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彙總15篇]

讀後感1.77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彙總15篇]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1

寒假的那一天,我和好朋友廖在沛一齊去了了麗景學校參加語文教師讓我們去的冬令營。

我們如期地來到了麗景學校。

這的教師素質十分高,有的還是北京大學的大學生和研究生與大學生呢。他們都是北京大學儒行社的,所以他們教我們的也都是與儒家有關聯的東西了。他們可個個才華橫溢,學富五車呀!

在那裡的課程大多都是有關《弟子規》的'。也有與歷史有關的東西。

最讓我感到深刻的便是《弟子規》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因為我在沒有學習《弟子規》之前我對弟弟十分不友好,經常對他凶巴巴的,這也因為他太厭惡了,可是我學了《弟子規》之後,明白了對待兄弟就要恭敬,這樣他也會對你好,就因為學了《弟子規》所以我和弟弟已經三個月都沒有發生爭吵了。

在麗景學校的這7天中,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尤其是《弟子規》給我的指引最大。是它讓我懂得了如此多的知識。我以後必須要多多看看古代的文學經典!他還讓我懂得了古人的智慧一點都不小,而是十分地高!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2

早晨,我正在睡覺,聽到爸爸叫我起床,我很不情願,心想:“今天是星期天,不上學,也不讓我睡個懶覺。”我慢慢騰騰地穿上衣服,去洗手間洗臉。爸爸聽到我半天沒有動靜,就大聲叫我:“盈盈,幹啥呢?”我沒回答。一會兒,爸爸又喊我:“盈盈,出來!”我趕緊跑出去,這時,爸爸拿給我一本書,說:“去,看看書上怎麼寫的,好學一學。”我接過書,是一本《弟子規》,我認真地讀起來。

這真是一本好書!它是教我們怎麼生活、怎麼學習、怎麼做人的書。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一段時,我感到自己做得很不好,父母招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趕快行動,不要藉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裡;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並且承擔過失,不可忤逆他們,不要讓他們傷心。這是多好的`教導啊,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總是讓他們生氣!

我今後要按《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做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做個聽話的好學生,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3

學習《弟子規》,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體會其中的道理。所以在學習完《弟子規》之後才真正的懂得其中的道理。《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後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報答的應該是最大恩情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孩子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通過這次學習後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品德,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學習《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要有很大程度上是取於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4

《弟子規》,它是一本能使我們進步,教會我們如何做人,提高自身修養的詩歌,它十分押韻而且簡潔,深受人們的喜愛。

“冬則溫夏則醯吭蚴。柙蚨ǎ霰馗媯幢孛妗!這句話是在叫我們要對父母體貼。“冬則溫,夏則酢!閉餼浠盎褂懈魴」適隆

二十四孝的.黃香(香九齡),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後句意思是:早晨起床之後,應該先探望父母,並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後,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那裡去,回家後還要當面稟報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時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父母把我們帶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讓我們吃穿不愁,在窗明几淨的學校裡學習知識,難道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嗎?我們不應該為他們分擔一些家務嗎?那麼從現在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吧!

我從《弟子規》中學到了許多,尤其是做人,孝敬父母。大家一齊來和我學習吧!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5

弟子規是一部流傳已久的經典名著。它備受古今中外學者的推崇,內涵廣傅精深,很值得一學。

弟子規是以《三字經》的形式,從接人待事方面給我們以指導。兒童對人的一生而言,就像一張白紙,以後怎麼定,起筆很重要。在這裡,弟子規也給我們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它有利於我們將來走向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當然《弟子規》對於我們國小生來說對它的內容和文字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不過“書讀千遍,其意自見”通過老師、家長的指導,再加上自身不斷的背誦,不斷的理解,自然而然地朗讀水平、記憶力、行為品德等多有較大的提高。

我讀完弟子規後,覺得自己受益不淺。弟子規讓我懂得了什麼叫愛,什麼叫孝,什麼叫信任,什麼叫寬容,什麼叫友誼。回想以前媽媽關心我,教導我的情景;同學們幫助我,鼓勵我的情景;老師輔導我,教我的情景,我的心中一陣激動。是啊!他們對我多好!我以後,不,我現在就要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比如每天幫媽媽多做一些家務,考出好成績來回報老師,同學有困難熱心幫助……總之,我要善待他人,與他們和睦相處,自己的心情也就好多了。同時,我也要時刻地提醒自己,善待每一位同學,尊敬每一位老師,孝順自己的父母,遇事要多為他人著想,讓我們用自己的一片真心,換來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信我們的成績會蒸蒸日上的。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6

.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弟子規》譯文:父母叫我們,要馬上答應,不能遲緩。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立即行動。

中華是禮儀之邦,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叫郯子的年輕人。他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困難取鹿乳奉親。身為兒女,我們不必刻意模仿“郯子鹿乳”的壯舉,但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真誠回報父母。再讀“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們捫心自問,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我們做到了嗎?

生活中,有許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他們什麼事情都讓爸爸媽媽來做,而爸爸媽媽叫他們做一點事情,他們不是趴在地上又哭又鬧,就是拖拖拉拉。從小到大,當我們生病時,父母給我們端茶送水;當颳風下雨時,父母給我們遮風擋雨……而現在父母叫我們幫忙時,我們又是怎樣做的?父母養育了我們這多年,難道我們就不應該為他們做點事嗎?我們就不感到羞愧嗎?

如果你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點對父母的基本禮儀也做不到,那麼又談何報答父母對你的.養育之恩呢?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做爸爸媽媽貼心的小棉襖,做孝順好少年。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7

今天晚上和女兒一起讀了《弟子規》第一部分——入則孝,並將其中部分生字和古今異意的字意解釋給她聽。原以為這是篇古文,說的又是古代日常生活的行為規範,孩子不會感興趣。但讓我驚訝的是,孩子不但讀起來琅琅上口,而且很快就能背誦下來,還一下子從幾件小事上記住了“孝”字。

古語說,百善孝為先。可隨著時代的進步,感覺“孝”字一點點在淡化。說實在話,沒看這篇文章前,我只懂得應該孝順老人,覺得自己能讓父母高興、即使啥也沒做也算是孝順吧。看後才恍然明白怎樣才是真正的“孝”,我做的原來人家早寫著呢,更多的是應該“孝”而沒有“孝”的,雖然都是一些做起來很簡單、很普通、很平常的'事:父母叫時立刻答應,父母讓做事時不偷懶;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地接受……。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作為萬物之首的人類更應該以“孝”為榮。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堅持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到入則孝,必將對促進全社會良好風尚的形成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8

《弟子規》不在狹義四書五經之列,但在經典書籍之內,是經典書籍中的一顆珍珠。我被這顆珍珠深深地吸引了,家庭的教育,孩子該這樣教育?該怎麼樣對待父母,坐立行走該怎麼樣?我們的祖先早就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思考,思考的結果就是《弟子規》。古人謂之曰:童蒙養正,是古人在小兒讀書之前的必修課。用現在的話說,要做事,先做人,需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後才讀書,現在很多兒童教育家所提倡的立“家規”應該就是《弟子規》在現代社會的.延續吧。

我們沒有具體地去講解《弟子規》,我們背《弟子規》,女兒在背的過程中理解著其中的道理,《弟子規》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我對母親有了另一個層面的東西。我對獨居的母親更多了一份關心,看望母親的次數較往常多了,母親來我們家的次數也多了。女兒對我的要求也較以前高了,對母親幫我做部分家務提出強烈抗議,我無條件地接受。女兒對爸爸、媽媽也有了以前沒有的關愛,告訴我們要象剛結婚時一樣親密,在家裡主動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們讀著《弟子規》,我們也在力行著《弟子規》。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9

我看了《弟子規》裡面的“護生愛物篇”裡面有一句話叫:“放生不殺生,愛護小生命。生態保平衡,美化好環境。”給我感觸很深。下頭我就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真實的故事。

記得有一次,我去郊外的爺爺家做客,正在外邊玩的時候,我忽然看見有個爺爺在拉網,我跑過去問爺爺:“這是什麼啊”那個爺爺得意地說:“不懂了吧,這是粘網,是專門粘小鳥用的,一天能逮十多隻呢!”這時,我看見粘網上已經有三隻小鳥了,他們在痛苦的掙扎著,卻一動也不能動。那幾只小鳥好像在無助的看著我,乞求我的幫忙,我真想立刻就把它們放了,可這事還得經過爺爺的同意,我忽然想起了《弟子規》所講的“愛護生物篇”,便委婉的對爺爺說:“爺爺,您明白弟子規這本書嗎那裡呀,都是你們這些老一輩對我們的教育和忠告,裡面有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有培養我們國小生優良品質的,還有一篇講:‘人若愛惜生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呢。’你看,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善事吧!”他聽完以後,半天沒有吱聲,他不情願的把小鳥一個一個的從網上摘了下來,放飛了。做完這些事後,他說:“我還有事,我先走了。”說完,他便急匆匆地離開了。

過了幾天,聽爺爺說,他的粘網已經被車=撤走了,我心中的一塊石頭最終落了地。

同學們,那個爺爺有實際行動改正了他的過錯,成了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我們是不是也有破壞環境和生態平衡的行為呢讓我們共同從自我做起,做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的小衛士吧!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10

《弟子規》中有一句話使我感受很深。“父母叫,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孝敬父母也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在家中,父母呼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迴應,不要慢吞吞的答應,更不能置之不理。

父母有事情讓我們做,要趕快行動,不要藉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而聽,記於心中。父母責備我們的過錯,應當順從並承擔自己的過失,不要頂撞父母,讓他們傷心。記得那是在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夥伴們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正當玩得最開心的時候,媽媽叫我和她一起包餃子去,我本想多玩會兒,這時想起了“父母叫,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我立刻回家幫媽媽包餃子去了。

《弟子規》這些規矩,看起來好像很平常,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做,那會給父母親帶來很多快樂。可不是任何別的東西可以代替的。《弟子規》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喜歡學它。西街國小三年級孟雪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11

“弟子規、聖人訓、守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弟子規》這本書你一定不陌生吧!我喜歡《弟子規》,特別是“餘力學文”這部分。

“餘力學文”這部分講的是怎樣學習。我尤其喜歡這句: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妨把學習計劃定得寬鬆一些,但在實際執行時要抓緊用功,不懈怠、不偷懶。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達了。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該玩的專心玩,該學的認真學,不能一心二用。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告訴了我讀書方法。是啊,遇到好詞好句和不懂的'地方要做好筆記,以便向別人請教,這不正是爸爸媽媽教育我要做的嗎?

我喜歡讀書、看書。自從我看了“餘力學文”中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時,知道了把書讀好要有信心,還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即心要記、眼要看、口要讀,三者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這使我聯想到我讀書時的情形。我只是一味地看,雖然很用心,但並沒讀出聲,只是默讀。所以我的讀書水平一直沒有提高,直到看了《弟子規》以後,我才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並改正了。

《弟子規》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喜愛《弟子規》。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12

學校給每一個學生髮了一本《弟子規》,要求咱們每一天誦讀。於是我每一天做完作業就會和母親坐在沙發上一齊讀,母親還為我解說意思呢!母親常說,領悟《弟子規》對咱們很有幫忙,它教育了咱們生活上,領悟上很多做人的道理。

這天晚上,母親和我又在大聲地念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母親解說道:“父母親叫你的時候,要立刻答應,不能遲緩;父母親讓你做事的'時候,要立刻去做,不能拖延偷懶。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地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地理解。”聽到那裡,我低下了頭,正因我想起我平時也真的做得不對。有時我做作業或者領悟不夠認真,父母會說我幾句,但是我不但不虛心理解父母的教導,而且還覺得父母好囉嗦好煩,亂髮脾氣。此刻我看著手裡的《弟子規》,暗暗下定了決心:以後必須要聽從父母的教導,還要虛心的理解父母的批評。例如:母親經常說我的東西亂放,書桌上擺滿了領悟用品、玩具,每次都是她幫忙收拾。以後我要用《弟子規》中還提到的“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來警惕自我,每次做完作業我必須自覺地把領悟用品和玩具放好,不再讓母親為我操勞。

《弟子規》讓我還學到了許多道理,這真是一本讓我百看不厭的好書,以後我必須更加認真地領悟《弟子規》。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13

今日我讀了《弟子規》一書,最使難以忘懷並受到啟發的一段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段“弟子規”的意思是,父母呼喚時,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推辭投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我們好,應當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輩教誡時,應當虛心理解,不可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悲痛。看到那裡不由得我深感內疚,平時只要爸媽叫我,我都會假裝沒聽見,只管玩我的。媽媽要是讓我去做事,我會毫不猶豫地說讓爸爸去做,爸爸讓我去做事我會說我是你的.奴隸嗎?每當爸媽教我怎樣做人處事時,我會一隻耳朵聽,一隻耳朵扔,把它當做耳旁風,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錯了事,爸媽說我,我會想盡一切辦法為自我辯護,把黑板說成白板才肯罷休,有時讓爸媽氣得哭笑不得。

讀了“弟子規”,讓我明白了自我以前是多麼的不懂事。從此以後,我要痛改前非,絕不犯錯,要聽爸媽的話,不再讓爸媽悲痛,做一個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14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為先”這句話在這麼多道理中,是對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只要是說出口的話,就要講信用,不能食言。這讓我想起了博玄說過的一句話:“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對人誠心誠意,本來不相信,也會相信了;但對人虛偽無信,就是本來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說得多有道理啊!

我們應該講信用,這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記得在思品書上,有一篇文章,是寫宋慶齡的。宋慶齡小的時候,摺紙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摺紙了,她的同學小珍看見了,羨慕地說:“你摺紙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摺紙,好嗎?”“沒問題”宋慶齡一口答應下來。第二天,宋慶齡一家本來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慶齡想到了昨天答應小珍的事情,便沒有去老奶奶家,一個人在家裡準備了許多紙等小珍來,然而,小珍卻沒有來,她失信了。但宋慶齡一點兒也不後悔,她說:“小珍雖沒有來,但我做到了一個講信用的人!”從小就有著優良品質的宋慶齡,長大後成為了一代偉人,受到人們的愛戴。

最後,我奉送大家一句話:“人而無信,萬事皆虛。”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15

開學初,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一本經典書籍——《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具體列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此書堪稱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生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這句話是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它充分體現出了做人要講信用,說謊話騙人胡言亂語是不可取的。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在我童年的記憶中,以往對電腦遊戲十分著迷,只要一碰到滑鼠,我就完全沉浸在電腦遊戲的世界中,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周圍的一切,與媽媽約定的結束遊戲的時間一拖再拖,為此,媽媽大發雷霆,我才不得已關掉了電腦。如今,我學習了《弟子規》,想想先人們的教誨,反省我的行為,我感到十分的汗顏,做人是應當講究信用的,信用是一個人的做人之本,如果一個連信用都不講的人,他又怎樣能夠立足社會,成就一番事業呢?《弟子規》使我認識到了我以前所作所為的不足,我想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以《弟子規》時刻警醒自我,做到誠實守信,多一些精彩的細節,少一些失信的言行多一些靚麗的風景,少一些違約的承諾。向著自我追求的目標,不懈地去努力、去拼搏,讓自我的人生綻放光彩。

總之,經過學習《弟子規》使我受益匪淺,我要把其中學到的道理應用到學習、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