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經典[15篇]

讀後感2.41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後感經典[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一個人,踏上旅程,苦苦尋覓著。

只是一個人,沒有結伴而行,走在空蕩蕩的空間裡,內心卻無比豐盈。多彩的文化將這裡的空洞填補得十分充實。“苦”是因為寂寞嗎?又或者是為消失的文化而憤憤不平?琢磨不透。他毅然上路,只為文化而變得無所畏懼。餘秋雨選擇了寂寞,但卻成就了輝煌,就在《文化苦旅》出版的那一刻。

不得不說,《文化苦旅》的“苦”是能夠從書中滲透出來的。餘秋雨探尋著文化,註定孤身一人,獨自承擔迎面而來的一切。寂寞與輝煌在書中存在著一定的聯絡。也許,變得孤身一人不一定能夠獲得輝煌的成就,但輝煌卻一定是與寂寞同在的`。在新版小敘中,餘秋雨把《文化苦旅》比作傷痕累累而身心尤健的回家浪子,離開家中的寂寞與回家後被眾人的披星戴月,應該就能看出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我痴迷於哥特式尖頂建築,清晰記得盎格魯、撒克遜人的來源與發展,能大段背誦莎士比亞的名句,一度覺得西方的月亮真的挺圓。直到品讀了餘先生的《文化苦旅》之後,才幡然醒悟,最厚重的人文、最恆久的歷史、最深厚的底蘊,就在我們的身邊。

秦磚漢瓦,唐詩宋詞,紫禁城的`森嚴,水鄉園林的婉約,塞外風光的豪放,名山大川的壯觀,兩河文明的發展,書畫佳作的精彩,無一不值得我們細細琢磨、久久回味。歷史讓人銘記,催人思索,使人奮進。餘先生追尋先人的足跡,借景寫人,博古敘今,文化苦旅,雖苦也甘。

《文化苦旅》讀後感3

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人生,歷史,不過是細節。

——題記

你有沒有見過,西風大漠駱鈴響,疲憊的旅者,腳下的路從落日餘暉的最深點延伸到地平線,遠方;你有沒有見過,江南小調漢家水,吳音的.姑娘,腳下的路在季節裡如蓮花的開落,娉婷;你有沒有見過,陽關匆匆塞北雪,不捨的離人,腳下的路不再盼顧這柳色的最後一眼,再見。

我跋山涉水。

你有沒有聽過,北極寒夜窗外呼嘯的風和呼嘯的荒涼;你有沒有聽過,西太平洋海面上拍打的滔天浪花和海鳥的戛然長鳴;你有沒有聽過,尼泊爾終點的熄火聲,和穿越聲。

我踏足遠方。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功成名就的老人緩緩垂暮,臨死眼神澄澈;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老人受盡迫害,卻依然溫潤的活著;你有沒有想過,一個老人於睡夢中死亡,留下他痴傻的兒子 。

我仰望人生。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文化苦旅》作者餘秋雨,使我國著名美學家和作家,藝術家,中國文化史學者。現任上海戲劇院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

《文化苦旅》是一部很好的書,是值得細細品味和體悟的書,這本書先後獲上海市文協藝術優秀成果獎、臺灣聯合報讀書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上海市出版一等獎等。看了這部書我想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文化苦旅》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主要是從描寫文化景點入手,他從祖國的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一直到大西南四川,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到境外南洋——新加坡一路上寫下了《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江南小鎮》、《家住龍華》、《華語情結》、等37個文化景點,共記載文章37篇。每篇文章文辭雍容典雅,在每一個景點故事淡淡的敘述中又蘊涵著濃濃的抒情意味,每篇文章都耐人尋味,也可以說都成了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我感到作者這趟旅程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不是單純描寫名勝古蹟而是帶著探索挖掘歷史文化的決心而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探訪“人文山水”,是想通過山水風物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中國文化的人格構成。那一篇篇文章即表現了歷史的深邃荒涼,又展現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約,即展示了中國文人的艱難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態人情。

二、看了這部書後猶如伴隨著作者的足跡再次遊覽一遍祖國大江南北文化景點,領略了一個個令人稱奇的名勝古蹟,還有那一個個飽含滄桑歷史背後的那一份無奈、失落、彷徨、感動甚至於驕傲。這部書可以說帶領我從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的制高點上,認識了那浮華塵世中的起伏盛衰,也是對擁有著太多苦難的中華民族更多了一份熱愛與敬畏。

三、這部書何謂《文化苦旅》,我感到可以從許多方面去解讀,但由於水平有限只能從最浮淺的角度去理解我感到有二個含義。

一是從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的時空去理解。在這部書中作者這樣寫道:“中國文化歷史本身就有太多苦難,所經歷的天災人禍、滄海桑田,豈是言語所能說盡”,在很多章節裡都可以看得到。譬如敦煌的《道士塔》中的文物被王道士當廢品一樣賣給洋人,當時的衙門官僚們也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文物被洋人運往國外。在這篇文章裡這樣描寫著:“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我見過他的照片,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箇中國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裡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再譬如莫高窟的壁畫遭到無知道士的毀壞時這樣寫著“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裡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裡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著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裡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

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他傾洩。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洩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

僅這兩個例子就說明了作者對中國歷史文物的遭遇表現出一種無奈,驚歎,震撼,惋惜的心情。我感到作者看得多對歷史的感悟也比較多,在與歷史的對話中他寫到:“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的滄桑感更能引發出人生滄桑感,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便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生體驗與回憶”。(這就是文人一種感悟)。所以作者在《文化苦旅》自序中最有感悟的一句話這樣描寫的:“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這是作者寫完《文化苦旅》後對文化滄桑感提升到理性認識的一種思想感受。我感到作者如數家珍般的歷史描寫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傷感的氣息,這種傷感來自於對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從而有了一種悲劇的味道。讀了這部書也使我聯想到五千年悠久的中華民族文化歷史,有些歷史文物能夠儲存到今天確實不容易,經歷了太多的滄海桑田。舉例說:如果大家有去臺灣旅遊能夠看到臺灣的“故宮博物館”,裡面展出的歷史文物都是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退到臺灣時從北京“故宮博物館”中挑出3790箱歷史寶物運到臺灣,這也是戰爭帶來的浩劫。好在這些文物都在中國的土地上,中國人的手裡,只不過暫時與大陸分隔開來。但也使我聯想到如果當時戰爭有現代這樣的先進導彈武器很可能這些寶物弄不好就葬身海底。要是那樣的話,那真是文物的一場災難。還有聯想到““”破四舊、立四新”運動中多少歷史文物在人為的浩劫中毀滅。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就如作者前面說過那樣:“中國文化歷史本身就有太多苦難,所經歷的天災人禍、滄海桑田,豈是言語所能說盡”。

第二種含義就是作者本身寫《文化苦旅》這本書的苦澀的經歷。作者在後記中記載:《文化苦旅》一開始兆頭不壞,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地出版社都寄來過出版約請,但不知怎麼一來,我竟然被一位專程遠道而來的組稿編輯特別謙恭忠厚的口氣所感動,把文稿交給了他所在的外省的一家小出版社。結果是,半年後來信說部分稿件在“審閱”過程中被丟失要我補寫,補寫稿寄去整整一年多之後他們又發現我的文章並不都是輕鬆的遊記,很難成為在每個旅遊點兜售的小冊子,因此決定大幅度刪改後付印,並把這個訊息興高采烈地寫信告訴我。當時我遠在國外講學,幸虧單位的同事急忙去電話強令他們停止付印,把原稿全部退回。但寄回來的原稿已被改劃得不成樣子,難以卒讀,我幾次想把它投入火爐,又幸虧知識出版社同行都有心救活它,最後重新清理抄寫使之恢復原樣,才使這本書死裡逃生。一本書的出版就象一個人的成長一樣,都得經歷七災八難。這也是《文化苦旅》的又一種含義。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我好恨!”恨王道士為何將如此珍貴的經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國竟是留不住一個小小敦煌;恨作為一個飛天兒女,我卻是在風沙肆虐之時什麼也不能為她做。餘先生說“中國歷史太長、戰亂太多、苦難太深,沒有哪一種純粹的遺蹟能夠長久儲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墳裡,躲在不為常人注意的'祕處。”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著她的莫高,直到我們足夠強大,能夠保護她。

這個世界能帶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華富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護一生的夢想。我們是敦煌的子民,飛天的兒女,共同守護千古的敦煌夢就是我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後感6

翻開《文化苦旅》,我看見作者隻身行走在浩浩土地之上,只與厚重的行囊為伍,思緒卻縈繞在途經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之間、文人墨客與文化命運之間,上下求索,或許——苦哉?

然而,細細品味著書中的文字,我卻能感受到,作者將鬧市的喧囂揮之一去,將一切雜緒拋之腦後,有清風日暮、明月光輝為伴,享受著茫茫大漠的荒涼、小橋流水的秀麗,山水的美景交融一身,與中國千百年的歷史文化來一番心與心的'交流,豈不——樂哉?

走一步,停一步。他,餘秋雨,就是這樣行行止止,停停走走,用空靈的文字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將萬物千象信手捏來,栩栩如生的付諸於筆端,寄情于山水之間,展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行了一場人生真諦與文化靈魂孜孜不倦的探求。

《文化苦旅》讀後感7

憂鬱的詩情是文章的主旋律。或許不只是憂鬱,還有一些無奈。

讀完文章後,自己又吟了一遍“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一首我忘了題目的詩,只記得內容,還有作者。

吟完了,沉默著。腦海裡不禁痴痴地浮現了唐時的風雨,想那個清爽的早晨,李白是如何踏上輕盈的小舟,和船家寒暄幾句。隨即舟兒駛入三峽,李白的筆下縈繞了一會然後 吟詩,他的詩吟了數千年之久。一直吟到了沒有詩人的'現在。 在吟最後一個字的時候,他抬了抬眼,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座三峽大壩擋在了前面,它擋住了三峽的長水,擋住了三峽的詩情。於是,無論是真實的山水還是虛無的詩句,都失落了。

只有幼兒園的孩童和學校裡的學生還在百般無聊地哼唧著這幾句晦澀的詩句。

終於,沒多少人還把詩看成是文化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8

第一次接觸《文化苦旅》是在同學的課桌上,翻了前言,感覺很有趣。最開始買的精裝版,後來又買了一本簡裝的。

那時還是高中,但《文化苦旅》我斷斷續續看了接近兩年,學業的繁忙,諸事的不順,讓我對人生有一張慢慢頹廢的感覺。但與此同時我也沒有放棄閱讀《文化苦旅》,在閱讀途中漸從中感受到與現在世界所不同的東西。一種學者對文化的誠懇,一種前人對文化的赤誠,一種從不放棄對自己內心所渴求的力量。反映到現實世界,其實也是一種精神力量。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於1992年首次出版,是餘秋雨先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別為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現了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通過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憶,展示了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以及文化的走向。杭州,這座鐘靈毓秀的城市,在普通人眼裡無非是西湖美景、三潭映月、斷橋殘雪,以及靈隱的幽靜,雷峰塔與白娘子的傳說。

因為看了這篇文章,我還專程到杭州西湖邊走了一走。走在蘇堤上,慢慢的回味這著杭州西湖的發展歷程,無處不籠罩著文化薰染的氣息。在餘秋雨先生的《杭州宣言》中並沒有重複常人的思維,而是冷靜思考,用一種看似水利專家的眼光,靜靜的述說杭州西湖建設的歷史脈絡。在文章裡,大詩人白居易、蘇東坡變成了水利專家,利用當時有限的政治權利維護著西湖的生態環境,為西湖為杭州的人文歷史創造著基礎條件。他們是博學多才的大家,也是有文化有信仰的旅客。他們在西湖建設,亦留下了“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絕唱。

它讓我看到一種同席慕蓉所說的那樣“中國人向來是一種堅韌的生物,他們在最深的泥土裡翻滾,他們用自己的骨血和肉體來換回一個新中國”。在這些大愛中,我逐漸的感覺到了我身上所擁抱的小愛的不足之處。它讓我反思、讓我羞愧,讓我看到這個世界還有不同的一面,還有更加不同的一面。這都是閱讀所帶來的一段歷史它反映的不僅僅是當時的一種社會狀況,更多的可能是一種社會之間人與人的相處一種人性和一種社會精神力量。這才是歷史發生的意義,我們挖掘歷史的意義。

當然,從文化苦旅中我們也能更多的瞭解它的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中國人教版的科教書中,我們所理解的餘秋雨先生是一位名聲大噪的散文家。他最令人熟知《都江堰》讓人感覺到的是對老祖宗的敬畏和感恩,對美好事物的留戀和讚頌。都江堰是這樣講的它的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節延伸,延伸的距離並不比長城短。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後輩它,就是都江堰。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餘秋雨先生對文化的熱枕,一位文人對文化的溫柔,這其實也是他對文化苦旅的態度。而《文化苦旅》它打破了傳統散文的束縛,創造了一種以“文化大散文”的新的寫作潮流。閱讀《文化苦旅》,拋卻閱讀本身能帶給你的平靜與積累之外,他在書中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背後的思考更是必讀的理由。

直到現在還記得文化苦旅的一些片段,回味時也常常溼潤了眼眶。那種熱愛將會傳遞給你,讓你思考,感慨,重新喚起對文化的讚歎。它會讓你從內心裡驕傲於五千年歷史的深邃,也會感慨時代的終結。而文化苦旅的苦並不是淺意上風餐露宿之苦,它真正苦在看到文明的衰敗而無力拯救,內心所承受的`巨大悲痛。這場旅途不僅是餘秋雨的科考之旅,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中華文明的再一次追溯之旅,各處腹地歷盡之後,方才展現給我們一個由遠及近的中華文明之旅。我們容易被這本書的厚重震撼,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旅行的過程中,正是感受文化的最好契機。餘秋雨先生在旅途中,體味各地文化,將各地文化糅合在文字中,為我們帶來一場別緻的文化盛宴,讓我們由衷產生一種對文化的敬畏和信仰。

《文化苦旅》的靈魂在於一個“苦”字。這個苦不是旅途中收到的苦累,而是指“中國文化歷史”像一個苦命的老者,經歷風雨,苦行至今。中國文化體現一種“苦澀”的承載,一種艱苦的傳承。這種苦最能激發每個國人深愛中國文化,敬愛中國文化,宣揚中國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文化是滋養一個民族靈魂的源泉,文化始終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質的紐帶。中國文化經歷千年時間的洗禮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滅亡。

我們惋惜的同時,餘秋雨先生通過此書告知文化的滄桑和喚醒傳統文化重建苦難意識。餘秋雨先生在最末文曾說“可能會有那麼一天,可我等不到了”。和他散文集中“我等不到了”感觸是一樣的。但彼時,我為了更加深刻了解文化苦旅以及餘秋雨先生而在網上查詢了一些資料。有些言論,對餘秋雨先生確實很不公平。否認了餘秋雨先生的人品,以及對文化苦旅書中那些華麗的藻?的批判。我在想,人一定是要遵循自己最內心的最真實的想法。在沒有這些對餘秋雨先生不利的言論中,我從文化苦旅中感受到的是一種文化的厚重感和餘秋雨先生對文化的熱忱。我相信一個能寫出如此文章的人也一定不是一位心胸狹窄,只愛賣弄才華的人。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總而言之,餘秋雨先生的才華值得敬佩,《文化苦旅》也絕對值得一閱。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最近我讀了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很有感觸。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著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文化苦旅》確實是一本值得我們閱讀的書籍。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進行貼地考察的實踐成果,它集作者肢體行動與內心思考與一體,因而無形又有形的文化被賦予了實踐精神,在這流行於紙上空談文化的時代裡,實為空谷足音。不僅僅如此,餘先生捨去了以人文為主,將自然生態禮貌作為基奠,去探索在其之上繁衍的其它禮貌。至於“苦旅”,這蘊含的不僅僅是探尋之路上焚膏繼晷的艱難辛勞,更是一種對文化執著的追求與不捨的信念。文化,要苦想、苦思、苦尋,而與最終獲得精髓那刻的隆重歡喜相比,這“苦”便不值一提了。

在讀完此書後,我深為自我曾因稍觸文化之皮毛,而沾沾自喜的行為感到羞愧,因為這實在是管窺蠡測。但隨之而來的,便是遠遠超出我羞愧感的震撼。其實文化是常常給我帶來震撼的,而中華文化更是如此,以至於有時我身體的每個毛孔都在極力收張。而在這震撼之中,有驚喜也有悲愁。

寺廟長久以來潤物細無聲的慈悲,以及對人靈魂的洗滌感化,是驚是喜;為大河禮貌的民族賴以生存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千百年來沿用至今,且被後人奉為圭臬,是驚是喜;水網稠密、風光秀麗且彙集佳人才子的杭州,曾默默牽動著十五世紀遠行航海家內心的羅盤,是驚是喜;狂沙蔓延的大漠之中一汪明麗寧靜的清泉給人一種“造化鍾神秀”之感,又使人頓悟人生與世界,是驚是喜。

而悲愁呢?是山西晉商背井離鄉數十載、妻兒不認的勞苦經營,為中國歷史創造出的龐大財富,最終銷聲匿跡於歷史長河中;是寧古塔下對映的君王那“株連”的殘忍與快感,“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的杯具,就算是蠻荒之地那終年的刺骨寒風也吹不盡、吹不散;是陽關外的盾持纓動的烽煙縈帶,一將功成萬骨枯……

那些文化的驚喜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或永駐史冊,或消散在了歷史的塵煙裡,而這些種種、種種的悲愁之中,卻分明有一把刀,重重地砍在了我心頭的血肉上,便是那在長久的紛爭戰亂中,遭受的侵略與迫害的中華文化!

應對中華文化,我有著與生俱來的嚮往與熱衷。在此處更是與作者產生了來自於內心深處的共鳴,我們擁有著同樣一顆因民族文化遭受外來侵略,而被狠狠動搖的憤懣之心。書中的《道士塔》這篇,無疑在這層層波瀾裡,激起了我內心的鐘鳴。戰爭紛亂,滄海橫流,王道士可是是一個愚昧的代表,一根導火線,他目光如豆,沒有任何圖謀不軌的理由供你去傷害他、消滅他。真正要反思的是那些人,那些“一退六二五”的官員,那些乘人之危的外來侵略者。

其實何止是敦煌石窟,在那些青瓷白釉的國粹被高高舉起、重重粉碎於地之時;在那千金難買、曾被西方貴族稱為“高貴標誌”的絲綢,而今被金髮藍眼的豺狼踩於足下之時;在那斥金銀難以計數之下建造的行宮,被熊熊烈火燃成灰燼之時,民族的魂魄就已經遭受了沉重的侵噬。正如那位詩人所寫一般,我恨自我為何沒能早生一個世紀,去和侵略者來場較量,無論如何,反正不能讓他們就這樣悄悄地運走祖先給我們的遺贈。

然而那個亂世告訴我的.是,就算我早生了一個世紀,就算我與敵人決一死戰於最終的城門下,富商們茶杯中的嫋嫋茶香,官員們奔走相送的重重賀禮,都在漸漸瓦解著我腳下最終的土壤;那些人,他們的眼中飽含著珠光寶氣的貪婪,哪裡還能容得下你苦心的勸說。就這樣,官員們的彈冠相慶、朝歌夜弦,抱著他們的錢財醉生夢死,而我們的中華文化竟這樣被糟蹋,難道我們就只能如此隔著時空的咫尺天涯,痛心的觀望著自我民族的物質文化遺產就這樣被自我人毀壞、被侵略者拿走嗎?回答是“不”。

戰火紛飛、硝煙四起,人性在此時暴露無遺,自私、貪婪,背叛民族而苟且偷生……可就是這樣的環境下,這樣的人性中,總有一股力量,它執著並且生生不息;總有一種聲音,它嘹亮並且不穿透人心,決不停息。它用言行證明著民族精神的強大,證明著人性中本應存在的無私與職責。例如那個故意走漏訊息的翻譯員陳萬里,例如那些為保護莫高窟,從十幾公里外跑到此處的幾十個村民,又例如那些之後從外地趕來莫高窟的學者,在艱苦的條件下,夜以繼日的守護與不斷刻苦地鑽研敦煌文化……

只是,只是,正如陳寅恪先生說的那樣,“敦煌者,吾國學術之悲痛史也”。終究還是一道傷疤,而傷疤下的原先的血肉,只能從大英博物館等這些地方找到了。

我時常嘆息,嘆息著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嘆息著民族文化的流亡,嘆息著子孫後代是否會生長於沒有色彩與音韻的乾涸之上。因為中國曆朝歷代,無論是內戰或對外戰爭,對民族文化來說都是一場浩劫。這場浩劫,小到天一閣裡數量龐大的珍貴藏書,幾乎一夜之間消散在了太平天國運動之後的時光裡。大到努爾哈赤、皇太極為拓張領地,進入中原後大肆屠殺漢人,許多漢族文化瀕臨滅絕。再嚴重的,就是之後眾所周知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火燒圓明園等……

歷史自有它的規律,這規律從百家爭鳴的先秦時代便有先人總結過,戰亂紛爭無可避免,就如同《三國演義》開篇那句“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在戰亂中除了當世人飽受摧殘之外,便是文化的浩劫。身為後人的我們,對此只得是同餘秋雨先生一樣,站在當代的城門之上摸索又嘆息,哀愁之極也只能是長歌當哭,一些文化的散失,是需要遵從客觀實際的。然而應對這些有幸傳承至今、供後人學習考究的寶貴的中華文化,我們是否要研究承擔起自我肩上那份文化傳承的職責?是否能背起行囊,去進行一場震撼心靈的“文化苦旅”?可能我們的貢獻無法與王國維、陳寅恪、樑思成等這樣的偉人相比,卻也能夠是那些為保護敦煌石窟而不遠十數裡徒步趕來的村民啊。

先人們雙手捧起文化的火種,代代相傳,到我們後生那裡,不應讓它熄滅。每種文化的產生都有其自身意義,所以它們理應得到一個歸宿。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講的那樣般: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廣闊的陸上,孕育著大群大群的生靈。靈長的猿慢慢進化成兩腿站立、會用火,最終會思考的人類,他們渴望更多。

文化究竟是什麼?我們走在千年的路上,頻頻回首,只為尋找最初設下的答案。——題記

《文化苦旅》,確如書名和綠色的包裝一般,甘苦的味道瀰漫在方正的漢字間。說是杯中的熱茶還不夠,應是山頂的草藥,可以用水熬出褐色的湯汁。

厚厚的.一本,從東海之濱到白雪皚皚的陽關、再到風吹浪打的北歐,餘秋雨先生對於“文化”的追尋,從來不屈服於腳下凹凸不平的土地。書中幾處的記述同我的印象重合在一起,既有自豪自己能跟上偉人的足跡,又是遺憾物是人非。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我今天介紹的這本書,最適合靜靜的夜,一盞孤燈,一杯濃茶,細細地去品味。它就是餘秋雨先生寫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不僅僅是穿梭在各種名勝古蹟,田園山水的空間的旅行,更是一種穿越千年,探索中國歷史文化與文化靈魂的時間之旅。之所以是苦旅,是因為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正在逐漸的淪陷和喪失,餘秋雨先生在感概和惋惜之餘,也將自己滿腔的悲憤和不滿寄於筆下。在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流失的批判和思索中,重拾人類精神文明發展所缺失的東西。從一個毫不起眼卻能興風作浪的小人看見了歷史的暗流湧動;從一個詩人(柳宗元)探索古代文人的悲哀;從一個道士(王圓籙)目睹中華文明的泣血歷史;從幾位文人(嵇康、阮籍)看到了一個時代的紛爭與悲哀……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很顯然,讀書與行路需同時進行,學識與見識需同時增長。然而,我在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之時,驚奇地發現,一本書就足夠了。一書在手,“足跡”竟也能遍佈千山萬水!

就是這樣,我閱讀《文化苦旅》,彷彿經歷了一場苦澀的文化旅程。自己那顆似乎是虛幻的靈魂,遊走在餘秋雨先生所勾畫的真實世界和歷史空間裡,既感覺到這個世界是如此的鮮明生動,如此珍貴可愛,又感覺到好象我也是歷史的過客之一。甚至有時會覺得我就是秋雨先生本人,站在歷史的某一個點上,或回溯,或展望。站在那兒,為未曾得到的惆悵,為已經失去的神傷。

如《風雨天一閣》寫了一座經歷數百年風雨滄桑的普通的樓閣,被一代代人世代保護著,卻終被強盜偷竊所騷擾,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其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承載的文明與歷史太多太多。天一閣的命運正是當時中華文化的命運,中華的許多許多文化寶藏在靜靜地經歷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風雨洗禮之後,竟未為人所敬,不為人所珍,最終落入虎口。而當其幾近滅亡時,人們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尋回幾粒殘碎不堪文化碎片,嘆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文化苦旅整本書所要批判的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極度不平衡。從一開始的《道士塔》《莫高窟》到《廢墟》《筆墨祭》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寫人類的精神文明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遠遠落後於物質文明。人類物質文明的極大發展並沒有給精神文明提供更好的土壤和環境,反而會破壞精神文明原有的物質基礎,使之不斷的流失、散落,甚至走向滅亡。物質文明對精神文明的蠶食,就如王道士對敦煌文化的破壞那樣,程序緩慢,卻極具破壞性。作者把毫不起眼的道士塔列為全書的第一篇,其實在告誡我們,中國文化正在被許多像王道士一樣不起眼的人吞噬著,破壞著!

遺忘,也許也是一種對中國文化的破壞吧,就如餘秋雨《柳侯祠》中寫的“幾個少年抬起頭看了一會石碑,他們讀不懂那些碑文。石碑固執的愴然肅立,少年們放輕腳步,離它們遠去”,頓然覺得自己就是那個無知的少年。去過了許多地方,基本上都是下車照相,上車睡覺……或許有許多人也會和我一樣,以為旅行的意義只是為了放鬆自己,去追求視覺味覺聽覺的賞心悅目,卻往往忽略了其中內在的文化內涵。也許是我們的無知,也許是我們的浮華,已經將中華文明傳承下來的文化精華給遺忘,殊不知遺忘卻是對中國文化最大的破壞。我們都已經不知不覺地淪為王道士!

對我而言,讀餘秋雨先生的書有時會覺得有點困難;在品讀完一篇又一篇後只覺得裡面的寓意太多太深厚,總得要好好地細想一番,才能瞭解一些道理。完全地瞭解箇中道理,可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更為反覆不斷的閱讀。他不單單只是寫景,或者寫一段什麼歷史,文章總在細細訴說的一段又一段的長遠歷史中,蘊含著超越歷史的感慨和思考。甚至對於人生,也不無補益。就像《沙原隱泉》中寫到的:“不為那山頂,只為這已經劃下的曲線,爬。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爬。無論怎麼說,我始終站在已走過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後退的頂端。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

“我站立峰巔,它委身山底;向著它的峰坡,陡峭如削,此時此刻,剛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嚮往峰巔,嚮往高度,結果峰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

在人生的追求過程中,要達成一個目標,就儘管爬吧!別管終點在哪裡,只要努力的朝目標前進,終究你會發現,原來你也走了一段不短的路,而終點就在眼前。但是,上天總是安排些戲劇性的'演出,當你到達最高處時,常會不自覺的發現“高處不勝寒”!總要經歷過才會知道,再崇高的終點,原來終究也不能久留。所以,文中後來又說道:

“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峰,發現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與它近乎。看來,註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這本書給了我許多對生命的領悟和對文化感悟,讓我對中國文化,中國文人和中國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重新燃起我對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的熱愛。有人曾經說過“你知道的東西越多,活得越累”,沉重的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或許會將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來,就像餘秋雨先生所說的“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人生淪喪感”。但是我們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這本書給人一種超越精神,超越年代的期盼,當讀到道士塔,莫高窟,柳宗元等等,心裡就有一種莫名的哀傷,總有著一股想哭的衝動,如果能早生一個世紀,我想去牽住運滿經書的馬車;想去阻止士兵亂塗亂畫;如果能穿越到唐朝,我想去一趟柳州,去陪柳宗元說說話告訴他有很多人關心他,一切都會好的。

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夜深人靜的時候,靜靜的翻開這樣的一本書。再去品味書中對人生、靈魂以及人性的感悟。當然會感慨萬千……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歷史的探索,往往始於足下。我跟隨著《文化苦旅》的腳步,把握歷史的韻律,靜觀王朝的'興亡。

遺失“文化,不就是讓有限的生命向更大的空間和時間領域延伸麼?”《風雨天一閣》中有一個文化傳承中令人欷歔的事件,明朝大藏書家範欽藏書頗豐,然而時局的變遷令其中多數毀於賊手,許多孤本失傳,成為了文化史上的一大遺憾。

曾慕名前往拜訪大相國寺,卻發現佛教氛圍早已面目全非,我不禁疑惑了,我們該怎樣避免文化的遺失?而西安大雁塔前一位僧人以倒立的形式化緣,不顧周遭耀眼的閃光燈,才真正詮釋了佛教的思想——修行。

這正是如今無數的廟宇樓閣中的僧人所遺失的——佛的精神以及歷史所賦予他們傳承佛教思想的使命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說起文化,思緒總忍不住飄忽到洋溢在耳邊、千年古國的讚美之辭去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似乎已是一個信手拈來的日常用語,在網路聊天中會配上一個“佩服佩服”的表情包。學業中“語文”也是極為重要的科目,若剖去功利性質的課文考點解析,餘下的還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沉澱,歷史長河中個性鮮明的詩人、一心熱忱向紅星的革命家……十多本的《語文》,何嘗不是中華的驕傲呢?

西行,《文化苦旅》中陽關便是詳細之至了——“天是天,地是地,侏儒變成了巨人,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西北沒有南方的陰溼之氣,與人滿為患的厭倦。天攏在地上,密的不透風——但風起時,又咂著尖銳的`沙,諷刺著每一個孤身前往的執著的傻瓜。太陽升起、落下,日復一日,不知何時起,近在眼前的過往成了歷史,鮮明的臉龐變成了月光下的影子。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李白的詩飄逸靈動、超拔縱橫、吞吐山河有餘,而沉鬱練達、憂患深情、悲心苦難不足,讀其作品如閱其人,羽化超脫而心向隱遁的仙道氣始終伴隨著這位才華橫溢的天之驕子,在世事的艱辛、惡劣和仕途的坎坷不順中他選擇了以桀驁不遜的風骨出入自我精神的狂歡,這與杜甫的始終不棄不捨,執著當下,痛入心髓而猶深懷抱負與憂悲進入民眾、國家的苦難大有不同。中國的`多數人可能大抵都更愛讀李白,因為從李白那兒能讀出一種速度和快感來,但我卻偏愛老杜,老杜的字句不止是用靈氣潑灑的音符,更是一種血淚沉澱的生命的精魂。他不超脫,所以他超越了那時代的每一個神往超脫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