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5篇【經典】

讀後感2.62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5篇【經典】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

也許我的理解太天真,太幼稚了。

象,如果以前讓我給這種動物排上我所理解的詞,我會一如既往地說“大象笨重、虎頭虎腦、臟髒的,一點也不可愛!”每次媽媽帶我去動物園玩,我都會跟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看大象,海豚嘛,它可靈活了,我想看它的表演!!

的確,我不喜歡看見大象。它那長長的鼻子,蒲扇耳,象牙我都喜歡,但唯一討厭的而是它的整體。那笨重的身軀——不過我對大象的好感也不是全無。我喜歡坐在大象背上,居高臨下的感覺,很不錯……

可是……也許因為教科書上的這篇課文《最後一頭戰象》,讓我深刻感到:大象應該也有優點啊!看完文章後,我對大象的感覺不再只是笨重、虎頭虎腦、臟髒的。反而還多了幾項“有靈性、重情義、英勇。”

大象屬於哺乳綱,長鼻目,象科。是世界上最大的陸棲動物,主要外部特徵為柔韌而肌肉發達的長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和取食的有力工具。長鼻目僅有象科1科共2屬2種,即亞洲象和非洲象。亞洲象歷史上曾廣佈於中國長江以南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現分佈範圍已縮小,主要產於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也有小的'野生種群。非洲象則廣泛分佈於整個非洲大陸,喜歡群居。

象棲息於多種生境,尤喜叢林、草塬和河谷地帶。群居,雄獸偶有獨棲。以植物為食,食量極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壽命約80年。一些象已被人類馴養,視為家畜,可供騎乘或服勞役。象牙一直被作為名貴的雕刻材料,價格昂貴,故象遭到大肆濫捕,數量急劇下降。

嗬,大象也挺有趣的嘛!

嘎羧,是你讓我對大象的想法改變的哦——你的同伴還好吧,見到了它們,一定要Happy啊!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2

我非常喜歡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最近又讀了他寫的《最後一頭戰象》。當我翻開書的第一頁時,這本書就像磁石一般把我深深地吸引了。書中講了象、野豬、熊的.生活習性和發生在這些動物身上的一些故事。作者把它們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讓我對這些生活在大自然的動物們有了一次深刻地瞭解。

《給大象拔刺》一文講述了:一隻小象的右前腿扎進了一根長鐵釘,公象和母象便到路上“綁架”“我”去給小象拔刺。由於沒有麻藥,小象在拔刺的過程中在不停地嚎叫,公象和母象以為“我”在趁象之危欺負它們的孩子,便給予了我一次次嚴厲地懲罰。刺拔完之後,它們給了我一窩蜂蜜後,就和小象一起離開了。這使我明白了:象也是有愛子心切和感謝之心的。

《象冢》使我明白了自然界的生存規律和人類的社會法則——弱肉強食、優勝劣汰。而《憤怒的象群》讓我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之大,《與狗熊比賽舉重》告訴我們世上沒有不可能做到的事······但不管是生活在大自然的哪一種動物,在我們人類的眼中,它們都是低賤的“禽獸”。但動物們一樣擁有感情、自尊,一樣想要被尊重,為什麼不可以呢?

這本書令人回味無窮,發人深省,而且動物們都有如此高尚的感情,我們是否應有更深的感悟呢?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3

最近我閱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它是著名的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作品。它讓我認識了聰明、勇敢的動物們。

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原名沈一鳴。創作以動物小說為主,曾獲得中國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狼王夢》獲得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優秀圖書一等獎;《第七條獵狗》獲得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保姆蟒》獲得金鼎獎優秀兒童圖書推薦獎

豬這個動物大家怎麼看呢? 是不是大家都認為它們是一種膽小、好吃、懶散的動物呢?可是在《野豬王》這個故事裡,一切不好的形象在野豬王黑旋風的詞典裡一點也不存在。

書中寫到黑旋風不管是拉風箱似的喘大氣也好,嘴角螃蟹似的泛吐白沫也好,精疲力竭趴倒在地上也好,都是裝出來的,最後用自己的'智慧請君入甕,請豹入坑,最終脫離了危險,打敗了自己的敵人老雲豹。這段話把一個懂得運用計謀的豬的形象展現在大家的面前。以前我們一直認為動物很笨,沒有人聰明,現在讀了這篇故事之後,我知道動物不都是笨的,它們一樣勇敢、有智慧。野豬王就是用自己的智慧脫離了危險。所以,我們在遇到危險或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冷靜,多動腦筋,認真的思索解決的辦法。

請小朋友們也多讀沈石溪的作品,跟我一樣認識聰明、勇敢的動物們。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4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那本書的名字叫《最後一頭戰象》。讀完後,使我深受觸動。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人和人之間需要互相感恩的。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大森林的早晨。小象踩中了一個釘子,淚血汪汪。公象和母象看見了小象的痛苦,真是心疼極了。可是卻愛莫能助。於是,它們四下尋找幫助,當它們看見了“我”這個“赤腳醫生”,立馬把“我”給截住了。它們示意“我”給小象治病。公象和母象用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這才使“我”明白。它們不想看小象忍受著這樣艱難的痛苦,“我”被它們深深地感動了,並且幫助它們醫治小象的傷口。

“我”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可是“我”並沒有想到,一件感人的事卻在今天發生了。“我”又一次路過了這片大森林,在地上看見了一個野蜂窩。“我”看到了不僅是一個野蜂窩,還看見了一個龐然大物-------大象。她用友好的眼神看著“我”,挺立在那裡,似乎在告訴“我”:“這窩蜜是給你的。”這時,“我”認出來這是我曾經遇到過的那隻母象。這時,那隻公象和小象也頓時出現在了“我”的面前,公象用那渾厚的嗓間向“我”唱著那感激的歌曲,它用它那內墩墩的.鼻子親“我”的手,親“我”的腳。彷彿在說:“謝謝你,謝謝你!”而小象在“我”身邊跳躍歡沸,用質感的鼻子觸著“我”的臉,“我”的肩和“我”的手,癢癢的。但是“我”又覺得很溫馨,很幸福,來到了仙境一般的境界,把“我”包裹在感恩的所氛裡。“我”覺得,“我”今天最大的收穫,那就是唯一的-----感恩。

大象都學會了感恩,所以我們人類一定也要學會感恩。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5

我很喜歡讀動物作家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說,他筆下的動物栩栩如生,在表現動物習性的同時,賦予動物“人性”和情感,通過一個個曲折生動地故事,向人們展現出動物的情感世界。今年寒假,我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個故事,故事的情節讓我十分感動。

《最後一頭戰象》講的是:一隻唯一在1943年抗戰中倖存下來的戰象,名叫嘎羧,它身受重傷,被運回了寨子療傷。病好後,它漸漸老了,自知生命已至,便要離開了。男女老少都來給它送行,他們多麼希望嘎羧留下了呀!村長不忍心看它那熱淚盈眶的眼睛,知識用粗糙手撫摸著它,很多人都留下了眼淚。

在1943年的一天,它和其它戰象一起走入了戰場,儘管他們奮勇殺敵,但還是讓一些敵人有機可乘,當它們發現的時候,敵人已將槍口對準了它們。上面的象兵為了保護他們,用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槍口,它們立誓,要向敵人報仇。但最終大象還是沒有人類聰明,沒有了象兵的領導,它們有的是為了救朋友而犧牲,有的`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下,只有嘎羧活了下來。嘎羧回憶起了這些,還是走出了寨子,我們原以為它會去象冢,但它去了曾經埋葬戰友的地方,它即使死,也要和戰友死在一起,這樣的情感令我十分震驚。

大象竟有如此靈感,它知道忠誠和責任是生命中重要的東西,它同戰友永恆的友誼,它們的情比人的情更感人更真切。我也從大象身上學到了做人的道理,忠誠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品德。這篇文章令人回味無窮,促人深省,大象有如此的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應該有更深的感悟呢?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6

最近我們讀書會讀了一本沈石溪的書,它的名字叫《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讓我記憶猶新、感觸頗深。沈石溪原名沈一鳴,動物小說大王,著作有《狼王夢》《第七條獵狗》《一隻獵雕的遭遇》《紅奶牛》等。

這本書裡面不僅講了象類的故事,還講了野豬、熊類的故事。象類故事中《最後一頭戰象》這篇故事令我印象深刻。這篇故事寫了1943年的戰場上一群象兵排山倒海般的.撲向敵人,戰塵滾滾,吼聲震天,勢不可擋,戰爭結束後,戰象全部中彈倒地。在民工搬運屍體時發現唯一活下的戰象---嘎羧。在好心村民的照顧下它治好了傷並跟村民們一起生活了下來。在作者插隊的第三年,嘎羧明顯衰老了,可是作者發現它居然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惦記著要找到當年在戰場上披的象鞍。讀到這裡時,我心裡想到:嘎羧披上象鞍要幹什麼呢?繼續讀下去,我才知道嘎羧披上象鞍後,來到了那片它曾經與夥伴們並肩作戰的地方。

當我讀到文章最後:“它死了。它沒有到遙遠的神祕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挖了個坑,和曾經並肩戰鬥過的同伴們葬在了一起。作為一頭老戰象,它找到了最好的歸宿。”這個段落時,不禁流下了感動的眼淚。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頭戰象擁有純潔、懷舊、忠誠的品德。讓我感受到動物的感情有時候比人類更細膩更豐富。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雖然是動物,但是它卻有人類沒有的高尚情懷。沈石溪有很多著作,大家來一起讀讀沈石溪的書吧,你會收穫很多!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7

幾個星期前,我們學了《最後一頭戰象》這篇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頭戰象嘎羧在戰爭後被人們發現,因為這是戰爭後所幸存的最後一頭象,所以人們對它格外照顧,二十多年過去了,嘎羧老了,他也預感到自己活不長了,所以便獨自在百象冢前挖了一個坑,在坑裡永遠的睡著了的事。

文中最讓我震驚的是:嘎羧快走黃泉路了,但他並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去,而是和曾經並肩作戰過的戰友們躺在了一起。這是為什麼呢?是甚麼力量使嘎羧毅然選擇了和戰友們躺在了一起呢?這一連串的.問號搞的我疑惑不解,後來,我才知道,因為他思念戰友,懷念與戰友一起並肩作戰的時候,他也想和戰友一樣莊嚴歸去。讀到這兒,我才明白:是友情的力量促使他選擇了和戰友躺在一起。

它們,也如此——

小時候,媽媽捉了一隻小麻雀給我,我高興的直拍手,一下子就把它塞進了大箱子裡(我錯了)為了防止他飛走,我還在他腿上綁了一根繩子,上面還繫著幾個小鈴鐺。

有一天,鈴鐺急促地響了起來,我跑出去一看,那隻小麻雀正衝著另一隻小麻雀不住的哀嚎著,那隻小麻雀立刻像箭一樣飛了下來,企圖把繩子撞斷,但這一切都是徒勞的,繩子紋絲不動,就這樣反覆了幾次後,那隻小麻雀的羽毛被掛掉了,血珠一顆顆的滴落下來,我的心在流血,於是,我把小麻雀放飛了,看著麻雀們在天上飛著,唱著,我開心的笑了,是什麼拯救了他?沒錯,是友情!

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一課,我學到了很多很多,讓我更深切的體會到了動物與動物,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情感。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8

這個充滿歡樂氣氛的寒假裡,我讀了沈石溪的一部小說:《最後一頭戰象》。

《最後一頭戰象》其中一部分講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雙版納的一個寨子插隊時,見到了曾經與日寇作戰的最後一頭戰象——已經五十多歲的大象嘎羧。動物小說作家沈石溪與它成了好朋友。兩年後的一個早晨,嘎羧突然非常精神起來,它向養象人波農丁要回一直廢棄的'象鞍,讓沈石溪和波農丁幫它裝上。在和寨子告別後,嘎羧獨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農丁悄悄地跟在後面,嘎羧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幾十年前作戰的地方——那裡埋了八十多頭當年在抗戰中死去的戰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它靜靜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戰友們永遠地聚在一起。

讀完這本書,讓我感動極了,熱淚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轉,特別是那一句話:“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它是多麼的友誼,我們雖然不能到它心裡看個明白,但我們能體會到,它那種跟同伴永恆。那頭象一次次真情在我的腦海中不停的迴盪……

象,雖然普通,但它賦予了人的情感;象,它的情意比人們的更親切,更動人,更長久。

大自然真的是既神奇又偉大,讓我知道可以從大象身上學習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善待這些大自然送給我們的朋友。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大自然的安排,拋去貪婪的想法,共同保護動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應該有更深的感悟呢?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9

《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是我暑假時讀到的,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這是沈石溪寫的,他可是大作家哦。書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和情節,都說象是人類的朋友,現在我就和大家講一講大象和人們的友好相處的事件吧。

大家都知道大象的頭兩側的大象牙很值錢的,有些人就去把死去的大象的象牙拔下來賣錢。但是有一頭大象,也就是最後一頭大象。它在臨死之前,就是讓我最難忘的。

它那時深情地望著它之前帶過的象鞍。好像想臨死前想把自己年輕的一面留下來,它的主人就給他按上了,在出村子的時候所有的人都來送大象最後一程。每一頭大象在臨死前都要找到自己家族的象冢,然後挖一個和自己身體差不多大的`坑。自己就跳進去,把自己埋了。這頭大象缺卻在自己戰友的邊挖了一個坑。那些人們跟著它也想弄些象牙來賣。但大家看見大象沒有去找家族的,而是去了戰友的旁邊,看出了它們之間輕易很深,所以人們就沒有拔這些象牙。

還有一篇我喜歡的。一天有許多人為了捕捉大象,設了一個陷阱,有個人就不小心掉了進去,在不久後,一隻野豬和跟著掉了下去,這個人就讓野豬當墊腳的自己跳上去,他一直在想辦法,可是那隻豬真的是太大了,一定很重的,就走了。自己的心一直放不下這件事,很擔心那隻野豬會餓死。

這就是人和動物之間的情誼,只是沒辦法,不了我想那個人一定會救那隻野豬的。

還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和許多動物個人類之間的搞笑故事呢!和它們一樣的感人,其實動物們都是我們的朋友,只是我們不懂它。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0

讀了《最後一頭戰象》後,我覺得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這個故事講了一九四三年日寇佔了緬甸,象兵保護家園的時候,八十一頭大象只有一頭活了下來,好心腸的村民幫它包紮傷口、餵食、喂水。幾十年過去了,在寨子裡它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安靜的活著。有一天,村民救活的大象揹著它的鞍去了象冢,並永遠死在那裡。

讀完了這個故事以後,我覺得大象很神奇,因為它從來沒有去過象冢,可是到了鄰近死亡時卻通過氣味找到了象冢。因為它不想死在別處,那裡有它的親人、朋友、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友,它們生死與共的情誼是誰也打不破,誰也不能改變的,象冢就是它的魂魄,它背上它的鞍,就像一位將軍穿上盔甲去作戰,它要永遠的陪著戰友。所以,哪裡也比不上它們的象冢。

想完了大象,我又恨起了日本的那些壞蛋,要不是他們有強大的野心,那些大象還生活在森林裡,過著悠閒安寧的生活,都怪那些十足的大壞蛋在一九四三年侵略它們的家園,打破了他們安寧的生活,使原來快樂的大象,變成了作戰的戰士,留給大地上的是一片象冢,那些日本人真是壞透了。

這篇小說使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功臣》。這個故事中的大象就是人們心目中的功臣,它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它像每一個村民的家人,可是它始終是象戰士。象冢是它的歸宿,它是那個英雄集體的一員。

最後,我也和那些村民一樣,為大象的離去難過。我多希望沒有戰爭,所有的動物和人們能幸福快樂的在一起。作文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1

暑假,我利用閒暇時間讀了這本書。書中寫了一頭叫作嘎駿的戰象。這本書講了,在1943年,象兵與日寇在西雙版納打了一仗,戰爭中,我方八十多頭戰象全部壯烈犧牲,人們為了紀念這些戰象,就在洛江邊挖了一個巨大的坑,把壯烈犧牲在戰場上的戰象埋葬,當在搬運屍體的時候,他們發現還有一頭受傷的公象。被發現的時候它已經渾身是血,奄奄一息了村名們把它運回了在寨子。回到寨子以後,受到了村名和波農丁精心的療養,過了二十多年,它已經非常衰老了,大家都覺得它不行了,但到第二天,它卻變得十分亢奮,反應非常反常,波農丁看到它,明白原來它想要自己的象鞍,波農丁為它披上象鞍。告訴村名它要回到它的象冢裡去。

讀到這裡:我明白了,嘎駿見到象鞍時內心的湧動著:對輝煌過去深深的留念與回味。

到了那裡,它想到了與自己並肩作戰的.戰友,來到石碑前,見它用腳開始挖土,伴隨著漸漸被挖出的土壤,它的身體也漸漸被淹沒,終於,一切都平靜下來了,什麼聲音也沒有了,它死了,和自己的同伴永遠在一起了。

我明白了:它捨不得照顧,愛護它的村名和它的戰友們,它用這種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村名和戰友得留戀與感激。我有很深的感悟。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450字我明白動物之間也有很深的感情。我們要尊重動物之間珍貴的情感。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2

我原以為,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夥伴,只是普通的動物。不過,在讀了這本書後卻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著人類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為深深的感動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最後一頭戰象》講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雙版納的一個寨子插隊時,見到了曾經與日寇作戰的最後一頭戰象——已經五十多歲的大象嘎羧。沈石溪與它成了好朋友。兩年後的一個早晨,嘎羧突然非常精神起來,它向養象人波農丁要回一直廢棄的象鞍,讓沈石溪和波農丁幫它裝上。在和寨子告別後,嘎羧獨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農丁悄悄地跟在後面,嘎羧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幾十年前作戰的地方——那裡埋了八十多頭當年在抗戰中死去的戰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它靜靜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戰友們永遠地聚在一起。

讀過這本書後,我被打動得很深,特別是最後一句話:“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這句話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靈感,它都知道忠誠和責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我們雖然不能到它心裡看個明白,但我們能體會到,它那種跟同伴永恆的友誼。此時,痛苦、憐憫、敬佩、感動等種種複雜而凌亂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頭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腦海中不停地迴盪著……

象,它們的友情有如此力量;象,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它們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動人,更長久。

大自然真的是既神奇又偉大,讓我知道可以從大象身上學習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善待這些大自然送給我們的朋友。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大自然的安排,拋去貪婪的想法,共同保護我們在大自然中的朋友。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3

也許我的理解太天真,太幼稚了。

象,如果以前讓我給這種動物排上我所理解的詞,我會一如既往地說“大象笨重、虎頭虎腦、髒髒的,一點也不可愛!”每次媽媽帶我去動物園玩,我都會跟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看大象,海豚嘛,它可靈活了,我想看它的表演!!

的確,我不喜歡看見大象。它那長長的鼻子,蒲扇耳,象牙我都喜歡,但唯一討厭的而是它的整體。那笨重的身軀——不過我對大象的好感也不是全無。我喜歡坐在大象背上,居高臨下的感覺,很不錯……

可是……也許因為教科書上的這篇課文《最後一頭戰象》,讓我深刻感到:大象應該也有優點啊!看完文章後,我對大象的感覺不再只是笨重、虎頭虎腦、髒髒的。反而還多了幾項“有靈性、重情義、英勇。”

大象屬於哺乳綱,長鼻目,象科。是世界上最大的陸棲動物,主要外部特徵為柔韌而肌肉發達的長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和取食的有力工具。長鼻目僅有象科1科共2屬2種,即亞洲象和非洲象。亞洲象歷史上曾廣佈於中國長江以南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現分佈範圍已縮小,主要產於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也有小的.野生種群。非洲象則廣泛分佈於整個非洲大陸,喜歡群居。

象棲息於多種生境,尤喜叢林、草原和河谷地帶。群居,雄獸偶有獨棲。以植物為食,食量極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壽命約80年。一些象已被人類馴養,視為家畜,可供騎乘或服勞役。象牙一直被作為名貴的雕刻材料,價格昂貴,故象遭到大肆濫捕,數量急劇下降。

呵,大象也挺有趣的嘛!

嘎羧,是你讓我對大象的想法改變的哦——你的同伴還好吧,見到了它們,一定要Happy啊!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4

這一段時間,我讀了一本書,內容引人入勝,它就叫做《最後一頭戰象》。

主要內容:在一次搬運中,人們發現了最後一頭戰象嘎羧。有一次,嘎羧要回了它最珍貴的象鞍,然後到了百象冢,埋下了自己。

印象深刻的情節:它已經五十多歲了,脖子歪得厲害,象嘴永遠閉不攏,整天滴滴答答地淌著唾液;一條腿也沒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來跑跑顛顛;本來就很稀疏的象毛幾乎都掉光了,面板皺得就像脫水的絲瓜;歲月風塵,兩支象牙積了一層難看的黃漬。

感受:讀完了這一本書後,我各種各樣的感受不時地湧現出來。當我讀到:“象鞍的中央有一個蓮花狀的坐墊,四周鑲著一圈銀鈴,還綴著杏黃色的.流蘇。”時,我就立刻體會到了作家沈石溪那種出神入化的寫作方法,體會到了作家各處的細節描寫,如果讓我寫作文時,描寫一個十分普通的物品時,我都不會像作家沈石溪這樣,他用上的“蓮花狀”,“鑲”,“綴”,“杏黃色”等詞語,我在寫作文時根本就不可能想得到。所以,我認為,在細節描寫這一方面,我是應該好好地向作家們學習!當我讀到:“經歷了二十六個春夏秋冬風霜雨雪,雖然有些破舊了,卻仍顯得沉凝而又華貴。”這句話時,我從“仍顯得”,“沉凝”,“華貴”這三個詞語中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看到這句話後,我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對戰象們的佩服,這前半句話,更能突出嘎羧對二十六個春夏秋冬前的事記憶猶新,可見嘎羧還在對它的戰友以及對往日與主人在一起並肩戰鬥的懷念。我想,這短短的一句話裡,居然蘊含著如此複雜的情感,那我以後寫作文時,就也要融入故事情節中去,設身處地地想,這樣才能夠寫好文章。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5

今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學習了課文《最後一頭戰象》。 課文講的是1943年西雙版納的戰象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戰,結果只有一頭戰象存活,這頭戰象叫做嘎羧。二十多年過去了,嘎羧已有五十多歲,它預感到自己的死期快到了,便披上象鞍,告別村莊,來到曾經浴血搏殺的戰場,在同伴們的百象冢旁將自己埋葬了。讀了這篇課文,我沉思了很久。 嘎羧臨死前還要披上自己的象鞍,體現了它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念與回味。也表達出一頭戰象沉積在心中那深沉的感情,令我感概萬分。 而嘎羧臨死前,村裡的男女老少都來為他送行。每個人泣不成聲,還給嘎羧系紗巾、綁黑布。從中可以感受到人們對戰象嘎羧已經有了難以割捨的'感情,人們無法忘記他在戰場上立下的汗馬功勞。所以聽說嘎羧要走時,大家都極度悲傷,因為他們把嘎羧當成了英雄。 嘎羧走時,並沒有急著埋葬自己,而是來到打洛江畔,凝望著清波盪漾的江面。他一定又想起了二十六年前和同伴一起作戰的情景。他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吼叫,似乎在呼喚著同伴們的名字...... 大象一般臨死前都會到自己的象冢,而嘎羧沒有,它和曾經並肩作戰的同伴躺在了一起。看到這,我心潮騰湧。這樣的深情,這僅僅只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佩的英雄! 嘎羧走了。從垂暮時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戰甲的英武,從重臨舊地到安葬自己,我漸漸讀懂了嘎羧的心。他忘不了這片曾經撒過熱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經並肩作戰的夥伴。這是一頭戰象的善良和忠誠!它雖然是一頭象,卻具有高尚的情懷。這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值得我們深深思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