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習慣》讀後感

讀後感1.37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習慣》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習慣》讀後感

《習慣》讀後感1

《高效能人士的七大習慣》是一本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書,裡面清晰的介紹了七個習慣,並加以分析。這些習慣其實就是一個整體,它們可以互相影響。在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對我啟發最大的是書中介紹的第三大習慣“要事第一”。

在有限的時間內,有些事情不做也是可以的。必要時也可以拒絕。但是哪些事情必須首先去做?哪些事情可以延後?按照我們常人的做法,都會習慣的把急著完成的事先做完,再去解決其他問題。自以為這樣做是最有效率的',結果往往恰得其反。很少會先去分析每件事情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沒有去分辨什麼是要事什麼是急事。想要做一個有效能的人,不管是在學習中,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應該記住一個原則“用少量的時間去處理急事,將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賴保持效益和效率的平衡”

大家都知道,高效能人士是能夠堅持跟進的人,想要做到“要事第一”,我們可以做好每日計劃表或每週計劃表。把所有需要完成的事情列出來,再根據自己的目標需求分析每件事對自己的重要性,儘量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雜事,然後按照重要性的順序從大到小開始完成。

書裡面的知識對於作者來說可以使他所認為的真理,對於我們來說他們是優秀人的經驗,我們想要真正的提高效能,肯定是需要我們付出實踐的,實踐才是真理,加油吧!

《習慣》讀後感2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幫助人們走向成功之路,有時甚至可以決定人生和命運;而壞的習慣往往讓那些向成功的頂峰攀登的人半途而廢,甚至前功盡棄。這樣的報道大家可能看過很多了:一名只有高中學歷的人去應聘,面對著都是高學歷的競爭者,他的成功機率幾乎等於零。結果,因為只有他習慣性地撿起應聘現場不知誰人亂丟的廢紙,放進垃圾箱,讓招聘者看到了這個人的素質和修養,於是他被錄用了。 我想這是良好生活習慣改變人的命運的一個典型例證,也許,正是因為爭取到了這份工作,這個年輕人開闢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本來,保持公共環境衛生,人人有責,但有些人往往視而不見,有些人卻能自覺遵守,在這些生活小事中,流露出一個人對待生活、對待社會的態度;反映了一個人素質的高低。 我們要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為,良好的生活習慣屬於 德 的範疇。我們不妨做這樣一個比喻:道德和人品就像火車的方向和路軌,而人的才能就像火車的馬力。如果方向、路軌偏了,馬力再大也無濟於事,甚至適得其反。 如何才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呢?首先要做的就是大量閱讀和吸取那些對修身養性十分有益的古今哲人名著中的養分。有了知識,有了道德,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具備了優秀的素質,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一切問題的關鍵所在是:認真看書學習,充分吸收人類文明的成果。

《習慣》讀後感3

“一個孩子樂觀自信,不怕失敗,活躍而有創造力,人們會說:‘這個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若一個孩子缺乏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動攻擊別人,人們會說:‘這個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礙。’”看到這一段,突然讓我想起來曾參加了一次兒子學校組織的講座--孩子的心理健康。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的豐富,作為家長的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孩子們的吃穿和學習,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現代社會只有具有健康的人格才能稱之為一個健康的人。

教育工作這麼多年,遇上過形形色色、各種性格的學生,有的活潑開朗、積極向上;有的內向、膽小、話少;也有的蠻橫、惹是生非。前一類學生大部分是成績優秀,人見人愛;中間的一類學生默默無聞,常是被教師忽略了的那一群;而最後一類就是我們常說的問題學生,讓人頭疼,究其原因,我認為這類學生的家庭教育都多多少少存在著一些問題。就拿我們班的'周慶翔為例吧,雖然他不是家中的獨生子(上有一個姐姐),可也是父母唯一的兒子,別視為掌中寶,從不捨得罵一句,更別說打了,以至於養成了他現在的這種目無尊長、不懂規矩的個性,老師常拿他無能為力,請其家長配合學校一起教育,家長也一口答應回家會好好教育,可每回都只是說說而已,第二天到校問他:“昨天回家你爸媽教育了你沒有?”“沒有。”只見他一臉的高興。哎!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真讓我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再次借用一下孫老師的話:“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真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好好地閱讀一下孫老師的這本書。

《習慣》讀後感4

說實話,我一直不喜歡這種說教類的書籍,因為之前看過李開復的做最好的自己,覺得他寫的還不錯,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他提及最多遍的書籍,恰巧舍友不久前買了一本二手的,就順便拿起來看了。

確實,看的我頭暈腦脹,也許是翻譯的問題吧,內容寫的'很粗糙枯燥,有或許這本書在我現在的年齡看來還沒有什麼較為顯著的效果和感觸,可能比較適合工作人士看吧。誠然,本書所講的七個習慣,是成為一個高效能人士的最好原則,作者總結的很一精一闢,概括了很多方面,雖看起來太過於理一性一,也不乏人一性一化。作者所說的七個習慣分別是,習慣一——積極主動、二——以終為始、三——要事第一、四——雙贏思維、五——知彼解己、六——統合綜效、七——不斷更新。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處,其一是作者對“效能”的定義——“產出與產能必須平衡”換句話說,就是必須明確自己的能力與位置,不能過分提高目標而忽略自身能力,要實事求是。其二是作者在全書結尾部分引用的一愛一默生的話“只要我們堅持幹,事情就變得容易了。這並非因為任務的一性一質變了,而是因為我們辦事的能力增強了”,真是說到心坎上去了,很多事情都是貴在堅持的,有些時候並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

這種書,在我看來,很多事情其實都懂,就是很難付諸實踐,看書的好處之一就是增強一種應該怎麼做的意識,讓我們冥冥中可能不知不覺就這樣做了。涉略即可不必深究,是我的看法!

《習慣》讀後感5

今天,爸爸給我買了只蛐蛐,作為我當上“三好學生”的獎勵。

一回到家,我便把它從那小得可憐的紙盒中拿出來,擺進一隻大缸中,又往缸裡放了一些泥土,供它挖洞時使用。可是,也不知為何,蛐蛐一被擺進缸裡,就縮排一個角落,怎麼也不肯出來,我用食物引誘,用東西驅趕,都無濟於事。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懷著疑惑的心情,我去請教了爸爸,爸爸猜測說:“這些蛐蛐都是人工孵化出來的,它們也許從小就呆在紙盒中,習慣了那樣的環境。所以,當你把它放到大的`環境中時,它反而會感到害怕。”“那我現在該怎麼辦呢?”我急切地問。“你把買來時那隻舊紙盒拿出來,放到它的面前,說不定它會鑽進去的”,爸爸回答道。

我將信將疑,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出那個紙盒,放到蛐蛐面前。這時,“奇蹟”發生了。蛐蛐先是一愣,然後便像著了魔似的,拼命往盒子裡擠。經過好幾分鐘的努力,它總算從窄窄的洞口鑽了進去。紙盒實在是太小了,蛐蛐擠在裡面連爪子都伸不直,身子也轉不過來,比呆在監獄裡還難受。然而,它卻悠然自得添理著觸鬚,看上去開心極了。

我驚呆了,情不自禁地感嘆道:“習慣的力量,真大!”

……

是呀,習慣的力量是無形而巨大的,它幾乎可以主宰一切,甚至你的人生。所以,我們應該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壞習慣,養成好習慣,做習慣的主人。作文

《習慣》讀後感6

今天看完了一篇文章叫《父母必知:決定孩子命運的7個習慣》一個人必須養成一個好習慣:我長大了,從識字的那一大起,爸爸便給我訂閱了許多報,我翻開那些書,頓覺發現了一個奇妙美麗的世界,也結識了不少新朋友:白雪公主、尼爾斯……從此,我每天回家首先做的便是看書,慢慢地我養成了看書這個好習慣,因為書不僅給我知識,還給了我無窮無盡的樂趣。每天晚上,坐在燈光下,看著那一行行鉛字,忽然,它們變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跳啊,跳啊。多麼有趣呀!這難道不是一種享受嗎?

讀書是一種好習慣,讀書會增長知識,使我們瞭解更多課外知識,瞭解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每天鍛鍊也是一種好習慣,

考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開拓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為了實現這些夢想,孩子們每天埋頭於功課,卻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

這件事,就是“堅持每天鍛鍊身體”。即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做一些適合他們的運動,長期堅持,以達到強健體魄、促進心智的效果。

堅持每天鍛鍊身體,不僅是在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是在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鍛鍊身體,使很多人獲益匪淺。

生命在於運動。每天鍛鍊身體,能強身,更能強心。

那麼還有哪些哪些是良好習慣呢?學校每週都有一項重點常規養成訓練,比如,穿戴整潔,物歸原處,學會傾聽,認真作業,按時就寢等等,都是我們應該養成的好習慣。只有養成了這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才是真正優秀的學生。

養成一個好習慣對我們很重要,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堅持良好行為,養成良好習慣,爭做優秀學生吧。

《習慣》讀後感7

人的習慣是很重要的看一個人的習慣就能看出這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習慣有好和壞有的人習慣常看課外書這就是一個好的習慣看多點課外書能增長字的知識和對一些事物的瞭解能促進我們的學習進步。有的人習慣作弄別人這就是一種壞習慣就拿習慣看課外書和習慣作弄別人來對比一眼就可以看出喜歡看課外書的`人是一個好學勤奮的好學生而一眼就看出喜歡作弄別人人是一個在別人的心中是一個大壞蛋學習成績一定很差什麼也不會做時常搞三搞四這種人就會很少朋友甚至連一個朋友也沒有所以良好的習慣對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還有讀書也有不良的習慣許多同學在閱讀的時候速度很慢這是由於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造成的。

常見的不良習慣有幾個方面:一見到生詞和生字就聽下來不會跳過去閱讀下文不會聯絡上下文猜測文字的意思在心中默讀或小聲地逐詞朗讀不斷回視已經讀過的內容。

以上幾種不正確的閱讀習慣不但影響閱讀的速度而且影響對文章大意的正確理解通過以上的幾個例子說明一個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來說是很大作用的我們人人從小就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例如玩完或者吃完東西都要去洗手不要隨地扔垃圾多看一些有意的課外書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以有不良習慣的人要把壞習慣改掉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這些良好的習慣會讓我們做什麼事都會成功。

《習慣》讀後感8

現在社會的人普遍處於一個精神壓力十分緊張的狀態,為了生活不比別人差,不惜把自己弄得落魄不堪,雖然這種追求的代價顯而易見,但也於情於理。

雖然每個人的生活追求不一樣,但以本人的淺見,只要生活過得去,能夠了解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追求什麼,追求的事物有何意義,追求的事物有何好處, 心靈上得到滿足,那就是最大的滿足,應儘量把所有的追求簡單化,習慣化,不然物質上再多的滿足那也不是真正的滿足,會有多少人願意孤身一人居住在一棟金碧輝煌的宮殿呢,那心靈上的空虛是冰冷的是引人匱乏的。追求都源於我們的生活的思維習慣,沒有思維習慣的魔力,是不能讓我們有這麼多異於常人的想法。

在粗略的閱讀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後,一個感想,那就是,理論與實踐的距離會有多遠?儘管書上內容所教授的知識是得到論證的值得肯定的,但是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呢?是不是能應用到每一種對事對人的方法上呢?我對此有一些疑慮。

撇開其他特殊情況與特例,這本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為人處世的的方法,更多的'是對這個社會的深刻感悟。讓我更瞭解自己更能改變自己,讓我瞭解並應用多種思維方式,也讓我明白,由人組成的社會,由社會改變的人,是一個協作增效的整體,沒有個人就沒有社會,正是因為有個人的發展,人們相互學習的發展,社會才發展的如此迅速,也正是人們不斷激發自己的才能與潛力,社會才有如此明顯的進步。

《習慣》讀後感9

《習慣決定命運》這本書共介紹了可以受益終身的14個好習慣,我對其中三個有較深的感觸,它們就是勤儉的習慣、積極主動的習慣和參與的習慣。

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隋文帝楊堅在稱帝后曾經說過:我什麼都不擔心,唯恐重蹈因朝廷不清廉而被百姓推翻的覆轍,所以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處處注意節儉,把國家治理好,百姓才會擁護我。勤能興家,廉可富國,隋文帝以身作則。相反,隋煬帝的生活是很奢華的,導致其坐吃山空,成為亡國之君。

人人都必須要注重勤儉節約,要知道,再多的東西也有被用完的'時候。假如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資源都被用光了,那會是什麼樣子呢?若不想過上這樣的生活,我們就應該從現在開始,立刻行動,為國家節約一點資源,讓未來更加美好、更加繁榮。

養成積極主動的習慣培養積極主動的習慣,精髓就在於承諾與責任,一個敢於承諾、敢於負起責任的人,強烈的自尊心和使命感就會驅使他採取積極主動的方式去達成自己的目標。在不斷的承諾與達成的過程中,信用、信心以及影響圈都會持續擴大,從而實現能力的不斷提升,最終可以將積極主動吸收為自己的一個優秀習慣,從中受益終身。

養成參與的習慣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應該重視在團隊工作中的重要性,把自己和團隊結合得完美無缺,充分發揮自己在團隊中參與的習慣。要知道社會就像一個大機器,必須把自己看做是一顆不可缺少的螺絲釘,在參與中獲得快樂。

通過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習慣的力量是無窮的,也發覺工作對我而言不僅僅只是體現自身價值的一個方面,也是我對生活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讓自己變得富有激情,更具效率,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習慣》讀後感10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習慣》。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卡羅爾決定要為她的鄰居史密斯夫人做點兒事情,以表示友好。卡羅爾連續五週為史密斯夫人烘烤了餡餅,第六週卡羅爾很忙,沒有給史密斯夫人烘烤餡餅,史密斯夫人很生氣。

我覺得史密斯夫人做的有點過分,卡羅爾又不是史密斯夫人的僕人,卡羅爾為什麼必須要為史密斯夫人一週烘烤一個餡兒餅給史密斯夫人吃呢?

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我每一次做作業時都需要媽媽的幫助,才可以順利地完成作業,時間長了我就把它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因為媽媽太忙了,沒有幫助我檢查作業,結果,我的作業完成的`很不好,我把這都怪罪到媽媽的頭上,一回到家我就生氣的說:“都怪你,害得我因為作業有錯題被老師批評了。”媽媽連忙說:“都怪我太忙了,也沒有時間幫你檢查作業。”後來我一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太依賴媽媽了。想到這,我趕緊向媽媽道歉說:“媽媽對不起,自己的作業要自己檢查,我不該怨您,是我太依賴您了。”媽媽聽了欣慰的笑了。

從這件事中讓我明白了對於他人的友善之舉,我們常常心存感激,但很快就會習慣了這種感激,用不了多少時間,我們就會把它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我感謝媽媽對我的幫助,以後一定要做一個好孩子,不再惹媽媽生氣。

《習慣》讀後感11

養成好習慣,在某些人看來可能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但是我認為,只要有恆心,就一定能養成。

這篇文章為現代散文家梁實秋所作,一共講述了五種好習慣,大家都不陌生,有清晨早起、對長輩要有禮貌相待、時刻為他人著想、會利用閒暇時間和要會吃苦耐勞等。其中,第五種最令我難忘。

前面四種好習慣,很多人都會說自己做到了,而第五種呢?如今,吃苦耐勞的精神在社會上已經不常見了,有些人因吃不完而浪費,有些人開始追求奢侈品。每天都有成千上萬噸的'糧食被倒進垃圾桶,每天都有愛慕虛容的人買下外國的奢侈品。惡衣惡食,不足為恥,豐衣足食,不足為榮,這是個人修養上應有的知識。我們宜從小養成儉樸的習慣,更要知道物力維艱,竹頭木屑,皆宜愛惜。

還是說說我自己把!以前,我是一個很浪費的孩子,經常把吃不完的飯菜倒掉,在讀了《養成好習慣》之後,我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和古人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最近,我每天都把飯菜吃光呢!我以前還是一個傲驕的人,在家裡好吃懶做,總覺得父母對我好是應該的,自己什麼都不用做,而現在呢,我已經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啦!

好習慣離我們並不遠,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能夠養成!

《習慣》讀後感12

最近閱讀了《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這本書,好習慣是一種獨特的力量,好習慣是一種堅忍的品性,好習慣孕育著超凡的智慧,好習慣閃現著魅力的火花。育人必先育己,我們平時要求學生養成很多的好習慣,其實我們的好習慣是最好的行為典範,是最有力的無聲語言。

給“特殊學生”特別的關愛。俗話說,十個手指伸出來總有長短。我們的教育物件--學生,相互間也存在著差距,這是無法迴避的。有人說,教師要做到“一切為了學生”不易,而要做到“為了一切學生”則更難,此言不無道理。

對於特殊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些孩子不是畸形兒,他們是人類無限多樣化的花園裡最脆弱、最嬌嫩的鮮花。”所以,教師就更要親近他們,鼓勵他們,用愛點燃他們的心靈之燈,使其幸福地成長。

如“一個學生一個世界”。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不同的脾氣性格,不同的習慣,不同的優點缺點,人無完人,同樣,人人都有閃光點。還有“主動問候學生”、“善待發言錯誤的同學”、“學會傾聽”、“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等習慣,既然已經養成,又是專家建議和肯定的,當然一定要繼續保持。

《習慣》讀後感13

在人的一生中會養成許多不同的習慣,而人的習慣又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的。這其中有許多好的習慣,也有一些不好的習慣。

“藉口”就是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不良習慣,而且一旦形成很難根除。這是一種十分可怕的`消極心理暗示,它會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效率低下甚至沒有效率,會讓你一事無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遇到事情,我們經常會尋找一些藉口為自己開脫,甚至已經習以為常,且耳熟能詳,或許我們已經習慣了“藉口”,而且也習慣了別人的“藉口”。

讀了《別讓藉口成為一種習慣》後,我的心裡多了幾份感慨,更多的是慚愧。

在日常工作中,我有時遇到事情往往第一時間不會從自身來考慮問題所在,包括自己周圍的許多人也一樣。有時,因為自己出門遲,又加上交通阻塞,上班遲到了,但第一時間卻把責任全怪在“堵車”。卻不會找自己的原因“怪自己出門遲,如果早一些出門的話,那麼即使路上有點堵,我也不會遲到。”

學生考試沒考好,我們會找藉口“學生上課不好好聽,課後不認真完成作業,學生懶、笨等。”卻不會第一時間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我們的課堂學生是否感興趣,佈置的作業是否適合每一個學生,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嚴格要求自己,踏踏實實工作,與其成為一個人人都不喜歡的藉口專家,還不如成為一個人人尊敬的工作能手。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多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學會負責,學會承擔。以身作則,自己所做的事情自己承擔,好的壞的都有勇氣承擔。

《習慣》讀後感14

老師,同學們都說:播下一個行為,就獲得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就獲得一個命運。今天我就來介紹一本改變大家一生的好書:《一生中要養成的一百個小習慣》。

這本書是爸爸給我買的,通過閱讀,我越來越覺得這本書對我的重要,我也希望通過我的介紹,大家也能喜歡它。

這本書有十五章,每一章都講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好習慣,每一章都分為幾個小節來寫,每一小節開始,是講這個習慣要做的行為,和做法,然後又舉幾個成功人士的真例項子,為了更加堅定我們養成習慣的決心,在其中還摻入了著名人物的名言,最後,作者用幾句簡短的句子來概括這個習慣的重要和作用。說真的',這本書對我的一生來說十分重要,如果不信,我可以舉自己這個例子來證實。

以前上語文課,我從來都不積極發言,就算被老師叫起來,我也是膽膽顫顫,腿一直髮抖,也是這個原因,導致我每次去選拔廣播員和主持人時屢次失敗,當時我都以為自己對語文真的失敗了,但看了這本書後,我從新振作起來,並且信心十足了,正像愛默生說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我十分贊成,因為我也開始相信:有了自信,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所以現在,我每次上語文課我都是積極地發言,成績也步步高昇。大家也許也知道這本書的神奇了吧。

想要改變自己的一生,使自己的一生充滿意義,那為什麼不來看看這本書呢?

《習慣》讀後感15

說實話,我一直不喜歡這種說教類的書籍,因為之前看過李開復 的《做最好的自己》,覺得他寫的還不錯,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他提及最多遍的書籍,恰巧舍友不久前買了一本二手的,就順便拿起來看了。

確實,看的我頭暈腦脹,也許是翻譯的問題吧,內容寫的很粗糙枯燥,有或許這本書在我現在的年齡看來還沒有什麼較為顯著的效果和感觸,可能比較適合工作人士看吧。誠然,本書所講的七個習慣,是成為一個高效能人士的最好原則,作者總結的很精闢,概括了很多方面,雖看起來太過於理性,也不乏人性化。作者所說的七個習慣分別是,習慣一——積極主動、二——以終為始、三——要事第一、四——雙贏思維、五——知彼解己、六——統合綜效、七——不斷更新。()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處,其一是作者對“效能”的`定義——“產出與產能必須平衡”換句話說,就是必須明確自己的能力與位置,不能過分提高目標而忽略自身能力,要實事求是。其二是作者在全書結尾部分引用的愛默生的話“只要我們堅持 幹,事情就變得容易了。這並非因為任務的性質變了,而是因為我們辦事的能力增強了”,真是說到心坎上去了,很多事情都是貴在堅持的,有些時候並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

這種書,在我看來,很多事情其實都懂,就是很難付諸實踐,看書的好處之一就是增強一種應該怎麼做的意識,讓我們冥冥中可能不知不覺就這樣做了。涉略即可不必深究,是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