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人類簡史》讀後感

讀後感1.96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類簡史》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類簡史》讀後感

《人類簡史》讀後感1

《人類簡史》作者認為科學革命不是“知識的革命”,而是“無知的革命”,真正讓科學革命起步的偉大發現,就是發現“人類對於重要的問題其實毫無所知”。這種承認自己的無知,以觀察和數學為中心,取得新能力就是整個科學革命的回饋迴圈。科學研究之所以能夠得到經費,多半是為了政治、經濟和宗教的目的,在過去500年間,科學、帝國和資本之間的回饋迴圈無疑正是推動歷史演進的主要引擎。

農業革命,與其說是人類馴化了農作物,倒不如說是農作物利用了人類、馴化了人類,因為農作物可以離開人類而生存,而反過來,人類卻已經離不開農作物。科技革命也是一樣,科技離開了人類還是否存在?這個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人類已經離不開科技。所有農業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成果,已經完全滲透到人類的生活,人類只有往前發展,退不回去了。

如果有一天,科技可以像農作物那樣離開人類而存在。我會想,到底是農作物和科技利用人類佔領了這個星球,還是人類掌控了這個星球?

在一萬年前,小麥只不過是生在中東地區的籍籍無名一種野草,經過人類的傳播,在短短的一萬年,已經遍佈地球的每個角落,如果沒有人類的傳播,小麥的生長範圍不可能像今天那樣廣泛,同樣其他農作物也跟隨人類去到它們之前從沒到過的地方生根發芽。

科技也是一樣,每一個科技產品面世的時候,在一百年前,地球上沒有電的地方還是很多,晚上基本是一片漆黑。如今絕大多數有人類的'居住地都已經有電,各種科技產品隨著人類走遍世界,你沒覺得這個現象和農作物很像麼?

他們都是利用人類,佔領了這個星球。

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人類的進化可能就會有賴於機器(這裡包含人工智慧,神經控制機器,各種其他仿生裝置等),也可能通過基因改造,讓人類的進化發展到我們無法想象的地步,當然也有可能人工智慧發展到最後能夠控制人類。但無論如何,我們無法阻止科技進步的步伐,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充分利用科技為我們帶來的好處,同時要嚴加防範其可能為人類帶來毀滅性打擊的科技力量

《人類簡史》讀後感2

本書將人類史巧妙地分成三個階段: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單就這個分類就足以把玩很久。因為相比較而言,認知革命時間跨度最長,農業革命次之,科學革命跨度最短。反過來,對人類變革影響最大的卻是科學革命。所以說,人類是經過了一個漫長的自我認知階段,接著通過農業革命慢慢穩定下來形成了村落、城鎮、國家,最終依賴著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慾望發展出了科學,運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到瞭如今的現代。說到影響,其實歷史上每一個時代都給我們留下了遺傳基因,至今影響著我們每一個現代人。本書作者認為:歷史的目的不在於做出準確的預測,而是要拓展視野,要了解現在的種種絕非“自然”,也並非無可避免。這種歷史甚至要追蹤到幾百萬年前。現在的我們喜歡吃甜食,這件事就來源於遠古的採集社會,那時候唯一的糖分來源就是果糖,然而這種藏在植物中的寶藏,一年只能獲取一次,所以渴望吃到甜食的祖先們一定是吃到爽為止,吃完了估計還要搞個“爬梯”慶祝一下。於是乎對於糖分的喜愛就深藏在我們的基因當中,即使現代社會發明瞭蔗糖的人工提煉,人類還是對糖分愛不釋手。於是,迎來了困擾人類的健康問題:肥胖。所以明白了這個道理,肥胖問題的預防和解決也就變得輕而易舉了。

當然這樣的人類與動物並沒有什麼差別,然而書中著重講述了人類是如何從一個食物鏈的中低層生物一躍到了食物鏈的頂端,甚至成為“上帝”的過程。這裡面我認為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人類的語言。人類的語言最特別之處就是他能夠虛構一個故事。從而讓更多的'智人團結起來向一個目標奔去。書中舉了一個標緻汽車的例子。我家裡就有一輛標緻車,他的車標類似施泰德獅人。過去標緻汽車只是來自法國瓦朗帝蓋伊村的一個小廠,距離施泰德洞穴只有300公里遠。而現在的標緻卻是個跨國企業,全球員工50萬,年產量150萬輛,是什麼讓這麼多陌生人合作辦公的呢?標緻公司又是什麼呢?答:即使有一天標緻汽車破產了,把公司員工裁員了,裝置處理了,辦公室全毀了,公司本身也是存在的,因為大家都相信這個公司是存在的。

這個建立在人類集體想象當中的標緻公司,他與實體世界並沒有什麼連線。讓這個虛構之物與世界產生連線的是什麼呢?就是語言。除了語言的力量,書中還展示出了文字、數字、金錢、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等等事物的原理。每每讀後我都要歎服作者非同尋常的想象力。就像評論家高毅說的,他竟能從用生物學制造的那隻背上長耳朵的老鼠聯想到3.2萬年前的施泰德獅人,並能匪夷所思地產生“弗蘭肯斯坦如今正坐在吉爾伽美什肩上企圖滅絕智人”這樣的奇想。這說的是人類可能通過基因重組製造出生化人,從而迎來新的人種和智人的末日。但作者有一顆悲天憫人之心,因為看得出他並不希望那一天的到來,而且這樣的結局和自我毀滅的方式太令人毛骨悚然了。於是,作者提出了一個靈魂拷問:“我們人類到究想要什麼?”從而將本書從歷史學層面提升到了哲學層面。

這裡我也就不展開探討人生哲學和人生真諦的話題了,我深知自己水平不夠。如果朋友們悟到了,大家可以分享一下。但我真心感到這是一本曠世奇書。讀過之後愛不釋手,所以通過讀書分享的形式寫出來,希望有興趣的朋友能夠在茶餘飯後聊聊他……

《人類簡史》讀後感3

作者在第六章後半部分論述了想象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我們的各種法典條例是想象。

作者用標緻汽車公司的例子說明“公司”也是出自於想象,是虛構出來的概念,之所以能夠相信公司的存在,是因為董事會這麼相信,公司請的律師也這麼相信,辦公室的同事這麼相信,銀行人員也這麼相信,所有人都這麼相信。想要解決到現有的想象,就必須想象出更強大的東西才行,這就是社會的發展。本章最後一段話讓我感觸頗深,“身為人類,我們不可能脫離想象所構建出的秩序。

每一次我們以為自己打破了監獄的高牆,邁向自由的前方。其實只是到了另一間更大的監獄,把活動範圍稍稍加以擴大“,當你真正地意識到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的想象,你的錢是想象,你信仰的宗教是想象,你打籃球遵守的.規則是想象,你的親密的人是想象,就連你自己都是想象,或許你能感受到一點點不同?釋懷?自信?抑或感覺有趣?或者其他感覺?在高中的時候,自己也曾想到這些,也曾認為自己以後的生活會是自由的,但卻不知覺已經忘卻自由的概念,為身邊所有想象的秩序所禁錮。

第八章,歷史從無正義,”不管是自由人/奴隸、白人/黑人、富人/窮人,都只是虛構的想象所建構出來的。然而歷史的鐵則告訴我們,每一種由想象建構出來的秩序,都絕不會承認自己出於想象和虛構,而會大談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結果。舉例來說,許多贊成奴隸制度的人就認為,這是自然現象,並不是人類所發明出來的一種制度“、”如果你問一個白人至上主義者為什麼贊成種族階級制度,他幾乎一定能跟你滔滔不絕地來場偽科學講座,告訴你不同種族之間本來就有生物學上的差異。

比如說,白人的血液或基因就有什麼特殊之處,讓他們天生更聰明、更有道德感也更勤奮“,但是事實證明,很多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想象都是放屁,所以當別人試著給你灌輸思想的時候,你就當他們在放屁好了,聽個響就過了,最終要有自己的對於事實的理解與認知,堅定自己的立場。”正義“,這裡在我看來不如說是”公平“,歷史從無真正的公平,這點我始終相信。

第十九章,生命的意義部分,讓我對於生命的意義又有了不同的思考。簡單來說,生命的意義就是讓自己快樂,這個和我之前的認知符合。對於快樂,作者又把我的思考領入了另一個層級。什麼是快樂呢?”快樂不只是“愉快的時刻多於痛苦的時刻”這麼簡單。相反,快樂要看的是某人生命的整體;生命整體有意義、有價值,就能得到快樂。快樂還有重要的認知和道德成分。價值觀不同,想法也就可能完全不同,例如有人覺得養小孩就像是個悲慘的奴隸,得侍候一個獨裁的小霸王,但也有人覺得自己真是滿懷著愛,正在培育一個新的生命“,”生活有意義,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飴;生活無意義,就算在順境中也度日如年“。

不論是你想要實現什麼,最終你獲得的感受都是想象的錯覺。人類的生命從純粹科學的角度來看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就像我們常說的,誰死了地球還不是照樣轉?哪怕有一天人類滅絕了,宇宙還是該怎麼執行就怎麼執行。所以我們對於生命的意義的理解,也都是想象。所謂的快樂,就是讓自己的價值觀被集體的價值觀所認同,換句話說就是讓自己的想法儘量和身邊的人的想法一致,這樣覺得得到了認可,覺得生命有意義,從中得到快樂。”這個結論聽起來似乎很叫人難過。難道快樂真的就只是種自我的欺騙嗎?“

我想現在是的,設想某一天地球上只有你一個人類了,沒有價值觀的束縛,沒有他人的輿論壓力,沒有法規的約束,你現在所能想到的快樂是不是完全都沒有意義了呢,因為在那時自我欺騙已經得不到快樂了,並沒有人在乎你,也不會有人管你。

以上提到的部分讓我有了一些延伸的思考,其他沒提到的章節也很耐讀。本書能夠讓人重新審視人類,對生命的意義加以深入思考,對人類的發展也有所警戒,實為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人類簡史》讀後感4

這本書裡面有許多我從來沒想過的充滿想象力的觀點,這些有趣的觀點成為我把這本厚厚的書看下去的動力,所以我覺得這是一本不同於其他枯燥無味的專業科普書籍的科普類歷史哲學讀物。

書的架構非常的簡單,按照時間順序,用嚴謹專業的文字記錄了從有人類出現開始之後的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的歷史,其中插入一個作者自己關於人類融合趨勢的原因的探討,從金融、帝國、宗教的角度探討了這一問題,在這本書的最後,作者向所有的讀者提出了這本書最終的問題:從7萬年前的智人發展到現在,我們人類確實已經逐漸成為這個地球上的主宰,但是人類不斷的發展最終我們到底想要得到什麼?

我之所以說這本書不同於其他的歷史書,是因為《人類簡史》是從人類辛福感的角度去看人類發展史,我們是否因為時代的前進、科學的進步而比以前更幸福?

解決歷史問題的現代方法就是大資料分析,我們可以通過統計每一年各種疾病的.人數年齡,去判斷人類的發展是否使得健康更有保障,然而到底統計什麼樣的資料可以體現出幸福感呢?

這個問題留待科學家們去研究解答,幸福感本身就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所以我甚至把這本書列入哲學的範疇。

書裡有提出許多我認為是存在爭議的觀點,比如到底是我們馴服了水稻還是水稻馴服了我們、正義只是我們人類自己的主觀意識,對於大自然來說不存在正義、羅伯特?奧本海默才是人類和平的英雄。

對於這些觀點我不置可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確實引發了我的思考。讀完整本書,我有一個感覺,人類也許有一天真的能成神,但是在成神之前,請明確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保持謙遜,善待這個世界也善待自己。最後引用比爾布萊森的話:幾萬億個遊離的的原子以某種方式聚集在一起,又以複雜的方式創造了你。所以我們與萬物融為一體。

總之這本書可讀性特別高,強烈推薦。瞭解人類發展的前世今生。沒有寫總結,就是因為一切總結都顯得很蒼白。做了很多標註,值得細細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