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局外人》讀後感共14篇

讀後感2.63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局外人》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局外人》讀後感共14篇

《局外人》讀後感 篇1

現在的我們是不是這樣的人:

對一切漠不關心,為人淡然超脫、處事與世無爭、工作本分守己、生活平庸普通;

參加葬禮,除了正常的流程中規定的安靜外,心理感受不到到任何悲傷的情緒;

葬禮結束後,就依舊按照自己過去生活的節奏各奔東西;

面對“是不是愛過”的問題時,用網路上的標準答案回答時,心裡想的是“這個問題毫無意義”;

在被邀請做別人的朋友時,其實心裡想的是“做不做都可以”;

在面對公司新的工作安排時,心裡想的是“這個安排其實可有可無”;

在被問到是否願意改變現在的生活時,心裡想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其實都差不多”。

現在的社會是不是這樣的社會:

媒體不報道客觀的事實,只深挖會被大眾感興趣的熱點;

即便是通過簡單的調查就能發現的真相,也通常被人們的主觀臆斷所忽略;

輿論僅僅依靠眼前部分的現象便對事件中的相關人進行宣判甚至是懲罰;

在《局外人》中,這樣的人被這樣的社會判處了死刑。

很多書評都在說,在當時,這樣的社會是荒誕的,默爾索的命運並不取決於命案的客觀事實,而是取決於審判員和民眾如何看待他在母親葬禮後沒有悲傷、葬禮結束後我行我素這樣的生活方式或者生活趣味的看法。民眾的意識形態超越的'法律機制、進而影響法律判決的社會肯定是荒誕的。

但是,在現在,這樣的人不荒誕麼

不會因為親人的離去感到悲傷;

不會被愛情和友情所牽絆;

不會對周圍任何事件和人產生積極的應對;

堅信自己所堅信的,執著於自己做執著的。

在當時,這樣的人被這樣的社會判處了死刑是荒誕的,但是,在現在,這樣的人要在這樣的社會繼續生存,的確需要改變,不要輕易提倡做人要真實,要對抗荒誕的社會。因為荒誕的社會就是由荒誕的人組成的,默爾索不是不合群,他只是一群人之一。

海灘上目睹命案的圍觀者、關注熱點事件引導媒體報道方向的民眾、法庭上和法庭外關注這個夏天兩起命案的所有人,他們都是默爾索。

改變荒誕的社會,需要從荒誕的人做出改變開始。

《局外人》讀後感 篇2

“面對這充滿預兆和星星的夜,我第一次敞開心扉,欣然接受世界溫柔的冷漠。我感到我與這份冷漠如此相似,親如手足。我覺得我過去是幸福的,現在也是幸福的,將來也將如是……”

這是加繆的小說《局外人》結尾部分,文中的主人公是即將走向刑場的'人,我們一般都會認為生命的終結便意味著一切都結束了,而在這篇小說裡,對默爾索來說卻是最好的結局。因為,他是局外人。自始至終都是。

在這篇小說裡,我最感興趣的是庭審現場,作為被告的他在庭審現場卻好像是個外人,而檢察官竟然以他“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流淚”作為重要依據而判處他死刑,卻對槍殺阿拉伯人的緣由不去追究。荒謬至極。

加繆被視作是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存在主義的中心思想是認知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存活過程中的孤獨、黑暗、絕望和被拋棄。便是整個生命中的大本真,一切條條框框的規則都是無意義不重要的。

默爾索對一切都持無所謂的態度,命運會怎麼走向他似乎也毫不在乎,彷彿這個世界和他毫無聯絡……他是別人眼中的冷血動物,但他卻只為自己而活,即便到最後,他也“只盼望行刑那一天能聚集許多觀眾,用充滿厭惡和憎恨的喊叫聲送我一程”。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他的確一無所有,而且很快連生命都要失去。但他的一切都由自己掌握,他從未違心做過一件事,他在這個世界上真實地存在過,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幾個人是默爾索那樣的?我們隨波逐流,被身邊的人左右著自己的思想行為,渴望在每個人心目中樹立一個“完美形象”,好像才不枉度過此生,卻往往忽略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局外人》這部小說雖然看起來有點荒誕,但這卻給我們每個人提了個醒:不管我們今後的人生之路還有多長,都應該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有沒有背離過內心。其實,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選擇做個隱形的局外人。

《局外人》讀後感 篇3

初讀這部作品,我只能感受到莫爾索的冷酷無情和他那“那與世無爭”的頹態,好像這個世界與他並無關係,就連母親去世這樣與他有密切關係的事也根本不被他放在心上,加繆對這顆像被冰凍了的心的刻畫簡直妙極了:“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楚。”

整個小說都是選用一種與主人公性格一致的枯燥、呆板、閃爍的語言風格來連線全文的。作者選用這些超乎尋常、刻意追求的語言來宣揚人生的荒誕和無意義,主人公在多人眼中是荒誕的,眾人在莫爾索的眼中變是荒誕的。整部小說如演一幕滑稽的小丑劇,所有人包括觀眾都是荒誕的'。加繆在這之中為我們提示了社會的醜態。

然而度娘說加繆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揭露社會荒誕的層面,原來他揭露荒誕的終極目的是要指向人們對本身的追求。在加繆的荒謬論中有一個有名的論點:“人生沒有希望但不包含絕望”所以要活得真實而不虛偽,莫爾索就必須堅持下去,哪怕是苟延殘喘,並不是不願迂迴,而是沒有退路可走。

倘若這樣一想,莫爾索怎麼好像又變得有點正面了?是的,莫爾索式的冷漠,具有積極反抗的基調,不失為一種大智大勇的精神,在精神上戰勝了荒誕,獲得了自由。

看文中的這一段“我喝了咖啡,想抽菸。可是我猶豫了,我不知道能不能在媽媽面前這樣做,我想了想,,認為這不要緊。我給了門房一支菸,我們抽了起來”平淡不驚的活著實刺激著讀者,使人感受到他的確是一個幸福自由人。甚至,當他坐在被告席上等待判決的時候,他仍無動於衷,他只覺得“這麼一個老故事重複來又重複去,真叫我煩透了。”諸此種種,無不彰顯著莫爾索身上那種淡然的氣質,他對於一切都是那麼滿不在乎,這大概也就是他幸福的源了吧。

可以說,局外人並不只指莫爾索一個人,而是許多具有相同生活狀態的人的代表,莫爾索的意義也正在於此。作為一個人,他是特別的,但普通卻往往富於特別之中,他身上有太多太多人的影子。莫爾索的個人世界也便成為一類人共有特質。也正因為有對莫爾索的探知,我們才能更深入地認識“局外人”這種現象。

《局外人》讀後感 篇4

我記起我參加過三次葬禮。

第一次是小時候,跟著大人瞻仰了那位遠房姑姑的遺容,青灰色的面龐讓我有點兒害怕。可是,之後我和姐姐在這家的院牆外一起閒談瓊瑤的一部小說,談得不亦樂乎。是的,沒有悲傷。

第二次已是我婚後,我正處於焦頭爛額的婚姻中,奶奶過世了。讀大學之前,奶奶都陪我良多,我總以為我以後會有機會回報她,可是在我最艱難的時候她去世了。我現在都在迷惑,到底我在奶奶葬禮上的痛哭,全部是因為奶奶的過世還是有一部分是為自己的不幸遭遇。我清楚地記得,在靈堂,在火葬場,在墳地,我都有神遊天外的時刻,恍覺世界一片荒謬,甚至有冷淡之情湧上心頭,我不愛奶奶嗎?直到今天,她的`死仍令我難過。可在她的葬禮上我覺得自己變成了半個演員。葬禮,似乎是哭給全世界看的一場表演。

第三次參加的是老公大娘的葬禮。因為我與那個堂嫂子關係不錯,回到老家我就跑到她家去忙前忙後地打下手,還戴了重孝。葬禮上我又走神了,在去埋葬的路上,我抬頭遠眺四野,田野蒼茫,我們都有歸途似乎又都沒有……

我覺得我理解加繆筆下的這位主人公,他在葬禮上無論怎麼表現都不能說明他不愛媽媽。可惜,世俗的目光殺死人。

我甚至覺得,他後來殺人與他母親的死亡有很大關係。他本身過得並不好,又失去了唯一的親人,雖然失去母親後他試圖通過尋歡作樂來解救自己,但對他來說,生活已失去了全部的意義。他已經徹底成了這熱鬧人間的局外人。

他被粗暴地論罪也沒有什麼可惜的,因為他已活成了世界的局外人。紅塵萬丈,可他的天地一片空茫,活不活似乎沒那麼重要了。

可是,他最後所有的念想都表明,他並沒有那樣滿不在乎,他也是期待活著的吧,期待希望能夠出現。

不信救世主的人,其實最期待救世主能救他不再麻木。

當一個人放棄自己,他就是局外人。反之,他永遠存在。

而我們大多數,都是在存在與虛無之間。不是嗎?

《局外人》讀後感 篇5

序言所論以及後文中主人公自己所述,皆指出在那場審判中當事人被隔離在外,被當作一個局外人,可是書名應該不是由此而出。

本書分兩部分,第二部分主要講審判的過程,而第一部分講了什麼呢,作者像記流水賬似的記錄了主人公在其母親死亡前後的生活瑣事及心理狀態。這種行文方式與主人公的性格,生活態度相當匹配:白開水樣,波瀾不驚。主人公的處事態度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這樣也可,那樣也行。他好像沒有什麼在意的事情,什麼都可有可無的,就連面對死亡的問題也沒驚起太大的波瀾。所以不是別人讓他處於局外人的位置,而是他自己將自己置於局外人的位置,他充當了他自己生命中的局外人。而他何以能活成這樣呢?我認為是因為他擺脫了道德,擺脫了宗教,擺脫了藝術,擺脫了生活中的.一切偽裝。他是如此客觀而又真實地活著,他的所言所行皆是他心中所想,外物於他都不重要,這麼說來,他倒是身體與靈魂合二為一了。

可殺人就是殺人,我不會替他辯解,儘管他沒有犯罪的動機,但他有犯罪的事實。而他能引起相當一部分人同情的原因就在於第二部分的審判中,整個司法集團將審判的重點荒謬地放在了主人公在其母親喪事期間的態度上,然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他是以一個殺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他的母親。

司法集團不惜張冠李戴,牽強附會,硬要把主人公塑造成一個冷血之人,一個天生的殺人犯,是因為他們實在找不到他的殺人動機。而且面對審判,面對罪行,主人公表現得如此平靜,毫無波瀾,既沒有痛哭流涕地懺悔,也沒有膽戰心驚得畏懼,更沒有巧言花語地狡辯。

他就那麼平鋪直敘地陳述自己的作案經過,這種平靜,似乎有些……藐視法庭?所以司法人員可能有些氣急敗壞。我也說不上文中主人公的這種處世態度好不好,似乎與道家的無為思想類似。這又讓我想到了所羅門王的語句: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一切都是捕風一切都是捉影當一切成為過去的時候你又得到了什麼如果一切都毫無意義,那我們的存在是為了什麼呢?

《局外人》讀後感 篇6

當初我們英文課讀這本書的時候,同學們都討論的很激烈,有覺得默爾索的性格不可思議的荒唐,有覺得默爾索很酷,而我想的是——為什麼他就能變成那樣的性格?不過世界上人那麼多,總歸有一個默爾索,所以也就沒有再鑽牛角尖。但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很複雜,而且也一直在變化,好吧,說遠了。

我把默爾索的變化分成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也就是開頭至殺人案,基本上可一看到默爾索無疑比起普通人缺乏了一些情感,但他是一種未經過reason的非常自然、無意識的狀態。他非常會觀察,對外界趨於客觀。這是他的nature,還未經過下意識的改變。所以他簡簡單單殺了個人,因為太陽太討厭了,這其實說得通不是麼?

第二個階段基本上cover了全文,從中間到那位牧師全算上。默爾索幹了件大事——對他來說,他也感覺到不一樣了。而對於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這可相當不可思議。所以法官問默爾索你愧疚嗎,所以marie一而再再而三地安慰默爾索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但默爾索壓根不覺得這是個那麼大的問題,監獄挺無聊的,但漸漸睡個十六個小時,再消磨過剩下的幾個,一天就過去了。唯一困惑,唯一讓自己煩躁的就是法官啊,或者marie,他們都和自己想得不一樣。法官還有那個養老院的director為什麼要說自己那麼多壞話,這種惡意讓默爾索很難過。監獄適應得不錯,可要消除和別人的矛盾(conflict)可挺讓人不爽的'。而這種不爽在牧師來的時候到了極點,所以默爾索又咆哮又生氣地跟牧師喊了一通。

說了之後,他——第三個階段。他覺得沒啥可在乎的了。他的結局只有一個——死亡。不是一時的自暴自棄,默爾索是真正接受了這個事實並無所畏懼。這個世界冷漠就冷漠吧,我有法子對待這樣的冷漠。而我死的那天,我可以期望的也就是一些人帶著對我深深的仇恨來看我的死刑。我只能期待這個,那就期待。

默爾索某種意義上算是局外人,因為他容不得一點虛偽,一點都不可以,這跟很多人都不一樣。但是他也跟大部分人一樣,想要活得舒服些,不然他為什麼折騰出來一個荒謬主義呢,也不過是不讓自己失望。最後死的那一刻,他肯定也是滿足的,至少他讓他自己變得滿足。

《局外人》讀後感 篇7

正值青春的我,在瞭解《局外人》中默爾索的故事後,不禁感慨,信誓旦旦地自稱是局外人的人,實則並非局外人。他所用理性對待的人和事,一切看起來都和他想的一樣,可有亦可無,但在我眼中,這其實均是他能擁有的了。

“今天,媽媽死了,或許是昨天,我不知道。”默爾索的這句話影射出他對這個世界的態度,母親的死,他並非無感,可直至母親下葬那會,他也未哭喪,守喪。在這個孝道的社會,默爾索無疑是被譴責的,可也有人會陪她做這些不合時宜的玩樂。與女友同居卻不談愛情,婚姻。插入鄰里的糾紛併為之開槍殺人卻無所謂朋友。這所有的一切,都令人為之困惑。

“生活是無法改變的,什麼樣的生活都一樣,我在這兒的'生活並不使我不高興。”這種想法與當今的“佛系少年”如此類似,可又不同。對於默爾索來說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認為既然這種命運選擇了我,而成千上萬的幸運的人卻同他一樣自稱我的兄弟,那麼他所說的上帝,他們選擇的生活,他們選擇的命運,又都與我何干?他是如此獨特,上帝的一切皆為他所憎恨,他的世界中,信仰、一切只能由自己來把握。這是令我傾佩的,一個人能將自己對生活、理想的態度賦予行動中是很難堅持的。

當默爾索走上刑場時,他心想:“體驗到了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愛,我覺得的我過去是幸福的,我現在仍然是幸福的。”原先的因證據不足,被判處罰及罰款,後在對方的“我控告這個人懷著一顆殺人犯的心裡埋葬了一位母親。”結局的鋃鐺入獄,死前的言語都多令人心生憐憫阿!

一個用局外人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生活,理性的處理自己的事物,可現實是殘忍的。一顆孤立、封閉的心是很難在社會中很好的生存的,人們會用慣性思考,認為的,來處理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一切,使所謂的特殊人或事消失。

簡簡單單的一本書,卻在敘述著一個不簡單的事。

《局外人》讀後感 篇8

不管歷史如何變遷,朝代如何更迭,一個特定的人,從他一生下來到死,都要面臨一個事實,那就是:人生只有一次;同時他也要一直思考一個沒有人可以替他解答的問題,那就是:他應該如何度過這一生?對於極端悲觀主義者來說,只有一次人生意味著虛無。歷史長河波濤滾滾,人是多麼渺小,取其一瓢,盡其一生品之而不得其味,就更別說要在這歷史長卷上留下自己的一筆了。

人生之於時間就如晨露之於四季,輕輕地來,默默地走,之後便找不到存在過的痕跡;而對於極端樂觀主義者來說,只有一次人生卻意味著全部。人啊,生在這個物質與精神並存的世界上,財富、功名、權利、地位同健康、幸福、愛一樣,是人生追逐的目標,而人生只有一次,這些目標卻如魚和熊掌一般,不可兼得。認為一次人生意味著全部的人,總是抱著一種“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心態,想要把所有東西都收入囊中,才覺得這唯一的一次人生夠完美。而我們一般人時而屬於極端悲觀者,時而屬於極端樂觀者,更多的時候是處於兩者之間,但是這樣的“中庸”位置是經過冷靜思考而採取的對人生要理性對待的態度,還是不得已而採取的應付世事的無奈之舉呢?這就因人而異了。

說到因對人生看法不同而採取不同態度來“消費”人生,法國作家加繆的《局外人》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這種思想。加繆持有許多存在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雖然他自己再三否認自己是存在主義者):他認為,世界是荒謬的.,現實本身是不可認識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生孤獨,活著沒有意義。

這種思想在《局外人》主人公莫爾索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莫爾索對人生各種悲歡變故冷漠淡然,麻木不仁,連對母親的逝世以及對自身的死亡都抱著局外人的態度。

加繆早期的思想在這部作品中體現得很明顯,他認為人生就是一串荒謬的事實,疾病,災難,死亡終究會到來,人生終究要歸於黃土,那麼因親人離去而悲傷,因朋友分離而痛苦,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又何必苦苦挽留,傷神費力呢?況且這一次的挽留並不會避免下一次的分離和傷痛,人生就是一串串不可避免的接踵而來的荒謬事實,這樣有什麼意義呢?他以為他就是這樣看透了人生,因此他小說中的主人公總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他所在的這個世界,對待他自己的生活。

《局外人》讀後感 篇9

說實話,沒怎麼看懂這本書,不知從哪總結此書,我特意百度一番寫下本文。我同樣在反省自己,為什麼自己寫不出來東西?哪怕一篇觀後感。

迴歸正題,《局外人》只是簡單的講述了主人公默爾索無意殺人案的始末。描述了一個不遵循正常人情世故的、對周圍世界鈍化、身處局外的故事,反襯出世界太多的“理所當然”,主人公是一個不按照約定俗成慣例生活的人,且因沒在母親葬禮上哭泣而遭受譴責,所有人都認為他是怪物,是殺人犯,最後處決而死。

作者非常擅長通過細節來描述整個案件。開頭這樣寫道:“今天,媽媽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簡短的幾個字凸顯了作者的冷漠,因為一般人對於母親的死,心情怎麼會那麼平靜又冷漠呢?沒有痛苦,不知道去世時間,彷彿母親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之後他參加葬禮,沒有流淚,第二天正常上班,馬上就去約會、看滑稽電影、游泳、做愛……當他女朋友瑪麗問他愛不愛她?想不想和她結婚的`時候,他的回答又出其不意。“我怎麼都行,如果你想這樣,我可以這麼做。”為何他會這樣?追起溯源,他認為別人在乎的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他是一個堅定的虛無主義者。在我們看來,他的態度太悲觀了,很難被世人理解。其實不然,這正是他的寶貴之處:忠於自己的內心和感受,而有些人為了避免承受很多壓力,學會了說謊,因為說謊會讓一切變得簡單,易於接受。有些人看似兩手空空,卻擁有世上最珍貴的東西。

默爾索的審判部分也讓人印象深刻。審判之前,默爾索看見記者和律師,檢察官和法官打成一片,猶如一場歡鬧的聚會,而自己反而像一個觀眾。自己明明是事件的當事人,在審判過程中卻沒人聆聽過自己的聲音,聽取自己內心的想法,全程都是司法人員指責他在母親的葬禮上沒有哭這一行為,審判的不是罪行,而是道德。命運完全交由了其他人,自己像一位局外人。這種做法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迫害。

默爾索是特立獨行的,他願意為他所犯的錯誤贖罪,也知道即使世界沒有他的容身之處,別人也不能評判他的靈魂。

你會為了生存而失去真實的自己嗎?還是為了活出自己而成為怪咖?

生存還是毀滅,是個問題。

《局外人》讀後感 篇10

讀過的第一本加繆,也是寫的第一個書評嘻嘻。有幾天了,讀的那天高中時期最後一個(我想象是)很傾慕的男生找到女朋友啦。感覺高中關於戀愛這一part就這麼過去了,心情複雜,就想讀一下這本,給自己一些“局外之感”,少一些對他人給自己動力的依賴。當天晚上就看完了。

看書之前我想當然地覺得,局外人應該只是主人公消極對待人生,是自己人生的局外人。

閱讀完整本書後,帶著意猶未盡的感覺我去閱讀了書前譯者柳鳴九先生的前言。

現在翻閱,對於書名的理解看到了兩種:一種是柳的默爾索在法庭上被各種妖魔化,像是個局外人,另一種是默爾索對於世事不關心不在意,活出了瀟灑愜意,是自己人生的局外人。

我更傾向第一種。非常欣賞譯者對於加繆“荒誕——反抗”的哲理體系的分析~其次是自己讀書過程中也注意到他“不對過去的`事情悔恨,總是要為將要來到的,今天或明天的事忙忙碌碌”“我對自己很有把握,對我所有的一切都很有把握”“我以前有理,現在有理,將來永遠有理”,是能體會到他對於生活有自己的態度,不是作為局外人沒有去參與其中的,只是懶,覺得這些可有可無罷了。在法庭上他也忽然感覺“純系多餘”,更加可以印證第一種,是他在法庭上沒有參與感,是局外人

雖然我個人不是像默爾索一般的淡然,不在乎,我更是一個入世,功利心很強的人。但是閱讀他的心理,並不讓我覺得難以接受,而是讓我想到,在我過度的爭取和勞累之後,我也可以這樣調節我的身心。書中大段的、奇妙的心理描寫,和一些哲理性的句子,也很好地緩解了我一輪複習的焦慮...

具有現實意義的一點,是我非常以後從事法律相關工作,很想當律師啦~這本書給我與《殺死一隻知更鳥》不同的法律環境,讓我對從業計劃有更多的考慮,社會環境有更多的反思。

要堅持人道主義,尊重個人的不同的思想觀念。不用社會世俗觀念,不用法律殘殺人性,不要強迫別人相信自己的信仰來完成像宰割一隻牲畜般的“儀式感”..

最近看羅翔老師的一些視訊,也看到法律不是冰冷無情,行使法律,更要有作為人的意識,也能與除法律外別的領域,如現代的網路平臺的輿論,當事人有時也是“多餘”一般...產生諸多思考。

真是一本好書呀。

《局外人》讀後感 篇11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小說開篇默爾索以一種平淡的語氣講述了這件事。而在此後母親的葬禮上,他理所應當的一滴眼淚也沒有掉,故事的荒誕由此出現形態。

後來默爾索在一次出遊中殺了人,據他的描述,是因為那天陽光太刺眼了,別人手上的刀太亮了。沒有人相信他。理所應當的這樣一個冷漠的人,最終被送上絞殺臺,結束了他的生命。

加繆用最簡單的文字,勾勒出一個充滿著荒誕的世界。書中法官們義正言辭地指責著默爾索,他一言不發。旁人憤恨他的冷漠,我卻看見他背後的誠實。不辯護,不作為,他永保誠實,永保自我,直到生命盡頭。

我們每個人心中,大抵都住著一個默爾索。他喜落葉厭春花,喜冬厭夏,喜靜厭動,他傲立於世界之外,有著一套最不符大眾評判標準的行為準則,他生來與萬物不同,代表著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然而,它在成長的過程中被慢慢抹殺。

是否還記得班中那個因為喜歡粉色而被說“娘”的男生?是否記得那個因為力氣大而被說“漢子”的女生?是否還記得那個因為有自身主見而被說“叛逆”的自己?在有心無心的言論中,在或好或壞的標籤中,我們的心靈受到拷問,我們的天賦與不同,慢慢消失。為了生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又一個無差異的個體,一批又一批流水線上生產的工具。

在心靈受到拷問的.同時,在被迫放棄特點和愛好的同時,我們痛苦著,無奈著,無能為力著。我們偏見性地認為自己沒有偏見,我們從來沒想過去尊重他人的不同,我們以自身的偏見傲慢來定義他人的人生,互相摧毀著彼此心中的默爾索。以此看來,唯有專注自己的人生,堅持自己的不同,摒棄偏見,盡全力去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差異,以最赤誠,最謙卑的心去對待自己和他人,才能制止惡性迴圈。

生而於世,摒棄偏見,尊重他人。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永保熱情,赤誠,謙卑,以幼兒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

《局外人》讀後感 篇12

魯迅講過一個故事,說有家生了男孩,抱給客人看。客人們紛紛說祝賀討喜,主人高興之際饋以各種禮物。不成想,有個客人竟然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結果自然是遭到一頓痛打。這個故事跟《局外人》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某檔相親節目的一個場景記憶猶新。一位帥氣男佳賓被漂亮女佳賓相中,主持人問他接不接受。正當大家滿心期待時,他卻含含渾渾地說可以先慢慢了解,場面一度非常尷尬。主持人曾評價這位男佳賓說:他內心比較善良,考慮別人比較多(大意)。這位男佳賓是不是也可算個“局外人”?

魯迅的意圖很明顯,即諷刺人的虛偽,指出說真話的不易,討伐世道人心,只是他筆下的客人不合常情,難以讓人認同。加繆的《局外人》則將哲學思想融入小說,通過揭示現實生活的荒謬,高度肯定自由意志,向既有社會秩序和法則發出挑戰。他筆下的小說主人公具有虛無主義英雄的悲劇色彩,無論是從道德上還是情感上都容易引發讀者的共鳴。至於那個現代相親故事,則可證明“局外人”這一形象的普遍性、廣義性,以及它的不合常理和不近人情。

小說裡有件細思極恐的'事,就是每個人一定意義上都是“局外人”。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觀裡,而對他人漠不關心,甚至施以邏輯詭辯、道德綁架等以使之順從,包括檢察官、法官、陪審員這些應當代表社會正義和良知的人。他們不過在例行其事,根本沒想過是草菅人命。即使是神父、女友以及其他友人,他們也不過遵從各自的信仰和慾望而已。正是由於人們荒謬地無視真實,甚至破壞真實,主人公才一步步被推向局外,直至死亡。這何嘗不是局外人對個體的一場集體謀殺?

讀《局外人》,能感受到真情實感的可貴和主人公對某種真實的忠誠。對於這種真實、這種忠誠,我們可能不認同,甚至鄙薄它、反對它,卻不能無視它。它所代表和體現的是人之為人的某種底線,即尊重每個個體的真實意願,用孔子的話講就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小說主人公對於一切都感到虛無,而只相信確切和瞬間,他從不傷心絕望。因為“這是媽媽的一個想法,她常常說,到頭來,人什麼都能習慣。”這看似簡單平淡的生活經驗,其實也是對真實意願無從正常表達的一種無奈。

《局外人》讀後感 篇13

終於在今天看完了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的《局外人》,我看的是孫睿君翻譯的版本。

剛開始看的時候沒想到裡邊會是講的兩個單獨的故事,分別是《局外人》和《鼠疫》。但是《局外人》才佔篇幅的五分之一,以至於感覺還沒看出個所以然,就已猝不及防地進入《鼠疫》的劇情了(哈哈,就像看川端康成一樣)。

但是我還是想把兩個故事放在一起講,因為我感覺它們在某一點上還是有一定的關聯的。

《局外人》以主人公回去參加母親的葬禮開篇。在整個葬禮過程中,主人公都表現的很冷淡,之後又在守孝期內和瑪麗發生了關係,然後瑪麗成了她的女友。在一次和朋友去海灘玩的時候射殺了一個阿拉伯人,之後的故事就是講他的審訊過程,在這中間還有一個神甫希望能夠“救贖”他,以及他和神甫的一系列“較量”。

故事的從頭到尾主人公都是一副很冷淡的樣子,或者他的心裡根本是空空的沒有任何內容。他冷眼旁觀母親的葬禮。想到要和瑪麗結婚時也是無所謂,結與不結好像沒什麼不同。甚至面對法官對自己最後的.審訊也是一樣,好像他是一個觀眾在分析別人案件的程序,死亡也無所謂。這就是應了小說的題目《局外人》吧。

在監獄裡主人公有幾次都想到了他的母親,我以為他的心理活動終於要顯露出來了,最後卻還是沒有,故事讀完,我也沒觸控到主人公心裡的那個點。

而整個故事我覺得需要特別一提的就是,最後判主人公死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卻是因為他在母親葬禮上表現出的冷漠。這一點有些諷刺。幾乎養老院所有的人提供證詞的人都出來指認這一點。引用文中檢察官的兩句話:“…這人母親才死了兩天,就亂來男女關係,更為了結束桃色事件就草菅人命…”“…我控告,此人在埋葬母親的時候就有了一顆草菅人命的心…”

最後案子判下後神甫再一次來監獄裡找主人公,此前他已多次拒絕見他。神甫問他為什麼不願意見自己,他說上帝是不存在的,他的心裡沒有一線光明,活著卻不停想象自己怎樣死去。有人在痛苦的石頭上看到上帝神聖的面容,而他的石頭上什麼都沒有。

《局外人》讀後感 篇14

局外人是加繆諸多作品中的“領頭羊”,在這本書出版之後,他又寫了《西西弗神話》和《鼠疫》。另外兩本書還未來得及拜讀,但是這本書已經帶給我很大的哲理性的啟發了,感受頗多,故此用文字來紀念一下。

這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寫的是一個小職員如何去母親的葬禮上進行哀悼,處理完母親的後事之後的生活,與朋友的聚會,到上部的完結部分講述了“我”(默爾索)迷迷糊糊的殺了人,下部是默爾索進入監獄以及法官審理這個案件。第一次讀上部覺得很奇怪,默爾索是一個極其理性的.人,當然我承認,在我的眼裡這樣的理性是與冷漠畫上等號的。上部我願意看成去描寫這個小人物默爾索的淡然超脫老實本分甚至無慾無求,而上半部所有襯托他的老實本分的事情,在下半部中法官大人的眼裡,全部變成了他“謀殺”的證據,這個是非常荒唐的。除了法官大人對他強加的莫須有的罪名外,神父也對他進行心靈的摧殘——在執行死刑前神父幾乎是強行的去逼迫默爾索死前相信上帝,這是要比擔莫須有的罪名更令人絕望的。這一方面又讓我對待宗教有了一些的認識。當然在生活中誰又不是默爾索呢......必須聽老闆嘮叨畫大餅,必須去完成歌頌偉業的作業,那些人又何嘗不是那個“神父”呢。

在默爾索入獄之後的一次審判中,有一段是這麼描述的“我聽著他侃侃而談,聽見了他說我這個人很聰明。但我難以理解,為什麼一個普通人身上的優點,到了罪犯身上就成為了他十惡不赦的罪狀。”這段話讓我想到了楊笠的那句“他明明那麼普通,但又那麼自信。”我也不理解,為什麼一個普通的詞語和一個理應稱作是優點的詞語,到了男性的身上變成了他“十惡不赦的罪狀”?這個世界真的有意思這本書裡面也有很多細節充滿了藝術,比如與法官談判的時候“他的桌子上只有一盞燈,照亮了他讓我坐下的那把椅子上,而他自己卻坐在陰影中。”讓我想起來《霸王別姬》中對光和影的應用,真讓人拍案叫絕。

這本書最後是以默爾索的死亡來結尾的,可是將“我”置身事外,所有的知一切都是在“我”沒有參與的情況下進行的,好像他們已經忘記了誰才是被告,然而他們卻安排我的命運,卻未徵求我的意見。

所以在我看來,“我”就是那個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