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賦得永久的悔讀後感

讀後感2.45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賦得永久的悔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賦得永久的悔讀後感

賦得永久的悔讀後感1

在《大眾日報》上看到季羨林的文章《賦得永久的悔》,季老對母親的情,那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一樣痛徹了我的心扉。季老去世後,他的骨灰的三分之一與父母以及妻子合葬在一起,實現了他的生前遺願——回到“母親身邊”。

我的父親去世三年多了。子女永遠欠父母的,永遠報答不完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父親是一位老實巴交、沉默寡言的農民。小時因為家貧沒有上學,他說:“中國的字我識一半,我就認識‘中’字。”因為從小不識肉味,後來酷愛吃肥肉,直至患腦血栓去世。

父親家裡很窮,直到三十多歲仍然沒有娶上媳婦。36歲那年,18歲的母親和姥姥一家逃荒從百里外來到父親的村莊。當年恰逢父親家裡收成好一些,奶奶收留了母親一大家子。姥姥帶領子女要走時,母親留了下來,嫁給了父親,來年年後生下了我。幾年後兩個弟弟相繼出生。

父親為了生計,除了在地裡辛勤耕作外,靠打短工掙點兒辛苦錢。修水庫時扛方土,給人家脫土胚,什麼髒活累活都幹。他還賣過炒花生,煮下豬下水,賣甘蔗、蒜,種菜賣菜,什麼都幹。即使這樣,我家的日子仍然很窮。

大學畢業後到濟南上班,離家遠了,近300公里。從我成家到父親去世10年的時間,父親一次都沒到我家來過,不知道我家的大門朝哪開。他永遠也來不了了。

父親患腦血栓好幾年,每年輸液擴充血管。那天中午他煮了麵條,想吃完麵條到縣城澡塘洗個澡。把鍋從東屋端到北屋,剛跨進北屋的門就摔倒了,以後再也沒有起來。

弟弟給我打了電話,我請了假趕緊趕了回去。我說帶父親到縣城住院,母親說還要花錢,還要人照顧,離家又遠,弟弟他們又窮,又沒時間,即使好了也起不來床,到時還得母親照顧,母親身體不好,病很多,也照顧不了。

我在家呆了10天,兩個姑姑也來了,10天的.時間也沒照顧多少,只是給父親喂喂飯,後來因為單位有事回去了。幾天後的中午弟弟打電話說父親去世了。又請假回家奔喪。

父親患腦血栓期間是不應該吃肥肉的,但他非常想吃,寧願得病也要吃。我也沒有辦法,只好依他,每次回去偷偷給他些錢,他都買了肉吃。

因為母親說了自己多病不能照顧父親的話,自父親去世我一直怨恨母親。

公公每年冬天到我家來住,夏天去愛人的弟弟家。父親去世那年春天,公公走後,我收拾他的房間,洗床單枕套,給他刷鞋,這些活我是不情願做也得做的。想到了母親給父親刷鞋。父親一生不知道穿壞過多少雙鞋,母親給父親做過多少雙鞋,刷過多少雙鞋。而我這個做女兒的,又照顧過父親多少?這麼多年,還不是母親在照顧。想到這些,我心中對母親的怨恨便釋然了。

父親的一生是貧苦的,沒有享過什麼福。如果有來生,我仍想做父親的女兒,好好孝敬我的父親。

賦得永久的悔讀後感2

一直以來,喜歡季羨林老先生的文字,樸實無華,卻意蘊深遠。今天,再次拜讀了他的文章 —— 《賦得永久的悔》。

熟悉老先生的人,應該對這篇文章有所瞭解。老先生在這篇文章裡,深切的懷念了自己的母親,至於他所謂的永久的悔,用先生的話來講,就是“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他只在家鄉生活了六年,之後便離鄉背井。先生總在想等自己有一天出人頭地、有所作為了,就把母親接來,享自己的福。他萬萬沒有想到,母親會先自己而去,那一年回家,見到的是母親的棺木,僅一層薄薄的棺材板,卻把母子倆相隔於天上人間……

先生說:“為母子一場,只留得面影迷離,入夢渾難辨。”這忽然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祖父。我的祖父,這輩子也是個苦命的人,他甚至沒能像老先生那樣,至少見過了自己的母親。在祖父出生後的幾個小時,他母親便撒手人寰了。那個年代是沒有相機的,如今,提起祖父的母親,他真真是沒有一點兒印象。祖父的父親後來娶了個繼母,偏偏繼母心腸不好,只管照顧自己的親骨肉,全然不管不顧我那可憐的祖父。我的祖父啊,一輩子都沒能感受過母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先生說這話正應在了他身上。想想自己,從小到大,父母親為這個家奔忙,自己卻一直無以為報。現在上學,吃父母的穿父母的,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報答他們的愛子情深。

像我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大多喜歡漂亮的衣服,喜歡時尚的掛飾,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喜歡把自己當作自己寵愛的公主。其實,想想母親,也許我們喜歡的也正是她喜歡的呢。如果她可以自私一些,不為我們的學業擔憂,不為我們的健康擔憂,不必把帳目管理得緊緊有條,不必家庭工作兩頭兼顧,情況又會怎樣呢?她身上或許就是漂亮的靴子衣褲了,而不是今天的拖鞋加圍裙……

孩提時代,總認為母親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慢慢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想要獨立、想要自由,也就變得自傲了,叛逆了。總以為翅膀硬了,可以飛了。不懂得體會母親的語重心長,還自以為是地把它當成毫無意義的嘮叨,竟然好意思口口聲聲說著:“這就是代溝!”

呵呵,現在,終於是長大了。雖然未為人母,還不能夠很深切的感受到母親的種種感受,但是,離家遠了,也懂得想念了。想想自己的不成熟,再想想母親的包容與忍讓,忽然很有感慨:母親,永遠的至親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會有很多人能夠明白這句話,同時明白自己該做的……明天,又一個母親節,願我的母親,安好。也願天下的母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