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同課異構總結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同課異構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同課異構總結

同課異構總結1

國小部數學學科同課異構活動總結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下午好。下面請允許我代表國小部數學組的老師對本次同課異構活動的開展情況做一下總結。新課程實施以來,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行為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課堂教學中的“教”與“學”也由形式上的模仿發展到本質上的創新,課堂教學正在從新課程的“形似”向“神似”轉變。在課堂教學發生質的變化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困難和問題,這些困難和問題,單靠教師個體解決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阻礙著課堂教學的發展和深化。為了使課堂教學不斷走向發展和深化,積極響應學校關於同學科同課異構的號召,我們以“同課異構”為平臺,積極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力求達到教學目標明確具體,課堂結構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更切合學生,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在學校同課異構活動實施方案的基礎上我們又制定了國小部數學學科同課異構活動方案,定課題,定時間,定執教教師。我們國小部數學組共有數學教師6人,最終確定由一年級的陳衍華老師和二年級的劉芹老師共同執教《克和千克的認識》一課,聽課活動在兩位年輕教師的精心準備下如期舉行。為了解兩位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我們還精心設計了課後檢測,以便教研時更有針對性。 下面我就本次活動中的收穫和存在的不足談一下個人一些淺顯的認識,不當之處請各位批評指正。

好的`方面:

一、 兩位授課教師都非常重視這次鍛鍊的機會,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為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像陳老師給孩子們準備了大量的學具,劉老師也是為了尋找質量是一克的物體跑了不少地方。特別的用心,值得我們每位老師學習。

二、 兩位教師都努力踐行新課程的理念,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絡,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積極尋找新知識的切入點,教學目標明確具體。

三、 兩位教師在課堂上都不同程度的重視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學法指導,努力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學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這一課改理念。

四、 教師在課堂上注意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在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培養方面陳老師的課上體現的比較好。

五、 教師注重練習設計的層次性,在練習的設計緊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從最後的達標測試上看,兩位教師學生的課堂達標優秀率都在70℅以上。

六、 兩位教師都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學習積極、踴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都民主而有序。

七、 兩位教師都注重課堂上後進生的學習情況,後進生轉化體現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我們也欣喜地發現後進生有了可喜的變化。他們採用“等一等”,再“想一想”“勇敢地舉起你的小手”等語言鼓勵後進生積極參與課堂。

八、 兩位教師都注重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評價,啟發學生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

九、 注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大膽採用小組教學,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並積極踐行。

十、 兩位教師都注重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既生動形象,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加大課堂教學的容量,要繼續保持。

存在的不足:

一:年輕教師獨立把握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前期我們年輕教師的成長都凝聚了本年級的老教師的心血,通過本次同課異構活動發現年輕教師在獨立把握教材上還要多下功夫。個別環節的設計有待商討。

二:教師語言的規範性要進一步加強。特別是一些準確的數學語言,這應該成為我們下一步教研的一部分。

三:問題設計要簡明扼要,切忌多而碎,低年級問題要具體明確,避免使學生產生歧義。

四、評價方式要多樣及時,注意積累評價語。

五、小組學習的有效性要進一步加強。小組活動時要提出具體的活動要求。

六、加強對課程標準的研讀,逐步提高整體把握教材的能力。

同課異構總結2

本學期我校結合區第xxx屆教學節“綠色課堂、快樂成長”的主題活動,開展了“提高課堂有效性”為主題的校本教研--同課異構活動。活動初期,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各相關學科分管領導和教研組長為組員的領導及工作小組,領導小組各成員根據自己分工的學科進行全程跟蹤聽課、評課等,教研組長負責課務安排及其他各項相關工作。

本次活動涉及了五門會考學科,共有10位語文老師(參與率100%)、11位數學老師(參與率91.7%)、8位英語老師(參與率73%)、4位物理老師(參與率100%)和3位化學老師(參與率100%)參加上課,總參與率達到90%.從本次活動的組織情況來看,語文組和理化組相對比較好,尤其是語文組,各校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了落實,理化組的參與率達到100%及評課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兩位年長些的組長起好了帶頭作用,是我們年輕組長們學習的榜樣。

經過一個學期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校教師在教學中取得了一些成績,教師之間、學科之間形成了相互學習的氛圍,現將簡單活動總結如下:

值得欣賞的是:

1、教師們的教育觀念,都在轉變,不同程度的在向新課標的要求靠近,有意識的樹立起創新型教師的理念並在積極實踐。從知識的傳授看,由一講到底轉變到能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及倡導自主學習。

2、參與者態度端正,每位教師對所講的課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收集、查找了很多資料,並能精心製做各種教學課件,達到了更理想的效果。

3、課堂上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的特點,大部分教師都能立足生活,將學生熟悉的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調動學習熱情。

4、注重材料的.積累、收集、知識的拓寬、延深,不是就知識講知識而是把知識融於生活、融於社會,讓學生有充分發展思維的空間。

5、課型豐富、匯入豐富、內容豐富、課堂氣氛逐漸活躍,這都是為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方式。

6、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注重了學科間的相互聯絡和相互滲透。

7、大都注重了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放開嘴巴大膽地說,放開思維大膽地想,放開手腳大膽的做。

8、教師之間形成了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氛圍,大大提高了學科教學的水平和效率。

值得反思的一些問題

1、個別教師的參與積極性不足。固步自封,不善於向別人學習。

2、有的還在走昔日陳路,沒能把握課改的新動向,這樣勢必影響學科的整體水平的提高。

3、機械照搬的現象還依然存在,沒有自己的獨創精神和風格。

4、鼓勵學生髮言,肯定學生成績極其必要,但對知識的正確客觀的評價也同樣重要,有的老師對學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錯誤的知識沒有指導,這樣容易使全班同學產生迷惑。

5、合作意識有所體現,但不夠深入,尤其是要求開課前老師要把教案發給組長,再由組長組織教師一起研討修改,做到二次備課後進行上課,但極少學科組能做到這一點。最終的說課、評課有時也只是做做樣子,有些老師甚至不知道怎麼說課、評課,聽課的時候不夠認真,到評課了就說不出道道來,這樣的聽課就顯得毫無意義了。當然,大家提到這些都是有客觀原因的,如時間上排不過來、被其它活動衝突及大家都很忙等等,其實,這些問題有時候是完全可以客服的。

活動已經結束,學校將要組織分管領導和學科組長對這次活動的先進個人和先進教研組進行評選。同時,希望以後我們的教學研討活動全體老師都要認真參加,教學是我們的根本,離開了教學,我們的教師生涯也就結束了,敬請各位老師務必珍惜自己的崗位,努力工作,幹出屬於自己的成績。

XXX中學教導處

同課異構總結3

本學期,我的收穫:

本學期教研活動即將接近尾聲,但對於教研組活動,作為新人的我感受頗深,收穫頗多!

在這一學期的教研活動學習中,我們綜合組的全體教師的主要活動形式是上課、聽課、評課;另外還開展了座談會,讀書摘記,學生書畫、唱歌比賽等;而且我們還建立了部落格,在部落格上綜合組的成員可以發表有關學科的一些知識內容,為科學、英語、音樂等教學開創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

本學期教研組的教課研活動開展得紮紮實實。我們在教研活動中相互討論、相互爭辯,活躍思維,以“他山之石”推進思維的深度。教研組的活動有效地激活了各學科的教學研究,營造了互動式的.對話氛圍,引起了教師個體之間的反思與共鳴,幫助教師實現理念的更新,觀念的變革,行為的轉變。現在人們常說的一句話:計劃總是不如變化快。在教研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或因估計不足而產生的問題,記得那次是我第一次在那麼多的老師面前開課,所以特別慎重:教案改了又改,背了又背,結果課上下來還是很不好,尤其是課堂上實驗交流時,很多學生根本沒有在聽,自顧自的。但我並沒有因此氣餒,接下來的日子裡繼續努力,在課堂管理上下功夫。

經過這一學期的教研活動,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學會了如何上好一堂課;學會了如何評課;學會了如何將聽課中得到的資訊及時地記錄下來;學會了人與人之間的某些相處之道等。

總之,過去的已永遠不再回來,且不代表未來,所以在以後的教研活動中我會揚長避短,虛心向全體教師學習,針對不同學生特點,對症下藥,變換教學思路,在教研活動中全身心投入到新教法的研討實踐中去,逐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素質,提高教學效率。

下學期,我努力的方向:

作為一名新教師,每次上課之前關注自己的教案和課堂時間的分配,所以課堂上我很少注意學生的各種表現;還有由於剛剛接受教學任務,對於時間的分配不夠合理,有時忙得一團糟,以致影響我的教學過程。所以下學期,我打算把課堂管理的重心放在學生的表現上,如聽課效果、發言情況、紀律情況,尤其是學生的課堂紀律,我一定得下功夫狠狠地抓一抓。作為班主任,我打算寒假期間整理好班級裡的一些事,下學期開學就可以和學生很快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在管理過程中,我繼續要求自己做到賞罰分明。

下學期對教研活動的建議:

1、每次教研活動的準備工作要充分,只有聽課、上課、評課都有充分的準備,才能使參與活動的教師都有所收穫,不會為活動而活動。

2、教研活動要因人而異,針對不同的教師,指定不同的活動要求,安排的內容要有變化。這樣才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從而提高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可以多安排一些競賽類的活動,漢字書寫比賽、學科設計比賽、教學反思比賽等。通過比一比,讓教師提高興趣。

總之,教研活動不是單純的聽課和評課,而重在一個“研”字,不但要研究教師,還要研究學生。研究教師的教法、教學思維等;研究學生的學法、基本技能等。

教研活動:

1、教研活動總結(20xx—03—25)

2、學校教研活動總結(20xx—03—25)

3、國小語文教研活動總結(20xx—03—25)

4、國小教研活動總結(20xx—03—26)

5、國小二年級語文教研活動總結(20xx—05—24)

6、體育課教研活動總結(20xx—06—27)

7、體育教研活動總結(20xx—06—29)

同課異構總結4

為了按期落實20xx年工作室計劃,經上報縣教研室同意,本著“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原則, 3月19日上午7:00我帶領工作室骨幹成員xx(環縣三中教務副主任)、李xx及xx國中五位語文教師赴xx中學開展“名師送教——同課異構”教研活動。隨同工作室一起去的還有環城國中領導魏繼巨集主任,他親臨現場指導工作。

本次活動有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兩位獻課老師的課例展示(上午9:50——11:50)。第二個環節是課例點評(下午1:00——2:30)。

參加本次同課異構活動的兩位執教老師是xx中學的李xx及語文工作室成員、環城國中骨幹教師李xx,他倆執教的課題都是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愚公移山》。教學內容都是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相同:在積累文言字詞的基礎上,疏通文意,感知人物形象。但兩位授課老師對同一教學內容所採用的手段和所呈現的形式及教學風格卻大不相同。李xx老師在執教這一課時採用的手段是多媒體出示圖片,播放切合主題的音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團隊作用,在愚公精神的感召下“剷除”了本節課學生學習上的一座座“小山”。精當問題的設定給了學生學習的抓手,並引導學生在分享、收穫中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教師語言精當,點撥適時恰切,學生參與面廣,學習效率高,可以說是高效的課堂。李xx老師面對同一學習目標採用的手段是以提問和追問的方式,在檢查學生預習質量中來呈現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學生活動充分,在小組合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整個課堂教師採用競爭機制這一槓杆撬動課堂活動,學生活動卻活而不亂,教學環節有條不紊。教師結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巧妙地完成了目標,突破了重難點。兩位老師真正做到了“同課異構”。在執教時兩個人所採用的方法又有相似之處,都是採用讀這一最“原始”卻最有效的方法,讀是整堂課的主線,是讀將整節課的授課環節緊密的串聯起來,顯得流暢自然,這又做到了異中求同。

兩位獻課老師的課例展示,讓現場的聽課老師可觸可摸,在對比鑑別中看到了優劣得失,也看到了因教師對文字的解讀層面和所採用方式方法的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進而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這樣不僅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也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的發展。

在課例點評交流活動環節:首先,由兩位獻課老師就自己的課做自評,接著在場的聽課老師做了精彩的點評,整個會場氣氛融洽和諧。老師們從不同的角度,對教學方法、教師角色的定位、學生活動的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實在、專業、到位的點評,同時也指出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建議中肯,所提問題也很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緊接著由我做了客觀詳細地點評,並和在場的老師做了很好的互動,把此次教研活動的研討氣氛推上了高潮。最後由搭建平臺的xx中學寧校長和環城國中魏主任對課例進行點評,並對本次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課堂教學是一門不完美的藝術,再完美的課也難免有缺陷與不足。對兩位獻課老師課例展示中的不足,我個人的看法如下:

名師工作室李xx老師所授課的不足在於:(一)普通話不夠標準,這是語文老師的硬傷,在語文課教學中會構成師生交流上的障礙,甚至產生歧義,更起不到語文老師普及普通話的示範作用。(二)課堂環節所用時間的把控上不夠靈活,表現在前面的朗讀、譯讀環節進行完以後,後面的美讀環節由於時間的倉促,草草收場,使得本節課的高潮部分、難點部分,也是最精彩的環節沒有充分的展現出來,這樣一來前面兩個環節的鋪墊沒有了結果,大大削弱了學生對學習目標的'落實效果和教師對學生感性認識的提升空間。(三)在學生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所給予的問題有些許籠統,不夠具體,教師缺乏指導、示範,使有些學生茫然無所適從,從而影響學習效果。若對老師所設問題給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造成困難的,老師應舉一個例子給學生一個解決問題方向和抓手。

xx中學李xx老師所授課的不足在於:(一)沒有處理好教學過程中讀的層次,整個課堂的主線是讀,但學生的讀只是簡單的重複、平面的滑行,沒有層次,整堂課的活動也就沒有了層次,因此學生在合作探究活動中的質量也就大打折扣。(二)缺乏對整堂課教學內容的整合,使得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沒有主問題意識,而是一味的碎問,這樣以來學生對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好,下一個問題接踵而至,學生疲於應對,更沒有思考的空間。而且老師一個個的碎問,使學生沒有充分活動的時間,甚至會干擾學生的思維,從而影響教學效果。(三)太過依賴媒體的運用,整堂課教師在黑板上沒有寫一個字,全部由多媒體幻燈片替代。其實,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態度和美觀程度對學生的書寫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而且整齊、合理的板書設計是整堂課所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是教師把學生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論高度的體現。媒體畢竟是一種教學手段,必要時可用,但它不能替代教師板書的重要作用。

此次名師“送教下鄉,同課異構”活動的開展,使參加的教師們深刻地體會到:“同課異構”作為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為城鄉教師們搭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展示的平臺,學習的平臺,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活動中,工作室名師精彩的展示起到了很好的示範,輻射作用,受到聽課者的一致好評。達到了我們語文名師工作室此次活動“互相學習、共同高”的目的。

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兩位獻課老師及聽課老師的辛勞付出與積極配合,更離不開城鄉兩校校長及其領導們的大力支援:環城國中樑校長悉心教導,積極協調,親自送行,魏主任親臨現場熱情指導工作;xx中學寧校長及沈主任等領導提前部署,熱情接待,親自參與。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兩校領導們對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視程度,我們為有這樣的領導而欣慰。在這裡我作為本次活動的組織者由衷地表示感謝!

同課異構總結5

為增強校本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集體備課效益,有效構成教師的群體合作學習,促進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本期三年級數學備課組按學校要求,認真進行了《找規律》(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的同課異構教學。這次同課異構教學,在對教材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強調“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追求異曲同工的境界。為了上好這兩節課,我組教師反覆鑽研教材,認真設計好兩種教學方案並實施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確定教學內容和目標

按照數學教研組安排的三年級數學同課異構教學時間和我們的教學進度,我組確定了教學內容為《找規律》。我們多次坐在一起仔細研讀教材,分析學情。大家認為,學生在學這部分知識前,在二年級上冊已學習了乘法的意義與乘法口訣,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一位數乘兩、三位數的乘法。學生有了這些基礎,就可以利用已有知識說明整十數乘整十數的演算法。然後觀察教材每組中的三個算式,找出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在仔細研讀教材以後,我們提出瞭如下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找出計算的規律。

2、能熟練進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認真設計教學預案,實施課堂教學

為了上好本次同課異構課,我組教師緊緊圍繞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討論。在此基礎上研究教法、學法,確定教學的異同點。在如何引導學生觀察算式找出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掌握乘數是整十數乘法的方法上下功夫。每位教師在鑽研好教材的前提下,設計一個教學方案,再互相提出修改意見,最後各自確定一個教學預案。做好實施教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星期五上午認真實施了課堂教學。課後教研會上,數學組的同仁們積極踴躍地對兩節課進行了點評。既肯定了兩節課的成功之處,同時也提出了積極的改進建議。使我組教師受益匪淺。聽課的老師們認為:兩節課的相同之處是:

1、教學目標相同。

2、教學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先引導學生探索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再運用規律進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

3、在教學中都注意體現演算法的多樣性。

4、都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兩節課同中有異,切入點側重點不同。不同之處是:

1、引入新課不同,在課堂教學中,一位老師從創設問題情境引入課題。結合“5.12”大地震創設獻愛心捐書的情境,既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又將數學新知識巧妙地引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學習。另一位老師從複習已有知識引入課題。先讓學生口算,說出計算方法,為學習新知識打好基礎。由複習引入新知,帶著疑問走進課堂。

2、引導學生觀察找規律的方法不同。一位老師放手讓學生找規律,另一位老師指導細一些,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觀察找規律。

3、練習設計不同。一位老師注重分層練習,另一位老師注重基礎練習。兩節課異中有同,兩節課都是為了讓學生找出規律,理解和掌握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及時總結,深刻反思

在為期兩週的同課異構課教學活動結束後,我組教師及時總結,有了的深刻反思。同課異構讓我們都得到了進步,都從別人的課堂中學到了自己所沒有的'東西。都有了一種如果再來上,我會怎麼上的共識。反思這兩節課,成功之處是:

1、兩位老師都重視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採用多種策略進行計算,讓學生體驗演算法的多樣性。

2、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與思考,主動體驗。

3、都採用了合作學習,獨立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與人合作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更大的提高。

4、在教學中都體現了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權,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觀察、比較、探索、小結中學會了新知。

值得思考的問題:學生在找規律時對每組中三個算式的觀察只停留在表面上,把擴大10倍、100倍說成依次多一個0,沒有深入到實質問題上。教師應多指導學生用較規範的語言表達想法,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另外,在解題時,教師應注意擴大學生的發言面,多讓一些學生髮表看法,多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中取長補短,獲取新知。這些問題有待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同課異構總結6

20xx年10月26~11月2日,我聽了數學組孫國樑、米小玲、高秀梅、張紅四位老師上的同課異構課。通過聽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四位老師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非常佩服老師們的教學智慧,無論是他們的教學基本功,還是他們的課堂教學各方面都值得我好好去學習。

四位老師的課都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為教學服務。老師們在課前準備的比較充分,都能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後根據學情制定了詳細地、符合學生的教學設計,同時結合教材,一遍一遍的研究、改進,最終把最精緻的呈現課堂,可見,調查學情,挖掘教材對於上好一堂課是多麼的重要。一步一步的教學,一環環的緊扣,讓我感覺老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做了詳細的準備,每一步要做什麼,學生要達到什麼效果,都很明確,而且按照學生的能力範圍,基本都能達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更好。對於組織教學,王老師也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去學習,因此。我學到了,一,組織教學的重要性。二,備課應該注意更多的細節。三,對於學生的教學,從哪些方面入手能夠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印象較深的還有孫國樑老師的課,他以獨特的風格,幽默詼諧的形體語言博得了滿堂彩,《認識方向》這節課開頭設計非常新穎、,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在教學匯入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判斷方向,讓學生判斷面對黑板時前後左右的方向,再引導學生前後左右轉,來親身體驗方向,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一連串問題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的那種強烈的探求慾望,使其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整堂課效果很好。

高秀梅老師正確處理了主導和主題的關係,引導學生自己探索發現,學生自己能探索的,教師不提醒;學生能通過思考描述出來的,教師不引導;學生能自己總結出規律的,教師不告知等等,學生能將新知識納入到自己適當的認知結構中去,能依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新知識作出自己的解釋,用自己的語言對其重現編碼,對新知識與自己原有認知結構的適當性作出自己的評價和調整,並在兩者之間建立聯絡,從而使新知識在心理上獲得確定的意義。允許學生出現錯誤,允許學生出現分歧,創設的情境真正為教學服務,這也充分展現了高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臨時應變的能力很強。高老師引發學生思考、和學生一塊兒思考。除此以外,課堂中的提問,對學生的`鼓勵語言,也是非常的簡練,很有啟發性。諸如“只有善於觀察就有新發現”等等這些話語讓學生逐步去思考,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本課的重難點。高老師的板書非常的簡潔,字跡工整清楚,設計的科學合理,讓學生一目瞭然,對學生理解重難點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聽了老師們的課後我才真正明白要想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一個知識點,必須讓他們自己親身參與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去,而不是通過老師一味的灌輸知識,而且作為老師要充分的相信孩子有足夠的能力探索出答案,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注意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要讓孩子真正去理解、去發現、去探索,他們才會很好的掌握,也才會把知識在他們的頭腦里根深蒂固。

米小玲老師的課實在值得我細細品味,米老師的聲音非常優美,評價比較到位,越是這樣看似自然輕鬆流淌的課越是覺得每一句每一個字甚至每一個語氣每一個眼神動作都是很見米老師的功底的。我被她的教學設計和紮實的基本功折服,靜下心來思考才發現原來米老師的課離不開她豐富的知識和深度的思考。本人粗淺的認為:什麼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但這種習慣並不是上課發言、遵守紀律的習慣,而是能夠和老師一起思考的這麼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形成的前提是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特別是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十分值得我學習。

聽完這四節課,我們對解決問題又有了新的認識。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特別是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十分值得我學習,這些,都是我們年輕教師應該去好好學習的地方,並應藉此,在不斷在模仿與摸索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同課異構總結7

因為時間很緊張,沒有全面準備,只是把這次活動中呈現出來的一些問題和老師們平時較為疑惑的一些問題寫了出來,和大家交流。

首先感謝老師們對本次活動的支援,這次活動所有的數學老師都參與進來了,大家都很用心,年輕老師認真精心的準備課,有經驗的老師不但課後要評課,有的老師課前還要對年輕老師進行指導,這是讓人感覺最溫暖的地方,這說明我們是一個團結、共同進步的集體。

這次活動一共聽了八節課,聽完課以後心裡特別高興,覺得講課的老師們無論從教學理念上還是課堂表現上都進步非常快,讓人刮目相看。下面具體說說:

優點:

一、課上得很樸實,注重了課堂實效性,在課堂上尊重學生,注意了和學生的交流以及學生的體會,準備得很用心。

比如呂老師在《圓的整理和複習》一課中,學生進行知識的整理環節,本來教學設計的是讓學生自己完成知識的整理,但是在他發現學生個人完成有困難時,馬上改變自己原有的教學設計,改為讓學生小組討論,說一說,再整理,這就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注重了實效性。在其他老師的課堂上也有很多這樣的細節,不再一一贅述。

二、 課前認真鑽研教材,能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這次是同課異構的活動,通過課堂觀察和課前課後和老師們的交流,感覺老師們都注重了對教材的解讀。

三、創設生活情境,努力讓數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老師們在課上都注意了把數學學習和學生的生活相聯絡,生活情境的創設各具特色:比如馬淑玲老師《統計》一課中課前就讓學生統計青山泉的人口;結尾的小調查讓學生調查本年級男女生的人數,製成複式統計圖,並思考從中得到什麼資訊。這些環節的設計都特別貼近學生生活。這些都貼近學生生活,拉近了數學和生活的距離,在努力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四、 創設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平臺,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

呂老師在評xx老師《圓的整理和複習》一課的時候說了一句話:說xx老師把時間、話語權都充分的交給學生。這句話說得很好,恰當而且準確,王老師確實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到位,其他的老師在教學中也都給學生創設了學習探究的平臺,努力的把課堂還給學生,注重了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學習能力。比如呂老師在課上讓學生自己歸納整理圓的知識,馬淑玲老師在《統計》一課中讓學生試著自己把單式統計圖合成複式統計圖等等,差不多每一位老師都能在課堂上做到“三個一”:有一條主線、有一箇中心、還有一個面(也可以說創設一個平臺,讓學生去學習探究)。

記得在上學期的教學中我們還在鼓勵老師們相信學生,敢於放手,讓學生動起來,從這學期的情況看老師們在落實新課標的思想方面已經跨出了一大步,這是大家努力的結果。(和本次老師們選擇的'課型也有關係。)

五、 課件的使用精彩紛呈。

為老師們以後的教學提幾點建議:

一、 課前要多下功夫讀懂學生,讀懂教材。

我們平時總說老教師經驗豐富,老教師的經驗體現在課堂掌控和教育教學方法上,更體現在對教材,對同一年齡段的學生的熟悉和了解上,這是他們多年在教學實踐和學習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是年輕教師學不來的,所以,年輕老師能做的就是要要多下功夫讀懂學生,讀懂教材。

關於讀懂學生:只有充分的瞭解了學生的情況才能準確預設教學的目標和重點難點,預設課堂生成,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學期初省教學評估的時候,省教科所副所長,主抓國小數學的趙杏梅老師到永南去檢查,趙老師可以說搞了一輩子的國小數學教研,老太太說話很利索,當時我和兩位老師跟著一塊兒去學習,永南的老師講了一節二年級的《角的初步認識》,在評課的時候,找杏梅老師針對這節課給老師提了幾個問題:

(1)、學生今天學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什麼?

(2)、請說一說教材編排。

(3)、你覺得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這節課的主要困難是什麼?

(4)、這節課上完以後你感覺學生哪個環節學的不理想?

在這四個問題裡面,有兩個就是關於讀懂學生的,一個是關於讀懂教材的,還有一個是關於課後反思的。有的老師可能覺得我的學生我瞭解,其實我們平時的瞭解只是泛泛的,針對某一項內容我們還可以做更具體準確的分析,更好的瞭解學生的狀況,更準確的預設難點和生成。

下面說說讀懂教材:

讀懂教材第一步:要先認真研讀教材,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這部分我們可以做細一點,把每一個例題的編寫意圖,例題中每一個數據的使用意圖,每一個插圖的編寫意圖,課本中每句話的編排意圖,課本中活動旁邊的批註的意圖,每一個練習的意圖,教材要傳達的思想方法等等都要理解清楚,把教材徹底弄明白,這一點對年輕老師尤為重要,可以看參考書,但不要先看參考書,更不能依賴參考書。第二步:數學一條線,語文一盤沙,這句話說明數學的知識點之間是有緊密聯絡的,我們在解讀教材中還要注重知識間的聯絡。

再說一點對教材的使用上大家有疑惑的地方:能不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前兩年有個提法是:用教材教不能教教材,提倡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這兩年老師們可能發現從國家到省到市,尤其是一些專家教研員聽課的時候,遇到改動教材的情況大都會問授課老師為什麼改動,這就給大家造成一種印象——教材不能改,當然有的評課老師也會直接否定教師改動教材。

那到底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個人認為這兩種方法其實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教材是專家組通過多年的研究實驗才確定下來的,符合學生的學習和年齡特點,具有科學性,同時他的編排還要適應所有地區的孩子,所以它要具有普適性,可是我們教學針對的是某一地區的一部分學生,它在針對性方面可能就差一點。根據教材的這個特點,我們可以對教材科學性和普適性的東西保留,然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靈活優化教學素材(不一定非得優化,認為合適,可以不優化),使之更具針對性。比方說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處理,使之更貼近學生生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使用教材。

李雪《角的初步認識》一課上,老師在領著學生做練習的時候,課件上把課本練習上一個找角的習題的水管的圖換成了一幅鐘面的圖,其實水管圖比鐘面圖直觀而且簡單,在評課的時候趙杏梅老師就問為什麼要換,指出“換教材上的材料必須要有自己充分的準備”。(這裡把準備換成思考我更喜歡。)

二、 給學生更大的活動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方法、鍛鍊思維、培養能力,得到提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新課標還有這樣一句話:“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現在能給學生提供機會,那麼給學生提供機會了就達到目的了嗎?沒有,給學生提供機會是我們在在落實新課標的理念上跨出的一大步,但下一步怎麼走還繼續思考:

在我們給學生提供的觀察、合作、實驗、推理等探究和活動的平臺上,還要引導學生在探究交流的活動中學習交流、學習思考,感受和別人思維碰撞帶來的快樂,感受探究有所收穫帶來的快樂,並從中學習方法、鍛鍊思維、培養能力。探討要有深度、有廣度,思維要有撞擊、有提升。不能淺嘗輒止,走過場。給學生一個探究活動的機會不是目的,達到語言、思維等方面的提升的目的,更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

在以後的課堂上可以讓學生的活動更開放、更自主,預設更細化、更充分。

三、 多維教學目標,注意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的培養。

大家都有這種體會:孩子們在一年級入學時每個班和每個班的孩子水平沒多大差別,可是六年學上下來,能力就有了高下之分,教兩個班的數學老師體會應該更為深刻,有的班的孩子能力強,思維快,有的班就慢一些,為什麼?老師的教學對孩子的影響。

數學學科因為其特點,可以看作是國小階段訓練學生思維的最重要的學科,學生開放型思維、逆向思維、舉一反三思維、質疑性思維等思維品質的形成和轉化、分類、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的行成,和國小階段數學學習中的訓練是密不可分的。在現階段的教學中,“知識為本”的現象非常普遍,大多數的課堂教學只有一個目標——就是以學生學會知識為目的,目標過於單一化,目光太短,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沒有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考慮。

注重學生思維方法的培養,不教傻學生。課堂上要讓學生形成思維活動,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讓學生的頭腦動起來並且有提升。

最初教給學生的可能是一種方法,但慢慢可以轉化成一種能力。例如最初教給學生轉化的方法,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他還會去這麼想,慢慢就形成了一種習慣,多了就會上升為一種能力。

四、 要關注課堂、關注生成、關注全體學生、注意細節。

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孫雙金曾說過:語文教學有三重境界,心中有案,關注教案的完成情況;心中有文,讓學生讀懂課文;心中有人,關注學生的發展。

這句話放到數學教學中同樣適用:數學教學有三重境界:心中有案——關注教案的完成情況;心中有教材——讓學生學會知識;心中有人——關注學生的發展。

我們在教學中也要注意不能停留在第一種境界——走教案,我們可以達到第二種境界——心中有知識,想辦法讓學生學會知識;要力爭達到第三種境界——心中有人,關注生成,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對人的培養。

生成資源來自哪裡?一是教師精心預設,比方說老師可以預設一個情境衝突,引發學生的思考。二是課堂學習中自然生成,其實有時候學生在課堂上出現老師預設時沒有的東西,這可以理解為課堂上出現的意外,更應該看成一種課堂資源,我們更應該思考怎麼利用這些資源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這兒我用幾句話來概括對“課堂生成”的一點認識:

·精心地預設生成;

·寬容地接納生成;

·理性地認識生成;

·機智地篩選生成;

·巧妙地運用生成。

關注全體學生,關注細節。(課堂生成的處理可以看做是一種細節、老師針對不同孩子思考和回答的引導評價是一種細節,甚至老師的不同語氣和笑容都是細節——關注細節,細節讓你更精彩)

五、老師的語言要準確、簡練、具有明確的引導性。

一是指提要求的時候,語言要明確,指向清楚,要讓學生通過你的話知道自己要幹嘛;二是在評價或引導的時候,你的語言要有引導性或激勵性。

比如:“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就具有名確的指向性——說說思維過程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達到自省、修正方向的目的。

六、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學輕鬆的數學,學有興趣的數學。在這八節課當中,有的課學生的興趣沒有被完全激發出來,課堂氣氛比較平,缺乏亮點。

興趣的來源一是來自外部感官刺激(例如動畫、聲音等等),二是老師引發了發自學生內心的探究慾望。要想調動孩子興趣,還要從這兩方面多下功夫。

缺乏亮點——和課堂生成有關係。

七、 老師不能強勢,他只是引導者。

八、 說說複習課

因為這次活動中有兩節整理複習的課,而且現在有的老師已經把課講完了,快要進入複習階段了,所以藉此機會說說複習課:

複習課是國小數學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複習課的三個功能:一、查漏補缺,鞏固深化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二、對某一部分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知識網路,使之條理化、系統化;三、逐步養成學生歸納整理的習慣,培養歸納整理的能力,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複習課的基本步驟;

九、 注重在平時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教學實踐的能力,主動成長。

課堂實踐能力提高的途徑只能是課堂實踐,即使是從理論學習中得來的東西也要在實踐中去試一試。大家肯定都有這方面的體會。

比如老師要想在公開課上——平時就要——,你在公開課上展示的絕大多數還是你自己的平時的狀態多一點,學生也一樣。

人總是要成長的,不管你是否願意,與其被別人逼著被動成長,不如自己選擇方向主動成長。

十、最後一個建議是多聽聽其他學科的課,比如優秀教師的語文課。

我們學校年輕老師比較多,希望老師們在日常教學中多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也推動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同課異構總結8

本週我們七年級進行了英語“同課異構”的聽評課活動,每位教師都展示了各自的風格,老師們受益良多。

一、下面對本週的情況總結如下:1、

每位教師的課堂目標能夠依照教學大綱,進行細緻分解,目標明確,可操作性強。周建華老師的學習目標分解到位,環節清晰,完成情況非常好。

2、

針對每個目標,教師採用不同的方法來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例如:讓學生讀背,默寫來實現記憶目標。蔡巨集偉、許麗娟老師圍繞著學習目標,不停的進行強化記憶、強化練習,達到完成目標。

3、

教師針對目標設計一些有利於啟發學生思維的題目,不同層次的學生一節課下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李延成老師的'課堂對do/does的應用,設計了三類練習題。(1)有補全對話(2)有兩人一組對話,(3)用動詞適當形式填空。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了練習。

4、

檢查方法多樣。有對桌互測,白板展示,教師抽測。1,2號學生到對組抽測等,是全班學生都動了起來,參與到學習中。範春紅老師讓學生反覆練習,反覆檢測,注重實效。

5、

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參與面廣。蘇銀萍老師的課堂學生積極踴躍,老師的方法層次不窮。

6、

課前演講形成模式,充滿激情。

二、同時,也存在共性的不足之處:

1、課堂上能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但是“三定”體現不夠

明顯。

2、在小組合作交流環節,應多采取“兵教兵、兵練兵”的方

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尾目標反饋不夠到位,反饋反思應該有明確的指向、應

該具體,使學生能明白本節課學生學會了什麼。4、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儘可能的備充足一些,要多注重細節。

比如:課堂時間的把控沒有做好,這和之前的備課時有很到關係的。

5、激勵學生。教師如何變用不同的激勵話語,不同的激勵方

法來激勵學生,這點需要老師們多多學習才對。6、在“讓學生做思維的主人”方面多下功夫,多想一些方法

來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讓他們的大鬧動起來。我們堅信:這樣的活動,對提高課堂效率,能夠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同課異構總結9

為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加大課堂教學研究力度,實現學校教師的智慧共享,本學期我們積極響應學校號召,以“同課異構”為平臺,以同學科同年級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了“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專題研究活動。執教老師通過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踏踏實實地經歷“理解教材、獨立設計、課堂實踐、比較創新、總結提升”的過程。達到相互比較、揚長避短,資源共享,共同提高,“同 課異構找差異,優勢互補促提升”的目的。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活動的基本情況

本次“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專題研究月活動,參與的1980年後(包括1980年)出生年輕教師。共計授課29節,其中語文14節,數學10節,英語4節,體育常識課1節。與寧江國小“手拉手”課堂教學交流示範課4節(李文研、劉錦娟、李霞、第霞霞)執教教師交回教學設計33篇,其他未授課人員均參與了同級同學科聽評課活動,並交回聽課反思、論文、案例、心得體會等20篇。

二、活動優勢

“同課異構”同學科同年級同主題內容,由不同教師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在不同的教學班級進行的教學系列活動,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不同優勢,體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同課異構”造就了百花齊放的課堂,彰顯了教師的教學個性差異,學生的學力差異,也彰顯了文本價值的豐富性,縱觀這次“同課異構”課堂教學研究活動,綜合表現為三個方面優勢:

1.方法、策略層面——教無定法。同樣一節教學內容,從教學方法上來說是多樣的,無論是環節安排,還是細節處理都有一定的差異。

2.風格、個性層面——揚長避短。教師的個性不同,上課時的表現也有所不同,或粗獷、或細膩,或簡略直接,或曲折婉轉。

3.目標、內容層面——因材施教。教師除了吃透了解文字內涵之外,還要了解文字所處的學業階段、教學單元,並以此作為確定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據,再根據學生的特點來確定教學設計、取捨教學內容,

可謂“因材施教”。

三、活動亮點

1.紮實的教學素質

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在聽課中發現優秀的教師都有幾個共同特點:(1)普通話流利規範,發音準確。粉筆字書寫規範、漂亮。(2)善於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使學生們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年輕教師普遍都會熟練操作電腦,都能製作優秀的教學課件,提高了課堂效率,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3)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鬆、活潑、瀟灑地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4)有紮實的基礎知識作為後盾,詞彙豐富,課堂語言充實。如李文研、魯瑩、趙莉、劉錦娟、楊倩倩、付文靜、第霞霞、王莉莉、徐晶等老師教態大方,板書工整,課件製作優美,操作嫻熟。

2.精巧的教學設計

教師們普遍備課認真,教學思路清晰,都能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知識點的準備較為充分,課堂設計精巧,組織教學得力,教學方法多樣,基礎知識的講解訓練,循序漸進,從易到難,層層推進。如二年級幾節語文課,教師都能夠緊扣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各個環節,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層次性強,有一定的遞進性。王寧珍老師初上講臺,教學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點,合理,富有層次性,訓練到位,抓住了基礎。

3.迥異的授課風格

因個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學方法各異,進而造就了迥異千秋的授課風格,這也正是“同課異構”的目的之一。如六年級趙歡歡、趙莉老師分別執教《青山不老》閱讀課教學。趙歡歡老師娓娓道來,春風細雨般授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的情感,充分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交流平臺,,學生口語表達流暢,語言優美2,課堂中師生共同演繹了和諧美。趙莉老師激情盎然,跌宕起伏,重視學生對文字內容的情感誦讀,在各種誦讀中“初探奇蹟”“再探奇蹟”“延伸奇蹟”,迴歸了語文教學的本質。而且教師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自讀自悟,朗讀訓練充分。其次課堂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四年級馬敏、楊洋老師執教的《平行與垂直》特點各異。馬敏老師能夠圍繞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張弛有度,信任、尊重每一位學生,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思維、操作、觀察中學習知識。楊洋老師在教學中能夠夯實基礎,重視拓展延伸,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問題導向明確,點撥到位。

4.精彩的課堂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手段。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表現評價很重要。多數教師能夠採取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能使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好學生是誇讚出來的。如一年級幾節語文課教師能夠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各種表現及時用“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了不起”“你讀得真好”等等語言予以評價,並採用“額頭貼小花”“豎起大拇指”“拍拍手鼓勵”“親切擁抱”等肢體行為語言肯定學生的課堂表現。教師的評價語言發自內心深處,真誠而親切。孫寶奎老師語言幽默風趣,富有親和力。張維娜老師用微笑、眼神表示讚許、激勵、這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國小生的成長至關重要,這種評價像一絲花香、一股清泉會沁透學生心脾。

5.有效的學法指導

本次教學研究月,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英語學科,能深刻感受到在教學中,每一位老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到位。如王小豔、王俊老師執教的《花鐘》,魯瑩、劉婷執教的《白鵝》都能夠引導學生抓住文字內容,緊扣句段中重點字詞進行理解,並指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會,注重了學生聽、說、讀、寫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並能結合所學課文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使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楊倩倩執教的《比的基本性質》,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總結規律,得出比的基本性質,付文靜執教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通過課件演示,仔細觀察,動手操作,得出結論。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生成過程,導、學、思、練,掌握了方法,學會了怎樣學習。

6.多樣的課堂檢測

課堂檢測是教師瞭解學習目標落實情況的重要手段。本次“同課異構”教學研究月執教的課,多數教師都能根據當堂訓練的知識點,抓住重難點進行課堂檢測。低年級注重生字描紅、田字格正確書寫檢測,高年級注重句子運用,課文主要內容理解,習作指導訓練等檢測,有複習舊知檢測、對新知的針對性檢測、鞏固性檢測、綜合性檢測、拓展性檢測等,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檢測形式靈活多樣,如摘蘋果、找朋友等,作到精練、有趣、實用,如執教的幾節英語課教師能夠隨堂採用口語交際形式對學生學習的單詞、句式等進行檢測,將固定練習和隨機練習結合,同桌和小組檢測相結合,精心設計習題,達到檢測目的,效果明顯。

四、存在問題

1.獨立把握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通過本次“同課異構”活動,發現我們個別在獨立把握教材上還要多下功夫。不能夠深入教材,課堂重難點突破不夠,不能抓住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和執教,課堂設計個別環節有待商討。

2.部分教師缺少組織課堂的能力。進入課堂情緒不張揚,聲音太小,力度不足,對學生沒有影響力,始終抓不住學生。老師只重視成績好的學生,上課提問次數多。對成績差的學生不關心,上課提問次數極少,態度冷淡,甚至不管不問,不能夠調控課堂,導致某些學生遊離於課堂之外。尤其低年級個別老師要多學習課堂管理組織能力,要主動大膽管理學生的學習過程,要干預學生的不良聽課行為。

3.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缺乏激勵性,評價方式單一。新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個別教師在教學中不能針對學生表現適時予以評價,要從多個角度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對待學生的學習不應只看他有沒有掌握,更要看他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學習的態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恆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敗的勇氣。教師語言方式要多樣及時,注意激勵性評價語的運用,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展示過程中的表面問題。個別教師課堂教學環節中的課堂展示活動只是過去教師講解的一種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來意義。並且這種替代式的展示,讓教學活動變得膚淺和直接,課堂上看起來熱鬧了許多,但熱鬧背後學生能力培養成了大問題。同時,由於學生的程度不同、參與度不同,很多學生還不能真正地動起來。不能因為聽課,追求氣氛活躍而進行毫無意義的一些表演,這樣就失去了課堂教學的本真。

5.關注學生髮展不夠。在新課程背景下,學生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是知識的建構者,在課堂教學中處於主體地位。但個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或面向全體不夠,不敢或不願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或者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短,要不就是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和情商的培養,比如在知識探究、分析問題、歸納小結等方面,本該大膽放手學生,但教師往往“包辦”、“越位”,不留空間給學生,一節課幾乎是教師的表演,少見學生的主動參與。長此以往,學生雖樂得“清閒”,卻荒蕪了自主思維和創新思維。

五、努力方向

1.要重視各級管理,狠抓教研教改。各級教學管理者要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要站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高度來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在工作中要做到“管導結合、獎懲結合、點面結合”,要竭力為教師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條件,要搭建教師成長髮展的平臺。對待教學管理工作,要敢於抓、勤於抓、善於抓、抓全面、抓重點、抓難點、抓深入,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把教學每項工作落到實處,為構築學校教學工作大廈夯好基石。

2.加強評課研究,使評課落到實處。教學中開展的一些“研究課”“觀摩課”“示範課”等,在聽課時校委會所選定的評委不能夠按時參加聽課,同級個別教師也未能參與聽課。在進行“評課”時,一些教師也往往礙於情面,做老好人,評語不痛不癢,難以對症下藥。只說優點,不指出存在問題及改進行方法,更別說幫助授課者提高進步了。作為青年教師,也應多與同行特別是有經驗的老教師相互聽課,取長補短。聽他人的課,不僅要取其長,也要認清其不足,引以為鑑。養成勤寫教後感的良好習慣,經常課自省自悟,還應堅持在課後進行一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的輔助性訓練。

3.重視學生的“雙基”訓練。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同時各種基礎知識要學得準,理解得深,記得牢,用得活。其中的概念、公式、法則的教學,不僅要教這些基礎知識的本身,而且一定要讓學生理解概念的形成過程,公式的`推導過程,結論的得出過程,重視知識本質的理解,而不能僅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上。要教育學生掌握一定的思維方法,培養一定的思維習慣。基本知識和概念做到舉一反三,注意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在具體的情境中創造學生獨立、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4.更新觀念,優化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同課異構,對於聽課者來說,通過就同一內容進行授課課,所以更有可比性,對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大家有著共同的話題,對問題的探討也更加深入,通過同課異構活動,可以具體探討某一類教材的教學方法,相互學習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在互相的聽課中,可以參照別的老師的長處,更好地改正自身的不足;在交流與研討中,發現了自身知識結構上存在的不完整,特別是對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還不能很好地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即使在聽課和評課時,也缺乏理論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遠,所以還需要多數教師更新觀念,不斷學習,大力優化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才能夠在此類“同課異構”教學聽評課活動中更好地成長。

5.要重視加強朗讀訓練。我們一些老師,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都要提高教師個人普通話能力,要在教學中指導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要有層次,朗讀指導方法要適當。要讓學生讀好,教師示範必須讀得更好。朗讀時要讓學生準確把握課文所表達的感情,不能單純地進行朗讀技巧的指導,要把理解課文內容與指導朗讀相結合。做到邊讀邊理解,邊理解邊朗讀,要把讀與理解無痕地融合在一起。

6.要改變教學重結果輕過程,重預設輕生成的現象。課堂上教師的著眼點應放在引導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在預設的問題情境中不要急於將結論告知學生,應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教學中應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在充分預設的基礎上關注生成。

六、獎勵決定

經評委組聽課打分,按照學科比例及《早勝國小“青藍工程”教師專業發展培養方案》中教師成長、發展培養梯度,經校委會集體研究形成決定,下列教師分別榮獲“校級教學能手”“校級教壇新秀”和“教學進步”獎稱號。

1.教學能手獎(3人)

李 2.教壇新秀獎(7人)

3.教學進步獎(1人)

總之,本次“同課異構”課堂教學研究活動,老師不僅把自己當作教者、師者、問者,也把自己當作學者、思者、聽者、參與者,在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本職時,更承擔了開啟學生心智的重任。相同的教學內容,盡顯不同的教學風格,呈現了課堂教學的多樣化。此次活動達到了優勢互補,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更為我們課堂教學研究帶來了經驗和更多的思考。

同課異構總結10

開展“同課異構”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20xx年3月9日,曹莊鄉中心校邀請單縣李田樓鄉吳老家國小教師董緒偉、單縣北城國小教師王琪,曹莊鄉樊燦、馬文、臧峰、付華四位教師,在曹莊鄉中心國小多媒體教室進行“同課異構”研討課。單縣教研室教研員田知心主任、單縣北城國小張秀領校長、單縣張集鄉中心校一行6人應邀參加了此次“同課異構”活動。此次“同課異構”研討,旨在讓不同的教師面對相同的教材,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自己對教材的不同理解、方法的不同選擇、資源的不同選用,進行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使每位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不同的教學指導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中心校力圖通過這次教研活動,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個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的平臺,體現“教無定法”的教學理論。我鄉樊燦、馬文兩位教師,單縣李田樓鄉吳老家國小董緒偉老師同講五年級語文《二泉映月》一課;臧峰、付華兩位教師,單縣北城國小王琪老師同講六年級數學《比例》一課。他們都精心設計了教學方案,製作了教學課件,準備出了一節節具有個人風格、個性特點的精彩課堂教學,為全鄉教師提供了學習、交流的機會,聽課教師認真聽講,邊聽課邊思考,對比自己的課堂教學尋找著差距,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課堂教學。研討課結束後,與會教師們進行了教學研討,氣氛熱烈、交流坦誠,取長補短,在對比中大大提高了老師們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水平。單縣北城國小校長張秀領對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了精彩的點評,讓上課教師感到困惑的地方豁然開朗,也清晰的明白了自己的閃光之處,同時聽課教師亦受益匪淺。單縣教研室教研員田志新主任對曹莊鄉中心校此次“同課異構”活動的組織形式、內容以及整個過程進行了高度評價,雖然曹莊鄉教學設施相對比較薄弱,教學條件相對比較落後,但教師教學水平卻彰顯優秀,與先進鄉鎮相比毫不遜色。最後曹莊鄉中心校張洪君校長對此次“同課異構”教研活動進行了總結,“同課異構”研討:首先,有利於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其次,有利於教師的成長,促進教師的發展。中心校將以此活動為出發點,促進20xx年曹莊鄉教育教學工作。此次“同課異構”研討,組織有序,高質量、高水平的達到了預期目的,活躍了曹莊鄉教研氣氛,提高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為後續開展教研活動細化了教學目標,明確了方向。曹莊鄉中心校20xx-3-

同課異構總結11

9月16日至20日,我校一行6人蔘加了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學專委會在黑龍江佳木斯市舉行的同課異構賽課活動。我校參賽的是國中地理梅老師和國中班會魯老師,他們雙雙獲得全國一等獎的好成績。獲獎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課後點評時,評價極高。比如,對梅老師的評價是:年輕有活力,能將教學當成事來做,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同時學生的學校氣氛又感染了老師,師生一體,共同探究。魯老師的班會課令人耳目一新,是班會比賽課中一個讓學生自己主持的,它讓每位學生真正受到了一次教育,充分體現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受什麼樣的教育。

本次賽課從申報、磨課到賽課我都全程參與,感受如下:

1.學校領導重視很重要。本次賽課準備時間段,但學校領導王校長非常重視,邀請了縣教研室領導和史地教研員及縣一中袁主任、南湖中學地理老師進行觀課、磨課指導,為取得成績奠定了基礎。

2.團隊精神要用發揚賽課前,兩位老師在家都經過了幾次磨課,每次磨課都有領導和經驗豐富的教師參加,集思廣益。上課者的教學設計在集體智慧中不斷修改,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觀課著也受到薰陶。到了佳木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6人團隊輾轉三個校區,見教師、學生,熟悉電子白板、安裝軟體,地理課前發學案、擺地球儀;班會課前,宋主任、董老師、陳老師等分組、分角色指導學生,進行課前彩排。可以說,沒有團隊的精誠合作,就沒有今天取得的成績。

3.與教師個人努力分不開。兩位教師參賽前擔心自己的水平,於是查資料、買學具,認真聽取觀課教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案,終於取得了好的成績。

同課異構總結12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民和“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這次同課異構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此項教研活動是真實地發生在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教師研究活動,針對需要研究的教學內容,由李蓉老師和鄭首才老師兩人開展課例教學。再進行反思、課例點評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可以通過聽課和聽課後的教師在此次的課題方面提出的問題及對問題的分析和研討,來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作為聽課者的教師既是學習者,又是研究者。這種活動不僅將聽課具體化,還為今後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也給教師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課異構”即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已有的教學經驗、學生狀況、教學風格及教學技能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上出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使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這就形成了同一內容不同結構的課。“同課異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並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教師教學個性,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真“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經過教師一輪“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認為建立在備課基礎上的“同課異構”則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礎上,形成大體的框架和思路,已經是集體智慧作為鋪墊,這種“異構”體現的是教師的個人風格、個人高超教學技能、個人的教學風采。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學過程,這種“異構”必然會張揚教師的個性特長,讓課堂更精彩,讓教師在“異構”中感悟自我,讓教師在“異構”中學習他人的長處,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聽課期間,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置身於課堂中,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裡,我親身領略著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通過聽課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兩節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採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於實踐的能力!

新課改新理念,同課異構教學,各校之間的交流讓每位老師都受益,同時也能傳遞新的教學理念。總之,每位老師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為教師不僅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還要在這“好”字上下功夫,怎樣才能上好課,上出讓學生喜歡的課?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多琢磨,多學習,要走出自我。

總之,我覺得參加這次同課異構活動非常有意義有內涵,給我們教師注入了一份新鮮的血液,我也會以此次積累教學經驗,更好地應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堂。為我們身邊那些求知若渴的學生們奉獻自己的力量。

同課異構總結13

本期,我們數學教研組開展了“同課異構”的校本研修活動。“同課異構”是我們數學組為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採取的一項新舉措。這一活動的開展,給教師了一個發現自我、重塑自我的平臺。在活動中,教師們通過講課與聽課、自己和他人的對比,找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發現別人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同課異構”顧名思義,同一節課用不同的結構或模式來上,對於同一個課題,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本節課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各自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把握對重、難點的處理。同時本學科的所有教師都來聽課,課上完後,大家對這一節課進行評課,發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進的意見,找到上好這一節課的最佳模式。

1——5年級的所有數學老師承擔了此次講課任務,他們經歷了選課題——鑽研課標和教材——課前訪談(學生)——獨立備課——試教——集體備課——上課——互動評課等一系列活動,展現風格迥異、各有特色的研討課,呈現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嚴謹與多樣化。在評課的過程中,每位教師都很認真地對每節課的優點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師在各個環節中的'表現,從而發現每個教師的亮點,取長補短,在對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水平。

此次教研經歷,使教師們深刻地體會到:“同課異構”作為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於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為執教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臺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為聽課者,不但能從各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老師們說這種收穫如果沒有親身的經歷是不能體會到的,並紛紛建議今後教研組要多開展此類活動。

同課異構總結14

為了落實中心學校的同課異構安排,也為進一步推進我校語文教學課程改革,探索語文課堂教學的教法特點,研究熟悉語文課程的不同視角,更好地促進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加大教學常規管理的力度和深度。我語文教研組依照中心學校的安排實施同課異構活動,在第十二週安排八年級兩位語文教師同上《小石潭記》公開課。語文組教師積極參與公開課觀課、議課活動,學習不同的構思和教法形式,取長補短,教研氣氛甚濃。在議課時,大家毫不保留,暢所欲言,共同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快使,使同課異構活動真正落到實出,提高教研實效,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的教學水平。現將大家議課意見綜合評議如下:

張忠梅老師:朗讀教學很成功,能分層次朗讀(聽讀,齊讀,分小組讀)。板書詳盡,突出重點。但有關知識(作者、寫作背景中的“永州八記”)介紹過於詳細,教師包辦太多,會導致學生懶惰習慣的養成。學生沒有良好的記筆記的`習慣,老師不說不記。學習比較被動。由於時間關係,本課的教學內容偏少,這樣安排,無疑會加重第二課時的負擔。

張雪蓁老師:課件製作情境創設較好,直觀形象。結構緊湊,授課條理清晰,講析詳盡。作業佈置能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有拓展。但一節課安排的內容過多。時間緊,導致對重點的內容點撥不透。如:講到潭中氣氛時,應點出“幽深冷寂、孤悽悲涼”,這與作者的不幸遭遇密切相關。朗讀教學要進一步加強。在第二堂課的講解中,以上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糾正,是一堂優質課、有效課。

兩位老師的課,可謂是精彩紛呈,各有千秋。雖然教法各異,但達到的效果是一樣的。同課異構是集體備課下的專業引領、同伴互助的有效形式,是同一個教學內容下的不同教學理念、教學風格的多樣展示。通過這次教研活動,老師們普遍認識到同課異構不僅僅是對比,更是交流互補。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同課異構不僅能讓教師擁有更多自我鑽研的空間,而且更能啟用教研組集體的創造力,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並攜手共創明天的輝煌!

同課異構總結15

20xx年9月起,在校領導的支援下,我校數學語文教研組開展了“同課異構”的教學教研活動。按照五年級到一年級的順序依次進行。由教務處指定具有典型性的課程進行授課。在活動中,每位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他們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鑽研教法和學法,從呈現給我們的課來看,可以說各顯風采,各具特色,體現了教師的個性和風格。

其中多數老師能利用媒體創設情境,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促進教學效果。教學方法上都在向新課標要求靠近。通過自主學習,組內交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潛移默化的使學生掌握知識。

回顧活動過程有三方面收穫:

1、“同課異構”教學活動,鍛鍊了教師隊伍。

本次活動對上課的各位教師是一次考驗,更是一次難得的鍛鍊,對其他參與活動的教師是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和同伴互助精神。

2、“同課異構”教學活動,促進科研工作的開展。本次活動,教師帶著問題備課,帶著問題上課,帶著問題反思,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打開了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方法,強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題地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3、“同課異構”教學活動,推動了校本教研工作。參加活動的教師接到講課任務後,認真鑽研,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了理論水平,在公開教學中將教學設計付諸實施,通過觀課議課,來看問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還有什麼好的`策略和方法。這樣,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有效實現了校本研修。存在的不足:

一、通過本次同課異構活動發現個別教師在獨立把握教材上還要多下功夫。個別環節的設計有待商討。如口算和筆算的區別,時間的計算如列式。

二、教師語言的規範性要進一步加強。特別是一些準確的數學語言,這應該成為我們下一步教研的一部分。

三、問題設計要簡明扼要,切忌多而碎,低年級問題要具體明確,避免使學生產生歧義。

四、評價方式要多樣及時,注意積累評價語。

五、小組學習的有效性要進一步加強。小組活動時要提出具體的活動要求。

六、加強對課程標準的研讀,逐步提高整體把握教材的能力。今後,我們的教學設計應更加關注學生的參與、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課堂的有效性。