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第一學期國小數學教研工作計劃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一學期國小數學教研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學期國小數學教研工作計劃

第一學期國小數學教研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結合學校實際教學情況,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中關於“解決問題的策略”的目標要求,圍繞課題的學期計劃,抓住要點進行突破,以解決問題的策略研究為抓手,對數學教學中問題進行反思、總結,切實提高課題研究的有效性。

二、階段性目標

1、進行有關“解決問題教學的策略”理論的學習與相關問題的思考。通過網路、圖書館等多渠道獲取知識,認真閱讀相關書籍、雜誌和文章,以便深入瞭解“解決問題教學的策略”研究。本學期,一方面我們將給老師們提供許多相關書籍,另一方面也會給老師們留出充足的.時間去瀏覽自己喜歡的文章。

2、堅持深入課堂調研活動。本學期,我們將繼續開展課例研究,通過示範課和研討課,特別是研討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交流和研討,依次改進課堂教學策略。

3、積極開展沙龍活動。收集整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好的經驗,以沙龍的形式,大家共同合作解決問題,也可以藉此分享彼此的經驗,共同提高,尋找合適的解決問題教學的有效途徑與方法。

三、具體安排

9月:開展好一次主題沙龍活動,主題是《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11月:

1、由劉筍老師執教一節校級示範課,引領年輕教師。

2、開展同課異構活動:王寅琰《解決問題的策略》

裴文明《解決問題的策略》

12月:組織開展好一次學習觀摩活動

1月:開展好一次課題總結活動

第一學期國小數學教研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為指導,以學校的“資訊化生態課堂”為基準,通過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加強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備課與上課的一體化,實現集體備課與教科研活動的有機結合,與校本培訓的高度融合,讓集體備課活動與新課程改革攜手同行,使備課過程成為教師合作、實踐、創新的研究過程,從而大大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現狀分析

我們一年級數學組有x名數學老師,愛崗、敬業,責任心強,教研氛圍一直濃厚,呈現良好的的勢態。謝至富老師是我們數學大組的教研組組長,一直來對工作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對學生嚴格要求,對數學教學有自己的執教風格,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管理經驗。我們緊跟著謝組長學習,討論。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堅持集體備課,認真落實不流於形式,貫徹數學組的工作計劃,為創先進備課組而努力。但我們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生剛剛從幼兒園升入國小,學習習慣很差,需要老師付出很大努力;學生的差異較大,還需老師更積極地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

三、工作重點:

口算速度及正確率、作業隨堂化

四、教研組工作目標:

1.加強學習和研究,將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運用到教學工作實踐中去,進一步提高課改實施水平,重視對學科課程的研究,加強資訊化生態課堂的建設。

2.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創設有利於學生髮展、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全面發展創造優良的環境和有利條件。

3.在教學中設計符合學生學習水平的作業,適當地設計一些拓展孩子思維的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能力。

4.積極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提高教育質量。

五、具體活動措施:

1.嚴格按照學校工作計劃、教研室工作計劃、數學教研組計劃和備課組工作計劃開展本組的備課研究,並做好相關備課資料的積累。

2.認真鑽研教材,盡心設計教學方案,力爭高效率地完成備課任務。精心寫好備課材料,盡力做到高質量地備課。

3.備課探討時,用心聽,多提出修改意見,著重提出值得探討的問題,“不客氣”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倡多寫課堂教學隨筆、反思或案例

4.集體備課作為參考樣本,每一位老師要根據自己理解、班級學生實際,作出相應的修改。

5.提倡教學相長,平時多開展個人間的合作研討,交流教學經驗,討論教學問題,努力提高備課質量。

6.提倡多閱讀各類教育教學報刊資料,努力汲取先進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學設計,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備課。

7.認真、及時地安排好本年級的月清測試,組織好閱卷工作,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8.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學活動。

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1)開展有意義的數學活動,如:作業明星評比、合作小組、數學小明星評比等。

(2)結合本冊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聽算、口算等專項訓練。如開展我是小小神算手等口算比賽等!

(3)學校這學期舉辦數學節活動,我們一年級組準備的專案是開展數學字華容道比賽。

第一學期國小數學教研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教研組工作將繼續以溧陽市教研室國小數學工作要點為指導,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和學校教導處計劃,紮實有效地開展工作。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推進課程改革為抓手,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控和管理,堅持把課堂教學作為教研工作的中心,深入研究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課堂教學的效率,努力促進全校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與措施:

(一)繼續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進一步促進教學觀念更新。

1、《課程標準》是我們當前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本學期,教研組將繼續組織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每位數學教師要認真研讀《數學課程標準》,並結合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學習其他學習材料中的相關內容。在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標準》的理解和把握。根據《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幫助教師把握課改精神,不斷更新觀念,改善教育教學行為。

2、建議教師多讀教育理論專著、讀教育教學期刊,關注研究重點、熱點問題,做到有思考,有心得,並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二)紮實開展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據學校教學計劃,制定切實有效的教研計劃,落實教學常規和教研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動要求全體教研組成員準時參加,不無故缺席,並做好詳細記錄。

3、根據本校的研究課題和不同教師的個性需求,我們將採用靈活多樣的教研活動方式,如講學式、閒談式等,在加強教研組的建設的同時,把集體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專題學習與問題探討相結合、經驗交流與教學反思相結合,提高理論學習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4、結合我校本學期的校本培訓,東昇大課堂、“三個一”校級公開課、觀摩研討等活動為平臺,圍繞課題研究與資源學習,我們將把每次教研活動都提前作好準備,以提高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並要求教師認真準備、積極發言,切實提高教學效率,繼續深化我校數學教研之風。

5、根據學校教學計劃,安排好聽課、評課活動。(每位老師一學期聽課20節以上)組織全體組員對隨堂課進行聽課、評課、反思活動。評課者要圍繞研究主題談真知灼見,以此來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促使每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能得到更新與提高。

6、鼓勵本組教師多參加校內外的教學教研活動和教師間的學習,做好學習筆記和聽課筆記。通過教研活動促進教師的反思,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7、以溧陽市課堂教學評優活動為契機,組織學校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積極參與校級評選,再從中選拔出優秀的選手代表學校參加溧陽市級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促進本組教師自我加壓、自我提高。

8、今年我組新教師較多,本著以“在借鑑中成長,在探索中提高,在發展中完善”的學習方針,讓青年教師主動向骨幹教師和老教師請教,要多問、多聽、多看,寫好記錄及反思,學習他們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管理經驗及師德品質,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抓實常規管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1、常規管理工作是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有利保障。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備課、作業佈置及批改細則”,以明確工作要求,並在日後的工作中嚴格貫徹落實數學教學常規。

2、學期初每位教師都必須加強對國小數學教材的`深入研究,認真學習教學參考書,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特點,認真分析教學內容、目標、重難點,提出具體可行的教學方法,制定各自的教學計劃。

3、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因材施教,在教學中要注重現代化手段的運用,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中要明確目標,講透知識點,訓練要紮實有效,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課後精心設計作業。作業設計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質”的精當。要求學生作業要規範整潔,教師批改要正確、及時,字跡要端正,符號要規範,講評要做到勤而細,並及時督促學生訂正,對學困生的作業也要及時輔導,補漏補缺,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5、加強培優輔困工作。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教師要早一點打算、多一點行動、少一點埋怨、早一點落實轉化措施、多一點關心體貼,要花大力氣來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

三、具體安排:

九月份: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學校工作計劃和市教研室工作計劃。

2、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本學期“三個一”教研計劃和“東昇大課堂”活動計劃。

3、各任課教師制定教學工作計劃。

4、進行學期初常規檢查。(重點:備課)

5、學習常州市國小階段學業質量抽測分析反饋。

6、開展教師幫扶結對子。

十月份:

1、教學常規檢查。

2、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3、校本研修“東昇大課堂”。

4、組織推薦優秀教師參加溧陽市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評優活動。

十一月份:

1、教學常規檢查。

2、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3、主題沙龍:如何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

4、期中質量調研和分析。

5、組織教師參加20xx年國小數學優秀論文評比。(主題:創造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數學教育)

十二月份:

1、教學常規檢查。

2、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元月份:

1、複習工作研討會。

2、各年級制定期末複習計劃。

3、1—6年級期末測試,做好期終質量分析。

4、教研組工作總結。

第一學期國小數學教研工作計劃4

一、研究背景

數學素養,就是當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都已漸漸忘掉後,依然能夠左右你的行為的數學習慣和能力。而學生學好數學,產生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一定的數學能力就是數學素養的核心。在我們的課堂上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較差,究其原因有很多,但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主渠道,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只有深化了課堂,才能承載新課程的企盼,也才能將新課程真真切切地體現在學校生活中,落實到教育教學中。為此我校根據目前教育現狀和本地實際提出“培養國小生基本數學素養的研究”課題。

二、活動主題

培養國小生基本數學素養的研究

三、研討時間

20xx年4月18日

四、研討方式

針對我校實際情況,通過校級名師劉芳老師講課,教研組全體教師聽課評課,用課改的眼光看課堂,研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五、參加人員

數學組全體成員,教導組領導。

六、實施過程

(一)準備階段

1、教研組長引領各位教師認真學習《如何培養國小生數學素養的實踐研究》,使教師明確方向,為評課做準備。

2、確定案例主講人:劉芳老師;教學案例: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年月日的`認識》

3、組內老師們觀摩,借用各種方式,各位教師記聽課記錄,組長拍照,以課堂實錄方式記錄課堂教學中發生的現象。

4、提供案例

組織教學:

匯入:

學生獨立自主進行如下研究

1、關於“年、月、日”,我知道了什麼?

2、關於,“年、月、日”我的疑問

3、我收集的“年、月、日”的只是、數學故事

4、板書課題:《年月日的認識》新授:

1、同桌交流研究材料第一題,關於“年、月、日”,你知道了什麼?

2、全班交流,認識年,年都有哪些分類。平年閏年從何而來(學生自查資料),怎樣計算。明確一年有幾個月,大月、小月如何分。數拳法、歷史故事幫助記憶等(學生自查資料)二月與誰有關,平年多少,閏年多少。練習:

1、檢查記憶

2、練習填空

3、綜合檢查

課堂小結:

繪製20xx年3月的日曆

(二)課後研討

1、組織教師評課,從中發現問題。教師自由發言:

董:針對教師開頭提出的問題,小組合作中,學生積極性不高。

程:在數拳法學習中,有同學觀察不夠,如何提高?

2、分析原因

(1)教師語言不夠生動,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2)授課過程中應放慢速度,讓學生觀察徹底。

(3)問題的提出要有針對性。

3、解決問題

(1)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優化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並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平等的師生關係和教師課堂的幽默的教學風格能消除學生對數學的陌生感,恐懼感。精彩的動畫課件和課堂遊戲活動能改變數學學習在學生心中的枯燥乏味的片面認識。寓教於樂,使學生在愉悅輕鬆的氛圍下學習知識,增強能力!

(2)《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學本課時,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獨立思考後才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這樣使每名學生都“動”起來,從而避免有些學生“坐享其成”“人在課堂身在操場”的不思維的這樣一個誤區。如教學大小月的基本知識,讓學生認真觀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當學生心裡有譜之時,才下指令讓他們填寫統計卡,為後面的分類認知大小月奠定基礎。

(3)提高教師課堂隨機應變能力,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例如當教師發現一些同學看不明白年曆卡時,應果斷地將年曆卡投影,講明如何看年曆卡,不應草率了事。

(三)收穫與反思

現代認知結構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自己構建知識的過程。該過程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實現。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產生濃郁的興趣。因此在學習部分,教師可創設問題情境,組織學生自己觀察,自己尋找答案,使學生處於一種主動、活躍的能動狀態。同時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情景,直接從生活中提取素材,進行數學分析,尋求數學解決。只有這樣的數學才有無限的生命力,並逐漸形成學生的數學意識。

(四)今後改進與設想

1、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平時比較繁忙,再加之能力有限,課題研究的成果不是盡善盡美。今後在課題研究中要邀請一些理論雄厚、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來參與指導。

2、教學日日發生,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程,需要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要求和訓練,讓習慣成為自然,變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因此,我們要繼續發現學生的薄弱點,找準下一步切入點,更好地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