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對聯創作:對仗

對仗是楹聯的基本特徵,沒有對仗就沒有對聯。楹聯創作必須在對仗上下功夫。律詩對仗限於兩句之間,一般用在頷聯和頸聯,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允許重複。駢文對仗擴大到前兩句和後兩句之間,允許同位虛字相重。楹聯對仗的嚴格要求不亞於律詩,而且將長聯同邊自對的形式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對聯創作:對仗

1、同類詞相對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是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中的一副對聯,非常工整。同類詞相對是對仗的基本原則。該聯“真”,“假”,“有”,“無”,都是高度抽象的哲學名詞。“作”,“為”是詞意相近動詞。“時”和“處”在語法上是副詞, 在字面上“時”又可理解為“時間”,“處”又可理解為“空間”。 “亦”,“還”在字面上是詞意相近的副詞,在語法上可視為省略了動詞“是”。但必須瞭解其中還有句內自對自重,“真”對“假”,“有”對“無”是反對,而且都重用一次,這才是此聯的精華所在。

在談到對仗時,人們常常作語法分析,以便說明“詞性相同”或語法結構”相同。但是過分強調語法分析,有時也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王力在談詩詞格律說,“語法結構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為對仗,這是正格。但是我們同時應該注意到:詩詞的對仗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隻要求字面相對,而不要求句型相同。”(《詩詞格律》第127頁)這對於楹聯的對仗也是正確的。楹聯是觀賞性很強的藝術,所以有時只要求字面相對,即同類詞相對,特別要求虛字對虛字,實字對實字。有些同類詞可供選擇的範圍較小,如數字,人名,地名,書名,動物名,植物名等等,不要輕易超出範圍。特別要指出,只要自對工整,互對不必要求詞性相同。

2、忌合掌

生意興隆通四海

財源茂盛達三江

此聯為舊時商店通用春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而且與爆竹聲中“恭喜發財”的氣氛相協調,很受商界歡迎。但深一步研究就會發現,“通四海“,”達三江“是一個意思,有”合掌“之嫌。七言聯一共才14字,其中6個字只能當3個字用,豈不可惜。對聯是文章中最精練的文體,決不允許浪費筆墨。為了以較少的文字提供較多的資訊,必須避免上下兩聯說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聯中用”震乾坤“對”驚世界“,”報家音“對”傳吉語“,”發祥光”對“騰瑞氣“雖可強調喜慶或強盛氣氛,仍不免有”合掌“之嫌。

袁枚在《隨園詩話》中提到“黃星巖隨園偶成雲:山如屏立當窗見 / 路似蛇旋隔竹看。厲樊榭詠崇先寺雲:花明正要微陰襯 / 路轉多從隔竹看。二人不謀而合。然黃不如厲者,以如字與似字犯重。竹垞為放翁摘出百餘句,後人常以為戒。“(《隨園詩話》卷五,二二)這段話說明在詩中對仗要避免同義詞相對,用”似“對”如“,雖字形字音不同,但字義相同 ,亦不可取。這似乎有點苛求,連大詩人也難免的事,我輩怎能不犯?但應該看到,要避免合掌,就要從避免同義詞相對做起。

3、反對為優

清風明月本無價

近水遙山皆有情

這是樑章鉅因編輯《滄浪亭志》而獲得的集句聯,上聯絡歐陽修句,下聯絡蘇舜欽句,皆滄浪亭本事。此聯用了反義詞“有”對“無”,“皆有情”對“本無價”,含義是,清風明月到處都有,但對俗人來說,有錢也買不到;近水遙山本為無情之物,但在詩人眼裡,都成了有情之物,對比強烈。說“近水遙山”對“清風明月”工整,是指句中自對工整,即“遙山”對“近水”,“明月”對“清風”十分工整,而且“近水”與“遙山”是反對,更有情趣。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又說“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言對者,雙比空辭者也。事對者,並舉人驗者也。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對者,事異義同者也。”(《文心雕龍》卷七麗辭第三十五)。“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是說:雖義理不同,而旨趣相合。也就是相反相成,殊途同歸。這是對仗的精義。春聯“十年宦比梅花冷 / 一夜春隨爆竹來”(《名聯談趣》289條),上聯的冷淡,反襯出下聯的熱鬧,也是“反對為優”的好例子

4、句中自對

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這是西湖花神廟舊聯(《楹聯叢話》卷六),由四言六言兩句合成。紅對翠,燕對鶯,雨對風,朝對暮,都是句中疊字自對,而且全聯用疊字。由此可見,只要句中自對都是工對,全聯一定是工對。

必須重申,本文所說的“句”,不是現代語法中的“句子”(sentence),而是古文中“句讀”或詩詞中“句式”的“句”(pause)。此聯在語法結構上是一句,在聲律結構上是兩句(四言與六言組合)。五言聯或七言聯只有句中自對。兩句或兩句以上,不僅有句中自對,而且有句間自對,或稱同邊自對。

5、同邊自對

下筆千言正桂子香時槐花黃後

出門一笑看西湖月滿東浙潮來

這是阮元題杭州府貢院聯,由三個四言句加一領字(正 / 看)組成。貢院是考舉人的場所。上聯講考試的季節很美,考試時文思潮湧,下筆千言,個個都有中舉的希望。“桂”和“槐”隱含“折桂”和“槐廳”之意,即讀書,應試,做官。下聯講考試的地方很美,考完後不管成績如何,應該放鬆一下,去西湖賞月,錢塘觀潮。用詩一般的語言給考生做政治思想工作,實在高明。此聯“桂子香時,槐花黃後”和“西湖月滿,東浙潮來”分別都是同邊自對,有極大的藝術魅力。

從短聯的句中自對,發展到長聯的同邊自對 ,是對聯發展的重要標誌。同邊自對是長聯的基本形式,陸偉廉先生對同邊自對理論有卓越的貢獻,他說“對仗是對聯的靈魂、精髓,無對仗即沒有對聯,不懂對仗就無法撰寫、欣賞、評論和研究對聯”,又說“如把兩邊相對比為對聯藝術的皇冠,同邊自對則可比為皇冠上之鑽石。”(陸偉廉《對聯經》第171-172頁)

6、相重相對

名滿天下不曾出戶一步

言滿天下不曾出口一字

此聯掛在清代錢湘靈室中,為三峰釋碩揆所書。樑章鉅稱:“《柳南隨筆》載:錢湘靈陸燦晚年居虞山,老屋三楹,適當石梅之下,鬆陰嵐翠,如眉臨目。先生兀坐其中,擁書萬卷,咿唔不輟。過其門者往往駐足覘伺,流連不去,先生咿唔自若也。室中榜一聯”如上(《楹聯叢話》卷一)。錢陸燦,常熟人,字湘靈,號圓沙,順治舉人。好藏書,教授常州、金陵間,從遊甚眾。康熙中徐乾學等為耆年會,陸燦年八十四,齒尊名高,會中人皆兄事之。有《調運齋集》。此聯應作於清初,從語氣看,不像自撰。十言聯中重了七字,亦少見。說明順治康熙年間的楹聯仍允許同位相重,現在不會有人再做這種楹聯了

對聯的基本規律是“重”與“對”,由“相重相對”發展為“自重自對”。

7、自重自對

佛言不可說不可說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這是明荊州太守袁籜庵(於令)罷官後,流寓金陵,落魄不得意時所寫的門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有“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論語·衛靈公》有“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此聯用語,出自經典,但已經改寫,故不是集句。妙在莊重中有調侃,不言中有牢騷。上下聯各有三字重複一次,可以加強語氣 。自重自對遠比相重相對高明,自然成為楹聯的發展方向。

標籤:對仗 對聯 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