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應龍臺散文集讀後感

讀後感2.15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看過一些經典的散文吧?散文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並茂的文學樣式。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應龍臺散文集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應龍臺散文集讀後感

--孩子,你慢慢地走

這是一本母親的書,恬淡、樸素地紀錄了龍應臺和她兩個孩子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字裡行間透著純真、超脫、浪漫的人性光輝。截取了一個篇章和大家分享:

《黃昏》

秋天的黃昏,葉子鋪得滿地,厚厚一層美麗的金黃。空蕩蕩的枝椏映著清冷的天空,彩霞的顏色從錯綜的枝椏逢裡透過來,小河的清水流著涼涼的聲音。

媽媽騎車載著華安往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道古舊斑駁的小木橋,橫枕著悠悠的流水,心裡有點淒涼,於是側臉對華安說:“小橋--”

“小橋--”華安用脆脆的聲音回答。

“流水--”

“游水--”

“人家--”

“鴨鴨--”

“古道--”

“五道--”

“西風--”

“蜜蜂--”

“瘦馬--”

“狗狗,媽媽你看,狗狗--”

腳踏車上兩個影子,沿著小河漸行漸遠,漸漸融入了天的顏色,就看不見了

……

隨感(1)享受生命,珍惜擁有:龍應臺語“你們兩個本來是天上的天使,是上帝賜給媽媽做女人的禮物。”

自己也恍然中成了母親,作為一個母親,孕育一個新的生命承受了很多的痛苦和艱辛,但更艱辛的不是孕育而是教育,孩子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作為母親,我覺得我始終應該牢記的一點就是:生命自有節奏,雖然我是母親,但也沒有權利過多的去幹預或者規劃孩子的人生,我所能做的僅僅是在我能陪孩子走的這段路程裡,陪著他慢慢走,慢慢看,分享我對這個世界精彩的發現。

就像龍應臺所說:“媽媽必須做導遊,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她。”站在宇宙的高度,其實,我們真的都是來到這個世界的兩個過客,很幸運,我和我的孩子相遇了,在我28歲以後,但我能陪孩子走的路畢竟只是一段,當然應該慢慢走,慢慢看,不要在乎目的地,而要在乎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唯有如此,才可能留給孩子和自己一段快樂的旅程。所以,我自己也慢慢地走,陪著孩子慢慢地走。我給孩子取名為“悠”就是希望他能悠然地來到這花花的世界上,看看這裡,很開心,發現那裡,很好玩……直到有一天,我離開他的時候,我們也不悲傷,因為,我們互相擁有的時候很幸福。

隨感(2):喜歡孩子:龍應臺語:“可愛的寶寶,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喜歡孩子的都是好人,不喜歡孩子的都是壞人。”

作為一個媽媽,作為一個老師,我當然都應該成為一個喜歡孩子的好人,但喜歡孩子不僅僅是一種內心情感的湧動,我們必須有我們自己喜歡的方式。

書中有一段龍女士為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描寫,其中提到了德國和臺灣不同的幼兒教學模式,龍女士選擇了前者,這對於一個有深刻愛國情愫的人來說,做出這樣的決定無疑是很無奈的,她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自己的國度享受到更多的傳統文化的薰陶,但為了孩子,她作了無奈的割捨。這是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做出的有利於孩子的明智決定,是真正喜歡孩子的一種方式。

書中還有一段母子關於做習題的對話

安說:“你總要我得兩隻老鼠三隻老鼠,這麼好那麼好,我有時候也要得一隻老鼠--我也有權利得一隻老鼠,就得一隻老鼠。

龍:“好吧!就一隻老鼠,你去玩吧!”

我很震動,因為我看到了這次母子對話是兩個獨立意義上人的對話,但看看我們身邊,我們的孩子,我們所謂的我們喜歡的孩子,他們很不幸,也很無奈,很多時候,他們無權站在一個人的高度,和我們對話,和他們的父母對話,他們也沒有權利只得“一隻老鼠”。他們活在我們為他們規劃好的公式裡,讀書,讀書,考高分,考大學。很多老師,和我一樣也很無奈,雖然,我們也看到現在教學制度的弊端,但我們所能做的卻很少,也許,我們喜歡孩子的方式只能是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裡,給孩子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