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推薦】國小科學工作計劃三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計劃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科學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國小科學工作計劃三篇

國小科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落實蘇州市教科院和太倉市教師發展中心相關工作計劃,深入一線,加強各學科課堂教學研究,提升服務意識,充分發揮“研究、指導、引領、服務”的職能,努力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同時,進一步加強國小科學、勞技、研究性學習教師隊伍建設,發揮骨幹教師帶頭示範作用,引領年輕教師的專業成長。加強課題研究指導,緊密圍繞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尋找解決方法,有效促進教師教育科研能力,不斷提升三科教師教育教學水平,進而推進全市科學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二、具體工作及要求

1.落實課程計劃,加強質量監控

⑴樹立學習意識。組織教師認真研讀20xx年《國小科學課程標準》,系統鑽研新教材,研究低年級科學教學的有效策略;學習有關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推進校本教研的理論和經驗。

⑵強化教學常規。規範教師教學“六認真”工作,強化教師課程意識,鼓勵教師進行相關課程的研究與開發。

⑶落實課程計劃。合理配備三科教師,認真、全面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確保開齊上足科學課、勞技課、研學課,強化實驗室管理,提高實驗室的使用率,確保實驗教學的正常有效開展。

2.推進教學改革,打造有效課堂

⑴優化教學模式。形成年輕教師借鑑別人模式、成熟教師創設自身教學模式、名教師推廣自己課堂教學模式的發展思路。

⑵改革教學評價。繼續完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收穫作為評價課堂教學優劣的重要部分,切實轉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提升教師的教育理念,打造質量課堂,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⑶打造有效課堂。繼續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活動,引領教師研究、實踐課堂,提高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精心組織各類基本功、優質課評比活動。通過系列課標和教材的培訓活動提升教師教學理念和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能力。

⑷深化課題研究。本學期鼓勵教師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注重提高研究的實效,注重研究資料的積累和開發,及時提煉研究成果,以課題研究來指導實際的科學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切實解決當前科學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全面提升科學課堂教學質量。

3.推進教研創新,提升教研質量

⑴強化校本教研。各校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組建科學教研組,並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自主開展各類校本教研活動,確保教研活動有主題、有內容、有特色、有成效、有質量。各校科學教研組要把教學“六認真”作為規範教師教學行為的重點工作,尤其在備課、上課兩個環節上要常抓不懈。

⑵規範教研活動。根據《關於建立20xx年太倉市中國小教育聯盟的通知》的相關檔案要求,以各教育聯盟為載體,積極組建聯盟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隊伍,探索有效的教研形式,逐步完善活動的制度與機制,讓聯盟教研活動走向常態,集中解決科學教師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在教研活動中充分發揮青年科學教師的積極性和蘇州市、太倉市級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

⑶創新教研方式。課例研究、課堂觀察是一種教師“自覺”理解複雜課堂的方式,是教師研究課堂有效的教研方式。通過課例研究、課堂觀察可以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生成教師的`教學智慧,形成科學團隊的研究氛圍。以課堂觀察和課例研究的有機結合為切入點,關注課堂教學的細微之處,鼓勵教師結合教育理論進行實踐研究。科學教研活動要圍繞課堂教學而展開,把課堂作為研究的主陣地。推動“同課異構”、“同課再構”、“異課同構、模擬名師課堂”等活動的深入開展。

⑷推進網路教研。繼續發揮太倉市國小科學QQ群的作用,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和網路資源,大力推進網路教研,引導教師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擴大教師合作交流範圍。

4.推進隊伍建設,提升師資水平

⑴培養青年教師。加強對上崗未滿三年的青年教師進行跟蹤培養,對一年內新上崗教師進行跟蹤聽課瞭解,有目的地開展“傳”“幫”“帶”和結對交流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⑵打造骨幹教師。充分挖掘全市現有的科學骨幹教師資源,積極為其搭建交流、展示平臺,進一步加強學科工作組建設梯隊,發揮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引領作用,打造學科名師。強化太倉市學科帶頭人、蘇州市學科帶頭人培養物件的業務提高和打造。

⑶加強培訓力度。會同省內外優秀資源,走出去,請進來,創設市級以上培訓平臺,在培訓中加強教育理論和先進教育理念的學習,全面提升全體國小科學教師的業務水平。

國小科學工作計劃 篇2

本學期國小數學學科要繼續精心謀劃和組織有效的區域教研活動,通過組織學科理論學習,積極引領學科教學的發展方向;以學習使用《學科學業評價標準》為抓手,開展對用好新教材的實踐研究,著力解決學科課堂教學中的突出問題,追求常態課教學的優質高效;繼續加強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培訓工作,藉以促進學科教學和教研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一、加強學習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科教學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要及時解決這些新的問題,必須要有正確的理論引導和支援。因此要加強教研員的理論學習,特別是結合工作任務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學習是非常有利於提高教研工作的針對性,也是提升教研員和學科骨幹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最有效的方式。本學期國小數學學科要切實抓好業務和理論學習:

1.做好學科教研員集中理論學習的安排和組織工作,積極為教研員和學科骨幹教師的專業發展做好理論指引。學科教研員要注意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學習相關教學理論,要善於將理論學習轉化為教學指導的生產力。“具有紮實的學科專業知識,掌握必需的教育教學理論,擁有專門解決學科教學問題的技術”是教研員成為學科教學專家的三大標誌。教研員要具備在眾多理論當中挑選出切合當前教學實際、能有效解決教學問題的理論的能力,對所運用的理論知識要有深刻和透徹的.理解,並能自如地運用到教學指導的實踐當中。本學期仍然是以“組織與策劃有效教研活動”和“國小數學學科教學的研究”為學習交流的主題內容,通過分享和研討,追求地域教研水平的共同提高。

2.新一屆教研會的理事來自於教學一線優秀的學科教學骨幹,要充分發揮他們在區域學科教學中的引領作用,因此要適時地組織集中學習交流,保持他們在學科教學(研)領域的領先作用。在學期的後段要組織一次教研會全體理事進行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的學習研討活動,並要求每位理事要提供一份教學或教研的文稿進行交流。

3.組織和安排各級教學骨幹(中心教研組、研修班、特約教研員)的學習活動。(具體見相關的工作計劃)

二、開展教研

本學期的學科教研工作要以促進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為主題,以改善和改進課堂教學為重點,圍繞學科教學目標的制訂、教學策略的選擇等方面開展工作,進一步增強學科教研工作的引領性和專業性。

1.做好對新修訂教材使用的實踐研究

新教材使用已進入到第二年,我們應加強新教材文字使用的實踐研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積累經驗。用好新教材的核心是認真研究新教材。國小數學學科將通過採取專題學習調研、課例研討、教學沙龍等方式引領一線骨幹教師研讀新教材,既關注新修訂教材有關內容的變化,又要關注到在教學中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內容,並及時組織教學會診,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力求改進教學。在研究過程中注意及時總結各區域的教學經驗,形成優質的教學資源,推廣到學科教學一線。特別是要善於用好教學案例對指導教學的積極作用,運用教學案例詮釋新課程理論,運用教學案例分析教學問題,運用教學案例宣傳課改新經驗。本學期學科將組織一次研究和改進新課程教學中的突出問題的說課比賽活動。(具體見方案)

2.積極開展對《評價標準》的使用研究

提升學科教學質量,必須樹立科學的質量評價觀,國小數學學科將結合市教研室開展的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XX年版》的宣傳活動,繼續組織學科教學骨幹對《學業質量評價標準》的學習、研究和使用工作。為了配合《評價標準》的使用與推廣,本學期國小數學學科和小數教研會繼續選擇研究基於《評價標準》下怎樣恰當、合理地分解、編制和表述教學目標這樣一個專案,力求使常態課堂的教學“有標(課前設計)”、“循標(課堂運用)”、“依標(課後評定)”,從而使得常態課堂教學按照“有效、實效、高效”的方向進步發展。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支配著教學的全過程,規定教與學的方向。針對當前教學中教師普遍缺乏教學目標意識和對目標意義的理解,學科要對本學科的教學目標作深入的研究,利用教學目標分類和陳述的理論,幫助教師分析教學方法或教學技術的選用效果,提高教學指導的科學性。發揮教學目標導學、導教、導測評的作用。教研員和骨幹教師要積累案例,研究學科教學狀況;工作中要特別關注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怎樣發揮導學、導教、導測評的作用,能用例項分析教學效果,指出不足並提出克服弊端的方法,提高教學指導的有效性。本學期市國小數學學科將繼續組織中心教研組進行專題學習和研討,開展常態課教學目標的分解與編制的嘗試。

國小科學工作計劃 篇3

本學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構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認真研究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深入瞭解並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中國小課程建設與管理能力。

一、本學期工作的策略是:

“充分展開群眾性教學研究,加強指導、完善服務”。科學學科的教學研究應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調動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基本問題,深入而全面、紮實而有效地展開,群策群力、共同探討。把科學學科教師隊伍打造成一個團結的共同體、研究的共同體、發展的共同體。

二、工作重點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1、精心安排系列學習內容,講求針對性、有效性。

(1)認真學習和鑽研《科學課程標準》、系統鑽研新教材,既有科學課程改革理念性、學術性思考;又有科學主題教育形態性研究。

(2)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

(3)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推進校本教研的理論和經驗。

(4)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做中學”教學案例專著。

2、精心組織各種學習活動,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

(1)繼續邀請省知名課程與教學專家為科學教師作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輔導報告。從教師的不同需求出發,採取“參與式”“研討式”等多種學習形式,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

(2)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型別的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二)加強指導和管理,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1、加強課程管理,引導學校及科學教師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杜絕違規行為。

2、加強新教材的培訓力度。充分調動市(區)專(兼)職教研員、各校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的群體力量,在參加省新教材培訓的基礎上,在xx市有序開展教材章節分析、教案設計、教學方法研究和教育資源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指導教師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編寫意圖。

3、整合全市教科研力量,由市教研室牽頭,針對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成立專題研究組,開展專項研究。

本學期專項研究的重點是:

一是中法合作“做中學”專案的深入研究與適度推廣共進;

二是“同題異構”多元化教學設計以及個性化教學實施;加強對課堂教學動態生成資源問題的研究,在實踐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智慧。

4、有序推進“春暉工程”,加強國小科學“精品課”建設,共建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全市科學教育協調發展。

5、根據地方課程資源整合和開發一些較有特色的地方性課程,如家鄉常見動植物的研究、家鄉水資源的調查研究、蠶桑文化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豐富德育的內涵。

6、結合科學學科基地的系統化建設,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基地活動,向全市學科教師展示基地研究情況。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質量

充分發揮教研工作對於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過程中的核心功能和原動力作用,引導教師充分、全面解讀《科學》課程標準,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課程建設能力。

1、改革傳統教研方式,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與教師共同協商、平等對話,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科研基地學校和各轄市(區)科學學科中心組的研究與輻射作用,提高教研質量。

2、以各種形式,靈活、有效、充分發揮科學學科基地的引導功能,向全市學科教師展示學科基地研究氛圍與榜樣風範。

3、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以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科學課堂教學新模式。

4、切實加強具體實驗專案的實施,培植典型,提高課程實施的研究水平。尤其要以中法合作“做中學”科學教育專案為抓手,在認真總結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開展教學案例的模仿(大力倡導)與創生(適度嘗試)。全面提高教師深度挖掘課程資源的能力以及課堂教學實踐創新的技能。

5、加強對學校教研組工作的指導,根據“xx市中國小教研組建設章程”,定期檢查學校教研組的工作。

6、不定期舉辦各種專題性、主題性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型別的科學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7、繼續徵集、優化、整理“教學情境設計、課堂教學實錄及評析”,積極發現、總結、推廣教學第一線教師的教學改革成果。

(四)重視教育科研,深化課題研究

1、探索國小科學學科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科學課題研究應重視應用研究、行動研究、現場研究、微觀研究;應重視質的研究;應以課堂教學、課程建設等具體問題為著眼點:強調結果價值與過程價值並重,提倡“過程即成長”的行動理念。

2、系統展開省級重點課題“科學探究中,滲透元認知要素的實踐與研究”的結題工作。

(五)改革評價方式,完善評價體系

1、逐步建立起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為重要內容的課堂教學即時評價體系。

2、幫助部分學校逐步建立並完善學生學業(學生成長)記錄袋,探索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性評價體系。

3、逐步成熟xx市國小科學學科有效教學抽樣檢測調研工作,對符合科學教育規律的命題理論作出探討,將命題科學化的研究引向深入。

4、探求國小科學實驗操作考查的模式,是國小科學評價體系重點需要加強的環節。

(六)組織各類研訓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實施新課程的關鍵是要有一支數量和質量都能夠得到保證的教師隊伍。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教師的業務水平。因此,組織必要的培訓、調研、總結、推廣和競賽活動,能夠推動教師隊伍的發展。

1、繼續承擔國小科學教師繼續教育任務,圍繞課程改革這一核心內容充分展開,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保障。認真組織各種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課程培訓活動,引導教師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提升課程意識和課程實施水平,為新課程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2、組織《科學》課程標準、新教材的學習和培訓活動,引導科學教師明確科學學科課程改革的方向;組建學科性研究小組,攻克難關,提高課程理解能力。

3、以省級實驗國小為龍頭,積極探索提高國小科學學科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採取積極措施,大面積穩步提高國小科學教學水平。

4、加強對青年科學教師的培養,探索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新途徑、新方法:以青年科學教師為主體,以課題研究為切入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主線,加大對青年科學教師培養力度;通過雙向選擇,為青年教師確定教學指導(以教研員、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為主),有目的地開展“傳”“幫”“帶”和交流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繼續抓好青年教師的課題研究工作,引導青年教師開展小型課題研究工作。

5、根據省市教研室有關規定,有關學科組織教師教學能力競賽、學科評優活動。

(七)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研究能力。

1、加強教研員自身的理論學習,確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專題,提高專業研究水平。

2、進一步加強對轄市(區)教研員的工作指導,促進各地區教研水平的均衡發展。

3、教研員苦練內功,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課程理論水平、專業論文發表質量、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能力、教研活動水準,確保在新課程推進過程中專業引領的整體水平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