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魚翅與花椒》讀後感

讀後感1.37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魚翅與花椒》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魚翅與花椒》讀後感

《魚翅與花椒》讀後感1

這是一本有味道的書,英國人寫的川菜飲食,挺有趣。1992年,從事亞太地區新聞報道助理編輯的扶霞來到中國,本意是研究少數民族歷史,卻在途徑成都時愛上川菜。

她留在四川大學學習,併成為當年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第一位外國學徒。其實在挺多外國人看來中國人吃的東西都奇奇怪怪的,比如我們和一個外國朋友吃火鍋的時候他就堅決不肯吃雞爪、火腿腸、鴨腸和腦花。很多時候,通過外國人的眼睛看中國,才更能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江城》如此,《長樂路》如此,《再會老北京》如此,這本書也是如此。

沒有政商鉅子的偉大成就,沒有知識精英的`傲人成果,沒有冠絕全球的華彩建築,沒有傲嘯四方的傑出事蹟,書中聚集的,都是日常的普通人,以及我們每日所見的普通街市。但是這裡記錄了時代的變遷,與很多其他城市一樣,成都的老城區也正在被拆除,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城市正在努力擺脫過去留給它的成熟風塵,努力的想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青嫩的小姑娘,這裡的一些記錄就好像是一座城市的墓誌銘。

《魚翅與花椒》讀後感2

本週的第二本書。

不是很認真的讀完 了,一半時間是在上下班的路上聽完。

吃貨看著文字腦補出了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的配樂+配音+熱氣騰騰的鄉野小食,弄堂小館,饕餮盛宴+煙火氣滿滿。

讀書很大的原因是,人們習慣於用固化的眼光和思維看待人、事及萬物 ,沒辦法,跳不出,跳的出的.是聖賢。所以通過別人的文字,能看到很多自己看不到的東西,一些是自己未見過的,一些是見過但沒看過另一個角度的。

書裡的不少菜式,中國人見過吃過,但從扶霞的書裡看出了許多不同。書裡的老成都因為世事變遷,見不到了,藉著扶霞的眼睛看到了,也很好玩。

另一方面,九十年代的中國似乎又洋溢著滿滿的生機與樂觀。之前那種功利主義、禁慾主義、千篇一律的呆板與單調乏味消失不見。全國上下都在動起來,十二億人團結一心、一致向前。在英國,哪怕拆除一棟破舊的老樓,我們都會煩惱苦悶。而在四川,他們一路揮舞大錘,把整座城市都拆平了!這無所顧忌的信心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們堅信,未來會比過去更好。

如上,扶霞也寫了許多……嗯……其實看著蠻悲哀的事,閉塞的小村,野味的捕殺,造假售假,對洋人和洋文化的抗拒和不信任,對老建築老文化不由分說的扼殺…

看了更想去成都系列。

不必太認真的一本書,消遣很好。

越看越餓,不宜深夜閱讀。

《魚翅與花椒》讀後感3

作者對中國飲食的熱忱毫不遜色於本地居民,因其描述還參雜著奇聞異事更新增不少趣味。這本書雖然是以外國人的視角來描述,卻引發了很多國人的共鳴。究其原因,一則是因為作者發自內心的對中國飲食的熱愛。由於熱愛,才有了那麼多真情實感的投入。熱愛激發好奇心,才有了後面的實地考察,才有了自己下廚的摸索實踐。二則是由於作者本身的文化底蘊和親身體驗,文章中有很多引言來自我國古代名篇,引經據典均有所依。其在四川和湖南等地的親身經歷更是給作者提供了豐富的一手資料。

中國大江南北的美食固然別有滋味,扶霞這一路,以食物為線索,穿起了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體現了她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和風趣的`個性。網上對《魚翅和花椒》的介紹有些片面。這本書雖然大部分篇幅說到了四川,可也還說了湖南、甘肅、揚州、福建……

扶霞從初到成都,什麼都不敢吃,到最後連一個菜蟲也不放過,從而可以看出,她被中華文化同化得相當徹底,很多普通中國人都不敢吃的東西都不在話下,有時被一句入鄉隨俗,嘗一嘗,試一試給徹底矇騙了,不吃,不可能的,沒有不被美食俘虜的,可見,美食,不分男女,不分國界,對每一個人都很有吸引力,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嘛,而現在,她還沉浸在中國美食當中不能自抜,的確,中國菜特好吃,特別是川菜,想一想都讓人垂涎三尺,欲罷不能…

《魚翅與花椒》讀後感4

從沒想過看一本寫中國美食的書,而且是地道的成都美食,包括四川火鍋,還有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餐館,小販,菜市場會是一個外國留學生寫的,她的描述讓我看的餓了,口水直流,而且呢,裡面竟然還有食譜!

搞得我這個手殘黨都想要去嘗試一把,做一下嘗一下,雖然我知道自己在做飯方面沒有天賦,哈哈我的自知之明啊!

印象深刻,是他描述餐館的老闆、叫賣小販的吆喝、菜市場的新鮮、生活氣息、熱鬧的、紛雜的、慵懶的、血腥的、髒髒的、作者對於這些描寫讓人感覺身臨其境,彷彿你就在拿著菜籃子在市場裡買菜,你就在小攤販面前嘗著美食,你就在飯館裡吃著那可口的擔擔麵!說到這,我都口水又咽了好幾下!

關鍵書中還引入了大量的歷史典故,還說到了以前的師父,留一手!就算大字不識的文盲,也有祖傳的絕活兒!讓我深深懷疑作者不是外國的',就是本土的!

他還說到西方人對於中國人的飯桌,中國人對於西方人的沙拉生菜,雙方都有一種不理解、恐懼、格格不入的心態!但是隻要花時間,還是可以融入進去的,就是看你想不想?有沒有抱著成見的態度?電視上總說音樂無國界,在這本書中體現到淋漓盡致的就是美食無國界!

不禁想說一句,同一個吃貨,同一個世界。

《魚翅與花椒》讀後感5

一本關於中國美食的記錄,一場關於中國社會的變遷,一個人的成長之路。

正如扶霞所說,在那個年紀那個地方遇到那樣的事,一切都是因為這剛剛好的相遇。換了時間地點和你,一切都將不一樣了吧?

開始寫初入中國經歷的文化衝擊與年輕時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因為恰在此時,所以給了我們這般親切而又不凡的體驗。從一個初入中國的西方人角度發現中國社會那些被熟視無睹的美好與輝煌真的是趣事一件,值得體味許久。讀著讀著便聯絡上了自己的經歷,引發無數回憶。

後來又來到了新的地方,開啟新的故事,依舊是食物為主線,卻點出了無數的中國社會的傷痛。但是這個話題終究是太大了,太難了,一些沒有太多根據的文字難免讓人產生牴觸情緒。

這期間扶霞自己也在不斷變化,同時反思在中國的`經歷,反觀中國社會的種種現象。變化不因為我們而止,唯一不變的就是不停的變化。願你我在這不斷變化的世界裡,尋一個好的角落,找一種好的方式,去守護屬於自己的歲月靜好,體驗屬於自己的煙火人生。

《魚翅與花椒》讀後感6

這是一本有關於中國美食的書,英國人扶霞寫的很好,譯者雨珈翻譯得也非常好,生動又真實。

我驚訝於這本書涉及到很多有關食物的古文以及時代背景,閱讀過程中一度感慨扶霞太厲害了,追根溯源,得對一個事物多感興趣才會去了解食物的過去,同時令我驚訝的她還是在烹飪學校學習過的廚子,廚藝非同一般。

她把自己在中國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從一開始的`為了禮貌和迎合當地人而吃一些怪異的食物,到最後完全接受中國的飲食文化,在牛津自己家吃自家菜地的菜蟲,這中間有一開始的牴觸,在桌布上偷偷摸摸擦沾到皮蛋的筷子;到逐漸增長的好奇,去烹飪學校學習川菜;到痴迷與熱愛,出版川菜食譜,傳承弘揚中國美食文化,跑到偏遠鄉村尋覓美食,還到花椒之鄉-漢源尋找娃娃椒——花椒;再到後來的彷徨迷茫,甚至厭煩 ,食品安全問題或者說更多的是中國人奢侈俗豔自私的餐桌習慣讓作者突然感覺到強烈的矛盾,無奈以及失望;最後在揚州找回了最初的痴情,像她說的“我在揚州看到了希望,中國的未來也許不只是大肆蔓延的資本與白金”;最後堅定了自己的態度和立場,英國家裡的一隻小小的菜蟲讓作者意識到自己其實已經是“中國人”,不是像一開始的為了禮貌和迎合來吃之前會覺得是怪異的東西,而已經發自內心地覺得這就是美食。

像譯者說到的,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 “‘文化衝擊’到親身體驗後 ‘文化認同’的過程”。值得好好讀的一本書,我也喜歡花椒。

《魚翅與花椒》讀後感7

作者扶霞·鄧洛普在香港工作時對中國味道產生了興趣,在中國四川大學留學期間因為喜歡中國美食而到廚藝學校學習川菜,後又深受中國博大精深的美食誘惑多次來返中國前往廣東,湖南,浙江,江蘇等地去追尋中國各地區的美食特色,從最先的花椒豆瓣醬的家常菜帶來的滿足感,到後來魚翅麂子山珍海味帶來的奢侈體驗,扶霞去過的地方越來越多,對中國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

從1992年的中國人什麼都吃只要能吃飽,到後來的凡事要吃好才能彰顯自己的財富與地位,再到後來的食不在多,要比吃的精吃的巧。扶霞在追尋美食的同時也在追溯著美食與中國的'歷史,她見證了中國後現代的程序給人們帶來的一系列改變,也毫不猶豫的將一些醜惡現實揭露出來,她儘量的作為一個客觀的陳述者表達著改革後對人們惡習的批判和不滿。她也寫出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現實,百年城市幾乎不留一處的被拆毀夷平,傳統的美食被傳承下來時早已被添油加醋,國內的大海生物以無法滿足商販要去往海外撈捕,農作物和家禽類動物也被養殖者“催促著生長”,中國在成長,中國的人口和慾望也同樣在生長。文中她曾在思考著自己能不能像那些素食主義者一樣為社會做些什麼,但以一己之力又能為病態的生態圈做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