢竟我自認為還是功力尚淺。

為什麼讀《道德經》也是受益於我幾年前讀了白巖鬆的《白說》,書上說《道德經》是他的生命之書。讀完之後,我對此深信不疑。南懷瑾說:儒家就像糧店,那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家就像百貨店,琳琅滿目,你進去逛一下,不買東西也有收穫;道家向藥店,有病的時候有問題得時候,那就要找到《道德經》了。

為何我會讀?也是因為我覺得我“病”了或者我面臨“病了”的難題,我想這不僅是我,也很多中年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所以這個年齡段,有一定閱歷,卻不明方向的人讀《道德經》恰如其分,剛剛好。相反,如果說給十幾歲二十幾歲的人去讀,實在是有點難為人了。白巖鬆說的一句話,我覺得說的特別好:做你這個年齡該做的事。

起初讀《道德經》也是把它當成一部管理學著作來讀,畢竟老子說的東西都是針對類如士、王、聖的角色,也就是都是當時的領導層。但這不妨礙,老子在教授治國平天下的同時,還能修身。事實也的確如此,它適合於任何人閱讀。

一本好的著作,有時候讀起來會特別興奮,甚至拍案叫絕。尤其是,你之前的有些思考在此書裡得到驗證的時候,更加肯定了你的有些決定是對的。就拿我之前比較喜歡的第九章來講:“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能守之;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這既是人生之道,也是職場之道,而這些道都屬於天道,也就是萬事萬物的規律。

更為神奇的地方是,我發現竟然還可以用《道德經》很多章節來解釋很多投資中的問題和理念,這不得不說,很多事物的本源和底層邏輯都是相同的。至於道到底是什麼?我也是隱隱約約的能感覺到,卻說不上來(是因為詞窮),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道可道,非常道”吧,能講明白,說出來的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作為眾經之王,它短短五千多字濃縮了古人的智慧,流傳千年而不衰,按照常識,也是值得我們去反覆研讀的。或許你讀到其中的某一句話,它真能治病呢…

《道德經》讀後感 篇23

《老子道德經》44章中講到“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德與亡孰病?甚愛必大廢,多藏必厚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45章中又講到“禍莫於不知足,咎莫大於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這兩段話的大概意解是:名利和身體比起來哪個更重要?身體和物質比起來那個更珍貴?得與失比起來哪個才算有害?樣樣都要,必然導致大廢,取藏的越多,所遭的失也越多。故知足的人才能長久。

于丹在解讀儒道的理論中講了這樣一句話”什麼樣的學習是最好的學習?就是能改變自己的學習”我們平時經常說要培養一個良好的心態,但真正的做起來並不是很容易。我的經驗就是多學習,學習就像一面鏡子,通過學習來認識自己,看清自己,並且學會掌控自己。

在這個市場經濟繁榮,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些差距有來自社會的,家庭的,自己的。所以,一個人要想在這種誘惑力極強的社會中快樂,平和的生存,就一定要看清自己,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在你的生活空間,在你的事業中,在你的家庭中你想要的是什麼?其實老子講的道理並不深奧,而且很實際,就看你怎樣去認識。“知足不辱,知足者富”,知足,不等於不努力。而知足的人,他首先是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她不會貪婪,他不會要那些自己根本夠不著的東西。

就像練太極拳,大多人初衷都是為了健康身體而進入,但到後來為什麼差距會很大呢?。這就是看練拳者心理想要什麼?想要達到健康,就要踏踏實實的按照拳理去練,只要你用心,你就會達到你的目地,因為你要的很實際。你要的是展示,你要的是人前的顯露,可能你的心就靜不下來了。表面的東西得到了,可你的拳沒有靜下心去練,你的功夫可能也就是表層的功夫。所以你要的東西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你一定要問自己想要什麼?生活中,我想要的就是平安,健康。所以我很知足,我每天的生活就像小河的流水一樣,平平靜靜的。因為我要的不多,好像上天都能滿足我的要求。但有一點,我不風光,我不出色,可我很努力。不論是家庭,還是自己的生活安排,我都會盡心盡力去做,我要的都得到了,但不等於我停止不前。

“知足者富”知足,本身就是一個心態的體現,知足的人能靜,不浮躁,所以他會用他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富”這個富不是一般人眼裡的富。我記的在和一個朋友聊家事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家庭生活是給自己過的,而不是給別人看的”所以這個“富”實際的意義就是自己的一種感受,而不是一種對外的炫耀。人要學會為自己活著,我說這話不是說自私,而是說人不要為別人怎樣看待你而活著,否則會活的很累。

人們都知道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有一個比喻,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0,但實際操作起來就不是那麼會事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當今社會體現的更是淋漓盡致。人要的東西太多了,到後來連自己是誰可能都不知道了。“天—怒”你要的太多了,天都怒了,所以到後來一定會受到懲罰。這也就是老子所說的“甚愛必大廢,多藏必厚之”之理。

看了博友的點評,我要想再上加兩句。博友講“平安是金子,健康是銀子。看看我金銀都有了,所以我不是應該知足,而是必須知足。

《道德經》讀後感 篇2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經典作品——《道德經》中的一句話。《道德經》像一束陽光,把萬事萬物的奧祕和為人處事的規律照得明明白白,讓我心中豁然開朗。

《道德經》告訴我,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變化,並注意之間的轉化,並難得可貴地告訴我們該如何去對待自己的人生,以及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過好自己的生活。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句話告訴我們:過分私愛必然要有重大的耗費,太多收藏必然會有厚重的損失。以前,我從不知道知足,嫌自己的衣服不夠名牌,用的筆不夠漂亮,嫌媽媽不夠優雅,嫌爸爸不是老闆……讀了這一章後,我明白了要知道知足。衣服雖比不上一些同學的名牌,但是是新的,而且很好看,我每次穿著到農村,農村的孩子們總是圍著我看不夠。而我用的筆從不妨礙我做作業,考出好成績。爸爸媽媽用他們的勞動所得讓我豐衣足食,週末陪我爬山撈魚,還能根據我的意願,出錢讓我學鋼琴、唱歌,打乒乓球……可見,我生活是多麼幸福,我早就該知足了,於是,我放下了心裡的包袱,開始知道滿足了,突然發現,我原來可以生活得這麼快樂。

“輕則失根,燥則失君”告訴我,辦事不能輕率浮躁,否則就無法辦成事情。就如去年我準備參加鋼琴考級,剛剛開始,我還沒有一個音符一個音符仔細彈清楚,我就急著用考級所要求的速度去彈快速的旋律,快是快了,可惜一彈快音符就像被揉成團,亂成了一鍋粥。當我看到這一章《道德經》後,發現我彈琴過於草率,我原來的意圖是希望自己能快些達到考級所要求的速度,可是因為輕率,急於求成,把曲子的旋律都搞亂了。我靜下心來,重新謹慎地把這些音符慢慢“整理”好,很快,曲子就像樣了,慢慢地速度也上去了。終於,我通過了考級。我從心裡感謝《道德經》,它教會了我做事不要急於求成,要按照規律,踏踏實實努力,才能達到目的。

“無為而無不為”、“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均是《道德經》告訴我的道理,讓我漸漸明白了我該怎樣對待我的人生,該怎樣對待我身邊的事物。

《道德經》讀後感 篇25

不推翻整個世界,往往難覓真理。

因為流行於大眾的價值觀,往往是虛假的,是浮華的。真理就在於否定,否定到極致方是肯定。正所謂,破而後立,不破不立。

老子的道是內聖外王之道,是天地大道,是無為之道,是柔弱之道,是榮辱不驚之道,是得失不患之道,是成敗自然之道。

眾人的道是內欲外剛之道,是浮華之道,是有為之道,是剛強之道,是榮辱皆驚之道,是患得患失之道,是以成敗論英雄之道。

什麼是內聖外王呢?

聖,無形的智慧,即正直崇高;王,孤、寡、不穀,即謙卑柔弱。

內在正直崇高,外在謙卑柔弱,便是內聖外王之道。

聖和王是一體,不二分,故而以王為聖御自身,這便是老子提倡的道德觀。

而眾人之道,卻是內在被無窮的慾望所填滿,外在張揚剛強,自身被這些慾望所奴役。簡而言之,便是以慾望為剛強奴自身,內欲外剛。

什麼是天地大道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道生自然法則,法則生無,無生有,此三者生萬物。萬物(有無)矛盾一體,自然法則使其和諧統一。

世間所有事物皆集矛盾於一體,矛盾雙方始終相隨,又互相轉化。

所謂的道,便是有無相生。

現在的無將來必有,現在的有將來必無;現在的有過去必無,現在的無過去必有。空間上的有和無,是通過時間上的變化產生。舉個例子,我們從一個地方走到另外一個地方,便是此無彼有的過程,其中有著無數有無相生的過程。

計算機語言是0和1,萬物由陰和陽組成,時間就是如此的奇妙,大道就是那麼的微妙。

知有無相生之道,明物極必反之理,便見天地大道。否則,必是流於表面的有或無的浮華之道。

什麼是無為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事物發展自有其方向與規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人什麼都不做那就只能等死了。

無為,是為而不為,為而不刻意地去為,就是沒有私心、目的的有為,是自然而然的有為,是順道而為。

順道而為則無不為,該為時而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而有為之道則是有私心、目的的為,是背道而為。

事物的發展方向和規律我們無法控制,所以盡人事,聽天命,順道而行即可。

為何要謙卑處下,柔弱不爭呢?

人很在乎他人的看法,所以大眾皆往上處,往強處,以恐後而爭先,以榮為榮,以辱為辱,以得而喜,以失而悲,以成為英雄,以敗為無用。

殊不知,不上而上必下,以上而上必驕,驕必敗。

耀武揚威,居高臨下只是淫威。真正的威望不需要刻意張揚,也不需要刻意抬高自己。謙卑處下,自尊自愛,不曲意逢迎,便能愛己及人,威望與尊重便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故而,上位者謙卑處下得威望,下位者謙卑處下得尊重。恃強凌弱不可取,傲慢剛強亦不可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言下身後,不爭自爭。”

因為柔弱不爭,所以沒有爭之煩擾與痛苦,同時也能減少自己的私心,有利於培養品德,德厚他人自然信服。內在的涵養對他人是無害的;外在的行為手段會損害他人的利益,最終會損害自己。

所以,處柔弱不爭,以此提高內在涵養比費盡心機去爭取高明許多。

行以謙卑處下,處以柔弱不爭,便能以下而上,以柔克剛,以弱勝強。成敗與榮辱得失亦不過是一時之煙雲,遲早幻滅罷了。

大愛無私,只有不佔有才能擁有所有。

人如杯子。

杯子空了,才能被智慧填滿,智慧無形它永遠也填不滿。

杯子滿了,那是因為佔有了水,被私慾所填滿,滿則溢,盈則虧。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道減隕私慾以其補充智慧,人道減損智慧以其奉養私慾。

順為凡,逆為仙,只在中間顛倒顛。順從人道者凡,反之則超凡脫俗,與道合一。

天地不仁,以無愛而大愛,大愛無疆。

言而總之:清靜無為,行以謙卑處下,處以柔弱不爭,無外慾,不佔有,便能知足常足,常足常樂。

人生的智慧是不尋求痛苦與煩惱,是等待,是希望。

《道德經》讀後感 篇26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它是由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著作。在讀道德經之前,就已經閱讀及聽聞許多從此書中所流傳出的膾炙人口的箴言精句。而不久前的深入拜讀與用心體會,更是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我也由衷地感知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博大與精湛。《道德經》顧名思義以“道德”為其綱宗,論述治國、用兵、養生、修身之道。它簡略深刻的辭藻、廣博細緻的內涵,被華夏先輩們美譽為“萬經之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道德經的首篇。我的理解,或書或文放在開頭和結尾的一定是其精華所在,而這被廣為流傳的一句,也自然流進我的心中,令我思迅良久。這句話的字面意義是說:道是可遵照的籠統的運動規律,但又不是一種恆定不變的籠統運動規律。依據事物的特性來冠以稱號,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這種相貌不是原封不動的。而道的轉義是道路,也能夠引申為人生道路。人生之道無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長壽之道。而同在一條人生路上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一種是聖人之道,它所追求的是淡泊名利、返璞歸真、順其自然之道,活的豁達而無私。而另外一種是走大多數人選擇的常人之道,追求的是身外的名利,或是大富大貴,或是泯然眾人矣。不同的道路走法自然不同,但都不能判定其本質的對與錯。人的終身都在屬於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來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謂“道”,就是一條人人都能夠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這個道理。但我們大多都是走在能夠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進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勞。同樣,“名”也不用專指稱謂,他能夠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價值。當我們自以為完成了許多人生價值時,老子卻說你所完成的價值是真的完成了嗎?這就是所謂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並不是要否認我們所做的一切活動,而是要讓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恆久存在的。在這可道可名之外,還有一層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們留意這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矇蔽。

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與洗禮自然能為我們的心靈與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淨化與感受,但在生活或工作中還是應抓住自身的根本,做一個能夠仰望星空,也能做到腳踏實地的真人,詩和遠方固然美好,按部就班的生活常態也尤為重要。所以在我們虔心拜讀名作之時,也要結合我們自身,不斷完善進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成為一名於社會,於他人的奉獻之人!

《道德經》讀後感 篇27

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禮貌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應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能夠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透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持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淨者,不汙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能夠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持續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主角,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職責,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各行各業,各村各戶都在努力提高群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為“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群眾,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道德經》讀後感 篇28

原文我是看不懂的,從譯文的描述中作了一些思考。

道德經分析的範圍側重於非物質的一面,分析了個體和集體。個體分析的刻度是普通人與聖人。集體分析是側重於道德來推動集體往更好的方向運轉,而集體分析的刻度“你”和“我”。

人,人類社會,世間萬物,用哲學和科學來概括總覺得不夠全面,所以我喜歡用“物質”和“非物質”來得到兩個範圍。自有文字以來人類文明就在物質與非物質這兩個範圍萌生了無盡的好奇和探索,從古到今,從今到末來,人一定會探索下去。

哲學側重點是“非物質”範圍,道德經的側重點也是“非物質”範圍,但是他們的刻度不一樣。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的確有很大的內容差異,但是內容都是“非物質”範圍,這挺重要的。我覺得產生這種差異內容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宗教信仰環境導致的。

扯得遠了些,回到道德經。道德經裡面的重點是什麼呢?重點是一個人必須有道德,一個社會必須重視道德。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國人是以人來教導、以人來衡量對錯的。但是有些人是以神來衡量對錯的,所以不同的依託形成了不同的對比。記得BBC紀錄片裡面就有講到天主教對人們的生活形成的影響,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因為我從小就被我父親教導人要怎麼樣,人不能怎麼樣,怎麼才能成為人,這種用人來衡量對錯的教導的確對我形成了一種塑造,這裡的我對我過去的評價只是陳述事實的意思。

道德經其實是基於道德上思考總結出的一篇,從側面上說,人們在那個時候道德已經到達了那一種地步。道德經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衡量、發展、成就形成的。道德經說明了那時候我們是以人來衡量對錯的。維持自我的存在是需要代價。維持一個人的存在,就是說你要維持自己一個人的標準。聖人的存在就是維持聖人的標準。

其實道德經是什麼這個我不是很感興趣,為什麼會有道德經呢?上面已經給出答案了。這裡覺得一個事情挺重要的,哲學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側重分析“非物質”這個範圍,但是人是由物質和非物質這兩個範圍形成的,學哲學的人不要忘了科學。

《道德經》讀後感 篇2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長地久”、“上善若水”,很早之前就對《道德經》中這些句子耳熟能詳,但是一直對這些話“不求甚解”,困惑不已。對《道德經》總是望而卻步,只在不同的場合讀過一丁點片段,只能算是驚鴻一瞥,管中窺豹,難以談得上有什麼深刻體會。上《政治學》時,楚老師為我們列的13本必讀書目中,中國的經典讀物有三本:《論語》、《孟子》《道德經》,這些文章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治國教材,不得不認真拜讀。“明德人生導航計劃”啟動後,我們與人生導師張學長達成共識---集體閱讀《道德經》,並將其思想和公共管理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思考。

這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道德經》內容艱深晦澀,語言精練而思想深刻,本人文言文水平不高,因此閱讀過程中經常感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道德經》流傳千年,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處境,到現在,在國學熱的大潮中,對《道德經》的研究如火如荼。文章版本可謂千奇百怪,多種多樣。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版的,是在北大的週末書市上買的,和《論語》、《孟子》三本十元,買來之後,認真的看了兩遍《論語》,正在看《孟子》和《道德經》。目前看到第十九章,還不到四分之一,都好像似乎沒有真正看懂。下面就簡單說一下似懂非懂的感受。第九章中,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拿的多了裝不下,差不多夠了就行了;揣的東西太多凸起來,不可能長久,大家都會發現。滿堂的金銀玉石,是守不住的,富有高貴但卻驕奢淫逸,就是自己惹禍上身,咎由自取。大功告成,全身而退,這才是天道。啟示我們對待物質享受時要適可而止,秉持“中庸之道”,要懂得進退自如。這使我想起了我國政界的“59歲現象”,有一些有作為有追求的好乾部,在光榮隱退之際,經不起物質誘惑,抵擋不知內心不良思想的蠱惑,廉潔一生,糊塗一時。誠然,這與我國官員的考核的激勵體系有關,我國的官員體制中,有大量與職級職位匹配的福利待遇,不能隨著官員退休帶走。在法治建設不健全,人們思想價值體系混亂的年代,會渾水摸魚遊走於制度缺陷的人如日中天,而嚴格遵守規則辦事的人則很難有所作為,在這種獎劣懲優的體制中,官員大多自身難保。需要有機會,同時也需要有動機,前者是制度環境,人人面對的制度約束一樣,權力不同的機會就有所不同,如果你潔身自好,沒有的動機,那就不會侵蝕到你,這就是為什麼政亡人息的封建王朝末期,總有一些道德高尚、為民請命的清官和青天。從這個意義上講,老祖宗已經為我們指明瞭道路,物質追求適可而止,進退自如才是王道。

《道德經》讀後感 篇30

唯有知道目的地,才能定義“善”是好是壞。但從生命遺傳來講,善能創造提升生命多元化品質空間。若生命由造物主創造,造物主希望我們留下來,他自然會擁護創造而去抑制破壞;這裡善代表著創造,而惡代表著破壞。似乎造物主在編寫劇本時並非一揮而就;或許也會像小孩子寫作業那樣,會寫錯筆劃。所以遇到需要改寫,有助程序的破壞或許也可稱為“善”。至於“道”,可能就是一條“道路”,並沒有大家描述的那麼複雜。其實也不是大家認知多深入,闡述的多複雜,而是沒真正明白,到最後都一直找不到落腳點。

不妨我來翻譯一下。“道”大概可以理解為造物主所預設通往某目的地一段軌跡,而且要求某時間內必須通過該路徑到達終點。這段軌跡是條虛線,所以有些地方需要創造生成新的東西把虛線連結起來。當在某些階段太舒服,內部個體開始留戀停止不前的時候,就需要有勢力來破壞掉這種舒適。迫使程序繼續往前行進。

所以發生在軌跡內部每個階段的善惡都有不同意義,並沒有片面界定哪一方,固定統一的獎懲標準,而在於那個時間段需要什麼。你做了需要的事,推動事物向彼岸靠近,就是順道而行,奉天承運。

《道德經》讀後感 篇31

《道德經》是一本關於宇宙人生哲理的書,包含唯物主義,自然無為,天地不仁的哲學思想,被譽為“道學之精髓,哲學之先本”。《道德經》能啟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從中得到一定的借鑑。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圍繞著“道”、“德”來詳細闡述各個學科的深刻道理。內容非常豐富,可謂包羅永珍,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會人生。古時候很多思想的基礎都來自老子的思想,我們現在社會的很多人都喜歡讀《道德經》,這也體現了這本書的極大的魅力。《道德經》中闡述了很多思想、理論,其中物極必反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幾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這麼透徹,這著實讓我吃驚。物極必反指的是事物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個都經歷了初期創立、巔峰和沒落,這跟帝王的統治有很大的關係。當帝王窮奢極欲到一定的程度時,人民被欺壓到一定的程度,都紛紛起來反抗,推翻統治。同樣的,當一個人恃才傲物到了極點的時候,往往會招來禍患。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過分,一旦過度就會出問題。這是歷史規律,人生哲理。

我們讀《道德經》就是想從先哲那裡學習人生的智慧,提高個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讀後感 篇32

老子之著《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假酒、假奶粉、毒大米、毒火腿;坑、拐、蒙、騙;貪汙、腐敗等等觸目驚心的社會問題時見報端。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女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汲取睿智,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責!

其實,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端正心態的問題,它蘊含著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守自己的人生座標;淨心:淨處自己的人生位置;盡心:盡力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

“清靜無為”為道教修道之本,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強調了致虛守靜的工夫修養和復歸之理。“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釐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曰明”,不會因“不知常”,而“妄作,凶”也。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則雲:內以養正安靜虛元,原本隱明,內照形軀。

司馬承禎的《坐忘論》雲:“心為道之器宇,虛靜至極,則道居而慧生;身與道同,則無時而不存;心與道同,則無法而不通。”又云:“靜則生慧,動則生昏”,這則是道教靜中處世的指導思想。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才會在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是保持清正廉潔工作的源泉

淨明道重要典籍《太上靈寶淨明洞神上品經》的序言:“淨明者,無幽不燭,纖塵不汙”,由此而見,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沒有絲毫的灰塵存在,是謂之“淨”也,如果完全用人性的角度看待“淨”的含義,那就是“不染”。

“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就從色塵(視根)、音塵(聽根)、味塵(味根)、香塵(嗅根)、觸塵(觸根)、法塵(法根)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西漢智者河上公給此章命名為“檢欲”,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君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以託於天下。”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正廉潔工作的源泉。

盡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這是說明了人們解讀歷史可以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而為己用,那我們通常所說的“前事不忘後世之師”。然而,我更以為,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

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不妄為”正是人們靜心、淨心的外在表現,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有為”。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關於“什麼是道”的文章,作者有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道在哪裡!道就在我們身邊,盡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謂之道也”。

這句話淺顯明白而又讓人警醒。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自己的本職工作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道教所云的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倫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各行各業都在加強道德自律教育,在努力提高群體的道德水準。

隨著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二十字方針“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推出,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為“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

在現代社會強勁的經濟發展勢頭下,一些有智之士越來越注意到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重讀和闡釋道教聖典《道德經》,積極挖掘道教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社會進步的教理和教義,才能讓道教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人類,才能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責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道德經》讀後感 篇33

天地無名:天尊地卑,天虛地實,虛則至賤,實則至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此天之道,地之德。故曰:天道清,地德寧。天無以清而貴實將恐裂,地無以寧而貴上將恐發,侯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是故尊當以守卑,貴當以守賤。天尊以虛故清,地實以卑故寧,侯王居高而自謂孤、寡、不轂。

治國無執無為之妙可用射箭之道來闡述。弓身(天子)制定執政方向要跟手(百姓)的需求相合一。雖然是弓身(天子)制定方向,而實則手(百姓)在執弓,故弓身攘無臂,執無執。

方向對了,弓弦(三公、諸侯)、箭(百官)的施政目標手(百姓)自然願意去實施完成,弓、箭(百官)無執而手(百姓)執箭拉弦盡其力去完成目標。手(百姓)執弓、箭是為民主;若弓、箭執則為非民主,是專制。弓者為道己日損而善用箭者之才能,弓者為無為,使箭者發揮才幹射中目標。故弓身弓弦無執無為,箭者無執有為,手者有執有為。弓、箭、手三者不可缺一,若有一失,自然之道不行也。

弓者有為,事倍功半,則施政目標難以達到,為者必敗之。若弓者有執,則執政方向與百姓需求相背,執者必失之,民心必亂,百姓畏勢不畏死而重物質享受而多遠走他鄉他國(遠徙)。故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必敗之,執者必失之。

無為者必無執,無執者未必無為。

治國有以下六者:道者、德者、上仁、上義、上禮、前識者。

(1)弓身無執無為(道者),弓弦無執無為(德者),下知有之。

道生之,德畜之,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德者可謂貞臣,道者宜為下,故名德道經。

聖人損有餘而補不足,藏富於民,民用充足,消除了因百姓購買力不足而產生的難得之貨(不貴難得之貨)。

上位者儉己而不奢,不鋪張浪費,則能漸除奢華浪費之風。

聖人不欲見賢,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是以下知有之。

功成事遂,聖人功成而不居並歸功於下,聖人使己無功,下欲親譽之而無能名焉。百姓都說:我只是做了理所應當做的事,而不爭功(我自然)。上下皆不爭功,故老子曰:聖人不尚賢,使民不爭。

以其不爭,不居功,故道者德者無為而無以為。上功成不居,則民不爭。天人合一之道。

候王居上位而當自謂孤、寡、不轂,守之以下守之以柔;國大民眾而守之以寡小(小國寡民),則大國能兼畜小國,大國小國各得其所欲,則有核彈、導彈等百倍於人的軍事武器而不必使用(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百姓不在因民用不足生活不安定而去使用車船等工具遠走他國他鄉以求豐厚的物質生活,車船不再因民大逐私利、生活不安定、缺乏安全感而使用,百姓能安居樂業。百姓歸於純樸,結繩記事以立約而民不會不守信。

(2)弓身無執有為(上仁),為者必敗之;弓弦不能盡其才,下親而譽之。

上仁之君執政方向與百姓需求相合一,無執也。無為者必無執,無執者未必無為。

上仁之君施政目標有所達到,則功成而居,使己有功,百姓親而譽之,下亦必爭功之大小。有功之君有為也,用人有誤,不能盡用人之才能,勤政為民,敗於有為而不能無不為,施政目標有所不能達到。施政目標未能達到,故民無以為。故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3)弓身執者(上禮),執者必失之,弓弦無執有為(上義),下畏之。

執者之昏君用無執之能臣,故為上禮。執政方向與百姓需求相背,故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與上禮進行對比,弓弦能勸諫上禮之君,有所調整而無執為民,故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執者之君高稅食於民,損民之不足。民知其惡而畏其勢,民畏勢而賄,長此以往,天下人多用私權謀利貪腐(民多利器),而全民皆腐敗。故國君不可用私權使百姓畏(國之利器不可示於人),魚脫於淵則失水,君使民畏則失民。大國不可恃強使小國畏,大國宜為下。

民用不足,民觀上奢華,必追逐豐厚的物質生活,製造各種假冒偽劣產品以圖利(奇物滋起),偽造各種民用不足產生的難得之貨,偷盜成風,法律多因執者之官太多而難以執行,百姓畏勢不畏死,雖有諸多律法但百姓已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故曰:上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弓身執者攘臂而扔之(前識者),弓弦執者,下侮之。

執者之君強推與民需相背之政,無執之臣必不能久存,故上禮為之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為前識者。前識者自見自是攘臂而扔之,故曰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夫使眾畏以至於惡貫滿盈,則下侮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失德,失德而後失仁,失仁而後失義,失義而後失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而不居其薄;處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大道廢,焉(安)有仁義?智慧出,焉(安)有大偽?六親不和,焉(安)有孝慈?國家昏亂,焉(安)有貞臣?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另有所囑: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試解:芻狗者,敬而用之於祭祀,天地當愛萬物為本,敬而用之。天地無名不以己仁,致虛守中之道。故以此可知:大道非恆道,廢之而無道。無名非恆名,失之而有名。(無執無慾不以己有德謂無名)。

老子三寶:夫盜跖為盜以圖利,多欲也,多欲而奢,舍儉也。夫勇有三勇:慈勇不敢為天下先而為是謂義勇,慈勇敢為天下先而亂為是謂亂勇,舍慈而勇是謂盜勇。入先出後以盜財物,舍慈而勇也,盜勇也。分均,圖結黨也,結黨以使眾畏而為強梁者,結黨以謀私利而使眾畏而失眾,不知也。為盜而自以己有功自誇己聖是為敢為天下先也,夫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夫為盜而舍三寶,是謂不知常,大凶也。

老子:弓身無執無為,弓弦無執無為。孔子:弓弦無執無為,箭無執有為。墨子:箭無執有為,手有執有為。

《道德經》讀後感 篇34

提及道德經,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是一部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其中包含以哲學,政治,軍事方面的論述!

道德經的薰陶是在兒子讀四小時被他每天的朗誦帶動的,後來也有幸跟隨學校組織的家長素讀一起打卡,和孩子一起互幫互助而習之。

雖然剛開始接觸時有些枯燥難懂,語感不太順口,不會的地方也虛心請教孩子,但在雒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不清楚的地方再借助陳琴老師的誦讀,慢慢的就找到了感覺,在班裡素讀打卡群裡,和大家一起堅持每天誦讀一段,也在每週三的家長志願者統計時鞏固一遍,這本書拿起放下,放下再拿起,突然之間就感覺到親切,每當在某個地方看到有道德經中的典句,就有一種激動的心情!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無為”,我覺得無為就是順其自然的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那麼用在我們為人處世上,就是讓自己對待別人要寬容大度。“無為”不是讓我們什麼事都不去做,而是不去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只要不違背自然規律,你所做的其他事就是無所不為的,“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

又如“少則多,多則惑”其實就是說自己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工作上,集中在一個點上努力下功夫,長此以往才能有所收穫,如果像蜻蜓點水,這裡一下,那裡一下,反而會一事無成,終會無所收穫!就像現在盛行的“抖音”,那些百萬粉絲所關注的網紅,其實她們就秉承著做垂直領域,就是老子所說的,在某個點上下功夫去努力做好一件事,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就拿讀書這件事說吧,有很多人讀幾天感覺沒啥收穫,就給自己找理由放棄了,“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事”,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去堅持,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不能被克服了,我們雖不能與聖人相比,至少可以學會堅持,學習老子他老人家做事對事的態度,用無為之心做有用之事!

對於道德經的體會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結合自己的生活去理解,每個人也在自己的領域去體會和領悟著這經典之作,讓我們大家在道德經中讀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悟之用之享之!

《道德經》讀後感 篇35

學習哲學有特定的方法和順序:首先,要明確是否存在一個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在確定答案後,再思考人生該何去何從的問題。傅老師以《道德經》為例來說明這個先後順序。《道德經》先確定“道”這一本源的存在,然後以“德”來回答人生何去何從的問題。這也是國學的特色與精彩之處。

我是先學習西方哲學,再回頭探討中國哲學的。這個先後順序,使我能以更客觀、更全面的眼光,理解國學的特色與精彩,且以老子《道德經》為例,做個簡單說明。

“道”是否存在

首先,西方哲學家雖然透過翻譯才可閱讀《道德經》,結果呢?無不被其深度所折服。當我們對《道德經》第一章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覺得困擾時,他們卻眼睛一亮,好像發現了稀世珍寶。

因為從古希臘的柏拉圖(Plato,427-347B.C.)與亞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以來,西方的愛智者看到變化紛紜的宇宙萬物,總要思索一個問題,就是:在這一切變化的後面,有沒有一個不變的本體,可以作為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只有確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才有辦法進一步解說"人生有無意義"的問題。

現在,《老子》第一章清楚肯定了"道是不可說的",這個答案與西方第一流哲學家與宗教家的想法是完全相應的。"本體"或"存在本身"是不可說的;"太一"或"上帝"是不可說的;老子的"道"也是不可說的。

老子《道德經》的特色之一,是使用全書八十一章的大約五分之一篇幅,從各種角度,藉各種方式來描寫"道"是怎麼回事?這一點使西方學者大為驚豔。

人生應該何去何從

接著,肯定"道"的存在,並且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之後,人生應該何去何從?這是不易回答的新問題。老子《道德經》用"德"字來說明,"德"是萬物得之於"道"的各自的本性。

萬物各依其德而運作,原本應該保持和諧的生態平衡,但是人間常有困境,亂象層出不窮,又是怎麼回事?對此,老子也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說明天下大亂是如何來自人的認知與慾望,然後提出針對的解決方法。

對此,老子最大的手筆與最多的篇幅,是虛擬一個"聖人"作為悟道的統治者,從根本上撥亂反正,要人迴歸原始的純樸心境與類似嬰兒的單純狀態。

真正懂得老子的用意,就會轉移時空,不必想去統治別人,而須學習成為自己生活的管理者,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萬物有其來源與歸宿,人又何嘗例外?明白了這個要點,就會像嬰兒般依靠在母親懷抱中,然後表現新穎的人生觀:少私寡慾、以德報怨、上善若水、全身保真、柔弱勝剛強、不爭而善勝等等。這樣的人生只有"平安喜樂"四字可以描寫。

我有機會在喜馬拉雅講述老子《道德經》,希望藉此分享自己的心得。我的責任是重大的,而我的心情是愉悅的。

《道德經》讀後感 篇36

孟子曰:性本善,荀子曰:性本惡。自古以來,善惡之辯就已存在。人們對於美善的理解不盡相同,但對於美善的追究卻從未停歇。《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在老子的眼裡,水澤被萬物,卻不與誰爭,即為上善。這種大善似有一種奉獻自己成全他人的意味,就如同落紅化作春泥護花,春雪化為甘露滋養大地一般。這種至高境界的善,不僅僅只是道家的追求,佛家的普度眾生以及儒家的仁愛都是在向這種至善無限靠近。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裡講到: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意思是,聖人經常救贖他人,因此沒有人會被拋棄;聖人常常珍愛萬物,因此沒有什麼東西會被浪費。渡人是一種善,就好像伯樂一樣,能在眾多的馬中挑出千里馬,使它的才美外顯,不至於祗辱於奴隸人之手。愛物也是一種善,這種善對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久遠的古代,我們的祖先便與自然達成一種天然的默契。春種,秋收,冬藏,狩獵時不捕懷著幼崽的母獸和幼獸,捕魚時也不用細小網眼的漁網,人們懂得與自然保持平衡。而工業革命至今,人們對於自然地索取有增無減,甚至涸澤而漁不顧後果。最後招致大自然對人類這種無度掠奪和破壞的懲罰,霧霾、沙塵暴、極端天氣等無不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如果我們能夠早點明白《道德經》中蘊藏著的善物之善,那麼也許有許多的動物還存在於地球上而不是博物館中。

老子還在《道德經》中寫道:與善仁,言善信,夫唯不爭,故無尤。這裡的善,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與人相處,要本著與人為善態度,說話時要真誠誠信,遵守諾言。夫子有言“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可遠怨矣。”即對待自己要嚴格要求,對待別人則要寬容。這樣我們之間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善有至善但無大小,奉獻社會熱衷公益為善;尊老愛幼,與人為善是善;愛護花草,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善。當小善積累如潺潺溪流,再匯入江海,那麼我們所追求的上善一定也會隱於此間。

《道德經》讀後感 篇37

這兩週持續收聽《道德經》帶給我最大的變化是,心態變得越來越平和,對於當下、未來的焦慮得以一定的化解。未曾想,這樣一個小小的美妙的緣分,帶給了我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光。我的所見所聞所感,一次又一次的觸動靈魂的深處,激發我內心深處探尋生命的本真的願望。

從羅博士那富有人格魅力的講解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計回報”,當時腦海中立刻蹦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我深刻體會到了只有不計回報的付出愛心,內心才體會到真正的快樂。我們都知道,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父母生、養育我們,並未要求有任何回報,只是盼望我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我們會以同樣的愛去回報他們,這種付出是快樂的,我們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會在學習、工作上努力,希望他們引以為豪。在生活方面經常照顧,給予他們物質方面回報,希望父母能過得更好些,這是遵循了道的規律,大家生活都很快樂。

同時,我們應該保持一顆感恩之心。我能夠走過人生的很多艱險,化解掉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正是因為一直保持著一顆感恩之心。雖然因為自尊心太強和嘴巴比較笨拙,我表達的比較少,但因為我能懷著感恩之心站到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讓我能夠最終跳脫出面臨的困境,將負能量化解殆盡,讓善與愛的正能量不斷傳遞。

第二章雲: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原來美也可以用來形容心情愉悅高興舒服的狀態的意思,惡也不單指醜、壞的意思,還有厭惡的意思。前面兩句我有了深刻的理解,一個美好的社會應是一個遵循自然的社會,人為地去標榜美好的東西,那麼全社會都認為是美好地,都一邊倒地去瘋狂追逐那個東西,發出的都是一個聲音,沒有反對,沒有質疑,那麼這個社會就是病態的、邪惡的。我們都認為用塑料方便,都想大房子、豪車、高富帥,結果這個社會就危險了,環境破壞了,人心浮燥了,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繼而出現了高失業率和用工荒的怪現象,就沒人能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現在流行的美容術明星臉有時我就有認不清人的感覺,要是全社會都是一張臉該是多可怕,可能也就不覺得美了……所以老子說高明的管理者是不會過多的干預他所管理的群體,聖人也不會亂說話亂做事,而是用大道自然的行動是感染影響周圍的人,有了名氣、地位、成就也不是自居、倚仗、被它所限制,正因為沒被這些外在的東西限制、牽絆,所以總是能灑脫從容。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做一個無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始終堅信:“越努力越幸運”!

《道德經》讀後感 篇38

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對於《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於我這種凡夫俗子,才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感想,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於自己的“聖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並不認為《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