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15篇

讀後感2.77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15篇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1

《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布林,作者經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述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我印象深刻的是“綠頭蒼蠅”這種被人厭惡的昆蟲,可是作者卻表達出對它的讚美之情。解釋了碧蠅等昆蟲利用幼蟲處理髮臭的動物屍體,其實這些看起來難看噁心的蟲子卻對大自然的清潔作出了巨大貢獻以及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作者呼籲人們必須要正視這些大自然的昆蟲清潔工。

除了“綠頭蒼蠅”還有其它異常的昆蟲如:必須要吃老的,硬的,掉在地上像石子兒似的嘭嘭響的以豆子為食的'菜豆象,還有遇到危急時刻就會搖晃身體,站立起來拔腿就跑,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黑步甲。書裡的音樂家是蟋蟀,勤勞的使者是小蜜蜂。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明白管蟲會穿“衣服”,不明白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明白小蜘蛛能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此刻我明白了。

巴金以往說過《昆蟲記》融入作者畢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以人性觀察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取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看完這本書,我十分欽佩他那堅持不懈的精神,為這本書花費一生的精力去研究各種各樣的昆蟲世界,一心一意為自我的興趣所在,所以他才會成功。這本書是法布林留下的一份寶藏,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2

多少人陶醉在法布林筆下的昆蟲世界,多少人欣賞著情趣盎然的文學經典,而我,卻孤身一人領略著法布林高尚的靈魂。

昆蟲記將昆蟲鮮為人知的生活習性和特徵描寫的淋漓盡致,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帶給多少人無限樂趣。而這成功的背後,法布林付出了多少汗水與心血,付出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他耗盡畢生時間與昆蟲默默交流,譜寫一部昆蟲世界的樂章,創造出只屬於他自己與昆蟲的一個世界,他,比任何人都具有傳奇色彩。付出就有收穫,付出與收穫是成正比的,而堅持則會讓收穫更大,會讓你離成功更近一步。人生漫漫,有多少次成功,就有多少次堅持,或許,人生本來就是堅持。任何事情沒有絕對,任何情況沒有必定,如果你為此努力,為此堅持,那將不是奇蹟。

一個人耗費一生光陰觀察昆蟲已是奇蹟,一個人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法布林研究昆蟲的動力,來自於一種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源自於作者內心對昆蟲的喜愛。興趣往往能帶領一個人進入另一個奇妙世界,只要你喜歡它,任何一個高雅情趣都能使人升高一個境界。法布林喜歡昆蟲,喜歡研究昆蟲,他是屬於昆蟲世界的一個人,正是因為他的喜歡,他可以與昆蟲默默交流一生,那麼,這也不算是奇蹟了。

一個人對生命的.熱愛源自於他對生命的尊重,一個人對所有生命的熱愛源自於他對每個生命的尊重。法布林以人性觀照蟲性,與大自然融合的無比和諧。他熱愛生命,尊重生命,是因為他能夠品味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他尊重每一個生命,是因為他懂得生命的可貴,他尊重每一個生命,是因為他知道生命的意義非凡。

此刻,我看到了一個高尚的靈魂在眼前徘徊。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3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這樣的書,更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圖書節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這些奇蹟的創作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

《昆蟲記》不僅僅浸淫這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如果沒有那種精神,就是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海里將流失掉一片智慧海域。法布林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想,美術家一般的眼光,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懷”。在本書中,做這件職業與人生感悟熔於一爐,娓娓道來,對以種種昆蟲的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做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巨集偉詩篇,法布林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區偶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精密聯絡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臉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有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於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

《昆蟲記》是一部嚴謹的科學著作,但面孔卻十分和善,不顧作深刻,沒有乾巴巴的學究氣,沒有學術著作的晦澀枯燥與一本正經,“沒有充滿言之無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準確描述觀察到的事實,一點兒不多,也一點兒不少”。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4

最近一個星期,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有很大感觸。

這本書的作者法布林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與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其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的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我們能從字裡行間中感受到法布林對昆蟲生命的敬畏,更能體會到他對科學的執著。正是因為他對自然科學的喜愛與執著,法布林才能耐下性子在塞利尼昂的荒石園裡,追逐一個個細微都身影,並樂此不疲。

這本書不僅故事十分有趣,書中的寫作技巧也十分獨特。在一篇故事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誇張,使畫面更加生動形象,昆蟲們被賦予了活力,好像過著人類的生活。作者又添加了自己的動作、心理等,使他們更加鮮明有趣,讓閱讀者沉浸於昆蟲世界中。他行文生動活波,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動人的情趣。

字裡行間,不斷寫出大自然的變幻無窮,同時又讓我們意識到人類破壞大自然,會毀滅它們的家園。動物,也是我們美好家園的一分子,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作者也借這些昆蟲告訴我們許多生活哲理。螳螂面對蝗蟲,屹立不倒,是因為它們有一顆強大的內心,蟋蟀,喜歡獨自建起家園,是因為它們的`勤奮靠的毅力和堅持;懸崖下竟還有很多的球形燕巢,是因為它們有強大的生命力。

這本書中,法布林先生對生命的敬佩,探求真相的不懈精神和對待事物的嚴謹態度都是給我們最好的饋贈,也難怪雨果說《昆蟲記》是昆蟲界的一部史詩。我們都應該是法布林,這樣學習才能不斷提高,社會才能不斷進步。

我彷彿又看到了,那個炎炎夏日,在田野裡舉著放大鏡的身影。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5

昆蟲記是昆蟲學家法布林的作品。我從書中法布林對種種昆蟲日常的描述中體會到他對昆蟲的獨特見解。也看到了他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對於昆蟲,我以前的感覺就是不消喜歡,特別是蒼蠅、蚊子、一毛一毛一蟲什麼的,更是令人噁心。而 法布林卻把昆蟲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把研究昆蟲是一種樂趣,融合畢生心血於其中。因為他喜歡昆蟲,把昆蟲當成知己來看待,所以才能把昆蟲寫的如此富有神祕色彩,讓我這個有些討厭昆蟲的.人也不知不覺地被他的文字所吸引,開始瞭解昆蟲、願意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昆蟲。蜘蛛在他的觀察下以成為一個超級“幾何大師”,它們發出的電報線可以感知遠處的動靜;而蟋蟀的家政、住所、樂器也真的可以和如今的我們相媲美。

洋洋十卷的《昆蟲記》我只讀了很少的一部分,卻已從中看出法布林對昆蟲的熱一愛一和觀察的仔細。從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看出是有感情的,它們是大自然的生靈而不是令人憎恨、厭惡的物件。

今天我是通過法布林是眼睛,享受這份讀書的熱趣,而法布林為此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有些人卻毫無體會。我們只有用心去品味這本書,才能對他所研究的看出有更深一層的瞭解。昆蟲是大自然的生靈,人類的朋友,所以我們一點要一愛一護我們的朋友!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6

暑假裡,我反覆讀了法國著名作家法布林的《昆蟲記》。它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記錄了幾十種昆蟲的生活習性,讓我重新認識了昆蟲。法布林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去觀察昆蟲,記錄昆蟲的各種特點,他就是這樣不辭辛勞地為我們揭開了昆蟲神祕的面紗。

看完這套書後,我總覺得昆蟲有時侯就像人一樣,它們也懂得團結互助,比如說糞金龜,如果糞球太大,一隻糞金龜推不動,另一隻糞金龜就會伸出援手,幫忙一起推,這不正是“眾人划槳開大船”嘛!不過有的`糞金龜的行為就不那麼光明磊落了,它們有時會把主人剛剛搓好的糞球滾走,這種不勞而獲的偷盜行為讓我有些生氣。有些昆蟲很勤勞,比如說小蜂,它喜歡吃柑橘蟲,如果沒有小蜂,哪來那麼甘甜的橘子?假如沒有蜜蜂和蝴蝶勤勞地採蜜、授粉,我們根本就吃不上這麼美味的蜂蜜;欣賞不到五彩斑斕的花兒。

我最喜歡的昆蟲是蟬,它們在炎熱的夏季不知疲倦地鳴叫,也許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它們的叫聲實在讓人厭煩,但我卻不這麼認為。蟬兒們是用生命在歌唱,因為蟬的一生非常短暫,只有短短的一個夏季,秋天則是它們生命的終結,但它們仍然歡樂地歌唱,像在舉行大合唱。它們的歌聲告訴我們做人不要悲觀,要往好處去想。

在《昆蟲記》中我發現法布林不像有些昆蟲學家,像做手術那樣把昆蟲的肚子用特別的手術刀“破”開後對它們進行研究,法布林是把昆蟲放在一個空間裡去觀察,去思考,從不肆意虐殺昆蟲。他對昆蟲是真正的喜愛,像愛朋友一樣去對待它們,我不禁對他肅然起敬。

感謝法布林,感謝《昆蟲記》,陪伴我度過了無限美好的時光。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7

看了《昆蟲記》這本書以後,我懂了很多得昆蟲知識。例如:昆蟲能吃的蘑菇人類不一定能吃、蠍子被火包圍的時會“自殺”但把它再放到陰涼處時就會復活、螞蟻是怎麼吃蚜蟲的分泌物的---完全把我帶入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昆蟲世界。

法布林生性靦腆,著作有《昆蟲記》《茜草:專利與論文》、《阿維尼翁的動物》、《塊菰》、《橄欖樹上的傘菌》、《葡萄根瘤蚜》等等。其中《昆蟲記》是他的代表作,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

他父親僅僅將幾個耳光給他作為他研究昆蟲的“鼓勵”。他其他的親人也不贊成法布林喜歡昆蟲,甚至討厭昆蟲。但法布林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林一生最大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你喜歡昆蟲嗎?你仔細觀察過它們嗎?樹上唱歌的蟬、花間勞作的蜜蜂、夏夜打著燈籠的螢火蟲-------每一種昆蟲都有獨特的生活習性、興趣愛好以及特殊的本領。這本書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引人入勝的情節,生動講述了它們的生活,展現了它們的個性和你分享這些小生靈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好玩的故事。

讀了法布林的《昆蟲記》,給了我很深的啟發:我一定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到底!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8

昆蟲的世界永遠都是那麼奇妙,讓許多人痴迷於此,就像法布林那樣。當然,他們可能比不上法布林啦!

在這本書中,法布林為我們展現了 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如蟬的故事、蟋蟀的故事、蜘蛛的故事和松毛蟲的故事。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為松毛蟲的堅持不懈而感動。蟋蟀的不勞而獲則使我厭惡。而狼蛛,我對它的外形一點也不感興趣。母愛,它插不上話。因為據人們的研究表明,狼蛛母親除了會任孩子在身上玩,不會去理會孩子們的生死存亡。只會為自己捕食,不會理會狼蛛寶寶們的飢餓與否。兩位狼蛛母親相遇則會互相廝殺,獲勝的一方會吃掉敗了的一方。當然,獲勝一方會收留被她吃掉一方的孩子。

我曾經想過,法布林到底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在常人眼中那麼枯燥無聊的觀察昆蟲的工作。也許,一開始這只是他的興趣而已,漸漸地,觀察昆蟲這件事從興趣轉變成了他的工作。

法布林用了大半輩子的時間來觀察昆蟲,也許,他的下一世會選擇去做昆蟲。這只是我的猜測,也有可能他會厭倦,從而選擇另外的職業。他有的時候會被人們誤解,可他從不曾放棄過這個職業。

昆蟲,這是一類神奇的動物。法布林用了一生也未能探清昆蟲世界的祕密。但是,他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學習。

從法布林的描寫中,我對昆蟲世界越來越感興趣了。他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知識,還是一次昆蟲世界的旅行。讓讀者彷彿親身經歷了一般。他在我們的腦海中開拓一塊區域,這塊區域名叫昆蟲。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9

以前,我並不喜歡動物之類的東西,但自從讀了《昆蟲記》之後,我覺得非常有趣。其中,我最愛看的要屬紅螞蟻了。

紅螞蟻和黑螞蟻的身材沒有什麼不同,習性也差不多。在下雨時,它也像黑螞蟻一樣將一粒粒像是很小的黃土把自己的家給圍起來,防止雨進去。

紅螞蟻的特點就是它們不會自己找吃的食物,它們靠武力吃食物??到黑螞蟻的窩裡去搶。“我”有幸看見了一場紅黑大站。那天下午,我在下面玩,忽然發現一片紅紅的,好像是螞蟻一樣的東西,果然被我猜對了。那群紅螞蟻瞧準目標,一頭鑽進黑螞蟻窩。經過幾分鐘的激戰,黑螞蟻因寡不敵眾,傷亡過半,其餘的見大事不妙,只好帶著“傷兵”走了。

《昆蟲記》的作者善於觀察,才會寫出這本著作。在生活中,我也有這樣的事。

去年,我去北京的姑姑家玩。一次,姐姐在寫作文,我上前瞟了幾眼,知道姐姐在寫過去的事,我正想離開,突然一行字映入我的眼簾:我們栽的一串紅在這美麗的春天盛開了。我不禁思考起來:語文老師講過,一串紅在秋天開放。而且,在秋天,我也發現的確如此。於是我把我的'想法“釋出”給了姐姐,姐姐高興地拍拍我的頭,說:“要不是你的提醒,我還真不知道呢!我還準備把這篇作文發表到北京《學與玩》雜誌呢,那豈不是鬧出個特大的笑話,多虧你了!”聽著姐姐的誇獎,我喜滋滋的。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啊!

無論在哪裡,都可以觀察。不管是用眼睛,用耳朵,還是用放大鏡,只要是你愛觀察,愛發現,愛研究,什麼事都不會太難。請記住這樣一句名言“處處留心皆學問”,理解它,會讓我們受益匪淺。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10

不久前,媽媽給我買了一套書叫《法布林昆蟲記》,我一拿到這套書就愛不釋手。這套書共有10本,每一本都講了一到兩種昆蟲。其中,我最喜歡節腹泥蜂阿布、砂泥蜂小苗、狼蛛波波,它們都很聰明、可愛。

節腹泥蜂阿布,它喜歡把房子蓋在乾燥並且陽光充足的懸崖上。而且它的力氣非常大,它能背起比自己要重二三倍的食物,是一個大力士。不管它到了離家多遠的地方都能飛回來,因為所有的蜂都有歸巢的本能。它喜歡抓象鼻蟲,當它看到象鼻蟲的時候就會去抓它,用自己尾巴上的毒針剌向象鼻蟲的'神經,讓它不能動彈。

砂泥蜂小苗喜歡抓夜蛾的幼蟲。它跟節腹泥蜂一樣尾巴上有毒針,它看到夜蛾的幼蟲以後也會去抓它,用毒針剌向幼蟲的第一個體結和第四個體結,這樣幼蟲就無法動彈了。然後,它會先把夜蛾的幼蟲掛在樹枝上,再回到家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別的蟲子在自己家裡,檢查完了以後它就把幼蟲拖到洞裡去,再在幼蟲的第四個體結和第五個體結中間產下一個小卵。

狼蛛波波是地下毒王!波波有一個毒牙,被它咬過的東西馬上就會死。它會在洞裡等蟲子自己送上門來。狼蛛的狼是這個意思:一旦它發現了獵物,就會像狼一樣的撲上去。有趣的是,它揹著小寶寶的時候如果碰到了另外一隻狼蛛,它們倆就會打起來,其中一個兒狼蛛死後它身上的小寶寶就會爬到另外一隻的背上,並把它當成自己的新媽媽。

法布林的筆下昆蟲們是生動、美麗、聰明、勇敢的。那是因為法布林是一位用心觀察,用愛去體會的科學家。我們要向他學習,尊重生命、親近自然、熱愛科學探索!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11

讀了法布林的《昆蟲記》,我學到了很多有關昆蟲的知識,像蜣螂是如何把另一隻蜣螂的糞球搶走的,螳螂是怎樣產卵的等等,我都覺得非常有意思。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各種各樣昆蟲的習性、製作巢的方法、產卵的時間、地點、方式以及捕食的過程。

我覺得這本書中講的昆蟲裡,最傻最笨的是蟬,最無情的要屬螳螂。在蟬產卵的`時候,有一種比螞蟻還要小的小蟲子,也會在那一堆蟬卵裡產上它的卵,而這種小蟲子發育要比蟬快好幾個月,它們的幼蟲便拿蟬的卵作為食物。其實當時那些小蟲子就在蟬的腳邊,蟬也看到了,如果蟬一腳把那些小蟲子踩扁,它的孩子也不會被這些可惡小東西給吃掉了。我說螳螂無情,那是因為它會六親不認,活生生地把自己的親人吞食掉。而且它在一個地方產下卵後,便再也不回去了,也不管自己的親生子女能否健康成長!

我挺佩服《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的,因為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雷打不動,一定要捉到活著的昆蟲來觀察。他每次出去,都要裝滿兩口袋昆蟲回來,而且還會用心加倍地保護它們。正因為法布林有著對科學的嚮往精神,才能進入科學的殿堂。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我相信如果我們平時學習也像法布林一樣努力、一樣堅持不懈的話,那我們的成績一定會大大地提升。就像我一樣,如果我堅持的話,我的成績也一定會更優秀的。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12

《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布林,《昆蟲記》被稱為“昆蟲的史詩”,作者法布林也被讚譽為“昆蟲的維吉爾”。

法布林出身寒門,一生勤奮刻苦,銳意進取,自學成才,用二十年的時間先後獲得業士、雙學士和博士學位。但這種奮發上進並並未得到法國教育界、科學界的權威們的認可,以致雖一直夢想著能執大學的教鞭而終不能遂願,只好屈就中學的教職,以微薄的薪金維持一家七口的.生活。他對昆蟲的那份好奇、那份愛,非常人所能理解。他筆下的昆蟲,一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充滿著靈性。

《昆蟲記》共分為三個部分:《昆蟲的習性》、《昆蟲的生活》、《昆蟲的漫步》。該書既可視為一部昆蟲學的科普書籍,又可稱之為描寫昆蟲的文學鉅著。因而法布林既被人稱之為大博物學家,又被人稱之為大文學家。為此,在他晚年,也就是19XX年時,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這本書涉及到的昆蟲有很多,比如蟬、螳螂、綠蚱蜢、灰蝗蟲、大孔雀蝶、聖甲蟲、蟋蟀等等,應有盡有,它使我瞭解到許多關於昆蟲的知識,而且都是人們不太熟悉的。讀了這本書,就感覺平時惹人討厭的昆蟲其實並不是那麼壞,它們都有自己的本領,是人比不了的,它們以自己的方式在自然界生活著,即使當中一些昆蟲的生命很短暫,但它們仍然活得非常精彩,都是一位辛勤的勞動者。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13

《昆蟲記》是法國優秀昆蟲學家法布林創作的一部關於昆蟲的傑作。今年夏天,當我第一次接觸它的書時,我被書中真實而美妙的昆蟲世界所吸引。

法布林年輕時住在一個村莊裡,從小就對在空中飛行和爬行的年輕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熱愛真理和生活,這為他們探索美妙的昆蟲世界奠定了基礎。此外,他對昆蟲的好奇心和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這部傑作的誕生。因此,它受到了人們的'讚揚和傳播。

巴金曾經稱讚這本書用人性觀察蟲性。作為一本科普書,本該枯燥的內容在法布林的作品中變得生動人情味。書中對昆蟲本能、習慣、勞動、婚姻、愛情、繁衍和死亡的描述都滲透到人文關懷中。例如:我通常看到它們在小懸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他們從未停止唱歌,無論是喝水還是行動。這是法布林對蟬的描述,將它們與成年人進行比較,但用人的情感欣賞它的生活和習慣,使蟬的鳴叫更加生動和有意義,這一定是一種真正的意義!

與此同時,法布林對昆蟲的觀察也充滿了孩子般的興趣。他就像一個帶著好奇心去看昆蟲世界的孩子,但也有一種嚴謹而現實的態度。相比之下,那些也描述昆蟲的科普書籍要低得多。難怪法布林自己說:其他人研究昆蟲解剖學,我研究昆蟲,其他人探索死亡,我探索生命!

法布林有哲學家一樣的思考,藝術家一樣的閱讀,作家一樣的感覺,在這本書中,他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生物學家,一個昆蟲學家,而是一個科學詩人。他讓我明白,昆蟲世界和人類社會一樣複雜,也用人性觀察昆蟲,更多的昆蟲展示人性的醜陋,讓我深刻理解。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14

早就聽說法布林的《昆蟲記》是一本非常生動的科普讀物。我一直想擁有一本。這不,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本,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裡,作者法布林通過描寫其生活習性,舉幾個真實事例對各類昆蟲進行了詳細的描寫。讓讀者們對這些自然界裡的昆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神祕的大自然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之情。

有的讀者在看過書後,並沒有什麼感想,但是,我卻感慨萬千。書中,有一篇是對“蜜蜂是否也認路”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法布林並沒有直接了當地,簡單地寫“是”,他卻是冒著被蜜蜂叮的危險進行了實驗:他在自家屋簷下捉了四十隻蜜蜂,並在它們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記號。之後,他把蜜蜂裝在紙袋裡,在二十多裡的地方把蜜蜂放生。由於有一半的蜜蜂蟄了法布林,所以還剩下二十隻了。第二天,就有十七隻蜜蜂回來了!這可是法布林自己做了實驗證明出來的呀!他那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的,不僅是昆蟲家族的龐大、團結、有趣。奇妙,還是作者法布林的嚴謹、執著。他家中貧寒,父母供他上學,但他卻不愛上學,反而喜歡觀察自然界的種種昆蟲。可是他的父母卻認為認真讀書才是關鍵,那些蟲子都是一無是處的東西,毫無意義。因此,法布林也有許多的不愉快。長大後,他仍然堅持著自己喜愛的大自然,認真鑽研,用盡了一生的心血來完成這本前無古人的輝煌鉅著——《昆蟲記》!

看,作者的一生告訴我們,哪怕你的夢想在怎麼微不足道,只要你堅持下去,什麼都不怕,就一定會成功的!

國小生昆蟲記讀後感 15

我讀的這篇文章選自《昆蟲記》,大家一聽這名字就猜到這是一本寫昆蟲的書了。它的作者是來自法國的法布林,他是一位昆蟲學家。我們先來看精彩部份吧!

金龜子長得儀表堂堂: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上面不但閃爍著金屬的光澤,還點綴著白色斑點,顯得既樸素又高雅。雄蟲兩根短短的觸角末端各有七條緊挨著的觸鬚,會隨著情緒像扇面般展開或合攏。雌蟲擔當慈母的職責,六條觸鬚又窄又短。

我一看了這一段就覺得法布林觀察得非常非常仔細,我決定也要仔細的觀察昆蟲。下面就是我觀察動物的收穫了:

螞蟻,它有一身深褐色的外衣。六隻短短的腳,一對像大力士一樣的鉗子。我拿了一點熟的米飯,放在螞蟻洞旁邊,過了一會兒就有螞蟻出來了,我發現小米粒只需要一隻螞蟻搬就夠了,大一點的就兩三隻一齊搬,他們搬的米飯比自己的'身體要大三四倍呢!它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雄赳赳氣昴昴的回家去了,真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啊!

西瓜蟲身穿黑色披風。只要你一碰它,它就會縮成一個小圓球,過一會兒就變回原來的樣子。它們喜歡呆在石頭底下,只要你把大一點的石頭搬開,就會有兩三隻西瓜蟲不安的四處逃散,很有趣哦!

通過觀察昆蟲,我發現我增添了許多知識呢!我還發現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觀察,比方說:練字時要看字形,澆花時要觀察土壤幹不幹來確定要不要澆、澆多少......

看了這本書,我懂得了無論做任何事情第一步永遠是觀察,這樣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