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對聯的對法

對聯的對法
以言蔽之地說,所謂對聯的對法就是“對仗”。對仗是對聯最本質的形
式要求。我們在第一節中概括了對聯的六大基本特徵,其中有四點都是有關
對仗的。對聯的對仗在原則上與律詩的對仗完全一致,但在操作要求上可以
較律詩為寬。下面從三個方面概要他說明對仗的具體內容。
一、詞性方面的對仗。
本書開頭已說過,詞性的對仗就是使性質相同或相近的詞處於相對應的
位置上。結合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法上的習慣以及對聯的實際創作經驗,
我們將對聯中的“詞對”分為以下 12 種基本型別予以介紹:
(1)一般名詞對。一般名詞指表示普通事物名稱的詞,如日、月、山、
川、江、樹、花、草、鳥、獸、蟲、魚、筆、墨、紙、硯、天空、土地、房
屋、街道、賓客、親朋、漁樵、農桑、災荒、戰爭……
聯例:
蟹入魚罾,恰似蜘蛛結網
鼠偷蠶繭,渾如獅子拋球
(動物趣聯)
居江畔有酒待賓朋且撫我棋琴書畫
看雲帆無意辨榮辱休管他春夏秋冬
(商芝自題廳堂聯)
在詩、詞和對聯中,名詞的數量往往是各類詞中最多的,因此舊時文人
對名詞的對仗格外講求精細化。他們把名詞二度劃分為 15“門”,即天文、
地理、時令、宮室、器物、飲食、服飾、文具、文學、草木花果、鳥獸蟲魚、
形體、人事、人倫、干支,要求相對仗的名詞儘可能出自同一“門”中(所
謂“工對”主要是指做到了這一點)。這個要求在今天似乎已沒有過多強調
的必要了。
(2)專有名詞對。專有名詞指詞素搭配固定、用於專指的稱謂詞,主要
指人名、地名、朝代名、器具名、建築名、作品名等。如:唐堯、虞舜、周
公、孔明、魯迅、高爾基、崑崙、黃河、泰山、西湖、銅雀臺、長生殿、
《春
秋》、《論語》、《誡子書》……
聯例:
海內共知徐孺子
前身應是九方皋
(章士釗題贈徐悲鴻)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長沙沙水水無沙
(諧趣聯)
正因為專有名詞的詞素是固定搭配起來的,故對仗時且不可再將其拆成
幾個詞對待。如上例中的“徐孺子”與“九方皋”皆為人名,不能因為單看
“徐”與“九”詞性不同便認為此聯對仗不工。再如葉挺賀郭沫若壽辰聯:
“壽比蕭伯納,功追高爾基。”“蕭伯納”與“高爾基”的詞素並不同“性”,但詞
是同“性”的。當然,如果能做到“層層對仗”,當是更上乘的作品。如下
例:
兩頭是路穿心店
三面臨江吊腳樓
(題建築聯)
“穿心店”和“吊腳樓”都是專有名詞(建築名稱),無論整體看(詞)
還是拆開看(詞素),都對得天衣無縫,顯示了作者的匠心獨運。
(3)顏色詞對。顏色詞指描述事物視覺印象的詞,例如赤、朱、紅、黑、
玄、蒼、青、綠、碧、翠、籃、紫、白、灰、黃……顏色詞具有“兼類”性,
有時作名詞用,有時作形容詞用。
聯例:
鶴唳九霄來紫氣
鬆遮半榻展黃庭
(廳堂用聯)
春風送來千層綠
平疇飛起萬點紅
(春遊即景聯)
(4)方位詞對。方位詞指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詞,如上、下、前、後、左、
右、東、西、南、北、中、外、內、間、旁……
聯例:
東流不盡秦時水
西望長陪太守祠
(四川“李冰廟”聯)
嶺巒掩映春雲外
臺榭參差晚翠中
(廳堂用聯)
眼前看他人子女
背後想自己兒孫
(黃道讓題“育嬰堂聯”)
(5)代詞對。代詞包括人稱代詞(如“吾、餘、我、子、爾、他、君、
伊”等)、疑問代詞(如“何、安、誰、怎麼、幾何”等)和指示代詞(如
“此、斯、彼、這、些、那兒等)”。對聯中用得最多的是人稱代詞。
聯例:
江戶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
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
(孫中山挽秋瑾聯)
樂山有佛,你拜了,他拜
苦海無邊,我不渡,誰渡
(賈平凹遊樂山題聯)
咦!哪裡放炮
噢!他們過年
(舊時窮人自題春聯)
此室三面有字畫
斯人一生誦詩書
(陽坡子題友人書房聯)
(6)數量詞對。對聯中的數量詞對不僅包括一般的數目對,還包括序數
對、分數對、倍數對和概數對。在律詩和對聯創作中,數詞對一向為人們所
重視,巧對的例子很多。如李山甫《寒食》詩句:“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 枝 五
枝花。”又如孫髯題雲南大觀樓著名長聯結尾對句:“沒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
九夏芙蓉,三春楊柳(上聯尾句)。只贏得幾杵鐘聲,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下
聯尾句)。”
聯例:
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千載傳佳話
幾分明月幾分清風,四時邀遊人
(石璞題漢陽“伯牙臺”聯)
梵功敕建宋代,推甫裡禪林第一
羅漢塑源惠子,為江南佛面無雙
(北京保聖寺聯)
由於大多數對聯都採用文言形式,而在古代漢語中量詞不夠發達,所以
相當一部分“數量詞對”實際上是不用量詞的。
(6)形容詞對。這裡說的形容詞指表示事物性質或狀態的一般形容詞,
如高、低、大、小、明、暗、善、惡、美、醜、光明、壯麗、溫暖、荒涼、
冷清、悲慘……
聯例:
盛世河山臻壯麗
新春日月更輝煌(春聯)
國富民強人康壽
風調雨順年稔豐(“慶豐收”會場用聯)
形容詞在對聯中可以有“使動”用法,而這種用法往往使對聯顯得更生
動、更活潑,如:
八一軍旗紅大地
萬千肝膽壯山河
(7)動詞對。動詞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除了全由名片語成的作
品(如“風月王維畫,雲山杜甫詩”)和只由名、數、形三種片語成的作品(如“芝
蘭千載茂,琴瑟百年和”)外,沒有不用動詞的對聯。
聯例:
竹裡登樓人不見
花間覓路鳥先知(亭臺用聯)
推頭剪髮除舊貌
修面吹風換新顏(理髮店用聯)
動詞對有一種特殊情況值得注意:不及物動詞和形容詞常在聯尾對仗。
例如在“明月幾時有,孤雲獨自閒”一聯中,動詞“有”對的是“閒”,這
種情況被約定俗成地認為是合乎對仗原則的,不可看作“失對”。試再舉二
例:
水因春暮冰方解
月至更深光倍明
(亭臺聯)
春風碧水雙鷗靜
落日青山萬馬來
(亭臺聯)
(7)副詞對。副詞是用來修飾、限制動詞和形容詞的,具體可分為時間
副詞(“既、已、曾、嘗、方、正、將、且、久、常”等)、範圍副詞(“皆、
鹹、舉、盡、只、僅、常”等)、程度副詞(“極、殊、甚、略、少、更、
益、愈”)等、情態副詞(“必、誠、果、定、甚、殆、豈、寧、肯”等)、
否定副詞(“不、弗、毋、無、非、未”等)、謙敬副詞(“請、敬、幸、
蒙、謹”等)等幾類。在對聯中,副詞的使用率比實詞低得多(有不少對聯
不用副詞),但又比其他虛詞(介詞、連詞、語氣詞)高得多,這個特點在
長聯和白話聯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副詞一般不出現於聯句的節奏停頓點上,因此平仄要求比較寬(後詳)。
聯例:
扁鵲重生稱妙手
華佗再世頌白衣
(頌醫生聯)
吳下門風,戶戶盡吹單孔笛
雲間勝景,家家皆鼓獨絃琴
(明人徐階、王鰲口對聯)
我比青蓮來更遲,仍許登樓眺江漢
誰知黃鶴去太早,空聽吹笛落梅花
(武漢黃鶴樓聯)
(8)連詞對。連詞是用來連線詞、片語或句子以表示兩項或數項之間關
系的,這種關係包括聯合和偏正兩種。對聯中的連詞使用率很低。
聯例:
雖為毫末技藝
卻是頂上功夫
(理髮店用聯)
(9)介詞對。介詞是對聯中使用率最低的詞類。
聯例:
來自幾時冷起
峰從何處飛來
介詞、連詞、副詞可以相互對仗、例如:
唯楚有材          (“唯”為連詞)
於此為盛          (“於”為介詞)
(長沙嶽麓書院聯)
呂祖醉而仙大醉非醉      (“而”為連詞)
君山流不去狂流自流      (“不”為副詞)
(岳陽樓聯)
(10)語氣詞對。語氣詞是表達句子語氣的一類虛詞,如“也、矣、焉、
耳、哉,夫、乎、邪(耶)”等等。對聯中使用語氣詞的情況亦較少見,但
表達效果別具一格。
聯例:
是乃仁術也
豈曰小補哉
(中藥店用聯)
惡哉秋之為氣
慘矣碰其可懷
(挽秋瑾聯)
咳!僕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
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
(阮元諷秦檜夫婦聯)
(11)聯綿詞對,聯綿詞指雖由兩個音節組成但卻只有一個詞索的單純
詞,包括雙聲詞(如“彷彿、伶俐、鴛鴦、蟋蟀”等)疊韻詞(如“闌干、
逍遙、繾綣、爛熳”等)及其
聯例:
嘆玉樹瓊姿,蒼茫竟付婆婆界
對春風秋月,恍惚猶見婢娟姿
(挽妻聯)
屋後蒼翠松柏茂
門前潺湲春水清
(葉風自題門聯)
聯綿詞可與同詞性的“合成詞”對仗。例如:
桃李正盈門,藉公一手栽培,化雨春風齊應侯
芙蓉何促駕,奮我五朝名宿,文章經濟總歸空
(挽師聯)
“桃李”為合成詞,“芙蓉”為聯綿詞,但都是名詞性的。
情意繾綣同地久
光景美滿共天長(賀婚聯)
“繾綣”是聯綿詞,“美滿”是合成詞,但又皆屬形容詞類。
(12)重疊詞對。重疊詞在對聯中用得較多,在“諧趣聯”中尤其如此
(有些作品甚至全由重疊詞構成),聯例:
灑灑瀟瀟裁蝶翅
飄飄蕩蕩剪鵝衣(題雪景聯)
綠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杭州西湖花神廟聯)
二、句法結構方面的對仗。
句法結構指詞和句子的組織方式,實際上也就是詞在片語或句子裡的次
序排列方式。如果能使出句的詞序與對句的詞序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便實
現了對聯句法結構上的對仗。
具體點說,對聯句法結構上的對仗就是上、下聯在片語型別、句子成分、
語意節奏諸方面均形成一種“夫倡婦隨”的關係:
出句用什麼片語對句就用什麼片語;出句有多少成分對句就有多少成
分;出句的節奏停頓點共幾個對句也共幾個,有些對聯在“詞對”方面不算
很“達標”,但按“句對”要求衡量卻要算“合格產品”。所謂“寬對”往
往是指此而言。例如: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讀”與“天”、“書”(一般名詞)與“下”(方位詞)詞性不對,
但“讀書聲”和“天下事”皆為偏正片語,因而合乎對聯要求。又如:
令子才高兼望重
壽母慈愛又賢良
“才”與“慈”、“高”和“愛”,“望”與“賢”、“重”和“良”
詞性均不對,但“才高兼望重”和“慈愛又賢良”是“聯合結構”,上、下
聯皆為“主+謂”句式,所以並未“失對”。
現以長沙“屈原祠”中的一副對聯為例來說明“句對”原則:
①片語結構要相同:
②句子成分及其搭配方式要相同:
痛飲  讀  離騷  放開      古今才子   膽
↑↑  ↑   ↑    ↑          ↑      ↑
狀謂  謂   賓    謂          定      賓
↓↓  ↓   ↓    ↓          ↓      ↓
狂歌  吊  湘水  照見      江潭漁父   心
(這是一個上下聯均省略了主語的連動句式)
③句子節奏須一致:
痛飲—讀離騷—放開—古今—才子—膽
狂歌—吊湘水—照見—江潭—漁父—心
“句對”只是指出、對句結構組成上的相同而不能理解為出、對句語氣
性質上的一致。
結構組成相同的出、
對句在語氣上可以同
“類”
也可以異
“類”

同“類”例:
到此皆潔己之士(陳述句)
相對乃忘形之交(陳述句)
(浴室用聯)
異“類”例:
竹筍出牆(陳述句),一節須高一節(祈使句)
梅花遜雪(陳述句),三分只是三分(陳述句)
(趣聯)
君恩深似海矣(感嘆句)
臣節重如山乎(疑問句)
(諷洪承疇聯)
組成對聯的句子可以是單句,也可以是複句。就複句來說有兩種型別,
一種是上聯與下聯合起來構成複句,另一種是上下聯各自以複句形式出現。
無論哪種情況,均須遵守“句對”原則。例如:
但得今生有你我
何須嘆惋少親朋(上下聯共同構成複句)
職業原無貴賤,只要安分務正,就是他剃頭、唱戲、縫衣裳,也不算低矮
品格應分高下,若是任意胡來,那怕你升官、為宦、當皇帝,還照樣骯髒
(下上聯各為複句)
最後介紹一下對仗的型別。
從對聯出、對句的內容關係看,對仗可分為正對、反對、“流水”對和
“無情”對四種。“正對”指上、下聯的內容是“相輔相成”關係的對仗現
象。大多數對聯所用的對法都屬此類。
如:
直上青雲攬日月
欲傾東海洗乾坤
(徐悲鴻題贈友人聯)
路旁小店最順路
家常便飯如到家
(餐館用聯)
正對的大忌是“合掌”——上、下聯表達的意思幾乎沒有區別,如一家
商店貼的春聯:
服務周到群眾人人滿意
態度熱情顧客個個稱心
下聯的內容基本上是上聯內容的翻版,讀全聯不如只讀半聯,實是一副
拙作。
“反對”指上、下聯的內容呈“相反相成”關係的對仗現象。例如:
柳絮體媚無骨氣
梅花形瘦有精神
(廳堂詩意聯)
有情有義有正氣
無勢無權無怒顏
(雷樹田題友人聯)
前面說過,劉勰曾提出過“反對為優,正對為劣”的觀點,這個觀點對
古人做詩、做聯的影響非小。今天看起來,劉勰的說法有很大的片面性。一
副對聯質量上的內容的精、粗以及優劣並不取決於採用
“正對” “反對”
還是

而取決於其具體內容與具體表現形式之間的有機統一程度的高低。試看兩副
茶館門聯:
西汲揚子江心水
東來龍井山上茶
(用“正對)
雖無揚子江中水
卻有龍井山上茶
(用“反對”)
“意象”基本相同,但前者用“正對”後者用“反對”。如果要從表達
效果上講的話,倒成“反對者劣,正對者優”了。因此,我很贊成常江先生
的觀點:“在正反對上不必拘泥,能正則正,能反則反,不顧及內容,只講
究‘原則’,反倒削足適履了。”
“流水”對指上、下聯的內容是
“一脈相承”關係的對仗現象。區別
“流
水”對與一般正、反對的辦法是:將上、下聯位置互換後意思無變化即為一
般對,意思有變化便是“流水”對。大多數“流水對”類對聯的句子形式是
複句。例如:
不是胸中存灼見
如何眼底辨秋毫
(某眼鏡店用聯)
何以至令心愈小
只因已往事皆非
(明人陳綬自題聯)
“無情”對是一種特殊的、帶有明顯遊戲性質的對法。其特點是出、對
句字面上對得十分工緻,內容上各自完整而彼此毫無聯絡,使人讀來有“風
馬牛不相及”之感。據說這種對法是清末人張之洞首創的。張之洞與眾人在
北京陶然亭會飲時,有人出句“樹已半枯休縱斧”,張對曰:“果然一點不
相干”。這是最早的“無情對”聯。“無情對”的作品無多大思想意義,亦
不具備實用價值,但是由於它把形式與內容的背離推到了荒誕的地方,使人
讀來反而覺得極為有趣。試舉二例。
陳勝三個火槍手
冉求六味地黃丸      (人名、書名、藥名對)
(商芝、葉風口對趣聯)
查德錫金義大利
高適板橋翁方剛(綱)    (國名、人名對)
(商芝撰趣聯)
關於詞、句方面的對仗,過去還“工對”、“嚴對”、“寬對”、“借
對”、“自對”等說法,這些說法都是從律讀中來的。
編者認為,對於現代的愛好對聯創作的人來說,區分“工對”與“寬對”
已無太大意義(因為這種區別主要是就名詞對仗時是不是同出一“門”而言
的,而實際上相對仗的名詞是否“串”了“門”與對聯藝術質量的高低沒有
太大關係)。
對“自對”也已沒有過多關注的必要(“自對”本身就不是一個很準確
的提法)。只有“借對”值得一說。“借對”是指一個詞有兩種或兩種以上
的屬性和意義。在本句中以此義與其他詞相搭配,又以彼義與另一句中的詞
對仗。例如: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摘句聯)
“尋常”在本句中是形容詞,義為“普通”、“平常”,但又作為數量
詞與“七十”對仗(古代度量單位:八尺為一“尋”,兩“尋”為一“常”)。
又如《錫金識小錄》中所載的一副“應對”作品:
紅白相兼,醉後怎知南北
青黃不接,貧來盡賣東西
“青黃”、“東西”在本句中皆作一般名詞用,意思分別為“半熟的莊
稼”和“財物”,但又各作為顏色詞、方位名詞與“紅白”、“南北”對仗。
其對法可謂巧矣。
還有一種叫作“借音”的“借對”法,由於很少被使用,這裡就不再舉
例介紹了。
三、關於平仄方面的對仗:
平仄方面的對仗和詞性、句法結構方面的對仗是有原則性區別的:它不
是要求出、對句平仄相同,而是相反。對聯講求平仄對仗是向律詩和駢文
(初
唐以後的)“學習”的結果,故其總原則與後兩者相同。但對聯畢竟是一種
比較“解放”的文學樣式(例如篇幅長短不拘,句子字數不限,語言可“文”
可“白”,風格能“莊”能“諧”等等),因而其平仄方面的對仗要求可以
放得很“寬”:
①可以只講求出、對句之間的平仄“相反”而不要求做到一句之內的平
仄“相錯”。
②出、對句之間的“平仄相反”亦可以“低要求”,即不一定遵守“單
不論,雙分明”的規矩。
③可以不避“孤平”,不講“拗救”。
④可以按傳統的“四聲”(平、上、去、入)劃分法區別平仄,也可以
按現代的“四聲”(陰、陽、上、去)劃分法區別平仄。
對聯講求詞性句法結構上的對仗是為了實現視覺上的整齊諧和美,講求
平仄上的對仗則是為了實現聽覺上的變化錯落美。如果做對聯時只講詞性和
句法結構上的相同而全然不管平仄的相反,便無法將作品的形式美充分構築
起來。下面兩聯便是這樣:
山巔蒼松齊天高
河塘浮萍同蓮生
(上、下聯全用平聲字)
任爾四野雨雪落
聚我一屋酒友鬧(加“黑”者為入聲字)
(上、下聯全用仄聲字)
兩聯的對仗都稱得上“工”,但平仄無變化,讀起來缺乏“頓挫”感,
因此其美感特徵只有“一半”。這當然是“走極端”的例子。實際上此類作
品是非常少見的。
現在先來談字的平仄區分,字音有“四聲”(四種聲調),之別漢語的
一大特性。古漢語中的“四聲”是指“平、上、去、入”四種聲調,後三者
為“仄聲”。發音區別是:“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
直而促”(《元和韻譜》)。
如下例字:
 風 灑 露 沐      觀 海 最 樂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古代漢語中讀“平、上、去”三音的字在現代漢語中一般仍讀“平、上、
去”音,因此根據今天的讀音區別平聲字、上聲字和去聲字很容易,難的是
辨識入聲字。入聲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以及大多數漢語方言中已經消
失,過去的入聲字分別“插隊落戶”到平聲字、上聲字和去聲字中去了(如
上舉例中的“沐”和“樂”現在皆為去聲字),因此再拈出它們來是比較困
難的。掌握入聲字的辦法除了硬記外,還可以藉助幾種輔助手段來進行:
①利用有入聲的方言:入聲在吳語、閩語、湘語等方言中仍儲存著,如
會講這類方言,自能辨別出入聲字。②利用方言聲調特點及其與普通活的聲
調對位關係:例如當我們考察關中方言的聲調特點及其與普通話聲調對應關
系的話,便會發現三個事實,第一,在現代關中方言中讀第四聲的字絕大多
數都不是入聲字。第二,大多數入聲字在現代關中方言中讀第一聲,第三,
在關中方言中的聲調次序與在普通話中的聲調次序不“同步”的字往往是入
聲字(不是全部如此),
例如“國”、“雪”、“落”三字在關中方言中均念第一聲,但在普通
話中分別念第二、第三、第四聲;“術”、“疫”、“爍”、“蜀”四字在
關中方言中均念第二聲,但在普通話中分別念第四聲(術、疫、爍)和第三
聲(蜀);“掇”、“決”、“掣”、“折”四字在關中方言中均念第三聲,
但在普通話中“掇”念第一聲,“決”、“折”念第二聲,“掣”念第四聲。
以上這些字都是入聲字。③藉助格律濤:如果一首格律詩中某一關鍵位置上
的字按規定必須是仄聲字,但用普通話念卻發平聲音,則此字必為入聲字。
例如杜甫《登高》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諸清沙白鳥飛回”的平仄格式應
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按“二四六分明”的規定,“急”
“自”所在置上的字必須是仄聲字,但此二字今天均讀平聲,故可知它們都
是入聲字。當然最穩妥可靠的辦法還是硬性記憶。入聲字雖然很多,但對於
做格律待和對聯的人來講只需記住在現代漢語中歸入平聲字行列中的那部分
就行了。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字中有五個是入聲字:
“一、
六、七、八、十”,須記住的是“一、七、八、十”,因為它們現在讀平聲
音,而“六”仍讀仄聲,知不知道它原是入聲字並不重要的。
現代漢語的“四聲”指陰平(一聲),陽平(二聲)、上聲和去聲。其
發音區別人所共知,此不贅述。
平聲指陰平和陽平,仄聲指上聲和去聲。
既然字聲的平仄歸類可以根據傳統“四聲”進行,也可以根據現代“四
聲“進行,那麼對聯平仄上的對仗也就有了兩種方式:
平聲字對上、去、入聲字(傳統對法)
陰平、陽平聲字對上聲字、去聲字(現代對法)
具體創作一副對聯時只能用其中一種對法,衡量一副對聯是否在平仄方
面實現對仗也只能根據作品本身採用的“四聲”區分方式來進行。例如第一
節中所舉商芝自題書房聯:
  由    他    鬧    市    千    斛    利
(平)(平)(仄)(仄)(平)(仄)(仄)
  守    我    寒    窗    一    櫥    書
(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聯用的是傳統對法。“其中“斜”“一”二字讀入聲,分別與平聲字
“櫥”“千”對仗。若作現代對法看,使會得出“失對”的錯誤結論,因為
“斛”、“一”在現代漢語中讀平聲。
試設想此聯用現代對法來做,則可為:
  由    他    鬧    市    千    斛    利
(平)(平)(仄)(仄)(平)(平)(仄)
  守    我    寒    窗    兩    架    書
(仄)(仄)(平)(平)(仄)(仄)(平)
若作傳統對法看,就會發現“嚴重問題”:“市”與“屋”、“斛”與
“架”皆“失對”,因為“屋”、“斛”在古代漢語中讀仄聲。
從上例可以看出,平仄對仗方面的傳統對法與現代對法的區別關鍵在於
論不論入聲字。如果創作一副對聯時根本不用入聲字的話,也就毋須有“兩
法”之說了。
大多數人在創作實踐中是按傳統“四聲”論平仄的。
下面將對聯中的平仄對仗按工、寬的不同分為四種情況予以簡要介紹。
(1)嚴格遵照律詩和駢文的平仄對仗規則,即既做到出、對句平仄完全
相反,又做到各句內平仄基本相錯。此為嚴格意義上的“工對”。
聯例:
  室    雅    何    須    大
(仄)(仄)(平)(平)(仄)
  花    香    不    在    多
(平)(平)(仄)(仄)(平)
  青    山    有    幸    理    忠    骨
(平)(平)(仄)(仄)(平)(平)(仄)
  白    鐵    無    辜    鑄    佞    臣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鐵”、“骨”為入聲字)
(杭州西湖岳飛墓聯)
(2)
使出、
對句平仄完全相反而不求各句內平仄相錯。
這也屬於
“工對”

律詩和駢文中很少有這種對法。
聯例:
  自    去    自    來    樑    上    燕
(仄)(仄)(仄)(平)(平)(仄)(仄)
  相    親    相    愛    水    中    鷗
(平)(平)(平)(仄)(仄)(平)(平)
(通用婚聯)
  綠    榮    大    地    春    風    動
(仄)(平)(仄)(仄)(平)(平)(仄)
  紅    染    長    天    旭    日    高
(平)(仄)(平)(平)(仄)(仄)(平)
這類“工對”中難度最大的要數上聯全用仄聲字,下聯全用平聲字的對
法。如下例:
  蜀    陝   俊    彥    豫   楚    士,  盡    在   座   上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商    山    珍   禽    丹   江    魚,  齊    來   盤    中
(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
(商芝題“商山飯莊”聯)
(3)使出,對句節奏點上的字平仄相反,餘皆從寬不論。
除句尾字外,所謂“節奏點上的字”絕大多數在“雙數”位置上,因此
這種對法實際上是律詩平仄對仗“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在對聯
創作中的推廣。這種對法屬於“寬對”。古今對聯作品的大多數在講求平仄
方面均採用這種對法。
聯例(加“黑”者為節奏點):
  花    開    並    蒂    鴛    鴦    暖
(平)(平)(仄)(仄)(平)(平)(仄)
  連    理    同    心    楊    柳    青
(平)(仄)(平)(平)(平)(仄)(平)
(常用婚聯)
出、對句節奏點上的字都平仄相反,非節奏點上的字則既有平仄相反者
(“並”與“同”),亦有平仄相同者(“花”與“連”,“鴛”與“楊”)。
又例:
  鴻    案    相    莊    四    十    稱    慶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鶴    籌    合    算    八    千    為    春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四十雙壽用聯)
(“十”、“八”為入聲字)
“相”與“合”、“四”與“八”、“稱”與“為”三組對字均平仄不
“反”,但它們的位置都不在節奏點上,所以可以“自由”。
關於這種平仄對法還需補充說明以下幾點:①凡不在聯尾的文言虛詞,
不論其位置如何,均可平仄從寬。如“研六經以訓世,括萬妙乃真人”一聯
中的“以”、“乃”雖在節奏點上,但都是虛詞,故不必求“反”。②不在
句尾的專有名伺相對仗時可不論平厭。如在“遙看北斗掛南嶽,常撞大呂應
黃鐘”一聯中,“北斗”、“大呂”、“南嶽”、“黃鐘”皆為專有名詞,
前二者在聯中,平仄未“反”不算為“過”,後二者在聯尾,故須遵守前謂
“節奏點上的字平仄相反”說。③ “領”字(在句前起統領作用的字)相對
可不論平仄。如峨眉山“仙峰寺”聯:
“問九老何處飛來?一片碧雲天影靜;
悟三乘遙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問”、“悟”為“領”字,都讀仄
聲“無妨大局”。
(4)做到出、對句尾字平仄相反和聯尾字
“上仄下平”,餘皆從寬不論。
這是一種放得更“寬”的對法。聯例:
紅梅顯英姿(平),飛雪迎春到(仄)
東風奏金曲(仄),心潮齊雲高(平)
當代春聯)
只有幾文錢(平),你也求(平),他也求(平),給誰是好(仄)
不做半點事(仄),朝來拜(仄),夕來拜(仄),教我為難(平)
(題“財神廟”趣聯)
憶舊時豺狼當道(仄),橫眉怒目對強梁(平)。為我蒲劇殺開一條血路(仄)
看今日百花迎春(平),鞠躬盡瘁為祖國(仄),瞻君藝術放出萬道霞光(平)
(“國”為入聲字)
(晉南蒲劇院挽楊老六聯)
(5)僅使聯腳字“上仄下平”或“上平下仄”,餘皆不論。
“上仄下平”
是“正格”(標準格),“上平下仄”,則是“變格”(亞標準格)。前者
很常見,後者僅見於一些“格言聯”和“奇警聯”中。
“正格”例: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仄)
一客荷樵,一客撫琴(平)
(漢陽“伯牙臺”聯)
國家容兩制,求同存異(仄)
山河歸一統,齊心興邦(平)
(黨政機關用聯)
“變格”例:
革命尚未成功(平)
同志仍須努力(仄)
(孫中山“遺言”聯)
從原則上講,第(5)種對法已經“寬到家”了,若再“寬”下去,便會
“聯”將不“聯”。但在實踐中仍有個別“出格”的特例,即上、下聯尾字
皆為平聲或皆為仄聲。例如:
院閉青霞飛(平)
鬆高老鶴眠(平)
(傳統“庭堂詩意”聯)
方悼國際大文豪殞落,正哀痛思慕(仄)
又哭中華高爾基驟逝,更悲憤欲絕(仄)
(“絕”為入聲字)
(挽高爾基、魯迅聯)
這樣的對法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它不符合對聯藝術形式上“尾字聲調相
反”的要求,所以並不值得提倡。
關於平仄,最後還須補充一點:對聯是不押韻的(無論上、下聯間還是
上下聯各自之內的句子之間)。因為“押韻”指句尾字“同韻同調”,如果
對聯的句尾字是這種關係的話,就無法合乎上面所說的“基本原則”了。
以言蔽之地說,所謂對聯的對法就是“對仗”。對仗是對聯最本質的形
式要求。我們在第一節中概括了對聯的六大基本特徵,其中有四點都是有關
對仗的。對聯的對仗在原則上與律詩的對仗完全一致,但在操作要求上可以
較律詩為寬。下面從三個方面概要他說明對仗的具體內容。
一、詞性方面的對仗。
本書開頭已說過,詞性的對仗就是使性質相同或相近的詞處於相對應的
位置上。結合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法上的習慣以及對聯的實際創作經驗,
我們將對聯中的“詞對”分為以下 12 種基本型別予以介紹:
(1)一般名詞對。一般名詞指表示普通事物名稱的詞,如日、月、山、
川、江、樹、花、草、鳥、獸、蟲、魚、筆、墨、紙、硯、天空、土地、房
屋、街道、賓客、親朋、漁樵、農桑、災荒、戰爭……
聯例:
蟹入魚罾,恰似蜘蛛結網
鼠偷蠶繭,渾如獅子拋球
(動物趣聯)
居江畔有酒待賓朋且撫我棋琴書畫
看雲帆無意辨榮辱休管他春夏秋冬
(商芝自題廳堂聯)
在詩、詞和對聯中,名詞的數量往往是各類詞中最多的,因此舊時文人
對名詞的對仗格外講求精細化。他們把名詞二度劃分為 15“門”,即天文、
地理、時令、宮室、器物、飲食、服飾、文具、文學、草木花果、鳥獸蟲魚、
形體、人事、人倫、干支,要求相對仗的名詞儘可能出自同一“門”中(所
謂“工對”主要是指做到了這一點)。這個要求在今天似乎已沒有過多強調
的必要了。
(2)專有名詞對。專有名詞指詞素搭配固定、用於專指的稱謂詞,主要
指人名、地名、朝代名、器具名、建築名、作品名等。如:唐堯、虞舜、周
公、孔明、魯迅、高爾基、崑崙、黃河、泰山、西湖、銅雀臺、長生殿、
《春
秋》、《論語》、《誡子書》……
聯例:
海內共知徐孺子
前身應是九方皋
(章士釗題贈徐悲鴻)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長沙沙水水無沙
(諧趣聯)
正因為專有名詞的詞素是固定搭配起來的,故對仗時且不可再將其拆成
幾個詞對待。如上例中的“徐孺子”與“九方皋”皆為人名,不能因為單看
“徐”與“九”詞性不同便認為此聯對仗不工。再如葉挺賀郭沫若壽辰聯:
“壽比蕭伯納,功追高爾基。”“蕭伯納”與“高爾基”的詞素並不同“性”,但詞
是同“性”的。當然,如果能做到“層層對仗”,當是更上乘的作品。如下
例:
兩頭是路穿心店
三面臨江吊腳樓
(題建築聯)
“穿心店”和“吊腳樓”都是專有名詞(建築名稱),無論整體看(詞)
還是拆開看(詞素),都對得天衣無縫,顯示了作者的匠心獨運。
(3)顏色詞對。顏色詞指描述事物視覺印象的詞,例如赤、朱、紅、黑、
玄、蒼、青、綠、碧、翠、籃、紫、白、灰、黃……顏色詞具有“兼類”性,
有時作名詞用,有時作形容詞用。
聯例:
鶴唳九霄來紫氣
鬆遮半榻展黃庭
(廳堂用聯)
春風送來千層綠
平疇飛起萬點紅
(春遊即景聯)
(4)方位詞對。方位詞指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詞,如上、下、前、後、左、
右、東、西、南、北、中、外、內、間、旁……
聯例:
東流不盡秦時水
西望長陪太守祠
(四川“李冰廟”聯)
嶺巒掩映春雲外
臺榭參差晚翠中
(廳堂用聯)
眼前看他人子女
背後想自己兒孫
(黃道讓題“育嬰堂聯”)
(5)代詞對。代詞包括人稱代詞(如“吾、餘、我、子、爾、他、君、
伊”等)、疑問代詞(如“何、安、誰、怎麼、幾何”等)和指示代詞(如
“此、斯、彼、這、些、那兒等)”。對聯中用得最多的是人稱代詞。
聯例:
江戶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
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
(孫中山挽秋瑾聯)
樂山有佛,你拜了,他拜
苦海無邊,我不渡,誰渡
(賈平凹遊樂山題聯)
咦!哪裡放炮
噢!他們過年
(舊時窮人自題春聯)
此室三面有字畫
斯人一生誦詩書
(陽坡子題友人書房聯)
(6)數量詞對。對聯中的數量詞對不僅包括一般的數目對,還包括序數
對、分數對、倍數對和概數對。在律詩和對聯創作中,數詞對一向為人們所
重視,巧對的例子很多。如李山甫《寒食》詩句:“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 枝 五
標籤:對法 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