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雙城記讀後感6篇

讀後感2.77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雙城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雙城記讀後感6篇

雙城記讀後感 篇1

為了你,為了你所親愛的任何人,我願意做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命中有值得犧牲的可能和機會,我甘願為你和你所愛的人們而犧牲。——西德尼·卡爾頓

就這樣被感動了。它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它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更是一種純潔而高尚的愛。它就是狄更斯筆下的《雙城記》。全書充溢著撲朔迷離的色彩,作者以一連串引人入勝的故事為框架,以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為背景。在黑暗的資本主義社會裡,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忍受著資產階級無情的剝削。正如作者所說:“昌盛而又衰微,篤誠而又多疑,光明而又黑暗,這是充滿陽光希望的黎明,又是陰暗失望的長夜,人們擁有一切,卻兩手空空。”而主人公西德尼·卡爾頓、露西·曼內特和查爾斯·達爾內之間真摯的情感,成為這部名著亮麗的一筆。

在小說中,狄更斯成功地塑造了主要人物鮮明的個性。曼內特是個深愛女兒的父親,在經歷磨難後仍寬容地把女兒嫁給仇人的兒子;露西是溫柔善良的賢妻良母,為了讓丈夫能看自己一眼每天風雨不改地到大牆對面站立兩小時;查爾斯是個正直、豁達的貴族,與露西相愛,為了愛情甘願放棄爵位與財產。

小說中還有一個人物,就是讓人有點憎惡的泰雷茲·德伐日。失去親人使她活著的唯一意義就是革命勝利之時為親人報仇。可是等到革命勝利時,她許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復仇卻失去了物件,她的憤怒之深是可以想象的,然而為了發洩積憤卻拿侯爵兄弟的兒子及其家人抵罪,她走上了一條與那些偽貴族同樣殘忍的道路,於是她的種種行為使她一步步失去了讀者的諒解。最後,惡人有惡報,她戲劇性地因為槍走火而結束了自己充滿仇恨的一生。也許這才是她最佳的結局。那些像德伐日那樣以復仇為生活唯一目的的人,

即使命運坎坷,也決不能博得人們的同情。

而在整篇小說中,最讓我喜歡也是最令人感動的就是律師助手——西德尼·卡爾頓。他一出場就帶著一身憂鬱,隱去了光芒,總是灰心、失望、冷漠、淒涼。他妥協於周圍環境,但有時卻又顯得格格不入,作為律師助手的他才華出眾,卻甘心情願躲在人後,做別人成功的墊腳石,他彷彿親手築起了一堵牆,隔絕了名利、社會,默默地逗留在角落裡。他與查爾斯長得十分相似,也同樣深愛著露西,然而兩者命運卻截然不同。他羨慕查爾斯,也恨他。可在經歷痛苦的煎熬後,他依舊帶著誠摯的祝福,願露西與查爾斯永遠幸福,因為“愛比恨更為強有力得多”。這個表面上懶散、放縱的“無用之徒”,內心卻是崇高而純潔的。

終於,他向露西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每次讀起那段話,難免感到心酸,“我希望你知道你是我靈魂最後的夢。我是在墮落的生活中看見你和你的父親,還有你所經營的那個甜蜜的家,才恢復了我心中自以為早己死去的往日的夢想。我也因此才感到比任何時候都要淒涼可憐。自從我見到你以後,我才為一種原以為不會再譴責我的悔恨所苦惱。我聽到我以為早已永遠沉默的往日的聲音在悄悄地催我上進…………”

當查爾斯因為家族的犯罪而被無辜判決死刑,西德尼竟然代替他去斷頭臺接受行刑。在生命與愛之間,他選擇了後者。他愛露西,為了她的幸福,他為她的愛人獻出自己的生命。當他走上斷頭臺的時候,面上依然保持著笑容,他信守對露西的諾言……因為,他的愛便是他的生命。此時此刻,我的腦海中想起了裴多菲的`那首詩:“我願意是急流/山裡的小河/在崎嶇的路上/岩石上經過/只要我的愛人是一條小魚/在我的浪花中快樂地游來游去……”

儘管小說以一個意外的“大團圓”收場,但當讀者流著眼淚讀完該書時,卻感到無限的遺憾、心酸。有人說愛情是自私的,但在狄更斯的《雙城記》中,我卻能深深地感受到一種超脫世俗的最純潔、最崇高的愛。它隱藏在內心深處,但卻無比的深厚;它默默地承受煎熬,為的只是使心愛的人幸福;它總是無私地付出,而不求一點兒的回報。這種愛在無形中上升到一個新境界,永恆地放著悽美而迷人的光彩。

“為了你,為了你所親愛的任何人,我願意做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命中有值得犧牲的可能和機會,我甘願為你和你所愛的人們而犧牲。”

雙城記讀後感 篇2

在小說中,狄更斯成功地塑造了主要人物鮮明的個性。曼內特是個深愛女兒的父親,在經歷磨難後仍寬容地把女兒嫁給仇人的兒子;露西是溫柔善良的賢妻良母,為了讓丈夫能看自己一眼每天風雨不改地到大牆對面站立兩小時;查爾斯是個正直、豁達的貴族,與露西相愛,為了愛情甘願放棄爵位與財產。

“簡而言之,那個時代和當今這個時代是如此相似。”這句話其實解釋了上述經典句子的兩個問題:為何這麼說,對誰而說。這也就是小說出世的原因之一,狄更斯希望通過這樣一本小說,通過描述法國大革命給人民大眾帶來災難來表示自己的擔心,同時告誡英國的危險處境。一段革命史,兩座分別代表兩個國家的城市,幾個風雨飄搖中的人,構成了小說的主要素。

雖然《雙城記》是一本經典的小說,但因為其明確提出這段革命背景是法國大革命,於是對革命的表現就被認為是作者的歷史觀。而這正是對小說無數爭議的焦點。狄更斯在小說中除了以細膩的筆墨展示了貴族的殘忍,同樣也展示了革命群眾非理性的破壞。他認為,革命是一種壓迫取代了另一種壓迫,一場直接濃重的血腥暴—動替代了另外一場血腥。對攻佔巴士底獄以及對暴—動民眾的一系列描寫——血腥,殘忍,狡詐,惡毒是小說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方。

狄更斯把在描寫暴民邪—惡之處傾心了大量的筆墨,展示了他對暴民的痛恨,從某種層度上可以說是對革命的痛恨。當然,作為人道主義者的狄更斯也指出了拯救世界的良藥:愛。這種愛,體現在小說中的包括親情,愛情,友情這種私人間的感情,也包括拋棄貴族,拯救蒼生的那種博愛。其中,最為出彩的是對卡頓之愛的描寫。

我非常喜歡卡頓。實際上,卡頓就是狄更斯的化身,狄更斯正是首先想到了卡頓這個人和他身上的某種精神進而構思成這本小說的。那麼,卡頓是怎麼樣一個人呢?小說中描述:“太陽悲悲切切,切切悲悲的冉冉升起,它所照見的景物,沒有比這個人更慘的了。他富有才華,情感高尚,卻沒有施展才華流露情感的機會,不能有所作為,也無力謀取自己的幸福。他深知自己的癥結所在,卻聽天由命,任憑自己年復一年的虛度光陰,消耗殆荊”

這是個自甘墮落湮沒了自己的才華和青春的年輕人,為何自甘墮落?小說中似乎並沒有交代,自從他一出場就是如此,並且也沒有對他的家事背景描寫也並不多。個人認為,這個人代表狄更斯自己,因此他無需過多描述——卡頓的墮落,源於自己對日漸墮落的社會的失望。他走上斷頭臺前曾說過,“我看到這個時代的邪—惡,和造成這一惡果的前一時代的邪—惡,逐漸為自己贖了罪而消亡。”

被自己遺棄的悲觀者——卡頓,在朋友遇到困難,在所鍾愛的女子的'丈夫即將被送上斷頭臺時,他突然出現,被救人還不之所以的情況下,以自己的生命做代價,在緊要關頭使了個掉包計策救出了自己的所愛女子的丈夫。

這不正是基—督之愛麼,為自己贖了罪而消亡。事實上,小說中的卡頓也確實以聖經的口吻在臨死前說,“復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這就是狄更斯為“最壞的時代”開出的良藥,然而這畢竟是一種理想。有人說,《雙城記》作為一部不朽的著作,如果沒有西德尼。卡頓的存在和所作所為,這部小說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和光輝。我完全贊同。

儘管小說以一個意外的“大團圓”收場,但當讀者流著眼淚讀完該書時,卻感到無限的遺憾、心酸。有人說愛情是自私的,但在狄更斯的《雙城記》中,我卻能深深地感受到一種超脫世俗的最純潔、最崇高的愛。它隱藏在內心深處,但卻無比的深厚;它默默地承受煎熬,為的只是使心愛的人幸福;它總是無私地付出,而不求一點兒的回報。這種愛在無形中上升到一個新境界,永恆地放著悽美而迷人的光彩。

“為了你,為了你所親愛的任何人,我願意做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命中有值得犧牲的可能和機會,我甘願為你和你所愛的人們而犧牲。”

雙城記讀後感 篇3

記得高中英語課本中有一篇雙城記的節選,描寫的是貴族兄弟欺壓佃農家的姐弟而致其慘死的故事。如今細讀了《雙城記》,得以一覽其全貌。僅憑那一段節選,完全想象不出它是一部氣象壯闊的歷史小說。不踏遍整個河岸,你就無法欣賞一整條蜿蜒曲折、迴旋奔騰的河流。

大作家狄更斯像一位高明的醫生,用他利劍一樣的筆鋒,對他所處的時代和社會進行了深度的透視和掃描,他的作品是三維立體成像,有讚揚,有批判、有反思。他像醫生一樣冷靜而理智地分析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病症,成因及可怕的後果,意欲對他所處的美好而又糟糕的時代發出振聾發聵警醒之音。

狄更斯深刻地揭露封建王朝的現實症候:侯爵大人喝一杯巧克力要四個壯漢服侍,稅收承包人的廳堂裡坐著二十四個男僕,府邸裡的醫生靠美味補藥而發了大財。而被老爺們稱為“老鼠”的貧民們,酒店的酒桶摔落街心形成一個小酒窪,他們爭相吸吮,連爛泥也一併吸走了。宮廷侯爵、長官們患了假性近視,對這一切裝作視而不見,還勸慰窮人們,餓了可以吃草。

就在法國封建王朝那些坐食俸祿的權貴們堅定地認為江山永固的時候,時代的潰癰引起的失衡後果暴烈地發作了,富人們的寶氣香風煽動了遠處聖安託區貧民們轆轆飢腸中的餓火,劍指腐朽沒落封建王朝的法國大革命風暴像海嘯般席捲而來,憤怒的革命者把老爺們送上了他們自己親自建造的斷頭臺和絞刑架。

對這一切的成因,作家醫生給出了溫和婉轉的結論:顯然專門為老爺們設計的這個世界,一定是在做千秋萬世的.運籌安排中,有其鼠目寸光的地方。但對於如何預防這可怕的病症,作家沒有交待,可能也不是本書的主旨。

小說《雙城記》展現了作家狄更斯卓越的諷刺才能,其諷刺才能堪比德國詩人海涅。書中時見作家無情的嘲諷描寫:在那個縱酒的時代,光是律師和他的助手兩人喝下的酒,足以浮起一艘皇家軍艦;臺爾森銀行大廳屋頂的愛神丘位元畫像,從早到晚對著錢拉弓瞄準;老貝利鬼門關審判廳裡的看客們急切地爭相踮起腳尖,攀住壁架,腳下蹬點兒東西,為的是要把犯人從頭到腳看個仔細,假如犯人面臨的刑罰不那麼可怕——就相應地減少他的魅力了;侯爵老爺的臉上一片紅暈,倒不是由於他自身的血色和高貴的血統有什麼問題,而是那西沉的落日餘暉所造成的;鋸木工人表示如果有什麼事妨礙午後邊抽菸邊欣賞國家剃頭匠的表演,那他就成了最寂寞的共和派。書中的辛辣的諷刺不勝列舉,貌似誇張,實則形象,極大地增添了小說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使人讀後感覺像吃了一碗酸辣粉,大快朵頤、痛快淋漓、酸爽勁道,耐人咀嚼和回味。

《雙城記》書中多處借用現實景象進行隱喻和暗喻,平添了作品的深刻和豐饒。書中使用最多的隱喻是編織——德法爾熱太太和婦女們一個個都在編織,她們在教堂的鐘聲和皇家衛隊的軍鼓聲中編織,黑夜裡響起自由與生存的強烈呼聲時她們還在編織,她們編織革命、編織罪狀、編織索命薄、編織壽衣,而露西則在纏繞編織金線,把她的丈夫、父親、老管家都纏繞在歡樂恬靜的生活之中。另外常出現的隱喻是街角的回聲,有露西的父親和丈夫親切的腳步回聲,有巴黎狂亂危險的腳步回聲,來來往往的腳步回聲,分明是近在咫尺,卻又永遠逝去。傑裡,一個底層迫於生計的盜屍人,被喻為封建王朝的掘墓人。

與小說《日瓦哥醫生》相似,兩位不同時代的作家都發出了相同的冷靜的聲音:發生在這兩個國家的兩場革命都像洪水一樣來得那麼迅猛而無章法,他們憐憫窮人們的悲慘,讚揚革命者的浪漫和堅定,但同時也呼喚人類的同情和仁愛。他們也發出同樣的嘆問:冤冤相報的機器何時停止!

小說的結尾,作家在為愛情獻身的受難者卡頓寄託了自己的理想與希望,他惟願舊時代的罪惡消失殆盡,別讓這些瘋狂而又危險的腳步聲闖入露西的平靜而美好的生活吧!

在這個蟬噪、蛙鳴的夏天,讀上這本《雙城記》,又給你增添了夜鶯婉轉的鳴唱。

雙城記讀後感 篇4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那時跟現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階來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階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階的。”這是狄更斯《雙城記》的經典開頭,也是一曲時代節奏的起始音符,更是一幅恢弘的歷史畫卷最初的那一筆最重的色彩。

在貴族眼裡,那是最好的時代;而對於平民而言,那卻是最壞的時代。彼時,貴族,可以因其出身而擁有眾多特權,可以為了隨心所欲的享樂方式去剝奪平民的權利;平民,不得不忍受貴族的欺凌、壓迫,似乎命中註定他們應該接受上天施加的飢餓,不幸與貧窮。

小說前半部分,狄更斯用大量的筆墨控訴著那些自以為高高在上的貴族,他們的馬車可以在碾死平民小孩以後,僅僅是“侯爵老爺向他們眾人看了一眼,好像他們僅僅是一些從地下鑽出來的老鼠。”看到這一段時,我抱著和平民一樣的態度,無比憎恨那些人,期盼著有朝一日那些人能跌落雲端,受到應有的懲罰。

所幸,好與壞在某種特定的環境背景下是可以發生轉換的。

當貴族不斷運用特權給平民施壓;當儘管平民在貴族的腳下小心翼翼的`前行,卻依舊難逃貴族的殘暴迫害;當受迫害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復仇的想法也就越演越烈。一個平民難以反抗,但他們發現身邊的每個人都有著相同的困苦境遇時,便如同擁抱歸屬感般團結起來,為自己喪失已久的自由奮起鬥爭。這時,最好的時代和最壞的時代便倒轉過來了——平民終於可以復仇了,而貴族,卻要因此面臨禍患。

復仇成功,平民們展開報復,將那些混蛋們都送上了法庭接受審判,也公佈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條文,這個國家,成為了“自由、平等、博愛,否則不如死的統一不可分割的共和國”。可就是在這樣的國家,法庭上,審判的標準竟然是人民的情緒,可以因流淚同情無罪釋放,也可以是群情激憤極刑處死。這個國家,依舊每天有許多無辜的人遭迫害慘死,依舊被壓抑恐怖的氣氛籠罩。

勝利者,狂熱、激動、麻木、粗暴;

失敗者,頹喪、惶恐、害怕、狼狽

不過是翻轉了金字塔,最後仍是少數人,實行著同樣恐怖的統治和壓迫。正如葉芝的詩《偉大的日子》裡的幾句詩:“革命萬歲!更多更多的炮聲!一個騎馬的乞丐鞭打步行的乞丐,革命萬歲!更多更多的炮聲!乞丐們換了位置,但鞭打依舊。”

在《烏合之眾》中有著這樣的觀點:“當一場目的在於過去一切制度的大革命進行過後,人們驚訝地發現,這樣大革命的結果就是毀滅一套集權制,繼而建立了一套新的集權制,甚至使它進一步強化,更具壓迫性。”我們在這跌宕起伏的情節中能清楚地看到平民與貴族的權利置換過程,看到不斷強化的壓迫性。群眾對於正確與否沒有判知,一味地隨波逐流,導致了血染法場。情節不斷重演,這難道不就是一種新的壓迫嗎?而這壓迫不是更凶殘嗎?縱然貴族對平民實施的暴行無法抹去,同樣地,鮮血對於失去親人的傷痛也無法忘卻,可通過殺戮實現報復,難道就能獲得內心的平靜嗎?逝者已逝,而在集體的狂熱中,鮮血儼然成了祭奠死者的唯一祭品。

集體狂熱的時代,又何嘗不是集體哀嚎的時代?

中國歷史教科書中對這場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給予高度讚揚與肯定,而狄更斯,則給予了最猛烈的嘲諷和否定。他認為,法國大革命中對人性的抹殺,對生命的摧殘和漠視,只不過是一種暴政替代另外一種暴政而已,不但不值得推崇,最終也會被消滅殆盡。在他的心中,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性光輝的景仰,才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和善美,亙古不變。

這場大革命裡,還有著毫不起眼的小人物,西蒙尼替代查爾斯,從容赴死。他高貴的頭顱落下的那一刻,愛情的光輝與人性的光輝交相呼應,刺破大革命瘋狂而黑暗的幕布,如同落日餘暉般絢麗奪目。或許,黑暗的時刻,最終會在這樣的光輝中,慢慢消散。

信仰與懷疑、光明與黑暗、希望與絕望並存,好與壞也在不同的人、不同的群體之間轉換。就像現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但也沒有那麼糟糕,仍然值得我們為之努力奮鬥。

畢竟,愛總是要比恨有力的多。

雙城記讀後感 篇5

今年暑假我買了狄更斯的《雙城記》這本經典著作來看,看完這本書使我有不少感悟,讓我對愛有了一種新的詮釋,在本中主要講的是法國大革命是下的愛情與仇恨。

法國大革命是人類史上一個血的印記。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充滿不確定;在這種無秩序的狀態下,人性的一切表露無疑。雙城記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透過為族與平民之間的仇恨衝突,作者狄更斯只想傳達出——-鮮血無法洗去仇恨,更不能替代愛——-貴族的暴虐對平民造成的傷痛不會因為鮮血而癒合,平民對貴族的仇恨也無法替代對已逝親人的愛。?“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雙城記》開篇第一句話被無數次引用。但我猜知道這句話的人並一定小說《雙城記》講述了一個怎麼樣的故事,也不知道這句話為何而說。如果想理解這句話的原意,以及為何說寫出這句經典名句,那自然是要讀讀原著的。“——-簡而言之,那個時代和當今這個時代是如此相似。”這句話其實解釋了上述經典句子的兩個問題:為何這麼說,對誰而說。這也就是小說出世的原因之一,狄更斯希望通過這樣一本小說,通過描述法國大革命給人民大眾帶來災難來表示自己的擔心,同時告誡英國的危險處境。一段革命史,兩座分別代表兩個國家的城市,幾個風雨飄搖中的人,構成了小說的主要素。

雖然《雙城記》是一本經典的小說,但因為其明確提出這段革命背景是法國大革命,於是對革命的表現就被認為是作者的歷史觀。而這正是對小說無數爭議的焦點。狄更斯在小說中除了以細膩的筆墨展示了貴族的殘忍,同樣也展示了革命群眾非理性的破壞。他認為,革命是一種壓迫取代了另一種壓迫,一場直接濃重的血腥替代了另外一場血腥。對攻佔巴士底獄以及對民眾的一系列描寫——血腥,殘忍,狡詐,惡毒是小說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方。

狄更斯把在描寫暴民邪惡之處傾心了大量的筆墨,展示了他對暴民的痛恨,從某種層度上可以說是對革命的痛恨。當然,作為人道主義者的狄更斯也指出了拯救世界的良藥:愛。這種愛,體現在小說中的包括親情,愛情,友情這種私人間的感情,也包括拋棄貴族,拯救蒼生的那種博愛。其中,最為出彩的是對卡頓之愛的描寫。

我非常喜歡卡頓。實際上,卡頓就是狄更斯的化身,狄更斯正是首先想到了卡頓這個人和他身上的某種精神進而構思成這本小說的。那麼,卡頓是怎麼樣一個人呢?小說中描述:“太陽悲悲切切,切切悲悲的冉冉升起,它所照見的景物,沒有比這個人更慘的了。他富有才華,情感高尚,卻沒有施展才華流露情感的機會,不能有所作為,也無力謀取自己的幸福。他深知自己的`癥結所在,卻聽天由命,任憑自己年復一年的虛度光陰,消耗殆盡。”

這是個自甘墮落湮沒了自己的才華和青春的年輕人,為何自甘墮落?小說中似乎並沒有交代,自從他一出場就是如此,並且也沒有對他的家事背景描寫也並不多。個人認為,這個人代表狄更斯自己,因此他無需過多描述——卡頓的墮落,源於自己對日漸墮落的社會的失望。他走上斷頭臺前曾說過,“我看到這個時代的邪惡,和造成這一惡果的前一時代的邪惡,逐漸為自己贖了罪而消亡。”

被自己遺棄的悲觀者——卡頓,在朋友遇到困難,在所鍾愛的女子的丈夫即將被送上斷頭臺時,他突然出現,被救人還不之所以的情況下,以自己的生命做代價,在緊要關頭使了個掉包計策救出了自己的所愛女子的丈夫。

這不正是基督之愛麼,為自己贖了罪而消亡。事實上,小說中的卡頓也確實以聖經的口吻在臨死前說,“復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這就是狄更斯為“最壞的時代”開出的良藥,然而這畢竟是一種理想。有人說,《雙城記》作為一部不朽的著作,如果沒有西德尼。卡頓的存在和所作所為,這部小說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和光輝。

雙城記讀後感 篇6

為了你,為了你所親愛的任何人,我願意做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命中有值得犧牲的可能和機會,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我甘願為你和你所愛的人們而犧牲。

——西德尼·卡爾頓

就這樣被感動了。它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它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更是一種純潔而高尚的愛。它就是狄更斯筆下的小說《雙城記》。全書充溢著撲朔迷離的色彩,作者以一連串引人入勝的故事為框架,以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為背景。在黑暗的資本主義社會裡,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忍受著資產階級無情的剝削。正如作者所說:“昌盛而又衰微,篤誠而又多疑,光明而又黑暗,這是充滿陽光期望的黎明,又是陰暗失望的長夜,人們擁有一切,卻兩手空空。”而主人公西德尼·卡爾頓、露西·曼內特和查爾斯·達爾內之間真摯的情感,成為這部名著亮麗的一筆。

在小說中,狄更斯成功地塑造了主要人物鮮明的個性。曼內特是個深愛女兒的父親,在經歷磨難後仍寬容地把女兒嫁給仇人的兒子;露西是溫柔善良的賢妻良母,為了讓丈夫能看自己一眼每一天風雨不改地到大牆對面站立兩小時;查爾斯是個正直、豁達的貴族,與露西相愛,為了感情甘願放下爵位與財產。

小說中還有一個人物,就是讓人有點憎惡的泰雷茲·德伐日。失去親人使她活著的唯一好處就是革命勝

利之時為親人報仇。但是等到革命勝利時,她許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復仇卻失去了物件,她的憤怒之深是可

以想象的,然而為了發洩積憤卻拿侯爵兄弟的兒子及其家人抵罪,她走上了一條與那些偽貴族同樣殘忍的

道路,於是她的種種行為使她一步步失去了讀者的諒解。最後,惡人有惡報,她戲劇性地正因走火而

結束了自己充滿仇恨的一輩子。也許這才是她最佳的結局。那些像德伐日那樣以復仇為生活唯一目的的人,

即使命運坎坷,也決不能博得人們的同情。

而在整篇小說中,最讓我喜愛也是最令人感動的就是律師助手——西德尼·卡爾頓。他一出場就帶著一身憂鬱,隱去了光芒,總是灰心、失望、冷漠、淒涼。他妥協於周圍環境,但有時卻又顯得格格不入,作為律師助手的他才華出眾,卻甘情緒願躲在人後,做別人成功的墊腳石,他彷彿親手築起了一堵牆,隔絕了名利、社會,默默地逗留在角落裡。他與查爾斯長得十分相似,也同樣深愛著露西,然而兩者命運卻截然不一樣。他羨慕查爾斯,也恨他。可在經歷痛苦的煎熬後,他依舊帶著誠摯的祝福,願露西與查爾斯永遠幸福,正因“愛比恨更為強有力得多”。這個表面上懶散、放縱的“無用之徒”,內心卻是崇高而純潔的。

最後,他向露西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每次讀起那段話,難免感到心酸,“我期望你知道你是我靈魂最後的夢。我是在墮落的生活中看見你和你的父親,還有你所經營的那個甜蜜的家,才恢復了我心中自以為早己死去的往日的夢想。我也因此才感到比任何時候都要淒涼可憐。自從我見到你以後,我才為一種原以為不會再譴責我的悔恨所苦惱。我聽到我以為早已永遠沉默的往日的聲音在悄悄地催我上進…………”

當查爾斯正因家族的犯罪而被無辜判決死刑,西德尼竟然代替他去斷頭臺理解行刑。在生命與愛之間,他選取了後者。他愛露西,為了她的幸福,他為她的愛人獻出自己的生命。當他走上斷頭臺的`時候,面上依然持續著笑容,他信守對露西的諾言……正因,他的愛便是他的生命。此時此刻,我的腦海中想起了裴多菲的那首詩:“我願意是急流/山裡的小河/在崎嶇的路上/岩石上經過/只要我的愛人是一條小魚/在我的浪花中快樂地游來游去……”

儘管小說以一個意外的“大團圓”收場,但當讀者流著眼淚讀完該書時,卻感到無限的遺憾、心酸。有人說感情是自私的,但在狄更斯的小說《雙城記》中,我卻能深深地感受到一種超脫世俗的最純潔、最崇高的愛。它隱藏在內心深處,但卻無比的深厚;它默默地承受煎熬,為的只是使心愛的人幸福;它總是無私地付出,而不求一點兒的回報。這種愛在無形中上升到一個新境界,永恆地放著悽美而迷人的光彩。

“為了你,為了你所親愛的任何人,我願意做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命中有值得犧牲的可能和機會,我甘願為你和你所愛的人們而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