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精選15篇)

讀後感2.3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精選15篇)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1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原本以為這本書只是講述歷史上一個個成功人士的故事,讀完之後才發現茨威格寫這本書並不是這個意思,“閃耀”的那一瞬間是指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乃至全人類的行走方向,成功與否不論,但確是一個個決定命運的故事。

其實這本書我是屬於半讀半聽,白天忙於工作,夜晚是親子時間,屬於自己的時間很有限,於是我利用上下班的開車時間聽書,利用孩子睡著後的時間看書,在參加讀書會之後,強行讓自己擠出時間讀完了這本書。讀書期間,感慨萬千,讓我記憶較為深刻的有這麼幾處。

一是凱爾卡門。誰會想到一場戰爭,竟會出現如此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呢?又有誰會想到,就是這麼個小小的疏漏,竟然決定了戰爭的成敗。讓我有所感觸的可能還是我的工作原因,從事質量這麼多年,看過各種原因造成的質量原因,從設計到生產,其實究其原因,都是一個個“凱爾卡門”,所以質量人時間做久了會有一種無可奈何之感。

二是南極的征服。英國海軍上尉斯科特開始了征程,他的目的地直指南極。在當時看來,他們幾乎準備好了一切,從衣服到食物,再到拉雪橇的西伯利亞矮種馬,一切貌似都在掌控之中,然而他們並非是妄圖征服南極的唯一團隊。這讓我想到公司面臨的環境,在整體大環境的轉型形勢下,公司必須不斷創新,通過競優等方式得到顧客的認可,可是,往往就是有了第一就沒有第二。企業的榮譽,個人的價值,強大的競爭對手,往往就在這第一第二之間或勝利或失敗,失敗的最終甚至可能是消失。在人類的.歷史上,人們往往只能記得第一,第二終會被無情拋棄。但失敗就該被遺忘嗎?不,茨威格將他們展示給了我們看,他們以勇氣挑戰夢想,用生命承擔責任,這樣的人,找不出理由不去尊敬和紀念。

三就是拿破崙那家喻戶曉的滑鐵盧戰爭,這讓我想到了小時候上的歷史課。我的歷史不好,因為我覺得歷史是過去的,雖然我也懂得應該從歷史中總結經驗來減少現在和將來的錯誤和失敗,但是內心深處還是認為,作為一個嚮往未來美好生活的我,應該更多地重視眼前和將來。直到前幾年,有個長輩不斷的建議我多看歷史書籍,他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次一次的衝向頂峰,一輪一輪的重蹈覆轍,小至一個家庭,大至全人類。這番話讓我再次對歷史產生了瞭解的渴望。這是我對於歷史知識和歷史故事的一個抉擇。

就像這場滑鐵盧戰爭,是拿破崙和格魯希的選擇,一個人生中的選擇決定了自己的命運,決定了他人的命運,甚至決定了全民族的命運,這些,都是歷史課上學不到的。

最後還有就是《亨德爾的復活》,那篇我是聽書的,聽的時候有一種在聽人頌詩的感覺,使得我聽完後又把書讀了一遍,加上最後的《彌撒曲》,讓人有一種被震撼到的感覺,激情澎湃。

一個個故事讓我感慨萬緒,就如本書作者茨威格所說,歷史是許多數不勝數的無關緊要和習以為常的事情,每一樁真正的事件都需要一個發展過程。而我們,則正在這個過程中……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2

午後時分,這一本令我愛不釋手的書終於被再次讀到了尾頁,我也重新領略了一遍茨威格先生心中的那些英雄瞬間。我把書放在腿上,閉上眼靠在椅背上,腦海中一遍遍回放著來自書中的震撼。

我好像看見了一個捲髮的男人坐在古典的暗色木寫字桌前,投入地揮舞著手中的筆在稿紙上留下一串串的痕跡。細弱的羽毛筆在他的手中好像衝入了暴風海域的小舟,接受著驟雨般的洗禮――那是他的心血和意志!他不就是韓德爾嗎?一段不朽作品《彌賽亞》的創作過程讓我深深地記住了這個男人:他曾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中崩潰,卻又在不屈的意志支撐下一度戰勝了魔鬼;在事業的極度坎坷再一次將他擊垮之後,在一部劇本的催使下他重新喚醒了鬥志,從此立於不敗之地。

我好像也看見了一個穿著軍裝的士官,徘徊在自己的小桌前,思索著,手裡提著破舊的小提琴。窗外的夜色已很濃,遠方的天似乎也已泛白,而他不停地用小提琴試音,時不時跑到桌前,揮墨記上一筆,沒有絲毫睏意。“這大概是魯熱上尉。”我想。他被市長選中去譜一首適合出征唱的軍歌,突如其來的靈感使他一夜之間作好了詞譜好了曲,便從此隱沒在歷史的潮流中。但《馬賽曲》被廣為傳唱,直至被定為法國的國歌,人們才想起、才注意到那個被忽視的英雄。……

茨威格先生應該是很相信命運,因為文章中常常出現命運這一詞。雖然作為新時代高中生的我應該把科學作為信仰,但我也是稍稍相信一點命運之說。不過,我認為即使是存在命運,人為也可以主宰命運。

就像拿破崙的滑鐵盧之敗,可能真的'是他的命中註定,畢竟有古語云“物極必反”;但是我們不妨也想想,如果不是因為格魯西元帥的怯懦和優柔寡斷,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命脈又怎會終結在滑鐵盧之役?也許換一個英明果決的格魯西元帥,法蘭西帝國就會延續它的輝煌,歷史也就會改寫。就像韓德爾的“復活”,可能真的是亞琛的溫泉蘊有神力,可以治癒疾病。但我相信,如果沒有渴望生存的堅定意志,就算是聖母親臨,也未必可以換他一個健全的肢體。就像魯熱上尉被挑中去寫一首軍歌,可能真的是一種機緣巧合,命運挑中了他;但是如果魯熱本人沒有一點創作的底蘊,如果他沒有用整整一個晚上去琢磨推敲,也未必就能完成《馬賽曲》這一不朽的作品。……

“咚!”書滑落在地,我猛地睜開眼,心疼地拾起書。如果我早把它放在桌上而不是腿上,它不就不會掉下去了嗎!

是啊,除命運之外,人為的力量是可以改變一些事情的,有時,這力量甚至巨大的。我們不也有“愚公移山”、“精衛填海”之類的傳說和故事嗎?茨威格先生擬書名為“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應是旨在歌頌人類力量的強大――可以征服自然、可以超越自己。但我是否可以將它延伸一下――人的力量,可以征服自然,可以超越自己,也可以主宰他自己的命運。人,作為自然母親一種偉大的創造,比起命運,他自己不才是人生真正的導演嗎?

“命運”難道不是一種藉口和掩飾嗎?真正創造歷史的,是人自己呀!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3

爸爸在很久以前就向我介紹過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本書了,但是我一直都沒有看。這次放假,老師要求我們看,而我也正好想完成看這本書的心願。於是用了兩天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同時也看了一本茨威格的傳記:《觸控人類的心靈――茨威格》。兩本書看下來我對茨威格和他筆下的人物都有了些瞭解,其中給我的印象最深的便是描寫托爾斯泰的《逃向蒼天》。

這是我所讀過所有文章中唯一一篇使用劇本體裁的“人物傳記”――這也許是作者的用意――註釋、前言、後記、茨威格的傳記裡,無不提到了托爾斯泰未能完成的一個劇本,其中的主人公影射的正是托爾斯泰本人。他未完成結尾,就是因為他不知道該怎樣結束、自己該怎樣繼續生活下去。茨威格的這一篇劇本,正幫他補全了最後的一幕――從托爾斯泰本人的經歷、遭遇、波折,到離家出走,最後從容地投向死亡的懷抱,奔向了蒼天。托爾斯泰作為一位革命者,同時作為一個地位顯赫的伯爵,自然是十分矛盾和相互衝突的,而他也是對自己伯爵的貴族身份感到厭惡。不過,他的家人們都沉迷於眼前,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了他八十三歲離家出走、奔向自由的結局。

而在他做出這個決定前,曾有兩個學生拜訪過他――這兩個學生,文章中代表正是俄羅斯的所有革命者:俄羅斯的革命者,多慢是響應他的號召,行動起來的。正是這兩個學生,使他堅定了出走的覺醒。他們尖銳地指出了托爾斯泰內心的矛盾:“……您為什麼總是在口頭上誇誇其談,而不去身體力行您自己的主張呢?……”這恰好體現了革命這門的想法:尊敬他,但又不贊成他的主張。但這並不遮掩了他的偉大。雖然他的`晚年是在焦慮、痛苦和矛盾中度過的,但是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找回了自己。

在從前,他為別人想的太多,完全不考慮自己的感受,而最後――在那一瞬間,他又變回了從前的他,他決定了自己的命運,在他臨死前,一句話說明了他的決心與淒涼:“多少年來我一直怕死,我怕我不能躺在自己的床上死去……但是現在,或許死神正在這房間裡等我呢,而我卻無所畏懼地向他走去。”

走向信仰的路上固然辛苦,而在到達了信仰後又不被人理解更加痛苦。不過,正如文章的最後一句所說的那樣:“如果他不為我們這些人去受苦受難,那麼列夫·托爾斯泰就永遠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屬於全人類。”茨威格和托爾斯泰都是一樣的,都是為自由而生,為自由而戰,為自由而逝去。他們都已自己的方法奔向蒼天、逃脫這個已無自由,已不平等的世界。群星先是迎接了托爾斯泰,接著迎接了茨威格。他都已登上群星的聖殿,在天空閃耀。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4

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講述了十個改變人類歷史命運精彩瞬間。我印象最深的是“滑鐵盧的關鍵一分鐘”。

在這場關鍵戰役前期,法國皇帝拿破崙命令格魯希元帥率領三萬士兵追擊布呂歇爾率領的普魯士敗軍(這一決定使得滑鐵盧主戰場法軍兵力只有不到六萬,同英普聯軍相比不佔優勢)。這位循規蹈矩資質平庸的法國騎兵元帥奉命追擊時,因為行動遲緩而導致普軍分批逃回加入滑鐵盧戰場。雖然當時他所處的位置能夠聽到滑鐵盧方向的英軍炮聲,判斷出法軍的形勢非常緊急,需要救援而且部下也強烈建議他增援皇帝。但在決定救援還是遵照拿破崙命令他追擊普軍的命令的一分鐘選擇裡,他做出了其生涯中唯一一次錯誤決策,也是最致命選擇――置法國皇帝的軍隊和滑鐵盧戰場於不顧,繼續遵守命令。他的選擇導致了法國的徹底失敗,法國皇帝最終流亡孤島。

如果格魯希元帥聽從了手下們的'正確建議,選擇增援滑鐵盧主戰場上的法軍,這場戰役的結局會是怎麼樣,對歐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又會是什麼變化呢?

在滑鐵盧戰役前,拿破崙剛重新奪取政權,法國內部還不十分穩定,外部反法聯盟的勢力無比強大。法國皇帝急需一場場的勝利來震懾國內的反對派,給支援他的軍隊和人民以信心。從當時滑鐵盧戰場上的情形看,最初是法軍全力進攻的。由於兵力不足,為趕在反法同盟軍隊增援戰場上惠靈頓的英軍前結束戰鬥,拿破崙被迫投入了全部的兵力。此時戰爭雙方都已經到達了極點,法軍還稍稍佔優,法軍只要再有少量的軍隊就可以使英軍全面崩潰。法國皇帝甚至派出多名傳令兵去尋找格魯希的援軍。但當普魯士人及時趕到並增援了英軍後,沒有預備隊的法軍只能全線敗退。如果格魯希元帥先到達戰場,那麼毫無疑問勝利將是法國皇帝拿破崙的。

如果滑鐵盧戰役法軍獲勝了,那麼法軍的士氣必將無比高漲。對反法聯盟來講將是一場噩夢。法國皇帝會乘勝追擊,對英國、普魯士、俄國、奧地利等國發動不間斷的攻擊,掠奪這些國家的資源,延遲這些國家的發展。雖然反法聯盟的勢力很強大,但憑藉高昂的士氣和拿破崙天才般的戰爭技能,拿破崙重新統治大半個歐洲還是有可能的。即使法國最終失敗,歐洲也不可避免的會陷入數十年的戰亂,各大帝國主義國家本土的經濟遭受巨大的破壞。對於反法聯盟的主力英國來說,這種情況會更加嚴重。長期的英法戰爭,會使英國的國力大幅度減弱,對印度等殖民地控制力的減弱,甚至無力發動給我國造成巨大傷害的鴉片戰爭。

有時歷史就是這麼神奇,一個平庸的人的關鍵一分鐘,就有可能改變偉大法國皇帝拿破崙的命運、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命運乃至歐洲、世界的命運。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5

時間已是上午九點鐘。但部隊尚未全部到齊。下了三天的雨,地上又溼又軟,行路困難,妨礙了炮兵的轉移。到這時候,太陽才漸漸地從陰雲中露出來,照耀著大地。空中颳著大風。今天的太陽可不像當年奧斯特里茨的太陽那樣金光燦爛,預兆著吉祥。今天的太陽只散射出淡黃色的微光,顯陰鬱無力。這是北方的陽光。部隊終於準備就緒,處於待命狀態。

戰役打響以前,拿破崙又一次騎著自己的白色牝馬,沿著前線,從頭至尾檢閱一番。在呼嘯的寒風裡,旗手們舉起戰旗,騎兵們英武地揮動戰刀,步兵們用刺刀尖挑起自己的熊皮軍帽,向皇帝致意。所有的戰鼓狂熱地敲響,所有的軍號都對著自己的統帥快樂地吹出清亮的號音。但是,蓋過這一切響徹四方聲音的.卻是雷鳴般的歡呼聲,它從各個師團滾滾而來。這是從7萬士兵的喉嚨裡進發出來的,低沉而又洪亮的歡呼聲:“皇帝萬歲!”二十年來,拿破崙進行過無數次檢閱,從未有像他這最後一次檢閱這樣壯觀,熱烈。歡呼聲剛一消失,十一點鐘――比預定時間晚了兩小時,而這恰恰是致命的'兩小時!――炮手們接到命令:用榴彈炮轟擊山頭上的身穿紅衣的英國士兵。

接著,內伊――這位“雄中之傑”,率領步兵發起衝鋒。決定拿破崙命運的時刻開始了。關於這次戰役,曾經有過無數的描述。但人們似乎從不厭倦去閱讀關於它的各種各樣激動人心的記載,一會兒去讀司各特寫的鴻篇鉅製,一會兒去讀司湯達寫的片斷插曲。這次戰役,無論是從遠看,還是從近看,無論是從統帥的山頭上看,還是從盔甲騎兵的馬鞍上看,它都是偉大的,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它是一部扣人心絃的富於戲劇性的藝術傑作:一會兒陷入畏懼,一會兒又充滿希望,兩者不停地變換著位置。最後.這種變換突然成了一場滅頂之災。這次戰役是真正悲劇的典型,因為歐洲的命運全系在拿破崙這一個人的命運上,拿破崙的存在,猶如節日迷人的焰火,它像爆竹一樣,在倏然墜地、永遠熄滅之前,又再次衝上雲霄。

從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法軍師團向高地進攻,一度佔領了村莊和陣地,但又被擊退下來,繼而又發起進攻。在空曠、泥濘的山坡上已覆蓋著1萬具屍體。可是除了大量消耗以外,什麼也沒有達到。雙方的軍隊都已疲憊不堪,雙方的統帥都焦慮不安。雙方都知道,誰先得到增援,誰就是勝利者。威靈頓等待著布呂歇爾;拿破崙盼望著格魯希。拿破崙心情焦灼,不時端起望遠鏡接二連三地派傳令兵到格魯希那裡去;一旦他的這位元帥及時趕到,那麼奧斯特里茨的太陽將會重新在法蘭西上空照耀。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6

在人類有文字可考的五千餘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過許多卓越超群的偉人,發生過無數驚天地、泣鬼神的事件。它們之中,有輝煌、激情、雀躍,也有過暗淡、絕望、失敗。這樣一些充滿戲劇性的時刻,是人類命運攸關的時刻,也是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而茨威格所寫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正是揭示人類史上這些特別的時刻的一本書。

在圖書館裡翻看的史書,或許很枯燥乏味;但閱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卻會有截然不同的體驗。作為歷史特寫,茨威格在忠實史實的.基礎上,運用了多種描寫的藝術手法,刻畫了多個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為我們呈現了異彩紛呈的歷史畫面。在書裡,我讀出了世界著名音樂家亨德爾對事業永久不息的熱愛與追求,讀出了老年歌德對青春愛情的渴求,讀出了斯科特一行人對夢想、對偉大事業堅持不懈的追逐……其中讓我記憶和感悟最深的莫過於斯科特與阿蒙德森的南極爭奪戰。

我們曾學過這一篇課文――《偉大的悲劇》,說的正是這一事件。文章寫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險隊與阿蒙德森探險隊關於對第一個到達南極點這一榮譽的競爭。斯科特隊一行五人精疲力盡卻又滿懷希望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現另一隊已捷足先登,只好垂頭喪氣地踏上歸途,卻在歸途中遭遇暴風雪最後一個個悲壯地死去。這本身就是一次英雄的事蹟,斯科特一隊無論成敗,都是勇於冒險、敢於挑戰的勇士。當面臨失敗的結果時,他們沒有一昧的頹喪,而是選擇堅持到最後;當知道要為阿蒙德森的成功作證時,斯科特沒有逃避而是坦然接受了即使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榮譽;當在歸途中遭遇種種困難時,他們也沒有放棄生的希望;當面臨隊友的生死和個人的生死時,他們毅然選擇了隊友,並沒有放棄一個生命;當最後面臨死亡時,絕望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但斯科特留下的書信裡,卻鮮少有一個垂死者的恐懼和絕望,而是洋溢著自豪、平靜、坦然,與對他人的關懷。讀到這裡,我也不禁為這悲壯的英雄而動容。斯科特的探險團隊從頭到尾表現出堅毅、執著的精神,超人的力量和勇氣,他們在任何時候都有著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他們永不言敗。在英國教堂裡,國王也屈膝下跪紀念這幾位偉大的英雄。這就像文章中的那句話: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這已經表現他們為事業而獻身的精神是無比高尚的。在他們身上,我學習到了勇士的精神!

當然,拜占庭的陷落、拿破崙的滑鐵盧之戰等也都引人入勝,扣人心絃。我帶著探尋、敬畏的目光,去看到人類歷史上這一個個決定性的時刻,在書中游覽著,感悟著……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7

從人類誕生以來,一直到20世紀,地球上還有一個謎,在世人目光前隱藏著她的羞澀,這就是她那被肢解、受折磨的軀體上兩個很小很小的尚未遭到人類的貪慾荼毒的地方――南極和北極。由此拉開了南極爭奪戰的序幕,這場斯科特的南極探險是時代的悲劇。

《人類群星閃耀時》的作者里斯蒂芬?茨威格也就是南極爭奪戰的作者是一位偉大的奧地利作家。他的一生中著作等身,舉凡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都有作品問世,其中最使他享譽世界文壇的是中短篇小說和傳記。他對自己非常嚴格,精益求精地追求他的每一件作品。他曾經說過:“如果我寫了一千頁,一再修改之後,八百頁扔進了紙簍,只留下二百頁精華,我也絕無怨言。”可見,他用藝術家挑剔的眼光看待他的作品。因此,他被世人公認為二十紀上葉德語中短篇小說三大名家之一。

斯科特是一位普通的英國海軍上校,他冷酷,他剛毅,但是他卻有一顆不平凡的心。他的意志如鋼似鐵,為了組建探險隊,不惜犧牲了自己的財產。他是多麼的偉大,人間的一切都不能讓他屈服。是他那高尚的品質――堅忍不拔,造就了他的偉大。他們離開英國,想到自己的家鄉,他們默默告別了溫暖,告別了太陽。這一去,有些人將可能永不返回。但是他們心繫國家,想到自己帶領著這標誌,前往無人征服的那一帶,讓他們信念倍增。他們是多麼的偉大,是他們那探索未知的信念,造就了他們的偉大。在那暗淡的幾個月裡,人人都分配了一定的工作,每個人都盡力把他的科學知識傳給另一個人。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在交談中完善、增加。他們是多麼偉大,是他們那高貴的品質――團結協作,造就了他們的偉大。他們中最後被挑選出來的幾個人,繼續寂寞地向未知的地方走去,去探索那未知之地。他們是多麼偉大,是他們那高尚的品質――勇於探索,造就了他們的.偉大。他們內心的希望之弦繃得是那麼緊,勝利就在眼前,他們伸出雙手要去揭開地球最後的祕密,只要做一次最後的衝刺,就到達目的地了!最後他們於1月18日抵達極地。他們是偉大的,因為他們到達極點成功了!

但是同時他們是悲劇的,因為他們“忍受千辛萬苦,飢寒交迫,種種痛苦,所為何事?”“無非為了實現夢想,現在美夢結束了。“在他們之前已經有人來過!因而他漠然的眼睛裡只看到一片悲涼。他們是悲劇的,是角逐失敗之悲。斯科特的日記寫到了他生命的最後那一刻,寫到他的手指凍僵。他希望有人會發現這證明英國民族勇氣的信,是它支撐了他做出如此超乎尋常的努力。他們是悲劇的,是全體覆沒之悲,是生歷死亡之悲。

這是一個偉大的悲劇,魯迅說:“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在這樣壯烈的博鬥中,英雄們的死,死猶勝生,是他們的奮發向上與堅韌勇敢使無窮的意志從失敗而復活。詩人有時也創作這種亙古以來一切悲劇中最壯美的悲劇,而生活卻上千次創作了這樣的悲劇。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8

好久好久沒讀到一本這麼好的書了,這是傳記文學之王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描述了14個小故事,每一個瞬間的抉擇,確實人類命運的轉變,恥辱與光榮只在一念之間。

在這裡也希望,大家看到好看的書,多多推薦給我啊!現在資源太豐富,能找到一本好的,甚是不易!先選其中三個小故事來和大家分享下我的感受。

到不朽之中尋求庇護——太平洋的發現,1513年9月25日:

當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西班牙組建了一直龐大的艦隊進行第二次遠航。整個西班牙為之瘋狂,無論是貴族還是冒險家展示,甚至是盜賊、強盜,亡命之徒、走投無路和窮困潦倒的人,都以各種方法加入了這隻艦隊。在登入伊斯帕諾拉島(海地)後,對當地進行了掃蕩,從不建設,指揮欺凌,民不聊生。

島上法學家恩西索再次組建了航船,準備援助其他的殖民地。為了防止之前的情況發生,他們採取了防範措施,進行了嚴密的監視,不允許未經允許的人員登上遠航之路。而努涅斯.德.巴爾沃亞將自己裝進了裝載食品的空箱子,成功地登上了航船。

路途中,當大家得知目的地已無法前行後,巴爾沃亞帶領大家前往達連,並對土著進行了屠殺,因為發現了黃金。他極其殘暴的對面熱情招待自己的卡雷塔酋長下手,而正是這一行為,他得知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性的資訊。那就是在對面的高山後面,有一篇大海,充滿著黃金。從此他走上了尋找之路。

命運總是不是按照自己設想的方式來走,他上報國王,在等待的過程中,逃命的恩西索已經告了他的狀,宮廷正在派人來圍剿他。他不得已踏上了尋覓之路。在他看到了太平洋回來的時候,國王派出的援軍才來到他身邊。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在他壯志酬籌準備著再次遠航的`時候,他還是被殺了。

短短20多頁的小故事,讓人內心難以平靜。為什麼人們到了一個地方,第一反應不是合作,而是屠殺。有人說,因為土地所有權,有人說因為黑暗森林法則,有人說因為原住民會反抗?那麼為什麼原住民會反抗,其實還是因為外來者發現了原住民身上有他們想要的東西。其實也就是資源。讀後感在以前歐洲許多國家多次的侵略過程中,他們想要的就是黃金。在歐洲猶太民族來到中東對阿拉伯人進行驅趕,因為他們想要的是土地。無論是黃金還是土地,都是自願,都是他們想要的。黃金可能是人的慾望,那麼土地可能不能算慾望,是一種求生的本能。不能說誰對誰錯。

其實還有一種可能,願意冒險的人,願意去闖蕩的人,其實在性格特質中肯定有一樣是共同的,不可否認,他們比一般人都願意走出自己的生活舒適區,他們都有某種意義上的勇敢,他們不懼怕未來不知道的東西,那麼同樣這樣的人,為了儲存自己,可能一般也都不那麼善良吧。每一個性格都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所以到這裡,我卡殼了。那就帶著疑問繼續讀下去吧。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9

仰望星空,茫茫天際,點點繁星,照亮了黑夜。而在人類文明這片燦爛星空中,那些英雄的故事,偉人的瞬間,在閃爍的星空中群星閃耀,永恆不熄。

時間似水匆匆流逝,歷史的車輪橫掃一切,只有那些群星閃耀的時刻才會被永遠記錄下來。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真實記錄著12個決定歷史命運和改變人類文明發展的英雄瞬間。這裡,記載著不朽與傳奇,上演著榮耀與悲劇。人類的猶豫與抉擇,勇敢與退縮在這裡展露。當你仰望這片燦爛群星時,你將會意識到:人類意志的強大,足以改變歷史,決定未來。

這些輝煌的故事,聽起來仿若神話一般;那些不朽的時刻,卻彷彿就在眼前。而英雄之所造就了偉大,是他們在這人人皆有的一分一秒裡,以非凡的意志,抓住了短暫的一瞬。不朽由瞬間決定,瞬間造就永恆,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命運之神十分公正地把機會分給了每一個人,而之前任何的錯誤及那一刻的猶豫不決,都將葬送這一瞬間。君士拜占庭被攻佔,僅因一扇小門對敵敞開這樣的“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使得失去的那一瞬用千年也難以換回;格魯希,一個本可改變歷史的無名之輩,只因一瞬的怯懦,造成了滑鐵戶的'倒戈及歐洲命運的改變。英雄的命運、人類的歷史,有時在這一瞬間決定,只有那些有膽識,願以畢生付出的人才能換來永恆的一瞬。

這瞬間的永恆的背後,包含著偉人們畢生的付出,那些令人羨慕的時刻,有不為人知的默默耕耘,這看似一時之力,卻非一瞬之功。韓德爾創作出偉大的《彌賽亞》,這人類歷史上光榮的時刻源於他畢生對音樂追求的熱愛;魯日一夜天才,創作出不朽之作――《馬賽曲》。在這一切來臨之前,他心中已充滿對祖國的熱愛,對敵人的仇視及對大革命必勝的信心,他胸中燃燒著的大火,把他所有的力量在那一瞬間燃放出來;陀思妥耶夫斯基,從容赴刑場,無畏生死,在此之前,他誓以革命推翻黑暗的信念,在此刻造就了不朽的意志。以畢生的付出,才能在某一個瞬間時刻,造就永恆與不朽。

我們或許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但應大膽逐夢,追求永恆。一個人不能沒有夢想,沒有夢想人生就沒有光彩。偉人的事例早已告訴了我們,偉大並非水到渠成的童話,夢想不是海市蜃樓的空想,實現夢想需要我們實實在在的行動,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與價值追求努力奮鬥,絕不是空空而談就可以做到的。這需要我們畢生的努力,執著堅守,相信鐵杵磨成針,水滴石穿;這需要我們全心全意地投入於其中,砥礪前行,為自己的理想投入全部的熱情;這需要相信自己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大膽追夢,爭做新時代的弄潮兒。哪怕最後也是不見經傳,但這追求的過程足以讓人感動。將自己畢生付出,終會在生命的某一刻,達到自己人生的永恆。

你的付出,終究將會有所回報。為自己點亮一片群星,達到生命中的永恆。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10

已是深夜,罕見的有了幾顆星辰,在深藍的天空中若隱若現。我望著那一顆顆星辰,望著那夜空,突然想起一本我常看的書,便是《人類群星閃耀時》。

這本書是茨威格的一本傳記,林林總總記載了十二個改變人類歷史的事件,包括“拜占庭的淪陷”、“滑鐵盧的一分鐘”,“南極探險的鬥爭”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也便是南極鬥爭了。

故事講述了斯科特一行人前往南極,與阿蒙森等人搶奪第一,不幸落敗。在歸途中,五人互相打氣,仍不幸身亡,但他們卻為英國帶去許多珍貴樣品的故事。

從文章所講述的故事來看,斯科特一行人確乎是落敗了,但他身為一個失敗者,仍然可以去尊重勝者,為他們宣告勝利,對他來說,能邁出這一步確乎已經是極大的成功。而他們在歸途中,互相取暖,即使同伴受傷也不離不棄,即使天氣惡劣也不放下獻給國家的岩石樣品。即使失敗那又如何?再爬起來就是了,他們的精神在整個人類歷史的天空中,就像一顆星辰,亮眼而又獨特。這種精神讓阿蒙森感到羞愧,也是不足為奇的罷!我想著。

十二個歷史瞬間,十二位傳主,十二顆星辰。他們或是成功,或是失敗,但他們都是一樣的,都是做出過無比大的貢獻的人。這樣的話,又何苦去計較失敗呢?只有你把失敗當作成功看待,才能照耀屬於你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這樣的失敗,何不等於成功?

寒風吹過,滿地金黃的梧桐樹葉,又是一年寒冬,臨近歲尾。年初,獲友人贈書,相約年底出500字書評,總覺時間尚早,轉眼僅剩月餘,又不想敷衍了事,遂決定重讀,一週內出書評交差。

《人類群星閃耀時》,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有歷史上最優秀的傳記作家的美譽。以其獨特的傳記文學的筆鋒,展現了人類歷史上十個絢麗的`瞬間。從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到南極洲的探險,從歌德到尼采,從人物的角度去切入歷史的敘述。歷史,真正偉大的藝術創作,已經把程序以及時刻表現的十分完美,恰如“東家之子”,增一分則太紅,減一分則太白,恰到好出的微妙。通過這十個瞬間,作者像歷史致敬。

長河,我們一直用以形容歷史。這條長河在過去的漫長歲月,無數次改變其流向,這些改變往往在一瞬間被決定,從而改變接下來的人類歷史,影響了成千上萬人。無數閃耀人類文明天空的巨星,或瞬間的靈動,或微小的疏漏,被推上神壇或被命運拋棄,成就了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歷史,真正的歷史。在歷史的某個片段,可能某一天,或者某一天的某一個小時,某一分鐘,這種生死攸關,但又更富戲劇的一瞬,被忽略的凱爾卡門,流星般閃耀的魯熱,滑鐵盧戰役的格里希,這樣的一瞬,永恆篆刻,被歷史記憶,瞬間即永恆。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11

馬克思曾說:“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的確,正是有許許多多的人,他們閃耀在人間,造就了歷史。這個暑假,我閱讀了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人類群星閃耀時》,他被譽為“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這本書也是他的名作之一。他以書中12篇偉人的事蹟,記錄了人類歷史上那些可能影響未來的片刻與人物,他們的人性光芒如同群星的閃耀。在這本書的12篇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滑鐵盧的一分鐘》。

茨威格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在那決定法國乃至歐洲命運的一分鐘裡,那位手握命令而無法決斷的元帥的猶豫,選擇時的艱難,當他發現來者不是來支援的格魯希軍隊,而是被擊退的普軍時的大驚失色和驚恐萬狀。也許失敗的原因不止是那推遲了兩個小時的檢閱,又或是拿破崙信任了一個過分老實的軍官,或是軍官過於信任了拿破崙的命令,但至少,如果沒有格魯希元帥停下來不再爭取主動權,法國的革命必將截然不同,甚至這一分鐘決定了整個19世紀。

作者在文中說:“唯有強者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們永遠不要被動等待命運的垂青”。在我國的歷史上,也有一些因優柔寡斷而改寫歷史的`事件。早在秦朝末年,楚漢相爭,項羽請劉邦去鴻門赴宴,當時他的謀士范增已看出劉邦將成大器,暗示項羽殺掉他,但項羽過於優柔寡斷,多次錯過機會,竟然讓劉邦安然無恙地回到了封地,並由此引發了烏江自刎的失敗結局。歷史上的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成敗往往就在一念之間,所以關鍵時刻我們做事應該果斷,不要給自己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除卻《滑鐵盧的一分鐘》,本書的其他篇章細緻描繪了一些歷史人物的重要片段。無論是亨德爾、列寧、菲爾德等人的成功,還是拿破崙、斯科特、威爾遜的失敗,都那麼生動有趣而引人深思。茨威格讓我們清清楚楚地看見人類的歷史是怎樣在一瞬間被改寫的,讓人有生不逢時之感慨,當個人意志和歷史宿命碰出火花時,那樣的時刻便從此照耀著人類文明的天空。

同時這本書也表明了茨威格對歷史的看法,他並沒有對那些利用戰爭手段建立政權的“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君王、將相們歌功頌德,而是通過巴爾扎克之口表達了自己對於暴力的厭惡。但對於執著而仁慈的人,比如偉大的人文主義者西塞羅,他便會致以崇高的敬意,以呼喚獨立和自由的精神。

茨威格說:“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情的流逝。”人類智慧所凝結成的繁星普照著黑夜。而我們要做的,大概就是在觀賞漫天繁星的同時,也努力讓自己成為天空中一顆閃耀的星星。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12

這是一場精彩的鬥爭;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弱肉強食,成王敗寇。阿盟僧和斯科特,共同面對著嚴酷的自然環境,卻一勝一敗。他們的實力相當,卻是斯科特的計劃有誤。他們的“競爭”中,出現困難,面臨困難,並解決困難。“人員過多”“天氣寒冷”“環境惡劣”。斯科特的團隊都闖過了,而他們卻輸給了另一隻隊伍。這場勝敗不是一般的勝敗,而是關係到兩個國家。關係到英國與挪威!這張國旗代表了很多:榮譽,喜悅,勝利……

儘管斯科特的團隊失敗了,我仍然敬佩他們。斯科特的人格是高尚的,他正直。團結、堅持、勇敢。在謊言與事實面前,他選擇了向別國國王證明他國勝利。這種決心不是常人所具備的,這種忍耐不是大眾所具有的!

奧茨,他是個名副其實的英雄,他沒有拖累大家,執著地向死神走去……天哪!有多少人能像他如此堅強啊!像他如此勇敢呢啊!這五個人果然是那30個人中最出類拔萃的5個人,這種人格無人能及。他們已經戰勝了自己,突破了極限——腳趾被凍掉,光著腳板堅持行走。我不忍聯想到那個畫面,一根根腳趾活生生地被凜冽的寒風吹落。也許,那時他已失去了知覺,對於肉體上的疼痛,已經不及心靈所噪聲的疼痛來得突然。那個在艱苦環境下,仍然揹著“是外人眼裡不起眼的十六公斤重的岩石繼續行走的博士”……

他們承受了太多,終獲得了死亡的終結。但他們的世紀,卻永駐於人們的心中,英國人民將永遠記住他們!儘管這是一個偉大的悲劇。英國人的騎士精神,探險精神,從斯科特一行人中,我看到了,我領略到了。什麼叫做勇士,什麼叫做英雄,那就是他們——斯科特的隊伍!

這本書共收錄了12個歷史特寫,在這些特寫當中,我們會看到許多歷史教科書上從未記載的人物,但更多的是它們鮮為人知的時刻。

茨威格就是要通過這樣的書寫來表達,那些被人們忽視、似流星一閃而過的歷史瞬間,其實才是永恆閃爍的星辰,普照著整個人類世界。

人性,無疑是最閃耀的,也是最多變的,從某些程度上決定了人類的歷史。

書中的“群星”便是一群吶喊者。

在歷史上那些偉大的的時刻,我們總會發現人性的蹤影。他們或自私狂妄,或追求功名,或心懷遠大理想,又或靜守內心的一份安然。人類的影子是歷史黑暗面的養分,他們打破夜的寂靜,讓他們的時代乃至整個人類歷史發光發亮。

他們經受著為人知與不為人知的歷練,接受著人性與內心的雙重考驗。歷史為何選中了他們,我想,大概是因為看中了他們身上的那份執念。

他們偉大而又不平凡的一生,是奮鬥與追求的'一生,他們要做的,便是為自己的執念找到終點。而讓一份執念終見光明的推動力,便是超人的堅強意志與無與倫比的行動力,而他們,便是那些幸運地被上帝賜予鋼鐵意志的人。似乎有著無限精力的他們享受著成功,甚至是失敗。他們的身上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不管是歷史賦予的還是他們本身,都令我們歎服。

人生的自傳與歷史的傳記,是自我思考的沃土,回首過去,才能真正發現自己。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13

“在塵世的生活中,這樣的一瞬間是很少降臨的。當它無意之中降臨到一個人身上是,他卻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運降臨的偉大瞬間,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順從、勤勉、謹慎,都無濟於事,它始終只要求天才人物,並且將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運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命運――這是世上的另一位神,只願意用熱烈的雙臂把勇敢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茨威格是最會講故事的人,所以有“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之稱,《人類群星閃耀時》向我們展現了10個決定世界歷史的瞬間:千年帝國拜占庭的陷落、巴爾沃亞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爾奇蹟的精神復活、老年歌德熱戀的悲歌、滑鐵盧的一分鐘以及馬賽曲神佑般的創作……

南極爭奪戰是這10個歷史片段中最讓我感動的故事。二十世紀,地球還有一個最後的謎??南極。斯科特,一個普普通通的地地道道的英國人,毫無表情的臉顯現出他的冷漠,和他堅強如鋼的意志。為了使自己的國旗首先飄揚在新地的上空,1910年6月,他帶這由他組建的探險隊,向南極發起了挑戰。在向極地進發遇到的最大的問題,不是南極的風雪和嚴寒帶來的危險,也不是隊員們的勇氣和意志。而是有一天,他發現,挪威人阿蒙德森德宿營地距離比他們的近一百一十公里。斯科特感到很震驚,但不沮喪,他在日記中寫道“起來,去爭取國家的榮譽!”雖然有這樣的氣魄,他們還是比阿蒙德森晚了一個月。他們是第二批到達的人。第一個意味著成功,意味著一切,第二個卻什麼也不是。返程的途中,他們遭遇了暴風雪,不幸遇難了。斯科特在臨死前留下了幾封信,希望由人能在他的屍體旁發現這些足一位他和英國民族勇氣作證的篇章。

這以後,他們的英雄事蹟被發現後,如奇蹟般的復活了。我們不再認為他們的行為是失敗的。他的遺言和他的書信經由電線躍入驚歎不已的世界,國王也屈膝下跪紀念死難的英雄。他們向南極的挑戰失敗了,但他們絕對不是失敗者。他們的'挑戰看似是徒勞的,卻化作了對人類的大聲疾呼,呼籲人類集中精力去完成未竟之業。他們又向人類證明了,在和強大的,不可戰勝的命運抗爭中,倒下去時卻最能顯示他高尚的心靈。他的失敗不是失敗,是一切悲劇中最壯美的悲劇。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斯科特,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像他們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為,他們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14

一本好書似杯清茶,沁人心脾;一本好書似杯烈酒,蕩氣迴腸;一本好書似把心靈鑰匙,開啟心靈、昇華我們的思想,給我們以無限動力與啟發。

假期裡讀過不少書,但最打動我的是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寫的《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本書由十四篇歷史特寫組成,記錄了在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凸顯了那些在不同歷史時刻中扮演重要角色所做出影響世界發展程序抉則時的人性風采,讀起來時而讓人欽佩,時而讓人振奮,時而讓人痛苦……

十四篇中的《越過大洋的第一次通話》寫的是美國實業家菲爾德集資鋪設第一條橫越大西洋、連線歐美兩洲海底的電報電纜,實現通過海底電纜從美洲向歐洲傳出清晰電報訊號的前後經過。

我佩服主人公菲爾德敢做別人不敢做事情的氣魄

在今天我們頻繁使用的電報在當時還是一個新生事物,雖然1837年有第一次使用,1851年英國和歐洲之間也可以使用電報,但是要把電纜的鋪設橫越大西洋與太平洋,這對於當時來說就像是痴人說夢,當時學者們激烈反對,就邊美國電報發明者莫爾斯也認為這是不可思議的事。就在這樣背景下,菲爾德――一個年青的企業家,卻能有排除萬難的決心與氣魄,拿出自己全部精力和金錢用在於這項事業上的,他想要創造奇蹟。

我佩服菲爾德有著對自己的無限信心

菲爾德,一位名不見傳的年輕企業家,但他卻能對所有人發出強大的衝擊力,他以無限的信心在歐美兩洲開始了融資活動,信心就是力量,菲爾德成功的融到了事業的啟動資金,他成功邁出了事業成功的第一步。

我佩服菲爾德那份勇於克服困難挫折的勇氣

初航,已經鋪設了三百三十五海里的電纜因為意外的發生而終斷;第二次出航,突遇惡劣天氣,船員受傷,物品受損,最終也是以失敗而告終。當投資者們猶豫不決的時候,菲爾德用他強烈的意志推動投資者們繼續往前,第三次的鋪設暫時成功。

我佩服菲爾德有能夠面對失敗的強大內心

第三次電纜鋪設暫時成功,當訊號成功傳送時,全世界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悅當中,所有的榮耀都給予了菲爾德,但因技術不成功,訊號再次失去的時候,各種謠言鋪天蓋般的`湧來,菲爾德似乎成了全世界的罪人,但菲爾德並沒有被流言擊垮。

我佩服菲爾德身上的那種百折不撓的韌性

六年了,當全世界都把菲爾德忘卻,把大洋底下電纜忘卻的時候,菲爾德卻一直沒有放棄,六年後當他再次擁有了能量,菲爾德決定要第三十次遠渡大西洋,這一次,菲爾德終於成功了,這再次說明成功永遠屬於能夠堅持到最後的人。

這篇文章帶給我太多的收穫:勇於實踐、坦然面對榮辱、做事百折不撓,相信有了更多的“菲爾德”我們的世界一定會有更多的奇蹟。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15

你在山頂上看過夏日的日落嗎?那種壯美、靜謐、莊嚴的謝幕之後,只留一縷緋紅色的雲霞,遠山更加肅穆深沉,天空更加暗灰神祕。清晨的光芒萬丈、午時的白日炎炎,在這一刻都歸為沉寂。大地和蒼穹在一絲落寞中,漫溢位闊大的蒼涼之氣。

讀完《人類群星閃耀時》,我的心裡湧出的也是這樣一種蒼涼。茨威格用14個故事,帶我們走近14位巨星(其中也有大事蹟小人物)的生命某個決定性的時刻,大多數卻都在生命終止之前。與其是人類群星閃耀,不如說是人類巨星隕落時。

茨威格不愧是偉大的傳記作家,且不說他的筆法多端,14個人物的描寫形式各異,有詩歌、有戲劇、有故事,短短的篇幅,有的涵蓋了人物的一生,有的選擇放大某個切面,有的凸顯了人物最重要的思想……然而,最偉大的是,他深深地走進了每個人物的內心深處。即使他們有的是探險家,有的是政治家,有的是作家,無論是哪個領域,原來偉大的'人和偉大的人之間,是心意相通的。也許,茨威格比他筆下的某些人物還要了解他們自己。

說說這本書裡讓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人物吧。

臨終前出走的年事已高的托爾斯泰,最後一次鼓起勇氣,與自己的生活和階層徹底決裂,以踐行他的畢生思想,他的靈魂在升入天國的那一刻終於不再矛盾,他得到了解脫。

偉大的作曲家喬治。腓特烈。韓德爾在中風後,以強大的意志力戰勝了偏癱,衝破生命的阻力,猶如在枯樹上開出無比絢爛的花簇,寫出了自我救贖、救贖無數世人的歌劇《彌賽亞》。

難以想象,70多歲的歌德愛上了19歲的少女,如同陷入初戀的漩渦,最終在失戀的打擊下,化痛苦為力量,寫出了舉世矚目的《浮士德》;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走向地獄的刑柱上,經歷了從死到生那最為可怖,而又最具希望的生命瞬間,重新走回人間。

他們的故事,在作者精煉又深刻的濃縮下,我似乎看到,是痛苦,是劫難,讓本已熠熠發光的耀眼的星,昇華為真正的巨星,他們的餘輝在人類的天空永不泯滅。

也有人,如同劃過天際的流星,我們雖不記得它的全貌,而那閃爍的瞬間卻永久定格。比如寫出法國國歌《馬賽曲》的作者,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軍中上尉,他的一生默默無聞,他的曲子也曾聲名寂寂,但是上帝將靈感砸中了他的一霎那,他照亮了人類。

開啟了美國西部淘金大門的蘇特,以敢闖敢幹的冒險精神,創造了富可敵國的財富,最終卻因發現金礦,斷送了自己的所有,淪落為眾人皆欺的乞丐。他也曾經如日中天,結局卻讓人唏噓不已。

決定了滑鐵盧戰役成敗的格魯希,是一個小人物,然而透過他,我們看到了拿破崙的隕落。即使沒有格魯希,也或許有另外一個小人物,在關鍵的事件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那麼歷史會改寫嗎?

還有其他幾位,不一一贅述,作者由點入面,用渾厚有力的筆力,讓我們洞見了偉大的人物的內心。每一個故事,讀起來都讓人心潮澎湃,心絃動顫,似乎看到太陽冉冉升起,又壯偉墜落。品讀之後,大地一片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