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重新認識你自己讀後感

讀後感2.4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新認識你自己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重新認識你自己讀後感

重新認識你自己讀後感1

我們如何認識自己?

克里希那穆提:你認識你的臉孔,因為你經常從鏡子裡看到它。現在有一面鏡子,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看到自己心裡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感覺、動機、嗜好、衝動及恐懼。這面鏡子就是關係的鏡子:你與父母之間的鏡子,你與老師之間的鏡子,你與河流、樹木、地球之間的鏡子,你與自己思想之間的鏡子。

在其中,不是看到你希望的形象,而是看到你真實的情況。我可以觀察自己如何和別人說話,我對能夠給我東西的人特別禮貌,而對那些不能給我東西的人卻粗魯又輕蔑。我對那些令我畏懼的'人特別用心。重要人物進來時,我趕忙站起來,但是傭人進來時,我卻毫不在意。所以觀察我自己在關係中的表現,我會發現自己是如何錯誤地表達對別人的尊敬。同時我也能從我與樹木、鳥兒、觀念及書本等的關係中,發現自己的真相。你也許擁有世界上所有的學位,但是如果你不認識自己,你就是最愚笨的人。認識自己是所有教育的真正目的。缺少了自知之明,只是收集資料或記筆記,然後通過考試。那只是愚笨的生存方式。

你也許可以從任何自認為無比重要的書中引經據典,但是除非你認識自己,否則你只是一隻重複別人話語的鸚鵡。然而你一旦開始瞭解自己,不論自己多麼渺小,富創造力的非凡行動已經開始進行了。突然看到真實的自己是一種新發現,包括看到自己的貪婪、好辯、忿怒、羨妒、愚笨。從這一步開始,你就能愈來愈深入,無窮無盡,因為自我認知是沒有終點的。

自知之明是智慧的開端,在其中含藏著整個宇宙,也包含了人性所有的掙扎。

克里希那穆提是一位著名精神導師,擁有神奇而又自認為平凡的人生經歷,在西方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克里希那穆提以為,只有通過每個個體內心心靈的變化,才會有一個根本的變革,世界才會走向真正的和平;這種心靈的變化並不是一個逐漸的過程,而是在於片刻間所發生的覺悟;它的前提乃是智慧的獲得;而這種智慧的獲得則根本依賴於對自我的懷疑、批判與認識,因為在他看來,“你也許能漫步於整個世界,但最終必須回到你自身。”

心理學家曾經說過,迄今為止,人類社會除了存在許多自然與人本身的難題以外,尚有大量社會的以及心理的不解之謎,令人們困惑與不安,人類中有不少人還無法完全把握自己。

社會學家也曾經說過,人類在瞭解許多巨集觀與微觀世界之後,人類在創造了原子彈、生化武器、地球物理武器、微波武器、鐳射武器、電磁脈衝武器、電腦、基因理論以及奈米技術以後,人類在使用鐳射、走向太空、甚至製造出宇宙黑洞炸彈以及掌握超新科技及其聚能新子資訊以後,特別是人類在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文明系統以後,如軍隊和國家聯盟等,有不少狂人就開始妄自尊大,以這個世界主人自居,自以為能永遠主宰整個世界了。

科學證明,這類人其實太急功太近利。

實踐證明,這類人其實自大太驕傲。

社會發展與今天科技的進步,使我們人類所瞭解的世界只是極小的一部分。人若與自身未認識到的宇宙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太渺小了,甚至會輸給一枚細菌、一個病毒或一個新興病毒的耐性和陰謀。所以,很多很多的問題需要擺在我們人類面前;所以,很多很多的問題促使著人們重新認識自己。

現代人都在奔赴現代化,不少奔赴現代化的人們卻不知道禍從何來,不少沾沾自喜的現代人還在洋洋得意地享受而在不知不覺中製造著禍害。這不是偏激語言,這是有覺悟的人在提醒執迷不悟的人:改變急功近利的人生態度,關注從自身產生的汙染,弘揚地球道德,提高自身素質,這才是人類追求生存與發展的科學文明出路。

重新認識你自己讀後感2

重新認識你自己作者克里希那穆提,閱讀這本書大多數都是在臨睡前進行的,或許這種心靈類的書籍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慢慢體會,也許現在的我還不是很能夠理解這本書部分的精華,但也行未來的某一天可以理解,這是一本可以反覆被閱讀的作品。通過書名可以傳達一個資訊,如何來重新認識你自己,而不是存在於腦海中的舊版的自己,理想中的自己。認識自己需要排除內心的不安與恐懼,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書中的第一篇就說到沒有任何嚮導,我不能依賴任何人,事實上也沒有嚮導,沒有老師,沒有權威,只有靠你自己—我和他人,以及和世界的關係。曾經沒有接觸這些靈性書籍的時候如果看到前面這段文字的時候,我會害怕,會擔憂,如果我向往尋求不到幫助的話,我肯定不行。於是一次次不斷地向外尋求安全感,可是有所謂永恆嗎?有所謂的永久的安全感嗎?顯然沒有,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處在不斷的變化,正是這些變化讓我們不斷地變強大。節選部分喜歡的文字:

每天都大死一番,腦細胞才會變得清新、年輕而單純。

以自由的心去看,一切都是新的'。

我們的心智由出生到死亡,一直在不斷地接受某種文化的定型,然後形成一個狹隘的自我。

你必須正視當下,才能面對事產,如果你不斷逃避當下,不容許它出現在眼前,我怎麼能面對它?

想要認識自己,只有在每一個當下整體地審視,而不受時間的限制。只要你的心不再支離破損,你就能看見整個自我。你所見到的這個整體就是真相。

找出個人特有的恐懼模式,然後面對它。

看清真相就是行動,也就是自由。

如果你真得想要徹底活出嶄新美好的一天,就必須死於昨日的種種,否則只能像機器一般運轉度日。死亡就是徹底讓心智空掉,把每天的渴望、快感以及痛苦完全空掉。死亡就是更新,一種突變。在其中思想完全不活動的。因為思想是過去的產物。有了死亡就有完全嶄新的東西。從已知中解脫便是死亡,然後你才能真正地生活。

重新認識你自己讀後感3

用了大概九個月的零碎時間慢慢地把這書給磨完了。

然而看完這書之後,我很用力地去思考克老師說的空寂到底是為什麼。但我這麼用力的這個狀態似乎本身就錯了。

如果每一個人都達到了這樣的空寂的狀態,世界會變成怎麼樣?沒有衝突,沒有矛盾,沒有鬥爭的世界。也許就沒有了各種各樣的藝術,音樂,科技,各種各樣的多姿多彩都沒有了。因為那都是快感帶來的產物。

人們總是沉浸於快感中不能自拔,所以我們製造了現在這個充滿了鬥爭和衝突的世界。但是,反對這些鬥爭和衝突不也同樣是一種矛盾麼?

我比較喜歡的理念還是克老師所說的,不加判斷地去觀察自己頭腦裡面各種各樣的'想法,然後覺察到自己的身體,語言和行為,重要的是覺察自己頭腦中想法的方向。

但在最後一章裡面所說的空寂都徹底把我給搞懵了。這個只能巧遇的空寂,似乎只有通過頓悟才能夠體驗得到,但當我說我體驗到了的時候,那又不是空寂。搞得我自己都有點兒神經質了。

好吧,這篇純粹是提些問題,反正書中的很多的矛盾,我就不能一一細數了。不加任何判斷和思考去看這本書本身就是修煉了吧!

重新認識你自己讀後感4

第一次看克氏是那本《最初和最終的自由》,至今印象頗深的是兩點第一點是他說,聽取他的談話或者想了解某個人,必須先全心去接受、警覺而被動–剛看時還想,怎麼是一上來全被動接受呢,不應該批判的去看問題麼。漸漸的我才明白,如果一開始便帶著評判的眼光,這評判就是基於過往的經驗,就是偏見和執著,而直到最近工作變動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確實可能也是部分因了過往學業事業的順暢,總是沒有學會去放下和忘記過往的經驗,心便沒能對全部、整體敏感,如同只會盯著腳底的路走,便忽略了四周的春光第二點,權威會妨礙對自我的瞭解–那時隱約明白了,說的是聽從權威太容易了,然而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一直跟著權威,可能走的更輕鬆些,但就找不出那條屬於自己的路了。當然,道理其實並沒有進心裡,證據便是自己還是期望著別人,無論生活還是工作可以來強有力的指導自己。再直到去年,在事業上真正沒有了人可以引領時,我才更懂得,只有自己才能引領自己讀完這本《重新認識自己》,依舊有收穫滿滿之感,再碼下上面文字時匆匆翻回《最初》前幾頁,果然還是發現書裡早有這次收穫的內容,自己還劃了標註。書是要日日讀、日日新,當然這日日新的前提,通常是因為日日有新的經歷感悟果然是,知行合一回到本書,論述不成一個體系,觀點散落在各篇。翻到最後果然說的是克氏各個演講的整理,但串起來,對我啟發較大的也有兩點:

第一、關於我一直過於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書中寫到“對地位權勢的追求,希望某方面被社會視為卓越的心裡,都不過是一種駕馭他人的慾望。這種慾望本身就是某種形式的侵略性”,而造成這種侵略性的原因,“不就是內心的恐懼麼”?再進一步,恐懼是什麼,“我所害怕的,就是過去和未來”。反思自己一直太關注別人的看法,一是這次春節回家,體會到原來整個家庭如此注重“面子”,可能這便是從小的習慣;二是如果仔細思索,我是在害怕別人不把我當“優秀”的人吧?可是這有什麼好怕的呢?這樣別人就不愛我麼?仔細想想,一方面、我需要那些人的正面評價乃至愛麼?這大概就是書裡提到的“依賴”吧,我依賴著別人的肯定來證明自己。而我之所以會依賴,是因為“內在膚淺而空虛,還沒有在內心裡找到那圓滿、豐富、變化無窮而又活生生的源頭,因此,我向外尋求,形成依賴”。所以我應該做的,是讓自己內心成為自己生命力的源頭。另一方面、“在我安坐於此的當下,我並不害怕”,“我所害怕的就是過去和未來”。“問題都來自時間,換句話說,我們沒有全神貫注”。我的癥結也源於還未能做到活在當下。過去對自己的讚賞,我並未放下,於是反倒有些行為多少為了繼續獲得好評,而有些糾結也害怕之後別人的.評價。所以全神貫注與當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關注“此刻”,一切並沒什麼好糾結的。

第二、關於衝突意識情緒的管理粗看前面部分滿是問號,不知說的什麼,比如“清理房間為例,房間整潔有序確實有必要,但不能為你開啟門窗,為你開啟門窗的,絕對不是你的意志力和慾望”“我們以為只要思考暴力、嫉妒、凶惡的反面,有助於去除那個東西本身,卻不直到這種心態正主張了內心的對立”“總想和某人或理想中的自己一樣,是形成矛盾、困惑與衝突的主因之一”而正確的是“你能看清楚暴力的真相嗎?…如果你能,那表示你已經完全從暴力中解脫”“如果我深深瞭解了這個事實…我就不會再困境的心境下作任何反應,變成了完美的反應”“看清真相就是行動,也就是自由”。

直到第十二章談起觀察者與被觀察者,我才大致理解了。所謂衝突,是自己作為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無論是他人、還是自己內心對抗的情緒–的衝突。觀察者其實只是“各式各樣的意向集合成的一個意向中心”“一堆記憶、經驗、時間、影響、傳統和各種痛苦的組合”,而被觀察者,其實又是觀察者“觀念、判斷和結論的統合”的一個意象而已,所以“觀察者就是被觀察者”,這個衝突中的“我”,和我所衝突的、討厭的、意圖反抗的人或者情緒,本質上就是同一的。那麼當這個不在當下的“我”一消失,衝突也就消失了。而想著如何去改進,想著對立面,其實更強調了這個“我”的存在,所以說只有“不再找尋,不再渴望,不再追求,自我的中心點一消失,愛就出現了”這麼說來,總結一下,是兩點,一個是不要去執著於過去或未來,專注於“當下”,一個是不要去執著於他人或自己的衝突,專注於內心,或者說內心還不夠準確,容易誤解為“我”,應該說已經是“無我”不過實際操作層面怎麼做呢,“當下”似乎好理解些,當然好理解的不是真正的現在,而是一剎那的時間,而“無我”就是一個我還不懂如何去感受的狀態,唯一能想到的是“忘我”的狀態,但這又是專注於外在的一種狀態。而又或者像哈佛的幸福課老師說的那樣,要沒有未來的目標太難了,不如還是設個小目標,藉著這個目標去感受”現在”。如同瑜伽時平衡,如果怎麼都不穩,不如將注意力先集中於眼前所見的某一點,來幫助專注。那麼我們還是設一個目標點,之後再把這個點轉移到“無我”和“當下”?或者說,這本書提到了還有“冥想”,可惜並不深入。莫不是最終是在所謂的“內觀”?好,決定去仔細研究一下葛印卡的書和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