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局外人》讀後感

讀後感1.05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局外人》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局外人》讀後感

週末拜讀了法國加繆的諾貝爾文學作品《局外人》。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卻反映了整個社會的荒誕性。公司小職員默爾索,過失殺人被起訴,卻因為在他在母親的葬禮上表現冷漠而被判死刑。兩者之間毫無因果關係,在一個法治社會裡,卻被檢察官、陪審團、周邊的群體從道德至高點上對嫌疑犯進行審判,可見這個社會是如何的缺乏理性和包容性。默爾索是一個遵從內心活著的人,他與這個社會有著一定的抽離感,他不願意虛偽地表現熱情。他對社會的約定規則不敏感,是否結婚、升職,他都表現得不熱衷,無可亦無不可,似乎是個局外人、旁觀者。他因身體疲乏,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慟哭;葬禮後他如往常般生活,沒有沉浸在悲痛中。這些引起了周遭的人的不理解和反感,併成為他被指控殺人的依據。人們普遍認為親人逝世後一定要哀痛,並且一定要表現出來,甚至還僱人來奔喪哭靈,這些行為表演得越到位,越能喚起別人的深切同情。讓我想起了古代莊子妻子病亡卻鼓盆而歌,莊子認為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事,就如四季的交替,生前珍重彼此,死後坦然放下,這是一種安然的灑脫的人生選擇。默爾索不裝腔作勢的行為違背了社會上的道德標準,他的生命,被社會道德觀所綁架,已與他無關。在法庭上,檢察官說:“我控告這人懷著一顆殺人犯的心理葬了一位母親。”指控動機與殺人事實沒有必然的聯絡,卻迎合了法庭裡看戲的群體和陪審員的情緒和心理,默爾索最終被送上斷頭臺。默爾索將真實本性貫徹到底。判決後,他拒絕神父為他祈禱,拒絕皈依上帝。與其相信彼岸與來世,讓精神寄託於虛無,默爾索寧可真真切切地活在現實世界裡。

這點我頗有同感。曾經摯友極力勸我修行學佛,去追求彼岸、追求阿羅漢的境界。我翻閱了許多大乘、小乘的書籍,走過一座座寺廟,見識得越多,信仰越淡薄,終究無法說服自己去相信一個虛幻飄渺的、顛倒的現實世界,我只汲取了其中有益的部分,即運用正念來生活和工作。直至翻閱了文學泰斗的書《季羨林談佛》,我更加堅信了自己的看法:真實且熱忱地生活在當下才是最好的修行。所以默爾索對神父的拒絕也是發自內心的真誠。默爾索不懂人情世故,也許不屑於懂,他熱愛陽光、大海,即使要被行刑,依然在感受世界的美好。文章結束時一段描寫自然而清新:“我覺得我是睡著了,因為醒來的時候,我發現漫天的星斗照在我的臉上,田野上的聲響傳到我的耳畔。夜晚的氣味,泥土的氣味,還有鹽的氣味,給我的太陽穴帶來陣陣清涼。夏天睡著了,它那美妙的安寧宛若一陣潮水,湧入我的身體。此刻,長夜將盡,汽笛聲鳴響起來,它們宣告著這個世上的一次次啟程,而這個世界,已經永遠地,與我無關了。”這怎能說明他是一個冷漠的人呢?他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熱愛去擁抱這個世界。這個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呢?是堅持自我,還是違背內心曲意逢迎社會群體的需求?社會道德準則是怎麼形成的呢?一定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嗎?道德能否成為行為評判的唯一標準?信仰是個人的事還是社會的事?這個世界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值得思考。法國心理學家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指出:“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而群體的控制慾有時美其名曰“社會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