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精選9篇)

讀後感2.78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苦與最樂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精選9篇)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 篇1

今天,媽媽給我介紹了一篇梁啟超的文章《最苦和最樂》,讀完這篇文章,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既然文章的題目是《最苦和最樂》,那麼首先要清楚什麼事情“最苦”,什麼事情“最樂”。

在文章中梁啟超說,“最苦”就是“欠了別人的東西沒有還”,這裡“欠了別人的東西”不是指借了別人的具體某種東西,而是指別人幫助了你,你卻沒有表示感謝,沒有給予報答,或者說人家讓你去完成某項任務你卻沒有完成……等等。

而“最樂”呢,當然就是你還了欠的別人的東西,心裡的包袱就放下了。這裡的“還了別人的東西”也不是僅僅指把從別人那裡借來的具體東西還了回去,而是指你完成了別人交給你的.任務之類的事情。

讀完這篇文章,我也深有同感。比如說,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老師和同學給了我幫助,我卻沒有感謝人家;爸爸媽媽讓我做一件事情,我卻沒有完成;答應朋友的事情,因為種種原因忘記了……想一想,類似的事情在我的生活裡真是無處不在。

這篇文章告訴我,要經常靜下心來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有“欠了別人的東西不還”的情況,不要讓自己背上“最苦”的包袱。只有學會感恩,學會幫助別人,學會遵守諾言,才能做到“最樂”。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 篇2

讀了這篇課文,讓我受益匪淺。

痛苦與快樂,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論述。這篇課文從什麼是最苦、什麼是最樂來談論人生的責任,本文思想深刻嚴密、格調高雅、語言凝重,談到了除兩三歲的孩子外,人人都有責任。論證了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道理:為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本課的作者是梁啟超,他的著作有《飲冰室合集》。作者在課文裡寫道:“人生最苦的事,莫過於身上揹著一種未了的責任。”的確是這樣。誰也無法預測你的未來會是怎樣,是苦還是樂,是喜還是憂?只能如作者梁啟超所說:“自然是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一個人在世間活一天、便有一天須做的事,一天須盡的責任。如果有一天須做的事沒有做完,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那麼到夜深人靜時便是你應付的苦痛日子。其實,我認為在人的一生中並沒有苦日子。貧、老、病、死,乃人生難免的事,但這些絕對算不上“最苦”。人生中最苦的是就是應盡的責任沒有盡,那是,你會受到良心的譴責,會體會到人們常說的“苦”。實際上,這所謂的“苦”是你自己找來的。正如作者所說的:“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其實,快樂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做了應該做的.事,盡了應盡的責任,你就會擁有屬於你的快樂。著快樂也是對你辛苦勞作的最好的回報。

每日,我們為學習、為工作、為生活不斷奔波,成千上萬的事情想我們湧來,讓我們應接不暇。雖然如此的艱辛,但是我們任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完成眼前的任務。因為有一個沉重的鎖鏈無情的套在我們的身上——責任。

責任是誠信的表現。儘管它有苦有甜,但是,該承擔的我們都必須承擔。讓我們承擔起肩上的責任,做一個堅強的勇者。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 篇3

責任感是諸葛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寫就的《出師表》,責任感是孔繁森離家別母血灑高原樹立的公僕風暴,責任感是貝多芬挑戰人生超越自我譜寫的《命運交響曲》。

現在有很多與我同齡的孩子都會說人生最苦的事是貧、失意、老、死。我認為並不是,正如梁啟超先生在《最苦與最樂》中提到: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揹著一種未來的責任。那麼人生中最快樂的呢?也許與我同齡的孩子會認為是有很多錢,不用寫字,不用上課,有手機、電腦玩。然而我認為,這僅僅是人生中次要的快樂,真正的快樂,便是那責任完了,也正如《最苦與最樂》中提到的“如釋重負”與“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在如今的生活中,每位家長都將自己的兒女視為掌上明珠,握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無論出了何等之事,家長都一併包辦,不肯讓自己的兒女受一點兒苦,久而久之,我們對“責任”這個詞已視為浮雲,如今你用“責任”一詞去與他們說話,他們也許都會用拳頭與你說“責任’。正因為他們不懂何為責任,不懂這是關於他自己、他人,乃至社會與國家的責怪,正因為不懂何為責任,才導致了現在的“校園暴力”。

也有人以慾望得到滿足為人生快事。有些人則以清心寡慾為快樂,把慾望作為快樂為前提的人,就會窮奢極欲,挖空心思,不折手段地去滿足自己的慾望,這種人實際上活得太累了。因為人的慾望是沒有滿足的時候。慾望越大,活得越累。反之將負完責任作為快樂的前提的人,就會處處快樂,時時快樂。人生要勇於負責,責任越大,快樂越大,盡了責任是最大的快樂,因為人們責任是可以完成的`。責任越大,快樂也就越大。當我們在完成責任的過程中時,心中的壓抑不知用何代替,到我們完成責任時,心中的那份興奮也是無與倫比的。責任可以使我們無法轉身,也可以使我們歡度餘年,梁啟超先生在《最苦與最樂》中提到過很多具有強大說服力的句子,這是一篇議論文,選自《飲冰室合集》,梁啟超先生運用舉例、對比、引用等多種論證方法,論述了人們在面對責任時應該是逃避還是承擔的問題,告訴我們未盡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為何我們會在中學學習這篇文章?我想,是為了培養我們新一代的負責任心理,讓我們明白負責與不負責的關係,讓我們將來才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合格社會成員。讓我們現在成為一個負責任的青年,也許之前的我們不懂責任是什麼。但是我相信學習了《最苦與最樂》後,我們會有所感悟,感悟人生中“最苦”與“最樂”,感悟責任與負責任的樂味。

願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心靈,責任從小就在那裡成長。願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 篇4

到底什麼是責任?是自己該做的事情嗎?還是自己不該做的事情?學了《最苦與最樂》,讓我對責任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苦與最樂》是戊戌變法時期的一位思想家—梁啟超寫的。文中提到“世上什麼事最苦?什麼事最樂?”他說:世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未盡責任,反之,最快樂的事就說盡責任。我認為也是如此。

每次,當老師佈置任務後,我總是想到:等會再寫吧,先玩會吧。可是玩的時候又總覺得心裡不踏實,總覺得還有很重要的事沒做,但又不想去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於是,老師要檢查時,我可就“大禍臨頭”了。現在才明白,原來這都是未盡責任惹的禍啊!看看,玩得不開心不說,任務也沒玩成。要是我先完成任務,再玩個痛快,不是就兩全奇美了嗎?

我們生活在這個多彩的世界裡,要扮演多重的角色,角色不同所要承擔的責任也就不一樣。

在家裡,我要扮演的是父母乖乖女,當然乖乖女的責任就是做好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孝順父母,用自己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父母。

在學校,扮演自然就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保持校園的衛生…...

是的,責任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對國家而言,人民有了責任感,國家就能強大;,對家庭而言,家庭成員有了責任感,家庭就會幸福;對個人而言能盡責,安分守己,就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就;得到社會的尊重與承認。`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 篇5

一些老同學,不常見面。見面了總在我耳邊嘮叨:“放下吧,人要懂得放下。”放下什麼呢?沒說。只是繼續勸說:“學會放下,人才不會累。”我故作不解。從這句話裡我聽出了一個道理:只有學會放下的人才會幸福。要是放下不了,就會很累。這個道理裡又包含了一條暗示:我為什麼會覺得累呢?原來是我還沒有學會放下。

同學在一起,總免不了談論談論,那時誰和誰同桌,誰和誰又鬧過矛盾打過架,誰表面怎樣內心又是如何,誰曾經如何誰現在怎樣,等等。從國小到國中,從瑣事到情感,夾雜著太多的“記”。總歸聊來聊去不是“我”和“我們”就是“他”和“他們”。

所以,放下什麼才是真問題。比如說放下悲傷,也放下回憶嗎?放下陋習,也放下責任嗎?學會放下,總不能什麼事情都灑脫的留下一句:“放下”吧?你是否問過自己,說了放下卻不一定放得了嗎?說了記住就能是否又能在腦海長久停留?選擇放下過去是自由,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但是人絕沒有過這樣的能耐。你的心不允許,你會記得。

記得是你的責任,大凡有思想之人都牴觸命運,反抗命運,可有誰是能力無限的人嗎?尼采那句“愛命運”是對人生態度很好的指引。如若不能想放就放,想記就記。那何不換一種角度去思考過去的事情?把無法放下且不能放下的事當做人生的一種責任和義務。完後之後你會更加心安理得,不為“記”所苦惱。正如梁啟超所說:“到責任完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

放下是有種類的。首先應該知道人的腦海是有限量的,存的事情多了,有用的思想就裝不進去。負面之事想的多,責任也定會逃之夭夭。

這就需要有放有記,可問題是什麼是該放下的,什麼又是該記住的`?孔子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發憤忘食,體現的是一種進取精神。樂以忘憂,展現的是一種樂天作派。不知老之將至,透現的是一種忘老思想。忘食而進取是幸福的,因為只有進取,才能創造,從而收穫。收穫是令人無比幸福的。它能促進理想成為現實,從而讓生活更美好。忘憂而樂天是奇妙的,因為只有樂觀才知變化之妙,人的生活總是在不斷變化,悲傷和快樂是生活的奏曲。既然如此,何不記樂而放憂呢?降臨世間是己哭,離開世界是別人哭。既然兩頭是哭,中間就應該笑。放的不留遺憾,記的明朗。

所以,生活既要有所放,又得有所記——放下慾望和怨恨,記得責任和使命。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 篇6

今天,我看了梁啟超寫的《最苦和最樂》之後,油然而生感嘆。於是,我便情不自禁地提起筆,記錄下我心中的感受。

文中寫的苦並不是貧窮、失意、衰老、死亡,而是良心責備的苦,要逃脫也沒地方逃脫。一句話: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雖失意不苦。是啊,我從許多書上知道人如果能夠知足,就是他再貧苦成天也是笑哈哈的;如果人能安分(不多過分希望),就是事情再不如意,他也是樂的。

讀著,讀著,我感到自己“苦”“樂”的標準離一個大隊委員來說,差得可遠了。我在日記本上寫下了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可我的心仍然不能放下來,反覆地思索著那一段話。

我讀道:凡是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於他便有了責任。凡是屬於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於這件事便有了責任。

我總是把事情忘掉,用爸爸的一句話來說:丟三拉四,找到了鉛筆,丟了橡皮。我也在想:我怎麼這麼健忘呀!我默默地對自己說:“凡是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約定,便是自己對於自己加上了一層厚厚的.責任。怎麼也洗不掉,怎麼也擦不掉,怎麼也玩不掉。

終於,我看到了樂。文中寫就是責任完成了,古人云:如釋重負嘛。我越來越欣賞梁啟超寫作的手法與水平。

真對!責任完了,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才是真樂!我總結了這篇言盡意未的文章: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迴圈,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 篇7

梁啟超的《最苦與最樂》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最苦和最樂是什麼。

最苦的是責任,在我們一中學生唯一的任務是考上一高,這個責任有時會讓我感覺活著怎麼這麼難。可是社會上的人卻比我們更難,只是我們感覺不到,比如環衛工人,他們的一生的責任是讓中國的地面不髒,可是這是無法實現的,為什麼家長總會讓不好好學習的孩子去撿破爛?就是想讓我們體會到他們責任的不易,而我們為未來奮鬥的責任是的`幸福。

最快樂的就是完成責任,當你每天完成作業的時候,會不會感覺心上的某一處很重要的東西沒了,讓我們變得興奮。因為你完成了今天的責任,大部分家長為什麼要加班?就是在下班時沒有完成責任,所以就接著幹了。所以每天我們回到家,看到家長就是玩手機,看電視,我們卻莫名其妙的有一些不樂意,但把作業在校裡寫完到家裡,在家裡玩的不也是你嗎?

《最苦與最樂》,讓我們體會到了學生的責任。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 篇8

今天,我們學習了梁啟超的《最苦與最樂》,我對責任有了更深的瞭解。

梁啟超認真負責,是最苦的事情,卻也是最樂的事情。盡責,雖苦但樂。

人生什麼最苦?貧,不是,古有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失意,不是,杜甫科舉失意,卻也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唱;死,不是,聞一多雖知一死,卻仍完成演講,喚醒國人。

唯有責任,才是最苦。有了責任,良心便時時刻刻提醒你,讓你一刻不敢鬆懈,內心總覺得有什麼沒有完成。當責任壓在肩頭,就要付出極大努力去履行責任,否則呢?只會覺得內心不安。

但,“人生須知道負責人的苦處,才能知道負責任的樂處。”只有吃到苦頭,才能嚐到甜頭,正所謂苦盡甘來。

負責,固然苦,但其中也有樂趣。當你千辛萬苦去努力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得到老師的`認可與讚美時,內心會充滿自豪感;當你拼盡全力去做到自己的本職工作,做成功時,會得到他人的信任;當你排除雜念,專心聽講,不開小差,看著滿滿的筆記時,心中會湧起自豪感。

這便是責任,讓人辛苦,卻也令人快樂。責任,是我們無法推辭放下的,那麼既然有了,就把事情做到最好。

無論對自己負責,亦或對他人負責,我們必定要克服慾望,努力奮鬥,但我們也一定會得到他人信任,良好感受,以及自身的成長與改變。

最苦與最樂讀後感 篇9

當我看著這篇文章的題目,無也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中了。開始,我也很迷茫,對呀,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窮嗎?失意嗎?老嗎?死嗎?那都不是的話,到底是什麼呢?到我看完後,最終便也明白了,但又有了一番沉思……

人生最苦的事,的確是身上揹負的一種未來的.責任,人的一生當中,責任無處不在,或許自己活著,也是一種責任,你揹負的是親人對你的期望,朋友對你的一種依賴,所以,當你活得好,也算是對家人和朋友,甚至自己負了責任,但當你活得不好,那不也是一種痛苦嗎?自己活的苦,親人的嘆息,朋友的無奈,也與那“千斤石”是一樣的重量,壓在你身上,這苦嗎?苦!也是沒有負到責任的苦。

但換種角度思考,人活著也未必是為責任而活的,你對自己負責任了,活的也快樂了,親人也欣慰了,朋友也開心了,這,不也是一種樂嗎?這種打心底裡的樂,也是現實中的人間真樂,雖然這一路上走走停停、坎坎坷坷,但不也同是苦中真樂。生活會讓你苦上一陣子,但當你克服過來了,它會讓你樂上一輩子。回想起自己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時,又何嘗不是一種美好,一種樂,那個時候,恭喜你!成功體驗到了苦中真樂。

當然,責任的確推卸不了,只能解除,如生活,你不是為了別人而活,也不是別人替你活著,更不是不活著,這是同一個道理,你該做的必須是自己活出自己的一番色彩。對於我自己來說,我是一名學生,務必要做的便是好好學習,將來有了一番大成就,活出自己的絢麗,才是對我自己盡了責任,才能有體驗、享受苦中真樂的機會!

這篇文章我感觸頗深,收穫滿滿,又為我人生路上添了一盞明燈,啟迪著我,讓我明白了責任對一個人來說會製造出的痛苦和把責任“解除”後的一種苦中真樂,與努力活著的自己,何嘗又不是同一種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