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

讀後感1.84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尋覓中華》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1

探索著的文化——讀《尋覓中華》有感

對文化的態度,決定著一個政治人物的基本品格。正事這般,忘不了秦始皇所做過的焚書坑儒,忘不了明太祖那對文字的苛刻,以至於大興文字獄詆譭了中國燦爛的文化。文化,他就站在那兒,束手無策地,既有摧殘,又有進取,但跟多的還是豐富的主調。

剛開始接觸到這本書時,本以為是對中國歷史的一再該書罷了,實則不然,儘管文字的內容像是在敘史,但又是一種如此輕鬆的表述,興趣自然來了。慢慢地,我跟隨著餘秋雨先生尋覓起那不斷探索著的文化來。

混亂割據過後,國家慢慢趨向統一,然後又是混戰,接著統一,像是譜好的曲子,各諸侯國不約而同地一起奏響了這悲鳴曲。終於,令我著迷的唐朝在這曲子中誕生了!

唐朝,一個繁盛一時的朝代,它孕育了唐詩,湧現出李白,杜甫這類偉人,文化從這又開始高度發展。在談唐朝之前,我不由得想起北魏來—比唐朝早出現230多年的一個國家。想到它自然是有原因的,北魏有著大唐的基因:

談及一個國家自然先從領導人說起,孝文帝,鮮卑族,典型的遊牧民族,在一番戰鬥後建立北魏,完成了黃河流域的統一。接著就是鞏固統治這項重大工程了,然而就在這,孝文帝卻做了一項重大決定—實行漢化措施!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征服過一片土地,到頭來還要順從當地的形式,真是狼狽。不過,反過來想,遊牧文明又怎麼會使中原本土的文化喪跡呢?實行漢化必然是歷史所趨。況且在孝文帝之前的道武帝也有過漢化的想法,但終敵不過群臣的憤怒,漸而漸之,道武帝變得精神分裂,甚至隨手殺人!這般狼狽的死了,但他留下的思想卻被孝文帝保留了,而且實現的完美。孝文帝承受住了這些壓力,全國上上下下的輿論均當作耳邊風,精神意志是多麼的堅定!他的苦痛只有自己承受,以一人之痛換全國之福。這種精神著實令我敬佩。北魏就這樣有了大唐的基因,將文化推向繁榮的關鍵一步。

唐詩是唐朝的標誌。論起唐詩就得歸功於科舉制了,有了它唐詩才得以發展起來。從小我們就會被“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這類的詩句。讀不懂李白的灑脫,每每讀他的.詩,字句間都透露著一種思鄉感。如此思鄉,但不回鄉有事為何呢?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他是李白。照餘秋雨先生的觀點來看,李白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屬於陌生。的確這般,印象中的李白總是被貶,皇帝也不過是把他身邊即興作詩罷了,這並不是李白想要的。也就這般,在大家眼中,李白好像就只會寫寫詩罷了,也就因這樣變得陌生起來。至於杜甫,一個憂愁纏身的人,面對國家的分裂與百姓的災難也只能默默作嘆,安史之亂使得它他整個人都垮了,他變得更加憂愁了,只顧愁了。

詩人的思想總是獨特,而朝廷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一直不理不睬,久之,繁盛慢慢走向滅亡,悄無聲息地,沒有阻攔地,走向滅亡。

文化像水,二領土像盤,當一個盤子被一塊塊分裂,水怎麼還盛得住?之後便是五代十國了,這片古老的土地又被分割得不成樣子。如此這般,文化的發展斷斷續續,經歷了幾次大起大落。文化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步履維艱。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2

初讀《尋夢中華》時,並無較大的觸動,直到遇到了阮籍和嵇康兩位才子,內心的漣漪才一點點暈開。

廣武澗,澗水汨汨,城基廢弛,天風浩蕩,落葉滿山,只聽得一聲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阮籍的這聲嘆息成為今後千餘年許多既有英雄夢又有寂寞感的歷史人物的共同心聲。可阮籍並沒有因此厭惡塵世,他在一批批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文人名士的新墳叢中,憬悟到了生命的極度卑微和極度珍貴,他選擇了做與造物同體,與天地並生,逍遙浮世,與道俱成的“大人”,做一個獨特的“大人”。

正是因此,他對官場像遊戲般灑脫,對待禮教像仙人般輕視。他為人坦率,灑脫,不拘泥於傳統的.禮教習俗。就拿他的母親去世這件事來說吧,他在母喪之日喝酒吃肉,完全不顧禮教,但他對母親死亡的悲痛,和其他孝子一樣,甚至更深。由此看來,他只想活得真實和自在,並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再來說說嵇康吧,他是曹操的曾孫女婿,與阮籍是好朋友,和阮籍一樣,他也向往擺脫約束,迴歸自然,享受悠閒的人生。但他似乎更瀟灑,長期隱居山陽,後來在洛陽城外開了個鐵匠鋪,每天在大樹下打鐵,沒有人要他打,只是自願,也沒有實利目的,只是覺得有意思,嵇康活得實在是自由!

對於朋友,哪怕是一丁點兒的心理隔閡,也會使他焦灼和痛苦,為此他寫了兩封絕交信,卻落了個“不孝者的同黨”的罪名而被殺,但他死得從容,死得淡然。

馬策認為,一代名士玄談,醉酒,嗜藥,嘯聚山林,睥睨當世,造就了“魏晉風度”,可我認為,它更代表了對人生的追求,對人生的灑脫,對自由的嚮往以及對人生態度的執著。現實生活中我們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阮籍做到了,嵇康也做到了,可我們呢?我們只知道被當做異類很難受,可生命是極度短暫的,何必在乎他人的眼光讓自己活得不愉快呢?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程,既然我們選擇了去遠方追逐夢想,留給世界的就會是背影,何必在乎那麼多呢?寫到這裡,我更加欽佩阮籍了,那一次,他沒有其他任何理由,只為美麗,只為青春,只為異性,只為生命,真真正正的哭了,他哭得抽象又哭得淋漓盡致。我想,我們也應像阮籍一樣,做自己,做真正的自己,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努力活的真實自在。

曾幾何時,我為了讓周圍的人都認同我,喜歡我,漸漸地改變著自己,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甚至是模仿別人,還記得當時為了讓自己成為焦點,對朋友掏心掏肺,可到頭來,我並不快樂,越來越討厭自己,那些所謂的朋友,也漸漸離我遠去,這並不是我想要的!大概以前的我,就是少了像阮籍那樣的灑脫吧。

是啊,人活著,並不是為了取悅別人,是為了讓生命有意義。為了自己內心的嚮往,被別人不理解又如何?被別人討厭又如何?人生短暫,我們應該向竹林七賢那樣,活的真實自在,活得瀟瀟灑灑!

魏晉風度,將絕世獨立!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3

這無疑是一個亂世,是一個無序和黑暗的“後英雄時期”。你清冽如流玉之晶瑩,在依依雲水,渺渺帆影中,踏浪而來。你攜一身傲骨,在幽怨的洛陽留下,這千古絕響。

魏晉,正處在三國這個英雄時代的後期,文人名士的生命被統治集團肆意摧殘,看似不值錢的生命恰恰因太過值錢而被傷害。統治者們畏懼這些名士所懷揣的才能,既然不能為己所用,那就毀之。他們的鮮血一滴一滴滲入中華大地,滲入文明史地。這是文化的慘痛,更是歷史的損失。於亂世的斷瓦殘垣中,迎面走來了“非湯武而薄周孔”的嵇康。

阮籍母親去世時,喝酒吃肉,完全不顧及世俗禮儀,卻在哭喪時口吐鮮血,這種對於母親死亡的悲痛有誰能及?別人弔唁他的母親,他卻白眼相向,嵇康得知後備酒攜琴來到靈堂,阮籍眼前一亮,兩位終生的摯友至此相逢,兩人是同樣地真實自在。有些時候我們往往拘泥於形式而忘記了本質,“傳統禮儀的叛逆者往往更注重於層層規範後的核心”,他們以一種更真實自在的形式表達著自己的意願,超凡脫俗,返璞歸真。

嵇康攜一身傲骨,縱情於酒,超然物外。洛陽城外的柳樹下,一位帥氣挺拔的男子引來山泉,繞著柳樹築了一個小小的游泳池,打鐵打累了就跳進池子裡泡一會。一聲聲鐵錘敲擊的聲響如你鏗鏘的生命韻律,迴歸自然,世俗無關。一壺酒,澆灌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錘,鍛造了你鐵樣的個性。如此本色,如此個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曹魏大臣鍾會因仰慕嵇康而前來拜訪,嵇康卻只顧和向秀打鐵而不理會權貴的鐘會。爐火熊熊,嵇康手起錘落,鍾會只好不滿地離開。嵇康這種鄙視權貴的'高傲,雖不是名門望族,卻比之更加高貴。“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這是嵇康對鍾會所說的唯一一句話,卻也為自己以後的悲劇做了鋪墊。

嵇康看透世俗,蔑視權貴,對朋友卻是格外珍惜,一丁點的心理隔閡,也會使他內心無比焦灼和苦痛。當山濤真摯的向司馬昭推薦嵇康接任自己的職位時,嵇康卻與山濤絕交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於此誕生。若是旁人被舉薦做官,一定萬分感激,可嵇康豈是芸芸眾生之輩,他有自己的追求,不屑於投身官場,只是一心沉醉於自然之間,過一生平淡樸實的生活。嵇康很可愛,可愛在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他直率的借一封絕交書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兩位的友誼訣別的斷絲飄飄。這種的友誼,古來少有。少有在嵇康雖與山濤絕交但仍在臨死之前,將自己的兒子交給山濤照料。“山公尚在,汝不孤矣”這是嵇康對兒子稽紹所說。這才叫真正的朋友,這才叫真正的知己。我也許會因你不瞭解我而跟你絕交,但你仍然是我心中最信賴,最值得託付的人。山濤當然不負嵇康所託,把稽紹當做自己親生兒子一般照料,盡了朋友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這便是成語“嵇紹不孤”的由來。

且說你之為人,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若發現誰是小人,就會馬上與之決裂,絕不含糊。因過於看重友誼,嵇康陷入呂安的混亂遭遇。呂安的哥哥霸佔了呂安的妻子,卻惡人先告狀,以不孝之名將呂安告上朝廷。“面對最大的無恥和無賴,受害者往往一籌莫展。”不可理喻的案件的背後,真相已不再重要,人們熱衷於一個最通俗最便於傳播又最能激起社會公憤的罪名,若為受害者說話,自己也將成為社會的公敵。許多平日的朋友早已一一躲開,但嵇康沒有。他義憤填膺地寫了一份絕交書給呂安的哥哥,他做了他所能做的所有微薄之事幫助呂安,但僅僅為此,他被捕了。

他太珍惜朋友了,但越珍惜,所能留住的也就越稀少,這就如我們手中緊握的細沙,抓的越緊,流逝的卻越快。世事總是如此無常,我們越是在意,卻越失去的更多。

由於鍾會這等小人挑撥,司馬昭決定處死嵇康和呂安。果真應驗了孫登大師當年那句“子識火乎?難乎免於今世,子無求乎!”不合群本身就是罪過,過於清高就是對庸人的冒犯。更何況是嵇康這種自命不凡的賢者,又怎能免於統治階級和小人暗算。行刑那天,3000名太學生擁擠在刑場上請願,他們勇敢地迎著刀槍大聲呼喊:嵇康無罪,刀下留人。不問世俗的嵇康也被感動了,學生們正極力阻止英雄的隕落。你的身上有種不漏聲色的浪漫,鏗鏘有力。你向哥哥要來琴,悠揚的琴聲,在刑場緩緩響起,千古絕響《廣陵散》誕生了。你一下一下撥動琴絃,為一生擁有這幾個摯友而欣慰,為將兒子託付給山濤而安穩,為呂安的冤案而不平,更多的是滿足於誓死追尋自己想要的澄澈。死亡,便被這沉靜悽婉的琴聲擊碎,散落於無盡的深淵,變成了人們驚愕的欽佩與凝視。

這千古絕響,我們追不回來了。

魏晉名士們焦灼掙扎,追慕寧靜而渾身灼傷,力求圓通而處處分裂,他們詮釋了對稀有文化人格的祭奠,這是反傳統的傳統。正因為有他們,中華審美文化在精神的酷刑中屹然自立的發掘。有過他們,是中國文化的幸運,失落他們,是中國文化的遺憾。

那清冽如流玉之晶瑩的男子,叫嵇康。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4

繁華的街景滲透著璀璨的光輝,破敗的殘垣亦書寫著恢弘的歷史。我們只需要知道,中華民族有著美麗的基因,而文化的長河淙淙流淌,引領者我們去尋覓中華。

我們無從給文化的起源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它卻看似與歷史相輔相成,文化支撐著時代,時代連成了歷史,而歷史造就了文化。無論是大漠孤煙的鐵胄兵戈,還是繁盛喧囂間的琴棋書畫,都澆灌出一朵生機勃勃的文化萌芽。而文化又影響著一代人的思想,扶持著君主的謀略,改變著時代,牽引起歷史。文化可由 歷史而展現,歷史因文化而得以延續。

通過作者餘秋雨在書中的介紹,我發現儒家文化貫穿於歷史大潮的絕大部分。自其出現,人們的思想便找到了一個明確的追求。儒家照應了世人的思想,因為在一個思想如此活躍的時代,一個學說能夠得到廣泛的認可並加以傳播,說明這可以作為一個時代的精華,使人豁然開朗,流傳下來。孔子及其歷代學生不斷努力地壯大儒家文化,也令其後代懂得了思考。這種文化可以不完美,但它卻展現著一代人的自由,承載的時代和諧多元化的社會風氣,也成了中華文化長河中最自由、澄澈的一段,滋潤著其所流經的歷代人們的思想,反射出一種民族文化的光輝。

而本書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有關唐代文化的部分。文化的融合、詩歌的繁盛,已經成為這一時代很突出的特徵。一個空前的盛世,可以很瑰麗壯闊,而它的文化卻是在車水馬龍背後流淌著的一股靜馨的力量。佛教的融入使中華文化在剛毅中有了一種柔性之美。這種文明沒有與之前的文明產生過激的衝撞,而是互溶於彼此,使文化有了兩種不同風格的燦爛。一個人同時接受著兩種文明的濡養。他的思想散漫卻不失邊際,規矩卻不失自由。這是另一方面的喚醒,兩種文化互相彌補,使一切看上去前衛而和諧。從此,文化又被滴入一抹優雅的隨性的色彩。

唐詩是我最熟悉而又最期待的'了。文人的筆墨總是有感情的,跟著現代文人的筆跡去探尋古代文化是級富趣味的。我很榮幸能夠如此近距離地接觸李白,一位引字為文便是詩的文豪。他隨性、自由,騎著馬,達達的馬蹄下浸滿了他的浪漫氣息。現在讀起他的詩,不得不被那灑脫的文筆所折服。他把盛世美景記錄,將自己的喜怒愁苦訴諸筆端。文字在他的筆下富有了靈氣,大膽的排列,構成了一種曠達神祕之美。無需做作,只是真實。

中華文化的長河生生不息,我期待,現代人也能有思考,為中華文化構建雄偉壯闊的未來。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5

從猜測黃帝,問卜殷墟,到走進魏晉田園,最後對明清的鬱悶,餘秋雨先生用一篇篇散文優雅地敘述著中華文化的興衰變遷。其實都是樸素的語言,讀起來確是字字珠璣,你會被他帶到另外一片世界,會對高雅而特異的魏晉人士而嚮往,會對盛唐海納百川的文化而驕傲,也對明清文化專制統治而扼腕嘆息。

然而,我最喜歡的卻是餘秋雨先生對當代文化的一系列論述。

“清代結束之後的近代和現代,實在一言難盡。文化訊號很多,而文化實績很少。文化激情很多,而文化理性很少。文化言論很多,而文化思考很少。文化名人很多,而文化巨匠很少。文化破壞很多,而文化創造很少。”餘秋雨先生如是說到。

一百年前,正是兵荒馬亂,國運維艱的時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文化的這種狀態尚可理解。而大約五十年前,新中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一項危難的時期的運動。政治野蠻地籠罩住了文化。全國停課廢學,上山下鄉,農村即是學校,農民就是教師。這種情況,在文明的發展史無疑是一次大地震,幾千年來從未斷絕的文化傳承突然停止,所有的人投身農業,大連鋼鐵。

幸在它只有十年!

終於迎來了改革開放,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文化也開漂洋過海,走遍世界。然而,文化似乎永遠跟不上了經濟的發展,越來越滯後,越來越迷亂,越來越失去了公信力。

餘秋雨先生引用了作家王小波的一句話,中國文化界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做事的人,一種是不讓別人做事的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後一種人的力量大得多。例如,巴金說過,中國存在著某種人物,那種人物數量不多,影響極大,平日不知道藏在哪裡,一有風吹草動就冒出來,在報刊上一會兒揭發這個,一會兒批判那個。看到這家院子裡的花草茂盛,就大聲咒罵;看到那家陽臺上的鳥聲動聽,就掄起棍棒。正是這批人,使中國作家一直處於恐懼之中,無法寫出像樣的作品。

時至今日,尚有人打著言論自由的口號批評他人,譁眾取寵,網上看見一則新聞,一位八零後作家竟炮轟魯迅偽大師。我想,魯迅先生是否大師尚不重要,可先生當時的作品背景是為了喚醒沉睡的國人,單憑這一點,兩人層次一下區分開來,至於你怎麼貶低踐踏,魯迅先生也是看不見,聽不到的了。

難道,現代的文化就限於這種怪圈了嗎?不是的,真正的大文化,不是藏於隱世著作,而是人民大眾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價值,滲透於千家炊煙萬家燈火之間。

有一個漁村的漁民出海打魚,一定會在出海前走很遠的路,到一個讀書人家裡求得一大疊字紙,壓在船底。他們說,天下沒有比文字更重的東西了,就靠它壓住風浪。他們不認識文字,卻尊重文字,這大概是人沒接收教育而體現出的最原始的狀態,這便是中國文化的靈魂所在。

我相信,總會有這樣一種人,出現在中華文化大踏步向前邁進的時刻,打破怪圈,走向自由。而中華文化也與世界親密相容,偶爾閃現出千年積累的高貴,亦如生活在這種文化下的子民,品行善良,思想豐富,道德高貴。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6

餘秋雨的名字,我很早就聽說了,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去讀他的書。這次,在學校的圖書室發現了他的《尋覓中華》這本書,迫不及待借來閱讀。越讀越有味,越讀越覺得作者文化底蘊的深厚。一篇篇文章似乎也悄然在我心上刻上了烙印,總覺得它飽睿智的思想,蜇伏於字裡行間的嬗變的蜇思,似從近代上溯而去,而又多遠古發散開來。

《尋覓中華》這本書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餘秋雨“文化苦旅全書”之一。餘秋雨先生作為文化學者、散文作家,他把學者的淵博與作家的才華融於一爐,讓情感挾裹著獨到的見識在“人文山水”間遨遊,使哲理感悟充滿了睿智的光芒。因此,他的《文化苦旅》也便構成了中國當代文學一道特有的風景。這本《尋覓中華》,系統地表述了作者從災難時期開始一步步尋覓出來的中華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歷史,起點總是一堆又一堆的資料,終點則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這是一個人心中的中華文化史。

剛看過開篇的《猜測皇帝》到《問卜殷墟》就讓我震撼萬分,先生對於遙遠的中華大地的理解那麼透徹,並且不拘泥於別人的見解,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幾篇文章也讓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華夏大地的意義,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所討論的是多半為人們熟悉,或者自以為熟悉的歷史片段,如黃帝、神話、唐詩等,但是,他總能給出許許多多“熟悉”之外的東西,讓人感嘆原來自己所謂的“熟悉”,不過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一點表象知識。而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問題的角度,看任何一個歷史事件和人物,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個角度的思考,能夠直擊人心。於先生大量使用對比手法,顯示了作家鮮明的情感體驗,強烈的人文精神,還顯示了作家獨特的審美價值。

這本書最打動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還有那些看似淺顯彷彿隨手寫就,但是卻飽含著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論述司馬遷的文章中有這麼一段議論:“人的低頭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真正的屈服,一種是正在試練著扛起泰山的姿態,但看起來也像是屈服。”譬如評論偉大詩人屈原:“他讓很多中國人把人生的疆場搬移到內心,漸漸領悟那裡才有真正的詩和文學”。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7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大學時讀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讀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折服。他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想,對歷史、對文化滲透著的領悟力,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餘秋雨所創新的散文文體,被學術界文化界稱為“文化散文“,這種散文氣勢磅礴、豪邁蒼涼、雄奇沉鬱,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詩人氣質。在《尋覓中華》的.文章裡,餘秋雨先生與讀者一起尋訪著中華文明的精神家園與文化故鄉,字裡行間就充分體現了作者這種“文化散文“的韻味。

《尋覓中華》這本書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餘秋雨“文化苦旅全書“之一。中華民族浩浩蕩蕩五千年的文化,讓人不知從何說起。世間有很多行走在世界各地的人,能夠傳播文化的卻寥寥無幾。但餘秋雨先生卻不然,他以一個滿腹經綸的生命的旅行者的身份,去挖掘每一片土地上的文化韻味,傳播每一個角落的文化氣息。他不緊不慢地用他的散文、他的思想在書中向我們娓娓道來:從中華文明的開創者黃帝、炎帝到神話傳說、甲骨文發現和研釋的偉大意義;而那春秋戰國中的孔子、老子,墨子,稷下學宮,屈原;漢代的司馬遷,三國兩晉中的曹操、阮籍、嵇康、陶淵明,則一個個鮮活的出現在讀者的眼前。從北魏拓跋巨集到盛唐長安、李白、杜甫、王維,佛教的傳入。

歷史上這些人物和故事我們可能早已熟知,也早有人對他們進行了長久而深入研究。甚至和他們有關的名勝古蹟,也早被今人“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去了。以至像作者說的:那些地方“會不會有太多現代痕跡讓我失望而不敢去。

這本書還有不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如那些看似淺顯彷彿隨手寫就,但是卻飽含著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論述司馬遷的文章中有這麼一段議論:“人的低頭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真正的屈服,一種是正在試練著扛起泰山的姿態,但看起來也像是屈服。“《尋覓中華》值得一讀,我想,再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許還會有另一種收穫。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8

獨特的文化、文明,讓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獨一無二。

中國上下五千年,絢爛的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人盡皆知,也成為了中國的代表,往往提起這四個字人們就會想到中國。而很早以前,我們的這段歷史便被人們猜測了。這也難怪,“看看身邊,今天我們還很容易體會。越是模糊的事情總是‘故事’越多,越過去的事情總是‘細節’越全,越是虛假的事情總是‘證據’越硬。”書中是這樣寫的,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的,這些證據越足細節越多的事情越容易引起人們的懷疑,更何況炎帝和皇帝的事情已經過去了那麼久,誰還記得住那麼多關於他們的細節,所以黃帝便被猜測了,他的“細節”太多,讓人們感覺這是中國人為了讓中國的歷史更久遠些而編出來的。

於是,就連我們自己,也分不清了。今日我們耳熟能詳的炎帝與黃帝的故事究竟是確有其事還是前人的胡編亂造?被稱作“炎黃子孫”的我們,卻不知自己的祖先到底是否真的存在過,被告知我們所知道的關於我們祖先的是根本就從未發生過,先不去管我們有沒有去相信這些話,我們面對別人對我們祖先的質疑卻幾乎什麼也做不了,這才應該被稱作可悲,亦或是稱作可笑。

在質疑黃帝之前,還有過“華夏文明外來說”的說法,有些學者斷言巴比倫是“人類文明的.唯一起點”,一些中國學者們也參與其中。這便如作者所說的,暴露了中國傳統學術方法的典型弊病:嚴重缺乏真實材料,卻又好作斷語。是啊,連證據都是猜測的來的,又憑什麼妄下此斷語呢?我們沒有時光機,不能隨心所欲回到過去向世界證明華夏文化的源遠流長,只能依靠現今遺留下來的古物證明。而在證明之前,我們自己要相信,中國這五千年的文化,絕對不是子虛烏有。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9

以朗讀的方式把《尋覓中華》看完了,沒有一個字略過一種崇敬讓我情不自禁。餘教授用及其感性、極其溫柔又及其豪邁的筆觸為我們再現了歷史波瀾壯闊的盛景。我的印象裡也知道不少歷史事件。但它們大都好像跟自己沒太大關係。也知道一些人物,但那又遙遠而又陌生。在餘秋雨教授的引領下,我跟我們的先人用心靈對上了話。讓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再次觀察歷史。原來我們其實就是他們。

在閱讀中常常是哽咽的讀不下去的情景,文字沒有了,眼前一片金戈鐵馬的熱鬧又疊映著秋風落葉中那些瘦骨嶙峋但又神采卓越的`不屈身影。

看看那些連年的紛紛戰火,不禁為自己生在這樣一個安定繁榮的太平盛世而慶幸。轉而又看到那些戰火中慘遭迫害的先人們留下的一部部文化經典又讓身在繁榮盛世的自己感到羞愧。於是我開始了對自身價值的認真思考。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10

倘若問我:“假如你穿越,你會去哪?”我一定毫不猶豫的回答你:“我只鍾愛唐朝。”我相信會有很多人和我的答案一樣的,因為她太招人喜歡了,她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朝代。

唐宋是分不開的,提到唐朝就會想到宋,但是人們總會用盛唐弱宋來區別她們。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首先大在心態。

提到盛唐,就不得不提出那個曾讓世界驕傲的城市—長安。長安很大,比當時世界上其他兩個繁榮的城市加起來大了一倍;長安很繁榮,東市、西市萬商雲集,百業興盛,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商業貿易中心;長安很開放,有三萬多名留學生,有不少人在中國做官。

唐朝的文化可以用胡漢交融,中西貫通來形容了。在那個封建的古代,這確實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長安絕不會盛氣凌人地把異域民眾的到來看成是一種歸順和懾服。恰恰相反,她是各方文明的虔誠崇拜者。因為她知道單調意味著枯燥,豐富代表著多彩。因此唐朝敞開自己的懷抱,去追逐擁抱每一個與她親近的“人”。唐朝也是自信的,她不畏懼任何文明,也不擔心任何外來文明把大唐文明侵蝕。

平心而論,唐朝並不強大,她似乎比中國歷史上的另一個朝代元朝弱很多。鐵木真率領著蒙古鐵騎所向披靡,橫掃歐亞。但我相信,人們更對唐朝津津樂道,她像個孩子似的,對未來充滿憧憬,一切都是那麼蓬勃。

現在我們來想一個問題,假如唐朝沒有詩歌會怎樣?

結果可想而知,天註定,詩歌與唐朝密不可分。唐詩對中國人而言,是一種全方位的美學喚醒,喚醒內心、喚醒山河、喚醒文化傳代、喚醒生存本性。

論唐詩,首先當然是李白。在我看來,李白永遠是一個青年,他不羈、他放縱。他是一個野性行者,他四海為家、遊山玩水、孤獨流浪。其實李白的家境並不很差,相反,他完全可以依靠家裡,不愁吃,不愁穿。可是那樣,他又不是李白了。他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屬於陌生。

每每想到李白,我的腦海裡總會勾勒出一個畫面:微醺的李白,躺臥在懸崖邊,白衣飄飄,帽子上的流蘇順著風飛揚,手裡拿著一壺酒,不時的喝上幾口……

說完李白,我們就要提與李白齊名的'杜甫,兩人因詩相識,因詩而相互佩服。

當我漫步在書香滿溢的詩歌詞賦中,我往往能窺見杜甫飄飄然於書中走來,向我展開他的人生長卷。“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是雄奇壯美的人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悽苦悲愁的人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是接濟天下的人生……你的人生如此瑰麗多彩!你的人生如此沉鬱蒼勁。

唐朝,因為有了詩歌而豐富,因為有了李白、杜甫而不能令人忘卻。

中國不是一個強國,如果我們想要擠進強國行列,那麼我們必須認識歷史、瞭解歷史,中國正站在一道門檻前,門檻外是無邊的光明與和諧;門檻內是一片黑暗與冷寂。讓我們堅定信心,努力跨過那道坎兒,為實現中國的真正崛起而奮鬥!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11

在斷斷續續的閱讀中,我跟隨餘秋雨大師的腳步,追隨他的思想,猜測華夏文明的始祖——黃帝,梳理了中國四五千年的神話,然後一步步地向現代走進,腳步最終停止在了“”時期。在這期間,我們一起相隨走過了夏商西周唐宋元,一起感悟華夏民族的興衰起落,諸多時期,唯獨唐代,我不捨離開。

餘秋雨先生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喜歡說‘夢迴大唐’、‘夢迴長安’,這是好事。但是,如果真的回去了,哪怕在夢中,可能都消受不了”。的確,我也是那想要回到唐朝的其中一人,可我們為何不能消受?不錯,唐代已經過雲了太久,但我們對它,永遠不會是陌生人。我們同為中國人,同為華夏民族,唐代詩歌繁盛,我們現代人所欣賞的又何嘗不是唐詩的精神?我們有著同樣的精神,同樣的見解,對美好事物有著同樣的讚賞;我們和唐代,又怎會是陌生人?我們相遇,只會相見恨晚!

隋唐時期,國家統一,社會安定,交通發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也比較暢通,經濟快速發展。唐太宗還推行輕徭薄賦的政策,減少的農民的負擔,順應民意,社會和諧幸福。李世民總結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他常說:人君好比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為了避免“覆舟”之禍,他勤於政事,勵精圖臺。唐太宗很重視選官用人,在我看來,“魏徵”也是他從政路上完美的一筆,魏徵的直言不諱,向世人展現了一個仁德的君主,這也是貞觀時期及政治清明的一個重要原因。

唐代還繼承完善了科舉制,它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絡起來,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大大提高了官員文化素質,以我們高中生的知識到了唐代,也許也會有做官的資格呢!也正是因為科舉制的實施,唐代詩歌繁榮,“唐三彩”是中國古代的精品,城市的發展也是唐代繁榮的一個標誌。

唐代有的開明的政治制度,廉潔的統治者,公明公平的考試製度,繁榮的經濟,我沒有理由不向往它!

遊歷完唐代,經過五代十國的混亂,宋代的腳步聲漸漸近了,宋代結束混亂,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卻讓宋代陷入了另一個困境,原來是五代十國的漢族政權,而現在宋朝面臨的卻是一個又一個強大勇猛、虎視眈眈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冷兵器時代,農耕民族想要打贏遊牧民族實屬不易,所以宋代雖然持續時間短,但並非人們所說的那樣不堪。宋朝重文輕武,宋太祖派文官擔任地方長官,收回兵權,加強中央集權,我曾經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如果沒有趙匡胤當時的重文輕武,也許現在的孩子都不會上學讀書”。之前的我年齡小,看到這句話時,心裡對趙匡胤還有些恨恨的,但現在我讀完了《尋覓中華》,發現這句話簡直就是無稽之談,發展教育是歷史的潮流,教育也正是我國已進入文明時代,而其它地區依舊過著野蠻人的生活的原因。就此而言,我們還應感謝他,他的重文輕武思想讓文學快速發展,為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添色不少。

宋朝的誕生是在戰火硝煙之中,它的終結也是同樣在戰火硝煙中,在每個朝代皆是如此,在中華歷史的長河之中總會留下一些屬於它們的痕跡,遼滅北宋留下了楊家將抗敵的故事,金滅南宋,留下岳飛抗金的故事。

儘管後來唐朝出現了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局面,宋朝也快速滅亡,但兩個朝代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始終無法磨滅的。是我們永遠追憶的。

與唐朝一樣,宋朝也因為重文輕武政策出現了許多詩人,其中,陸游、辛棄疾不久成了宋代,而且也成了整個中國古代最爽利,最典雅的抗戰話語的營造者,陸游去世時是遺囑“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一個愛國者對國家最後的期盼。辛棄疾的詩亦極壯極悲,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現了他的捨生取義,這句詩也同樣是很多奉獻人士的內心獨白,儘管這些頂級詩人是這樣走向死亡的,但正如餘秋雨的觀點,是宋代造就了他人萬古流芳的人生美學。

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們不盡的追憶!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12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七年級讀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讀完一小部分,就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折服。他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想,對歷史、對文化滲透著的領悟力,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餘秋雨所創新的散文文體,被學術界文化界稱為"文化散文",這種散文氣勢磅礴、豪邁蒼涼、雄奇沉鬱,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詩人氣質。在《尋覓中華》的文章裡,餘秋雨先生與讀者一起尋訪著中華文明的精神家園與文化故鄉,

字裡行間就充分體現了作者這種"文化散文"的韻味。

首次見到這本書的時候,不是在書店,也不是在學校,而是在一對一的輔導班中,我的學哥(也是我的老師),他在南開上大學,當時,他把他的這本是借給我看,他的目的僅僅是讓我閱讀,他說餘秋雨的`書個個都特好,我也就隨著信了,但沒有想到這本書竟有如此大的魅力!

一開始的時候,我是讀不懂這本書的,但不知道為什麼,這本書總有一種魅力吸引著我,讓我不得不再放下心來,讀它一遍,第二遍讀完之後,當時知道是什麼樣的,但是一合上書,就完全忘了內容,當我讀第三遍的時候,終於好像適應了這本書,讀懂了他的美妙之處。

它的內容浩浩蕩蕩五千年的中國文化,讓人不知從何說起,她以一個旅行者的身份去挖掘每一片土地的文化韻味,傳播每一個角落的文化氣息,他的思想在書中向我們娓娓道來,從中國文化的創造者,一直延伸到現在的文化 大革命,都有分析解讀和評論,在我們熟悉的歷史以外,它總能給出許多“熟悉”以外的東西,而且他思考問題,看每一個歷史事件或人物,都用不同的角度,必有一個角度能夠直入人心。

《尋覓中華》,能讀出的是餘秋雨重新審視中國文化歷史的經緯。如在《從何處走向大唐》裡,餘秋雨指出大唐的繁榮在於它的包容並舉,大唐的成就遠不是僅僅中原所能造就:“更重要的,還是輸入中華文化的那股豪氣。有點慓悍,有點清冷,有點粗礪,有點混沌,卻是那麼開闊,那麼自由,那麼放鬆。諸子百家在河邊牛車上未曾領略過的’天蒼蒼,野茫茫‘,變成了新的文化背景。中華文化也就像騎上了草原駿馬,鞭鳴蹄飛,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魯迅說“唐人大有胡氣”,即是指此。

就算讀起來很費力,我也會一遍一遍堅持讀下去,只因為餘秋雨吸引著我,只因為餘秋雨的簡樸語段,沒有添油加醋的詞語吸引著我,只因為這本書吸引著我。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13

看完了餘秋雨的尋覓中華這本書,感觸頗多,為我們所擁有的中華文化感到自豪。

書中按歷史時間順序大體介紹了歷朝歷代、各個時期的文化成就。炎黃時期、殷商時期、那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史記》的完成,曹家父子,魏晉名士,田園詩人陶淵明,文化的盛世大唐,那巨集偉開放的長安城,唐詩,積弱宋朝文人治國的文化狀態,異族男子耶律楚材,明清時文化專制的束縛,以及近代文化的現狀。讀來真是大開大合,數千年的文化狀態就如此被餘秋雨先生娓娓道來,讀時真有一種於不同時期穿越往返之感,不亦快哉。

自己讚歎於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燦爛思想相互碰撞,百家爭鳴共譜中華文化優美樂章。也惋惜於曹操家中父子在三國時期在文壇上取得偌大成就,卻又在政治上飽受後代知識分子詬病,也欣賞於狂狷的魏晉名士,嵇康、阮籍,酩酊大醉,視世俗禮樂如糞土。更豔羨於當時的大唐子民,那巨集偉開放的長安城令多少文化之士嚮往,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那朗朗上口、意境優美的`唐詩不也千年傳唱。又哀嘆於明清時期的統治的人為鞏固自己一家一姓的統治,實施文化高壓政策,致使中華文化走下一個高峰。更自卑於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再難出現大師,文化似乎也越來越走了一條下坡之路,自己心中的那個文化天國顯得如此遙遠。

這是第一次自己主動的寫一篇書籍的讀後感,雖然很短,希望自己能堅持下去,執著的在自己內心中的文化之峰上攀登。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14

“任何一部真正的歷史,起點總是一堆又一堆的資料,終點則是一代又一代的感悟”。那麼,《尋覓中華》便是作者心中的中華文化歷程,是一次追尋自身起源的嘗試。從傳說中的黃帝到近代文化的艱辛,我們循著作者的目光從漫漫歷史長河走來,併為自己的“中華基因”而自豪。

我最喜歡的一篇是《古道西風》。全文以古道西行的里程為線索,講訴了我們的祖先和兩位聖賢探索的故事,讀之令人唏噓不已。

盤庚率人民向西遷至殷,重振了高的繁榮。孔子西行洛邑問禮,又沿黃河西去周遊列國,是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老子西出函谷關終隱黃沙外,是為了躬行心中的大道。

老子的學識,已看透了許多。也許,他對衰敗的政治感到疲憊。所以,他悟出的是對於生命的超然。他否認自己有偉大的學說,只希望一切都順其本道。“以其終不為大,能成其大。”而孔子不能贊成這些,他心中早有了對君子的概念和維護周禮的使命感。他還擔著仁禮於己身,他絕不能就這樣放下百姓萬民。他們一定無法洽談----畢竟道不同。但我想,孔子向老子問禮,本不是想改變什麼,學得什麼,這是兩位聖賢的會晤,今日一見,他們才更堅定了各自的志向。

他們都是百代君子,他們都是長途跋涉。

向西,還是向西,一路是古道西風,黃沙撲面。遙遠的西方總是撲朔迷離,兩位聖哲便永遠行走在路上。向西眺望,看見的彷彿是道的`歸宿,彷彿是可以教化的國邦。文明傳入的地方,天命降達的地方,他們,我們的祖先聖哲,總在探索著,正如身前身後古今的人一樣。他們也許記得,自己商代的先祖曾浩蕩而來,蹣跚而行,渡過黃河與自己擦肩而過,他們不會知道,身後還會有無數前仆後繼的取經者,望著古道西風,“乞人骨標行路”。

我非常喜歡餘秋雨先生對於孔子和老子之間旅途的切換描寫,令人嚮往,讓他們的結局都與西行、探求真理緊密聯絡在了一起。但是,對於他對孔子周遊列國的解讀,我不能贊同。他說“孔子如同現在流浪者潮流一般,直到晚年還在進行自我放逐,整整十四年都在流浪。”然而孔子並不是在自我放逐,否則又何必帶著、連累著這麼多年輕的學生同行呢?孔子周遊列國,為的是實踐周禮的理想,找到一個可以施仁政的地方。他在追尋,他總是充滿了希望,所以他的旅程總是停止不了。

讀《尋覓中華》,就是讀一本中國人自己的家譜。與《文化苦旅》的“苦”不同,他並沒有那麼多讓人嘆惋、憤怒、苦痛、悲哀的故事,我們只是在家譜上細細的品讀。走在洪荒時代,看炎黃相爭的郊野;在稷下學宮,感受思想自由帶來的發展;跟隨北魏的步伐,引出不純潔而包容永珍的盛唐;撥開宋代兵弱腐朽的外殼,去看她亂麻背後的蘊含,那雍容高貴的文化;走進重山間的田園,聽陶明淵“縱浪大話中,不喜亦不懼”的人生態度。

魯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記》中寫道:“我翻開歷史尋看,那歷史沒有年代,我橫豎看了一夜,才從密密麻麻的字縫裡看出兩個字‘吃人’!”這段文字曾經引用在《文化苦旅》的前言中,餘秋雨寫這本《尋覓中華》也許就是為了讓人們知道,歷史並非只是充斥著迫害、暗算、嫉妒、誣陷、血腥、權術,也不會因為政治的壓迫、統治、外夷的侵略而沒落,中華文明始終屹立於世界。《尋覓中華》中每篇都傳遞出這樣的訊息:天佑中華。

《尋覓中華》讀書心得15

餘秋雨的名字,早聽說過了,一直沒有想到讀他的書。這次,老師推薦了他的《尋覓中華》,我便迫不及待地買來讀。一篇篇文章似乎刻在了我心上,總覺得它飽含睿智的思想。

《尋覓中華》這本書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全書”之一。剛看過開篇的《猜測皇帝》和《問卜殷墟》就讓我震驚萬分,他對遙遠的中華,理解那麼透徹!文章通俗易懂,讓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華夏大地的意義,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餘秋雨在書中所討論的是多半為人們熟悉,或者自己覺得熟悉的歷史片段,如黃帝、神話、唐詩等,但是,他總能給出許多“熟悉”以外的東西,讓人感嘆原來自己所知的“熟悉”,不過是眾人所知的一點基礎知識。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問題的角度,看每一個歷史事件和人物,都用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個角度,能夠直入人心。

餘秋雨所創新的散文文體,被學術界、文化界稱為“文化散文”,這種散文氣勢磅礴、豪邁蒼涼、雄奇沉鬱,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詩人氣質、憂思豪壯的名士風度,悲天憫人的學者情懷。《文化苦旅之尋覓中華》的出現,也就很自然地成為當代散文領域的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