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合集(15篇)

讀後感2.2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昆蟲記讀後感合集(15篇)

昆蟲記讀後感1

在繁忙的世界裡,我不能找到一絲的趣味。一年四季也只是花開了,接著又落的過程。有時感覺生活很漫長,猶如日子被放大了無數倍;有時生活又很匆忙,好比剛起床吃完早飯黑夜就來到。哪怕有一個全新的事物也不能吸引我一絲的好奇。

生活就像被塗上了灰色。偶然的一日,我接觸了法布林的《昆蟲記》,生活那扇五彩繽紛的門便向我敞開。開啟《昆蟲記》,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些活潑的小蟲子,它們身手不凡,姿態萬千,而它們身後卻有一個龐然大物——法布林先生。這位大傢伙在用他的雙手,把他對昆蟲的所見所聞如實記錄了下來。

在他神奇的筆下,我看見了凶猛好戰的紅螞蟻;掛著美麗的燈籠,捕獵心狠手辣的螢火蟲;手提大刀,身披綠甲、對愛情非常殘忍的'螳螂;為了迎接新生的兒女,辛勤勞作的聖甲蟲;在土下受盡四年黑暗,樹上只享受五週光明的蟬……他的筆如同馬良的神筆一樣,把蟲子們描繪地栩栩如生。

法布林為了把昆蟲的習性、奧祕也展現出來,他又開始實驗。哪怕失敗了一次又一次,哪怕它的謎最終也無人知曉,他想盡一切方法去研究。就如他探尋紅螞蟻如何找到回家的路時,他在螞蟻回巢的路上設了一個又一個的關卡,反覆更改計劃,仔細觀察。

他為了探尋雄性大孔雀蝶如何預知伴侶藏身何處的祕密,他實驗了好幾十次,轉換好幾種思路,直到蝴蝶生存的季節已經過去,他就把希望放到來年。

合上書,法布林的一舉一動在我眼前掠過,從他忙碌而又認真的背影中,我看到了自己的馬虎大意:輕易地算錯數學題,寫錯生字,拼錯單詞。從他堅定而又執著的背影中,看到了自己的脆弱渺小:一點小挫折都能讓我情緒崩潰。那一刻,我深深地被《昆蟲記》,被法布林的魅力折服。

《昆蟲記》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昆蟲層面的知識,還有文字背後的作者,以及書外的我。用探尋的目光去看書吧,你總能從書中發現自己的影子。讓閱讀點亮心燈,讓書香潤澤心靈。

昆蟲記讀後感2

朋友,你看過《昆蟲記》嗎?

《昆蟲記》是由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法布林所著。他有著“昆蟲界的荷馬”“科學界的詩人”以及“昆蟲之父”的美名,達爾文還稱讚他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

法布林的《昆蟲記》從出版後,就譽滿全球,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數十種版本,橫跨幾個大洲,縱貫兩個世紀,至今仍是一座無人逾越的豐碑,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在我看來,《昆蟲記》是一本描述昆蟲習性、產卵、捕食、勞作與死亡等方面的科普書。它的文字樸實而又生動,敘述幽默而又風趣,讓我看到一個毫不保留的昆蟲大世界。它的內容詳盡細緻、通俗易懂,文章自然、親切,具有很強的可續性,讓我體會到了昆蟲世界的豐富多彩、妙趣橫生。另外,作者還多次引用希臘神話,歷史事件以及《聖經》中的典故,時而穿插著普羅旺斯語或阿拉丁的.詩歌,語言優美且富有詩意。“蟬和螞蟻的預言”“大孔雀蝶的晚會”“花金龜”“隆格多克蠍的家庭”……平日裡,在人們眼中渺小的昆蟲們通過這本書變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先生會把《昆蟲記》稱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心中也明白這個有趣的昆蟲世界不是作家創造的,它是真實的,是存在的,這其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法布林眼中的昆蟲世界是那麼美妙,可我卻為何沒有看到那一面呢?

透過《昆蟲記》,我彷彿看到了烈日炎炎的夏天,太陽好似要把大地烤熟,法布林不畏炎熱還在草叢中觀察昆蟲,冰天雪地的冬日,寒風刺骨,法布林不懼寒冷,還在尋找昆蟲……這本書飽含了法布林幾十年如一日,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更蘊藏了他不斷探索真理,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

法布林的這種精神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學習和生活中,我也應該像法布林那樣堅持不懈,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3

走進《昆蟲記》,就如同走進了昆蟲的世界。

——題記

來到一個樹蔭環繞的灌木叢邊,你就會聽見一陣又一陣的音樂聲,這是在歡迎你的到來,在裡面,昆蟲這是多種多樣的,深入它的腹地,你就會看見一個很大很大的樹樁子,我坐在它的上面打開了《昆蟲記》。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那厚實的樹蔭來到我的面前,它親切的和我打著招呼,然後就坐在書頁上的每一個字聊著天,早上的太陽是充滿活力的、溫柔的,它沒有像中午時的烈日炎炎,但沒有像下午時的睏倦與炎熱。

昆蟲記的作者是 讓- 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他被譽為“昆蟲界的荷馬”。他是法國人,他的`一生都用在了昆蟲研究的這一方面,他把昆蟲們生動形象的比喻成各種各樣的人。他曾經對其他昆蟲學家說:“你們是在碎屍場上工作著的,你們把昆蟲變成一種既噁心又可憐的東西,而我卻在大自然裡在研究,在昆蟲活著的時間裡觀察的。”

在他的筆下,“屎殼螂”是一個勤勞的搬運工,為他們的孩子準備食物,“切葉蜂”是一個無比智慧的建築學家,他能在葉子上剪下一個和洞口大小差不多的圓形葉片。“螳螂”是一個弱肉強食,但又不缺乏母愛的一種動物。

在法布林筆下,所有的昆蟲都是有身份的,有價值的,在這個小小的灌木叢裡,所有的昆蟲都是有價值的,綠色的蟈蟈、紡織娘、知了、還有蛐蛐,他們在樹上和樹下組成一支龐大的樂隊。

他們唱出了原生態的樂章,他們的樂曲讓我聽得如痴如醉,我躺在地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我看見了一隻蟬,他也看見了我——這個不速之客。

他伸出了吸管在樹上戳了一個小細孔,開始享用起那甘甜的汁液,我立即跳了起來,用手把蟬拉了出來,我看見那一個小洞口,洞口向外湧著甜美的汁水。

《昆蟲記》是生物界的史詩,同樣讓- 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也是生物界的荷馬。

在昆蟲記中我明白了在任何的事物中,只要腳踏實地的去幹,任何事都會成功的,任何事情都會有成就的。是從昆蟲那裡學來的道理。

昆蟲記讀後感4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以無比的熱情、追求真理的精神,傾其一生心血著成的科學鉅著,是世界公認的青少年科普經典。在他的筆下,昆蟲世界如此千奇百怪、生機盎然,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為了生存和繁衍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尤為出彩,表現出了驚人的靈性。

《昆蟲記》不僅僅是簡單的昆蟲記錄,而且是以人性來關照昆蟲世界,研究的是“生命的活態”、“生命的過程”、“生命與環境之間的有機聯絡”、“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密切交往”,通過小小的昆蟲來反觀人類社會,表現出了深刻的`人文情懷。

昆蟲世界,溫馨的場面很是稀少,大多數的戰爭,就能親眼所見,但是,能體現“愛”的場面,有時都沒聽說過,不過,《昆蟲記》中,法布林卻記載了許多溫馨的場面。

如法布林在《朗格多克蠍的家庭》這篇文章中中寫道:“那麼,小寶寶是怎麼孵出的呢?我有得天獨厚的機會親眼看見這個過程。我看見蠍媽媽用大鄂小心翼翼地挑起卵的薄膜,把它撕破,扯下,然後把薄膜吞下。再給小寶寶們剝胎衣時,蠍媽媽加倍小心,猶如溫柔慈愛地舔食胎衣的母羊和母貓,儘管工具很粗糙,但是寶寶的細皮嫩肉沒有任何傷痕,也沒有傷筋動骨。

我簡直驚呆了,蠍子是最先近乎我們人類的母愛傳給自己的孩子的,遠在植物區系那個遠古時代,等第一隻蠍子出現時,生兒育女的那份愛心就已在醞釀之中了。生命的孵化已不再危險重重的外部或內部進行,而是在母親的腰間腹下完成了。”

沒錯,哪怕再稀少,昆蟲世界中也有愛,有潮起潮落,有戰爭和拋棄。誰能說他們有,誰又能說他們沒有呢?

我從《昆蟲記》中體會出美妙、樸實和趣味。它既讓我增加了許多有關昆蟲的知識,又讓我從中瞭解到了作者散文詩般語言的美妙。它讓我感受到作者的那股韌勁兒,那種孜孜不倦,那種實事求是的精神,那種不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明明白白就決不罷休的博物學家的感人至深的精神。

昆蟲記讀後感5

法布林的《昆蟲記》可謂聞名全球,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讀過,但也只是粗略地過了一遍,並不仔細。這個暑假,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又重新細細品味了一遍這本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再次沉浸到了法布林描繪的栩栩如生的那個昆蟲世界,也有了新的思考與感悟。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家法布林的主要著作,也叫作《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和《昆蟲世界》。這本書是一部寫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巨集偉詩篇,在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譽為“昆蟲的史詩”,真實的記錄了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了社會和人生。

讀完這本書後,我心裡感慨萬千。那是一個怎樣神奇而又美妙的世界啊,樹木蔥翠繁密,草兒茂盛翠綠,草坪上還盛開著五顏六色的花朵,轟轟烈烈地綻放著自己的生命,隨風輕輕擺動。最重要的是這個世界的主人公,那些可愛的小蟲子們!它們形態各異,在自己的崗位上履行著他們應該履行的職責,每天勤勤懇懇、按部就班地工作著,為大自然貢獻它們獨一無二的智慧和力量。我已經跟著作者進入到了那個世界,重新認識了那些以前習以為常,甚至不以為意的昆蟲朋友們,也領悟到了它們雖然渺小,但卻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也對生命有了更深一步的思考。作者法布林是一位對生命懷著尊重與敬畏之情的人,他有著對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從而寫下了《昆蟲記》這一世界著作。他讓更多人重新審視起這種微不足道的小動物,也讓更多人愛上了他筆下這個生動的大自然。我也是其中之一。在這本書的'影響下,我開始細心觀察身邊這個全新的自然世界,也喜歡上了那些有趣的小蟲子們。更讓我明白了,再渺小的生命也是生命,它們也有撼動世界的力量和權利,我們要向作者學習,做一個對生命充滿敬畏的人。

“天生的歌唱家”——蟬、“花園的舞蹈家”——蝴蝶、“勞動巨匠”——舍腰蜂、“貌似嬌弱的歹徒”——灰蠅……這些小昆蟲們在我的腦海中迴盪,讓我反覆感嘆生命的美麗。而我,會用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繼續尋找世界的光明。

昆蟲記讀後感6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法布林(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的代表作,一套書籍共有10卷,每卷裡有許多不一樣的章節。它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各種不一樣的昆蟲和它們的生活習性,比如:節腹泥蟲竟能讓獵物一動不動,毛刺砂泥蜂會為黃地老虎幼蟲做手術,石蜂異常的進食和產卵方式,砂泥蜂和燕子為什麼喜歡在別人家築巢,松毛蟲為什麼總是一絲不苟結串而行,而圓網蛛織的網不僅僅結實更像是一幅有規則的'幾何圖案……

這些書不僅僅描述各種昆蟲的特性,還引入了許多生物知識和專業術語,讀起來還是挺花時間的。我剛完成了第一卷《高明的殺手》,其中我最喜歡的章節是關於“聖甲蟲”的。我喜歡它的原因是這一章節不但完整地描述了聖甲蟲的外形,並且還擬人化地描繪了聖甲蟲找糞便、做糞球和推糞球等一系列動作和故事,比如:聖甲蟲會爭先恐後的擠到最前面,有的梳耙表面的糞便,有的往下挖,尋求更好的糞便;聖甲蟲在推糞球時常常會有“熱心的合夥人”來相助,可它真正的目的不是幫忙,而是想要搶走這個本來屬於原主人的糞球;當糞球推著推著不細心被固定在一枚大頭針上時,兩隻聖甲蟲就會合力從糞球底部拱糞球,可是如果大頭針太長,聖甲蟲拱不出糞球來時,他們就會立刻放棄,因為他們想不出其它更好的辦法了……

我覺得這是一篇關於昆蟲的佳作——作者知識十分淵博,更可貴的是,法布林把對昆蟲的介紹簡化成通俗易懂的語句,並且適當地加入自我的觀點,還為書中出現的昆蟲們配上了精美的插圖,整本書像一本字典,又像一本童話書,讓我這樣的小讀者也能讀懂這些文章,幫忙我走進奇妙的昆蟲世界。就像書中所說的,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看了這本書,讓我喜歡上了昆蟲。

昆蟲記讀後感7

你聽過知了唱歌、蟋蟀鳴叫嗎?

你看過蜘蛛辛勤織網、螞蟻滿載而歸嗎?

你玩過貪食可愛的小烏龜、掛著燈籠的螢火蟲嗎?

這些都是大自然的生物,與我們的生活都息息相關,你可否觀察過它們呢?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就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昆蟲之門——《昆蟲記》。它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它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巨集偉詩篇,又是一部永垂不朽的昆蟲史詩。

“你們探究死亡,而我卻是探究生命。”今天,夢寐以求的我翻開了法布林的《昆蟲記》,我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它把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屬於昆蟲的大千世界!

在作者的筆下,螳螂“它還擁有另外一種獨特的東西,那便是生長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對極有殺傷力和進攻性的衝殺、防禦武器。”蜘蛛織網 “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螢火蟲“它一生都是光耀門楣的',它們永遠為自己留著一盞希望的燈。”這 是一些多麼可愛的小生靈!我漫遊在大自然中,時時刻刻領略著昆蟲的魅力……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綠色蟈蟈》。它是一篇妙趣橫生的科學小品文,主要介紹了蟈蟈的外形、叫聲、食性以及生活習性。作者採用生動的文藝筆調,通過 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和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不斷變換對蟈蟈的稱呼:狂熱的狩獵者、夜晚的藝術家、歌手、囚犯、屠夫等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 熱愛。它不但勾起了我對昆蟲的強烈求知慾望,而且激發了我對昆蟲的濃厚探究興趣!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啟發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種嚴謹的態度,質疑的精神,勤勉的作風!

讓我們共同翻開法布林《昆蟲記》光輝的一頁,隨著作者走進大自然,漫遊豐富多彩的昆蟲世界,享受一次奇妙神奇的心靈之旅……

昆蟲記讀後感8

“我開闢了荒石園來研究活生生的昆蟲。在這裡,我可以不必擔心路人的打擾,可以與蜂交談,也無需耗費時間去遠行,無需急不可待的奔走,我可以編制進攻計劃,設定埋伏陷阱,每天時時刻刻觀察實驗效果。這就是我的願望,我一直苦苦追求的夢想。”這是一本語言詼諧幽默的傳世經典,是一部筆觸細膩的昆蟲史詩。它,就是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耗費28年心血寫成的《昆蟲記》。法布林從小就熱愛昆蟲,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文學界的維吉爾”。他擁有哲學家一般的看,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和抒寫。在《昆蟲記》中,我們看得到昆蟲的微妙而又奇特的身體結構,看不到枯燥乏味的.科學性講解。

蟬的一則寓言家喻戶曉:蟬夏天不收集食物,而螞蟻辛辛苦苦地儲藏過冬食糧,結果,冬天時蟬飢腸轆轆的去乞討,但還是凍死了。但在這本書裡,事實卻截然不同。蟬雖是自由的歌者,但是它從不需要依靠別人的施捨生活。反而是螞蟻,它們就是一夥“強盜”;蒼蠅向來是傳染細菌的始作俑者,是人們討厭的物件,可誰知它儼然是一位自然的清潔工;螢火蟲在人們心中是純潔浪漫的小使者,可它卻丟兒棄女,對後代不聞不問……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切疑惑,一切好奇,在《昆蟲記》中都可以瞭解到。《昆蟲記》就是一個寶庫,只要你探索進去,不斷開拓,一片閃耀如金的精神財富就會展現在你的面前。

《昆蟲記》可以教會我們許多關於昆蟲的知識,在極盡筆墨表現蟲性的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反觀了人性。我很喜歡從中瞭解每一種昆蟲各不相同、妙趣橫生的習性,它的情節始終使我聚精會神。法布林的點滴文字也充滿靈性,引人入勝,富有創意,十分有感染力。它告訴我們,所有的蟲子都和人類一樣,有著微妙的喜怒哀樂,有本能和直覺,為了在自然中生存勇敢地與大自然抗爭。所以,我以這本書的眾多優點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手中捧著這本書,就是捧著作者的心血;手中捧著這本書,就是捧著雲集世界上千萬昆蟲的知識。這本有趣的書,以昆蟲為琴絃撥響人類命運顫音,帶領我們走進昆蟲的輝煌殿堂。

昆蟲記讀後感9

《昆蟲記》,一部專寫昆蟲的史詩之作,法布林先生從他那妙趣橫生的語言把書裡的昆蟲描寫得惟妙惟肖。他被魯迅先生尊稱為“描寫昆蟲的楷模”,也被世界讀者認可,譽為——昆蟲荷馬。

今年暑假,我在書櫃上看到了《昆蟲記》。一翻開前幾頁,我就被裡面精美的插圖給吸引住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書中主要講述了法布林利用空閒時間,對家門口的一塊荒地裡各種各樣的昆蟲進行了極其細微的觀察。正是他那不辭辛苦的觀察,才讓《昆蟲記》如同一支畫筆,在我們對昆蟲認知的黑幕塗上幾道斑斕的色彩。

在讀昆蟲記時,我印象最深刻的蟲子是蜣螂(俗稱屎殼郎),顧名思義,就是以糞便為食的蟲子。未讀昆蟲記前,我認為它是一種又骯髒又噁心的昆蟲。可讀完後,我對它的黑色印象一抹而去,反倒成了維護地球的綠色衛士,讓讀者驚訝不已。蜣螂像只坦克一樣,身披厚厚的.裝甲——鞘翅,頭頂一根長長的,一端分叉的大刺。彷彿一位耀武揚威的大將軍。大概你還不相信法布林寫作之生動有趣。瞧——西班牙蜣螂身子矮胖,縮成一團,又圓又厚,行動遲緩,肯定對聖甲蟲的體操技巧一竅不通。它的爪子極短,稍有一點動靜,爪子就縮回肚腹下面,與糞球製作工們的長腿簡直無法相比。只要看看它那五短身材,笨拙的樣子,就很容易猜想到它是根本不喜歡推著一個大糞球去長途跋涉的。

除此之外,蜣螂還是一個慈愛的母親,對兒女百般呵護。儘管它似乎不喜歡把糞球推來推去,儘管它建造洞穴耗費了它大半身的生命,儘管在途中可能遭受許多意外,甚至一命嗚呼,但它還是勇敢挑起了母親的重任。我們人類有何嘗不是這樣呢?

蜣螂的這一形象已經牢牢地印在我的腦海裡,成了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勤勞能幹、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疼愛子女、不怕苦、不怕累、敢於擔當,這是我喜歡蜣螂的理由。

我喜歡《昆蟲記》。

昆蟲記讀後感10

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吧,他1823年2月22日降臨在法國南部一個叫聖萊昂的小村莊裡面,現在就讓我們去細細的觀察下他寫的那些昆蟲吧!

法布林在《昆蟲記》裡具體說了12種不同昆蟲,他們分別是蝗蟲、天牛、長腹蜂、圓網蛛、蟋蟀、松毛蟲、螢火蟲、螳螂、蟬、寄生蟲、蟈蟈、肉藍蠅。

神奇、多彩、變化多端、充滿哲理、甚至還有些詭異,昆蟲的世界居然如此精彩,大自然居然如此奧妙!這種感覺在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後突然顯得那樣的強烈。我被昆蟲的世界震撼了,所以,我要感謝法布林!

多少次、多少天,我隨著作者那栩栩如生的描述、生動有趣的分析進入了這個神祕的領地……

早已熟知的螢火蟲居然是食肉動物,且手段“罕見的惡毒”?可它看上去憨厚、柔弱,況且,它那閃爍的光亮給人們尤其是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無限的興趣。叫我如何能接受?!

敏感機靈的蟋蟀,它的歌聲、住所好有特點,這讓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那個琴聲美妙,給人們帶來快樂的“時代廣場的蟋蟀”——柴斯特。在我心裡,似乎所有的蟋蟀都成了可愛的柴斯特,叫我如何能不喜歡?

螳螂莊重地佇立著的身姿迷惑了可愛的人們。它的“胳膊”居然是可怕的劫殺工具?優雅的外表與“歹徒”之名好不相稱,這與表裡不一、笑裡藏刀的人是否有幾份相像?叫我如何不恨它?或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是對它的一種天然的制裁呢?

太多的`奇妙之處,太多的生命百態,太多的牽扯關聯,與人類社會何其地相似?它讓我感動、讓我驚訝、也讓我無奈,五味雜陳的感覺伴著濃濃的興趣讀著每一章每一節,我能感受到字裡行間包含的作者對大自然、對生命的無限熱愛。

我也愛這神奇的昆蟲世界、神奇的大自然!讓我們一起為大自然的神奇而喝彩,為生命的多姿而喝彩!

讀完《昆蟲記》以後,讓我自我感覺收穫頗豐。因為我對昆蟲的瞭解,已經止步於僅僅對他們的厭惡來的那麼膚淺了。所以,以後,我應該看更多更多這些方面的課外書,來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

昆蟲記讀後感11

法布林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人文精神統領在自然科學的龐雜實據,蟲性,人性交融,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地方,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鉅製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

法布林用他一生很多的時間觀察千奇百怪的昆蟲,收穫非同小可,他利用智慧觀察到了昆蟲們的所有習性,並且不斷思考,必要時總會將昆蟲帶到家裡養,以便觀察。辛勤的蜜蜂,威武的螳螂,唱歌的蟈蟈……它們都像你的親密朋友一樣,給你講述它們平凡生活中的不尋常的故事。

法布林傾注一生在昆蟲的觀察與研究中,他懷著父母對子女一樣的愛心,記錄了昆蟲的生命過程,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敬畏和讚美。整本書介紹了不一樣昆蟲的`不一樣習性和各自捕捉獵物的方法,愚笨的毛蟲,漂亮的蛾,可怕的蜘蛛。其中螳螂是一種十分凶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

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新增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夢想而不斷奮鬥!

法布林為了完成《昆蟲記》幾乎是犧牲了一切。他沒有抓住一生中出現的許多機遇去巧取功利,過上幻想中的“好日子”,卻安於清苦,坐了一輩子冷板凳,甚至不惜把一家老小也捆在自我這張“板凳上”。最終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受到廣大人民的認可!

昆蟲記讀後感12

昆蟲,在人類看來不過是自然界中的一個生物。而在法布林看來,卻是身邊的親人朋友,能一直陪伴在她身邊可愛的小生命。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我們所謂生物,一生專門為蟲子寫了十多卷書。法布林一生喜愛昆蟲,一生了解昆蟲,他在研究蟲子是恪守事實,既不會新增什麼,也不會忽略什麼東西。在研究時,即使遭到了許多同行者的質疑,這種“偏見”長時間困擾著法布林。法布林正因如此在昆蟲領域大有成績。

第一次看到《昆蟲記》便被字裡行間的優美深深吸引了。作者對於昆蟲的.觀察是如此細緻入微,彷彿給予了文字情感和生命,一字一句都蘊含著作者對於昆蟲的感情和大自然蘊含著的關於生命道理,讓人不自覺地看得入了迷。竟然讓我在潛移默化中喜歡上了觀察昆蟲,也讓我逐漸發現了大自然的美,但是大自然不僅僅只有美好,美好的背後也許是慘不忍睹的陰暗。

也許,我們從出生開始便能享受著家人的寵愛與呵護,一生可以學習,快樂地享受童年,而在昆蟲的世界裡,卻並不如我們這般幸運,許多昆蟲從出生開始就要面臨著殺戮,踏入大自然的食物鏈,還未享受過生命的美好便被迫結束了生命,這一切都是為了維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也正如文中所說:“為了開始而結束,為了新生而死亡。”我們又有什麼資格不珍惜愛護生命呢?

《昆蟲記》中我最喜愛的昆蟲是蟬。天生擁有一副好嗓子的它被稱為“夏日的音樂家”,它用四年黑暗中的奮鬥僅僅換來了五個星期的享樂就結束了生命。也許它並不想停止歌唱,希望用歌聲來延長生命。它是如此喜愛歌唱,但最終卻寥寥結束生命,蟬的一生就如同一個浪漫而又悽美的故事。

生活中,我們缺少蟬的決心,堅定一個目標,讓他成為遠航的燈塔,無論遇到多麼大的困難,都不能低頭。在做錯事時,及時糾正過來,就像在迷宮裡走錯了路,趕快退回來,還來得及。

書中每一個微笑的小生命,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反映的都是作者對於這個世界一些感嘆,“在這個世界上,人與自然需要和諧,人與動物需要友誼。只有學會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界中的大小生命,人類才會有光明的坦途。”

昆蟲記讀後感13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林,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林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資料,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資料、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

昆蟲學家法布林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包涵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

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一個個小動物被刻畫的那樣美妙。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我覺得 《昆蟲記》是值得閱讀的好書。

昆蟲記讀後感14

不同於一般的昆蟲學者,法布林是一個熱愛生命和自然的昆蟲學家,這也是他做為不是個標準的昆蟲學者的理由。他的語言生動有趣,像是為動物專門而寫的故事,真心的寫出它們的故事。他說那些捕捉昆蟲,研究標本的是冰冷的昆蟲學家,而他只是熱愛觀察和喜歡昆蟲。他告訴我們的不是昆蟲的結構,不是昆蟲的藥物價值。而是昆蟲的生活和行為。

在這個昆蟲的世界中,他們勤勞、刻苦、勇敢、堅定,是一群優秀的昆蟲。他們就像人一樣的,在大地上生活,有著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規律。他們也有喜歡和討厭的',他們是人性化的動物。

我喜歡什麼昆蟲呢?我不喜歡小強、西瓜蟲、螞蟻,所以我註定不能成為一個昆蟲學者。他們在我的生命中並不是特別的愉快。小強好大,他就像兩個硬幣並排的大小,也有很小的和瓜子差不多。不過不管它大還是小,爬起來的速度卻極其的快,讓人望而生畏。因為小強可以爬的地方很多,8條腿的小傢伙,牆上床上地上,爬上爬下。可是如果在你睡覺的地方,旁邊突然出現一隻小強,你會不會覺得十分的驚悚!我覺得答案必定是肯定的。

西瓜蟲也十分相似,因為他喜歡溼潤和陰暗的地方,搬開磚,在一個陰暗的地方就能看到他了。他趴在地上和蝸牛差不多,就是小了些,和刺蝟更是相差無幾,但是放在人的手背中,用手指搓它,它就變成一個球:剛剛一戳,他只是收縮自己的身子,之後便是把自己越縮越小,變成了個圓球。

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改變了很多,就像法布林自己說的,他希望不是那些胡說八道,但又說不出道理,而是通俗易懂的講述道理。我變得了解昆蟲和明白昆蟲,雖然我和昆蟲依然水火不容,但是我卻感受到了他們的可愛之處。

一個大螢火蟲愛吃,還愛吃肉,吃的是蝸牛,那吃的過程實在是太殘忍了!他的幼體還愛美,別的昆蟲都不愛穿衣服,像是蠕蟲,他的幼體還非要有一層堅硬的外殼,還非常的漂亮。他還聰明,還善解人意,為了不讓自己的食物痛苦,還帶點新增劑——麻醉劑。是不是很貼心!而且他們的卵也是可以發光的。

法布林說的“大螢火蟲的一生自始至終是一場光明的盛宴。卵能發光,幼蟲也能;成年雌螢擁有明亮而華麗的燈籠,雄螢也保留著從幼時起就有的小燈。”他的一生是美麗的,快樂的。不留遺憾!

昆蟲記讀後感15

我讀的那本好書就是《昆蟲記》,那位偉大的昆蟲學家法布林的著作。這部著作描寫了法布林窮盡一生所喜愛,所追求的昆蟲世界。哦,法布林多麼可敬,他為了昆蟲們可以說是付出了一生,從沒見過這麼執著的人呢。

那本書真的讓我著迷。《昆蟲記》是法布林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鬥爭,然後以其觀察所得記入詳細確切的筆記,最後編寫成書。它以人性關照蟲性,又用蟲性反觀社會人生,將昆蟲世界描繪成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昆蟲記》深刻地描繪許多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蒼蠅等。

《昆蟲記》裡的一段文字讓我感嘆不已,“在這個綠色的小小世界裡,不知道有多少個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在充滿泥濘的池邊,隨處可見一堆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戲追逐著;有著紅肚皮的蠑螈也把它的'寬尾巴像舵一樣搖擺著,緩緩地前進。”這段文字令我嘖嘖稱讚,是我最喜歡的段落之一。大概是因為法布林寫的十分生動的關係,這些文字好像有生命力一樣,讓我十分著迷,眼前好像也呈現出了許多片段,真是十分吸引人啊。

《昆蟲記》裡有許多描寫各種蟲子的語言,我學習到了關於昆蟲的很多知識並開始喜歡昆蟲,例如,螳螂是一種十分凶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如果不看它那致命的捕獵工具,螳螂其實也不可怕:苗條的身材身著俏麗的上衣,渾身呈現優雅的淡綠色,還有那長長的酷似沙羅的翅膀,真像一位美少女。例如我還知道了松毛蟲是怎麼產卵和孵化、動物是怎麼催眠狀態自殺的、朗格多克蠍子的毒液有多強,一隻朗格多克蠍子和一隻納尓包那狼蛛這兩隻都有毒刺的昆蟲誰會吃掉誰、金步甲的食物是什麼…… 這些可愛的昆蟲怎麼可能不討人喜歡呢?

《昆蟲記》不僅僅充盈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的精神。

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林精神。如果沒有那樣的精神,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科學詩人”法布林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