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鄉關何處》讀後感(精選9篇)

讀後感2.06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關何處》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鄉關何處》讀後感(精選9篇)

《鄉關何處》讀後感 篇1

初讀《鄉關何處》,驚歎野夫文筆練達灑脫之餘,沉淪於其中人物的哀喜。遂決定再讀。總覺其文字字滲血,擔憂起揹負著這麼多傷痛的他是如何度過那麼多寂寂長夜。

以回憶下酒,無蕭聲為伴,日暮鄉關何處是?

鄂西,恩施,海南······

那些遙遠的山川載著輕舟駛到我的眼前來,因了這一份滾燙的鄉愁,因了這不願割捨的鄉愁之中的愧疚,一個人才走的更遠,“將馬路走成了拖鞋”怕也不罷休。

想來,愧對最多的是外婆,執拗一個老人的夙願,兩次三番把已經還鄉的外婆接回她實在不願終老的深山。那魂牽夢縈的江漢平原成了今生今世只可遙望的所在。

其次,怕是愧對於母親。只忙於在冷漠的世界周旋,忽視了母親的翹首期盼的眼神。幸於重逢,卻永遠相隔一江秋水,只憑著兩封信和鑰匙,感慨於未能好好道別的殘忍。

於是在開篇,就令人陷於一種悲痛之中。

野夫之筆,掀起的巨浪一次次拍打著名為“堅強”的心牆,最後在其奮力一擊中轟然倒塌。無常無法阻擋,它以其穩健的步伐追上時代的孱弱者,並以其百般手段將一個個至愛推入萬丈深淵。

不過,我不願再向你一一闡述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我的筆力不及野夫的'萬分之一。我想談的,是這暗黑長夜中的那些明燈。其一是音樂,其二是書。

樂隨心動,情隨樂行。

矮胖子的一支蕭吹落了座下兒女的淚,磁帶裡的貝多芬敲打著大伯的命運之門,龍頭絲絃嗚咽出么叔的苦澀,劉鎮西的二胡三重奏纏綿迴環,而“我”的口琴難響少年歡樂。

這或許是野夫在其渲染的水墨之中極力留有的白,白而明亮,但並非給人以希望。只是在逼仄的政治的鬥爭中,殘存一絲喘息的機會。

如其在書中提及“我們不是我們汙髒的外表,心中一直盛開著一朵聖潔的向日葵”。被命運顛倒黑白,被貧困裹挾,被階級鬥爭壓迫的這些人物,總以音樂為伴。

但最終,貝多芬之曲橫亙大伯愛情的世紀回眸之上,我的口琴不再歡愉,二胡的蛇皮破舊不堪,不改其悲。

二者是書。不是顏如玉,不是黃金屋。也非文人墨客,也非遷客騷人。

動盪年代裡,書是一次次搬遷時必帶的寶貝,是偷偷印刷小心傳閱的精神食糧,是隱士的深刻底蘊,是行者長久的陪伴。

一本《楚辭》,浸染楚地水色,勾起將離之人的思緒,委身於魚蝦之中。

“看來你確是好漢,是好漢應該寫詩”詼諧幽默,“幸有嘉賓至,何妨破門入”古意盎然。更有讀《紅樓夢》給其譜曲者,讀《楚辭》為其注音者。但也不乏因言論被降級,劃左右翼之士。在言論自由與言論正直裡義無反顧選擇直言不諱,可謂快哉!

全書最為精彩的,不得不提其暗含的野夫的三觀,歸納出新的“隱”“幽”“畸”“仇”尤為精妙。

“隱於朝者謂之奸佞,隱於市者謂之逸民,隱於山林者謂之幽人。”“幽居巖戶還不能喚作隱士,還必須踐履大道,守正不阿才行”“畸於人而牟於天”“快意恩仇是男人的者正業,輕仇者必定寡恩。”

詩酒一代,殘存這份鄉愁親情與俠骨情懷,即使有憾,也足以撫慰更多傷心之人。

《鄉關何處》讀後感 篇2

鄉關,鄉關,故鄉卻何時成了一種關卡。卡住的是赤子拳拳的思念,卡住的是遊子的縈腸百轉,還有卡住的,是如我一般僅尚存一弦卻也仍然繫著故鄉的尷尬。

鄉關何處,鄉關何在?偌大土地即使並未撫養了我,卻也是我誕生之處,這種心靈上的地標如今卻在慢慢褪色,漸漸淡出了我的生活。我想,在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之下,大概有一半新生代的故鄉,都是如我一般的吧,像泡在了水桶裡的棉紡,無論是濃墨重彩的摩登染料,還是寫意勾勒的自然椽筆,都依然褪色。

曾幾何時,我們聽不到故鄉了?來自姑蘇的吳儂軟語,來自四川的酸爽潑辣,東北的憨猛,臺灣腔千奇百怪的尾音……曾幾何時我們一想到方言就想到搞怪的視訊,曾幾何時在公共場合聽到帶著土味的音腔也要側目審視,我寧願相信方言所產生的目的就是要與生活方式、過去的記憶有關:幫助我們去認識父輩的生活足跡,瞭解自己的家族與家鄉的記憶,讓人有根的感覺。所以常常會看到無論是在酒桌上,還是在某一偏僻的小涼亭裡,原本素不相識而有距離感的兩人,只要一說起家鄉話,就親切感頓生,甚至是淚眼婆娑。

雖然我不會說老家話,但是我會很驕傲如果我學會了確實屬於故鄉的方言,確實屬於我的方言。普通話是語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勢,但是每個人的心中都還是要藏上一份語言的小心思。

曾幾何時,我們感受不到故鄉了?在我們想法裡,故鄉這個詞就應該等同於一片不大不小的田地,以及一幢兩層樓的小屋。長久待在城市裡的我每次回老家總能有新的發現,雖然說習俗就在那裡,但是每一次醒來看到九層高的香塔,滿屋子鋪上的竹子,元寶狀的燒紙盆子,或者即使是一沓一沓的冥幣也能讓我感到一天份的新奇。傳統節日我還是在過,不過也僅限於在QQ或者微信上和同學發一句祝福了,生活軌跡不會有半天的偏離;而今能想到的,真真切切能感受到故鄉的節日就是新年了。然而新年也只是快樂的日子,年輕的一代大抵都不諳習俗了,唯獨從老人家口中或者是萬能的網路,才能瞭解原來端午不止有粽子,元宵不止是湯圓。

曾幾何時,故鄉已經無法系住我們了?城市化迅猛發展,已經實現了向全國無死角的輻射。有時候揣摩專業書上的用詞,“輻射”到底是用的很貼切,無限的放大並且暴露了農村的土氣,病變的人們把獨屬於鄉間的悠閒懶散拔除一淨。故鄉,雞鴨牛羊還是抵不上城市的櫥窗,從祖先的由衷熱愛到小小几頁戶口本維繫著的故鄉感情,如今已全面出現潰散。《了不起的匠人》還在試圖把族譜推向公眾的視野,但是膠泥刻字的的族譜師以年為單位做出的努力,東野圭吾用一個片段就可以打破。

鄉關何處?鄉關無處,故鄉而今已是心底淡淡的歡喜,而不是過去“徽商”“晉商”般的`地域榮耀了。

但是,如果有人,即使是暗中悄言,說了一句我故鄉的不是,平日裡從未存在的鄉愁就湧上來了。於是一套枷鎖就重若泰山的拷住了我們。真如熊培雲所言:“故鄉是雙重枷鎖,它既是一個回不去的地方,也是一個走不出的地方。”

於我而言,回不去是融不入,格格如外人;走不出卻是終情繫於此,這是烙印,是磨滅不去的。於赤子而言,回不去的是故鄉的淪陷,時代在變,故鄉也在變,故鄉開始變得不再是故鄉;而走不出的是故鄉的囚徒,唯有對故鄉時刻掛念。

新時代的我畢竟不在少數,而所有的我要做的就是把觀念從“我心在處即故鄉”轉變到“我身在處即故鄉”,所謂以己鄉為彼鄉,大抵如此。

我不知道,更無思緒,自己身後的一罐灰或者是一捧土是否執著的仍要回到故鄉。我雖然不屑如古文中所言,也不太理解“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但是輪到自己還是要“惶惶惑惑”地考慮一番,即使我還年輕。這已經不僅僅是把我和故鄉拷在一起,更是一種個人所追求的意境:無論如何這裡是我的起點,那麼他就將成為我的終點所在。

《鄉關何處》讀後感 篇3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是詩人崔顥在登臨黃鶴樓時的所思所想。也許如今的現代人對於家鄉那種“月是故鄉明”的偏愛之情已逐漸消失。還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家鄉到底身處何方?腦海中是否還有故鄉山水之影呢?於他人,或許你的故鄉並不是最美,但於己,故鄉理應成為最閃耀的那顆星。別讓自己在冥冥之中丟失了最初的起點。

你好!童年時一起玩耍的小夥伴,你還認識我嗎?還記得那時,我們一起在夕陽下奔跑著、追逐著,爽朗純真的笑聲充斥在耳畔。一起玩過的跳房子,寫“王”字,躲貓貓……被小夥伴推到了那“嗚嗚嗚……”的哭聲,身邊的你站著一臉的委屈,為了哄我,還塞給我幾顆你最愛的糖果。那時候的世界,是糖果色的,那時候的我們,沒有隔夜仇,沒有心事,整天嘻嘻哈哈,小小的心靈像泉水一般清澈見底,沒有沾染一絲汙濁。然而如今,或多或少地也長大了不少,也明點事理了。但仔細想想,我們口中的事理到底是指什麼?我不禁啞然失笑,事理似乎是踱步於追名逐利,是在融入世俗社會,假惺惺的賠笑,赤裸裸的人性完全暴露出來。若真是這樣,那我想還不如回到原點,像歷史上的隱士一樣,把自己安定在一個祥和,安靜閒適的“世外桃源”中,不過這現實嗎?

媽媽總是惦記著住在老家的外公外婆,這點從她三天兩頭往那邊打長途電話便可知曉。媽媽是知孝的。她也渴望回到故鄉,回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土地,外公外婆還健在,所以她還能找到自己的最初,不至於淪落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淒涼境地。如今在外打工的人越來越多,每逢春節佳節都會回家,他們深知那時他們的家,是他們的原點。無論身處何方,總是會心繫家鄉。

不過身邊也有不少例子,讓人覺得悲哀。越來越多的人移民國外,當問起他的中文名,頓時語塞。他們一味的追求國外生活,卻忘了自己骨子裡還流著中國人的血!

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家鄉細潔的泥土,家鄉清澈的湖水,家鄉熱流的炭火,曾經鑄過無數美麗載體,天天送到那些或是開朗或是苦澀的嘴邊”無論在外的你,收到了多大的挫折,無論你是被人汙衊,甚至被傷害的“體無完膚”,你的故鄉永遠是你最好的療傷地,因為在那兒,有熟悉的山、熟悉的水、一草一木也會向你展開它溫暖的懷抱,那裡是每個遊子最終的歸宿,同樣那裡也是遊子們邁開步伐的起始點。

如今,蒼老的故鄉仍然在在等待著,等待著他的“孩子”能回來看看。

《鄉關何處》讀後感 篇4

從小到大,我總以為書中的語文更高貴,特別是讀了餘秋雨老先生的《鄉關何處》後。我便被他細膩抒情的文筆深深打動了。我想:這也許便是語文的最高境界了吧!對於這個從小到大一成不變的概念,我深信不疑。可事實證明,我錯了。

夏季的一次出門旅遊,我漫步在雨夜裡。

遠方的一家旅館,在雨裡靜默著。雨絲打在地上,漾起一層層漣漪。於是,我信步走近。

驀然,我停住了,在這家旅館的木門前停住了。旅館很平常,不平常的是經過風吹雨打,已經陳舊的褪了色的招牌:“歸鄉”。就覺詩意已存其中。再上前,才發現下面還有一行小字:“日暮鄉關何處是?歸鄉之人在此留。”我震驚了,震驚於這招牌中顯示出來的`文化底蘊。餘秋雨先生的文章是高傲的,而這個小店的主人只是翻看某本有關語文的書有感而記。正是這普普通通的一句話,透露出的溫馨與親切,使得眾人前來觀賞。四方歸客興許便是看到這句話,就有了身處家鄉的感覺。

對,這就是語文,生活中的語文!它比粉墨登場的書中的語文更貼近生活。它的魅力,是書中的語文可望而不可及的。我開始用心重新掃視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無不散發著語文的芳香,我彷彿在一條寫滿經典語文的路上漫步,學到了從未學過的語文。

語文並不是文人墨客的玩物,不要說書中的語文更高貴,生活中的語文就是書中語文的昇華。

願你明白,生活中,也存在著語文的身影。

《鄉關何處》讀後感 篇5

談起鄉愁,一時間我竟感慨萬分,想起老夫子離開故鄉大陸時,一肚子鄉愁。

無家可歸,不亦哀哉。故鄉,我是有的,不知我這算不算得上鄉愁,頂多算是離鄉許久後的感慨罷。

也不知從何時起,鄉愁這個字眼在我心中變得敏感,每次歸鄉,景象總也無法與上一次的記憶重疊。老宅翻了新,小溪見了底,姐姐們相續出嫁……

變化的太多,一時我接受不來,好在祖母的手藝未變,只是食者=著總覺得少了些滋味。余光中將鄉愁比作一張郵票,一張船票;唐詩宋詞中,也有一堆鄉愁,“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悲歌可以當哭,遠望可以當歸。城市化如猛虎下山,粗暴又來勢洶洶,它將一切屬於鄉村的柔和之物一併推倒,所過處高樓聳立,人跡喧囂。

夜空渾濁,星星隱匿,若不是還有那輪時圓時缺的月兒,我真懷疑這夜晚,是太陽的詭計。

鄉愁難免,思鄉也是註定,在茫茫人海中聽見鄉音,竟覺得無比親切,不曉得文豪墨客們的鄉愁是什麼模樣,但一談及鄉愁,似乎我也融入進他們的思想裡去了。這大抵,就是懷有鄉愁之人的共鳴吧。

常在劇中見某文士客死他鄉,心中多悲涼。“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歸日是何年。”不管怎麼說,真要是能走到千里之外去,也未必就是個壞事。漢高祖劉邦稱帝后,也不忘歸鄉,書中說,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是沒離開故鄉。沒有離開,就談不上鄉愁。我也同意這點,不離,大概也有他的理,嘗過離鄉之苦的,必定體味過在鄉的`甜,都說人生百味,那至少,這兩味,我是嘗得真切。有經歷的人用見識換來了鄉愁,從未走出過的人,雖然沒有鄉愁,可終究,他們也不知,鄉愁到底是個啥滋味。

人生之悲,莫過於無家可離,離不了家。其次,才是無家可歸,歸不了家。

也許瀟灑地走遍天下,再帶些鄉愁回家過年,這才是普遍令大家嚮往的人之常情。

我思念家鄉,也想知道那相關,究竟在何處……

《鄉關何處》讀後感 篇6

野夫是個講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沒有江河般的波浪翻滾,有的是脈脈的清流,帶你走回到故鄉的路,順著時間,逆流而上。

有人說時間是最殘忍的,它會把回憶像剝洋蔥一樣帶著血絲剝到你的`面前。讀野夫的故事,會有那個時代的風撲面而來。

他說幽人蘇家橋,總讓我聯想到竹林七賢。他們所追求的,是自己渴望的生活和自由。說阮籍猖狂,不拘禮,是他厭棄世俗的晦暗。他作《東平賦》、《亢父賦》,借風土之汙穢,言社會之黑暗。蘇家橋雖曾做得老師,學問也高,那行為方式卻極不相稱。真悲真喜,敢怒敢言,卻也有真性情。這位蘇老師好酒,酒後的行為更為任誕。不過也不及阮咸與群豬共享大盆飲酒,那情景略想一想就令人忍俊不禁。蘇家橋還有魏晉裸袒之癖好,未服用五石散,僅飲酒就燥熱不可耐。這樣一人,或許只適合生活在那個風度時代,享受自己真正的自由。

自由其實並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比如不想做官,不想當值。

野夫的故事裡還有另一個“奇人”,不,我們應該稱他做“神人”。在這個英雄氣概幾乎蕩然無存的末世,出現這樣的俠骨風氣之人是精彩之至的。他就是王琪博,兄弟眼中的“王七婆”。

聽名字,並不覺得這是個出彩的人物,卻掩蓋不了他一生的光華。酷愛帶刀,瘦削高挑,骨子裡透出的狠勁兒。我想不到任何一個人能與他相比。人到中年仕途失利,轉而寫詩作畫,卻仍能弄得出名堂來。野夫說過寫詩時他是琪博,玩兒刀時他是七婆。這個奇男子雄赳赳氣昂昂的在三十年裡遊走於詩與刀之間,不怕失敗,不怕衰亡。他身上有烈性,烈得像俄羅斯的伏特加,又經得起沉澱與存放。越久,越烈,越洌。少年時,他拔刀護母;上學時,成為全村唯一的大學生;年過三旬,生意場上失利,仍能從頭來過。王琪博是生來就懂得拼殺的人,他相信,世上沒有什麼能攔住他的。哪怕是油盡燈枯時,也依舊身手矯健,和兄弟們重返張揚的青蔥歲月。

過著刀頭舔血,臂上刻詩生活的人,不由得讓人敬畏三分。

無論如何,都要生活下去,沒有永遠都輸的戰鬥,這是王琪博能告訴我的。

“窗外是行進著的夜,無窮的遠方,無窮的人們。我在生活,我還將生活下去。”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有人愁。所謂故人,在故鄉。

《鄉關何處》讀後感 篇7

這本書,我已經讀了六遍了,但我依然相信:我一直都是在淺讀,野夫心中真正的世界我還無法深深的體會和理解。他心中的故人故鄉故事所夾雜的酸楚的滋味,似乎任何人都無法體會,這是一種境界,但文字在感情面前顯得蒼白無力的時候,野夫卻給我們上了一堂思鄉回憶的具有深刻意義的文字課。

在他的回憶中,除了幽人蘇家橋有點比較迸鳴,是一種荒野奔命和絕谷鬥殺的驚駭之聲。

劉鎮西的悲涼的人生和對社會的熱血有著怎樣的痛和恨,在他中年的黑暗裡,是怎樣地渴望生命的光明。

蘇家橋的歸隱人生,真實的性格,無不都是我們作為學者和讀者所期盼的人生。

......

出山二十年載,上半截心腦埋在故土,下半截身子飄蕩在異鄉。我們沒有他們的閱歷,我們沒有悲苦的深刻的童年。但,我們童年的額點點滴滴,故鄉的花花綠綠,無不在我們失落和絕望是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故鄉不一定最美,但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閃的那顆星。故人不一定最富有,但沒有他們就沒有純潔的童年和故事。

故事不一定最精彩,但發生在我們成為最真實的思念也只有它。“窗外是進行著的夜,無窮的遠方,無窮的人們。我在生活,我還將生活下去”。

試著生活的`道路走成拖鞋,很痛,不過很真實。

曾經的曾經,都是過去。文字的記載,都是歷史。

但,沉在我們心中的那份情感和感覺,任何文字和表達都承載不了。

但願那份回憶能喚起現實的我們想哭的思考。

希望故鄉的半邊天都是藍色的。

但願故鄉另外的半邊天都是我們的甜甜的記憶。

《鄉關何處》讀後感 篇8

《鄉關何處》裡,描述到當一個人漸漸習慣已有的幸福時,你要其面對突降的災難時,終也會不習慣。而當一個漸漸習慣生活在貧窮痛苦的日子裡時,你突然要其生活在幸福安穩的日子裡,也是會不習慣的。

不得不說,《鄉關何處》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的書。以至於我下決心看到晚上兩點,也要把它看完。整本書裡的那些前輩,真的是令人景仰。淵博的學識,無論是古典文化,還是西方藝術,樣樣精通。尤其讓人敬佩的是那高尚的品德,與世無爭的生活哲理。必須承認的一點是,從《鄉關何處》裡,真的讀出了非常多的東西。但最令我感到的還是墳燈這一章,關於外婆的回憶。

自己從小是外婆帶大的,所以對這種情感特別能夠體會。最令我感動的是,當有一次,作者的太過壓仰的父親,終於對作者進行了毆打,以發洩自己的痛苦,是外婆哭著用身體包圍著作者,結果左手無名指被誤傷一棍,竟被打的骨折,而她也一直隱忍著未去醫治,至死那個手指依舊還彎曲著。多麼相似的經歷,從小也是外婆帶大,也是在外婆的保護下。還記得有一次,外公要打我,也是外婆用手替我擋的棍子,導致了手指雖未骨折,卻也受了蠻重的傷,而且也是相似的隱忍著,未去醫治,後來竟落下雨天手指會隱隱作疼的病症。讀到這裡,不禁有種想哭的衝動,內心深處的那種柔弱被完完全全的勾顯出來了。才發現,原來,人是這麼一種脆弱的動物。

文革距離我們這一輩已經太遠,遠到我們似乎已經漸漸忘記那個瘋狂的年代所造成的`傷痛和悲劇。是的,所有的過失和悲傷,在幸福面前都會慢慢融化,漸而被遺忘。只有那些親身經歷的人,才能知道這是一種怎樣的痛,永遠隱在心裡,任時間流過,而痛楚卻只會越來越尖銳。突然發現,自己也已經漸漸忘記文革了,想到這裡,不由的有些羞愧。是的,我們並不應該去牢記過去的痛苦,但我們至少不能忘記痛苦。

整本書,令我感到非常的惋惜,不僅惋惜那些大家們的命運,也憐惜中國文化的命運。那些大家們無一不是深諳中國古典文化的精髓的,卻又一一被時代所給困殺。畢竟他們的高風亮節,在當時,肯定是不能夠被時代所容忍的。“當一個時代大多數的人都是瘋狂的時候,清醒的人反而會被說成是瘋狂。”現在看來,這一句真是至理名言啊。我們現在還很好的繼承著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有幾人,至少我自己是沒做到的。並不是顯得憤青,或者想批判些什麼,只是真心覺得我們在往前瞻走的同時,有些東西是不能丟的,否則民族便不成其為民族了。

人不能總帶著記憶跑,但是要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帶著經驗往前走。

《鄉關何處》讀後感 篇9

散文一直不是我喜歡的型別,從文學上來看,需要有一定的文學細胞且有文藝範兒的人,才能很好的理解散文的美,對於我來說,既沒有文學細胞,也不會裝文藝,散文對於我來說,一直都是提不起興趣的型別。在好友的推薦下,我才抱著嘗試的態度,去嘗試讀一讀這本書。

閱讀之初,好友春紅已經給我灌輸了這本書的基調——有點悲傷。我原以為,這又是一部描寫愛情的散文集,因為太多的散文就是這種型別。但是當我讀完第一篇文章後,我發現,這並不是我喜歡的型別,也不是我想象的那種情愛的散文,而是懷舊,是對故鄉、故人、故事真實情感的抒發。於是我,懷著對作者的尊重,對好友的最終,讀完了這本書,不得不說,我被作者那樸實的情感所吸引,那種飽經滄桑的經歷,充滿無奈的生活,活生生的反映出當年作者身邊人的身邊事,無奈,辛酸,被生活所折磨,我彷彿看到了,從抗戰到80、90年代的社會的樣子。

作為一個90後。我或許沒有親身經歷過80年代甚至抗戰,平淡的生活。但從我童年的經歷來看,當年的生活一定是非常的艱辛,非常的不容易吧。記得我都還用過一分錢,兩分錢五。

那個年代。雖然會有很多弊端。但是較80年代,甚至抗戰年代而言。人民可以做主,社會還沒有那麼專制,言論還是比較自由。作者身邊的人,如果還活著,他們一定會羨慕現代i的生活。可是有大多的人已經作古。他們已經看不到現在生活的樣子。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活著就已經很好了。想想現在的我。其實和作者有相同的地方。從作者的.文章來看,是一個比較悲觀的人。悲傷的情緒是他的主線。和我一樣。作者也是重感情的人。我能夠理解到作者的那種心酸和無奈。看完之後,突然想回到當年的時代。去看一看作者當年生活的樣子。可是沒有機會也不可能。就現在社會而言,我可能是一個不入流的中年。本想說是青年,但想想自己已經二十七八了,也是中年人了。

生活還在繼續,時代還在發展。我也有我自己的目標。不管怎麼樣,我都要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