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三體》讀後感集錦15篇

讀後感1.19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體》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體》讀後感集錦15篇

《三體》讀後感1

讀書,最重要的不是讀它的表面,而是要走進作者深處的靈魂。這是我閱讀《三體》最深刻的感受了。

記得讀完《三體》,是在一個平凡不過的週日。那時,我對整個世界的認識,早已經歷滄海桑田的變化。

故事情節很長,我就不再多說。震撼,史詩,早已充斥我的內心,揮之不去。主人公羅輯,一個再平凡不過,再現實不過的普通人,他被社會綁架的事實令人悲傷,但他潛在的與內心深處的無畏與超然,造就了兩百多年的輝煌轉折。無論結局如何,這一點,令我欽佩。

第三部的主人公程心,多次站在僅次於上帝的位置上,為了對人類的愛,與勝利和人類文明的延續擦肩而過,譜寫了一個個美麗的遺憾。正像羅輯所說,“人類之所以遲遲沒有發現黑暗森林理論,是因為人類有愛”。是啊,感情用事,一直是人類的弱點。真正能做到不論恩恩怨怨的,自古至今,又有幾人呢?

當然,最令我難忘的',還是本書的點睛之筆——黑暗森林理論。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對費米悖論的解釋,那縝密的思維和精煉的推理,足以斬平一切偵探小說。那句“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它。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球,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至今還在我的大腦裡交織,碰撞更加精彩的火花。

《三體》,是一座科幻大廈無比堅韌的基石。我相信,在《三體》後,一定會有更加精彩的大樓。

《三體》讀後感2

最近,我讀了《三體》這本書。

本書主要講了三體星系的人,試圖在“降臨派”的幫助下,試圖佔領地球。他們為達成此目的,通過在不同維度對一個質子進行編輯,得到了十分強大的“智子”。雖然極度科幻但仔細一想也很符合邏輯。最終,人們徹底剷除了降臨派,並得到了許多重要地資料。

這本書富有強烈的科幻色彩,讓我從中無法自拔。那三體世界用來催眠上帝的.巨型鐘擺,那一個個可以脫水的三體人,那三個在宇宙中無規律運動的恆星,逐一浮現在了我的面前。但是在這科幻中又不失邏輯,讓人感到真實。作者在對三體人進行描述時,與大多把外星人寫的十分善良,幫助人類。而真正的外星人更可能像《三體》中的一樣,對比自己底下的物種毫不留情。然而,對地球人殘忍的三體人也是可愛的,它們為了自己的生存,努力探索,並沒有消極得等待死亡。這不也值得我們學習嗎?

讀完了這本書,我不禁得想到,在太空中真的有外星人嗎?在茫茫的宇宙億億顆恆星閃閃發光,而圍繞這些恆星的行星更是不計其數,誰又能肯定在它們中沒有一個誕生文明?

當然,以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也許得到答案的唯一方法就是等待了。

《三體》讀後感3

我的天,我花了30個小時……看到最後真的是又不想看又想看,不想看是大劉書中描述的畫面,我想象不出來了(太難了),還有一些枯燥的科普,我看不懂啊(太難了)。想看是因為,我想知道程心,AA,雲天明,關一帆,智子,太陽系,整個宇宙最後都怎麼樣了,還能發生什麼樣的故事,還會有什麼轉折……只能說作者太強了,這個想象的宇宙,妙啊,絕啊(太難了,我描述不出來啊)。還有一些巧妙的推動故事發展的轉折,讀完真的爽(可是有人說這不是爽文……)。

最值得稱道的,應該是作者站在整個人類的角度,表達的對於人性的揣摩、對於文明與時間相輔相成的論述、對於宇宙萬事萬物生存和毀滅的.解釋了。我說太多,只能表現我的膚淺,只有自己讀過才能感受這個巨集大磅礴的世界。

看這本書的十天裡,我有時會想自己何德何能在一個這麼狹隘的課桌前閱讀整個宇宙這麼巨集大的一個故事呢?讀完,我長見識了,我也知道了自己見識的淺薄。針對自己沒有能想象出來的畫面,和書中模稜兩可的情節,我在b站看到了另一個超級有才華的博主“文曰小強”,他通過剪輯竟然把三體“電影版”的展示出來了,跪了,而且我看了,真的生動形象……

好了,我不說了,大家有機會就看看吧,畢竟我覺得能把整部書一口氣讀完,一直沉浸在這個三體世界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三體》讀後感4

晚上望著廣闊的天空,我都會想象在距離我們4.25光年的三體世界發生的趣事。

因為我剛讀完劉慈欣的《三體》,對那個三體世界很好奇。讀完這部小說,覺得那個想象與現實結合在一起的文學世界,在我的大腦裡產生了獨特的趣味兒。在這部小說中,我最敬佩三個人:艦長張北海、艦隊長老丁儀和麵壁者羅輯,因為他們沒有用精神勝利法與三體抗爭,而是用像一招致命的日本劍道見法與三體鬥爭,每個人都給了三體一記重擊。

就像大人們說正在因失敗而哭泣的小孩子一樣:“別空想,別哭,不然啥事也幹不成。”但很多人都在空想中錯過機會,從而沒有辦好事,我覺得這就是在飄忽不定,時高時低的劇情後面的道理,讓我們去重新瞭解這個世界的`祕密。

劉慈欣是個沉穩機智的人,他的書可以讓人有不同的感受,對我們(包括大人)都有一定的啟發,所以我們要多看這種書,做個沉穩機智的人。不能向權勢低頭,要保持自己的觀點。不要自欺欺人,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做一些愚蠢的事。

《三體》讀後感5

一開始是在回家的動車上看的。遊戲介面裡面神奇的三體世界已經讓我不知所言。無規律的恆紀元,錯亂的時空以及有些奇妙的脫水行為。然後突然間打開了紅岸計劃,突然間出現了地球三體組織,大家相信著這個文明程度更高的`星球會幫助地球建設更文明的秩序。

然後突然是真相,是三體人在四個世紀之後到達地球併入侵的宣告。

面壁人,我是你的破壁人。

完全不知道這一刻聯邦政府做的決定正確與否,就像曾經被否定的所謂咒語揭示了黑暗森林法則,就像曾經被認為叛逃的自然選擇號建立了星艦地球,就像曾以為那三個故事暗示的是掩體而最終需要光速逃逸時只有一艘宇宙飛船保留了人類文明……

明明只是冬眠了十六天的最後兩個地球人,醒來卻已經錯過了千萬年。

羅輯在最後的博物館裡說的,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再往前走會不會遇到秦,漢沒有罷黜百家而是像春秋那樣百家爭鳴又會怎麼樣。多像人生。

看到那裡的時候思緒有些不受控制,想起我和某個人遙遠的人認識的過程,甚至稱不上相遇。如果早一步,如果晚一步,會怎麼樣。

廣闊的宇宙,還有這跨越千萬年的故事,給了我想象的空間。

《三體》讀後感6

龜龜,龜龜,龜龜,欲辨已忘言,10多個小時是值得的,我會再重新讀一遍的。葉文傑,羅輯,雲天明,維德,程心,我們會再次相遇的。

從來沒想到一本書能有如此大的時間和空間跨越,如此深卻又很完美的格局,人性的弱點,人類的醜惡,人類的善良在寫一本書中展現的如此淋漓盡致。人類想要的是什麼,人類是什麼。或許我們只是為了求生存的碳基化合物,不過稍微有點思想。我們以為了解了一切(20世紀物理學中的兩朵烏雲),傲慢的以為科技到了現在這個程度既是頂峰,我們總是以為自己是宇宙中的唯一,事實到底是怎麼樣呢?

這個世界是可知的還是不可知的,我們最終真的能瞭解這個世界所有的'真相嗎?人類一步一步的走在撿貝殼的路上,我們有時間或者未來這個撿貝殼,或者說孩子真的能力把貝殼全部背在身上嗎?須知海里不止有貝殼。

慢慢的走著,慢慢的走著,慢慢的前進,慢慢的去探索,懷著敬畏,揣著謙虛,時不時的看看來自幾十個天文單位外的星光,我們提了提手中貝殼,明白未來還很漫長。

《三體》讀後感7

地球上只有一個文明,但時空中不一定只有一個。

我第一次產生這種想法,是在我看了一篇名為《最後的進化》的文章裡面表達了一種觀點——也許在毅力灰塵中就含有一個宇宙,我們拍掉灰塵這一動作的時間在我們眼裡大約幾秒鐘,而在那個宇宙中可能過了幾億年甚至更久。而我們所處的這個文明,也許就是另一個世界中的灰塵。

第二次是在一位MC建築大神所創造的世界上。他幾乎創造了整個宇宙,可最終竟然只是一隻蝴蝶上的斑點。

第三次就是在《三體》上。《三體》與前面兩個略有不同,《三體》主要講的是主人公汪森發現“死亡倒計時”,然後通過三體遊戲進入了三體內部組織,最後攔截下了“拯救派”的船隻,從上面得到了關於“三體文明”發往地球的來信。

三體文明中的世界是一個毫無規律的世界,太陽何時升起,何時落下,都是未知;文明究竟能到達何種程度,全部隨緣。所有人都試圖在這個荒謬的世界中尋找規律,最終卻都無功而反。這使三體人萌生了離開了這個星球的念頭,然後他們發現了地球。此時,三體文明程度遠高於地球文明,隨之便引出了文章中心:當一個高階文明發現低階文明時,高階文明必須要消滅低階文明。

看完整本書,我不僅震驚萬分,也產生了許多疑問:宇宙中真的存在另一個文明嗎?如果存在,我們會相遇嗎?我們是否真的'只是另一個時空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塵呢?太陽系又是否如畢達哥拉斯所說的那樣只是一個實驗場所呢?我們的文明究竟又算什麼呢?

《三體》讀後感8

你有幻想過外星人入侵嗎?你有曾幻想過宇宙中還有別的文明存在嗎?當我們處於興奮狀態時,思維的大門會不經意間開啟。

《三體》一文主要講了三體人鎖死地球的基礎科技後入侵地球的故事,內容豐富有趣,又嚴謹,令人深思。

《三體》是一部科幻小說,與其他間類作品不同的是,它簡潔有力。用柔情優美的文字去表達嚴謹的科學。不論是三體問題還是人生的一次次厭倦。《三體》裡的每一章節都值得思考。

吃飯,睡前,還是洗漱。裡面的故事情節一波三折,足以讓我心神不定一整天。

裡面的.三體問題尤其出類拔萃。我開始思考這一問題,當我得出答案是,我似乎悟出了什麼。這無規律,無徵兆的三顆太陽。可以被看做成生活中的坎坷,三體人也可以扮演我們的意志。在無數次的爆炸中,我們的精神開始進化,最終擁有了生物的特異功能。我不由得欽佩作者的潛能,也從中讀出了作者與生活競爭到底的非凡耐力。

或許,多情的文學也能隨意變化成物理。在頭腦風暴中,一切,皆有可能。

《三體》讀後感9

前兩天瘋狂看書,把三體第三部一下子刷完了。這是我第二次看,第三部一直不想看,因為程心。

這兩天看完之後,發現自己真的受不了程心所代表的價值觀。第三部暴露了作者文筆的缺陷,因為角色太單薄,我使勁去理解程心最終也沒辦法。

人類被寫成了一個臉譜化的族群,從多次對羅輯的態度轉變,對三體世界的態度轉變,寫得略顯倉促。雖然第三部很長,但有太多東西要寫,反而不夠豐滿了。

程心就是因為不夠豐滿,讓人無法理解。看完觀後感就是,她一直把自己擺錯位置,自以為是地為全人類選擇所謂的愛。是,她只是歷史的.一顆棋子,但她不能逃掉因為名為大愛實為傲慢的決定導致太陽系人類滅絕的罪名。

因為執劍人的責任沒盡好,她曾有過深度抑鬱。可是作者寫得太淺,這點所謂抑鬱反而顯得虛偽。真需要有功底,把這個人物立起來才行。

到最後和關一帆所謂雙宿雙棲,真的太倉促了,程心的形象瀕臨破碎。為什麼能夠突然從關心雲天明到愛雲天明又到和關一帆你儂我儂呢?真的是這樣的觀感。

最後,關於宇宙死亡和宇宙歸零的腦洞,是非常有想象力的,但也太玄學了。不好寫,也導致這個點寫得不夠精彩。

第二次看完三體,雖有遺憾,但真是影響我很大的系列。從三體出發,我看了太空漫遊四部曲,非常喜歡這個系列,從而喜歡上克拉克,也認識了另外一個作者,阿西莫夫。看了他們好幾本書,讓我越來越能看到更遠的星空和宇宙深處。

感謝三體,感謝大劉。

《三體》讀後感10

我最喜歡《三體》,這本科幻小說讓我對廣闊無垠的太空產生了無盡的遐想。

《三體》帶我走進了那個現代與未來相互穿越、虛幻與真實不停交織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外星人——三體人,他們的世界有三顆太陽,並且無規則運動著,當“三星凌日、三星一線、三星當空”這些現象出現,星球就會毀滅,災難時不時就會發生。生命在不斷迴圈更替,死亡、重生;三體文明也在不斷更新,可終會被不可預測的災難毀滅,三體問題也成了不可破解之謎。我不禁對三體人的命運產生深深的同情。

讀《三體》,我知道了宇宙的浩瀚,在宇宙之中,不斷會有新的生命出現。從“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圓地方”到“天外有天”,我們人類也在不斷成長、進步,對世界的認識也在不斷拓展。地球人在三體人的眼中或許只是一些智慧不夠、科技不高、善於隱瞞自己思想的`“蟲子”,但“蟲子”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而不是夢想環境來適應我們。

合上書本,我仔細回味。我們人類生存在地球上,也是在不斷的進步著,浩大的宇宙吸引著我們不斷探索,吸引我們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飛天夢”。科技在不斷髮展,許多年後,也許我們可以身處太空並不斷探索這廣闊無垠的宇宙,且能夠適應更廣闊的宇宙生存環境。

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三體》,每讀一遍彷彿都有一個思緒萬千的夢,在夢中那個廣闊無垠的宇宙中,我飛舞著,翱翔著。

《三體》讀後感11

暑假裡,媽媽送給我一些書籍,其中有一套書讓我愛不釋手,它就是劉慈欣的《三體》,分上中下,一共三本。

這本書是科幻類小說,主要講述了地球人和三體世界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地球和三體世界如何從敵到友,從友到敵的變化。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變化是因為兩者的溝通存在問題,雙方都琢磨不清對方下一步會幹什麼,往往是神經更為緊張的一方先發動攻勢,然後引起大面積的衝突,接著導致全面的戰爭,最後一方因此而滅亡。

剛開始看這本書時,我也看不太懂,主要因為書裡包含了太多的物理知識。碰巧我的表舅從美國回來,他是物理學博士,他也看過這本書,幫我解釋了一些物理問題。再看這本書時,我就輕鬆了一些。看著看著,我漸漸地入了迷,書中最令我著迷的'就是光速飛船了,它竟然可以光的速度飛行於太空,光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快的速度,每秒鐘的飛行距離是三十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七圈半,或者一秒鐘可在上海與北京之間走一百五十個來回,這實在是太酷了,我希望我有機會親眼看到光速飛船。

劉慈欣的這部書是他個人的一個力作,作者想象力豐富,邏輯嚴密,推動了中國科幻小說的進步。我衷心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三體》讀後感12

好的科幻小說都要腦洞很大,而腦洞大的程度往往和看書時嘴巴張大的程度成反比,我看這書時嘴巴總是張得很大,所以對腦洞部分就不評論了。那麼,什麼是好小說?我覺得就是讓人忍不住想看下去的小說,按這個標準,三體是好小說。但什麼讓它成為了好小說呢?我覺得有兩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作者的“殘忍”。小說結尾地球和太陽系都毀滅了,一點兒不符合大團圓結局的要求。但這還不是最殘忍的,最殘忍的是讓你在絕境中燃起希望,然後再毀滅它。從面壁計劃,到人類的兩千艘太空戰艦,到黑暗森林威懾,再到掩體計劃,一次次希望之火燃起,再一次次被掐滅。其次是作者的“善惡不分”,三體是“惡”的麼?不是,他們只是為了生存。

程心是“善”的麼?好像也不是,如果不是她的選擇,黑暗森林威懾就不會被打破,人類在最後末日來臨之前可能已經擁有曲率驅動飛船和黑域技術。既“殘忍”又“善惡不分”構成了這部作品的哲學背景,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一次又一次轉折,造成主人公與人類命運的跌宕起伏。它使得這部小說好看,也使得它深刻:世界本如此,無論殘忍還是悲憫,無論善還是惡,都只是一種解讀,它們相生相剋,幻化無限。而你,終要有一種你自己的.解讀。 “她終於看清了,使自己這粒沙塵四處飄飛的,是怎樣的天風;把自己這片小葉送向遠方的,是怎樣的大河”。

《三體》讀後感13

《三體》這本書幫我們開了許多腦洞。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腦洞就是教我們,看問題時可以通過一個世界去看另一個世界,通過一個維度去看另一個維度。通過微觀世界可以看清巨集觀世界的問題,通過事物在巨集觀世界的展開,可以改變複雜的微觀世界。

當你以為它講述的`是一個複雜的宇宙體系,其實只是揭示了一個簡單的自然現象。而當他講述一個簡單的原理,卻可以解釋複雜的宇宙。讓我們來想一個問題,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則,是不是也同樣適用於人類社會呢?當你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你的思維已經從巨集觀流向了微觀,繼續思考,延展想象,你的思維就向著另一個微觀層面沉降。人類社會中如果存在黑暗森林法則,那麼人類無法向更高的文明進化,但黑暗森裡法則在人類社會特定時間,特定空間,特定群體中又是存在的,我們每個人類個體都經歷過,或在我們身邊發生過黑暗森林法則。

原本黑暗森林法則存在於宇宙這個四維空間中,當我們把這個問題引入人類社會,這個法則就拆分成時間平面和立體空間兩個三維世界的法則。我們可以在兩個可控的三維空間中對黑暗森林法則進行重構,然後改變黑暗森林法則對宇宙的影響。

世界是可以拆解和重構的。

以上是我眼中《三體》世界中所隱含的哲學。

《三體》讀後感14

最近,劉慈欣的一部劃時代科幻小說《三體》深深的吸引了我。從小就喜歡打破常規、天馬行空的飛揚思緒的我,對科幻小說有著近乎痴迷的渴求,從海底兩萬裡,到哈利波特,再到燒腦神作星際迷航,我始終是科幻小說、電影領域的“追星族”。

這部《三體》讓我重新認識了時間、生命與文明之間的關係。生命意味著什麼?對每個個體而言,無不希望其越久越好。那麼時間又意味著什麼?它無時無刻不推動著我們朝著死亡邁進。看起來,時間與生命是對立的。但是,正因為時間賦予了生命以界限而使得生命個體能展現出異樣的風采,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大千世界。

同樣的,對於文明與時間,正如生命與時間的關係一樣,我們完全可以把一個文明當做一個生命的個體來對待。小說中的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的激烈碰撞,時刻都在體現著生命的`價值。

給時間以生命,而非給生命以時間。前者能創造輝煌燦爛的文明,而後者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宿命。保爾柯察金說過,“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我認為,這是對生命意義最深刻的闡釋。

《三體》讀後感15

最近,有些許抑鬱,三月過後,多巴胺不在分泌,那些曾經讓我快樂的東西如今都讓我味同嚼蠟,沒有什麼能提起興趣,看完的三體也久久未提筆寫書評,這有何意義呢,這輩子活著又到底有什麼意義。想來想去,得出來的結論居然是毫無意義。

我們只是一群搭乘著有機物組成的宇宙飛船浮游於太空的會講話的猴子,總有一天我們會逝去,地球會消失,或者像劉慈欣《三體》所屬寥寥太陽系,也會消失與一張小小的二維箔。

於是,我在知乎上尋找答案,看到了一些讓我感動的答案:

人生的意義從來不是用理智人思考出來的,而是用心感受和體驗出來的。比如你喜歡那個姑娘,你和她戀愛了,你們談戀愛的那種感覺就是意義。你創業了,你創業的那種激情澎湃的感覺就是意義。你去為人類作貢獻,你給人類創造了更好的.醫療產品或者教育產品,那個為他人奉獻的感覺就是意義。你去旅遊了,你感受到大自然周圍的美景讓你感覺流連忘返,這個就是意義。

無論是戀愛帶給你的歡喜,創造帶給你的成就感,美食帶給你的享受,美景帶給你的震撼,家人帶給你的溫暖,最終給你帶來的就是快樂感幸福感,我們內心需要的就是這種快樂感,快樂既是起點,也是終點。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同樣,有愛做的事情就去做,有愛的人就去愛,有想追求的東西就去追,有想提升的地方就去修。快樂就是人生終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