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經典15篇】

讀後感1.7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經典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我家有個大書房,裡面有成百上千本書,我沒事就去裡面找上幾本看上幾小時。有一次,我翻到了一本舊舊的綠色的老書--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翻開那泛黃的第一面,我就被文中描寫莫高窟的神聖和道土塔的悲憤驚呆了,敦煌美麗景色給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對敦煌的莫高窟更充滿了嚮往。

記憶中,我讀著書,我彷彿追尋著餘秋雨的足跡,想象來到敦煌的情景。直到今日,每當我想起敦煌,我彷彿在莫高窟裡行走。

走進一個個洞窟,看著一面面精美的壁畫,一尊尊莊嚴的雕像。雖說畫面上人和事物歷經上千年,卻還保有著他們原有的顏色。畫中的佛像神情悠然,似乎在微笑的看著我。雖然因為年代久遠,有的地方顏色不是很清楚,但畫大部分都儲存完整。大多數的雕像都有一千三百年以上的年紀,卻都是栩栩如生,神情自若,令人神往。

可卻有那麼幾幅壁畫,他們面色慘白,有的卻“滿面黑灰”。更有甚者,連畫都沒了,只剩下空空的牆壁。雕像雖不易毀壞,可還是有幾尊面目全非。這是何人所為?何人許之?

又來到一個叫藏經洞的`地方,雖說是藏經洞,可哪來的經書。從藏經洞不到一平方來見方的門向內看去,只是黑乎乎的一片,只是隱約可幾張微不足道的"小紙卷”。

記憶中,我讀著書,我繼續跟著餘秋雨先生的足跡,來到了道士塔。

藏有無數經書去哪裡了?和餘秋雨一樣,這些個疑問跟隨了我許多年。終於道士塔出現了。我不禁感慨萬千,是啊,站在王道土的墓前,一九零零年的一天,王道土王圓錄無意中發現了藏經洞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從二十世紀初開始,外國人陸續聽說了藏經洞,因為中國當時很亂,王道土也不識貨,居然就把這些國寶低價甩賣了出去,從此外國開始大肆毀壞藏經洞和各洞窟中的壁畫經書,雕塑……

那些《文化苦旅》中有關道士塔的記憶,在時光的流轉中,去不曾淡去。

我從《文化苦旅》書中看到莫高窟中不僅看到了美麗的壁畫,雕塑我還看出了民族的興衰,國人的迂腐,外國人的侵掠!歷史上有人說王道土是罪人,可我卻不認同,王道土只是一個不幸的發現者,當時國家混亂,沒有人去管理。他充其量只是一個好心卻愚昧的人,而真正有罪的人卻是清末的官僚,他們才是能左右歷史,左右國家興衰的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每每合上這本書,我的心裡總是有一抹酸澀的、似曾相識的恍惚的感覺,揮之不去。這是被作者那種懷揣天下、悲天憫人的胸懷在抑鬱中膨脹的情感所感染,夾雜著難以名狀的無奈。

就拿給我印象最深得《道士塔》來說吧。

我感傷於作者所見的這座道士塔——“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靜白”;感傷於王道士的徹骨的麻木——貪圖蠅頭小利而將民族利益全然棄置不顧;也感傷於“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已經什麼都沒有了——物質上的,精神上的。

就是在這座破敗的塔前,就是在這座寫滿了屈辱的歷史的塔前,終於有一個人用心去走過。作為一個愛國文人,沒有什麼比賣國求榮更被他厭惡的了。在這身心俱痛的苦旅中,他用筆者杆槍,把熱血灑在紙上。

作為讀者,搭載著作者的`動人心絃的文字,跟著他一起笑,一起哭,不經意間把一個個生僻的角落,變成我心目中的故鄉,只是總伴隨著些許意料之外的起伏跌宕。愛國熱情,被一次次地喚起;心中關於道德的防禦底線,也一次次地被衝破。合上書,留下一個黯然神傷的我,和心中念念不忘的“故鄉”……

正是因為讀過這些文章的沉重,叫我很難有辦法把閱讀堅持下去。猛然間發現,我從這本書裡隱隱看到了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的影子,並不是說作者相互抄襲,而是對於中華民族的愛恨交織的感情都貫穿在他們的文章中。這個沉重的話題我們似乎已經說得太久,有些乏了。

中國的江山好的一塌糊塗——有白色浪灘、貝殼擁擠的“天涯、海角”,有像調色盤中那樣深藍的九寨溝的水,有濃郁著古老祥和的氣息的平遙古城……這些只是我所走過的地方罷了,我知道我的足跡還沒有遍及到祖國更好的土地上。真心希望,作者和我的奢望能變為現實,也讓今後的旅行成為純粹的遊山玩水,別再佈滿如此多的惹人心傷的苦難。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第一部散文合集,全書共37篇。它是用過山水景物來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以及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其運用獨具一格的文字風格描繪出我國的文化歷史,又完好地把中國文人的艱難與自身回憶結合。於是我帶著好奇的心去品讀這一本書。

第一篇為《道士塔》,講的是一個無知愚蠢的道士——王圓籙令人悲憤的故事。《道士塔》的塔就是指莫高窟,而王圓籙做了莫高窟的當家後,以極低的價格向外國人售賣莫高窟裡的中華文物。若以我們常人的思維,肯定會萬般怪罪王圓籙。可是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中,他的“恨”不止恨王圓籙。篇中“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去了,他們的滔滔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一段足以表達了餘秋雨先生對清末朝廷以及官僚的不作為感到憤懣又無奈。我第一次讀是憤懣,第二次讀是無奈,第三次讀就只剩壓抑了......

緊跟其後的正是《莫高窟》,寫的`是餘秋雨先生對莫高窟的參觀和感悟。莫高窟是我國的佛教聖地,由前秦時期開始修建,歷經十六國,各朝在此地都有不同的建造和修繕。餘秋雨先生運動窟中壁畫鮮活的語言向讀者詮釋了莫高窟足以傲視異邦古蹟的證據,從樂樽和尚對佛教的崇尚,至盛唐時期人民幻想的飛天,無一不使餘秋雨先生感慨萬千。我也去過莫高窟,但大多時候走馬觀花,只是單純地覺得窟中的壁畫很壯觀,卻無法如餘秋雨先生一般表達出如此豪邁的文字。篇末的一句,則是先生對莫高窟,對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自豪——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餘秋雨先生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裡。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讀後感4

中華文化,說是人文文化,不如說是自然生態文化,中華文化從長江,黃河,高原點滴累計!在我看來,宗教和時間是讓人從熱血沸騰的狀態冷卻下來,因為人有敬畏之心;科學和高速讓人從淡然到沸騰,可是卻耗廢了生態文化!

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悟最深的是苦,人只有經歷過苦才能有沉澱,中華文化,雖說是泱泱大國傳下來的精粹,雖然自帶文弱書生的軟病氣息,那也是經歷了種種苦楚才積累沉澱下來的!寧古塔的`流放文人,敦煌的多災多難!近代文人巴金等巨匠經歷的那場浩劫而涅槃重生!種種苦難,打不垮的壓不倒的中國人脊樑!所以坦然面對人生種種苦楚,是祖先傳給我們血液中最大的財富,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要怕吃苦的來由吧!呵呵!

以前對於餘秋雨,並無甚好感,總覺得青歌賽長上的文化評委,賣弄嘴皮子,和缺乏文化素養的選手賣弄一下。讀過北大授課時,感覺他倒是個有學識的人,讀後感學問一次,在我看來,就是博聞強記,多讀幾本書,產生種種感悟而已。當然,看過文化苦旅,感覺就是他讀書很多,學識淵博,這本書基本上就是他的考察筆記兼有抒情散文!印象比較深的就是那句話:書和路是分不開的,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分不開。

我也有點體會:也許任何一個名勝風景,缺乏學識的人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這處一旦被賦予了文化內涵,那麼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更多的是他的歷史背景了。看過這本書,依然覺得,學識淵博的人有個共同之處:胸襟廣闊。是啊,如果沒有廣闊的胸懷,何來有容乃大?餘秋雨評價中華文化有一點很對,中華文化興起於長江、黃河、淮河沿線,這些文化自帶了中國文人固有的文弱氣息。在文化傳承中,有一個人物不可忽略,康熙,他的學貫中西,對於學識不偏不倚令人讚歎,這個不偏不倚建立在學貫上,另外他一改文人的虛弱,是個健壯的人,有了健壯的身體,才能讓文化進一步昇華!健康,健康,我會為之追求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5

人生,是路遙筆下生而平凡卻又不甘平凡的孫少平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是老舍筆下駱駝祥子由充滿生的希望到墜入死的麻木一次一次經歷過的;是餘秋雨筆下一個個文化創造者歷經坎坷一點一點摸索出的。人生,是由我們自己來書寫的。

人生如墨,揮灑出別樣的年華。餘秋雨在書中寫到“人的一生會觸碰到很多物件,多的數也數不清。對我來說,最重要的物件,一定是筆。”而細細品這篇文章,你會發現在他的旅途中,有了筆又怎麼能少的了墨。其實,人生正如墨一樣,不求居於首位,只求在筆的揮灑下,成就別樣的年華。

人生如墨,莫沾染塵世的煩雜。在人生之旅部分,每一位文化的創造者都經歷過謠言的迫害。原因很簡單,只因為他們太過於優秀,太容易遭人嫉妒。就像餘秋雨自己,莫名其妙的就被認定為是石一歌的成員,還被扣上了一個造反派的帽子。被誣陷的時間達十幾年之久,可他並不像其他人一樣,放棄自己的初衷,為自己一遍又一遍的書寫,也許根本就無濟於事的辯論詞。相反,在別人誣陷他之時,他用手中的筆寫下了一本又一本文學鉅著。就算在真相大白之後,他也沒有絲毫的抱怨,反而感謝這些誣陷他的文章幫助他推掉了許多應酬,讓他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創作中去。讀到這裡的時候,我不禁臉紅了起來,想起自己因為一點謠言,就沉不住氣的'東奔西跑來證明自己的清白。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這麼容易沾染塵世的紛雜。

人生如墨,書寫時代芳華。人生之旅中的每個人都經歷過文革的苦,也都見證著這個時代的變遷。很多人在經歷文革後,思想就會慢慢落後於時代潮流,但他們卻不一樣,他們不緊沒有落後,反而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在遭受迫害後依然拿起筆,書寫時代的芳華。這種魄力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呢。

人生如墨,只有我們沉得住氣,靜的下心,不受塵世煩雜所擾,用力揮灑,用心書寫,才能以天地為卷軸的人世間留下一筆濃墨。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代表作,我讀後收穫頗豐。這本書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著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然在這本書中,我感受最深的卻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寫的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鄉間的事,那時候通訊手段很落後,對外的通訊往來主要依靠一種特殊職業的人——信客,他大約相當於在鄉村與城市之間奔波的鄉村“郵遞員”。沒有信客,好多鄉人就不能聯絡上出遠門的親人。在很長的時期中,信客沉重的腳步,是鄉村和城市的紐帶。文章首先說的是這裡的一個老信客,曾有一次為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紅綢,而恰好他也要為一遠親送一分禮,於是就裁下了客戶窄窄的一條紅綢扎禮品,圖個好看。沒想到上海那位又託另一個人給家裡帶來口信,說收到紅綢後看看兩頭有沒有畫著小圓圈,以防信客做手腳。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頭,四鄉立即傳開他的醜聞,以前叫他帶過東西的各家都在回憶疑點,好像他家的一切都來自剋扣。但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毀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譽,老信客申辯不清,滿臉悽傷,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這就是失信的結果,哪怕只有僅僅的一次。

文化苦旅讀後感7

在這次短暫的節假日裡,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閱讀時間雖短,但它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這本書中,絕大部分的文字都貫徹了這樣一個主題:對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餘秋雨憑著他那獨特的和寫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對許多城市、小鎮和它的人文景觀所蘊含著的文化底蘊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精神進行追溯、反問和思索。

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是這本書的主調。在書中,作者對具體的山水名勝的風貌幾乎不置一詞,他的過人之處就是在點明某地之後,就以類似電影中鏡頭切換的.形式凝造出濃郁而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進入直抒式的詠歎,這種詠歎以熾烈的情感和誇張的言詞力求先聲奪人。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餘秋雨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心路歷程等的影響。這種創作意念,始終貫穿於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反覆嚴厲拷問歷史,其中,出現了很多悲劇事物和悲劇人物,卻很少提及他對1949年以來的歷史,很少讓人感受到其自身心靈世界的隱祕。也許是當代歷史過於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夢》中,作者又怎麼知道"揹著香袋來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並無多少教義的蹤影,眼角卻時時關注著桃紅柳綠、蓴菜醋魚"?外國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鬧的城市中嗎?類似這樣的議論,在書中還有一些。這不禁讓人疑心,餘秋雨在發表議論時,有時提出的簡單問題反而把情況弄得複雜。

我覺得,憑藉《文化苦旅》,餘秋雨可以在新中國的散文史上佔一席之地。雖然其中不免有矯情之處,甚至有硬傷,但那種思考與提出的問題卻是無可迴避的。尤其是其中對"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喚。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文化苦旅》是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級文化學者餘秋雨的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他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著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寫出了因為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為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

他的筆觸時而奔放,時而靈動,有時像大江奔騰,洋洋灑灑,蕩氣迴腸;有時像小溪宛然,曲徑通幽,砉然流芳。他的氣勢磅礴,凜然睥睨天地,有時好像在放肆地喊著:“我要遨遊九天而天威耐我不得,我要逍遙九地而地塹縛我不得”;而有時卻又好像在苦苦地尋覓,為中國的文化,歷史尋覓一條出路,一條重獲新生的出路。然而,最讓我觸動的卻是他那不羈的文思,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收放自如,讓人不禁歎服。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將我們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深省。在他的筆下,歷史是那樣的深邃蒼涼,令人扼腕,往往在讀他的散文時總能體味到原來不曾想到的東西……

真正的歷史是沉默而寂靜的,它無言,用沉默傲視人間,傲視人間的斗轉星移,王朝更迭。它任憑人們在他身上居心叵測的.塗抹著。不屑與何人爭辯。“大音稀聲,大象無形”,它沉默不是因為他懦弱,它的力量足以拖垮無數的霸業,再強的盛世在他眼中也不過曇花一現。“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是對他最好的形容。力拔山河的項羽能怎樣,羽扇綸巾的周瑜能怎樣,立馬橫刀的張飛又能怎樣,歷史的一個轉身就讓他們灰飛煙滅,終成一抔黃土。只有歷史以真正的王者身份永存,跨越了空間,穿越了時間,創立下獨屬於它的基業。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暮色回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裡,氤氳的燈光,桌前一本青綠而又有些黯淡的書,我似正與一位道友交談,談論著世上的喜悲。順著他的足跡,我領略了各地的風俗與人情,真正懂得了人性的魅力。

但對於所描述的風土人情,我更關注的是他對文化的省思和詩化的語言。

《文化苦旅》中,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巧與嬌豔,還有廟堂的虔誠與悠遠。一個個偉岸的建築總有深奧讓人摸不著邊際的歷史,只有人們深刻的`研究才能明白些許。對於每個人來說,閱歷不同,自然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隨著時代的變遷,對這些的理解也是潛移默化的,但從中能明辨是與非。憶起書中一篇文章《道士塔》,敦煌失竊,本以為錯在道士,但作者聯絡到歷史,從更深層次中,將錯誤歸咎於官僚,正是這一對文化的省思,讓讀者明白當時社會的殘忍和冷酷。這一封建弊端應及時消除,否則會釀成不必要的後患。如此美好的時代易逝,應認真呵護。

“這條路漫長而又艱難,但幾步一景,美不可言,一邊是碧綠的峭壁,一邊是浩蕩的急流,層巒疊嶂全是世界屋脊的餘筆,一撇一捺都氣勢奪人。”這一番詩化般的語言將我帶入仙境,遊遍世界,感受大自然帶來的美。此時此刻此分,拋去雜念,世間只有我一人,那是多麼的悵然。這段路途有苦楚,也有喜悅。些許人情有點寒酸,但有景相伴足以,正如我們生活中,在奮鬥的道路上,一塊塊絆腳石,都需要自己拾起,一段段荊棘路,都需要自己越過,但相信身後有堅強的後盾,不僅僅是父母老師朋友,更是自己永不言敗的志氣。

自己品嚐苦中絲絲甜味,如甘露滋潤心田,莫過於他人的提供。漫漫人生路,不要學會避讓和退縮,而是要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拼搏,拼盡全力,勇往直前,餘秋雨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心靈的震撼更是情操上的感化。懷揣著這一份不忘初心的堅強內心,在最後一場暴風雨襲擊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被擊垮,靜待明年夏日的綻放。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文化,是什麼?我不能夠解釋清楚,也不能真正理解。正因為這樣,“文化”一詞在我的腦海中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這反而勾起了我強烈的求知慾,使我迫切地想去一探究竟。

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有他在故鄉如夢般的童年;有踴躍著喧囂生命的都江堰;有飽經風雨滄桑的天一閣;有堪稱最高貴美麗的杭州……還有他走訪過的中國、世界,及他自己的人生之旅。每一個故事,不!不應該說是故事,應該是每一次旅行,卻彷彿都在我眼前發生一般,歷歷在目。

此時,我感受到這裡的文化已不再是人們所說的知識那麼簡單了。我彷彿讀懂:

水利工程建設是一種文化。李冰花費了畢生的精力來建設都江堰,他完成了一項偉大的水利生態綜合工程。他浚理、消災、滋潤、灌溉,直至李冰去世前仍不忘做成三個石人,鎮於江中,用來測量水位。

信念是一種文化。範欽以對書籍的痴迷,集藏滿了一座天一閣的書,風風雨雨幾百年,經過了數十代人之手,經過他們的堅持,為歷史考證留下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美也是一種文化。《馬可·波羅遊記》記載,杭州是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的城市。杭州的美自是離不了錢塘江的壯闊和西湖的美景的,它是錢鏐射潮時滾滾漫天而來的浪潮,是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精神更是一種寶貴的文化。那是無數人對具有特定時代意義的文明的傳承!餘秋雨先生花去了他人生中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時間,去探索瞭如此之多的文明遺蹟,甚至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在極其艱險的環境之下,都不曾放棄。

今天,我們更應該明白文化之重要。我們要學會保護並傳承它們,須知道,它們是我中華民族的至寶!所以,我呼籲大家:在空閒之時,請稍稍放下手機,少玩一會兒電腦,多多關注下我們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

昔日之盛景,也許不復存在,但文化並未消逝,讓我們繼續發揚光大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問什麼是文化?我百度一下文化,各種各樣的解釋在網上流傳,各種關於文化的詞條相繼排列。編輯詞條的不是一個人,這就導致了問題:各家觀點雜糅組成一個定義,各種各樣的定義解釋著同一個名詞,這些都是網上詞條共有的問題。對於文化的解釋,我更傾向文化是歷史的沉澱。無論是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文藝科學在內的意識形態,還是文化的物態、制度、行為、心態四層次,都是歷史積累沉澱的結果。

既然是苦旅,旅途當然就不能是歡樂的。文化的傳承遠比文化形成要艱難。比如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尼羅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都在傳承過程中遭到毀滅,唯獨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綿延千年而不絕。即便如此,中華文明在傳承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文化事物遭到破壞甚至是毀滅,這最好的例證就是莫高窟了。當王圓籙一次次“整理”他的庭院的時,當外國“學者”一次次運走用低價購得的古籍時,當中國官吏一次次以資金不足拒絕保護石窟時,我想莫高窟肯定在西北凜冽的風中哭泣。落日染紅了天,血色一般的晚霞猶如中國文化傷口正滴著血呢……

相對於文化遭到破壞感受到的這種痛苦,在旅途中所受到的舟車勞頓之苦更像是一種歷練,一種在文化面前的虔誠儀式,餘秋雨拜訪過眾多名山大川,不止一次談到路途之苦,同時也引述了其他古人的路途之苦。相對於古人來說,現代人受的苦就要少得多了,纜車汽車和沿途的旅館酒店為遊人打點好了吃住行的一切,而古人則是自備乾糧,露宿山野,歷經勞頓之苦才能看到期盼已久的山川景色。正是有了這樣的旅行,山川變得不再是山川,而是在一次次迎接遊客中不斷沉澱下來文化。名山本只是山,有了文化積澱名氣在大了起來。

《文化苦旅》儘管寫出了文化傳承的不易,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文化也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當它鮮活地呈現在你面前時,你不會覺得那就是文化,你會覺得那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讀罷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又難復平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溫婉宜人的江南小鎮,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夾雜著喜悅、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敘說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說說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餘秋雨老師之苦,皆因有著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著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餘秋雨老師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餘秋雨老師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作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這樣追隨著餘秋雨老師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著,徘徊著,彳亍著,最後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裡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篇篇精彩的美文,餘秋雨帶咱們探尋咱們這個泱泱大國的禮貌和歷史。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咱們不曾親臨,透過您對當地人、歷史、自然的渾沌交融,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滄桑感就會遍步全身,那些歷史好像親身經歷過,從而緊隨著的感動,嘆息。

比如說,咱們飄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中擠出一聲久遠的口胃嘆。既羨慕沉睡在江底的閒散,有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慶幸楚國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息淘淘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正因楚臣遇到了汨羅,就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咱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因此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正因它一向肩負起了保衛國家的職責。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凶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但是是1條長長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昇華文化。咱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你即使來到有任何好處的景觀也只是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咱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裡說的:“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簡單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我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陡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本書寫得的確不簡單,那慘白的洞窟展示著不堪回首的歷史,一個個文化遺址都是對“榮耀”與“恥辱”的詮釋。中國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國”自居的時代了。因此,讓咱們欣然理解苦旅,選取苦旅,在苦旅中探尋,銘記咱們該記住的,試讓敦煌的悲鳴停止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全書所收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性散文。它主要通過山水探求文化的靈魂、人生的真諦、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它既表現了中國歷史的深邃荒涼,又展現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約;既展現了中國文人的艱難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態人情。

我今年讀了這本書,被作者優美的語言和深邃鋒利的思想所震撼。我最大的.感受便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諾大的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心中的故鄉。”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體會,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與文化留下的較深較淺的腳印。作者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和對它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或許,這就是一種文化情結吧。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旅遊都總會不自覺的回想那裡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有誰在這裡灑下熱血,有誰在這裡……一瞬間,把歷史、人文、自然全混然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文的滄桑感便將人籠罩,歷史的古蹟所蘊藏的精神與文化也便奔瀉而出,使參觀者無端感動,無端的喟嘆。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洞悉能力去思考去表達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細膩的筆觸去縱觀華夏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苦苦的味道,透出了書頁,讓我們讀這本書更多了一道滋味。在讀這本書之前,誰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背後竟會有這麼多的涵義和故事,文化給人的包袱也越來越重。

《文化苦旅》給你展現作者優美的文字與深刻的思想。從華夏大路上走來,體會民族深重的苦難與燦爛的文化,這本書給與有思維的碰撞、真諦火花。讓我們開啟此書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在中華大地上。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在這次短暫的節假日裡,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閱讀時間雖短,但它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這本書中,絕大部分的文字都貫徹了這樣一個主題:對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餘秋雨憑著他那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寫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對許多城市、小鎮和它的人文景觀所蘊含著的文化底蘊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精神進行追溯、反問和思索。

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是這本書的主調。在書中,作者對具體的山水名勝的風貌幾乎不置一詞,他的過人之處就是在點明某地之後,就以類似電影中鏡頭切換的形式凝造出濃郁而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進入直抒式的詠歎,這種詠歎以熾烈的情感和誇張的言詞力求先聲奪人。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餘秋雨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心路歷程等的影響。這種創作意念,始終貫穿於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反覆嚴厲拷問歷史,其中,出現了很多悲劇事物和悲劇人物,卻很少提及他對1949年以來的歷史反思,很少讓人感受到其自身心靈世界的隱祕。也許是當代歷史過於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夢》中,作者又怎麼知道"揹著香袋來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並無多少教義的蹤影,眼角卻時時關注著桃紅柳綠、蓴菜醋魚"?外國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鬧的城市中嗎?類似這樣的議論,在書中還有一些。這不禁讓人疑心,餘秋雨在發表議論時,有時提出的簡單問題反而把情況弄得複雜。

我覺得,憑藉《文化苦旅》,餘秋雨可以在新中國的散文史上佔一席之地。雖然其中不免有矯情之處,甚至有硬傷,但那種思考與提出的問題卻是無可迴避的。尤其是其中對"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